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讲稿一
- 格式:ppt
- 大小:557.00 KB
- 文档页数:2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的应用讲稿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研究语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问题的学科叫做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主要包括语言学习和语言信息处理两个方面。
第一节语言学习一、语言学习语言学习指掌握语言的过程,包括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
语言习得是指在自然交际中通过模仿、直觉等非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的过程。
语言学得是指通过听说读写的练习和死记硬背等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的过程。
儿童掌握母语的前期主要靠习得,后期也需要靠学得。
成人学习外语的前期主要靠学得,后期也需要某种程度的习得。
母语学习又叫第一语言学习,外语学习又叫第二语言学习。
二、第一语言学习(一)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和原因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儿童学会说话和理解别人说话经过了哪些阶段和步骤,这就是“语言习得过程”的问题;另一个是儿童学会说话和理解别人说话是由什么原因和条件决定的,这就是“语言习得原因”的问题。
前者更多的是一种对“其然”的观察,后者则主要是一种对“其所以然”的解释。
目前对前一个问题的看法基本一致,而在后一个问题上的争论还比较多。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即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或者通常所谓学会说话的过程。
儿童当然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了完备的语言能力,他们从完全不会说话到基本会说话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通常到五岁左右才能跟大人差不多一样地说话。
这段时间里儿童怎么一步一步听懂别人说话和能自己说话,或者说怎么一步一步更接近成人的语言,这就是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
每个儿童出生的地点可能不同,出生后接触的语言环境也可能不同,儿童最早开始说话的时间和儿童智力的发展也多少有些差异。
但经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儿童的语言习得大致还是相同的。
即一般首先需要有一个语言前阶段,其中包括非自控阶段和咿呀学语阶段;然后才进入真正的语言阶段,其中又大致可分为单词阶段,双词阶段,实词与实词连接的简单句阶段,实词与虚词连接的复杂句阶段。
这些阶段中有的持续时间较短,有的则持续时间稍长些,有的不同阶段在一个短时间内可能前后交叉,但阶段之间的转变还是十分明显的,甚至孩子的父母都能感觉得到。
说好普通话国旗下演讲稿10篇【篇一】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年是全国推广普通话21周年。
今天我们迎来了不同寻常的一周——第二十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本届推普周的主题是: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昂扬奋进的中华民族闪烁着文化自信的光芒。
除了14亿中国人和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裔、华侨在使用汉语,还有2000多万的外国人在研究和使用汉语,有85个国家的21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学汉语,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为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化强国的有力支撑;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
各个不同地区的语言或多或少有些差距。
我们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不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而我们一旦出门,便会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不能与人沟通、交流。
这时,如果我们都讲一种在我国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那么,就不会与别人因语言不通而急得满头大汗。
正所谓:方言土语难沟通,心心相融普通话。
我校是宿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宿迁市十佳书香校园,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每一名老师、每一名学生都有责任讲普通话。
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课内课后交流使用普通话,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用语用字良好惯。
2.做到校园里人人使用普通话,进一步浓厚校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
3、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使用文明语,不说粗话和脏话,使文明用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4.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
