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4
琴法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琴法教案琴法教案第一课:认识电子琴和学习手型(1课时)1、通过介绍电子琴,知道弹琴需要用手弹奏,用眼看谱,用耳听曲,用嘴哼唱,用脑记音等。
首先认识电子琴,具体如下:a、电子琴是和声乐器,相比于其它的单音乐器在演奏的时候技巧多很多,而且对于孩子学习和弦,和声等知识更比单音乐器要更加直观,便于孩子理解。
b、强大的模仿功能可以使孩子在学习电子琴的过程中,感受到各种乐器的音色,更加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
c、各种自动伴奏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了解掌握更多的音乐风格,以及各种音乐风格的特色。
而且可调的速度对于培养孩子的节奏感也更加方便,直观。
d、弹琴不是机械的手指运动,需要用眼视谱,大脑把看到的谱子加以分析支配手指去弹键盘,而后又要用耳去检验自己弹凑的是否正确,这是个大脑,小脑,视觉,听力,多方面的配合,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具有很大的作用。
e、轻便,便于携带。
相对于钢琴而言,电子琴轻便,方便携带,可以使孩子更加方便的参加各种学校,社会组织的文艺活动,陶冶孩子的情操,开阔孩子的视野。
关于电子琴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各种品牌、型号的电子琴有上百种,由几十块的玩具电子琴到几百,几千的学习、演奏用琴真是琳琅满目,电子琴能够模仿各种音色和具有自动伴奏功能,这些是电子琴最基本的特征。
档次的高低无非是音色模仿的是否逼真,自动伴奏设计的是否丰富,或者增加了其他制作,编曲功能的。
无论孩子学习用何种档次的电子琴,只要把基本的功能使用熟练,换换琴型无非是换汤没换药了,很容易就掌握了。
电子琴上面的功能键的名字都是通用的,学好琴上的专用名词很重要。
关于电子琴的教材电子琴以包含了钢琴的演奏方式,目前的电子琴有很多型号模仿钢琴的键盘触键感觉,几乎达到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所有的钢琴教材完全可以使用适用的电子琴的教学。
经过多年的发展,根据电子琴的特点编写,改编的教材也是多如牛毛,学习电子琴众多的的教材可以选择。
《琴法》教学大纲前言《琴法》是国家教委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
它以培养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提高专业技能技巧,以便更好地为幼儿园工作服务为目的。
《琴法》课采用《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为教材。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练习手不移动位置,音符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
第二阶段,主要是一些音阶,双音,三连音及倚音的双手练习。
第三阶段,着重即兴伴奏的学习。
总学时为108课时。
《琴法》学习的目的在于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受到审美教育;2、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并能表达和传递音乐的内在情感;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伴奏,并能够针对不同风格的歌曲选择不同的伴奏手法,以满足专业的需要。
本课程共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内容提要]1、音乐入门知识,单用右手,单用左手及双手并用的手指触键练习。
2、音符在c1--g1和c2--g2范围内的双手并用练习。
3、最低音为G的食谱双手练习。
4、从全音符到八分音符的音符时值的双手练习。
5、低音谱表中的音符及其在乐曲中的应用以及低音谱表于高音谱表中音符的比较。
6、主题及十二首变奏;三手练习;学生单用右手。
7、主题及八首变奏;三手练习;学生单用左手。
8、练习曲目:①右手触键练习的21、23、24;②左手触键练习的21、22、23、24条。
③双手练习的第1、2、4、7、10、11、16、20。
④三手练习(变奏十二首)。
⑤三手练习(变奏八首)。
⑥双手练习的第4、5、7-15、17-26、29-31条。
[要求与说明]1、当一个手指触键时,其前一手指应立即抬起,这一起一落应在同时。
2、手指的动作应均匀、坚定,开始可以稍慢些。
3、触键不应过分用力,否则手与手指的肌肉会带来痉挛性的紧张,以致造成一种生硬而笨重的弹奏习惯。
4、了解弹琴的坐姿、手形、三个关节的放置及手在琴上的位置。
5、每一个练习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多次反复进行。
6、开始的触键练习,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背奏出来。
《琴法》课程大纲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必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基准学时320学时修读学期第一、二、三、四学期课程学分适用专业幼儿教育专业层次高技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审核人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应贯彻统一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从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出发,在掌握钢琴基本弹奏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弹奏幼儿歌曲简易伴奏和编配幼儿歌曲伴奏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钢琴的基本知识;(2)学习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3)了解儿童歌曲简易即兴伴奏的编配;2.能力目标:(1)能用正确的指法弹奏常用的音阶、琶音、和弦;(2)能够弹奏中外简易乐曲;(3)能够用钢琴进行伴奏,并且针对不同的乐曲风格选择不同的伴奏手法;(4)能进行儿童歌曲简易即兴伴奏的编配;(5)能自弹自唱简单的儿童歌曲。