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弹簧模型—力学问题#(优选.)

弹簧模型—力学问题#(优选.)

弹簧模型—力学问题#(优选.)
弹簧模型—力学问题#(优选.)

高三物理专题训练--------弹簧模型(动力学问题) 弹簧是高中物理中的一种常见的物理模型,几乎每年高考对这种模型有所涉及和作为压轴题加以考查。它涉及的物理问题较广,有:平衡类问题、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圆周运动、简谐运动、做功、冲量、动量和能量、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以及临界和突变等问题。为了将本问题有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现归纳整理如下

弹簧类题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一)弹力的特点

1.弹力的瞬时性:弹簧可伸长可压缩,两端同时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弹力随形变量变化而变化。

2.弹力的连续性:约束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自由弹簧可突变)

3.弹力的对称性:弹簧的弹力以原长位置为对称,即相等的弹力对应两个状态。

(二)在弹力作用下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①考虑压缩和伸长两种可能性 1.在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态—— ②作示意图 ③受力平衡列方程

2.在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变速运动状态

形变 F m F a i ∑=,a 变化 v 变化 位置变化 (a = 0时v max ) (v=0时形变量最大)

(1)变量分析:(a )过程——抓住振动的对称性 (b )瞬时

(2)运动计算: (a)匀变速运动 (b)一般运动

①通过分析弹簧的形变而确定弹力大小、方向的改变,从而研究联系物的运动 ②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不一定是平衡态

③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有变化的外力作用,变化的外力常存在极值问题

④充分利用振动特征(振幅、平衡位置、对称性、周期性、F 回与弹力的区别) ⑤临界态——脱离与不脱离:必共速、共加速且N=0

⑥善用系统牛顿第二定律

针对性练习:

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端叠放着两个

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均为2.0kg ,并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

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 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加在A 上,则此时刻

A 对

B 的压力大小为(g 取10m/s 2)( )

A .25N B. 20N C. 15N D. 10N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置在质量为M 的物体B 上,

B 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动过程

中A 、B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当物体离

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A 、B 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A.0

B.kx

C.kx M m

D.kx m

M m 3.质量分别为m A =2kg 和m B =3kg 的A 、B 两物块,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连后竖直放在水平面上。今用大小为F =45N 的力把物块A 向下压而使之处于静止,突然撤去压力,则( )

A .物块

B 有可能离开水平面

B .物块B 不可能离开水平面

C .只要k 足够小,物块B 就可能离开水平面

D .只要k 足够大,物块B 就可能离开水平面

4.如图中所示,x 、y 、z 为三个物块,k 为轻质弹簧,L 为轻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若将L 突然剪断,用a x 、a y 分别表示刚剪断时x 、y 的加速度,则有( )

A .a x =0、a y =0

B .a x =0、a y ≠0

C .a x ≠0、a y ≠0

D .a x ≠0、a y =0

5.如图所示,A 、B 质量均为m ,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当对A 施加一竖直向下的

力,大小为F ,将弹簧压缩一段,而且突然撤去力F 的瞬间,关于A 的加速度及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0,作用力为mg 。

B 、加速度为F/2m ,作用力为mg+F/2

C 、速度为F/m ,作用力为mg+F

D 、加速度为F/2m ,作用力为(mg+F )/2

6.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 1的箱子,

箱中有一质量为m 2的物体.当箱静止时,弹簧伸长L 1,向下拉箱使弹簧再

伸长L 2时放手,设弹簧处在弹性限度内,则放手瞬间箱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

A.g m L L

212)1(+ B.g m m L L ))(1(211

2++ C.g m L L 212 D.g m m L L )(211

2+ 7.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上套有一个小球和两根弹簧,两弹簧的一端各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分别用销钉M 、N 固定于杆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拔去销钉M 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12m/s 2,若不拔去销钉丁M 而拔去销钉N 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是(取g =10m/s 2) ( )

A .22m/s 2,方向竖直向上

B .22m/s 2,方向竖直向下

C .2m/s 2,方向竖直向上

D .2m/s 2,方向竖直向下

8如图15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被劲度系数为k 2的弹簧2悬挂天花板上,

下面还拴着劲度系数为k 1的轻弹簧1,托住下面弹簧的端点A 用力向上压,当弹簧2的弹力大小为mg/2时,弹簧1的下端点A 上移的高度是多少?

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C 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 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 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 刚要离开C 时物块A 的加速度a 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 的位移d 。重力加速度为g 。

10.如图14所示,A 、B 两滑环分别套在间距为1m 的光滑细杆上,A 和B 的质量之比为1∶3,用一自然长度为1m 的轻弹簧将两环相连,在 A 环上作用一沿杆方向的、大小为20N 的

θ

A

B

拉力F ,当两环都沿杆以相同的加速度a 运动时,弹簧与杆夹角为53°。(cos53°=0.6) 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2)若突然撤去拉力F ,在撤去拉力F 的瞬间,A 的加速度为a /,a /与a 之间比为多少?

1C 2.D 3B 4B 5B 6A 7 BC 8、解:A 点上升的高度等于弹簧2和弹簧1缩短的长度之和.A 点上升,使弹簧2仍处于伸长状态时,弹力减小了mg/2,弹簧2比原来缩短△x 2=mg/(2k 2),弹簧1的弹力为

mg/2,压缩量为△x 1=mg/(2k 1),

所以△x=△x 1+△x 2=mg(1/k 1+1/k 2)/2.

