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古诗复习教案教学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1
统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完整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部分。
具体章节包括:《古诗十九首》中的《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等经典篇目,以及教材中其他单元的古诗词作品。
内容涵盖诗词的作者背景、诗词意境、韵律节奏及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和鉴赏。
教学重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风画卷,让学生猜测画面中的诗句,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课堂讲解:a. 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发展历史。
b. 详细讲解本节课要复习的古诗词,分析作者背景、诗词意境、韵律节奏等。
c. 举例说明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背诵古诗词,并进行相互评价。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古诗词鉴赏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复习要点:a. 作者背景b. 诗词意境c. 韵律节奏d. 文学常识2. 精选古诗词:七、作业设计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春晓》2. 答案示例:a.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描绘了黄河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参加诗词鉴赏活动,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提到的“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和鉴赏”。
3. 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讲解”和“互动环节”。
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和鉴赏题目”。
小学六年级《古诗文复习》教案温县第二实验小学司金涛小学六年级《古诗文复习》教案温县第二实验小学司金涛教学目标:如何复习全面复习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复习古诗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方法:“学导”和谐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古人善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在以往的学习中积累了很多优秀的古诗文,今天我们以古诗文为主题,开展一次竞赛。
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李咏主持的幸运52吗?比赛中紧张的气氛、悬疑的问答以及参赛选手精彩的表现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有一个身高1米83年仅19岁的美女选手李斯雨,以她出色的表现,连续拿下了9期擂主,真了不起啊!你们想不想也尝试一下那种夺魁的喜悦啊?好,那今天我们就来搞一次自己的幸运53竞赛。
以小队为单位进行答题,闯过七关之后,积分最高的一队获胜。
现在先请各小队自我介绍一下。
(小队长带领下喊口号)预祝各小队在闯关活动中发挥出色,最后胜出!二、竞赛活动,古诗积累1、幸运挑战第一关:了解诗人(1)李白朝代称号最有名的诗有:____ ____ ____(2)王维朝代称号最有名的诗有:____ ____ ____(3)杜甫朝代称号最有名的诗有:____ ____ ____(4)白居易朝代称号最有名的诗有:____ ___ ___你还知道另外的诗人的相关背景情况吗?小结:复习古诗,首先要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理解诗情诗境。
(板书:了解诗人)2、幸运挑战第二关:回顾旧诗我们从1——6年级,课内课外都积累了很多古诗,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还记得多少。
(1)春夏秋冬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统编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并背诵古诗词,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和背诵。
教学重点: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词牌名、韵律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
2. 新课导入:讲解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词牌名、韵律等。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古诗词进行详细讲解,如《静夜思》。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背诵古诗词,检查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古诗词的意境和寓意,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边为古诗词原文,右边为诗词解析。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和默写。
2. 答案:学生完成后,教师批改并给出正确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可以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补充说明:在选择古诗词时,应侧重于经典作品,它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等诗词,因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被广泛传诵。
内容的分布应兼顾不同的朝代和风格,如唐诗、宋词等,以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补充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可量化,以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和课后效果的评估。
例如,“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可细化为“能够分析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这样的目标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检测性。
小学毕业班语文古诗复习课设计漫步古诗园小学语文复习是以巩固学生所学语文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迁移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
因此,在设计本节复习课时,我充分利用六年级下册的古诗教材,并通过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使学生习有所得,自觉养成自读自悟古诗,自我复习、积累古诗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技能和方法水平。
我还严格遵循了以下三个复习原则:复习过程要简约,复习方法要整合,复习内容要全面。
另外,为了避免复习课枯燥无味,消除学生对复习课的抵触心理,改变沉闷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设计过程中还力求强调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复习氛围中读诗句、晓诗意、记诗句、用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复习目标1.利用图片回忆、联系相关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
2.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并学以致用。
3.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复习重、难点1.学会整合归类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
2.吟诵古诗,理解诗意,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掌握如何阅读诗歌,感悟诗情。