5.坚持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普通话,为宿迁城市形象的塑造、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尽一份力量。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让我们行动起来,要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我们的校园语言!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篇二】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首先,我衷心地祝愿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在新学期里工作开心,研究愉快!接下来,我要演讲的主题是“说好通俗话,迈进新时代”!一个伟大的祖国,一片辽阔的河山,尽管有着不同的方言,但同时却拥有一种最亲切的乡音,一种令海内外所有中国人最自豪的语言,那就是我们的母语——通俗话。
2022学好普通话的演讲稿(通用11篇)学好一般话的演讲稿1各位挚友:大家好,众所周知,汉语言是全世界占四分之一人口运用的语言,一般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必将成为现代汉语的代表。
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经验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漫漫长河,倾注了多少人的努力,才有了今日这个宝贵的历史财产,一个个方块字交织在一起才有了今日的汉语言,这是何等的傲慢啊!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因而必需要有一个完整规范的民族语言,一般话作为多年来实行的饿民族共同语,已经以他本身的运用性证明白其存在的饿必要性。
他必将成为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沟通的纽带。
年轻的我们带着一份对高校生活的向往,对求知的渴望,对来生活的追求,进入了大的校内,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方语言势必会成为彼此沟通的障碍,一般话的运用就自然显露出来了,但假如没有标准一般话的基础,就势必又带来许多麻烦:挚友的苦恼不能分担,欢乐不能共享,孤独感便会油然而生!而一般话便会是我们放开心扉,打快乐灵之窗的叩门砖,然而现实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带着很浓家乡腔调的一般话在校内里频频出现,卷舌、翘舌、平舌等驾驭不正确的错误更是层出不穷,这不仅会闹出许多笑话,而且也有损全我们当代高校生的形象。
作为一名现代的高校生,几年后面临的将胜作的选择或是进一步的深造,但无论如何,一般话都将会是你和别人沟通的一把金钥匙,你的道德、修养、文化都将在一般话中得以充分呈现。
试想你会操着一口乡音和别人沟通吗?这就要体现作为一名合格高校生所需的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而一些打字时为省事冒出来的同音字、错别字却起先扑面而来,不规范的运用祖国语言,给一般话的正确推广起了很大的反作用。
所以,要想规范运用祖国语言,就要求我们从生活点滴留意起,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祖国的文字才会进一步提高发展。
高校是人生的小舞台,让我们的一般话在这个小舞台中成为我们将来发展的基础;社会是人生的大舞台,让我们的一般话在这个大舞台中成为我们胜利的基石。
语言学讲稿08级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08级的XXX,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带来一场有关语言学的讲稿。
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特且广泛应用的学科,涉及到人类语言的各个方面,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现象有着巨大的帮助。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我将从语言的定义、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变化以及语言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讲述。
希望通过这次演讲,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对语言学的简单了解。
首先,让我们从语言的定义入手。
语言这一概念是十分广泛和抽象的,因此在语言学中有着多个不同的定义。
一般来说,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意义的一种符号系统。
在我们生活中,语言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文字,都离不开语言的运用。
同时,语言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媒介,它的发展和变化与人类文化、社会的演进密不可分。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语言的结构。
语言的结构包括两个层面,即语音层面和语法层面。
语音是指语言的语音系统。
不同的语言中,语音的组织方式也不尽相同。
例如,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意思可以通过声调的不同来表达。
而英语则是一种重音语言,意思可以通过重读音节的不同来表达。
语法是指语言的句法和词法系统。
语法规定了单词和句子的结构和用法,是语言的骨架。
语法可以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词法负责研究单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律,句法则负责研究句子的组织和句法关系。
除了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变化也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语言是一种活的交流工具,它不断演变和发展。
语言的变化可以分为语音变化、词汇变化和语法变化几个方面。
语音变化是指语言中的音位、音韵规则以及发音方式的改变。
词汇变化是指语言中单词的意义、形式和用法的变化。
语法变化是指语言中句法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变化。
语言的变化是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过程,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社会、地理等等。
因此,研究语言的变化对于我们理解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背后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语言学的应用。
语言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涉及到教育、翻译、语音识别、信息检索、人工智能等许多领域。