A 点上升,使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时,向下的弹力mg/2,压缩量△x 2=mg/(2k 2),所以弹簧2总的压缩量△x ′2=mg/k 2+mg/(2k 2)=3mg/(2k 2).弹簧l 上的弹力为mg +mg/2,

△x ′1=3mg/(2k 1)

△x=△x ′1+△x ′2=3mg(1/k 1+1/k 2)/2.

所以弹簧1的下端点A 上移的高度是

△x=mg(1/k 1+1/k 2)/2,或3mg(1/k 1l +1/k 2)/2.

9令x 1表示未加F 时弹簧的压缩量,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m A gsin θ=kx 1 ①

令x 2表示B 刚要离开C 时弹簧的伸长量,a 表示此时A 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kx 2=m B gsin θ ②

F -m A gsin θ-kx 2=m A a ③

由② ⑧ 式可得a=

F -(m A +m B )gsin θm A

④ 由题意 d=x 1+x 2 ⑤

由①②⑤式可得d=(m A +m B )gsin θk

⑥ 10.解:(1)先取A +B 和弹簧整体为研究对象,弹簧弹力为内力,杆对A 、B 支持力与加速

度方向垂直,在沿F 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 =(m A +m B )a ①

再取B 为研究对象F 弹cos53°=m B a ②

①②联立求解得,F 弹=25N

由几何关系得,弹簧的伸长量⊿x =l (1/sin53°-1)=0.25m

所以弹簧的劲度系数k =100N/m

(2)撤去F 力瞬间,弹簧弹力不变,A 的加速度a /= F 弹cos53°/m A

所以a /:a =3∶1。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弹簧钢的性能介绍

A [常用牌号]:常用合金弹簧钢的牌号、化学成分、热处理、力学性能及用途。常用的合金弹簧钢有60Si2Mn、50CrVA、30W4Cr2VA等。 60Si2Mn钢是应用最广泛的合金弹簧钢,其生产量约为合金弹簧钢产量的80%。它的强度、淬透性、耐回火性都比碳素弹簧钢高,工作温度达250℃,缺点是脱碳倾向较大,适于制造厚度小于10mm 的板簧和截面尺寸小于25mm的螺旋弹簧,在重型机械、铁道车辆、汽车、拖拉机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30W4Cr2VA是高强度的耐热弹簧,用于500℃以下工作的 [弹簧成型方法]:对直径或板簧厚度大于10 mm的大弹簧,可在比正常淬火温度高出50~80℃的温度热成形,对直径或板簧厚度小于8~10mm的小弹簧,常用冷拔弹簧钢丝冷卷成形。 [为保证弹簧具有高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通50CrVA钢的力学性能与60Si2Mn钢相近,但淬透性更高,钢中Cr和V能提高弹性极限、强度、韧性和耐回火性,常用于制作承受重载荷、工作温度较高及截面尺寸较大的弹簧。锅炉主安全阀弹簧、汽轮机汽封弹簧等。 常采用淬火+中温回火。对热成形弹簧,可采用热成形余热淬火,对热冷成形的弹簧,有时可省去淬火、中温回火工艺,成形后只需进行200~300℃进行去应力退火即可。弹簧钢热处理后通常进行喷丸处理,其目的是在弹簧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以提高弹簧的疲劳强度。 [性能]:硬度为40~48HRC,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和疲劳强度,以及一定的塑性和韧性 弹簧是起缓冲、减振和储能等作用。弹簧一般是在交变应力下工作,常见的破坏形式是疲劳破坏,因此,必须具有高的屈服点和屈强比(σs/ σb)、弹性极限、抗疲劳性能,以保证弹簧有足够的弹性变形能力并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同时,弹簧钢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塑性与韧性,一定的淬透性,不易脱碳及不易过热。一些特殊弹簧还要求有耐热性、耐蚀性或在长时间内有稳定的弹性。 中碳钢和高碳钢都可作弹簧使用,但因其淬透性和强度较低,只能用来制造截面较小、受力较小的弹簧。合金弹簧钢则可制造截面较大、屈服极限较高的重要弹簧。 [化学成分]:合金弹簧钢为中、高碳成分,一般wC=%~%,以满足高弹性、高强度的性能要求。加入的合金元素主要是Si、 Mn、Cr,作用是强化铁素体、提高淬透性和耐回火性。但加入过多的Si会造成钢在加热时表面容易脱碳,加入过多的Mn容易使晶粒长大。加入少量的V和Mo可细化晶粒,从而进一步提高强度并改善韧性。此外,它们还有进一步提高淬透性和耐回火性的作用。