复习准备教师准备:1.将小学阶段重点古诗进行整合归类。
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重温六年级上下册所学过的古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复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古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园,领略古诗的魅力。
(板书课题:漫步古诗园)二、欣赏图画,感受诗篇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老师准备了4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看大屏幕!1、出示图,(叶绍翁《游园不值》)看到此图,你想起了哪首诗?(1)、从这首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这首词描绘了秀丽的山乡春景,你还知道哪些写春景的诗词?学生朗诵。
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漫步诗林设计理念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增长才干。
2.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4.创作诗歌,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紧扣主题导语: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能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思想,陶冶性情。
今天,我们一起漫步诗林。
(板书:漫步诗林)【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点明课题,直接进入学习,明确学习的内容。
】二、画中藏诗,诗中显画1、画中藏诗导语:下面进行闯关游戏,共有五关。
本次比赛的规则是:根据最后成绩高低分别设立“状元组”、“榜眼组”、“探花组”。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画中藏诗,诗中显画”。
要求:每组派一个学生作答,教师解说画面描绘内容,说出是哪首诗的内容并背出来,答对加10分,答错本关不扣分。
(分成A、B、C、D四组让学生随机抽签,抽完出示相应的画面。
)导语:首先,我们进行“画中藏诗”。
A、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明月。
B、作者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作者认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六年级古诗复习课教案久隆小学黄娟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2、学习分类复习古诗;复习爱国诗、读书诗、言志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灵活积累、运用古诗。
课文中出现的古诗要求会读、会背、会默、会用,并在练习中找到一定的策略。
教学过程:一、走近诗人1、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在文化长河中,“古诗”是其中一朵美丽的浪花。
入学至今我们学了不少古诗,认识了许多杰出的诗人。
2、出示图片四张现在来考考大家,猜一猜是哪四位杰出诗人?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鬼——唐代诗人李贺他的诗大都构思奇特,迷离恍惚,变幻莫测,他多才而短命,所以有“诗鬼”之称。
二、复习古诗,引导分类。
1、导入:看着这些熟悉的人物,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诗一下子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整个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较为有效地复习,我们通常采用分类的方法进行复习。
2、古诗的分类方法很多,按诗人、朝代来分:唐诗、宋诗、元明清诗……按古诗的格式来分:绝句、律诗、乐府诗……按古诗的内容来分:写景诗、爱国诗、咏物诗、送别诗、哲理诗、友情诗、思乡诗、怀古诗……3、今天,我们的复习主要就是按古诗的内容来复习其中的几组:爱国诗、读书诗、言志诗。
二、复习爱国诗1、说到爱国诗,我们不得不提到他——出示杜甫图,杜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我们学过他的哪些诗?(《春夜喜雨》、《绝句》等)。
杜甫更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
2、杜甫更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他的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统编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文复习课。
教材内容涵盖了本单元所学的《泊船瓜洲》、《春日》、《书湖阴先生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示儿》、《己亥杂诗》(其五)、《竹石》、《石灰吟》、《江南春》、《书愤》、《逢入京使》、《回乡偶书》(其一)、《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春日偶成》、《长歌行》、《夏日绝句》、《出货行》、《南辕北辙》、《卖油翁》、《司马光》、《学弈》、《两小儿辩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嫦娥》、《综合性学习:古诗里的春天》、《古诗十九首》、《古诗词背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本节课所学的古诗文。
2. 理解古诗文的大意,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
3. 体会古诗文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文,理解诗文大意。
2. 难点:体会古诗文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古诗文教材3. 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泊船瓜洲》为引入,让学生朗读、背诵,回顾诗文内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本单元其他古诗文,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古诗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受作者情感。
5. 课堂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本节课古诗文的问题,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泊船瓜洲》2. 《春日》3. 《书湖阴先生壁》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5.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6. 《示儿》7. 《己亥杂诗》(其五)8. 《竹石》9. 《石灰吟》10. 《江南春》11. 《书愤》12. 《逢入京使》13. 《回乡偶书》(其一)14.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5. 《送灵澈上人》16. 《题临安邸》17.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18. 《春日偶成》19. 《长歌行》20. 《夏日绝句》21. 《出货行》22. 《南辕北辙》23. 《卖油翁》24. 《司马光》25. 《学弈》26. 《两小儿辩日》27. 《精卫填海》28. 《盘古开天辟地》29. 《嫦娥》30. 《综合性学习:古诗里的春天》31. 《古诗十九首》32. 《古诗词背诵》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将本节课所学的古诗文进行背诵。
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古诗复习——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熟悉并背诵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感受古诗的美。
3. 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进行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