原型理论一、原型理论的产生1.范畴的定义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特性,人们根据这些特性来认识事物。
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过程,其结果即认知范畴。
亚里士多德(1999)提出[人]拥有两个本质特征,即“两足”和“动物”。
这两个特征是[人]范畴成员必须具备的,如果某一个体缺乏其中任一特征都不可以归为[人]的范畴之中;同时,它们也是[人]范畴的充分特征,若某一个体同时具备了这两个特征,那么它就属于[人]的范畴了。
这些观点对“经典范畴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经典范畴理论(Taylor2003)(1)“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决定”;一个事物要么符合充要条件属于这个范畴,要么不符合充要条件被排除在范畴之外。
(2)“特征是二元的”,对于某一特征,个体只有两种可能,具备或者不具备,因此范畴可采用二元划分法,即,某一个体要么属于该范畴,要么不属于该范畴。
(3)“范畴具有清晰的边界”;符合范畴定义特征的实体就是范畴成员,不符合的实体肯定就不是范畴成员。
(4)“范畴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成员之间没有典型性差异,不存在某一成员比另一成员更为典型。
3.对经典范畴的挑战“家族相似性”的提出Wittgenstein(2001[1953]),他指出范畴各个成员之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
例如在[游戏]范畴中,一些游戏仅仅为了娱乐,有的具有竞争性,涉及到技巧,还有的要全靠运气;同时,尽管没有一个或几个特征是所有游戏共有的,但是许许多多的[游戏]成员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各种相似点重叠交织的网络系统,有些是整体上的相似,有些则是细节上的相似。
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相似性正是以同样的方式重叠和交织的,因此,Wittgenstein将这种相似性命名为“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家族相似性”的进一步解释Rosch&Mervis(1975)进一步将家族相似性定义为:一组形式为AB,BC,CD,DE的项,每一项都同一个或几个其他项至少拥有至少一个或者几个相同的要素,但是没有或几乎没有一个要素是所有项共有的。
一、什么是文化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文化性质和文化价值的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
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语言的文化性质,指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亲属称谓;取名(地名,书斋名,人名);语法结构。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
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而且它还包含丰富的其他文化内容,诸如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
所以,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精辟地指出语言的特性以及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关系:“语言与人类的精神发展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它伴随着人类精神走过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次局部的前进或倒退,我们从语言中可以识别出每一种文化状态。
”洪堡特的另一句名言是“民族的语言即民族”。
洪堡特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精神特性密不可分。
语言随着民族的成长而发展,它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同时它又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语言的文化价值最明显地表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上。
汉语中有一系列的词汇表现汉民族特有的儒家文化,如仁义、礼乐、忠信、孝悌、修身、正己、慎独、温良恭俭让等;还有一系列的词汇表现汉民族特有的道家文化,如自然、无为、齐物、逍遥、小国寡民、随遇而安等;另有一些反映中国佛教文化,如因缘、报应、顿悟、觉醒、此岸、彼岸、三生有幸、五体投地、七级浮屠等。
英语中有一系列词汇表现英语民族中的基督教文化,如pope(教皇)、priest(牧师)、nunnery(女修道院)、abbot(修道院、修道士的总称)、hymn(赞美诗)、martyr(殉教者)、church(教堂)、pray(祈祷)、Christmas (圣诞节)、Thanksgiving(感恩节)、Easter(复活节)等。
一种语言的历史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历史密不可分,尤其是词义的演变最能真实地反映历史的发展和变化。
演讲稿是在⼀定的场合,⾯对⼀定的听众,演讲⼈围绕着主题讲话的⽂稿。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演讲稿应⽤范围愈来愈⼴泛,怎么写演讲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学普通话的体会》三分钟演讲稿范⽂,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学普通话的体会》三分钟演讲稿1同学们: ⼤家好! 我是南⽅⼈,学普通话⾃然不如北⽅⼈,要学好它是要下⼀番苦功夫不可的。
此刻的学⽣,⼀进学校就开始学习普通话,有的从更⼩些就练习普通话。
我们那时读⼩学中学,除语⽂课上更有机会外,其它时候是难得学习和使⽤普通话的。
具体地说,我是进⼊师范后,才较系统地学习教师的基本功——普通话。
也仅有在那时,才真正明⽩普通话的⽤处、妙处和难处。
当与北⽅籍的同学在⼀齐讨论交流时,那种尴尬、拘束、不安、可笑、给我留下了不灭的记忆,那可谓是我学习普通话最亲切的体验。
在⼤学⾥,我与本地⼈交往多于外地⼈,我觉得⽼乡在⼀齐⽤⽅⾔交流⾃然很亲切,很有⼀种温暖感,安全感,但它限制了我的思维发展,束缚着我的灵感发挥,影响语⾔间的⽐较和优化。
我今⽇能有此程度,除了⾃我的不懈学习外,还得感激我的交友对象。