工程力学常用公式

公式: 1、轴向拉压杆件截面正应力 N F A σ= ,强度校核max []σσ≤ 2、轴向拉压杆件变形 Ni i i F l l EA ?=∑ 3、伸长率: 1100%l l l δ-= ?断面收缩率:1 100%A A A ψ-=? 4、胡克定律:E σε=,泊松比:'ευε=-,剪切胡克定律:G τγ= 5、扭转切应力表达式: T I ρρ τρ= ,最大切应力: max P P T T R I W τ= =, 4 4 (1) 32 P d I πα= -, 3 4 (1) 16 P d W πα= -,强度校核: max max []P T W ττ= ≤ 6、单位扭转角: P d T dx GI ?θ= =,刚度校核:max max []P T GI θθ=≤,长度为l 的一段 轴两截面之间的相对扭转角P Tl GI ?= ,扭转外力偶的计算公式:()(/min)9549KW r p Me n = 7、薄壁圆管的扭转切应力: 2 02T R τπδ= 8、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应力的一般公式: cos 2sin 22 2 x y x y x ασσσσσατα +-= + -, sin 2cos 22 x y x ασστατα -= + 9、平面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 '2 x y σσσ+= + ''2 x y σσσ+= '''0σ= 最大切应 力 max ''' 2 σστ-=± =,最大正应力方位 02tan 2x x y τασσ=- - 10 、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 3r σ= , 4r σ=

11、平面弯曲杆件正应力: Z My I σ= ,截面上下对称时, Z M W σ= 矩形的惯性矩表达式:312Z bh I =圆形的惯性矩表达式:4 4(1) 64Z d I πα=- 矩形的抗扭截面系数:26Z bh W = ,圆形的抗扭截面系数:3 4(1)32Z d W πα=- 13、平面弯曲杆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 max max *S z S Z F S F K bI A τ= = 14、平面弯曲杆件的强度校核:(1)弯曲正应力max []t t σσ≤,max []c c σσ≤ (2)弯曲切应力max []ττ≤(3)第三类危险点: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 15、平面弯曲杆件刚度校核:叠加法max [] w w l l ≤,max []θθ≤ 16、(1)轴向载荷与横向载荷联合作用强度: max max min ()N Z F M A W σσ= ± (2)偏心拉伸(偏心压缩):max min ()N Z F F A W δ σσ= ± (3)弯扭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3[]r Z σσ= = ≤4[] r Z σσ= = ≤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高三物理复习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力、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考点:1。力是物体间的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Ⅱ)2.重力是物体在地面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Ⅱ) 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Ⅱ) 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Ⅰ) 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公式。(Ⅱ) 知识内容: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力的基本特征: ①力的物质性:任一个力都有受力者和施力者,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②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 ④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符号为; (3)力的测量工具是。 (4)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力的图示:在图中必须明确:①作用点;②大小;③方向;④大小标度。 2、力学中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分) (1)重力: ①重力的定义:重力是由于地球对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②重力的大小:G =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③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质量分布均匀、外形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_中 心,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之外。 ④万有引力: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称为万有引力,它的大小和物体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 间的距离有关,物体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_________,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__________。 (2)弹力: ①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②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__或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压 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__________指向被____________和被_________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弹簧的弹力遵守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条件是弹簧发生_______形变;胡克定律的内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取决于弹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力: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运动的方 向_________;大小f滑=__________;动摩擦因数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③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 运动的趋势方向____________;大小跟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外力大小有关(一般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例题:【例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重力大,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

高三物理 弹簧中的动力学问题(上)

弹簧中的动力学问题

弹簧中的动力学问题 知识分析 两个物体之间用轻质弹簧连在一起,连接的弹簧或为原长,或已压缩而被锁定。这样包括弹簧的系统与第三个物体相互作用(碰撞、子弹射入等)。这是这类问题的典型物理情境。首先应注意上述两种情况的区别:已完全压缩的弹簧没有缓冲作用,应将系统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没压缩的弹簧有缓冲作用,只有碰撞的两个物体组成系统,与弹簧相连的另一端的物体没有参与。 此类问题还应注意:把相互作用的总过程划分为多个依次进行的子过程,分析确定哪些子过程机械能是守恒的,哪些子过程机械能不守恒。还有一个常见的物理条件:当弹簧最长或最短(或弹簧中弹性势能最大)时,弹簧两端的物体速度相等。 典型例题 【例1】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右 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 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大 C.物体从A下降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都是 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例2】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质量为m1的小物块A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A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M 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2档板B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恰位于滑道的末端O点。 A与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弹簧,已知在OM段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A在与挡板B碰撞前瞬间速度v的大小; (2)弹簧最大压缩量为d时的弹性势能Ep(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幕墙立柱的几种常见力学计算模型

幕墙立柱的几种常见力学计算模型 幕墙立柱根据实际支撑条件一般可以按以下几种力学模型设计。 简支梁 简支梁力学模型是《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中推荐的立柱计算模型。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其简化图形如图1.1。 图1.1 x ql x q M 222+-= 进而可解得:当2/l x =时,有弯矩最大 值:2max 125.0ql M =。 简支梁的变形可以按梁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1]: )22(22qx x ql dx y d EI --= 经过两次积分可得简支梁的挠度方程为: ) 242412(1343x ql qx qlx EI y ---= 由于梁上外力及边界条件对于梁跨中点都是对称的,因此梁的挠曲线也是对称的,则最大挠 度截面发生在梁的中点位置。即:当2/l x =时,代入上式有: EI l q f k 38454 max = 此种力学模型是目前我国幕墙行业使用的较广泛的形式,但由于没有考虑上下层立柱间的荷载的传递,因而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2、连续梁 在理想状态下,认为立柱上下接头处可以完全传递弯矩和减力,其最大弯矩和变形可查《建筑结构静力手册》中相关的内力表。 在工程实际中,上下层立柱间采用插芯连接,若让插芯起到传递弯矩的作用,需要插芯有相当长的嵌入长度和足够的刚度。即立柱接头要作为连续,能传递弯矩,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I) 芯柱插入上、下柱的长度不小于2hc, hc 为立柱截面高度; (II) 芯柱的惯性矩不小于立柱的惯性矩[4]。 计算时连续梁的跨数,可按3跨考虑。同时考虑由于施工误差等原因造成活动接头的不完全 连续,从设计安全角度考虑,按连续梁设计时,推荐采用的弯矩值为:2 )101 ~121(ql M =[2]。 在工程实际中,我们不提倡采用这种连续梁算法。主要原因是由于铝合金型材模具误差等不 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立柱接头处只能少部分甚至无法传递弯矩,根本无法形成连续梁的受力模型。 3、双跨梁(一次超静定) 在简支梁的计算中,由于挠度和弯矩偏大,为了提高梁的刚度和强度,就必须加大立柱截面,这样用料较大,在经济上也不太合算。在简支梁中间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支撑,就形成了“双

