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大 事 记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以在学校的成长与学习经历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我的学习经历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年已经10岁了,就读于四年级。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我们描写自己在学校的成长和学习经历。
说实话,我还挺期待完成这个作业的,因为一想到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确实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那我就让笔来细细道来吧!我记得,第一次走进校园的时候,我整个人都被眼前陌生的一切吓着了。
校园里到处是高高的建筑物,操场、教学楼、餐厅,还有一个漂亮的小花园。
当时,我抓着妈妈的手,生怕迷路了。
不过,没过多久我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学习认字写字了。
虽然开始觉得汉字很复杂,但只要勤加练习就能很快掌握。
我也学会了用铅笔在田字格里写字,尽管笔画总是歪歪扭扭的。
不过没关系,老师说写字需要耐心,我就一点点改正。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自己还是个小書童呢!二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认数、算术,开始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我能借助算盘或笔算,解开一道道看似很难的算术题时,就有一种成就感。
从此,我成了小小的"算命先生"。
到了三年级,我开始学习语文方面的内容,如作文写作、阅读理解等。
我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了。
尤其是在老师讲解《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时候,我总是睁大了眼睛专心地聆听。
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位作家,写出富有思想内涵的好作品。
现在的我,已经是小学生活的"老手"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门学科,我还在学习品德与生活、科学、音乐、美术等其他科目。
每当学期末,我拿到成绩单看到自己的各科成绩都不错时,就更有动力去继续努力学习。
在校园里,我们不仅要勤奋学习,还要锻炼身体。
每周都有体育课,我们会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跑步等运动。
运动过后,我总是精神焕发,充满活力。
运动不仅强健了体魄,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品质。
此外,学校里还经常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
我最喜欢的是每年的诗歌朗诵比赛。
大事记(1951- 2006)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办公室二○○六年十月编辑前言为回顾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建校55周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在查阅学校档案、院报、简报和《四川高等气象教育长编》、《四川省气象志》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辑而成了这本《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事记》。
大事记按学校发展沿革分为短训时期、中专时期、成都气象学院时期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时期四个部分。
另将学院领导变更、获奖情况等列表附后,有关内容在文字叙述中未再提及。
因资料欠缺、时间仓促等原因,这本大事记错漏一定不少,恳请知情者继续向我们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以使《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事记》能够日臻完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办公室二○○六年十月目录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事记------------------------------------ 1短训时期------------------------------------------------- 1中专时期------------------------------------------------- 2成都气象学院时期 -------------------------------------- 5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时期------------------------------- 18 学校历任领导任职情况一览表------------------------ 39学院本科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43学院获奖科研成果目录------------------------------- 46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事记短训时期(1951年1月-1956年6月)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气象管理处在成都市小天竺街六合里建立气象干部训练大队,主要为西南培训气象技术干部,并为西北、中南输送人才。
