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晁错政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 格式:pdf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3
第二编秦汉文学1.【主观题】简述晁错散文《论贵粟疏》的主要写作特点文字解析(1)切实中肯擅长分析,以事实为根据,准确地剖析时弊,通过对道理、人情的细致分析提炼结论.(2)排比铺叙,驰骋纵横,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风气。
考核考点: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2.【主观题】简述贾谊骚体赋作的艺术特色。
文字解析:(1)抒情述志,情感浓郁;(2)质朴平时;(3)作品的形制,基本与先秦楚辞相同。
考核考点: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3.【单选题】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C)A《论积贮疏》B《陈时政疏》C《论贵粟疏》D《谏营昌陵疏》文字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晁错的代表作.载于《汉书》本传的《上书言兵事》、《守边劝农》,和于《汉书食货志上》的《论贵粟疏》,是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
考核考点:第二编奏汉文学->第一章奏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4.【主观题】简述贾谊骚体赋中《吊屈原赋》抒情述志的表现特点.文字解析(1)借凭吊屈原而发抒自己政途受挫,怀才不遇的幽愤;(2)抒写幽愤而后的豁达;(3)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
考核考点: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5.【主观题】简述晁错政论文的主要特色文字解析(1)切实中肯,质实朴厚,擅长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2)有纵横家之文气,排比铺叙。
考核考点: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6.【主观题】简述刘向《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文字解析(1)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两书都是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撰而成,寓涵劝诫教训之意,其中很多篇章类于后来的志人小说。
(2)以简短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达其形貌和精神,主要是继承了《左传》的写人笔法。
0904-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总分:60.0一、单选题(共27题,27分)1分1. 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
A.鲁诗B.齐诗C.韩诗D.毛诗主知识点:2.0、《诗经》答案:D解析:汉代首先传授《诗经》的,有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分别称为鲁诗、齐诗、韩诗,毛诗。
齐、鲁、韩三家《诗》于魏晋到北宋期间相继亡佚,只有毛诗流传到今天。
1分2. 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A.《管子叙录》B.《列子叙录》C.《战国策叙录》D.《说苑叙录》主知识点:5.3.1、一、引经据典、以灾异论政: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的主流新趋向答案:C解析:成帝初年始,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战国策叙录》。
它简要介绍了该书的编校、名称等情况之后,重点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化以及纵横家应运而生等历史情状。
1分3. 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淫”的是()A.屈原B.扬雄C.董仲舒D.蔡邕主知识点:7.2.2.3、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答案:B解析:扬雄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淫,诗人之赋丽以则”,他的大赋在构思、取材上确实是讲究规范的。
1分4. 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A.曹冲B.曹植C.曹操D.曹丕主知识点:9.1、第一节首开风气的曹操答案:C解析: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1分5. 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五言()A.《咏史》诗B.《咏怀》诗C.游仙诗D.宫体诗主知识点:10.2.1、一、阮籍答案:B解析: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82首五言《咏怀》诗。
它们非一时一地之作,既有统一的文学特征,又各具特点。
《咏怀》诗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1分6. 《过秦论》分析秦亡原因,归纳为()A.“恣行暴虐”B.“仁义不施”C.“举措太众”D.“刑罚太极”主知识点:5.2、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答案:B解析:《过秦论》深刻分析秦亡原因,归结为“仁义不施”。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诗言志,歌永言”之语出自()A.《毛诗大序》B.《尚书·尧典》C.《吕氏春秋·古乐》D.《吴越春秋》2.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A.鲁诗B.齐诗C.韩诗D.毛诗3.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著称的史学著作是()A.《尚书》B.《逸周书》C.《春秋》D.《左氏春秋》4.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A.《老子》B.《荀子》C.《孟子》D.《韩非子》5.在诸子散文中,具有逻辑严密、质朴无华特点的是()A.《庄子》B.《墨子》C.《论语》D.《荀子》6.下列作品不是《九歌》中的是()..A.《思美人》B.《云中君》C.《湘君》D.《大司命》7.最早录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的著作是()A.《后汉书》B.《乐府诗集》C.《文选》D.《汉书》8.下列作品属汉乐府民歌的是()A.《涉江采芙蓉》B.