弹簧力学性能

弹簧力学性能

弹簧钢丝和弹性合金丝(上) 东北特殊钢集团大连钢丝制品公司徐效谦 弹性材料是机械和仪表制造业广泛采用的制作各种零件和元件的基础材料,它在各类机械和仪表中的主要作用有:通过变形来吸收振动和冲击能量,缓和机械或零部件的震动和冲击;利用自身形变时所储存的能量来控制机械或零部件的运动;实现介质隔离、密封、软轴连接等功能。还可以利用弹性材料的弹性、耐蚀性、导磁、导电性等物理特性,制成仪器、仪表元件,将压力、张力、温度等物理量转换成位移量,以便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量或控制。 1 弹性材料的分类 1.1 按化学成分分类 弹性材料可分为:碳素弹簧钢、合金弹簧钢、不锈弹簧钢、铁基弹性合金、镍基弹性合金、钴基弹性合金等。 1.2 按使用特性分类 根据弹性材料使用特性,可作如下分类: 1.2.1 通用弹簧钢 (1)形变强化弹簧钢:碳素弹簧钢丝。 (2)马氏体强化弹簧钢:油淬火回火钢丝。 (3)综合强化弹簧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丝 1.2.2 弹性合金

(1)耐蚀高弹性合金 (2)高温高弹性合金 (3)恒弹性合金 (4)具有特殊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的弹性合金 2 弹簧钢和弹性合金的主要性能指标 2.1 弹性模量 钢丝在拉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拉力不超过一定值时,变形大小与外力成正比,通常称为虎克定律。公式如下: ε=σ/E 式中ε—应变(变形大小) σ—应力(外力大小) E —拉伸弹性模量 拉伸弹性模量(又称为杨氏弹性模量或弹性模量)是衡量金属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不同牌号弹性模量各不相同,同一牌号的弹性模量基本是一个常数。 工程上除表示金属抵抗拉力变形能力的弹性模量外(E),还经常用到表示金属抵抗切应力变形能力的切变弹性模量(G)。 拉伸弹性模量与切变弹性模量之间有一固定关系:G = E,μ称为泊桑比,同一牌号的泊桑比是一 + ) 1(2μ

工程力学常用公式

公式: 1、轴向拉压杆件截面正应力N F A σ=,强度校核max []σσ≤ 2、轴向拉压杆件变形Ni i i F l l EA ?=∑ 3、伸长率:1100%l l l δ-=?断面收缩率:1100%A A A ψ-=? 4、胡克定律:E σε=,泊松比:'ευε=-,剪切胡克定律:G τγ= 5、扭转切应力表达式:T I ρρτρ=,最大切应力:max P P T T R I W τ==,44(1)32P d I πα=-,34(1)16P d W πα=-,强度校核:max max []P T W ττ= ≤ 6、单位扭转角:P d T dx GI ?θ= =,刚度校核:max max []P T GI θθ=≤,长度为l 的一段轴两截面之间的相对扭转角P Tl GI ?=,扭转外力偶的计算公式:()(/min)9549KW r p Me n = 7、薄壁圆管的扭转切应力:202T R τπδ= 8、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应力的一般公式: cos 2sin 222x y x y x ασσσσσατα+-=+-,sin 2cos 22x y x ασστατα-=+ 9、平面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 '2x y σσσ+= ,''2 x y σσσ+='''0σ= 最大切应力max ''' 2σστ-=±=02tan 2x x y τασσ=-- 10 、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3r σ= 4r σ=11、平面弯曲杆件正应力:Z My I σ=,截面上下对称时,Z M W σ= 矩形的惯性矩表达式:312Z bh I =圆形的惯性矩表达式:4 4(1)64Z d I πα=-

力学常见模型归纳

、 力学常见模型归纳 一.斜面问题 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 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 与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tan θ. 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 (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 (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 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 停止前)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 (1)向下的加速度a =g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 (2)向下的加速度a >g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上; (3)向下的加速度a <gsin θ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 5.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如图9-3所示): (1)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2v0tan θ g ; (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恒定,且tan α=2tan θ,与初速度无关;

(3)经过tc =v0tan θg 小球距斜面最远,最大距离d =(v0sin θ)2 2gcos θ . 6.如图9-4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 =gtan θ时,m 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 7.在如图9-5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电阻恒定、导轨 光滑时,ab 棒所能达到的稳定速度vm = mgRsin θ B2L2 . 8.如图9-6所示,当各接触面均光滑时,在小球从斜面顶端滑下的过程中,斜面后退的位移s =m m +M L . ●例1 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9-7甲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M +m M +msin2 θ gsin 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的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 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 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