1951年1月20日,气象干部训练第一期正式开学,主要为西南地区培训军事气象技术干部,并为西北、中南区输送人才,属于军队编制,招生49人,教员4人,训期5个月。
舒兰市实验小学2011年----2013年大事记2011年:1月,我校教师李春梅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全国小学课堂教学优质课展示数学学科二等奖。
2月22日,我校全体领导和专任教师召开“双册教材解读知识点衔接交流会”,业务校长贾秀玉在会上进行了专题业务辅导。
2月28日,在吉林市首届“七巧科技”科普系列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3月,胡海英校长撰著的《“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创适教育”的实践之路》分别由吉林出版集团和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表。
3月29日,舒兰市“强化常规管理,构建高效课堂”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吉林市教育学院小教部副主任邹春红、舒兰市教育局局长范景学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胡海英校长做了经验介绍,与会领导对我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均给予高度评价。
3月,我校教师宋桂玲、林春艳、李岩在教育部“国培计划吉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项目”中荣获优秀作品单项二等奖;白丽萍、胡耀红、毕兰英、雷妲、倪艳霞、邵金英、王瑛玮获三等奖;杨晓黎、刘淑荣、李志伟、李吉贤被评为优秀学员。
4月12日,吉林市教科所科研室主任王国柱、教育科研室研究员隋春红和翟羽佳来校,对我校的科研工作及科研室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和指导。
4月,教师李春梅荣获中国教育学会首届“百优全国小学名师”荣誉称号。
5月4日,举行全校“三解读”工作调研会,会上胡海英校长作了重要讲话。
5月,荣获吉林市首届“七巧科技”团体擂台赛第一名。
5月6日,在国培计划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中评为优秀项目校。
5月6日,我校召开“渗透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成果专题汇报研究会。
5月16日,原舒兰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姜忠义同志到校指导“创适教育“工作。
6月1日,附属幼儿园举行“庆六一、爱家园”幼儿特色画展,全园共展出了三百多幅幼儿精美作品。
6月7日,我校召开“解读竞赛教师培训会”。
6月,教师姜芸的论文获2010年吉林市优秀教科成果论文类一等奖,张凤、董轶男、杨冬娟荣获二等奖;周凤荣、师仰静、邵金英、陈阳在吉林市第二届小学教师教材解读竞赛中获语文学科特等奖;教师徐艳玲、宋桂玲、杨玉梅分获数学学科特等奖、一等奖;董轶男、姜鹏睿获科学学科特等奖和一等奖;付慧荣获品德与社会学科二等奖。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全体师生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现将本年度学校大记事进行总结,以飨读者。
二、教育教学工作1. 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本年度,我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
(1)优化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特点,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创新教学方法:教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教学研究: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规范,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开展教师培训: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优秀人才(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举办各类文艺、体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3)实施个性化教育: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德育工作1.