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荒谬钻石恒久远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7
钻石的存在只是证明了这个世界是何等荒谬2016-08-11学而时嘻之钻石被誉为二十世纪最精彩的营销骗局,它提供了现代营销史上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商品服务消费者只是一种低端的理念,商品教育消费者才是最高的成就。
一、钻石营销的奥秘钻石在被发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只是皇家和贵族炫耀财富的饰品,产地固定而且产量稀缺。
十九世纪后期发生改变,因为南非居然神奇地发现了一座钻石矿,产量有几千万克拉。
这一下不得了,那些投资钻石的商人彻底懵逼。
如果这些钻石进入市场,钻石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于是,一个叫罗兹的英国商人在1988年创建了大名鼎鼎的戴比尔斯公司,从此钻石营销拉开了它的世纪大幕。
戴比尔斯一咬牙买下了整个钻石矿,之后小心翼翼地控制钻石出量,垄断了整个钻石的供货市场。
最高时候戴比尔斯掌控着市场上90%的交易量。
如果买了钻石的人要出售掉,钻石的价格体系也会崩溃,所以要想稳定价格除了让别人买,还得不让他卖钻石。
这怎么可能呢?可是神通广大的戴比尔斯就是做到了,这个超级难题的解决方案催生了这个世界最不要脸的组合,那就是把爱情同钻石紧紧结合在一起。
因为钻石=美好+永恒,而爱情=美好+永恒,所以,钻石=爱情。
1938年以后,戴比尔斯的实际控制者奥本海默家族花费了巨额的广告费用开始打造所谓的钻石文化。
宣称坚硬的钻石象征的正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而只有钻石才是各地都接受的订婚礼物。
通过各种手段铺天盖地的广告,强化钻石和美好爱情的联系。
婚纱照上新娘身着美丽的婚纱,一脸幸福的微笑,手上的钻戒闪瞎大家的眼。
1950年,戴比尔斯更提出了丧心病狂的广告语,“A DIAMOND IS FOREVER”,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通过这个营销,戴尔比斯一石三鸟。
1.男人都认为只有更大更美的钻石才能表达最强烈的爱意,恋爱中的男人为了女人什么事都做的出来,买钻石比送命门槛低得多2.女人都认为钻石是求爱的必需,你连钻石都不舍得买,你还好意思说你爱我,什么,你以为我看中的是钻石,我看中的是你舍不舍得!3.钻石都代表着永恒的爱情,拿来出售简直是对神圣爱情的最大亵渎。
“钻石恒长远,一颗永流传”“钻石恒长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相信大家都听闻过,这是德比尔斯公司的经典广告。
我们依据三条标准把市场构造分为四种种类。
正如我们指出的,这不过是基本市场构造种类。
在现实中,有的市场介于两种市场构造之间,有的生产即便属于某种市场构造,也有相当大的差别。
公司在依据市场构造决定自己的竞争战略时特别要注意这类特别性。
我们用德比尔斯公司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德比尔斯公司控制了全球钻石矿的 80%以上 (其余不足 20%,分别于斯里兰卡和俄罗斯,形不可规模 ),角借这类资源优势,该公司成为世界市场的垄断者。
我们知道,垄断者成功的重点在于找寻一种正确的订价原则。
因为该市场上只有唯一的公司,不用做广告,即不用经过广告来介绍和创建自己的产品特点。
但德比尔斯公司每年都要花巨资在各国做广告,它的广告词"钻石恒长远,一颗永流传 "已经人人皆知。
作为垄断者的德比尔斯公司为何还要做广告呢 ? 我们说过,形成垄断的条件是进入限制,即其余公司没法进入该行业,二是没有邻近代替品。
假如没有第一个条件就不可以成为垄断,但没有第二个条件,垄断不过一种无保障的垄断。
垄断地位随时能够被代替品打破。
钻石的代替品是宝石,作为装修品,钻石与宝石有相当大的代替性。
假如宝石能够代替钻石,德比尔斯的垄断地位就被打破了。
那么,宝石可否取代钻石呢 ?这就取决于花费者的偏好。
假如花费者以为,钻石和宝石作为装修品是同样的,钻石和宝石就能够相互取代,这时,德比尔斯公司的垄断地位就不存在了。
在装修品市场上,德比尔斯公司不过一个寡头,要与其余经营宝石的公司进行竞争。
假如花费者以为,钻石和宝石不可以相互代替,德比尔斯公司就能够保持其垄断地位,无保障的垄断就能成为有保障的垄断。
