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广德寺导游词
- 格式:docx
- 大小:82.87 KB
- 文档页数:6
川北(途+景)广德寺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从成都市区出发,沿着成南高速一路前行,途径金堂、大英,经过2小时近160公里的车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素有“小成都”之称的遂宁市了,5分钟后,大约三公里路程我们即将到达今天的目的地广德寺进行参观游览。
大家请看车窗右边醒目的广告牌“神奇遂宁,八大奇观”,已经在向我们昭示这座城市的魅力了,席慕容在诗里曾写道,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那今天我们与遂宁的相遇,是不是在前世大家都回眸到把脖子扭到了呢?和大家开个玩笑,不知道大家刚才注意到那块广告牌上面的旅游城市标示没有,是的,遂宁的旅游城市标识,便是刚刚大家看到的以五色莲花和蓝色观音手势为设计元素,象征着遂宁的观音文化,所以遂宁还被称为观音故里。
观音就是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里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遂宁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悠久的民谣,观音三姐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在广德寺,唯有三姐修的远,修到南海普陀去,关于这个歌谣还有一个传说呢说,遂宁城东南,在上古时期是当年一个国家北厥国的旧址。
国王妙庄有三个女儿,分别取名妙清、妙音、妙善。
美丽聪慧的三姊妹,一心向佛,不愿尊父命出嫁。
妙庄王冲冠一怒,于是放火烧了三姊妹终日诵经礼佛的北厥寺。
北厥寺的冲天火光映入了西方如来佛的眼里,佛祖拈花一挥,点化了已葬身火海的妙氏三姊妹和五百僧众。
三姊妹同时得道成为观音菩萨,根据佛祖旨意,分别在遂宁广德寺、灵泉寺和南海普陀山参佛悟道,普度众生。
遂宁的观音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据佛教记载每年的2月29,6月29,9月29分别是观音的生辰,每当这时遂宁的俩大观音道场,灵泉寺和我们即将到达的广德寺就香客云集,并且还会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
作为中国最早的观音道场,广德寺素以寺中六宝名闻于世,其中一宝与我们刚刚说到的观音话题还充分相关,那到底是什么呢?容小维在此给大家卖个关子,说话间呢,我们已经到达广德寺山门前了,进入了广德寺景区我再为大家一一道来。
襄阳旅游导游词文档5篇Xiangyang tour guide words Document编订:JinTai College襄阳旅游导游词文档5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湖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襄阳旅游导游词文档2、篇章2:襄阳旅游导游词文档3、篇章3:襄阳概况导游词文档4、篇章4:襄阳概况导游词文档5、篇章5:襄阳概况导游词文档襄阳城始筑于汉,唐宋年间改为砖城,增设垛堞,新建城楼。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襄阳旅游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襄阳旅游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襄阳市保康县。
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美丽的五道峡风景区。
五道峡风景区位于保康县北部,是春秋战国楚人卞和“和氏璧”的地方,由五个峡谷段构成。
海拔600-1450米,峡长约5公里,峡内山峰一溪相连,平峙多姿,溪流清澈,四季奔腾,山、林、洞、瀑、水、天、鸟、兽,与历史遗迹、民间传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险、雄、幽浑然一体的天然画卷。
成片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五道峡区的一大特色。
这里山陡路险,游人稀少,原始森林得以保存,珍奇的动植物不时可见。
峡中山洪冲倒或狂风卷覆的大树横卧沟心,吸取日月之精华,枯树萌发新枝嫩芽,成为巨型天然盆景,给人以枯木逢春之感。
加之山地落差大,地貌变化奇异,飘逸着药物樟香的悬崖峭壁,不时传来鸟音的寂静林海,午时方见太阳的峡谷深涧,清脆悦耳的洞中溪流,时出时没的锦鸡、香獐、大灵猫和水獭等珍稀动物将它点缀得多姿多彩。
这里有很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基本保持着原始状态,其中属国家保护的植物21种,动物27种,其生物资源十分珍贵。
川东旅游景点讲解之-----广德寺的善济塔善济塔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呢,便是广德寺镇寺五宝之一的善济塔了。
善济塔位于广德寺大雄宝殿之西,观音殿之后。
该塔始建于晚唐时期,也就是787年。
唐武宗在845年兴起“会昌灭佛”法难时,广德寺被毁,当然善济塔也未能幸免于难。
直到天复年间,该塔才得以重建。
大家可以看到该塔为方形砖石结构,通高22米,相当于我们现在居民楼的7层高。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六月的时候,赐塔名为“善济”,此塔距今已经有900余年的历史了。
虽然历经了千年尘风俗雨却岿然不动,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宋塔。
其实啊,塔呢是佛教中专门的一种建筑物。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大师得道成佛之后呢,就开始四处讲经说法,80多岁的时候,在传道的路途中得了重病而涅槃。