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工作水平(1)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系,明确德育工作职责。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选拔优秀班主任,开展班主任培训,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2. 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培育良好习惯(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加强家校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 加强安全教育,保障学生安全(1)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消防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校园安全设施,加强校园巡查,确保校园安全。
学生生活大事记《学生生活大事记》嘿,咱这学生生活啊,那可真是一部精彩纷呈又状况百出的“大戏”呀,今儿个就来唠唠那些算得上是“大事记”的事儿吧。
先说这开学第一天,那场面,就跟赶大集似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我背着那沉甸甸的书包,感觉就像背着一座小山似的,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学校挪。
心里还直犯嘀咕呢:“这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会不会遇到啥奇葩老师,或者交到一些特逗的新朋友呢?”刚进教室,瞅见那一张张陌生又带着点好奇的脸,我这心里就开始打鼓了,寻思着怎么去跟他们搭话呀。
这时候,突然有个同学跑过来,笑嘻嘻地跟我打招呼,嘿,就这么一下子,那紧张感好像就少了点儿,感觉新的学期好像也没那么可怕啦。
考试,那绝对是学生生活里的一件“大事”呀!每次临近考试,那气氛,压抑得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阴沉沉的。
我呢,就开始临时抱佛脚,疯狂地翻书、背知识点,心里想着:“哎呀,早知道平时就多学点了,这下可咋整呀?”考试的时候,那笔在纸上沙沙沙地响,我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跟那笔的动静同步了,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要是碰到一道难题,那真是感觉脑袋都要炸了,就像有只小蜜蜂在里面嗡嗡乱撞似的。
等考试结束,交了卷,又开始忐忑不安,心里琢磨着:“这次考得咋样呀?会不会又考砸了呢?”要是成绩出来还不错,那可就乐开了花,感觉自己都能飘起来了,恨不得马上跑回家跟爸妈炫耀一番;可要是考砸了,哎呀,那心情就跟掉进了冰窟窿似的,凉飕飕的,想着怎么去面对爸妈那失望的眼神呢。
还有那体育课呀,有时候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呢,是因为终于能从教室里那闷得慌的环境里跑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了;恨呢,是因为有些体育项目对我来说真的太难啦,就说那八百米长跑吧,每次跑起来,我都觉得自己的腿像灌了铅似的,沉得要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感觉肺都要炸了。
我就边跑边在心里喊:“这谁发明的八百米呀,简直就是折磨人嘛!”可等跑完了,又觉得挺有成就感的,毕竟坚持下来了呀。
再说说参加学校活动这事儿吧。
校园中难忘的一件事作文大学生记叙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校园中难忘的一件事作文大学生记叙文篇1今天早上,我像一只欢乐的小鸟跳到了学校,坐着宽敞明亮的大巴车,马上要到青少年宫了,呀!那种激动的心情真是用语言无法表达!我们终于到了位于城东的青少年宫,一下车就急匆匆地赶到我们的休息教室”教室“。
我们刚放好书包,就有一位老师走了进来,那位老师有些老了,像一位打仗熟练的老将军,那位老师带我们到了”能工巧匠屋,“并叮嘱我们不许去玩那台机器,等我们回答:”知道了!“才放心让我们进去。
活动终于开始了,先由老师来示范,动作非常熟练,真被我猜中了。
老师做好后就由我们做,可由于太紧张,弄得歪歪扭扭,一点儿也不好看,还由于太胆小,怕把那根针弄破,最后没做成。
一个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吃好香喷喷的`午饭,我们就来到了”软陶制作区,“里面的完美作品使我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的我晃了晃脑袋,这才清醒过来,我多么想做一个属于自已的作品呀!等到老师示范好,材料也准备好,我们就要动手做了,我既高兴又紧张,问问这个又问问那个,兴奋的心情总也平静不下来。
我终于把小鱼作品做好了,下面做好线,我打了几个节,把珍珠对称穿进去,正好老师把”烤“好的鱼拿过来,哈!一穿,一条亲手做的项链”出锅“了。