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良好的乐感、自觉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2)培养学生自觉练习的精神和养成爱护、保养乐器的习惯;(3)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三、课程内容设计及学时分配表模块章节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小计(学时)模块一钢琴基础第一章钢琴基本常识、弹奏的基本要点与非连音奏法20 40 60模块二钢琴弹奏第二章连音奏法10 20 30 第三章C大调10 20 30 第四章G大调10 20 30模块三第五章即兴伴奏30 50 80 模块四第六章儿歌弹唱30 60 90合计110 210 320四、章节内容及学习要求第一章钢琴基本常识、弹奏的基本要点与非连音奏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钢琴的基本构造、性能、保养常识以及钢琴弹奏的基本要点,掌握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手形、非连音、跳音的基本弹奏方法,提高学生单手独立弹奏和双手配合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弹奏姿势,手形,非连音弹奏方法,跳音的弹奏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钢琴启蒙教程》第三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音阶C大调与F大调的基本演奏,重点掌握音阶的指法和节奏,以及简单的曲谱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C大调与F大调的音阶演奏技巧,了解音阶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
3. 增进学生对钢琴演奏的兴趣,激发创作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阶的指法和节奏掌握,以及不同调性之间的转换。
2. 教学重点:C大调与F大调音阶的演奏技巧,以及简单曲谱的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
2. 学具:钢琴或电子琴、乐谱、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幼儿钢琴演奏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音阶在演奏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C大调与F大调的音阶构成,指法要领,以及节奏特点。
3. 实践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C大调与F大调的音阶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指法和节奏错误。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首简单的C大调与F大调曲谱,讲解演奏技巧,并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演奏,教师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C大调与F大调音阶指法图2. 简单曲谱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C大调与F大调音阶,熟练掌握指法和节奏。
(2)演奏课后所给曲谱,注意音准和节奏。
2. 答案:(1)音阶练习:自行录制视频,对照教材检查指法和节奏。
(2)曲谱演奏:录制演奏视频,对照教材检查演奏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下自主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2)引导学生参加钢琴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音阶的指法和节奏掌握2. 不同调性之间的转换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与个别指导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音阶的指法和节奏掌握1. 指法:C大调与F大调的音阶应遵循五指原则,即五个手指分别对应五个音。
幼儿师范《钢琴》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钢琴课程代码:开课学期: 1.2.3.4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140学时学分: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考核方式:技能考核一、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钢琴弹奏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使学生具备从事幼儿音乐教育所必需的弹奏技能和表现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自学能力、分析作品、处理作品的能力。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应贯彻统一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从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出发,在掌握钢琴基本弹奏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弹奏幼儿歌曲简易伴奏和编配幼儿歌曲伴奏的能力。
钢琴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课程的性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必修专业课程。
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钢琴弹奏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感受能力,能够胜任将来的音乐教学对钢琴演奏的要求,并顺利完成音乐教育活动。
重点培养学生弹奏幼儿歌曲简易伴奏和编配幼儿歌曲伴奏的能力。
