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规范(地面)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建筑节能规范有哪些篇一: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建筑节能1.0.4 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太阳能空调系统,必须经过建筑结构安全复核,满足建筑结构及其他相应的安全性要求,并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
3.0.6 太阳能集热系统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使用条件采取防过热、防冻、防结垢、防雷、防雹、抗风、抗震和保证电气安全等技术措施。
5.3.3 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建筑部位,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设施。
5.4.2 结构设计应为太阳能空调系统安装埋设预埋件或其他连接件。
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
5.6.2 太阳能空调系统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接地和断电等安全措施。
6.1.1 太阳能空调系统的施工安装不得破坏建筑物的结构、屋面防水层和附属设施,不得削弱建筑物在寿命期内承受荷载的能力。
3.0.6 建筑物上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物的日照标准。
3.0.7 在既有建筑上增设光伏发电系统,必须进行建筑物结构和电气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电气的安全性要求。
14.1.6 设置带油电气设备的建(构)筑物与贴邻或靠近该建(构)筑物的其他建(构)筑物之间必须设置防火墙。
14.2.4 35kW以上屋内配电装置必须安装在有不燃烧实体墙的间隔内,不燃烧实体墙的高度严禁低于配电装置中带油设备的高度。
总油量超过100kg的屋内油浸变压器必须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并设置灭火设施。
4.0.4 各朝向的单一朝向窗墙面积比,南、北向不应大于0.4;东、西向不应大于0.30。
当设计建筑的外窗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其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 (或耗电量)不应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4.0.5 建筑的卧室、书房、起居室等主要房间的房间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
当房间窗地面积比小于1/5时,外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4.0.6 居住建筑的天窗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4%,传热系数不应大于4.0W/(m2?K),遮阳系数不应大于0.4。
楼地面建筑设计规范篇一: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groundGB50037-xx(征求意见稿)《建筑地面设计规范》修编组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地面类型3.1 地面类型的选择原则 3.2 地面面层分类 3.3 地面基本规定 3.4 常用建筑地面3.5 清洁、洁净、防尘、防菌地面 3.6 防静电地面 3.7 耐磨、耐撞击地面 3.8 防腐蚀地面 3.9 防油渗地面 3.10其它地面4. 地面的垫层4.1 地面垫层类型的选择 4.2 地面垫层的要求5. 地面的地基6. 地面的构造附录A 面层、结合层、填充层的厚度及找平层的最小厚度和隔离层的层数附录B 填土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4时,混凝土垫层最小厚度选用表附录C 混凝土垫层厚度计算附录D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录E 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Content1. General Rules 2. Terminology 3. Ground Type3.1 Principle of ground type selection 3.2 Classification of ground surface course 3.3 Basic regulations of ground 3.4 Common building ground3.5 Clean, dust-proof and antibacterial ground 3.6 Anti-static ground3.7 Wear resistant, collision resistant ground 3.8 Anti-corrosion ground 3.9 Anti oil seepage ground 3.10 Other ground4. Ground cushion4.1 Ground cushion type selection 4.2 requirement of ground cushion5. Ground foundation6. Ground constructionAppendix A: The thickness of surface course, bonding course and fill stratum, the minimum thickness of leveling course, and the layer number of isolated layers. Appendix B: Minimum thickness selection table of concrete cushion, when fill paction coefficient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0.94.Appendix C: Thickness calculation of concrete cushion Appendix D: Wording description Appendix E: Referenceddocuments Reference standard directory Appendix Article explanation篇二:建筑设计规范汇总《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规程》--20123.1 一般规定3.1.1 变电站建筑物的设计应留有扩建的可能性。
建筑工程楼地面节能技术1、楼地面的节能技术可根据底面是不接触室外空气的层间楼板与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和底层地面,采用不同的节能技术。