他的弟子们将佛祖遗体火化之后得到了许多晶莹的舍利子,于是众人就将这些舍利子分别拿到各个地方去供奉,将舍利埋入地下,上面堆起一座圆形的土丘,这个在古代印度梵文中被叫做“浮图”,再翻译成汉语就是“塔婆”,后来就简称为“塔”了,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塔呢实际上就是埋葬佛骨舍利的纪念物。
那么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善济塔中供奉的便是唐代高僧克幽大师的佛骨舍利子。
那么这个舍利子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佛教僧人都有的呢?关于这个的解释也是各有不同。
有些学者提出,由于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
然而这种解释并不完全令人信服。
世界上素食主义者成千上万,为何并无舍利子出现?佛门弟子不计其数,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舍利子呢?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舍利子可能是一种病理现象,类似胆结石、肾结石之类。
这种解释也难自圆其说,不少患结石症的病人,死后火化,无一例有舍利子存在的。
况且出现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几乎都是身体健康、安详自在的长寿老人。
关于舍利子形成的真相,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襄阳景点导游词5篇襄阳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襄阳景点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关于襄阳景点导游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
襄阳城位于汉江南岸,襄樊市中心。
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
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
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城池始建于汉;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
如今,雄伟壮观。
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
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樊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
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
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
自东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下3000年,襄阳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战场,战争的硝烟不断弥漫在它的上空。
如今,这里尚存许多军事遗迹。
襄阳城始筑于汉,唐宋年间改为砖城,增设垛堞,新建城楼。
明洪武年间重筑,并在城的东北角新添一段城墙,取名新城。
全城7322周年米,原有6座城门,分曰:阳春、西城、临汉、拱宸、震华。
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
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
襄阳城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缀十里城垣,与鼓楼(昭明台)、谯楼相映生辉。
整个城池和谐地融为一体。
环绕襄阳城的古护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
它宽度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现被原样保存。
绕城泛舟而游,但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仿佛置身于画中,美不胜收。
襄樊导游词篇一:襄樊导游词亲爱的朋友们:认真工作了两个月,是不是有点疲惫了呢,工作可不能这样哦。
咋们放松下吧,这样才能新鲜面对工作撒!~呵呵呵呵呵呵!~来,来。
迎接我们激情的高温时段吧。
当然,计划玩的“工作”我就接受了,谁让大家信任我呢。
但是我也是个“晕蛋”各位弟弟妹妹姐姐哥哥——原谅下Ho!!!~~~提议如下:市区附近的襄阳古城、古隆中、广德寺、绿影壁、铁佛寺、北街古建筑群、汉江江滩风景、米公祠,一天真的不够。
襄樊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人文文化,旅游路线樊城定中门---古隆中---广德寺---襄阳古城西门---北门----北街---小北门---北门码头过汉江---米公祠,樊城定中门“五娃”的牛油面馆,“五娃”的牛油面馆在樊城定中门拐角处,并无招牌,去晚了根本就吃不到“五娃”的牛油面。
三口喝完,襄樊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南船北马”的地方,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楚文化孕育了襄樊,中原文化给了襄樊以营养,文化和习俗有很大的包容性,移民多,使这个城市的习俗和文化丰富多彩。
出襄阳古城15里就到了举世闻名的古隆中,一进隆中景区就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牌坊,这八个字浓缩了古隆中的精髓。