2. 拓展相关的古诗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熟悉并背诵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感受古诗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古诗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述一个与古诗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 课堂讲解:讲解古诗的背景、作者、意境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背诵古诗,并进行默写或填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古诗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古诗的背景、作者、意境等。
2. 古诗的韵律、节奏、对仗等。
3. 古诗的背诵和默写技巧。
七、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让学生课后背诵指定的古诗。
2. 理解性练习:让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回答问题,检测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3. 创作性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古诗,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熟悉并背诵古诗,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通过欣赏古诗,培养了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美。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统编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统编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1. 《静夜思》李白2. 《登鹳雀楼》王之涣3. 《春晓》孟浩然4. 《悯农》李绅5.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二、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学生能够熟练背诵指定古诗词,并理解其诗意。
2. 学生能够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古诗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及修辞手法的分析。
难点:古诗词创作及情感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括古诗词内容、图片、例题等。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古诗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
2. 古诗词复习(15分钟)学生齐背古诗词。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静夜思》中的修辞手法。
举例讲解如何体会诗人情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析《登鹳雀楼》的修辞手法。
学生分享对《春晓》情感体会。
5. 古诗词创作(10分钟)教师给出主题,指导学生创作简单的古诗词。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及作者。
2. 修辞手法及情感体会。
3. 古诗词创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创作一首以“秋”为主题的古诗词。
2. 答案示例:《秋夜》秋风送爽凉意生,月明星稀夜未央。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古诗词创作的指导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示例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在选取古诗词进行复习时,应关注诗词的经典性、教育意义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1——6年级古诗整理复习教案贾丽2017.5复习目标:1.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
2.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复习重、难点1.学会整合归类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
复习准备教师准备:1.将小学阶段重点古诗进行整合归类。
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回顾以前所积累的古诗,并加以整理,编成目录。
课时安排:一课时复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古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古诗复习课。
二、交流方法,归类古诗1.过渡:我们来回顾一下,古诗分类可以按什么分?(题材、诗人、朝代、内容)因为按内容分更适合于我们对古诗句的灵活运用,所以老师布置了课前任务,就是各小组分工对我们小学课本中所学的51首古诗词进行归类,下面请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汇总表格。
2.大屏幕出示答案核对,学生谈发现,教师补充说明三首没归类的古诗。
3.各小组分类背诵古诗。
三、快乐闯关,加深记忆1.过渡: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古诗的记忆,老师还准备了系列闯关练习,希望同学们在闯关过程中能大显身手。
预祝你们闯关成功!2.出示课件。
第一关:吟诗对对。
(1)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4)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笛弄晚风三四声。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上秋风动客情。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头花落未成阴。
(10)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古诗词背诵综合复习教案第一板块一、充分自学⒈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10首古诗词。
⒉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
⒊背诵古诗词。
二、交流展示⒈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
⒉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⑴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⑵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⑶一片*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⑷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⑸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⑹《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⑺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还有哪首?⑻《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⑽《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三、讲述关于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
如:曹植的故事,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四、有机联系,拓展读《*畔独步寻花(黄狮塔前*水东)》《春望》教学反思:第二板块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送别诗──《芙蓉楼送*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联想到: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荆┩跷?/p>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咏物言志诗──《石灰吟》《竹石》联想到:咏鹅(鹅鹅鹅)骆宾王风(解落三秋叶)李峤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写景诗──《鸟鸣涧》《*畔独步寻花》联想到:*南(*南可采莲)汉乐府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古诗词复习教学目标:复习常见的古诗词并懂得运用。
