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 格式:ppt
- 大小:16.19 MB
- 文档页数:91
《中国建筑史》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建筑的定义与功能1. 建筑的定义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空间和实体的组合,满足人类居住、工作、休闲、文化等多元化需求。
建筑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构成,它还承载着社会、历史、文化、技术等多重价值。
2. 建筑的功能(1)实用性:建筑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满足人们的日常活动需求,如居住、教育、医疗、商业、交通等。
(2)审美性:建筑通过其形式、色彩、材料、比例、尺度等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提升人们的审美体验。
(3)象征性:建筑常常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如权力、财富、信仰、身份等,成为社会地位和文化认同的标志。
(4)技术性:建筑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它体现了人类对材料、结构、环境控制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5)环境适应性:建筑需要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1)建筑实体:包括古代宫殿、民居、寺庙、园林、城市、墓葬等各类建筑。
(2)建筑技术:如木构架、砖石结构、穹顶技术、装饰工艺等。
(3)建筑制度:包括建筑规范、城市规划、工程管理等。
(4)建筑文化:建筑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的关系。
(5)建筑人物: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师、工匠、理论家等。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系统搜集和分析古代文献、典籍、地方志、建筑专著等,提炼建筑历史信息。
(2)实地考察法:对现存建筑进行详细的现场记录、测量和分析,了解建筑的实际状况。
(3)比较研究法: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进行比较,探讨其风格演变和相互影响。
(4)类型学研究法:对建筑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各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性。
(5)考古发掘法:通过对建筑遗址的发掘,揭示建筑的历史层次和结构特点。
(6)建筑复原法:根据历史资料和考古成果,对已不存在的建筑进行科学复原。
三、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意义1. 文化传承:中国建筑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建筑史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人文故事北京故宫在线阅读人文故事——北京故宫在线阅读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然而,在我们走进故宫的同时,是否曾经想过故宫中隐藏着哪些人文故事?本文将带您走进北京故宫,在线阅读这些悠久历史中的人文故事。
第一章:宫殿梦幻之都在讲述故宫的人文故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故宫的基本情况。
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地带,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杰出代表。
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共有大大小小的建筑物980余座,拥有9000多间房屋。
每个建筑,每个门窗,都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故宫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帝王的庄严威严,也能见证宫廷文化的繁荣与兴衰。
每一次踏入故宫,仿佛都进入了一个宏大的宫殿梦幻之都。
第二章:紫禁城的秘密花园故宫中最知名的地方莫过于紫禁城,它是宫廷的核心所在,也是帝王行宫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紫禁城的深处,隐藏着许多人文故事,比如“故宫的秘密花园”。
故宫的秘密花园位于宫廷的后半部分,由四个小花园组成:昆明湖、乐寿堂花园、长春真园和福寿花园。
这些花园各有特色,以其精美绝伦的园林设计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
昆明湖是紫禁城内最大的湖泊,水面宽广,湖心孤岛上耸立着宝塔,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乐寿堂花园以其精美的室内布局和外部园林设计而闻名。
长春真园则是一个以瞭望台、夏宫等建筑为主体的园林空间,展现了故宫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福寿花园则以其华丽的建筑和壮丽的园林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第三章:历史文物的珍藏除了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花园外,故宫还是一个世界级的文物珍藏地。
故宫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包括文物、绘画、珍珠、瓷器、典籍等。
其中最有名的文物莫过于故宫博物院内的“乾隆御制瓷器”。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富有文化素养的皇帝,他对瓷器的热爱使得故宫内收藏了大量由他亲自制作或者是下令制作的瓷器。
这些瓷器品类繁多,款式精美,堪称艺术的杰作。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教学课件 (一)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对世界建筑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富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被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艺术专业课程中。
本文将介绍一份名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教学课件”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知识。
第一部分:教学课件的结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教学课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历史概述。
包括与汉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不同时期宫殿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2.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基本构造。