一个景区只有赋予了她的文化底蕴,才有她真正的生命力和价值,孔明先生是“智慧之神”,他的智慧不仅仅是隆中三分天下,不仅仅是博望火烧曹营,不仅仅是江东舌战群儒,不仅仅出师未捷身先死,不仅仅是骂死王朗空城吓跑司马,孔明先生留给后人的就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睿智,如果先生没有那种耐于寂寞的平常心何以明志?没有那种对知识对文化的执作,没有那种静观万物和天地的变化那种沉静的心态何以淡泊?没有那种寂静的灵魂看大自然的“云起云涌,花开花落”的洒脱何以致远?就是这深刻的对人对大自然对世间万物的领悟,造就了先生的智慧。
曲径通幽处,我们来到武侯祠和三分天下的“三顾堂”。
隆中山山势不高,林木郁郁葱葱,深秋的空气没有了那种燥热,清凉中带一丝丝甘甜。
广德寺讲解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距今有1280多年历史的家禅林——广德寺,古称善济寺,位于遂宁城西三里许的卧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是远近向往的川中名胜及闻名西南的佛教圣地,每年二月香会九月观音生日期间,香客、游人如云,年久不衰。
一千三百余年来,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
广德寺建在西南腹地,远离政治中心,各位也许会问,为什么它是皇家禅林呢?这个谜底等会给大家揭晓,先暂时给各位买个关子。
大家现在请先跟我一起进寺庙吧!小陈在这里提醒大家,在寺庙中不要随便照相,触摸文物,也注意不要大声的喧哗。
大家都知道佛门是清净之地嘛。
广德寺有五大镇寺之宝,分别是圣旨坊、善济塔、九龙碑、缅甸玉佛、皇帝御赐镇山法印。
说着话我们已来到五宝之一的善济塔了,我给来大家介绍下,该塔有22米,高,石头材质。
初建于唐德宗贞元三年,也就是公元787年,现存的塔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宋塔,虽历经千年风雨仍完好无损。
而这座塔可大有来头,它是我们广德寺开山祖师克幽的肉身塔。
那么克幽又是何许人也?克幽是唐中宗的孙子,唐玄宗的侄子,克幽禅师曾两度被引入宫廷讲经说法,被封为护国禅师,唐代宗赐名“克幽”,并赐予紫衣袈裟,来到了这,所以是皇家寺院。
好啦,我接着说这座塔,据传,唐武宗时期灭佛毁寺后,肉身塔的塔基陷落成池。
相传遂州刺史王简每到审案时就会看见一个僧人站在公堂外,见其判决公明便颔首微笑,否则就脸露愠色。
这一天,王简又见僧人立于堂外,便叫衙役把和尚赶走。
衙役将和尚赶走后回到公堂,却见和尚还站在那里。
王简大怒,命人把和尚带过来。
和尚转身就走了,王简便随衙役去追,追到城西善济寺废墟边,和尚纵身跳进池塘。
王简这时大为奇怪,令人排干池水,在池底发现一油漆木盒里有金色钩锁骨,隐有“观音大士”字样,这就是佛门弟子称之“菩萨骨”的圣骨。
王简不敢怠慢,立即上奏昭宗。
这时,民间盛传遂州为观音故里,于是昭宗皇帝赴遂州查问。
朝野普遍认为,克幽大师即为观音大士化身,昭宗得知善济寺是世间三大寺之一,其开山鼻祖是皇族李文通。
襄阳旅游导游词范文襄阳旅游导游词1“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在这多姿多彩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研学旅行。
去襄阳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乘车前往了唐城。
刚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宏伟的建筑,这座城池单从外观上看来就使我震惊。
进了城门,仿佛彻底与外界隔绝了,那道高高的城墙似乎就是古代与现代的分界线,若不是身上还穿着校服,周围都是游人,我恐怕会以为自己穿越了。
在城墙旁歇了一小会儿,鼓声奏响,忽然从第二道城墙里冲出一群身着士兵服装的人,他们表演了一小段后,又有一群美艳的女子舞了出来,红绿黄相互交错的衣裳,在阳光的沐浴下显得格外耀眼,舞女们曼妙的舞姿,让所有的人忍不住鼓掌喝彩。
紧接着我们又进了第二道城门,径直向前走,导游把我们领到了一处市集,后来才得知我们来到的是“西市”,而另一边还有“东市”,据说“买东西”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在市集闲逛,只见石头铺成的路,还有各种小摊位,小桥、流水、人家,都在这块美地寻到了。
琳琅满目的商品,川流不息的人群,让我又生出错觉,莫不是真的回到了盛世唐朝?置身长廊,向下看是碧绿的湖水与嬉戏的鱼儿,平视还能见到划船的船夫,向上看则是青绿的山丘和小塔,浮躁的心在这一刻也平静了下来。
在一段自由活动结束后,导游领着我们去了一座大殿。
进到殿里,周围一片漆黑,只有深处闪烁着微弱的灯光,走进去看到周围的布景就明白是要表演“大唐飞歌”了。
我们依次找到位子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儿,灯光突然亮了起来,音乐声响起,第一幕表演的是杨贵妃的生日宴会,歌女们翩翩起舞庆贺贵妃的生辰,不一会儿,杨贵妃也从阶梯上优雅的走下来,与她们共舞。
第二幕则是李白“醉酒作诗”,只见李白身轻如燕从上面飞下来。
他喝了一口酒,又在空中翻了个筋斗,将李白醉酒的形象表演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表演更加精彩,我和同学们跟随着这些舞者,再次走入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那一段岁月。
唐城一日的穿越历史之旅,带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使我收获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四川广德寺导游词范文广德寺现存规模为明洪武元年重建并经清代多次扩建所成,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四川广德寺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遂宁广德寺举行第十届规范化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农历九月初二到初八日,遂宁广德寺举行为期七天的第十届规范化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
