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进货台账
- 格式:xlsx
- 大小:16.41 KB
- 文档页数:1
食品进货台账制度范文一、前言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各个企事业单位都应建立健全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食品进货台账制度范文,以供参考。
二、目的和依据食品进货台账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和跟踪企业进货的食品品种、数量、供应商信息以及各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证明文件等重要信息,确保所进货食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排除食品安全隐患。
本制度的依据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国家标准及企业的安全管理规定等,如《食品安全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所有食品进货行为,包括原材料、食品配料、成品食品的采购和进货。
四、主要内容4.1 食品进货申请4.1.1 食品进货应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提交进货申请,并注明食品品种、数量和供应商信息。
4.1.2 进货申请中应包含食品质量安全的检测要求,如需要供应商提供食品的质量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明文件。
4.2 食品进货审核4.2.1 食品进货申请提交后,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即时进行审核,核对申请表中填写的信息是否完整准确。
4.2.2 食品进货审核应严格按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确保进货的食品符合合规要求。
4.3 食品进货登记4.3.1 审核通过的食品进货申请,应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登记,记录食品品种、数量、供应商信息等相关数据。
4.3.2 登记时应核对供应商提供的食品质量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证明文件,确保合规性和安全性。
4.4 食品进货检验4.4.1 进货后,相关部门负责人应进行食品的质量安全检验,包括外观、包装、标签、保存条件等方面的检查。
4.4.2 如发现食品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要求,应及时向供应商提出退换货要求,并记录下检验结果和处理情况。
4.5 食品进货台账管理4.5.1 企业应建立食品进货台账,每次进货都应进行记录,包括食品品种、数量、供应商信息、进货时间等。
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1、各种食品及其原料必须有专人负责采购,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
采购食品时必须索证、进货验收并建立台帐。
2、实施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制度的食品包括:(1)食品(食用油及食品原料);2)食用农产品; ((3)食品添加剂;(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规定的索证项目。
3、在采购以上食品时,应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索证销售者或市场管理者出具的购物凭证并留存备查。
购物凭证包括发票、收据、供货清单、信誉卡等。
4、从食品生产企业或批发市场批量采购食品时,应查验食品是否有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由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或者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产品,不得采购。
5、采购生猪肉应查验是否为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的产品并查验检疫合格证明;采购其他肉类也应查验检疫合格证明。
不得采购没有检疫合格证明的肉类。
6、从固定供货商或供货基地采购食品的,应索取并留存供货基地或供货商的资质证明,供货商或供货基地应签订采购供货合同并保证食品卫生质量。
7、餐饮业经营者应实施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在食品入库或使用前核验所购食品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进行台账记录。
台账应如实记录进货时间、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8、妥善保管索证的相关资料和验收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食品使用完毕后6个月。
1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对于食品原料乃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使食品添加剂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广大消费者心中的疑点。
食品进货台账制度范本1、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全院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索证索票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安全,在购进食品时,本单位员工必须向供货方索取有关票证,以确保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
3、与初次交易的供货单位交易时,应索取证明供货者和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证明文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每年核对一次。
4、在购进食品时,应当按批次向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索取以下证明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或上市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1.食品质量合格证明;2.检验(检疫)证明;3.销售票据;4.有关质量认证标志、商标和专利等证明;5.强制性认证证书(国家强制认证的食品);6.进口食品代理商的营业执照、代理资料、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报关单、注册证。
5、下列食品进货时必须按批次索取证明票证:1.活禽类:检疫合格证明、合法来源证明;2.牲畜肉类: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或畜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3.粮食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饮料、酒类。
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6、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或者省级以上安全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称号的优质食品,可凭以上称号相应标识和凭证直接销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证。