弹簧常用材料力学性能、标准及特点

标准号标准名称牌号直径规格(mm)剪切模量 G (MPa ) 推荐硬度HRC 推荐使用温度 ℃ 性 能 25~80 B 级:0.08~13.040Mn ~ 70Mn C 级:0.08~13.0 D 级:0.08~6.0 60~80 G1组:0.08~6.0T8MnA ~T9A G2组:0.08~6.060Mn ~70Mn F 组:2.0~5.0 65Mn 70A 类、B 类 2.0~12.0 A 类、 B 类、 C 类 2.0~14.0 60Si2MnA 65Si2MnWA 70SI2MnA GB/T2271GB/T5218GB/T5219GB/T5220GB/T5221GB/T4357 GB/T4358 GB/T4359GB/T4360GB/T4361GB/T4362弹簧常用材料力学性能、标准及特点 (摘自GB/T1239.6-92) 45~5079000-40~250 高温时强度性能稳定,用于较高温度下的高应力弹簧。 铬硅弹簧钢 丝 55CrSiA 0.8~6.0 高温时强度性能稳定,用于较高温度下的弹簧,如内燃机阀门弹簧等。 阀门用铬钒 弹簧钢丝 50CrVA 0.5~12.07900045~50-40~210 高温时强度性能稳定,用于较高温度下的弹簧,如内燃机阀门弹簧等。 铬钒弹簧钢 丝 50CrVA 0.8~12.0 7900045~50-40~210 有较强的疲劳强度,用于较高工作温度的高应力内燃机阀门弹簧或其他类似弹簧。 硅锰弹簧钢 丝 1.0~1 2.0 7900045~50-40~200 强度高,较好的弹性、易脱碳。用于普通机械的较大弹簧。 阀门用油淬 火回火铬钒弹簧钢丝 50CrVA 1.0~10.0油淬火回火 硅锰弹簧钢丝 60Si2MnA 79000-40~200 79000---40~210 2.0~6.0 79000 强度高,弹性好。易脱碳,用于叫高负荷的弹簧。A 类和B 类用于一般用途的弹簧,B 类和C 类用于汽车悬挂弹簧。 阀门用油淬 火回火铬硅弹簧钢丝55CrSi 1.6~8.079000--40~250 有较强的疲劳强度,用于较高工作温度的高应力内燃机阀门弹簧或其他类似弹簧。 --40~130 强度高,性能好。用于内燃机阀门弹簧或类似用途弹簧。 油淬火回火碳素弹簧钢丝55、60、 60Mn 、65、65Mn 、70、 70Mn 、75、8079000--40~150 强度高,性能好。适用于普通机械用弹簧。B 类比A 类强度高。 阀门用油淬火回火碳素弹簧钢丝 --40~150 强度高,性能好。B 级、C 级和D 级分别用于低、中和高应力弹簧。 琴钢丝 79000 --40~130 强度高,韧性好。用于重要的小弹簧,G2组较G1 组强度高,F 组主要用于阀弹簧。 碳素弹簧钢丝79000

工程力学公式复习大全

工程力学公式复习大全

工程力学公式复习大全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及受力图 P2 刚体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静力学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二力平衡条件3加减平衡力系原理(1)力的可传性原理(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P7 约束:柔索约束;光滑面约束;光滑圆柱(圆柱、固定铰链、向心轴承、辊轴支座);链杆约束(二力杆)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 P16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几何条件: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P19 合力投影定理 P20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条件:∑F ix=0;∑F iy=0。2个独立平衡方程 第三章力矩平面力偶系 P24 力矩M0(F)=±Fh(逆时针为正) P25 合力矩定理 P26力偶;力偶矩M=±Fd(逆时针为正) P27力偶的性质:力偶只能用力偶平衡 P28 平面力偶系平衡条件 第四章平面任意力系 P33 力的平移定理P34 平面力向力系一点简化

P36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条件:∑F ix =0;∑F iy =0,∑M 0(Fi)=0。3个独立方程 P38平面平行力系平衡条件:2个独立方程 P39 静定,超静定 P43 摩擦,静摩擦力,动摩擦力 第五章 空间力系 重心 P53 空间力系平衡条件:6个方程;空间汇交力系:3个方程;空间平行力系:3个方程 第六章 点的运动 P64 质点 P65 点的速度dt ds v =, 加速度:切向加速度dt dv a =τ,速度大小变化;法向加速度ρ2v a n =,速度方向变化,加速度22n a a a +=τ 第七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 P73 平动 P74转动,角速度dt d ?ω=,角加速度dt d ωα=,角速度n πω2=(n 是转速,r/s) P76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ωR v =,加速度2ωατR a R a n ==, 第九章 刚体动力学基础 P87 质心运动定理:e F ma ∑= P88转动定理z z M J ∑=α,转动惯量:圆环2mR J z =;圆盘2/2mR J z =;细杆

