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的主要进程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第7课启蒙运动一.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1.从经济、政治、科学方面,了解启蒙运动的条件2.理解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特点3.认识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区别和联系。
三.概念解释1.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ärung),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
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2.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
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儿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
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经验主义中的一派),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
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3.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的概念请阅读考试说明书181页4.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
《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
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 义思想的发展。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 的发展;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新兴阶级力量壮大科学的发展,教会的不少说教不攻自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英国(兴起) →(高潮) →世界(进一步发展)(含义: )和天主教会主要思想①猛烈抨击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 制; ③提倡“ ”,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④法律应以 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 制 ②提出 学说,权力彼此制衡; ③法律不能违背人的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①“天赋人权” 、“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①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的 和理性判断; ②强调人的重要性,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主权在民,自由平等④自由也要自律, 自由平等只能在 之内。
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纯粹理性批评》影响是法国启蒙运 动的领袖,其 思想对 18 世纪 的欧洲产生巨 大影响。
奠定了资产阶 级有关国家和 法的理论基础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是近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 其理性批评哲 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人物伏尔泰 法国孟德斯鸠 法国卢梭 法国康德 德国”和社会契约思想;;(不反私有) 《《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冲击着欧洲的;②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传播了思想;①极大了鼓励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的斗争; (如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①核心:由提倡人性到崇尚理性;②斗争矛头:集中批评封建专制制度;③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明末清初的思想批评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条件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束条件缚。
启蒙和启示启蒙之谓,乃是光对黑暗的穿透和驱逐,是实事的揭蔽和显示;在英文中,「启蒙」即"enlightenment",是直接从"light"(光)这一词派生出来。
按照我的看法,不能说基督教没有启蒙一说,「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我是世上的光。
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等经文就有「启蒙」的寓意,《尼西亚信经》也说耶稣基督是「光中之光」;「在《创世纪》中,上帝创造完天地后,首先创造的是就是光,至今它仍然是犹太教和基督教上帝存在的象征。
施洗者约翰宣布耶稣是光,耶稣本人也确认这种说法」。
《约翰福音》一章1-9节: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
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生命在他里头。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
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因此启示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启蒙」,而这一段经文所表达得基督教「启蒙「观则是:(1)这永恒之光源于上帝;(2)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自己向这个世界显示其启示,作为上帝启示的耶稣基督就是这光本身。
当然,我们用的「启蒙」是一个现代的概念,至于它和基督教「启示」的关系,这个启蒙是否如《圣经》所言「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则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1、「何谓启蒙」和启蒙观的转型一是「现代性」观念在起源上与基督教的关系。
在词源学上,英文"modernity" (现代性)源于拉丁文的"Modernus",原词于五世纪末期定型,具当下(present)与目前(now)之意,是一种时间观念。
一般认为,该词与基督教末世观有直接的关联。
在许多基督徒看来,耶稣基督的诞生是历史自然延续的中断和转变,人类历史因此从神谴走向赦免,从苦役走向自由;当基督教是在五世纪取得社会主导地位之后,他们使用了这个概念,为的是宣告他们沐浴在新世纪的阳光之下:一个后基督的时代,一个走向自由和救赎的时代,一个与罗马异教时代有本质区别的全新时代。
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回复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始于18世纪,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兴起代表着德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逐步回答关于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的问题,并介绍该运动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一、德国启蒙运动的起源德国启蒙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晚期,当时欧洲的新兴知识分子开始推崇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类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进步。