影响花费者偏好的重要要素正是广告。
花费者简单受广告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偏好。
不论广告说的是对仍是不对,狂轰乱炸、锲而不舍的广告仍是能左右花费者的偏好的。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史上最大的营销骗局几十年前,中国的新人们结婚时,会给新娘买个金戒指,经济条件好的,再买条金项链,也就足够了,奢侈点的,给金戒指配个翡翠的戒面就算是顶配了。
土豪们请无视这句话。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话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中国的新娘子们,开始流行买一枚镶嵌着米粒大小亮晶晶小石头的戒指,钻戒并不便宜,与体积不相称的是它高昂的价格,但是,新娘们固执地认为,钻石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可以传给下一代,和下一代的下一代们。
其实,用钻石做婚戒,不要说在中国,就算是在欧洲,也是近百年来才开始流行起来的,19世纪以前,由于钻石过于稀少,而且难以加工,并不像红宝石、绿宝石和珍珠那样受宠,就连尊贵无比的皇室,也只对巨大的钻石感兴趣,并不认为那些细小的钻石有什么价值。
1905年1月25日,南非德兰士瓦省比勒陀利亚的一个钻石矿,开采出一颗巨大无比的钻石原石,重量达到惊人的3106克拉,比成年人的拳头还要大,南非政府将它命名为“非洲之星”送给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英王对这一稀世之宝的处理方法令人大跌眼镜,他找来一名钻石工匠,一锤子砸下去,将巨大的非洲之星钻石砸成了一大堆碎渣,从中挑出9颗最大的钻石,经过雕琢后制成皇家珠宝,其中最大的一颗530克拉的,镶嵌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第二颗317克拉的,镶嵌在英国皇冠之上,至于地上剩下的96颗小钻石,国王大手一挥,全部赏给了工匠,根本没放在眼里。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东西方婚礼上,全都执着地追求一颗钻戒呢?其实这是一个精心编织的营销骗局。
19世纪,南非和俄罗斯相继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储藏量均达到几亿克拉,往日昂贵稀少的钻石,现在可以用筐来装,如果消息泄露,必将会造成钻石价格的大跌。
为了维持钻石市场的价格,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世界几大主要钻石公司联手组建了垄断性质的钻石集团戴比尔斯(De Beers),在全世界买下几乎所有钻石矿的开采权,继续维持着对钻石价格最有利的“限制产量,维持高价”的政策。
钻石恒久远几个月前,美国一家公司宣布了一条惊人的消息:将用6至10缕贝多芬的头发,制造出3枚0。
5克拉至1克拉的钻石。
如果这一想法得以实现,贝多芬能够流芳百世的将不再仅仅是他的音乐。
选择头发制作钻石,是因为其中含有形成钻石的单一元素——碳。
在众多光彩夺目的宝石中,唯有钻石才是永恒的象征。
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能够永久保存。
钻石的年龄长得令人无从想象。
根据科学家的测定,最年轻的钻石也有9。
9亿岁,而最古老的钻石在33亿年前已经形成。
遥想数亿年前的地球,可能还只有微生物的活动,在地壳大约200公里深处,一群碳元素聚集在一起,在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和高达4万~6万个大气压的作用下形成结晶体,随着地壳运动拱出地表。
传说,大约3000年前,一位古德拉威人在太阳炙烤下的印度中部高原上耕作,突然,他被一块闪闪发光的小圆石吸引住了,这个晶莹剔透的小东西,神秘、珍奇、美丽得令人痴迷,浑身上下透着诱人的气息,它就是人们最初看到的钻石。
没过多久,聪明的古德拉威人就发现了钻石坚硬的品质。
从他们留在岩洞里的铭文获知,当时的工具尖端已经镶上钻石,用来切磨其他东西了。
钻石的摩氏硬度(指宝石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为10,在宝石中指数最高。
在钻石的美丽尚未充分展现之前,它的坚硬和耐火性,在人们眼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开始,人们曾以为钻石坚不可摧。