3、教学任务:本课程属于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和弹奏幼儿歌曲简易伴奏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钢琴演奏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弹奏幼儿歌曲简易伴奏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良好的乐感、自学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自觉练习的精神和养成爱护、保养乐器的习惯。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钢琴基本常识、弹奏的基本要点与非连音奏法(40课时)1、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钢琴的基本构造、性能、保养常识以及钢琴弹奏的基本要点,掌握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手形、非连音、跳音的基本弹奏方法,提高学生单手独立弹奏和双手配合协调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弹奏姿势,手形,非连音弹奏方法,跳音的弹奏方法。
3、教学内容:第一课钢琴基本常识、弹奏的基本要点、分手单音练习(10课时)1、钢琴基本常识2、钢琴弹奏的基本要点(1)弹奏姿势(2)常用指法(3)练琴方法(4)五线谱一键盘对照表3、分手单音练习1、2、4拍子节拍与节奏练习2、双手配合的协调能力练习3、练习曲4、乐曲第三课双音练习(10课时)1、双音弹奏方法2、练习曲3、乐曲第四课跳音练习(10课时)1、跳音的弹奏方法(1)臂跳(2)腕跳(3)指跳2、练习曲3、乐曲第二单元连音奏法(40课时)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连奏的基本弹奏方法,提高双手配合的协调能力,对乐句的理解能力及两手连接乐句的弹奏能力。
《琴法》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琴法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课适用专业:学前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学时、学分: 64学时 2学分其中实践学时:64学时一、课程实践目的琴法课是教育系学前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的技能专业课程。
它主要是根据学前专业学生今后工作的实际需要,向学生传授琴法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以便使学前专业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能胜任音乐方面的工作。
通过琴法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琴法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琴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和技能,以及把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学前教育实际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实践要求弹奏时手腕提起后匀速落下,手指站稳不动。
使学生掌握“落、滚”的弹奏方法,要求弹奏时音与音之间不能断开,象歌唱一样连贯。
要求学生在弹奏时手腕不动,靠手指弹奏。
掌握落下手腕不动,提起。
弹奏时乐句线开始和结束处要抬手,掌握音与音之间的连奏方法,并有表情的弹奏掌握跳音弹奏的三种方法,分清三种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弹奏中正确的手型、坐姿,学会如何放松。
掌握弹奏中手指与手腕的特性,逐步掌握弹奏中肩、臂、肘的配合。
使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方法及断奏方法,要求方法具体的用法,弹奏时要有颗粒性,清晰,明亮。
弹奏时要求整个手臂放松,指尖触摸。
弹奏每章内容时,手腕平稳,大拇指在音阶时要积极。
三、课程实践内容第一部分钢琴演奏的基本常识(4课时)1.教学内容基础知识;钢琴演奏的基本常识;练习。
2.重、难点提示掌握弹奏中五指的特性及手腕的协调;掌握正确的手型,坐姿,弹奏过程中与肩、臂、肘的协调一致。
第二部分钢琴演奏的基本方法(一)(30课时)第一章断奏(4课时)1.教学内容基础知识;断奏;练习曲。
2.重、难点提示掌握手腕落与手腕起;注意整个手臂要放松,落下时第一指尖要站好,保持手型手腕及整个手臂不能僵硬。
第二章二音连奏(6课时)1.教学内容基础知识;“滚落”弹奏;弹奏。
2.重、难点提示掌握弹奏时手腕的移动动作不能太大,但要求力度转移;教学难点:弹奏时整个臂要放松,落下时第二个音是力度的转移,无须抬指。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钢琴启蒙教程》第三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音阶C大调与F大调的基本演奏,重点掌握音阶的指法和节奏,以及简单的曲谱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C大调与F大调的音阶演奏技巧,了解音阶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
3. 增进学生对钢琴演奏的兴趣,激发创作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阶的指法和节奏掌握,以及不同调性之间的转换。
2. 教学重点:C大调与F大调音阶的演奏技巧,以及简单曲谱的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
2. 学具:钢琴或电子琴、乐谱、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幼儿钢琴演奏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音阶在演奏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C大调与F大调的音阶构成,指法要领,以及节奏特点。
3. 实践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C大调与F大调的音阶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指法和节奏错误。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首简单的C大调与F大调曲谱,讲解演奏技巧,并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演奏,教师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C大调与F大调音阶指法图2. 简单曲谱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C大调与F大调音阶,熟练掌握指法和节奏。
(2)演奏课后所给曲谱,注意音准和节奏。
2. 答案:(1)音阶练习:自行录制视频,对照教材检查指法和节奏。