《上山采蘼芜》C.《陇头流水歌》D.《子夜四时歌》9.下列作品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是()A.《枯木期填海》B.《驱车上东门》C.《北方有佳人》D.《艳歌何尝行》10.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是()A.枚乘《七发》B.王褒《洞箫赋》C.司马相如《子虚赋》D.贾谊《吊屈原赋》11.《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描写最具特点的是()A.精细刻画B.照录史实C.简括生动D.点睛传神12.《过秦论》分析秦亡原因,归纳为()A.“恣行暴虐”B.“仁义不施”C.“举措太众”D.“刑罚太极”13.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A.《管子叙录》B.《列子叙录》C.《战国策叙录》D.《说苑叙录》14.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淫”的是()A.屈原B.扬雄C.董仲舒D.蔡邕15.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A.曹冲B.曹植C.曹操D.曹丕16.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五言()A.《咏史》诗B.《咏怀》诗C.游仙诗D.宫体诗17.太康诗歌在形式方面的特点是()A.豪放飘逸B.沉郁顿挫C.平淡自然D.缛旨星稠18.史称“少负壮志,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的诗人是()A.左思B.刘琨C.潘岳D.张华19.永明体又称()A.近体诗B.古体诗C.新体诗D.骚体诗20.建安诗人曹植的著名赋作是()A.《洛神赋》B.《寡妇赋》C.《孔雀赋》D.《白鹤赋》21.太康诗人左思的著名赋作是()A.《三都赋》B.《二京赋》C.《两都赋》D.《西京赋》22.南朝骈文的优秀作品之一是()A.《与陈伯之书》B.《报孙会宗书》C.《与山巨源绝交书》D.《答李翊书》23.《博物志》属于()A.历史演义B.志人小说C.志怪小说D.公案小说24.陆机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是()A.《文赋》B.《诗品》C.《典论·论文》D.《文心雕龙》25.上官体的风格特征是()A.词义贞刚B.理胜其词C.清新自然D.绮错婉媚26.杜审言所属的作家群体是()A.吴中四士B.初唐四杰C.文章四友D.大历十才子27.杜甫的名作《登高》被后人评为()A.唐代七律的样板B.七律纯熟的标志C.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D.古今七言律第一28.顾况诗歌创作的特色是()A.具有低沉悲怆的情调B.带有明显的盛唐余韵C.注重捕捉瞬间感受中的诗意D.诗风通俗明快,真率自然29.白居易的著名诗作《长恨歌》、《琵琶行》属于()A.讽谕诗B.闲适诗C.感伤诗D.杂律诗30.下列诗歌属于许浑咏史诗的是()A.《石头城》、《咸阳城东楼》B.《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C.《赤壁》、《过华清宫绝句》D.《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课程代码00538)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标准答案至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真题”自取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上古神话中的治水英雄是A.尧 B.舜 C.禹 D.汤2.“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指《诗经》表现手法中的A.风 B.赋 C.比 D.兴3.《尚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A.编年史 B.国别史C.历史文集 D.占卜文献4.《春秋》的叙事特点是A.佶屈聱牙 B.微言大义C.铺排纵恣 D.明切犀利5.《庄子》的文风特点是A.冷峻峭拔 B.空灵飘乎C.质木无文 D.义正辞严6.以下带“兮”字的不同句式中,出于宋玉《九辩》的是A.归来兮!不可以托些 B.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C.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7.《吕氏春秋》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是A.记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B.创作了丰富的寓言故事C.文风质朴富于论辩色彩 D.深得先秦纵横家之风神8.在汉代被称作“为群儒首”的人是A.刘向 B.董仲舒C.东方朔 D.蔡邕9.东汉后期王符“志意蕴愤”的著作是A.《昌言》 B.《潜夫论》C.《论衡》 D.《盐铁论》10.《史记》“五体”中,作为全书纲领的是A.本纪 B.列传C.书 D.表11.贾谊《吊屈原赋》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A.铺排摹绘 B.直抒胸臆C.借景抒情 D.咏物托志12.文人五言诗《同声歌》的作者是A.辛延年 B.秦嘉C.李延年 D.张衡13.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A.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B.迴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C.人生无几时,颠沛在其间 D.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14.汉乐府民歌《东门行》在句式上采用的是A.七言为主 B.五言为主C.四言为主 D.杂言为主15.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出现在A.建安时期 B.正始时期C.太康年间 D.永明年间16.下列诗句出自阮籍《咏怀》的是A.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B.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C.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D.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17.现今存诗最多的西晋诗人是A.陆机 B.左思C.刘琨 D.潘岳18.谢灵运、鲍照属于A.正始诗人 B.建安七子C.元嘉诗人 D.北地三才19.吴歌《华山畿》主要抒写的是A.慕容垂及姚泓时战阵之事 B.对爱情的坚贞不渝C.辽阔广袤的草原风光 D.游牧生活和尚武精神20.千古传唱的《敕勒川》属于A.北朝民歌 B.南朝民歌C.宫体诗 D.歌行体21.下列各句,出自王粲《登楼赋》的是A.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B.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C.傲自足于一呕,寻风波以穷年D.