四川佛教咨议委员会主席、广德寺堂头大和尚、广德佛学院院长海山律师任菩萨戒法师,四川省佛教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成都昭觉寺方丈演法律师任羯磨阿阇黎,德阳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德阳万佛寺方丈觉行律师任教授阿阇黎,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德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广德佛学院教导主任普正律师任说戒和尚。
引礼师师承分别由广德寺释法德、遂宁佛教协会副会长释广智、广德寺建修主管释广融、广德寺提点释永远、广德寺咨议委员释智全、广德寺副知客释普楝、广德寺衣钵释了凡、船山天峰净寺执事会议当家释正思、船山天峰净寺执事会议副当家释明四、广德寺文秘释崇航担任。
释照成、释照宗、释普静、释普德、释普成担任小五师。
释永辉、释德明、释普学、释普智担任引赞师。
广德寺传授居士菩萨戒继承和发扬长念和尚、海山和尚、明智堂主的教导、主张,“时间不少于七天,以对三宝负责,对众生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神圣使命感,手把手地教,争取做到“学以致用,用以规范”。
多年来广德寺传戒等法事活动逐步培养出一坛师承,集教、研、作于一体,形成具有广德寺法事活动风格的整套班子,深受广大三宝弟子和同行的赞扬。
为此,广德寺每年都要传授居士菩萨戒,每次参加受菩萨戒的居士都在三百人以上。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中国皇家禅林·广德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城西三里许的卧龙山,建于唐朝(公元620xx年前后),原名石佛寺,大历二年(767)更名为保唐寺,大历十三年(778),敕名“禅林寺”,德宗建中初年(780),敕名善济寺,昭宗天复三年(903),敕名“再兴禅林寺”,北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敕名“广利禅寺”,明武宗正德年间敕赐“广德寺”。
襄阳旅游导游词(精选20篇)襄阳旅游篇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
襄阳城位于汉江南岸,襄樊市中心。
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
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
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城池始建于汉;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
如今,雄伟壮观。
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
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樊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
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
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
自东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下3020xx年,襄阳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战场,战争的硝烟不断弥漫在它的上空。
如今,这里尚存许多军事遗迹。
襄阳城始筑于汉,唐宋年间改为砖城,增设垛堞,新建城楼。
明洪武年间重筑,并在城的东北角新添一段城墙,取名新城。
全城7322周年米,原有6座城门,分曰:阳春、西城、临汉、拱宸、震华。
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
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
襄阳城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缀十里城垣,与鼓楼(昭明台)、谯楼相映生辉。
整个城池和谐地融为一体。
环绕襄阳城的古护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
它宽度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现被原样保存。
绕城泛舟而游,但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仿佛置身于画中,美不胜收。
襄阳城是湖北省重点保护单位。
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万历四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雅称,分别为:阳春门,文昌门,西城门,拱震门,临汉门,震花门。
襄阳古城导游词【篇一:襄阳古城导游词】襄阳古城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
襄阳城位于汉江南岸,襄樊市中心。
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
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
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城池始建于汉;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
如今,雄伟壮观。
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
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樊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
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