下面还去了yo——yo体验区,学了几个花样,都还不熟练,yo——yo非常难学哦!一天的活动结束了,我学会了许多东西,在乘大巴回去的时候,我还在想刚才学工的时候,呀!真难忘,让它在心中永远保留吧!校园中难忘的一件事作文大学生记叙文篇2标题:不敢相信,终于可以当大学生了!大家好啊,我是小明,今年刚上小学六年级呢!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就是想象自己将来当大学生是什么样子。
那可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啊!大学生活一定超级棒的!首先,大学校园那么大,到处都是漂亮的树木花草。
小时候在公园里玩耍都觉得特别好玩,更何况是在大学的绿色校园里啦!那里一定有超多可爱的小动物,像松鼠、小鸟之类的。
2001年学校大事记一月1月1日,学校决定将产业处捷利机电厂(实习工厂)划归机械工程学院管理。
1月3日,徐尤南副教授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月3日,学校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党委书记、校长张安哥主持召开会议。
会上,张校长就《中国高等教育德育大纲》中德育的定义、内涵、目标、途径、原则、考评、组织实施等进行了介绍,要求尽快起草我校德育工作大纲和实施细则。
1月8日—4月8日,副校长雷晓燕教授应友好学校日本九州工业大学邀请,赴日从事为期三个月的合作科研工作。
1月8日,学校成立招生就业办公室,主要承担学校招生计划的拟定、招生录取,毕业生就业指导、推荐和派遣工作。
1月8日,学校决定,学工处(部)与校团委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员),承担原学工处(部)学生管理、学生思想教育以及原团委所承担的工作职责。
1月11日,学校撤销总务处,同时成立后勤管理处和后勤服务集团。
1月11日,校党委通过后勤改革实施方案,正式成立“华东交大后勤服务集团”,改制后的后勤服务集团,实行总经理责任制,其相对独立,具有二级法人性质,按照市场运行规律,模拟企业化管理,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1月24日,省人民政府下达赣府厅字[2001]13号文,将省煤炭技工学校并入华东交通大学,同时撤销省煤炭技工学校建制。
1月,我校大学生代表队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络大赛“江印集团杯”江西赛区选拔赛优秀代表队称号。
二月2月2—16日,湖北、河南、江苏、浙江四省相继成立华东交大校友联谊会。
2月18—5月20日,受江西省委委派,以学校党委副书记徐朝亮为组长,吉安市副市长贺宗鑫为副组长,吴昌连、周金鑫、俞晓兵及吉安市卫生局副局长左和祥同志为组员,组成省委派驻安福县“三个代表”教育督查组,对该县的“三个代表”教育进行督查。
督查期间,全体同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精心指导,受到当地组织和群众的好评,在全省召开的农村“三个代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徐朝亮副书记作为督查代表作指定发言。
大事记1944年春,由杨生甫、钟敏、蒲健秋、刘著凡等几位地方知名人士,在岳池县城东街茶园相聚,筹划在岳池上东关创办一所私立中学。
这一设要得到同乡,国民党新编第九所师长杨晒轩的赞助,并研究确定在顾县伤的两所古庙——禹王宫、广福寺作为校舍。
同年十月,兴工改建,筹备办学经费,推举杨晒轩为董事长,杨生甫为副董事长,确定学校名称为“岳池县私立岳东初级中学校”。
庚即办理立案手续。
同时聘请蒲健秋为校长,再由校长聘请刘著凡为教务主任、刘天雄为训育主任,唐征久为事务主任。
正式招收新生165名,分为三个教学班。
同年八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全校师生开庆祝大会,会后师生上街游行。
1946年五月,全校师生三百余人,经岳池县城到南充旅行,参观了南充高中、南充师范、桑职业学校、育才中学、私立民德中学、私立成达中学等校。
所到的学校,展示了学校师生创作的木刻美术作品,并介绍了学校的创办情况。
在南充参观结束后,经东观、东板等乡村校,历时七天。
1948年夫,学校师生举行庆祝建校三周年暨欢送第一班毕业同学大会。
应邀出席大会的有岳池县教育科长,地方知名人士。
会上由杨生甫代表董事会讲话,校长蒲建秋汇报了三年来的办学情况,师生代表也发了言。
为此,学校铅印出版了建校三周年纪念册第一班毕来同学录,同时在校门口右侧树立一块由刘鹗撰文,秦效侃用隶宋体书写的纪念石碑。
1949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刘鄧大军入川,临近解放岳池,国民党溃兵路过顾县场,学校被迫停课,师生纷纷离校,学校只留少数人护校。
十二月十七日岳池和平解放,十二月十八日岳池临时治安委员会文教组召集各中小学校长开座谈会,决定复课时间,学校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复课,学生原有250人,减少至百余人。
1950年春,校长蒲建秋被推选为岳池县各界代会方的驻会代表后,由教务主任刘著凡担任校长不久,刘著凡被调任岳池县文教科科长,并代理岳池县私立岳东初级中学董事长,任命教量蒋文俊代理校长职务,龚镇志、张家祥先后任过教导主任。
光荣中学校建校以来大事记光荣中学自建校以来,风雨兼程20年,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目前已成为射洪县初中示范学校,在射洪县乃至遂宁市享有了较高声誉。
历史不会忘记光荣中学创立、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
1988年8月,经太乙区委书记杨洪云、太乙区教办主任何昌全等领导同意,太乙镇党委、政府决定成立太乙镇第二初级中学校,谢天成为首任校长,蒋绍祥为首任党支部书记,母华顺为首任教导主任和工会主席。