保温系统组成材料的防火及卫生指标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层间楼板可采取保温层直接设置在楼板上表面或楼板底面,也可采取铺设木楠栅(空铺)或无木植栅的实铺木地板:(1)在楼板上面的保温层,宜采用硬质挤塑聚苯板、泡沫玻璃保温板等板材或强度符合地面要求的保温砂浆等材料,其厚度应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2)在楼板底面的保温层,宜采用强度较高的保温砂浆抹灰,其厚度应应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3)铺设木楣栅的空铺木地板,宜在木桐栅间嵌填板状保温材料,使楼板层的保温和隔声性能更好。
3、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宜采用外保温系统;4、严寒及寒冷地区采暖建筑的底层地面应以保温为主,在持力层以上土壤层的热阻已符合地面热阻规定值的条件下,宜在地面面层下铺设适当厚度的板状保温材料,进一步提高地面的保温性能。
5、地板辐射采暖技术(1)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的设计、材料、施工及其检验、调试及验收,应符合《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l42-20**的规定。
(2)为提高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的热效率,不宜将热管铺设在有木桐栅的空气间层中,地板面层也不宜采用有木桐栅的木地板。
合理而有效的构造作法是将热管埋设在导热系数较大的密实材料中;面层材料宜直接铺设在埋有热管的基层上,且宜采用导温系数较大的材料作面层。
(3)采用低温(水媒)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技术的建筑,在夏季不可将冷水通入系统的加热管中开展冷水降温。
(4)地板辐射采暖构造由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面、绝热层、加热管、填充层、找平层和面层组成,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当工程允许地面双向散热设计时,各楼层间的楼板上部可不设绝热层;b.对卫生间、浴室等潮湿房间,在填充层上部应设置隔离层;c.楼地面面层宜采用热阻小于0.05m2∙K/W的材料;d∙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时,楼板上厚度不应小于20mm,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厚度不应小于30mm;e.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宜为5〜12mm o加热管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
建筑工程地面节能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筑业也在不断寻求节能环保的施工方案。
地面是建筑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地面施工进行节能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设备运行等方面,提出一套建筑工程地面节能施工方案。
二、材料选择1. 可再生材料的应用在地面施工材料选择方面,可以尽量选择可再生材料,如竹木、木地板、再生橡胶等。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而且在建筑施工中能够减少对原材料的过度消耗,并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再生材料的应用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还可以为建筑工程地面的节能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2. 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在地面施工中,选材对于节能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选材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如泡沫混凝土、发泡水泥等。
这些材料不仅在施工中具有较好的施工性能,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地面的保温隔热效果,减少建筑的热量损失,降低建筑的能耗。
3. 具有良好耐磨性和耐久性的材料在地面施工中,应选择具有良好耐磨性和耐久性的材料,如高强度水泥地面、聚合物地板、环氧地坪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抗磨性能,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减少对材料的更换和修补,降低地面施工的能耗。
4. 低挥发有机化合物材料在地面施工中,尽量选择低挥发有机化合物材料,如低挥发油漆、低挥发胶水等。
这些材料在施工中不仅具有较为良好的使用效果,还可以减少挥发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地面的环保性。
三、施工工艺1. 合理设计地面施工结构在地面施工中,合理的设计施工结构对于节能效果至关重要。
应优先考虑采用双层地面结构,如在地板上覆盖一层保温隔热材料,然后再进行表面装饰。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地面的保温隔热性能,还可以降低地面的能耗。
2. 采用现代化施工技术在地面施工中,应尽量采用现代化施工技术,如机械化施工、模块化施工等。
民用建筑底层地面、架空楼板和地下室外墙保温隔热工程应用技术要点1、本技术要点适用于本市范围内新建、扩建和改建民用建筑底层地面、架空楼板和地下室外墙保温隔热工程。
2、民用建筑底层地面、架空楼板和地下室外墙保温隔热工程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及地方防火规范。
3、民用建筑底层地面保温隔热工程采用难燃型膨胀聚苯板、难燃型挤塑聚苯板、复合硬泡聚氨酯板、复合酚醛泡沫板、泡沫混凝土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其材料性能、基本构造和施工验收除应符合表1 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 )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规定。
4、民用建筑架空楼板保温隔热工程采用难燃型膨胀聚苯板、难燃型挤塑聚苯板、复合硬泡聚氨酯板、复合酚醛泡沫板、垂直纤维岩棉板和硅酸铝棉板时,其材料性能、基本构造和施工验收除应符合表2 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 )和《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规定。