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
自东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下3000年,襄阳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战场,战争的硝烟不断弥漫在它的上空。
如今,这里尚存许多军事遗迹。
襄阳城始筑于汉,唐宋年间改为砖城,增设垛堞,新建城楼。
明洪武年间重筑,并在城的东北角新添一段城墙,取名新城。
全城7322周年米,原有6座城门,分曰:阳春、西城、临汉、拱宸、震华。
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
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
襄阳城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缀十里城垣,与鼓楼(昭明台)、谯楼相映生辉。
整个城池和谐地融为一体。
环绕襄阳城的古护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
它宽度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现被原样保存。
绕城泛舟而游,但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仿佛置身于画中,美不胜收。
襄阳城是湖北省重点保护单位。
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万历四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雅称,分别为:阳春门,文昌门,西城门,拱震门,临汉门,震花门。
2023年襄阳导游词2023年襄阳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
我是大家此次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C。
俗话说的好:相逢既是缘!各位朋友,我们能够从13亿人口中相聚在这里,这定是上天莫大的恩赐。
相信大家定能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相互帮助,相互体贴,共同完成我们此次的快乐之旅。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相信各位朋友一定很熟悉王维的这首《汉江临泛》,那么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便是此诗所描绘的襄阳古城。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垒城载县北,城北枕沔水,即襄阳之故城也”,“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
楚国曾与此地置北津戍;汉时置县,汉献帝十三年(公元2)置襄阳郡;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把州的制所从湖南汉寿迁到襄阳,使其成为辖两湖、两广及贵州、河南一部大片土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为州、郡、路、道、府的制所。
史载,至汉末,襄阳盛况空前。
襄阳古城位于襄阳市的襄城区,汉江从襄阳市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城区(汉江南岸)和樊城区(汉江北岸)。
襄阳古城的南、北、东三面环水,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军事重地,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
古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
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
我们熟悉的金庸先生更以一个郭靖守襄阳的故事,使其声名远播。
各位游客朋友,听了我对襄阳古城简单的介绍,大家对它的兴趣是不是更浓了呢?现在请紧跟我的步伐,让我们一睹古城的风采吧!大家请看,眼前的这便是襄阳古城墙了!它是我国众多的古城墙中保存最好的,始建于汉朝,当时是用土夯筑而成,到了宋朝才改建为专城。
整个城墙四周略呈长方形,全长7322米,历史上曾有6座城门(东门曰阳春,南门曰文昌,西门曰西城,小北门曰临汉,大北门曰拱宸,长门曰震华)。
每座城门都设有瓮城或子城,城的四隅设有角楼,城墙沿线设有警铺,城墙上有垛堞4000多处。
襄阳广德寺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
广德寺原名云居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
位于湖北省襄樊市城西l____公里处,寺院与国家级古隆中风景区毗邻,寺内古木参天,寺外碧水环绕,环境幽雅宜人,被清朝康熙皇帝赐封为“护法尊”的古银杏树干年不衰,枝叶茂盛。
寺院占地面积4。
____万平方米,是鄂西北著名古刹。
鼎盛时期,骑马观山门,敲钟开斋饭。
是湖北省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十方丛林,其影响涉及鄂、豫、川、陕、赣、苏、浙等省、市。
据寺内碑载,明朝成化年间,襄王朱见淑的爱纪杜氏病故,襄王看中了云居寺的风水,将爱妃葬在寺旁。
因而,云居寺主持道圆法师大为不满,要率众离去,襄阳诸佛寺院纷纷上书谴责襄王,襄王无奈只好奏请皇帝出面调解。
成化皇帝朱见深下了一道圣旨,让襄王就近择一风水宝地、,本府自备工料,建寺院一座给和尚。
寺院建好以后还给了和尚,朱见深并将寺名改为“广德寺”。
“敕赐广德寺”至今还悬在广德寺山门上。
广德寺南北长____米,东西长____米,护寺河长达____余米。
主要建筑有皇禅师石塔、东山门、南山门、天王殿、伽蓝殿、韦驮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多宝佛塔、厢房、配房和跨院等,共有房屋127间。