这些思想逐渐传入德国,并在18世纪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二、主要思想和理论德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包括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的批判,以及对人权、民主和自由的推崇。
启蒙运动倡导人们摒弃迷信和无知,追求知识和智慧。
在宗教方面,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们主张宗教应该符合理性原则,并呼吁信仰的自由和宗教之间的分离。
此外,德国启蒙运动也重视教育的普及,认为教育是塑造人类思想和品质的基础。
三、重要代表人物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各自的著作和言论推动了这一运动的进程。
以下是其中几位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1. 康德(Immanuel Kant):他是德国启蒙运动的象征性人物,被公认为哲学领域的一位巨匠。
他提出了著名的“决断力公约”,强调个体通过个人思考来判断事物,而不是盲从他人。
2. 沃尔夫(Christian Wolff):他是德国启蒙运动的早期推动者,德国启蒙哲学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通过理性思考来发现自然法则,并对政治、道德和宗教进行理性批判。
3.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冯·沃尔夫(Georg Friedrich von Wolff):他是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是启蒙运动中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
他通过他的。
第 7 课启蒙运动课标: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材分析: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以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为第一手史料,培养学生对历史理解能力、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对比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
教师或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启蒙运动的背景材料和启蒙运动领导人的主要观点,让学生在课上分析、讨论,从而从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能力,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2.教学难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启蒙思想的传承性和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 18 世 60 年代法国××局怪信:寄人之王、人民的哲学家、欧洲的守神、祖国的喉舌、国王的史学家、英雄的歌者、的守者⋯⋯⋯⋯宗教狂的、被迫者的救星、人的靠山 .(共 17 个称 ) 。
送了?什么他受到法国人的如此尊敬? (送了伏泰,法国启蒙运的袖! )伏泰在启蒙运中提出了哪些主呢?什么是启蒙运?什么会起启蒙运?(二)、教学程一、启蒙运的史背景教 :材料一 17—18 世,随着欧洲本主的不断展,力量壮大。
但是封建制度重阻碍着本主展;同自然科学的展使得人到人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封建制和反教主的斗争成了代的要求,一思想上的启蒙运首先在英国起。
——《人教版必修三教用》材料二 17、18 世自然科学的展也批判封建主提供了利的思想理武器。
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启蒙运动是指对普遍存在的显式或隐性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施加批判性新观念,旨在实现社会、文化和政治变革的一种思想运动。
它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但直到17世纪后,它才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并得到了欧洲的一致认可。
启蒙运动的特点是重新思考欧洲人对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的观念,它通过倡导理性思维而推动了思想的发展。
启蒙思想的影响在欧洲不断扩大,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有英国哲学家史蒂芬霍金斯(Stevenson),法国作家伏尔泰(Voltaire),德国作家米特利马克斯(Mittel Mark)等等。
霍金斯在他的作品《科学史》中,通过深刻洞察人类社会演变过程,发现了人类思想解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联系,进一步推动了启蒙运动。
伏尔泰则用他的著作《百科全书》辩护了人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的的自由等,为英国的独立提供了有力的政治精神支撑。
米特利马克斯则把启蒙运动的思想应用到实践中,批判了法律制度、宗教制度以及人类社会存在的背景。
他进一步发展了启蒙思想,关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分化的现象。
随着上述作家及其他先驱的思想的传播,启蒙思想的影响在欧洲范围内迅速传播。
它不仅影响了政治体制,而且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思想观念,开拓了思考的新领域。
与此同时,它也提倡了对过去观念的思考和批判,一种新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得以形成,促进了艺术、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从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已经影响了社会各个群体,从文化到政治,都受到质疑和批判。
在20世纪,启蒙思想得到了更近新的发展,它不仅引发了新的思考,还形成了一种重新定义现实的新观念。
这种新的理解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并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总之,启蒙运动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改革运动,它对欧洲历史上的文化发展和政治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理念和思想激励了欧洲社会的改革,并影响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审美标准。
启蒙思想仍然在影响着当今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等领域,它将永远留在历史的重要变革中,为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思想启蒙运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兴起的一场思想改革运动。
这场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思想启蒙运动涵盖了哲学、政治、文学、教育等多个领域,其思想内涵包括了现代文明、人权、民主、科学、民族意识和国家主权等多种方面。
这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仅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思想上的一次革命。
以下就来具体探讨一下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思想启蒙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的背景思想启蒙运动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形成的。
在这段历史中,中国积累了大量的文化和知识,但同时也受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因此,这场运动的背景包括了一系列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