力学中的三种力

目录 第一讲:力学中的三种力 第二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第三讲:力矩、定轴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重心 第四讲:一般物体的平衡、稳度 第五讲: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六讲:相对运动与相关速度 第七讲: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八讲:抛物的运动 第一讲: 力学中的三种力 【知识要点】 (一)重力 重力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其内部产生的反抗外力作用而企图恢复形变的力叫弹力。胡克弹力的大小由F=k △x 确定。 (三)摩擦力 1、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且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公式f=μN 计算。 3、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变化的,无特定计算式,一般根据物体运动性质和受力情况分析求解。其大小范围在0<f≤f m 之间,式中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其值为f m =μs N ,这里μs 为最大静摩擦因数,一般情况下μs 略大于μ,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可以认为μs =μ。 4、摩擦角 将摩擦力f 和接触面对物体的正压力N 合成一个力F ,合力F 称为全反力。在滑动摩擦情况下定义tgφ=μ=f/N ,则角φ为滑动摩擦角;在静摩擦力达到临界状态时,定义tgφ0=μs =f m /N ,则称φ0为静摩擦角。由于静摩擦力f 0属于范围0< f≤f m ,故接触面作用于物体的全反力F '同接触面法线的夹角?? ? ??=-N f tg 01α≤φ0, 这就是判断物体不发生滑动的条件。换句话说,只要全反力F '的作用线落在(0,φ0)范围时,无穷大的力也不能推动木块,这种现象称为自锁。 本节主要内容是力学中常见三种力的性质。在竞赛中以弹力和摩擦力尤为重要,且易出错。弹力和摩擦力都是被动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确定的,总是随物体运动性质变化而变化。弹力中特别注意轻绳、轻杆及胡克弹力特点;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于摩擦角的概念,及由摩擦角表述的物体平衡条件在竞赛中应用很多,充分利用摩擦角及几何知识的关系是处理有摩擦力存在平衡问题的 f

弹簧钢的性能介绍

[常用牌号]: 常用合金弹簧钢的牌号、化学成分、热处理、力学性能及用途。 常用的合金弹簧钢有60Si2Mn、50CrVA、30W4Cr2VA等。 60Si2Mn钢是应用最广泛的合金弹簧钢,其生产量约为合金弹簧钢产量的80%。它的强度、淬透性、耐回火性都比碳素弹簧钢高,工作温度达250℃,缺点是脱碳倾向较大,适于制造厚度小于10mm的板簧和截面尺寸小于25mm的螺旋弹簧,在重型机械、铁道车辆、汽车、拖拉机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30W4Cr2VA是高强度的耐热弹簧,用于500℃以下工作的 [弹簧成型方法]: 对直径或板簧厚度大于10 mm的大弹簧,可在比正常淬火温度高出50~80℃的温度热成形,对直径或板簧厚度小于8~10mm的小弹簧,常用冷拔弹簧钢丝冷卷成形。 为保证弹簧具有高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通常50CrVA钢的力学性能与60Si2Mn钢相近,但淬透性更高,钢中Cr和V能提高弹性极限、强度、韧性和耐回火性,常用于制作承受重载荷、工作温度较高及截面尺寸较大的弹簧。锅炉主安全阀弹簧、汽轮机汽封弹簧等。 常采用淬火+中温回火。对热成形弹簧,可采用热成形余热淬火,对热冷成形的弹簧,有时可省去淬火、中温回火工艺,成形后只需进行200~300℃进行去应力退火即可。弹簧钢热处理后通常进行喷丸处理,其目的是在弹簧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以提高弹簧的疲劳强度。 [性能]: 硬度为40~48HRC,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和疲劳强度,以及一定的塑性和韧性弹簧是起缓冲、减振和储能等作用。弹簧一般是在交变应力下工作,常见的破坏形式是疲劳破坏,因此,必须具有高的屈服点和屈强比(σs/ σb)、弹性极限、抗疲劳性能,以保证弹簧有足够的弹性变形能力并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同时,弹簧钢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塑性与韧性,一定的淬透性,不易脱碳及不易过热。一些特殊弹簧还要求有耐热性、耐蚀性或在长时间内有稳定的弹性。 中碳钢和高碳钢都可作弹簧使用,但因其淬透性和强度较低,只能用来制造截面较小、受力较小的弹簧。合金弹簧钢则可制造截面较大、屈服极限较高的重要弹簧。[化学成分]: 合金弹簧钢为中、高碳成分,一般wC=0.5%~0.7%,以满足高弹性、高强度的性能要求。加入的合金元素主要是Si、Mn、Cr,作用是强化铁素体、提高淬透性和耐回火性。但加入过多的Si会造成钢在加热时表面容易脱碳,加入过多的Mn容易使晶粒长大。加入少量的V和Mo可细化晶粒,从而进一步提高强度并改善韧性。此外,它们还有进一步提高淬透性和耐回火性的作用。 55Si2Mn特性:强度大、弹性极限好,屈服比值高,热处理后韧性较好,焊接性差,冷变形塑性低,切削性尚好,淬透性较65、65Mn钢高,临界淬透直径:油中约为25~57mm;水中约为44~88mm;此钢宜油淬、水淬时有形成裂纹倾向,无回火脆性倾向,且具有抗回火稳定和抗松弛稳定性;钢中夹杂物较高,轧制较困难,表面易出疵病,脱碳倾向大;适宜在淬火并中温回火状态下使用。用途:适用于制造铁道车辆、汽车、拖拉机等承受中等载荷的扁形弹簧、直径<25mm的螺旋形弹簧、缓冲弹簧以及汽缸安全阀门等高应力下工作的重要弹簧。 55Si2MnB特性:性能与55Si2Mn钢相近,但淬透性更高,在油中临界淬透直径约为90~180mm,疲劳强度也显著提高。用途:适用于制造中、小型截面的钢板弹簧,如汽车上的前后副钢板弹簧。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_知识点_及典型例题