7、对实行购销挂钩的食品,可凭购销挂钩协议和供货方的销售凭证直接销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证。
8、对索取的票证要建立档案,并接受市场服务中心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
食品进货台账制度范本(2)一、背景介绍在食品行业中,进货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规范企业的进货流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食品进货台账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食品进货台账制度的范文,希望可以给广大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附件7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索证台账登记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责人:____________年月日餐饮服务业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指引一、应依法建立采购查验记录和索证制度的品种食品及食品原料(食用米、面、油、调味品等)、食用农产品(肉类、蔬菜等)、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一次性餐盒、筷子等用于食品的工用具、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设备设施等)二、索证要求1. 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采购的,须查验留存供货商资质证明(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生肉禽类应有检疫合格证明);2. 从固定供货商(含个体经营户)采购的,应查验留存供货商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宜签订采购供货合同以保证食品安全质量;3. 从合法超市、农贸市场采购的,须留存购物清单;4. 使用集中式餐具消毒企业的,应索取厂家营业执照及产品消毒合格证明;以上各种来源的采购,均须索取留存有效购物凭证(发票、收据、进货清单、信誉卡等);证明资料为复印件者,宜有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确认。
三、进货验收1. 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14 条规定,不得有餐饮服务提供者禁止采购、使用和经营的食品。
采购时应进行感观检查,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霉变生虫、污染不洁、有毒有害、有异味、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及原料,以及外观不洁、破损、包装标签不符合要求或不清楚、来源不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及其制品加工食品。
2. 预包装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标签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2条、47、48和66条的规定。
3. 在食品入库或使用前核验所购食品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
四、台账记录1•应按格式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2•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等,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企业各门店应当建立总部统一配送单据台账。
食品进货台账制度范本一、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票据。
二、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运用电子台帐软件开具供货凭证,原则上凭证格式为三联,第一联存根(批发商销货台账),第二联购货单位(零售商记账凭证),第三联随货同行(零售商进货台账)。
三、实行“一票制”,指将批发商的销货凭证与零售商的进货凭证为同一种多联票据,统一格式、统一内容,合二为一,关联使用,销货和进货凭证同时作为批发商的销货台账和零售商的进货台账资料进行收集、使用和备查。
四、进货查验记录、批发记录或者票据应当真实,不得伪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食品索证索票制度一、在进货时按规定向生产厂家或上级供货商索取“一照二证一报告”。
即索取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等证件和质量检验合格报告。
对生产厂家或上级批发企业的上述证照及时更新,以保证在有效期内。
对进口食品的,应当索取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
二、在进货时索取载有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的进货票据。
三、食品索证索票后,应在指定场所显要位置予以公示,供消费者进行查询及有关部门进行检查。
食品进货台账制度范本(2)一、前言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各个企事业单位都应建立健全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食品进货台账制度范文,以供参考。
二、目的和依据食品进货台账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和跟踪企业进货的食品品种、数量、供应商信息以及各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证明文件等重要信息,确保所进货食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排除食品安全隐患。
本制度的依据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国家标准及企业的安全管理规定等,如《食品安全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原料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通过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规范企业食品原料采购行为,提高食品原料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
三、采购索证索票1.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熟悉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的要求。
2.采购食品原料时,应向供货方索取以下证明文件:(1)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资质;(2)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3)食品原料的产地证明、检疫证明、检验检疫证明等;(4)进口食品原料的通关证明、检验检疫证明等;(5)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3.采购人员应核对供货方提供的证明文件是否真实、有效,并留存复印件。
4.采购人员应与供货方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四、进货查验1.采购人员应对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感官检查,确保食品原料无腐败变质、无污染、无霉变等现象。