本⼈学习普通话的体验,可简述以下⼏点: 1、花了较长⼀段时间去克服害羞、不安的⼼理。
与⼈交谈,最重要的是说话,刚开始发出的⾳,对⽅不能完全明⽩,在脸上表现出莫名其妙的表情,常使你我难堪,甚⾄还惹笑话,仿佛⾃我的话是有意制造⿇烦、增添笑料的,⾃然就产⽣了害羞与不安的⼼理。
经过⼀段较长的时间后,才慢慢适应并得到克服。
2、⽅⾔⾳与标准⾳冲突较⼤,要有的放⽮地学习。
要多与外地⼈、陌⽣⼈交流交谈,养成普通话思维习惯。
3、习惯发⾳与普通话发⾳有差距,较难纠正。
已成习惯的,往往⾃我难于发现,要勇于交谈,多交流⼼得体会,不耻下问。
4、普通话学习是⼀个持续的过程,不可中断。
如若“⼆天打鱼,三天晒⽹”是很难学好的。
5、在不断听读写看、分析⽐较的基础上学习。
经过学习它种⽅⾔和外语进⾏⽐较学习,也是⼀种良好的途径。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讲稿第一讲绪论一学科名称即内涵的发展变化传统语言文字学旧称“小学”,始于西汉。
西汉文献学家刘向、刘歆父子在《七略》里把周秦以来的字书及“六书”之学称为小学。
小学的得名与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有关。
我国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个系统,“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国学设在国都,为大贵族子弟就读之所。
大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
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节仪式、音乐舞蹈、箭术、文字知识、算术),因此足额写学习内容也称为“小学”。
文字知识为小学必修的内容,故以“小學”來稱名文字学。
不过,“小学”的具体内涵在发展过程中有变化。
周秦到隋代之前,小学指“文字学”,隋唐开始包括体势、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内容就基本确定并沿用。
近代章太炎提出了“语言文字之学”。
章太炎对于语言文字学上的贡献,可谓集一代之大成。
他首先提出“语言文字学”的名称,在《国粹学报》(1906年)第十二、十三号上,发表了《论语言文字之学》一文,指出:文字、音韵、训诂总称“小学”,“以袭用古称,便于指示,其实当名‘语言文字之学’方为确切。
”他认为研究语言文字的方法,也不能局限于离析性的考释,而要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若专解形体与本义者,如王莱友所作Ⅸ说文释例》《说文句读》,只可称为说文之学,不得称为小学;若专解训诂,而不知假借引中之条例者,如李巡、孙炎之说《尔雅》、郭璞之注《尔雅》、《方言》者,只可称为尔雅方言之学,不得称为小学;若专解音声而不能应用于引申假借者,如郑庠之《古音辨》、顾宁人之《唐韵正》,只可称为古韵唐韵之学,不可称为小学。
兼此三者,得其条贯,始于休宁戴东原氏。
”在他看来,文字、音韵、训诂的关系,不是三足鼎立的关系,而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他因此特别赞赏乾嘉学者倡导的“以音韵通训『诂”、“以音韵证字形”的原则。
这种“小学”观的转变,引导语言学的现代化。
他提出以“语言文字之学”代替“小学”的献议,“正标志者传统小学的终结和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始。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大家分享我作为一名汉语言专业学生的所思所想。
首先,请允许我以一句古老的汉语名言开篇:“语言者,国家之根,民族之魂。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语言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而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汉语言文化发展的重任。
题目:传承汉语言,共筑文化梦一、汉语言的魅力汉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拥有五千年的历史。
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字,汉字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汉字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艺术等元素。
1. 汉字的独特性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字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汉字的结构、笔画、读音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山”字,由“山”和“土”组成,象征着中华民族对大地的热爱;“心”字,由“忄”和“十”组成,寓意着人的内心世界。
2. 汉语的丰富性汉语词汇丰富,成语、典故、诗词等文化瑰宝层出不穷。
这些文化瑰宝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汉语言的重要性1. 传承中华文化汉语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汉语言就是传承中华文化。
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深入学习汉语言知识,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力量。
2. 促进文化交流汉语言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好汉语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3. 增强民族自信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好汉语言,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
我们要以自信的心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汉语言专业学生的责任1. 深入学习汉语言知识我们要认真学习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文学理论等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为传承中华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2.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3.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要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普通话演讲稿15篇普通话演讲稿1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说普通话从我开始》。