(2)曲谱演奏:录制演奏视频,对照教材检查演奏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下自主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2)引导学生参加钢琴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音阶的指法和节奏掌握2. 不同调性之间的转换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与个别指导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音阶的指法和节奏掌握1. 指法:C大调与F大调的音阶应遵循五指原则,即五个手指分别对应五个音。
幼师琴法教案教案标题:幼师琴法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
2.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乐器,培养基本的琴法技巧。
3. 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和感知发展。
教学重点:1. 学习基本的琴法技巧,如弹奏、拨弦、按键等。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音乐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具:小型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2. 音乐素材:简单的儿歌、童谣、音乐游戏等。
3. 教学辅助工具:音乐播放器、投影仪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互动,询问他们对音乐的喜好和了解程度。
2. 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引导幼儿聆听,并询问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技巧讲解:1. 向幼儿展示所使用的乐器,并解释乐器的名称、外观和基本使用方法。
2. 演示基本的琴法技巧,如弹奏简单的音阶、按键、拨弦等。
3. 引导幼儿模仿演示,尝试使用乐器进行简单的琴法练习。
音乐活动:1. 创设音乐游戏环节,如“模仿游戏”:教师弹奏一段简单的旋律,幼儿模仿弹奏。
2. 进行合奏活动,组织幼儿一起演奏简单的儿歌或童谣。
3. 创设音乐表演环节,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琴法技巧,与其他幼儿进行互动。
巩固与评估:1.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反馈,询问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2.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琴法技巧的掌握情况。
3. 鼓励幼儿继续练习琴法技巧,并提供个别指导和反馈。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参与音乐团队或合唱团,培养他们的音乐合作和表演能力。
2. 组织音乐分享会或音乐比赛,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琴法技巧和音乐才华。
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评估幼儿对琴法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分析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困难,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建议。
3. 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琴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份针对幼师琴法教案的示例,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适当调整教案内容和教学步骤。
琴法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钢琴的演奏技巧和演奏方式。
为今后音乐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采用小组的授课方式训练学生的演奏的基本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主要是通过钢琴教学,使学生掌握初步的弹奏能力并且能根据相对应的曲目展开即兴伴奏。
为学生今后从事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培养学生对于本科目的热爱之情。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钢琴弹奏的姿势以及基本的弹奏技能。
(2)培养学生为日后教学活动中所具备的视奏能力、伴奏能力。
(3)了解钢琴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作用。
(4)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学时分配表章节内容总学时讲授学时绪论22第一单元大调式正三和弦原位及转位38大调式属七和弦原位及转位10大调式正三和弦及属七和弦的连接10大调式正三和弦连接示意图终止式10歌曲伴奏的和弦选配8第二单元小调式正三和弦及转位408小调式属七和弦及转位8小调式正三和弦及属七和弦的连接8小调式正三和弦连接示意图8和弦音的重复和省略8第三单元大小调式副三和弦大小调式各126级大小调式功能组连接示意图6第四单元民族调式歌曲的简易伴奏2020第五单元歌曲伴奏编配的步骤2020第六单元歌曲伴奏的修饰(-■)2020第七单元歌曲伴奏的修饰(二) 2020第八单元前奏、间奏、后奏的编配2020合计192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单元歌曲伴奏编配常识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有关钢琴的只是、掌握弹奏钢琴的姿势和手型、有一个良好的起步和良好的钢琴素养。