2.采购人员应按照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对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查验,确保食品原料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安全标准。
3.采购人员应对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包装标识查验,确保食品原料包装标识清晰、完整,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4.采购人员应对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数量核对,确保采购数量与供货方提供的数量一致。
五、台账记录1.企业应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原料采购台账的记录工作。
2.采购台账应包括以下内容:(1)采购日期;(2)食品原料名称、规格、数量;(3)供货方名称、地址、联系方式;(4)食品原料的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5)相关证明文件编号、日期;(6)采购人员签名。
3.采购台账应采用电子或纸质形式保存,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可追溯。
4.采购台账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六、监督与检查1.企业应定期对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食品原料安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为了确保食品原料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完善的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采购索证索票制度在采购食品原料时,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证明和票据,以确保食品原料的来源和品质。
具体采购索证索票的要求包括:1.供应商须提供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及相关许可证明;2.采购合同应详细注明食品原料名称、规格、数量、价款及交货地点等信息;3.供应商应提供质量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明等相关证明;4.采购事项需在指定的采购系统内进行,确保采购记录真实可信。
通过建立采购索证索票的制度,可以确保食品原料来源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减小食品安全风险。
进货查验制度对于进货的食品原料,还需要进行查验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具体查验要求包括:1.对进货的食品原料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原料的色泽、外观、气味是否正常;2.进行生菌、霉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检测;3.原料检测需要在公正的检测机构内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除此之外,进货查验制度还需要加强质量把关环节,对不合格的原料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食品原料质量安全。
台账记录制度建立完善的台账记录制度是对食品原料采购和进货查验制度的补充,在材料进出场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需要对采购合同、索证索票、进货验收记录、检测报告等材料进行完整记录,建立材料档案。
具体记录方式及内容如下:1.采购台账记录应包括采购合同、索证索票等材料,记录采购日期、物料名称、供应商信息等;2.进货查验记录应记录查验日期、进货数量、材料编号、检测结果等信息;3.台账记录应按日归类,对采购、进货、查验等各个环节进行分别计算。
通过完善的台账记录制度,可以在出现问题时对采购、进货、查验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追溯和排查,从而更好的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结论食品原料的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帐记录制度食品经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帐记录制度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食品经营企业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要求。
为了保障消费者健康和维护企业声誉,食品经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帐记录制度,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一、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1. 索证索票的含义索证索票是指食品经营企业在采购食品原料时,向供货商索取相关的证明文件和票据,以证明食品原料的来源合法、质量合格。
2. 索证索票的内容(1)供货商的营业执照、许可证等合法经营证明文件;(2)食品原料的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生产许可证明文件;(3)食品原料的检验合格证明,包括产品检验报告、检疫证明等;(4)食品原料的产地证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识信息;(5)供货商的联系方式和进货渠道信息。
3. 索证索票的流程(1)在采购食品原料时,采购人员应向供货商索取上述证明文件和票据;(2)对所取得的证明文件和票据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有效、完整;(3)将审核无误的证明文件和票据归档保存,以便日后查验。
二、食品原料进货查验制度1. 进货查验的含义进货查验是指食品经营企业在采购食品原料时,对食品原料进行现场查验,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进货查验的内容(1)食品原料的外观质量,如颜色、气味、形状等;(2)食品原料的包装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3)食品原料的卫生状况,如是否霉变、是否有异物等;(4)食品原料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3. 进货查验的流程(1)采购人员在采购食品原料时,应现场查验食品原料的外观质量、包装标识和卫生状况;(2)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应立即退货,并记录退货原因;(3)将查验结果记录在进货查验记录本上,以便日后查验。
三、食品原料台帐记录制度1. 台帐记录的含义台帐记录是指食品经营企业在采购、储存、销售食品原料过程中,对食品原料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保存。
年度第册总第册食品及原料、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台账单位名称:负责人:食品原料(含添加剂)采购台账填写指南一、产品主要品种:食品及食品原料(食用米、面、油、调味品等)、食用农产品(禽、肉类等)、食品相关产品(一次性餐盒、筷子、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设备设施等)二、索证要求(一)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采购的,须查验留存供货商资质证明(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生肉禽类应有检疫合格证明)。