首先让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有一个外地的女士到北京参观游览,住在一家宾馆里,早晨一大早,她就在楼道里面边跑边喊:“我的孩子丢了,我的孩子丢了!”酒店的服务生赶紧报了警,监控室的保安开始查监控录像,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人物出入宾馆。
后来警察来到好一番折腾,就差把酒店翻个个儿了,但还是没能找到女士所说的“孩子”,后来才搞明白,在她们那个城市,“鞋子”就读成“孩子”,她丢的是她的鞋子,而不是什么孩子。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汉语与各少数民族语言并存,汉语内部又分生方言,不仅方音各异,连词汇、语法也有很多差异。
就交际口语而言,汉语各大方言之间的沟通度很低,以讲北方方言镇江人为例,若非训练有素,听广东话、福州话之类肯定不入门,就连同在一市的丹阳话(属吴方言),听起来恐怕也跟听外语差不多。
更有甚者,丹阳话内部还有许多“流派”,人称“四门八话”,据说民间还有“苏秦通六国,气死在丹阳”的说法,足见方音土调对人际交往影响的严重程度。
从道理上讲,在说普通话这个问题上,学生不应该攀比教职员工,他们年龄大了,几十年的习惯难改,即使改也改不标准,所以我们不能强求老师去改,但我们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尽量使用普通话。
相信在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推广普通话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然而,普通话的推广,并非以方言的消亡为前提,方言仍会长期存在,作为一个地区的交际工具,在方言地区推广普通话,其任务是使方言地区的人民除了会说本地方言以外,也会讲全民共同使用的普通话,使方言区人民逐渐习惯从单一语言(方言)的生活向着普通话加方言的生活过渡。
同样,在校内也应当推广普通话,形成说普通话的风气,推动普通话普及工作的发展。
让普通话成为我们北中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普通话演讲稿2推广普通话演讲稿众所周知,汉语言是全世界占四分之一人口使用的语言,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必将成为现代汉语的代表。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关于教师语言文字技能的话题。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语言文字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名教师,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师语言文字技能的重要性及其提升方法。
一、教师语言文字技能的重要性1. 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语言的运用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
具有良好语言文字技能的教师,能够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 增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具备优秀语言文字技能的教师,能够通过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教师是学生表达能力的引导者。
具备优秀语言文字技能的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 展示教师形象教师的语言文字技能不仅关乎教学效果,更关乎教师的个人形象。
一个具有优秀语言文字技能的教师,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师语言文字技能的提升方法1. 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应深入学习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了解语言文字的规律和特点,为提高语言文字技能奠定理论基础。
2. 注重实践锻炼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讲座,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借鉴他们的教学方法和语言运用技巧。
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多进行课堂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技能。
3. 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教师语言文字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多阅读、多写作,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感。
此外,还可以通过听广播、看新闻等方式,感受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运用。
4. 注重语音、语调、语速的调整教师在课堂上的语音、语调、语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注重语音的清晰度、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语速的适中,使学生在听课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讲好普通话演讲稿优秀4篇普通话演讲稿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民族共同语言的普及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国家规定,推广普通话,必须从学生抓起,要在每个学校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要在学校开展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活动,把推广和普及普通话,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每年九月份,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我们中学生呢一定要从我做起,学好,说好普通话,面向现代化说好普通话,方便普通话,建设我们繁荣昌盛好国家。