教学内容1、大调式正三和弦原位及转位2、大调式属七和弦原位及转位3、大调式正三和弦及属七和弦的连接4、大调式正三和弦连接示意图终止式5、歌曲伴奏的和弦选配教学建议1、正确弹奏钢琴的姿势2、五线谱与琴键的对照第二单元歌曲伴奏编配常识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音符演奏的方法和技巧,分辨跳音、连音、非连音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钢琴弹唱学前教育教学大纲钢琴弹唱学前教育教学大纲钢琴弹唱作为一种融合了钢琴演奏和声乐表演的艺术形式,近年来在学前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规范和提升学前钢琴弹唱教学的质量,制定一份钢琴弹唱学前教育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目标钢琴弹唱学前教育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在学前教育阶段,钢琴弹唱的教学目标应着重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通过钢琴弹唱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培养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钢琴弹唱学前教育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应包括钢琴演奏技巧、声乐训练、音乐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在钢琴演奏技巧方面,教师可以从基础的手指技巧开始,逐渐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和弦、音阶、琶音等技巧。
在声乐训练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唱歌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音色和呼吸控制等能力。
音乐理论方面的内容可以教授乐理知识、音乐分析和曲目解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绎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在钢琴弹唱学前教育教学大纲中,应明确教学方法。
针对学前儿童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工具,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估钢琴弹唱学前教育教学大纲还应包括教学评估的内容。
评估可以分为形ative评估和summative评估两个阶段。
形ative评估主要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调整,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指导。
summative评估主要用于总结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考试、演出等方式进行。
五、教学资源在钢琴弹唱学前教育教学大纲中,应明确教学资源的使用。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乐谱、音频、视频等各种教学辅助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和乐谱,并结合音频和视频等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师要求钢琴弹唱学前教育教学大纲还应明确教师的要求。
14级琴法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任务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琴法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我一门专业技能课。
为适应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课程针对学生发展的实际和优势领域进行定向指导和因材施教或施训,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和特长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也为他们自我的发展奠定基础。
它以培养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提高专业技能技巧,以便更好地为幼儿园、早教中心、幼儿艺术等工作服务为目的,注重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为目标,让学生掌握幼儿教育工作中键盘乐器的实际运用能力。
具体教学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音乐,能掌握键盘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能,正确、熟练地能够钢琴、演奏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乐曲、歌曲、律动曲;能用钢(电子)琴为幼儿表演各种节目伴奏,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1、了解键盘乐器中钢(电子)琴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感受音月的能力,并能表达传递音乐的内在情感。
2、通过钢(电子)琴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良好的乐感、自觉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受到审美教育。
3、学习钢(电子)琴的基本弹奏方法,能用正确的指法弹奏常用的音阶、琶音、和弦,练习曲及中外简易乐曲。
4、学习幼儿歌曲伴奏的编配,使学生学会伴奏,并能够针对不同风格的歌曲选择不同的伴奏手法,以满足专业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歌曲编配、即兴伴奏、自弹自唱、移调以及相互配合的能力,巩固学生键盘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技巧。
5、培养学生自觉练习的精神和养成爱护、保养乐器的习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街接、配合关系本课程宜在学完一定的乐理基础知识和视唱练耳后开设。
以琴法技能学习为基础,与乐理、视唱、声乐等课程相配合。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核心是解决实际弹奏的问题。
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培养要求,对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的运用等具体问题,进行细致的示范讲解,指导学生正确练习。
