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探索乐园:第2课时 乘法运算的规律》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5.65 KB
- 文档页数:2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时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00、101页,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教学提示用计算器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
例3,用2、3、4、5、6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提出:怎样组数,可使两个数的乘积最大和最小的问题。
例4探索若干个1组成的数相乘所得积的规律。
本节课是在学生能用数字组数、用计算器探索过乘法运算中一些简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计算器探索较复杂的乘法运算中的数学规律,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计算器探索、交流特殊乘法运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索活动的挑战性,获得用计算器探索的数学规律的成功体验,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用计算器探索、交流特殊乘法运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动画片演示)八戒正往前走,忽听背后有人叫他:“老猪,好自在啊!”八戒回头一看,是托塔天王的三太子哪吒。
八戒摇晃着脑袋说:“这不是那个三头六臂的妖精吗?”哪吒听八戒叫他妖精,勃然大怒,大喝一声:“变!”随即变做三头六臂,6只手分别拿着6件兵器: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恶狠狠地朝八戒打来。
八戒不敢怠慢,舞动钉耙迎了上去,两人“叮叮当当”地打了起来。
过了一阵子哪吒见没占到便宜,又喊了一声:“换!”6只手拿着兵器立刻交换了一下位置。
就这样哪吒不断变换着兵器的拿法,可把八戒打晕了。
八戒连连摆手说:“不行啦,不打啦,我说你这6只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720种!”哪吒神气活现。
“吹牛。
”八戒把大嘴一撇说:“有二三十种我还信,720种?你别骗我啦!”哪吒让5只手依次拿着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对八戒说:“你看,我5只手拿的兵器固定不变,这时我第6只手只有拿火轮儿这一种拿法。
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在独立计算、观察的基础上交流、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探索过程。
2、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结合律,能用其进行简便运算。
3、在探索运算定律的教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体会自我获取知识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字母表达式,能运用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谁来说说什么是加法的交换律?用字母怎么表示?什么是加法的结合律?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a+b=b+a (a+b)+c=a+(b+c)那乘法有没有类似的规律,用字母又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二、自学探究乘法的交换律1、展示自学提示:(1)通过计算填上合适的符号,仔细观察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举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3)乘法交换律的意义,字母表达式?(4)把以上所得说给小组的伙伴听听。
2、自学乘法的交换律、交流探究结果(1)学生先自学,再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学习所得。
先说计算结果接着说出观察算式的发现,接着交流举例验证,从个别现象归纳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条规律就是乘法交换律。
老师板书并提出问题:既然同学们通过自己努力发现了乘法交换律这一规律,那么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板书a×b=b×a指名说式子的意思提问:等式表示什么意思?3、提问、练习教师提问:我们曾经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来验算乘法,这实际是应用了什么定律?练习:(1)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13×36 学生练习,说一说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2)215×20=20×××三、自学探究乘法的交换律1、展示自学提示:(1)通过从不同方位观察情境图写出不同的算式并计算出一共有多少饮料?(2)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3)计算“试一试”的两组题,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发现。
用计算器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探索乐园》第2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计算器探索较复杂的乘法运算中的数学规律,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计算器探索、交流特殊乘法运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索活动的挑战性,获得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成功体验,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用不同的5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使两个数的乘积最大或最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曾8次提到过互联网,指出互联网已走入我国千家万户,人类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世界已经进入由数据指导的“大时代”,简称“大数据时代”。
顾名思义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就是数据量大,例如淘宝每年双11的收益额,中国人口等等,科学家们利用电脑来分析这些数据,不仅处理速度快,而且效率也高。
那么你们知道电脑是由什么发展得到的吗?(计算器)对的,今天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探究数学上非常神奇有趣的一些乘法规律:(出示例3,请同学们读题)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师生合作探究乘积最大的规律。
师: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乘积越大?你是怎样想的?(预设生的列式为654×32.)师:还有不同想法吗?(预设生:两个因数都要大,所以把6和5放在两个因数的最前面。
)师:也就是说6和5分开放在两个因数的最高位上。
(学生举例子:643×52)师:好,同学们认为这两个式子哪个乘积更大呢?为什么(预设生能回答:第二个,因为第二个代表了52个643,第一个是32个654。
50几个600多应该比30几个600多大)(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组织进行小组讨论合作,适当给出提示联系乘法的意义)师:所以,我们先确定两个因数的最高位!那么两位数乘三位数,6就可能是两位数的最高位,也就是60几乘500多,还可能是50几乘600多。