一位古罗马学者这样描述:“当人们把钻石放在铁砧上用锤子敲打它的时候,它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回击力,使得锤子和铁砧都迸裂成碎片”。
这一说法持续了很久,直到1476年,一群士兵用锤子敲击钻石以验证真假,结果钻石成了碎末。
独特的品质使钻石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古印度关于宝石的一本专著《游吟佛者》中这样写道:佩戴钻石的人,能免遭毒蛇、水火、毒药、疾病、偷盗和妖术的侵害。
更奇特的是,在古代和中世纪的哲人眼中,钻石还有生命,“也分男女”,能够自由繁衍,“生出小钻石”。
甚至连柏拉图都这样认为。
钻石的硬度虽然早早就为人们所知并加以利用,但它的表层总是黏黏稠稠,只能偶尔闪现一道耀眼的光芒。
世界上最美丽的谎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我们都向往真相,却无时不生活在谎言之中。
新闻上,生活里,工作中,我们常常被谎言包围着。
新闻上告诉你经济持续发展,可你的钱包却不见涨;生活里朋友说请你吃饭,却迟迟等不来他的电话;工作中老板说好好干,一定要重用你,却只见干重活,不见重用...... 然而,这个世界上,却有人,用最美妙的语言与画面,给全世界的人尤其是恋爱中的人,编织了一个弥天大谎,让所有人都沉迷其中。
更让人惊叹的是,即使这个谎言被人揭穿,它依然畅通无阻,没有人指责它,依然将它视作人生中最美丽的瞬间。
这个谎言,就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爱情谎言。
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谎言,也是世界上最高明的谎言。
钻石原来只是一种很普通的宝石,切割良好的钻石很漂亮,在富豪的珠宝箱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在20世纪以前,其它人很少见到钻石,它就是一种与普通大众毫无关系的普通宝石。
1867年,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在南非发现了一块22克拉的钻石,从而引发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淘钻热。
几年后,矿工在金伯利附近的土地和岩石挖掘出了大量钻石,在此之前,钻石主要产自印度。
这些新钻石拉低了钻石的价格,而且钻石的相对丰富性降低了它对富豪的吸引力,后者开始转向收藏红宝石、绿宝石等更加稀缺的宝石,那些投资开采钻石的商人都开始抛售矿石资产。
这时,一个名叫塞西尔-罗德斯的英国人收购和兼并了所有的南非钻石开采,他的戴比尔斯公司利用垄断力量限制了钻石供给,营造出稀缺的假象,钻石重新变得值钱起来。
此后,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现了钻石,他都利用其行业地位进行控制,以免供应过度。
然而,即使价格保住了,如果它只是少数富豪珠宝盒中的收藏品,那它的市场总量仍是有限,罗德斯仍然赚不到大钱。
要想赚到大钱,就得既保住它的高昂价格,同时又有更多人愿意买它,也就是要创造更大的市场需求。
而当时,大多数人对于这种小石头的估值很低,觉得它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而罗德斯要做的,就是让更大的普罗大众觉得这是一种很值钱的小石头,并且一旦拥有就长期保存收藏着,不然它大量在二级市场流通也会拉低价格。
南非戴比尔斯珠宝公司操纵钻石价格的大鳄———德比尔斯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钻石的价格是被人为地提高了,完全不是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的,玩弄钻石价格的自然是像德比尔斯这样的垄断者。
自1888年创立以来,德比尔斯便成为钻石的代名词。
德比尔斯也进行钻石估价,并把全球大部份的未切割钻石,销售给钻石切割中心,由切割中心把这些钻石切磨加工,使之能用于首饰当中。
德比尔斯是全球采钻业中的龙头老大,经营全球19个钻石矿,生产全球超过半数的钻石,从这些钻矿开采出来的钻石,以及由其他渠道得到的钻石,全部由德比尔斯以伦敦为基地的中心统售机构售出。
事实上,美国司法部曾经以垄断罪起诉德比尔斯公司,现在该公司的高层主管一般不敢踏上美国的国土,否则有可能在机场就接到法院的传票。