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程教学大纲(144学时)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根据中等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大纲,钢琴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目的是要使学生具备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有的钢琴知识和基本即兴伴奏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钢琴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简易伴奏幼儿歌曲的能力。
2.通过钢琴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良好的乐感、自觉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自觉练习的精神和养成爱护、保养乐器的习惯。
4、学习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能用正确的指法弹奏常用的音阶、琶音、和弦。
5、弹奏练习曲、简易乐曲、歌曲简易伴奏、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巩固钢琴的基本技能。
、6、学习儿童歌曲简易即兴伴奏的编配。
7、培养学生自弹自唱儿童歌曲的能力。
第二部分大纲内容一、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第一学期(共36课时)1、钢琴弹奏的基本要点(2课时)2、左、右手分开练习(2课时)3、双手练习(2课时)4、主题及十二首变奏(2课时)5、主题及八首变奏(2课时)6、《拜厄钢琴基本教程》1-10 、乐曲《劳动小唱》(6课时)7、《拜厄钢琴基本教程》11-20、乐曲《在五月》(4课时)8、《拜厄钢琴基本教程》21-30、乐曲《湖上的天鹅》(6课时)9、C大调音阶、琶音、和弦(2课时)10、《拜厄钢琴基本教程》30-40、乐曲《妈妈您听我说》(6课时)11、复习(2课时)(一)第二学期(共36课时)1、《拜厄钢琴基本教程》41-50、乐曲《青蛙合唱队》(6课时)2、《拜厄钢琴基本教程》51-60、乐曲《雪橇》(6课时)3、《拜厄钢琴基本教程》61-70、乐曲《猫头鹰之歌》(6课时)4、G大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小星星》(4课时)5、《拜厄钢琴基本教程》71-80、乐曲《春之歌》(8课时)6、D大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抒情曲》(4课时)7、复习(2课时)(一)第三学期(共36课时)1、b B大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4课时)2、《拜厄钢琴基本教程》81-90、乐曲《风笛舞曲》(8课时)3、a小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四季歌》(4课时)4、e小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喀秋沙》(4课时)5、《拜厄钢琴基本教程》91-100、乐曲《苏格兰舞》(8课时)6、《拜厄钢琴基本教程》100-106 、乐曲《瑶族长鼓舞》(6课时)7、复习(2课时)(一)第四学期(共36课时)1、调式和弦的讲解、乐曲《阿拉伯风》、儿童歌曲《小铃铛》《小象拉琴》(4课时)2、大调正三和弦的连接、乐曲《摇篮曲》、儿童歌曲《小医生》《小白船》(6课时)3、小调正三和弦及其连接、乐曲《勇敢的骑士》、儿童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红帽》(6课时)4、两升两降内各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的应用、乐曲《四小天鹅舞曲》、儿童歌曲《走路》《小篱笆》(6课时)5、基本伴奏音型、乐曲《古老的法兰西歌曲》、儿童歌曲《送别》《数鸭子》(6课时)6、伴奏织体结构分析、乐曲《塔兰泰拉》、儿童歌曲《牧童》《泥娃娃》(6课时)7、复习(2课时)二、学时分配建议(144学时)。
百色市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百色市民族旅游学校
教案
授课专业:学前教育2班
授课名称:琴法基础
授课教师:陈云波
教务负责人:何堂飞
学校负责人:马德峰
2013年9月1日
第 1 、2 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 3、4 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分钟
第页
3
第 5、6 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分钟
第页
第 7、8 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分钟
第页
第 9、10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11、12 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13、14 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15、16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17、18 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19、20 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21、22 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23、24 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25、26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27、28 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29、30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31、32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 分钟
第页
第33、34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分钟
第页
第 35、36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 180分钟
第页。
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州校区)20 17 -20 18学年第二学期教课设计科目:《琴法》专业:学前教育教师:谭沅松课题认识五线谱、钢琴的键盘讲课班级17 学前教育讲课日期第 1-2周课程种类新讲课课时安排8 课时教课目的经过教课使学生认识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包含认识五线谱、弹奏钢琴的坐姿、手型、钢琴键盘的分组,抚琴时力的方向以及钢琴踏板的运用。