作出图中AB杆的受力图。 A处固定铰支座 B处可动铰支座 作出图中AB、AC杆及整体的受力图。 B、C光滑面约束 A处铰链约束 DE柔性约束 作图示物系中各物体及整体的受力图。 AB杆:二力杆 E处固定端 C处铰链约束

(1)运动效应:力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 (2)变形效应: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和尺寸改变的效应。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表示方法: (1)力是矢量,在图示力时,常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注意表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2)在书写力时,力矢量用加黑的字母或大写字母上打一横线表示,如F、G、F1等等。 5、约束的概念:对物体的运动起限制作用的装置。 6、约束力(约束反力):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力。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约束力的作用点,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处 7、主动力: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除约束力以外的其它力。 8、柔性约束:如绳索、链条、胶带等。 (1)约束的特点:只能限制物体原柔索伸长方向的运动。 (2)约束反力的特点:约束反力沿柔索的中心线作用,离开被约束物体。() 9、光滑接触面:物体放置在光滑的地面或搁置在光滑的槽体内。 (1)约束的特点:两物体的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忽略不计,视为光滑接触面约束。被约束的物体可以沿接触面滑动,但不能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压入接触面。 (2)约束反力的特点: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通过接触点,指向被约束物体。() 10、铰链约束:两个带有圆孔的物体,用光滑的圆柱型销钉相连接。 约束反力的特点:是方向未定的一个力;一般用一对正交的力来表示,指向假定。()11、固定铰支座 (1)约束的构造特点:把中间铰约束中的某一个构件换成支座,并与基础固定在一起,则构成了固定铰支座约束。

解读力学中三种基本的力

解读力学中三种基本的力 一、重力 1、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计算公式为:G=mg;方向竖直向下。 2、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物体衷心的位置与物体的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且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其几何中心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可以在物体之外,比如圆环的重心就在圆环之外。 3、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但重力并不等同于该力,它仅仅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因此,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虽然它们的差别很小。 二、弹力 1、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产生弹性形变。 2、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具体情形有 (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着绳子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2):轻杆产生的弹力,既可以产生压力,也可以产生拉力,而且方向不一定沿着杆子;(3):弹簧产生的压力或者拉力的方向沿着轴线的方向; (4):压力和支持力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1):弹簧的弹力根据虎克定律F=kx来计算; (2):一般物体受到的非弹簧类弹力的大小,应该根据其具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者动力学规律进行解答。 4、弹力的判断 对于两个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存在着弹力作用的判断,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对于那些微小形变的情形,所以分析弹力是否产生时要注意两个条件:接触而且要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当难以直接进行判断时,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即先假设弹力存在,再结合物体的具体运动状态看假设的前提是否和物体当前的状态相符合;或者我们可以采用隔离法进行分析,即将与研究对象相接触的物体一一拿走,看所研究的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例1、如图1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均匀圆球A,紧贴着挡板MN,这时圆球是否受到挡板的弹力作用? 解析1、假设法。假设挡板对球的弹力为N/,方向斜向上,同时球还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作用,在水平方向N/的分力向右,会产生向右的加速度,但事实上,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挡板对球没有弹力的作用。 解析2、隔离法。把挡板MN拿走,球的状态没有改变,所以挡板对球没有弹力的作用。 例2、如图2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平衡状态,则小球受

力学常见模型归纳

力学常见模型归纳 一.斜面问题 在每年各地的鬲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淸解題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 1. 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13 9-1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 =g t an 8 ? 图9-1甲 2. 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一1甲所示): (1 )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对水平地面的跻摩擦力为零; (2) 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務摩擦力水平向右; (3) 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 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图9-1乙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 图9-2 (1 )向下的加速度a = g s in 6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 ⑵向下的加「速度a>g s in 8时,悬绳稳定吋将僞离垂直方向向上; (3)向下的加速皮aVgsi n 6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 5 ?在倾角为0的斜面上以速度vO平抛一小球(如图9-3所示): 图9一3 (1 )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 \f(2vOtan 6, g); (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恒定,且tan a =2ta n 0 ,与初速度无关;

6.如图9—4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 =gtan 0时,m 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 7?在如图9-5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电阻恒定、导轨光 滑时,ab 棒所能达到的稳定速度⑷二错误!. 8.如图9-6所示,当各接触面均光滑时,在小球从斜面顶端滑下的过程中,斜面后退的位 移 s= \f (m, m+M) L ? ?例1有一些问題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 判斷?例如从解的物理董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呆等方 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斷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9-7甲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6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需巴质量为口的 滑块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 a= \ f (M+m, M+ m s i n2 0 ) gsin 6,式中 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側的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 进一步 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斷,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 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 ?当0 =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8 =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当M?m 时,该解给出avgsin 0 ,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 当m?M 时,该解给出a ~错误!,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⑶经过tc = v 0 t an g 小球距斜面就远,最大距^d = v Osin 6)2 2gcos 6