5、民用建筑地下室外墙保温隔热工程采用难燃型膨胀聚苯板、难燃型挤塑聚苯板、复合硬泡聚氨酯板、复合酚醛泡沫板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其材料性能、基本构造和施工验收除应符合表3 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 )和《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 144)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规定。
泡沫混凝土底层地面保温隔热工程1,. O; W—2.保护层不小于40氈20绷石魏士,内配双削6.5@»钢解3.煤遍軒现就沬跋土或加气蹶土砌死験戦讥翳不小于150—4.辭层規设甘—5.秣1:见设计—&找平层:20團:3水励莱1豔:髓土强取厚度见设廿—8.. O:基甜理平戦素土擁抗压强度不应低于1.2MPa,干密度不应低于530kg/m3( B05级及以上),其他性能指标应符合《泡沫混凝土》(JG/T 266-2011)的规定,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应取值 1.50。
建筑节能工程的规范要求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能源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建筑节能成为了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各国纷纷制定了建筑节能工程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节能工程的一些常见规范要求,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建筑保温规范要求建筑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热阻值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墙体采用的保温材料需符合国家标准且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
此外,针对建筑的地面、屋顶等部位也有相应的保温要求,如地面采用保温材料需满足一定的导热系数限制。
二、建筑采光与照明规范要求合理的采光和照明设计可以减少建筑内部能源的消耗。
据规范要求,建筑内部采光面积应达到一定比例,并通过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保证充足的自然采光。
此外,照明系统也需要根据建筑面积和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并且设置自动控制系统以确保能耗最小化。
三、建筑暖通空调规范要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对于办公楼、商业建筑等场所至关重要。
根据规范要求,建筑空调系统应高效节能,具备一定的空气质量控制能力。
建筑的暖通系统需合理设计,如合理选择传热介质、优化管道布局、采用低噪音设备等。
此外,还需要合理设置空调温度、湿度等参数,根据不同季节和使用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四、建筑节水规范要求水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为了实现建筑节能,建筑节水同样不可忽视。
据规范要求,建筑的给水、排水系统应满足一定的节水要求。
例如,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安装回收利用设备等,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五、建筑电力系统规范要求电力系统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根据规范要求,建筑电力系统应设计合理,电线电缆的布置应符合安全要求,并且采用高效率的电气设备,以降低用电成本和能源消耗。
六、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为了确保建筑节能工程的实施效果,建筑工程质量验收非常重要。
根据规范要求,建筑节能工程需要通过相应的质量验收程序和标准进行评估。
节能施工方案周边地面设置一、地面材料选择在选择地面材料时,应优先考虑其节能、环保及耐久性。
推荐使用具有良好保温性能且环保的材料,如透水砖、再生砖或其他环保型建筑材料。
同时,考虑到材料的来源和运输成本,优先选择本地生产或易于回收再利用的材料。
二、地面保温设计为了提高地面保温效果,可以采用多层保温材料的设计方案。
在基础层与面层之间铺设保温材料,如EPS(聚苯乙烯)或XPS(挤塑聚苯乙烯)等,以减少地面热能的散失。
同时,在地面下铺设地热管道,通过热水的循环实现地面的均匀加热。
三、地面防水处理防水处理是地面施工的重要环节。
为确保地面不渗水,需使用高效防水材料对地面进行涂抹或铺设。
在地面结构层中设置防水层,并确保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的粘结牢固,以防渗漏。
四、地面排水规划地面排水系统应科学合理,确保雨水及生活污水能够迅速排出。
在地面设计时,应根据地形和建筑物布局规划合理的排水坡度,设置雨水口和排水沟,避免地面积水。
同时,考虑雨水的回收利用,设置雨水收集系统。
五、地面硬化施工地面硬化施工应确保平整度和耐磨性。
在铺设完地面材料后,进行必要的压实和固化处理,以提高地面的承载能力。
对于高人流量的区域,可选择耐磨性强的地面材料,如耐磨砖、地坪漆等。
六、地面绿化建议为增加地面的绿化覆盖率,建议在地面设计中融入绿化元素。
如设置绿化带、种植地被植物等,以改善环境、减少噪音和防尘。
同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确保绿化效果的可持续性。
七、地面维护方案为确保地面的长期使用效果,需制定地面维护方案。
定期对地面进行清洁、除尘和保养,及时处理损坏和磨损部位。
对于需要定期更换的材料,如地砖、地毯等,应制定更换计划,确保地面始终保持整洁美观。
八、环保措施落实在地面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保要求,减少扬尘、噪音和污水排放。
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洒水降尘设施等,确保施工过程的环保性。
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共同营造绿色施工环境。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三)8 地面节能工程8.1 一般规定8.1.1 本章适用于建筑室内地面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
包括底面接触室外空气、土壤或毗邻不采暖空间的地面节能工程。
8.1.2 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应在主体或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和检验批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地面节能分项工程验收。