教课要点1、五线谱基本知识的掌握2、五线谱知识的实质应用3、钢琴键盘的分组4、键盘分组法和曲谱分组法的差别5、抚琴时力的方向6、钢琴踏板功能及使用7、钢琴弹奏时的基本姿势教课难点1、力度记号的掌握及实质演奏中的成效2、钢琴键盘的分组3、弹奏过程中手型的控制4、钢琴踏板的使用教课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议论法、演示法教课手段钢琴、电子琴、《哈农》(教具)教课过程第一节认识五线谱一、五线谱五线谱是由线和间构成的,其每一条横线与以此形成的每一个间都有不一样的作用和意义 ( 包含加线与加间 ) 。
1 .线与间 (1) 五线谱上的线从下向上挨次可分为五条线。
(2) 从下往上又可挨次分为四个间。
2.加线与加间因为记谱需要,常常在曲谱上或下出现加线现象,于是又分别形成了下加线,下加间;上加线,上加间。
如图:二、力度记号(1)强f中强mf特强sf<渐强( Cresando)突强sfz强音标志“f ”越多音越强。
如:f 、ff 、fff、ffff等。
<渐强(Cresando)(2)弱p中弱mp强后即弱fp>渐弱 (dim) 等等突强即弱 sfp弱音标志“ p”越多音越弱。
如 p、pp、PPP、PPPP等。
三、重音、保持音和跳音记号(1)“>”重音记号 ( 强音记号 )表示演奏、演唱时加重音(在有些状况下,如用某些乐器演奏时常常被办理成小渐弱 ) 。
(2)“一”保持音记号表示演奏、演唱时尽量饱满充足。
(3)“〃”跳音记号表示演奏、演唱时一定跳奏。
四、频频记号表示乐曲频频。
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琴法》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其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幼儿教师相应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弹奏的基础上,能运用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完成相关岗位的实际操作,熟悉《琴法》课程的总体教学流程。
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敬业爱岗精神,树立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等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能了解钢琴基本常识能掌握规范的弹奏方法能识五线谱弹奏能合理运用指法进行弹奏能正确识别基本常用的音乐表情术语、速度术语并运用在曲目当中能正确分析乐曲形式、判断曲目风格能合理运用伴奏音型为儿歌进行伴奏能具备对儿歌进行边弹边唱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一年级(上)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钢琴琴键及基本历史②学会弹奏钢琴正确的坐姿及手型、触键方法知识③学会演奏中的弹奏方式(连奏、非连奏、断奏)④了解指法类型(顺指法、跨指法、穿指法、扩指法、缩指法等)⑤了解如何划分乐句⑥学会乐理基本知识:五线谱、拍号、力度记号⑦学会并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八分音符等时值⑧了解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2)能力目标①能认识钢琴键盘、区分键位②能运用正确的弹奏姿势、手型及触键方法③能正确掌握弹奏方式(连奏、非连奏、断奏)④能准确弹奏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八分音符时值⑤能划分乐句⑥能弹奏顺指法、跨指法、穿指法、扩指法、缩指法⑦能双手交替弹奏⑧能弹奏全分解和弦伴奏⑨具有准确读谱(五线谱),正确把握节奏,键位,速度,力度的能力⑩能以恰当的情绪情感和适当的速度弹奏乐曲2、教学要求(1)了解钢琴基本常识(2)学会正确坐姿、手型、触键方式(3)认识五线谱,学习基本节奏型(4)弹奏手指练习(5)弹奏简易曲目(6)要求学生慢练、分手练习、熟练后双手弹奏(7 )每周一对一回课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C大调音阶构成②认识升记号、降记号、还原记号等相关知识③了解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相关知识④学习双音、重音、跳音等弹奏方式⑤学习扩指法、同音轮指法、穿跨指等弹奏方法⑥学会曲式分析⑦学会6/8拍节奏、附点音符节奏⑧了解转调等相关简易知识(2 )能力目标①能双手同时弹奏乐曲、提高识谱弹奏能力②能掌握C大调音阶弹奏方法、指法的运用③能掌握跳音、双音、重音的弹奏方式④能掌握全分解和弦、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弹奏方式⑤能合理运用扩指法、同音轮指法、穿跨指进行弹奏⑥能正确对乐曲进行段落分析⑦能正确弹奏6/8拍节奏、附点音符节奏⑧能正确进行转调弹奏⑨能掌握曲子的风格与速度(根据不同曲子的整体风格和学生的自身能力而定)2•教学要求(1)学习C大调音阶(2)学习伴奏音型:全分解和弦伴奏(3)学习一个升号与一个降号乐曲(4)学习初级曲目(5)要求学生慢练、分手练习、熟练后双手弹奏(6)每周一对一回课3•教学内容(三)、二年级(上)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C大调、G大调、D大调、F大调音阶构成、熟记调号②学会认识音的级数③了解主和弦(I级和弦)的构成④知道什么是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全分解和弦⑤了解前奏配弹的方法(2)能力目标①能熟练弹奏C G D F四个大调音阶②能在琴键上熟练找出以上四个调的主和弦并运用在儿歌中进行伴奏③能根据儿歌情绪情感的不同,选用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或全分解和弦弹奏伴奏④学习设计前奏⑤能以恰当的情绪情感和适当的速度进行自弹自唱2、教学要求(1)学习幼儿歌曲弹唱(2)学习四个大调音阶(C G D F)(3 )学习各调主和弦(4) 为儿歌编配和弦并进行弹唱(5) 要求学生慢练、分手练习、熟练后双手弹奏(6 )每周一对一回课(四)、二年级(下)1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学习属和弦(V级和弦)的构成②学会主、属和弦选择的方法③学习和弦转位(2 )能力目标①能在琴键上熟练找出C、D G F四个调的属和弦并运用在儿歌伴奏中②能熟练的在C、D G F四个调进行和弦转位并运用在儿歌伴奏中③能熟练的在C、D G F四个调进行和弦连接并运用在儿歌伴奏中④能恰当的为儿歌选择伴奏音型(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全分解和弦)⑤能恰当的为儿歌进行指法设计⑥能在歌曲结束时,左手伴奏做出恰当的停止⑦能熟练的在C、D