无可否认的是,德比尔斯公司的确通过控制钻石的供给量来操控钻石的市场价格。
德比尔斯公司只答应125个珠宝切割公司向其直接购买钻石原石,这125个钻石切割公司全部都是德比尔斯中心统售机构的客户,行业内的人把它们称作“德比尔斯125”。
德比尔斯的中心统售机构每年均举办10次钻石鉴赏活动,把未切割的钻石原石卖给中心统售机构的客户,同时德比尔斯的中心统售机构经常与全球主要的钻石切割中心保持紧密的联系。
出售的价格完全是由单方面决定的,德比尔斯将钻石搭配出售,由大小、质量各异的钻石被放在密封的塑料袋里,上面有标价。
“德比尔斯125”是没有权利讲价的,他们只能决定是购买还是不购买。
只有在单颗钻石的重量在10.8克拉以上时,才有极其微小的讲价空间。
德比尔斯这么做其实是从源头上控制了钻石的价格。
过去,曾有一些小公司企图自己出售自己开采的钻石原石,但遭到德比尔斯疯狂的报复,报复的方法很简单,德比尔斯只要要求其中心统售机构在短时间里释放出大量的钻石储备,钻石价格就会大跌,小的公司根本无力承受这样的价格战。
不过现在,逐渐开始有钻石开采商与德比尔斯抗衡,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开采非洲、澳洲和加拿大的钻矿,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远留传摘要。
以下我将通过对钻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钻石品质的4C标准,钻石的形成原理,中国钻石资源与产地,钻石昂贵的原因,钻石的简单鉴定以及如何区别假钻石来对钻石做简单的解读,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使大家对作为“宝石之王”的钻石有更深的理解.前言。
“A diamond is forever”这句20世纪堪称经典的广告语跨越了一个世纪,打动了无数沉溺在爱河中的情侣,并让他们更加期待爱情的永恒,同时被钻石这一稀有、珍贵的“宝石之王”所深深的吸引。
1993年,一名大学教师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翻译“A diamond is forever ”,从此“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经典的广告语成功的进入中国,并最终形成了中国新婚人们“无钻不婚”的全新理念。
如今的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国。
而这一切不能不说与“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语在中国的推广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
下面让就让我们对钻石进行深入的了解。
关键字:化学性质、物理性质、4C标准,形成原理,资源与产地、昂贵的原因、鉴定、区别假钻石。
首先,钻石的物理化学性质。
中文名称:金刚石(钻石)英文名称:Diamond 摩氏硬度:10 化学成份:99.98%的碳均质体。
等轴晶系。
物理性能:硬度高,脆性高常见外形:圆形、椭圆形、榄尖形、心形、梨形。
折射率:2.417色散值:0.044(高)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强金刚光泽。
钻石日光照射后,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
质量单位:克拉主要产地:澳大利亚、博茨瓦纳、加拿大、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南非、巴西、西伯利亚;钻石-------四月生辰石(象征着贞洁与纯洁)------结婚75周年纪念宝石。
所以,结婚75周年因此得名钻石婚。
其次,钻石的4C标准。
颜色(Colour)无色为最好,色调越深,质量越差。
我国1996年新制定的国家标准综合的GIA、CIBJO 将颜色划分为12个级别:D-F是无色级别 D 100 极白E 99F 98 优白G-J是近无色级别 G 97H 96 白I 95 微黄白(褐、灰)J 94从K往下基本没有收藏意义 K 93 浅黄(褐、灰)白L 92M 91 浅黄(褐、灰)N 90<N <90 黄(褐、灰)另外,具有彩色的钻石,如:黄色、绿色、蓝色、褐色、粉红色、橙色、红色、黑色、紫色等,属于钻石中珍品,价格昂贵。