工程力学公式大全

工程力学公式: 1、轴向拉压杆件截面正应力N F A σ= ,强度校核max []σσ≤ 2、轴向拉压杆件变形Ni i i F l l EA ?=∑ 3、伸长率:1100%l l l δ-=?断面收缩率:1100%A A A ψ-=? 4、胡克定律:E σε=,泊松比:'ευε=-,剪切胡克定律:G τγ= 5、扭转切应力表达式:T I ρρ τρ=,最大切应力:max P P T T R I W τ==,44(1)32P d I πα=-,3 4(1)16P d W πα=-,强度校核:max max []P T W ττ=≤ 6、单位扭转角:P d T dx GI ?θ==,刚度校核:max max []P T GI θθ=≤,长度为l 的一段轴两截面之间的相对扭转角P Tl GI ?=,扭转外力偶的计算公式:()(/min) 9549KW r p Me n = 7、薄壁圆管的扭转切应力:202T R τπδ= 8、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应力的一般公式: cos 2sin 222x y x y x ασσσσσατα+-=+-,sin 2cos 22x y x ασστατα-=+ 9、平面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 : '2x y σσσ+= ,''2 x y σσσ+='''0σ= 最大切应力max ''' 2σστ-=±=最大正应力方位02tan 2x x y τασσ=-- 10、 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3r σ= 4r σ=11、平面弯曲杆件正应力:Z My I σ=,截面上下对称时,Z M W σ=

矩形的惯性矩表达式: 3 12 Z bh I=圆形的惯性矩表达式: 4 4 (1) 64 Z d I π α =- 矩形的抗扭截面系数: 2 6 Z bh W=,圆形的抗扭截面系数: 3 4 (1) 32 Z d W π α =- 13、平面弯曲杆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max max * S z S Z F S F K bI A τ== 14、平面弯曲杆件的强度校核:(1)弯曲正应力 max [] t t σσ ≤, max [] c c σσ ≤ (2)弯曲切应力 max [] ττ ≤(3)第三类危险点: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 15、平面弯曲杆件刚度校核:叠加法max[] w w l l ≤, max [] θθ ≤ 16、(1)轴向载荷与横向载荷联合作用强度:max max min ()N Z F M A W σσ=± (2)偏心拉伸(偏心压缩): max min ()N Z F F A W δ σσ=± (3)弯扭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22222 3 11 [] r y z Z M T M M T W W σσ =+=++≤ 22222 4 11 0.750.75[] r y z Z M T M M T W W σσ =+=++≤

高中物理力学模型

╰ α 高中物理力学模型 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 体组。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 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2斜面模型 (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的临界条件) 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情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决定 μ=tg θ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 μ> tg θ物体静止于斜面 μ< tg θ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a=g(sin θ一μcos θ) 3.轻绳、杆模型 绳只能受拉力,杆能沿杆方向的拉、压、横向及任意方向的力。 杆对球的作用力由运动情况决定 只有θ=arctg(g a )时才沿杆方向 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最低点时的速度?,杆的拉力? 若小球带电呢? V B =R 2g ?mgR=22 1B mv 假设单B 下摆,最低点的速度整体下摆2mgR=mg 2R +'2B '2A mv 21mv 2 1+ 'A 'B V 2V = ? 'A V =gR 53 ; ' A ' B V 2V == gR 256> V B =R 2g 所以AB 杆对B 做正功,AB 杆对A 做负功 若 V 0

弹簧力学性能

弹簧钢丝和弹性合金丝(上) 东北特殊钢集团大连钢丝制品公司徐效谦 弹性材料是机械和仪表制造业广泛采用的制作各种零件和元件的基础材料,它在各类机械和仪表中的主要作用有:通过变形来吸收振动和冲击能量,缓和机械或零部件的震动和冲击;利用自身形变时所储存的能量来控制机械或零部件的运动;实现介质隔离、密封、软轴连接等功能。还可以利用弹性材料的弹性、耐蚀性、导磁、导电性等物理特性,制成仪器、仪表元件,将压力、张力、温度等物理量转换成位移量,以便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量或控制。 1 弹性材料的分类 1.1 按化学成分分类 弹性材料可分为:碳素弹簧钢、合金弹簧钢、不锈弹簧钢、铁基弹性合金、镍基弹性合金、钴基弹性合金等。 1.2 按使用特性分类 根据弹性材料使用特性,可作如下分类: 1.2.1 通用弹簧钢 (1)形变强化弹簧钢:碳素弹簧钢丝。 (2)马氏体强化弹簧钢:油淬火回火钢丝。 (3)综合强化弹簧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丝 1.2.2 弹性合金 (1)耐蚀高弹性合金 (2)高温高弹性合金 (3)恒弹性合金 (4)具有特殊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的弹性合金 2 弹簧钢和弹性合金的主要性能指标 2.1 弹性模量 钢丝在拉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拉力不超过一定值时,变形大小与外力成正比,通常称为虎克定律。公式如下: ε=σ/E 式中ε—应变(变形大小) σ—应力(外力大小) E —拉伸弹性模量 拉伸弹性模量(又称为杨氏弹性模量或弹性模量)是衡量金属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不同牌号弹性模量各不相同,同一牌号的弹性模量基本是一个常数。 工程上除表示金属抵抗拉力变形能力的弹性模量外(E),还经常用到表示金属抵抗切应力变形能力的切变弹性模量(G)。 E,μ称为泊桑比,同一牌号的泊桑拉伸弹性模量与切变弹性模量之间有一固定关系:G = ) + 1(2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