由于““””十年浩劫,广德寺大部分殿宇被当作“四日”拆毁,到____年,只有天王殿、藏经楼、多宝佛塔、部分厢房存在。
广德寺内多宝佛塔,又名“五星塔”,久负盛名,雄伟壮观,其建筑风格全国独一。
____年____月____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身系砖石结构。
通高____米,分塔座和塔首两部分。
塔座高____米,为八方形四券门,上造浅檐,下奠矮基,角贴圆柱,石雕龙首;每方设一佛龛,龛内供一石雕趺坐莲台佛像,四门皆有通南道入内,俗称“八方四门”。
正门南向,上额石匾阴刻“多宝佛塔”。
檐下横列斗大“佛”字____个。
塔内砌八角形亭式塔心柱,也有壁龛坐佛。
北面通南一侧,有石阶梯可登座顶。
塔身五座小塔和覆盖楼梯口亭组。
广德寺宣传稿经过上千年的岁月洗礼后,遂宁留存了众多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多达11处,分别是:广德寺、卓筒井、蓬基井、宝梵寺、鹫峰寺塔、饶益寺、蓬溪奎塔、陈子昂读书台、慧严寺大殿、金仙寺大殿、高峰山古建筑群。
这些“国保”有哪些传说?经过了怎样的岁月洗礼?如今的情况如何?即日起,《遂xx报》在《涪x潮》开设“国保寻踪”系列报道,走近这些“国保”,探访它们的故事。
本期,我们就走进广德寺,一起感受它的别样魅力。
广德寺位于遂宁市船山区卧龙山麓,是川中佛教圣地,占地约4800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
现存有宋塔1座、明代建筑10座、清代建筑9座。
广德寺建筑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殿宇形制多样,保持了比较完整的唐宋建筑布局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春天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格外温暖,千年古刹气象庄严。
出家之人,修行悟道,总要选择一处远离尘嚣、风景秀丽的地方安放自己和心灵。
以今天遂宁的城市格局来看,卧龙山广德寺位于船山区与遂宁高新区之间,实在算不得一个偏僻之地。
但正如古诗所云那般:“翠柏森森掩卧龙,梵宫宝刹夺天工。
”这里与现代城市有着完全不同的意境——群山之间,蓊郁的翠柏、古朴的亭台楼榭,行走其间,不由地生出一种仿如隔世之感。
广德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前(公元7xx年前),原名石佛寺,后数次敕赐更名,明武宗正德年间敕赐为“广德寺”。
一千三百余年来,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但因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而闻名遐迩。
广德寺现存规模为明洪武元年重建,并经清代多次扩建所成。
庙寺建于卧龙山山首,从山麓至山顶,依山建寺,中轴线上有殿宇七重,东西配殿独自成院,大小殿阁塔坊共有25座,多为明代建筑,其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有宋代建筑布局风格,总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2011年8月2日从襄阳火车站坐上去古隆中的公交车,准备先去广德寺。
一路上下着雨,没招了,大不了雨中看看。
刚过古隆中新修的大牌坊就下车,拾小路往西走就可以到广德寺,不过郁闷的是我坐到了襄樊学院北门去了,还得走回来。
幸运的是下了车,雨就停了。
广德寺始建于唐,初名云居寺,明代重修后改为现名,寺内除多宝塔外还有一些晚清建筑。
多宝塔为金刚宝座式,砖石砌筑,建成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
金刚宝座式塔是佛教将曼荼罗式的空间模型表现为具体的,具有象征性的建筑实体。
形式上的主要特征是金刚座上四隅小塔和中央主塔并立,金刚座和五塔代表了神坛和五佛。
中国古塔实例中,金刚宝座塔存世量很少,严格地定义就十来座,广义地定义也多不了几座。
我们能见到的早期形象是北朝至唐代的两座小石塔和一幅壁画,还有广惠寺塔(唐~金)和房山云居寺诸塔。
广惠寺塔五塔共存的台基太低矮,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它是金刚宝座。
而房山云居寺北塔及四小塔陆续建于唐辽时期,建造年代不一,无共有台基,四小塔抑或有被挪动的可能,比较合理的推断是:最终完成这种布局,多少受到了曼荼罗思想的影响。
从唐辽至明初,金刚宝座似乎在汉地销声匿迹了,其中缘由难以捉摸。
而其前由于实物材料过少,要获得清晰的流传发展脉络也是件难事。
由于印度僧侣在明初奉金刚宝座之式来华,这种塔似乎才得以在汉地重新修建。
其中最著名的是创建于永乐年间,成于成化九年(1473年)的真觉寺金刚宝座,中途中断了半个世纪。
算是明代首创,但它建成以前,五台山圆照寺金刚宝座于宣德九年(1434年),昆明官渡妙湛寺金刚宝座于天顺二年(1458年,也有说是元代修建的)前后相继建成。
直至清代又陆续建成了一些,整体造型也不落窠臼。
广德寺多宝塔座身八面,上部略有收分,立于低矮的台基之上;八棱均由砖砌成圆直柱,顶部各有一小螭首;东南西北四正面开石券门;八面中央均嵌有一方石刻佛像,并刻有舍造人姓名;南面佛龛之上有“多宝佛塔”塔额,其上有三个佛字;座身顶部叠涩出短檐。
广德寺八宝祈福广场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师好,现在我们来到了具有1280多年汗青的皇家禅林,广德寺,我们十五分钟以后在大雄宝殿触散开,前往祁山农业就餐,请大师注意工夫,我的讲解也到一个段落,感谢大师。
现在我先简单的为大师梳理一下广德寺的汗青:广德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距今已有1280多年汗青。
原名石佛寺,明武宗正德年间(1546-1521),封为“广德寺”,寺名相沿至今。
现存建筑为明洪武元年重建并经清代多次扩建所成,齐寺占地一万五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寺园森林330余亩。
寺院建设规模宏大,以“大雄宝殿”为轴心,呈三列纵向分布。
从山麓至山顶,共有殷宇九重,亭榭两十六处,巨细殿舍两十余幢。
主次分明,阁下对称,是目前国内现存的规模最大的盛唐气势气派建筑群。