从门楼和大殿到厢房、亭台和花园等,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各个构件及其特点。
3.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建筑材料。
讲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所使用的各类传统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石材、土、砖瓦等。
4.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造型和装饰。
包括对古代宫殿建筑各种装饰手法的介绍,如雕、刻、画、砖、瓦、灯、钟等。
5.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文化内涵。
探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建筑形式、装饰图案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6.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实践应用。
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修为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实际应用于设计实践中,从而将教学内容提高到更加实际的层面。
第二部分:教学课件的优势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教学课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具有以下优势:1. 资料丰富。
课件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图表和详细的文字说明,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历史、文化和技术。
2. 效率高。
通过教学课件的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系统的学习体验。
3. 具有互动性。
教学课件采用了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进行实时交互,更加自主地学习和探索。
4. 适应性强。
教学课件可以根据特定的学科、课程和知识点进行定制和调整,适合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使用。
第三部分:使用方法和效果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教学课件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网络在线学习中、自主学习中等多种场合使用。
中国的古代宫殿中国的古代宫殿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展示了中国人民智慧和美学追求的结晶。
这些宫殿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和精美的细节而闻名于世。
从最早的商代到清朝,中国的宫殿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每个朝代都留下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宫殿的演变及其在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商代和西周时期的宫殿建筑商代的宫殿建筑以殷墟遗址中发现的王城遗址为代表。
这些遗址包括母亲庙和太庙,展示了商代君主的权力和地位。
宫殿采用了石灰土砖和木质结构,墙壁上刻有精美的壁画,描绘了古代商朝的生活场景和宗教仪式。
而西周时期的宫殿则延续了商代的建筑特点,但也出现了一些创新,如更大规模的建筑和更丰富的装饰。
二、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建造了著名的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展示了秦代宫殿建筑的浩大规模和雄伟风格。
汉代时期,宫殿建设更趋完善,宫殿规模更大,结构更复杂。
这些宫殿分为前殿、后宫和御花园等部分,各个区域都有独特的功能和建筑特点。
汉代的宫殿建筑融合了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风建筑风格。
三、唐代宫殿建筑的繁华盛世唐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巅峰时期。
长安城(现在的西安市)是当时的都城,建有宏伟壮丽的皇宫和大量的寺庙。
唐代宫殿建筑注重以金碧辉煌和丰富多彩的色彩装饰,表达皇权的庄严和富丽堂皇的气势。
著名的大内宅和太和殿是唐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品,至今仍然令人惊叹。
四、明清时期的宫殿建筑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宫殿建筑保持了唐代的风格,并融入了一些后来的创新。
北京的故宫是明代宫殿建筑的典型代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分为前殿、中殿和后宫等部分。
明代宫殿建筑注重对称和红色装饰,表达皇权和稳定的权威。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宫殿建筑延续了明代的风格,并增加了一些满族的传统元素。
颐和园和圆明园是清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它们展示了满汉文化的融合与共存。
《祖国的古建筑》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1.3 教学内容1.4 教学方法第二章:中国古代建筑概述2.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2.2 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2.3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2.4 学习活动: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分类第三章:中国古代宫殿建筑3.1 宫殿建筑的特点3.2 宫殿建筑的代表作3.3 宫殿建筑的功能和布局3.4 学习活动:宫殿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第四章:中国古代宗教建筑4.1 宗教建筑的特点4.2 宗教建筑的代表作4.3 宗教建筑的分类和功能4.4 学习活动:宗教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第五章:中国古代民居建筑5.1 民居建筑的特点5.2 民居建筑的代表作5.3 民居建筑的分类和功能5.4 学习活动:民居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第六章:中国古代园林建筑6.1 园林建筑的特点6.2 园林建筑的代表作6.3 园林建筑的分类和设计原则6.4 学习活动:园林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第七章:中国古代桥梁建筑7.1 桥梁建筑的特点7.2 桥梁建筑的代表作7.3 桥梁建筑的分类和功能7.4 学习活动:桥梁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第八章:中国古代水利建筑8.1 水利建筑的特点8.2 水利建筑的代表作8.3 水利建筑的分类和功能8.4 学习活动:水利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第九章:中国古代防御建筑9.1 防御建筑的特点9.2 防御建筑的代表作9.3 防御建筑的分类和功能9.4 学习活动:防御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10.2 学生作品展示10.3 拓展阅读和参观活动10.4 学习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补充说明:在教案设计中,需要明确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教学目标的设定能够与课程背景相呼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补充说明:教案中应详细阐述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如木结构体系、建筑装饰、建筑布局等,以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区分这些特点。