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22.“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出自于A.《孔雀赋》 B.《洛神赋》C.《思旧赋》 D.《文赋》23.下列关于《水经注》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者是南朝的郦道元B.有些篇章是优秀的山水散文C.其中有大量关于佛寺及市井、民俗的记载D.多方面反映了魏晋士人的精神面貌24.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A.《拾遗记》 B.《博物志》C.《幽明录》 D.《搜神记》25.薛道衡的诗《昔昔盐》的艺术特点是A.笔力苍劲 B.词气宏拔C.朴实爽俊 D.辞清句丽26.刘长卿写得最好的诗为A.五言诗 B.七言诗C.乐府诗 D.歌行体诗27.白居易的《秦中吟》十首属于A.讽谕诗 B.闲适诗C.伤感诗 D.杂体诗28.王建的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是A.乐府诗 B.格律诗C.山水诗 D.田园诗29.贾岛诗歌创作的特点是A.以咏史诗著称 B.以苦吟著称C.诗意朦胧 D.诗风清丽30.晚唐小品文的创作特征是A.宗经尚简 B.文以明道C.批判性强 D.娱乐性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中国古代没有一篇合格的议论文我国古代,没有“议论文”这一说,除了小说诗歌之外的文章都属于散文。
“政论散文”就是“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或历史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文章。
1.晁错在西汉初期政论散文中取得很高成就汉代著名的政论散文家有贾谊、晁错、桓宽、刘向等。
汉初政治上内忧外患。
内部诸侯王,特别是同姓王势力强大,而谋反成为政治动乱的内在隐患;外部匈奴的伺机侵扰,使得本已动荡不安的汉朝廷雪上加霜。
经济上秩序混乱。
而当时的统治阶级沿袭了战国时期养士的余风,如何正确总结秦王朝二世灭亡的经验教训,为汉代的统治者策谋长治久安之术,又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
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促成了汉初政论文的形成。
积极入世的汉初政论文作者,尤其是贾谊和晁错,他们针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局势,写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政论文,或分析和解决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矛盾,以图汉廷的江山社稷牢不可摧,万世长存。
当时政论散文的特点是:适合当时政治需要,目的在于巩固当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社会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作者有着强烈的时代感,文章感情充沛。
受战国学术风气的影响,重视修饰渲染,有纵横家遗风。
总之,西汉政论散文继承先秦散文优良传统,研究现实政治问题,文风纵横驰骋,意气风发,颇有战国纵横家气息。
2. 晁错的政论文代表作晁错(前2XX年到前1XX年)的政论散文主要作品有,《论贵粟疏》、《言兵事疏》、《说景帝前削藩书》、《募民徏塞下书》、《守边劝农疏》、《贵粟疏》、《举贤良对策》和《削藩策》等,共31篇,都被列为法家体系。
鲁迅先生对晁错政论散文的艺术特色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晁错的政论散文被称赞为“西汉鸿文”,能“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晁错政论文多峭直而深刻,如《削藩策》,以简洁短促语句来突出犀利而刚硬的力度:“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晁错在《论贵粟疏》这篇疏中细致地分析了农民与商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农民流亡,粮食匮乏的严重状况。
浅论晁错《论贵粟疏》的思想理念与艺术特色作者:石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0期摘要:《论贵粟疏》系统阐述了“贵粟”的重要性,提出了重农贵粟、入粟拜爵等主张。
本文通过对文本的梳理研究,浅论晁错《论贵粟疏》中所体现的思想理念,并分析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晁错;《论贵粟疏》;思想理念;艺术特色作者简介:石婷(1993-),女,汉族,甘肃秦安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前言:“晁错,颖川人也。
学申商刑名于軹张恢生所,与雒阳宋孟及刘带同师。
”晁错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政治家,《论贵粟疏》是其重要代表作之一。
西汉文帝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当时农业和商业的复苏,但由此也出现了农民被地主兼并而颠沛流离的局面。
针对这一问题,晁错上奏了《论贵粟疏》一文,围绕“贵粟”,提出了一系列主张。
笔者将通过梳理文本,阐述《论贵粟疏》所反映的晁错的思想理念,并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一、思想理念(一)安民理念:顺于民心“臣闻三王臣主俱贤,故合谋相辅,莫不本于人情”晁错认为,治理国家的基础是顺于民心,这是其安民理念的集中体现。
晁错引古说今,用尧、禹九年遇水,汤七年大旱,民众却未有“捐瘠”的史实,来说明民众积蓄充足的重要性。
接着作者指出如今天下平安无害,却积蓄不及汤禹之时的原因,即“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作者又列举了因粮食不足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农民的贫困会造成民众离家轻命。
指出在如此严峻的社会现实下,即使再坚固的城池与沉重的刑罚,也阻挡不了人民道德的沦丧。
列举这些危害,旨在引导、启发天子体恤百姓,突出了“务民众于农桑”的重要性。
切实保证黎民百姓的利益诉求,才是统治者治理江山社稷的根本。
“人情莫不欲寿,三王生而不伤也;人情莫不欲富,三王厚而不困也;人情莫不欲安,三王扶而不危也;人情莫不欲逸,三王节其力而不尽也。
晁错散文的创作特点
稿子一
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晁错散文那些有意思的创作特点。
他还特别善于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得让人佩服。
比如说吧,他能把一个复杂的事儿,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给你剖析得明明白白。
每一步推理都有理有据,让你没法反驳。
而且啊,晁错写东西特别务实。
不搞那些花里胡哨没用的,全是实实在在能解决问题的主意和办法。
感觉他就站在你面前,指着问题说:“咱就这么办!”