世界骗局钻石世界130年的钻石骗局要撑不下去了你是在逗我吗!今天的内容会引起极度舒适,欢迎吃瓜围观。
如果这是一场《奇葩说》,会非常精彩。
不偏不倚,文章的最后,来留下你的观点~最近网上流传着一篇题为《骗了全世界130年的钻石骗局,终于败给了中国制造》的文章,在微信和微博引起热议,在自媒体大号之间迅速传播,篇篇文章阅读量都过了10W+。
内容究竟说的是什么?文章是由钻石巨头戴比尔斯公司成立人工钻石品牌说起的,讲了戴比尔斯的钻石营销史,说钻石是商人预谋的骗局,钻石就应该是白菜价!原文内容↓ ↓ ↓我如果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我也会很惊讶,纳尼?我给老婆花十万块买的钻戒,你跟我说都是骗局,就是一什么用都没有的石头?说实话,听人这么说我花血汗钱买的东西,我也会不开心的!喝口茶,我们今天来聊聊关于“钻石被骗”的这些事!下面是微博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街拍调查视频建议WIFI下观看01戴比尔斯到底是家什么公司?我们首先来了解下,经常被提起的戴比尔斯是家什么公司?戴比尔斯是全球几大钻石商联合成立的全球最大的钻石集团,钻石行业巨头。
非常经典的一句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就是源自戴比尔斯。
戴比尔斯经典广告语戴比尔斯巧妙地通过电影植入、广告的方式让钻石成为求婚的礼物,成为见证爱情的信物。
戴比尔斯买下报纸版面请好莱坞明星代言宣传钻石戴比尔斯一度垄断钻石行业,在市场变动的情况下研究钻石切割方法,直到现在又有推出合成钻石的举措。
基本上,它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可想而知戴比尔斯的行业地位。
钻石各式切割那钻石只是因为戴比尔斯的营销才有价值吗?我们先来解答下面几个问题。
02钻石不就是块碳?所以这就是骗局啊!咦,是哟,钻石主要成分就是碳,没错啊~但是我还和吴彦祖成分相同呢!为什么吴彦祖被人抢着要,我下飞机没人认识?吴彦祖,能一样吗?铅笔芯也是碳,那你能把铅笔芯当钻石吗?很多东西成分一样,那你能把它们当成同一个东西吗?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这个世界就太单一了,并没什么不同。
人生智慧讲记——人生的陷阱武汉大学“情商训练”课:张健柏老师主讲(注:这是一次2个小时录音的整理稿)在讲课之前,先做一下提醒。
今天讲的人生陷阱不会是很愉快的内容。
因为,根据我的研究的话,就是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掉入了这个社会设置的各种各样的陷阱,而且一直错错错。
问题的话是:我们一直在错中,而不知道自己错!不知道自己错的话,有个好处。
就是什么呢?不那么痛苦!如果知道自己错了,又觉得怎么居然会错呢!然后会有一点不安的情绪,有时候否认事实。
比如说的话,就像我说的,我们活在一个疯狂的世界,就忘了这个世界里面可能,有时候就相当于我们进了一个疯人院。
在这个疯人院里面居然有一个不疯的人。
我们就发现他好像就是个疯子。
前段时间,武汉晨报、武汉金报,两个报社的记者都采访了我。
谈到一些中国的教育问题,教育更大的陷阱,今天就不谈了。
结果她发现我说的东西,第一,说的她,她从来都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但又觉得特别有道理。
但是到了最后走的时候,她还给我扣了顶帽子。
你们知道她怎么扣?她说:你的确蛮另类的!我说,我的确蛮正道的。
乐得她说:滚,你跟别人不一样。
我跟别人不一样,不能说明他们正我邪,他们规矩。
而是因为说,我估计他们都走了歪路,我走了正路。
然后,别人都往歪的路上走,你以为走的人多的那就叫正道!那了不起,你叫主道!哎,她说,不好说,反正就是觉得不对劲。
不对劲的东西,以后再慢慢给你们讲!但是呢,现在大家也要问我:张老师,你凭什么判定这些叫异端,判定这些叫陷阱。
万一我们吃的明明是食物,你说:我告诉你,你吃的是毒药!那你(我)说我吃的是香草。
那我们俩发生严重的冲突,怎么办?因为你们已经习惯了。
那么我们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我长期以来学的东西,叫道法自然!我们得承认一个前提,是吧?我们用道法自然的观点来看,自然母亲,她不会欺骗我们。
我们符合自然母亲的道,那就是有道理的,是不是?比如说,你看,我今天进来,是用脚走进来的,对不对?大自然安排了我用脚走路。
史上最大荒谬“钻石恒久远”...
史上最大荒谬“钻石恒久远”...