三、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补充说明:教案应着重介绍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品,如故宫,并分析其建筑特点、功能和布局,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中国古代建筑之宫殿建筑简述宫殿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是专供皇帝处理政务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建筑。
宫殿以其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整饬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突现帝王的权威,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
同西方相比,在古代中国这个以儒教为国教的君主制国家,宫殿是古代最重要的建筑。
宫殿的历史沿革1.作用:宫,在秦以前是居住建筑通用名;殿,原指大房屋。
秦汉以后,宫殿成为帝王居所中重要建筑的专用名。
“宫”主要指帝王生活起居的场所;“殿”是帝王朝政的场所。
宫殿,是古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是帝王专有的居所。
历代朝廷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用当时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营建这些建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时期的最高建筑成就,是中国建筑文化类型的主角。
2.历史发展:宫殿的形制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1)殷商:帝王宫殿呈院落式三布局。
(2)周、春秋、战国:分外朝、内廷两部分和“三朝五门”制。
(3)秦汉:各宫占地面积大,建筑物布局稀疏。
秦有咸阳旧宫、甘泉宫和阿房宫,汉有汉三宫(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
(4)隋唐:在中轴线上建“五门”、“三朝”,有唐三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5)明清: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布达拉宫为代表。
宫殿虽豪华壮丽,但大多数都在王朝更替或是争夺王位时,毁于战火或被拆毁,变成了废墟,留给后人的只是史书记载和遗址,供人研究与凭吊。
宫殿的建筑规制1.中轴对称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用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
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世界各国,惟我国对此最强调,成就也最突出。
2.左祖右社又称左庙右社,体现了中国礼制思想中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的重要思想。
所谓“左祖”,是指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中国古建筑赏析》学习指导书一.关于本指导书在学习本课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指导书。
本书专门针对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方法与学习进度建议,介绍作业、考试安排,有利于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二.课程简介《中国古建筑赏析》为本学院开设的通识课程,介绍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并带领学生欣赏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园林、楼阁、住宅民居、桥梁等九大类古建筑的经典之作。
本课采用师生对话体讲解中国古建筑知识,同时深度展现其人文内涵。
是一套凝结了学科指导老师、课程设计师和制作者的集体心血的精品课程。
本课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包括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形式;视角独特、难度适中、逻辑严谨、语言准确,完全符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节奏;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插入大量交互式学习活动,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此外设有展厅、词典和本节小结,便于学生查阅知识点。
三.学习材料《中国古建筑赏析学习指导书》一册《中国古建筑赏析》光盘一张四.学习及考核方法1.本课程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适合线上自学。
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线下拓展学习,如有问题可随时通过网络提问;2.本课程设有随堂游戏练习,可以随时检验学习效果;3.本课程建议学习周期为一学期(10周)。
其中前8周进行新课学习,每周2课时,共16课时;考前复习2周;4.本课程不设实习。
考核及考前答疑方式请关注教务统一安排。
《中国古建筑赏析》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包括以下两方面:1.言语信息和智慧技能目标•掌握中国古建筑的基本分类、功能以及简单的术语,能够看懂景点介绍的文字说明;•理解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以及和西方古建筑、现代建筑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中国古建筑中所涉及的简单的文学、历史、地理及科技知识;•积累中国古建筑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学、建筑学、宗教、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知识;•掌握至少三十座知名古建筑的名称、位置、建造背景、技术特点、历史地位及其他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