还有哦,他的语言也很有力量。
简短有力,字字句句都像锤子一样,敲打着你的心,让你不得不重视他说的话。
总之呢,晁错的散文就像是个聪明又直率的朋友,跟你掏心掏肺地讲大道理,还能给你出实用的点子,让人不爱都难!
稿子二
亲,咱们一起来瞧瞧晁错散文的创作特点哈。
晁错这人写文章,那可是有股子较真劲。
他对问题的研究那叫一个深入,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就好像拿着放大镜在找答案。
他的文字啊,简单易懂,不搞那些文绉绉让人看不懂的词儿。
就像咱们平时说话一样,直来直去,特别亲切。
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他特别强调实用性。
他写的东西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真的能帮着解决实际问题。
感觉他心里就想着:“我写这些,就是要让事情变好!”
晁错的论证也很厉害哟,一环扣一环,逻辑严密得很。
让你读着读着就忍不住点头,觉得他说得太对啦。
另外呀,他的情感在文章里也藏不住。
对国家的关心,对百姓的担忧,都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得到,满满的都是真心。
怎么样,晁错的散文是不是很有魅力?反正我是被他这种实实在在又充满真情的写作风格给吸引啦!。
简述晁错的散文的特点晁错,字叔嗣,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出身,其作品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山之作。
晁错的散文以自然为主要素材,体现出一种明朗、婉转的语言,犹如倾吐心声,真切表达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充满深沉的哲理思想,让人着迷不已。
一、晁错的散文以自然为主要素材晁错的散文以自然为主要素材,常常以山水景致、植物动物为论题,表达出他对自然的崇拜和热爱。
他的语言写的是自然的动态,犹如画面一般,将自然的美景通过自然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比如他的《谢安乡隐》,他将自然美景融合到文章中,营造出一种活泼、生动、鲜明的场景:“山坡斜,溪流潺潺,林木茂密,繁花盛开,清风润泽,碧波闪耀,横空有白鹭掠过,水花溅起,更有珠沫淋漓。
”晁错细致的描写,将自然的声音塑造得活灵活现。
二、晁错的散文充满深沉的哲理思想晁错的散文不仅有自然景致的美,而且还有深刻的哲理性意蕴。
晁错的散文常常以自然为表达深刻的道理和认识,同时也体现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究,释放出独特的心灵韵律。
比如他的《桃源》,他写了一个远离尘嚣、洁净宁静的“桃源”,并用比喻谈论了他对桃源的思考:“无恙的人,谁也不去伤害他,他连门都没有,没有凭借的物,一切他想要的都不用求,来来往往的鸟,也不会受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人生的看法,也暗喻了他对“桃源”之外充满苦难的社会的观照。
三、晁错的散文体现了真切的感受晁错的散文以深入浅出、清新明快的语言,真切地表达出他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
他以自然的景致为主题,但他却能以故事般的方式,表达出自身的心境,把自然的美景和自身的情感联系起来。
比如他的《谢安乡隐》,他们开放谦和的写作方式,写出了他对安静的乡村的敬畏以及对时间的沉思:“这里没有车辙的痕迹,无烦恼的喧嚣,江河常流,山头古木老,千年等一回,百年等一声。
”这里他用一种令人心潮澎湃的语言,表达出他真切的情感。
晁错的散文于美丽的语言与深沉的思想有着自然的结合,他用清新明快的语言,带领读者沉浸到自然中,犹如重回大自然的怀抱,于“静谧”中感受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