开始我一曲在强调广德寺是皇家禅林,可能有朋侪会问那广德寺位于西北要地,近离政治中心,皇帝们怎么会在在那里建一个皇家禅林呢?今天我们就在开始一场侦察之旅,深进广德寺的内部看个究竟,找出皇家禅林的王者气派在何处。
皇家禅林自然要有皇家的人在。
一千三百年前,来到广德寺的克幽禅师便是广德寺里面的皇家人。
克幽是唐中宗孙子,唐玄宗侄子。
克幽禅师两度被引进宫讲经说法,被封为护国禅师,唐代宗赐名“克幽”,并赐予紫衣袈裟。
从克幽禅师开山阐教以来,谁人寺庙就同皇室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可见广德寺能历久不衰,屡受帝王器重,除了克幽禅师的品德中,还与他的身世紧密亲密相干。
我们讲了皇家禅林的皇家人,现在该说说皇家的东西了。
那五件东西便是广德寺五大镇寺之宝,即寺庙中的圣旨坊、九龙碑、宋明玉印、缅甸玉佛、擅济塔无一不是密世瑰宝,价值连城。
它们见证着广德寺所沐浴的浩荡皇恩,向我们默默地说明昔日它所拥有的显赫与辉煌。
【古襄阳之广德寺的传说】襄阳西部的著名古...襄阳西部的著名古刹广德寺,以刹深殿高著称于世。
该寺寺院方正,四周有护寺壕沟,水宽十数米,常年碧水环流,绿波荡漾;院内茂林修竹,古木参天,鹤栖鸟鸣,幽深古朴。
其实,广德寺原本不在这里,而在隆中山麓,寺名也不叫广寺,而叫云居禅寺。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广德寺的前身云居禅寺,是唐代贞观盛世年间修建的一座梵刹。
当时选址在隆中山麓的原始丛林中,朝廷亲招名僧为持,是僧人们修炼的清静之所。
其后襄阳虽历经兵火,这里却仍是香火绵延不衰。
到了明代,皇帝钦点道行精深的大云和尚为持。
大云和尚慧眼识珠,传住持位于高徒道园,自隐石窟而去。
一来,云居禅寺更是名扬天下。
明朝成化年间,襄阳王的爱妃病故。
襄阳王认为云居禅寺香火盛,出高僧,是一块风水宝地,执意要将爱妃葬在这块风水宝地上。
襄阳百姓和佛门弟子异常气愤,坚持不允,道园法师据理力争,最后气得要重觅佛境。
消息传出,中原各地寺院气愤填膺,纷纷上书襄阳王,提出异议。
迫于佛门和民众压力,襄阳王无奈,只得将此事上奏朝庭。
宪宗皇帝是个糊涂虫,接到奏章后竟不顾民意,立即降旨礼部,就近选址,重新建寺,并御笔亲赐“广德禅林”金匾,以示对憎人的安慰。
从此,云居禅寺改名为广德寺了。
广德寺在鼎盛时期,号称是“骑马关山门,鸣钟开斋饭”。
南山门上悬挂着御赐金匾“广德禅林”,两旁的石鼓墩上驮着一付石联:“地接隆中鹫岭千峰云叠嶂,塔悬汉上虎溪一派水环流”。
山门内塑有“哼、哈”二将镇守,十分威严。
进山门,穿过天王殿、伽蓝殿、韦驮殿,便是广德寺最宏大的大雄宝殿。
殿内塑有一尊高达十米的毗卢佛像,两旁供有十八罗汉像。
殿前两侧有钟、鼓二楼,既对称又壮观。
殿后一墙之隔是观音殿,穿过观音殿就是藏经楼,上藏经书,下设经坛,如来佛像端坐正中。
驰名中外的多宝佛塔就在藏经楼的后面。
多宝佛塔始建于明弘治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仅存的三座印度式佛塔之一,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传说当年建设多宝佛塔时,塔中间的圆顶久筑不成,监工的大和尚为此伤透了脑筋。
( 湖北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3009
襄阳广德寺导游词Tour guide of Guangde Temple in Xiangyang
襄阳广德寺导游词
广德寺内多宝佛塔,又名“五星塔”,久负盛名,雄伟壮观,其建筑风格全国独一。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襄阳广德寺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1:襄阳广德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
广德寺原名云居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
位于湖北省襄樊市城西l0公里处,寺院与国家级古隆中风景区毗邻,寺内古木参天,寺外碧水环绕,环境幽雅宜人,被清朝康熙皇帝赐封为“护法尊”的古银杏树干年不衰,枝叶茂盛。
寺院占地面积4。
5万平方米,是鄂西北著名古刹。
鼎盛时期,骑马观山门,敲钟开斋饭。
是湖北省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十方丛林,其影响涉及鄂、豫、川、陕、赣、苏、浙等省、市。
据寺内碑载,明朝成化年间,襄王朱见淑的爱纪杜氏病故,襄王看中了云居寺的风水,将爱妃葬在寺旁。
因而,云居寺主持道圆法师大为不满,要率众离去,襄阳诸佛寺院纷纷上书谴责襄王,襄王无奈只好奏请皇帝出面调解。
成化皇帝朱见深下了一道圣旨,让襄王就近择一风水宝地、,本府自备工料,建寺院一座给和尚。
寺院建好以后还给了和尚,朱见深并将寺名改为“广德寺”。
“敕赐广德寺”至今还悬在广德寺山门上。
广德寺南北长250米,东西长180米,护寺河长达1000余米。
主要建筑有皇禅师石塔、东山门、南山门、天王殿、伽蓝殿、韦驮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多宝佛塔、厢房、配房和跨院等,共有房屋127间。
由于“文革”十年浩劫,广德寺大部分殿宇被当作“四日”拆毁,到1978年,只有天王殿、藏经楼、多宝佛塔、部分厢房存在。
广德寺内多宝佛塔,又名“五星塔”,久负盛名,雄伟壮观,其建筑风格全国独一。
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身系砖石结构。
通高17米,分塔座和塔首两部分。
塔座高7米,为八方形四券门,上造浅檐,下奠矮基,角贴圆柱,石雕龙首;每方设一佛龛,龛内供一石雕趺坐莲台佛像,四门皆有通南道入内,俗称“八方四门”。
正门南向,上额石匾阴刻“多宝佛塔”。
檐下横列斗大“佛”字3个。
塔内砌八角形亭式塔心柱,也有壁龛坐佛。
北面通南一侧,有石阶梯可登座顶。
塔身五座小塔和覆盖楼梯口亭组。
座顶主塔喇叭塔,高约10米,八方须弥座,刻仰复莲瓣四层,上承复钵式塔肚;再承须弥座,四面饰嵌佛石龛,座上置相轮,顶为铜铸莲花宝顶。
主塔四方,各立一小塔,塔身作稍矮,为六角攒尖顶,顶上叠密檐三层,塔身也有嵌佛石龛。
东侧阶梯。
覆盖的方亭为四角攒尖形,佛塔内外共有佛像48尊。