(二)从固定供货商(含个体经营户)采购的,应查验留存供货商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签订采购供货合同,明确约定供给产品须保证安全质量。
(三)从合法超市、农贸市场采购的,须留存购物清单。
(四)使用集中式餐具消毒的,应索取厂家营业执照及产品消毒合格证明。
以上均须索取留存(发票、收据、进货清单、信誉卡等)有效购物凭证。
证明资料为复印件的,须由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确认。
三、进货验收1、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14条规定:不得有餐饮服务单位禁止采购、使用和经营的食品。
采购时应进行感观检查,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霉变生虫、污染不洁、有毒有害、有异味、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及原料,以及外观不洁、破损、包装标签不符合要求或不清楚、来源不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及其制品加工食品。
2、预包装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标签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2条、47条、48条、50条和66条的规定。
3、在产品入库或使用前查验所购食品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
四、台账记录1、产品验收入库前,应按预订格式真实、完整地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完整信息的进货清单或票据,可不再重新登记台账。
2、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等,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企业各门店应当建立总部统一配送单据台账。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1.引言为保证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及质量,确保从食品原材料进货到加工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够严格合规、规范操作,健全食品安全制度,需要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
2.采购索证索票2.1 采购索证在进行采购操作前,需要向供应商索取供应商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证件,以便对合格供应商进行鉴定和跟踪管理。
2.2 采购索票在采购原材料和食品配料时,必须按照采购合同要求,向供应商要求出具产品采购入库收货单确保采购量及的准确性,对进货单位名称、进货产品名称、数量、日期等内容逐一核对。
3. 进货查验3.1 进货验收原则进货验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质量检验、原材料认定、数量核准、有效期检查及存放条件确认。
3.2 进货验收操作在执行进货验收操作时,首先需要对食品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并根据规定的验收标准,确定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其次,对原材料进行认定,确认是否属于允许使用的范围内。
然后,核实采购数量和实际数量是否匹配,以确保采购入库无误差。
进一步,对原材料的有效期进行检查,并确认存放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最后,记录全过程,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清晰了解,保证企业操作规范化。
4. 台账记录制度为了能够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经营过程与质量进行完整的记录和监控,建立台账记录制度是必要的。
4.1 台账内容台账的内容主要包括:采购时的价格、供应商名称、原材料名称和编号、供应商联系方式等信息;验收时的处理结果和处理意见,验收时间,是否确认合格等信息;库存入库时间,库存剩余期限,所处库房编号等信息。
4.2 台账格式建立规范的台账格式,根据台账内容确定各列的列名,采取制表工具制作。
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台账的列名和列数。
5. 总结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了完整的管理制度,企业才能够保证食品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一、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食品原材料采购的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流程,确保采购的食品原材料符合法律法规、质量标准和企业要求,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合规性。
二、管理标准2.1 采购索证索票1.采购人员在与供应商洽谈采购事项时,必必需求供应商供应以下证照和票据:–供应商的营业执照副本–供应商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供应商的产品合格证明–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采购合同或订单2.采购人员应核对供应商供应的证照和票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并进行归档备查。
3.对于供应商供应的证照和票据不齐全或存在疑义的情况,采购人员应自动与供应商沟通,要求其增补供应或说明,确保采购过程的合规性。
2.2 进货查验1.采购部门负责对进货的食品原材料进行查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及相关规定。
2.接收食品原材料后,采购部门应立刻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包装完好并无破损、变形、渗漏等情况。
3.采购人员应进行抽样检验,依据产品的特点和相关标准要求,对样品进行外观、色泽、气味、口感等方面的检测。
4.食品原材料样品检测结果应与供应商供应的质量检验报告进行比对,确保各项检测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5.假如食品原材料未通过进货查验,采购部门应立刻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退货、更换或处理措施。
2.3 台账记录1.采购部门应建立食品原材料采购台账,记录每次采购的认真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供应商名称、证照、票据、采购数量、单价、总金额、进货查验结果等。
2.采购台账应及时更新,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采购台账应按采购合同的结算方式记录相关付款信息,并及时汇总报送财务部门进行对账核实。
三、考核标准3.1 采购索证索票考核标准1.采购人员应定时要求供应商供应和增补相关证照和票据,且索证索票的过程应有书面记录。
2.采购人员对供应商供应的证照和票据做到准确核对并归档备查。
3.采购人员对供应商供应的证照和票据存在疑义时,能自动与供应商沟通并要求增补供应或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