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在此我代表八年级三班全体师生提出倡议:1、积极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
2、组织一次推广普通话班会活动。
3、办一期有关推广普通话板报。
4、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使用文明语,不说粗话,脏话,使文明用语成为一种自觉习惯。
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人人都讲普通话,让普通话这朵文明之花开遍城关中学的每个角落!普通话演讲稿篇二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说普通话,做文明人》。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在上课时,要说普通话;在与一个陌生的外地人交流时,我们要说普通话;在课堂上朗读一篇课文时,更要用普通话。
那么为什么要讲普通话呢?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
各个不同地区的语言或多或少有些差距。
我们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不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而我们一旦出门,便会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不能与人交流,更不能与人沟通。
而今,普通话和我们的祖国一样,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它成了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成了香港,澳门同胞以及外国人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
所以,推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
英语演讲:全世界的通用语言THEENGLISHLANGUAGE英语语言Mr.Chairman,adjudicators,ladiesandgentlemen,Goodafternoon.Thearrivaloftheyear1999hasbroughtwithanearperfectopportunitytotakealo okbackatthelastonethousandyears,assessman’ssuccessesandfailures,andlookforwardwithourpredictionsofthethirdmillennium.Alreadythisafternoonyou’veheardmanyassessmentsandyou’veheardavarietyofpredictions.Avarietysovast,rangingfromLewisCarol’sdepictionofcelebratorylife,totheIrishcelebrationofdeath.Sovastavarietythatit’sdifficulttofindanycommongroundamongstthecontestantsheretoday.Perhaps theonlythingthatweallshareisthatweareindeeddiscussingmillennia,theoldandthenewandtheturnofthemillennium,andwe’realldiscussingitinthesamelanguage.Afewhundredyearsagotohaveheldaneventlikethisitwouldhavebeenimperative thatwewereallfluentinanumberofdifferenttongues,fortheapproachofcombatingthelanguagebarrierwassimplytolearnmanydiffer entlanguages.Ofcoursepeoplebackthenhadanulteriormotive:thatwastoensur ethatdifferentlanguagesheldtheirdifferentsocietiesorpositions,orasKingCharlesVofSpainputit,“IspeakSpanishtoGod,Italiantowomen,FrenchtomenandGermantomyhorse.”Todayourapproachissomewhatdifferent.Insteadoftryingtovastlyspreadourv erbalabilityacrosstheboard,we’vechosenrathertofocusit,concentratingonourabilitytomasteroneparticularlanguage,theEnglishlanguage.Timemagazinerecentlysuggestedthatbytheturnofthemillennium,EnglishwillbetheLinguaFrancaforonequarteroftheworld’spopulation.Alreadytodaysixtypercentsoftheworld’stelevisionandradiobroadcastsareproducedanddeliveredinEnglish.Seventy percentsoftheworld’smailaddressedinEnglish.Anditisthelanguageofchoiceforalmosteverybiteo fcomputerdatasentacrosstheglobe.ButwhyEnglish?Therearenoclearlinguisticreasonsforitssuggestedglobaldo minance,certainlythegrammariscomplicated,thespellingpeculiarandthepronunciationeccentric,tosaytheveryleast.Onewouldneedonlylookthroughthedictionarytofindtheva stlistofamusingparadoxesintheEnglishlanguage—quicksandthatworksslowly,aboxingringthatisinfactsquareandaguineapigthat’sreallyneitherfromGuineanorisitapig.Doesn’othroughtheannalsofhi storybutnotoneannal.Thereason,ladiesandgentlemen,issimple.Englishisstrange,butnowherenearasstrangeassomeofouralternatives.PerhapsIshouldgiveyouafewidiomaticexamples.InEnglishwesay “onceinabluemoon”.TheItalianchooseinstead“everydeathofaPope”.Irishdoesn’tlikeour“dropdead”,replacingitratherwiththeslightlymoreobscure“youshouldlieintheearth.”AndifyouwantedtotellsomeoneoffinSpanishourrelativelyobvious “goflyakite”wouldbebetterservedbythephrase“gofryasparagus”.English’sprimaryadvantageisthatofflexibility.Ontheonehandithasthelargestvocab ularyofallmodernlanguages,allowingus,asitsusers,tosayexactlywhatwewantinexactlythewordswechoosetouse.Ontheother,globalizationhasinsuredtheintroductionofabusinessEnglish,asortoftrimmeddownvarietyofthelanguagewe’veallcometoknowandlove.It’sinterestingtoknowthatthesimplelistofjusttenwords,wordslike “a”,“and”,“have”and“the”,combinedtoformonequarterofallthoseeverusedinmoderncommunication.Perha pstherealtestis:willtheglobaladoptionofEnglishasamasterlanguageinsure theeradicationofanymisunderstandingsthathappentoday?Theanswerisnotass imple.RussellHovenonceasked:“Howmanypeoplespeakthesamelanguageevenwhentheyspeakthesamelanguage?”Butonecanonlyhopethatouronlyaimandouronlychanceofinsuringthatwecommun icateeffectivelywitheachotheristomakesurethatwedospeakoneuniversallan guage.InathousandyearstimeWesternclockswillhopefullyhavetickedontothe year2999andwecanbeassuredthatscientists,academicsandfuturistswillconvene,muchlikewe’vedonetodaytolookbackatthethirdmilleniumandoffertheirpredictionsforth esuccessesoftheforth.It’simpossibletoimaginewhattheymightsay,impossibletoimaginewhattechnologythey’llhaveavailableorevenwhichplanetthey’llholdthemeetingon.Infact,quitepossiblytheonlythingwecansayforsureisthatthey’llbediscussingtheissuesinonecommonuniversallanguage.Andthatwillbethel anguageofthethirdmillennium.Andthatlanguagewithoutanydoubtlookssettob eEnglish.Thankyou.全世界的通用语言--英语主席先生,诸位评判员,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语言学概论语言的性质讲稿一、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二、语言学的分支语言学分为具体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两个分支。
具体语言学是研究具体语言的规律的科学,例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日语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三、语言学概论课的性质语言学概论是普通语言学的入门课,讲述普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四、语言学概论课的主要内容1、语言的性质2、语言的结构(语音、语法、语义)3、语言的使用4、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5、语言的发展(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系统的发展)6、语言与心理7、语言学的应用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人类的交际工具人类的交际工具有红绿灯、旗语、手势、脸部的表情、身体的姿势、文字、语言等。
其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红绿灯、旗语等交际工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
红绿灯用于十字路口,旗语用于公路、铁路和航海上。
这些交际工具并不是全社会成员都必须使用的。
手势、脸部的表情和身体的姿势等使用身体的交际工具,有人叫做体语。
体语有时能独立完成某些交际任务,例如,招手,握手,拥抱,打拱作揖,点头,摇头,挤眉弄眼,伸出手指刮脸皮表示害羞,抬手耸肩表示无可奈何,通过坐的姿势传递某些信息。
这些交际工具有特定的适用场合。
它们在光线暗、隔着障碍物的情况下无法运用,更多的是与语言相伴随出现的,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文字克服了语言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限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字也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不过,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最重要的纽带,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
没有文字,社会照样存在。
例如世界上出现的最早的文字距今才七、八千年的时间,在这之前,人类社会有上万年的时间是没有文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