G F四个调上进行自弹自唱2、教学要求(1 )学习各调属和弦(2)学习各调主、属和弦连接及连接(3)学习为儿歌设计指法(4)学习为儿歌编配前奏(5)要求学生慢练、分手练习、熟练后双手弹奏(6 )每周一对一回课3、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了解下属和弦的构成②了解主、属、下属和弦的和弦选择方法③了解主、属、下属和弦的和弦转位④了解C、D F、G四个大调的关系小调⑤了解弱起小节相关知识(2)能力目标①能在琴键上熟练找出C、D G F四个大调,a、e、b、d四个小调的下属和弦并运用在儿歌伴奏中②能熟练的在C、D G F四个大调,a、e、b、d四个小调进行主、属、下属和弦转位并运用在儿歌伴奏中③能熟练的在C、D G F四个大调,a、e、b、d四个小调进行和弦连接并运用在儿歌伴奏中④能恰当的为儿歌选择伴奏音型(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全分解和弦)⑤能恰当的为儿歌进行指法设计⑥能正确弹奏弱起小节⑦能熟练的在C、D G F四个大调,a、e、b、d四个小调上进行自弹自唱2、教学要求(1)学习下属和弦(2)学习小调和弦(3)学习弹奏小调儿歌(4)要求学生慢练、分手练习,熟练后双手弹奏(5 )每周一对一还课3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1. 教学原则在落实方向性、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遵照以下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目标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通过现场指导、技能训练、教学实践、岗位实习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学习一体化的活动,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和实践,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①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以实践性、实用性为主,寓教于乐,循序渐进;②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指导性2. 教学方法①项目教学法。
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程教学大纲
(144学时)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根据中等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大纲,钢琴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目的是要使学生具备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有的钢琴知识和基本即兴伴奏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钢琴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简易伴奏幼儿歌曲的能力。
2.通过钢琴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良好的乐感、自觉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自觉练习的精神和养成爱护、保养乐器的习惯。
4、学习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能用正确的指法弹奏常用的音阶、琶音、和弦。
5、弹奏练习曲、简易乐曲、歌曲简易伴奏、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
巩固钢琴的基本技能。
、
6、学习儿童歌曲简易即兴伴奏的编配。
7、培养学生自弹自唱儿童歌曲的能力。
第二部分大纲内容
一、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第一学期(共36课时)
1、钢琴弹奏的基本要点(2课时)
2、左、右手分开练习(2课时)
3、双手练习(2课时)
4、主题及十二首变奏(2课时)
5、主题及八首变奏(2课时)
6、《拜厄钢琴基本教程》1-10 、乐曲《劳动小唱》(6课时)
7、《拜厄钢琴基本教程》11-20、乐曲《在五月》(4课时)
8、《拜厄钢琴基本教程》21-30、乐曲《湖上的天鹅》(6课时)
9、C大调音阶、琶音、和弦(2课时)
10、《拜厄钢琴基本教程》30-40、乐曲《妈妈您听我说》(6课时)
11、复习(2课时)
(一)第二学期(共36课时)
1、《拜厄钢琴基本教程》41-50、乐曲《青蛙合唱队》(6课时)
2、《拜厄钢琴基本教程》51-60、乐曲《雪橇》(6课时)
3、《拜厄钢琴基本教程》61-70、乐曲《猫头鹰之歌》(6课时)
4、G大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小星星》(4课时)
5、《拜厄钢琴基本教程》71-80、乐曲《春之歌》(8课时)
6、D大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抒情曲》(4课时)
7、复习(2课时)
(一)第三学期(共36课时)
1、b B大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4课时)
2、《拜厄钢琴基本教程》81-90、乐曲《风笛舞曲》(8课时)
3、a小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四季歌》(4课时)
4、e小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喀秋沙》(4课时)
5、《拜厄钢琴基本教程》91-100、乐曲《苏格兰舞》(8课时)
6、《拜厄钢琴基本教程》100-106 、乐曲《瑶族长鼓舞》(6课时)
7、复习(2课时)
(一)第四学期(共36课时)
1、调式和弦的讲解、乐曲《阿拉伯风》、儿童歌曲《小铃铛》
《小象拉琴》(4课时)
2、大调正三和弦的连接、乐曲《摇篮曲》、儿童歌曲《小医生》
《小白船》(6课时)
3、小调正三和弦及其连接、乐曲《勇敢的骑士》、儿童歌曲《洋娃娃和小
熊跳舞》《小红帽》(6课时)
4、两升两降内各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的应用、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儿童歌曲《走路》《小篱笆》(6课时)
5、基本伴奏音型、乐曲《古老的法兰西歌曲》、儿童歌曲《送别》
《数鸭子》(6课时)
6、伴奏织体结构分析、乐曲《塔兰泰拉》、儿童歌曲《牧童》
《泥娃娃》(6课时)
7、复习(2课时)
二、学时分配建议(144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