用计算器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数字相乘的结果可以用计算器计算;2.通过计算器的计算,探究乘法的运算规律;3.训练孩子们使用计算器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1.使用计算器计算数字相乘的结果;2.观察乘法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难点通过计算器的计算,探究乘法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准备工作1.教师准备好计算器,并向学生展示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乘法内容;2.请学生们打开计算器,熟悉计算器的按键和使用方法。
2. 教学步骤1.介绍乘法的概念;2.请学生们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不同数字的乘积,完成以下问题:(1) 2 × 3 = ?(2) 2 × 4 = ?(3) 2 × 5 = ?(4) 2 × 6 = ?(5) 2 × 7 = ?(6) 2 × 8 = ?3.让学生依次回答问题,记录每一组乘积的值;4.向学生提问:“你们通过计算器的计算,是否发现了一些规律?”;5.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的规律,记录如下:–当2不变时,第一组乘积是2,第二组乘积是4,依次加2。
–当第一个因数变化时,乘积的变化规律与第一组乘积的变化规律相同。
6.教师复述学生所得出的规律,强调并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乘法的运算规律;7.让学生自行探索以下问题:(1) 1 × 2 = ? (2) 3 × 2 = ?(3) 4 × 2 = ? (4) 5 × 2 = ?8.让学生以组为单位,选择两个1~9的数字在计算器上进行乘法计算,并观察乘积的变化规律;9.学生思考、探究后,记录下个人所得出的乘积的变化规律;10.小组合作,共享所得出的乘积规律,推广、表述所形成的乘法规律,和课堂教学的运算规律比较。
3. 作业以“乘法的规律”为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1个题目的张贴:即在白板上标出计算过程、列举影响乘积的因素,分析规律,解决问题。
乘法运算律教材教法
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加法计算,对加法积累了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
教材安排这两个运算教学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
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决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出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
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
在讲授的时候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基于这种思想,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上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加法运算律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学习加法运算律之前,学生对四则运算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为新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始终处于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超越。
3.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
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与外化运用的认知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探索乐,园,︳冀教版(2014秋,)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摘要:师我们知道有三条线段围成图形是三角形那么我们看这几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呢,三角形数三、尝试运用问题师如当候你能画出线段条数和分割成三角形数吗,°× () 、师知道了多边形角和公式就可以出多边形角和那么你想知道几边形角和呢《探乐》定州市寨西学侯静教学容冀教版四年级下册九单元《探乐》课教学目标、通观察、操作和归纳等教学活动历主探、发现、总结多边形隐含规律程、了多边形边数与分割成三角形数以及角和隐含规律能运用规律问题3、体会母表达式义获得探规律问题成功体验培养归纳概括和推理能力教学重难、教学重通观察、操作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历主探图形隐含数学规律病建立模型程、发现并了多边形边数与分割成三角形数、角和数学规律教学方法与手段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操作法练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复习导入新课、你还记得这些图形吗?课件出示师我们知道有三条线段围成图形是三角形那么我们看这几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呢?(生答)它们各是什么形?(生答)师数学上我们叫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根据这特有八条边九条边甚至更多边图形叫什么呢?(生答)我们能不能给它们起名?(生答)师数学上它们统称多边形3引题师这些多边形它们跟我们已学三角形有没有关系呢?今天我们就起走进探乐进行我们探旅吧板课题探乐二、主探建构新知、课件演示四边形和五边形画线段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师可提示四边形画了几条线段?这条线段把四边形分割成了什么?分了几?五边形呢?(生答)、照样子画出虚线并填表师依照上面方法六边形能画几条线段能分割成几三角形呢?七边形呢?请学们画画试着分割下学生练习纸上六边形和七边形连线(师强调是从任顶向所有与它不相邻顶连线)学生试画然数数这些多边形画分别出了几条线段分成了几三角形3、汇报交流交流学生画线和填表结(交流课件演示画法)师观察表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多边形边数与画出线段条数以及分割成三角形数三者有什么关系呢?组讨论然汇报交流(师课件演示)师生起总结规律(预设)生可能回答画出线段条数多边形边数3 分割成三角形数多边形边数或分割成三角形数画出线段条数+ 、反馈深化根据发现规律如多边形边数是八条、九条、十条甚至更多你能知道分割能画出几条线段、能分割成几三角形吗?(生能)鼓励学生主完成表格然交流师当边数是候你能不能用母表达式表示出它们关系呢?(师课件演示)重检用母表示关系式是否正确板画出线段条数 3 三角形数三、尝试运用问题师如当候你能画出线段条数和分割成三角形数吗?(生试做)然汇报交流师强调写格式指名板演(师课件演示)四、深入研究合作交流师三角形角和是多少?(生答)师四边形角和呢?说说你是怎么算(生答)预设把四边形分成两三角形三角形角和是80 °两三角形角和是360 °所以四边形角和是360 °师学们真聪明那么其他这些多边形角和是不是也可以用这化方法计算呢?学们组合作探吧把结填表然汇报交流重检用母表示关系式是否正确(交流师课件演示)板多边形角和80 °× () 、师知道了多边形角和公式就可以出多边形角和那么你想知道几边形角和呢?指名学生提问题然全班练习然汇报交流、师学们你们真棒咱们起练练师出示课件练习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汇报六、课堂结强化新知师回顾这节课我们探和发现规律程你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收获?(生回答)然师出示课件结束语师我们生活学习只要你仔细观察善思考勇探你会发现许多有趣规律长期坚持下你也许会成名数学板探乐画出线段条数 3 三角形数多边形角和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