1988年8月中下旬,谢天成、母华顺、罗从领、杨继昌、江印昌等着手学校筹建工作,8月30日,太乙镇二中召开第一次全体教职工会议,标志着太乙二中的筹建工作全面完成。
1988年9月1日,太乙镇第二初级中学在原太乙镇8村小学校址正式开学,当时有教职工23人(含代工代课3人),6个班,学生341人(当年招生160人)。
1988年10月,私营企业家李光荣先生华居落成,借前往祝贺机会,母华顺、罗从领、包国友、杨继昌等为学校争取到李光荣先生捐资2万元改善办学条件。
1988年10月,杨素芳指导的学生何容参加全国英语竞赛首次荣获省级二等奖。
1988年11月,经学校请求及包国友、江印昌、杨继昌等教职工的协调,太乙镇党委书记包作历、太乙镇人民政府镇长张翠龙决定筹备资金新建太乙镇第二初级中学,并着手选址,为新校选址太乙镇分管领导税国明、王治中先后召开征地协调群众会30余- 1 -次。
1989年1月,经学校谢天成、母华顺、罗从领、包国友、杨继昌、镇政府税国明、王治中等人的共同努力,李光荣先生决定捐资60万元新建太乙镇第二初级中学,为太乙镇政府解决了建设筹资难题。
1989年3月,光荣中学新校址选定在8村6社,并于4月动工修建。
1989年8月,母华顺调县农广校工作,冯家纯提任学校教导主任并兼任学校工会主席。
1989年9月,因新学校正在建设过程中,本期开学典礼借太乙镇电影院举行,名誉校长李光荣、区委书记杨洪云、教办主任何昌全到会鼓励师生。
厦门中学堂始建,这是厦门最早的官办中学。
当时,在兴泉永道姚文倬的热心推动下,厦门地方人士组成中学董事会,推举叶大年、陈纲为总董,教育界名流周墨史、王隆惠、黄雁汀、王伯吹、余雨农等为董事,积极筹办厦门中学堂,地址就玉屏书院进行扩建,经费从玉屏、紫阳两书院原有经费拨充,缅甸华侨王蔼堂捐献1000两银元资助,并酌情收取学费。
聘请周殿修任监督(校长)、周殿薰、黄瀚为监学兼教师。
农历四月四日,举行开校暨开学典礼。
第一学期招生50余人,分“正斋”,“备斋”两班,各20多人。
确定每年七月五日为蔼堂先生捐资兴学纪念日(纪念活动逐年举行,直至厦门沦陷时始停)。
第二学期,由于声誉远播,内地学子纷纷要求入学,生数骤增,厦门中学堂把原来正斋、备斋改为甲、乙两班,把新生续编为丙、丁、戌、已等班。
学堂以古文、经学、史地、数学为主课,国语、英语、音乐、体育为副课,学制为四年。
如此大胆改革,冲破数千年之练习,重视学生德智体诸方面教养,为培养多知识,多技能之才奠定基础,作出了贡献。
周氏辞职,黄必成继任。
厦门中学堂改称“思明中学”,王人骥任校长。
思明中学收归省办,称“省立第十三中学”,由留美学生黄琬任校长。
学制为四、二制,学生150余人。
是年冬,校长制改为委员制,黄琬调省,由杨展伦、杨山光、吕炳水、张伯炘、李伯端组成校务委员会,共理校务。
恢复校长制,杨展伦任校长。
1928年下半年,当时厦门的团市委书记叶贵煌介绍叶启亭(叶飞)加入共青团,很快又发展了叶启存和郭礽疆入团,建立了团支部,叶飞任团支部书记。
这是厦门第一中学第一个共青团支部。
团支部团结进步青年,组织读书会,做了大量学生工作。
爆发第一次学潮。
是时,学生叶启亭(叶飞)、叶启存(叶飞胞弟、1935年英勇就义)、郭礽疆、方清吉(方毅)、许其炜等进步学生,团结青年传播革命思想,点燃革命火种,领导学生运动发展。
以反对林德耀为导火线,毕业班考试全交白卷,迫使扬展伦去职。
杨展伦调省厅,林荫南、李增扬先后继任校长。
在校经历精简50字范文(4篇)经历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īnglì,指自身或他人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在校经历精简50字内容(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在校经历精简50字本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
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
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
我对自己的专业无比地热爱,国画(中国画)是中国的国粹,我十分热爱美术,热爱中国画,可以说美术中国画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是我的特长也是我的爱好。
我为此付出很多也得到了许多快乐。
我快乐我是美术专业的,我兴奋我学的是中国画。
但是国画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学习好它,有所成就更是不轻易。
而且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不断学习。
加上中国画有时并不能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肯定,难以体现其价值和得到回报。
可我一直都在十分认真的学习,努力钻研。
用我的满腔热情,用我全身心的快乐都放到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中。
我不但学习打好美术专业所应有的牢固的基础、中国画的专业知识,而且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让自己学习中国画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第二篇: 在校经历精简50字从XX年9月开始,我正式步入了大学生活。
大学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地方,是一个补给智慧与锻炼能力的地方,更是一个塑造与改变人的地方。