比如,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略、辛亥革命、中华民族自强运动等,这些大事件都是推动思想启蒙运动的初始条件。
同时,西方现代文明的引进也成为了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动力之一。
思想启蒙运动的意义思想启蒙运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推动,同时也在于对中国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和重构。
在这场运动中,中国爱国主义被深深地激发,同时中国民族觉醒也得到了好的开端。
运动的倡导者们深刻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提出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观点。
其中最基本和重要的就是倡导科学和民主。
其思想内涵也包括了尊重人权、建立法治社会、倡导普及教育等多重方面。
因此,思想启蒙运动的意义十分重大。
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想理论,为中国自身文化传统的扬弃和重建提供了一条道路。
在这场运动中,中国迎来了伟大的新时代,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思想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在思想启蒙运动中,有很多思想家和政治家为其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思想贡献和政治理念都为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开创了新的阶段。
其中,代表人物包括了诸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们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中国的启蒙运动与命运中国的启蒙运动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入影响着中国的命运。
一、启蒙运动的起源启蒙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活动,而在清代中后期启蒙运动逐渐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反对封建专制、呼唤自由平等的主要思想动力。
这一时期,一批思想家和学者开始关注西方思想,并将其引入中国。
二、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启蒙运动主要思想是倡导人的自由、平等和民主,它反对封建专制和官僚主义,主张科学、理性和自由思想。
一些启蒙运动家积极主张革命,试图通过推翻清王朝,实现中国民主化进程。
三、启蒙运动的主要成就启蒙运动的主要成就在于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的制度、文化和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
启蒙运动家们从斗争中获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为后来的民主化、革命和社会变革提供了有益的指引。
四、启蒙运动的失落和重新启程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启蒙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失落了。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不断开放,吸收外来文化和思想,启蒙运动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不少中国学者和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思考“启蒙”的概念和价值,并将其与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现状联系起来,以期推进中国的自由化和民主化进程。
五、启蒙运动与中国命运中国的启蒙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中国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念基础,而且促进了中国人民对于科技和知识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脉络,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在不断前进中发展壮大。
总之,中国的启蒙运动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它不仅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启蒙运动的主要进程
1.起源——英国
17 世纪,启蒙运动发源于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英国。
最早发生于英国的原因:17 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在此经济基础上,英国最早出现启蒙思想;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启蒙思想由此产生。
霍布斯和洛克是英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家。
霍布斯的观点是:(1)社会契约;(2)不反对君主专制;(3)无神论但又主张借助宗教维持社会秩序。
代表作:《利维坦》。
洛克的观点是:(1)社会契约;(2)主权分立。
两位思想家思想的相同点,都主张社会契约。
不同点:霍布斯不反对君主专制;洛克提倡君主立宪制。
启蒙思想家们普遍追求人的自由权利。
但这种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无限制的,它必须受人民共同意志的制约。
人民的共同意志即社会契约。
在服从共同意志的条件下,人人都是平等的,从而也都是自由的。
否则,个人自由根本无从谈起。
2.高潮——法国
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转到了法国。
在那里,出现了一批光芒闪烁的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
欧洲启蒙运动进入了高潮。
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18世纪中期,法国资本主义程度较高,封建专制制度更加腐朽,封建统治陷于全面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许多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对旧体制发起全面攻击,众多的启蒙思想家把启蒙运动推想高潮。
法国因此成为运动的中心。
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但同时,法国又是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堡垒,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盛行。
作为第三等级的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许多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对旧体制发起了猛烈冲击,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启蒙思想。
法国思想家从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那里进行了继承:①宗教方面:对教权主义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②在国家产生问题上:否认君权神授,认为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了国家;③关于国家职能:建立国家的目的之一是保护私有财产;④国家政权应分属于议会和君主掌管的思想。
同时,也进行了发展:在更猛烈的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还希望通过“开明”君主实行改革;在分权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在社会契约创造国家的思想基础上,发展成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等,从而将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