钻石被誉为二十世纪最精彩的营销骗局,它提供了现代营销史上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商品
服务消费者只是一种低端的理念,商品教育消费者才是最高的成就。
一、钻石营销的奥秘
钻石在被发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只是皇家和贵族炫耀财富的饰品,产地固定而且产量稀缺。
十九世纪后期发生改变,因为南非居然神奇地发现了一座钻石矿,产量有几千万克拉。
这一
下不得了,那些投资钻石的商人彻底懵逼。
如果这些钻石进入市场,钻石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于是,一个叫罗兹的英国商人在1988年创建了大名鼎鼎的戴比尔斯公司,从此钻石营销拉开
了它的世纪大幕。
戴比尔斯一咬牙买下了整个钻石矿,之后小心翼翼地控制钻石出量,垄断了整个钻石的供货
市场。
最高时候戴比尔斯掌控着市场上90%的交易量。
如果买了钻石的人要出售掉,钻石的
价格体系也会崩溃,所以要想稳定价格除了让别人买,还得
不让他卖钻石。
这怎么可能呢?
可是神通广大的戴比尔斯就是做到了,这个超级难题的解决方案催生了这个世界最不要脸的
组合,那就是把爱情同钻石紧紧结合在一起。
因为钻石=美好+永恒,而爱情=美好+永恒,所以,钻石=爱情。
1938年以后,戴比尔斯的实际控制者奥本海默家族花费了巨额的广告费用开始打造所谓的钻石
文化。
宣称坚硬的钻石象征的正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而只有钻石才是各地都接受的订婚礼物。
通过各种手段铺天盖地的广告,强化钻石和美好爱情的联系。
婚纱照上新娘身着美丽的婚纱,
一脸幸福的微笑,手上的钻戒闪瞎大家的眼。
1950年,戴比尔斯更提出了丧心病狂的广告语,“A DIAMOND IS FOREVER”,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
通过这个营销,戴尔比斯一石三鸟。
1.男人都认为只有更大更美的钻石才能表达最强烈的爱意,恋爱中的男人为了女人什么事都
做的出来,买钻石比送命门槛低得多。
2.女人都认为钻石是求爱的必需,你连钻石都不舍得买,你还好意思说你爱我,什么,你以为
我看中的是钻石,我看中的是你舍不舍得!
3.钻石都代表着永恒的爱情,拿来出售简直是对神圣爱情的最大亵渎。
除非你跟前夫不共戴天,
否则很少会卖掉他给你的钻戒,而且就算卖,也不会有人接手,因为那是你的爱情,那不是我的~
正是因为如此,尽管钻石不断开采至今已经有五亿克拉,但在整体上还是供不应求,价格扶摇直上,
因为只有戴比尔斯才可以卖钻石。
你以为戴比尔斯的营销到这就算完成了吗,那这未免太小看它,
戴比尔斯还可以根据市场形势改变营销,再通过营销反控市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发现一座更大的钻石矿,大量碎钻供应于世面。
戴比尔斯吓得尿了裤子,
马上同苏联订立价格同盟。
另一方面,为了不让钻石掉身价,营销广告顺势转向,强调碎钻一样
高贵,钻石虽小依然代表高贵的爱情。
钻石的珍贵不是看大小,而是看做工和切面,于是又炮制
了大量行业的标准,如今你去柜台上听服务员向你扔出什么净度4C等专业术语,跟睁眼说瞎话的
售楼小姐没什么两样。
随后,钻石也彻底征服了底层阶级,大的好的卖给富人,碎的小的卖给穷人。
你以为营销到这个高度就可以了吧,远!没!有!戴比尔斯已经把女人的心理研究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比如他们研究显示,对于钻石这种奢侈的商品女人的心理是矛盾的。
一方面,她们对首饰有着天然的占有欲,一方面又认为主动索取会带来良心的负罪感。
所以戴比
尔斯的广告在八十年代又开始强调钻戒应该跟惊喜结合。
一个男人默默买了钻戒,在一个精心安
排的场合突然送出,这才能最大程度上化解女性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她们拥有钻戒带来的极度喜
悦,一方面又保持了女人的纯真。
把女人研究成这样,实在是不服不行。