教学重点:复习必背古诗词。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和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课时(总第73节)复习内容:必背古诗词70首全文,能大概理解诗句意思;背诵并默写诗句。
复习过程:导入:一、复习70首必背古诗。
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鹅》4.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王维《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1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小学六年级古诗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 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 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 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 学会合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参与活动, 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 充分感受古诗的美, 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组织形式:以竞赛的形式,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它意境优美, 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今天,我们就以“快乐大闯关”的形式走进古诗大观园, 在闯关的过程中,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答对者给该组加十分, 答错了本组内的成员可以补充, 同样也可以得分。
记住我们的口号是“快乐大闯关, 闯关我快乐!”现在, 为了缓解一下同学们比赛前的紧张心里, 我们不妨先热热身, 来个热身赛, 你们看怎么样?(好)大家不必紧张, 比赛结果不计入总分。
师: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 只要我们留心品味, 便会发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老师准备了四幅画, 每幅画都对应着一首很有名的古诗。
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并朗诵出来, 有没有兴趣试一试?请看大屏幕!(播放《如梦令》、《墨梅》、《观书有感》、《村居》的情境图课件)学生背诗二、快乐大闯关师: 从这个热身可以看出来, 咱们班的同学实力不简单啊!现在我们开始正式进行闯关, 出示课件。
第一关:我能行。
要求:按组别顺序指定答题, 听提示, 用诗句作答。
第一关: 诗句对对碰。
第一组:不知细叶谁裁出, ————。
小娃撑小艇,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千山鸟飞绝, —————。
第二组:落红不是无情物, ————。
大漠沙如雪, —————。
小学六年级古诗复习课教案小学六年级古诗复习课教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按季节顺序来复习部分古诗,从春、夏、秋、冬一起去感受古诗的韵味,诗人的情思。
二、复习古诗(一)春景1、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总给人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力量。
所以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用他们优美的诗句来赞美春天。
在他们的笔下,春花春鸟,春风春雨,无处不是春。
(屏幕出示:春花、春鸟、春风、春雨)2、请各组按大屏幕上的顺序依次选择一个主题词,背诵与此相关的诗句。
要注意口齿清晰,有感情。
(逐组背诵)3、老师把这些诗句进行了整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屏幕出示)4、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诗句是从描写的不同对象进行分类,如果我们细细地品,就会发现,同样是写春景的诗,也有时间的先后。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几首诗,找一找哪几首是赞美早春的,哪些又是描写晚春的?(屏幕出示,学生读,指名回答)5、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诗作。
(屏幕出示,男女生分读)(二)夏景1、欣赏了春天的花、鸟、风、雨,领略了早春、晚春的不同韵致,让我们一起走进缤纷的夏日。
大文学家苏轼曾高度评价王维的诗,说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觉得中国咏夏的古诗词更是“诗中有画意翩翩”。
2、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画,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各幅画分别表现了哪一首诗的意境。
(屏幕展示,指名猜诗)3、刚才同学们找出了7首描写夏天的古诗(屏幕出示题目),请你们在这几首诗中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来默一默。
(学生在方格纸上默写)4、请大家一起来检查一下这几位同学默写得对不对。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默写情况,评价)(三)秋景1、缤纷的夏日为我们带来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让我们感受到古诗文无穷的魅力。
其实,诗不仅具有绘画美,还蕴涵着音乐美。
它或许激昂,或许低沉,都是诗人内心的体现。
我们来看一组关于秋天的古诗。
(屏幕出示)2、在读这几首诗的时候,我们要用心去读,不但要读流利,还要想一想诗中含有怎样的情感,如何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小学语文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增长才干。
2、以“三位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增加积累。
二、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
3、、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4、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Z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学会灵活运用古诗。
2、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意,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将11册重点四首古诗进行整合归类。
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重温□册所学过的古诗。
2、在预习纸上默写所要复习的四首古诗并写出诗人资料。
五、课吋安排:一课吋六、教学过程:(一)、听音乐,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唱的是什么?”生答:“古诗。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学习古诗吗?古诗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园,领略古诗的魅力。
(板书课题:漫步古诗园)【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以此诱发学生的复习欲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复习的状态。
】(三)、交流方法,灵活积累1、过渡: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不计其数,犹如一个繁花似锦的百花园,如何又准又快地记忆所有的古诗呢?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绝招,谁愿意把你的绝招说出來与大家共同分享?(板书:记忆古诗的方法)2、学生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师随机板书:归类列表法、熟读成诵法、古诗吟唱法、理解记忆法等。
3、根据板书鼓励同学们课后用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把小学阶段积累的所有古诗进行整理、归类。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有效地进行了资源共享,使学生从中“得之以渔”,并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