1991年,市政府拨专款180万元,维修了广德寺藏经楼、方丈院、知客楼、天王殿及山门,修复了大雄宝殿。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1997年1月,广德寺为佛教活动场所正式开放。
襄樊的广大佛教界人士和信众十分感谢,纷纷表示:要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要遵纪守法、爱国爱教,提倡人间佛教,壮严国土、利乐有情,为提高襄樊的知名度,为襄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多做贡献。
好,游客朋友们,今天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篇2:襄阳广德寺导游词
原名云居寺。
在襄阳县城西约13公里。
四周呈方形,面积约30000平方米,有一条宽约10米的小溪环绕。
殿宇林立,古树参天,苔藓匝地,异常幽静。
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名“云居禅寺”,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隆中迁此,因宪宗御笔亲赐“广德禅林”,遂一直沿袭至今。
寺内原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韦驮殿、观音殿、藏经楼、方丈房等建筑,现仅存天王殿、藏经楼、方丈房和多宝佛塔。
天王殿为硬山顶,因人为破坏,已改原有风姿,内部完整,外部改成民用建筑。
藏经楼为重檐硬山顶式,系清代重修。
大雄宝殿重檐九脊,翼角恽飞。
多宝佛塔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至弘治九年间,为砖石仿木结构,通高约17米,由塔座、塔峰两部分组成。
塔座高7米,成八角形,上迭浅檐,下奠矮基,砖砌角柱,石雕龙首。
各墙均设有壁龛,上供石雕跌坐莲台佛像一尊,各壁设有石雕券门4个,正门上方石匾横书“多宝佛塔”4字,下置3个“佛”字,严谨浑厚,苍劲有力。
塔峰置5座小塔,居中者为喇嘛塔,高10米,下置须弥座,上置莲台,与覆钵式塔肚承接;上置相轮,顶置铁空盖。
主塔四周有四座六角形五层密橹式砖塔,并设有佛龛。
塔的上下内外共嵌有石雕坐佛45尊,故称多宝佛塔。
古塔旁有银杏一株,4人合抱,高约35米。
明嘉靖帝曾效汉武帝封松柏故事,赐以“大将军”封号;以后,清乾隆帝又加封为“感应大将军”,树旁尚有碑刻似记其事。
多宝佛塔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篇3:襄阳广德寺导游词
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高僧克幽禅师来遂主持开山阐教后,高僧倍出,香
火兴盛,遐迩闻名。
特别是因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声名大振,明代极盛,僧人千余,曾主领川、黔、滇三百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成为远近向往的川中名胜及闻名西南的佛教圣地,每年二月香会九月观音生日期间,香客、游人如云,年久不衰。
一千三百余年来,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
广德寺虽几经更名,但它的香火多少年来并没有因时代的演变而衰败,可见它的特殊,就这一点也值得大家前往一观。
20xx年05月25日,广德寺作为宋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广德寺现存规模为明洪武元年重建并经清代多次扩建所成。
庙寺规建于卧龙山山首。
从山麓至山顶,依山建寺,中轴线上有殿宇七重,东西配殿独自成院,大小殿阁塔坊共有25座,多为明代建筑,但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有宋代建筑布局风格。
寺内现存珍贵稀有文物有明代木质结构圣旨坊,唐代德宗贞元三年建幽骨塔,北宋善济塔(俗称舍利塔、肉身塔),及建于宋、明、清几代的石碑。
川中佛教庙宇广德寺,位于遂宁城西三里许的卧龙山,建于唐朝(公元620xx 年前后),原名石佛寺,大历二年(767)更名为保唐寺,大历十三年(778),敕名“禅林寺”,德宗建中初年(780),敕名善济寺,昭宗天复三年(903),敕名“再兴禅林寺”,北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敕名“广利禅寺”,明武宗正德年间敕赐“广德寺”。
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高僧克幽禅师来遂主持开山阐教后,高僧倍出,香火兴盛,遐迩闻名。
特别是因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声名大振,明代极盛,僧人千余,曾主领川、黔、滇三百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成为远近向往的川中名胜及闻名西南的佛教圣地,每年二月香会九月观音生日期间,香
客、游人如云,年久不衰。
一千三百余年来,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但它的香火并没有因此衰败。
自1985年报经省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以来,经过近20xx年的维修、改建、扩建,寺容更是焕然一新,道场分外兴盛,国内外乃至东南亚各国的朝山进香者、览胜旅游者络绎不绝,年逾百万人次。
唐代著名高僧克幽禅师在此出家。
民间相传,克幽禅师便是观音的化身。
广德寺历久不衰,屡受帝王器重,除了高僧克幽禅师的德行外,还与他的身世密切相关。
克幽乃唐王朝宗室,是唐中宗的孙子、唐玄宗的侄子。
也许正是因为克幽与李世民家族的血缘关系,以及民间相传克幽乃观音化身的原因,唐、宋、明几代帝王才赐予了它格外的恩宠,它的皇家禅林气象在国内首屈一指。
自1985年遂宁市政府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以来,经十多年的维修、改建、扩建,寺容焕然一新,道场分外兴隆,朝山进香者、览胜旅游者络绎不绝,年逾百万人次。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