连拥有戴比尔斯百分之四十股权的奥本海默家族都不禁感叹:
“感谢上帝,创造了钻石,同时也创造了女人。
”
多少年来,钻石已经逐渐绑架了消费它的人们。
你以为女人看重的仅仅是钻石本身吗,错了,她
们更看重的是你宁愿花掉三个月的工资差点年纪轻轻就过劳死而为她换来的一件爱情的象征。
如果你拿着本文去向你未婚的女友义正言辞地指出,买钻戒是一件傻逼的事情,那么这种行为才是
真的傻逼,因为你的女友只需要看着你的眼睛说一句话就让你哑口无言,“是的,这很傻,可是你就
不能为我傻一次吗?”把所有营销学的
书籍看完都不如完全理解戴比尔斯钻石营销的案例带来的收获大。
消费者是需要
培养的吗,完全不是,消费者是需要教育的。
当把一种商品提升到文化乃至习俗的高度,你拥有
的就是宗教般狂热和虔诚的信徒。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钻石除了表面的光鲜美好忠贞不渝,还
有阴暗血腥的另一面。
二、钻石的血泪史
钻石给戴比尔斯带来了无尽的利益,却也给广袤的非洲大地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这倒并非戴比尔
斯公司的错,而是军阀因为争夺钻石的开采和控制权开启了惨绝人寰的内战。
莱昂纳多主演的05
年的电影《血钻》就处于这样的背景下。
因为钻石发生内战的国家典型当属安哥拉和塞拉利昂。
直到现在我仍清楚地记得高三时候看到关于塞拉利昂内战文章的午后,那种头皮发麻的惊悚和
不适。
塞拉利昂盛产钻石,因为钻石背后的暴利,叛军首领福迪·桑科联合利比里亚军事强人查尔斯·泰
勒建立革命联合阵线。
桑科利用军队压迫人民攫取钻石,又靠出售钻石获得的资金购买军火供养
军队。
为了打赢惨烈的内战,桑科组建了骇人听闻的娃娃军。
将七八岁的孩子集合,让他们亲自肢解敌人,
挖出他们的心脏,培养嗜血的狼性;对内亲手杀害自己的亲人泯灭天生的人性,更惊悚地是向孩子
的太阳穴注射可卡因等毒品进行精神控制。
娃娃军中甚至有女童,白天持刀杀人,晚上沦为性奴。
十三岁的塞拉利昂少年伊斯梅尔·比亚不幸加入娃娃军,沦为杀人机器,后来被解救后提笔写下了
《长路漫漫》一书,记下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战争。
塞拉利昂的内战从1991年开始,持续了整整十一年,造成了5万人死亡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流离失所。
其出产的钻石成为了无数恩爱的情侣手指的订婚信物,却也沾满了非洲人民的鲜血。
吊诡的是,戴比
尔斯也跳出来呼吁和平,在2001年签订《金伯利进程协议》,呼吁世界不要购买战乱国的钻石,买钻
石只会让钻石的争夺更加惨烈。
几个卖钻石的商人摇身一变居然操心起了世界和平,其背后的逻辑不
言而喻,因为他们可以掌控消费者,却掌控不了军阀。
倘若军阀大量出售钻石,也会让钻石市场失控,
所以,封闭他们的出售渠道,钻石还是牢牢掌控在戴比尔斯的手里。
是的,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荒诞。
钻石的唯一元素就是碳,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元素。
人造金刚石与钻石也别无二致,如果想靠钻石
保值无疑很难。
二手的钻石没有任何市场,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回售给商家,可是这仍然阻挡不了被绑
架的人类对它疯狂的追捧。
2011年访华的南非副总统莫特兰蒂面对央视采访时说了这么一段话:“钻石只是人们虚荣心的产物,
它只是碳而已,价格上涨并不是钻石会枯竭,而是人为造成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
但我似乎能想象,当一个男人把关于钻石的种种都告诉自己的妻子时,他最可能遇到的情景就是妻子
幽幽地说:“所以呢,你觉得给我看了这个,钻石就不用买了,
是吧?”而男人一定会立刻摇头,斩钉截铁地说:“哪能啊,买,当然要买,咱还得买个大的,我这就是跟你说说。
”
你看,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