走过这一学期,我感受颇深。
下面我就从学习、工作、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1、学习方面进入大学,最大的挑战就是“改变”,特别是在学习方面。
与以前的学习相比,大学学习失去了表面上的竞争,失去了所谓的考学压力,失去了全面但肤浅的课程。
取而代之的是自我努力意识的增强,自我加压的学习态度,窄范围但深层次的课程学习。
上课认真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问题问老师,认真做作业,按时交作业……这些似乎是已经说烂了的课堂要求。
对我来说,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这些要求有了深入的认识。
有时上课一跑神,就落过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我的学校日记(15篇)我的学校日记(15篇)我的学校日记1今年九月,我们搬进了美丽又舒适的新的校舍,一切都是那么耳目一新。
跨进学校大门,两幢风格独特、高大气派的教学大楼便展示在我的面前,中间一条宽敞的绿地操场,好像走进了大自然,走到操场那头,坐在长廊两边的木头座位上,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大自然的清净。
走进南楼的大厅,第一眼见到的是一架崭新的三角钢琴,每一次听的到同学们那优美、典雅的琴声时,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往左边走到三楼,那就是我的教室,每当上课铃响起,我们就好像走进了一个个知识的海洋,我们就在这广阔的大海洋里尽情的遨游。
向右边走是一个多功能的教室,走进多功能教室,第一眼就看见那波浪似的天花板,雪白的墙壁上衬着几条深红色的窗帘,微风吹过,窗帘好像天女散花一样飘起来,又悠然洒脱地落在地上。
我爱我们的学校,我爱我们的校园,我爱我的教师,我爱我的同学。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让我们的校园永远保持得那么美丽、那么整洁、那么焕然一新。
我的学校日记2我的学校位于滨河大道的南面,在皇岗口岸的对面,因为学校位于福田路最南的地方,所以叫做福南小学。
走进校门,你会发现大门的左右两边各有两棵高大茂密的木棉树。
它们两个就象影影不离的好兄弟,保护着我们的学校。
大厅中间,一尊伟人铜像微笑着望着我们,好像在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校的东面就是操场。
操场的面积很大,可以容纳我们全校二三千人。
操场的南边和东边各种着两种树。
分别是菠萝蜜树和芒果树,夏天的时候,菠萝蜜结出一个个又大又甜的菠萝蜜。
芒果树上是金灿灿的大芒果。
沿着教学楼左边的楼梯,到了三楼又往左拐。
第三间就是我们的教室。
教室既宽敞又亮堂,地板一尘不染。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走廊玩游戏,有的在跳绳,还有的在教室里看书。
学校就像我们温暖的家。
同学是兄弟姐妹。
我爱我的学校。
我的学校日记3我的学校是高新第一小学,学校位于高新大道以北,滨河路以南,北依美丽的高尔夫球场。
2008年学校大事记07.12.30—08.01.02,韩国顺天市晓泉高中师生代表团一行18人由郑晃基副校长和文昌荣老师带队来我校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1月3日,惠贞书院任国安校长、徐奋副校长等一行四人来我校了解学习新课程改革方面有关的实施情况,林金妙校长作了详细介绍。
四中共建单位联谊会。
1月8日,市信息技术青年教师学科培训活动在我校举行。
1月10日,泰国兰是大学中文商学院洪风院长和国际事务部周国海主任一行2人光临我校参观,商榷合作办学事宜。
宁波四中与惠贞书院的新课程教研活动在我校会议室举行。
1月11日,市教育局学校安全评估检查组对我校进行“平安校园”复查和年终安全工作检查考核。
党总支组织召开各级座谈会。
1月14日,市教育局领导专家评估检查组一行6人对我校进行“现代化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评估验收。
宁波四中被授予2007年度江北区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信誉度等级A级示范单位。
1月15日,文教街道安全办来我校检查安全工作。
1月17日,宁波四中团委荣获2007年度宁波市“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
1月18日,党总支组织召开各支部党员民主生活会。
1月22日—24日,高一、二、三期末测试。
1月23—26日,校级领导看望学校的离退休老师、病中休养在家的教职员工。
1月28日,宁波城区直属(高中)校长联谊会在我校举行。
主题“提升内涵,推进新课改”。
1月31日,政教处对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召开休学式,2007学年第一学期结束。
1月31日—2月4日,由徐未宇、刘晓燕老师带队的师生代表团共16人访问韩国顺天市。
1月31日—2月21日,寒假开始。
2月1日,召开行政会议,总结07学年第一学期工作,反思存在问题和下学期解决的方法。
2月21日,市教育局局长黄士力、局办公室主任鲁焕清和基教处调研员高祖祥一行三人莅临我校巡视新学期开学工作。
北京校友会会长范振民参观走访学校。
2月22日,07年度第二学期师生报到。
2月23日,举行升旗仪式暨新学期开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