8.1.3 地面节能工程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象资料:1 基层;2 被封闭的保温材料的厚度;3保温材料粘结;4隔断热桥部位。
8.1.4 地面节能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检验批可按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2 当面积超过200m2时,每200m2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200m2也为一个检验批。
3 不同构造做法的地面节能工程应单独划分检验批。
8.2 主控项目8.2.1 用于地面节能工程的保温材料,其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或称重检查;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应按照出厂检验批进行核查。
8.2.2 地面节能工程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8.2.3 地面节能工程采用的保温材料,进场时应对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检验方法: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抽查不少于3组。
8.2.4 地面节能工程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和施工方案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8.2.5建筑地面保温层、隔热层、保护层等各层的设置和构造做法以及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和施工方案观察检查;尺量检查。
楼地面工程节能施工方法楼地面工程是指在建筑物中的地面部分,包括地基、地板和地面装饰层等。
在施工过程中,节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可以通过采用一些节能施工方法来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楼地面工程的节能施工方法。
1.选用节能建筑材料:在楼地面工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好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如矿渣棉、岩棉、保温装饰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可以有效减少能量的传递,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减少热能的损失。
2.采取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在楼地面工程中,可以采取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减少热桥的产生。
热桥是导致能量传递的瓶颈,如果能减少热桥的产生,能有效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可以通过合理的断桥设计、防止因为构造接触而发生的传导热以及在结构上采用分析解决方法进行解决。
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还能节约能源。
3.施工过程管理:在楼地面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做好计划和预算,使施工过程更高效、更节能。
比如,可以合理安排工序,避免重复施工和返工,减少能源的浪费。
同时,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模块化施工、预制装配式施工等,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4.地热利用:在楼地面工程中,可以利用地热能来进行供暖和热水供应。
通过地热能的利用,可以实现能源的循环再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的消耗。
5.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在楼地面工程中,可以通过合理控制室内温度来节约能源。
可以采用智能化的温控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自动调节。
同时,可以采用遮阳、通风等措施,减少夏季和冬季的热量损失,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在楼地面工程中实施节能施工,不仅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楼地面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以上的节能施工方法,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地面节能工程技术交底一、背景介绍地面节能工程是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措施,降低建筑物地面能量消耗的过程。
本次技术交底旨在详细介绍地面节能工程的相关技术、原理和操作要点,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地面节能工程技术概述1. 定义:地面节能工程是指通过改善建筑地面结构,提高地面保温性能,减少能量损失,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 目标:减少热量传输、提高地面保温性能、降低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
3. 原理:通过采用保温材料、地面辐射采暖、地面辐射冷却等技术手段,减少地面能量的传输和损失。
三、地面节能工程技术细节1. 保温材料选择:a. 常用保温材料:聚苯板、挤塑板、聚氨酯泡沫板等。
b. 选择标准:保温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抗压强度。
2. 地面辐射采暖技术:a. 原理:通过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将热量通过地面辐射传输到室内,提高室内温度。
b. 设计要点:合理布置辐射管道,确保热量均匀分布;选择适当的供热温度和供热面积。
3. 地面辐射冷却技术:a. 原理:通过地面辐射冷却系统,将室内热量通过地面辐射散发到室外,降低室内温度。
b. 设计要点:合理布置辐射散热管道,确保热量能够有效散发;选择适当的散热面积和散热介质。
4. 其他节能技术:a. 太阳能利用:通过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系统等设备,利用太阳能提供热水和电力。
b. 照明节能:采用LED照明灯具,调整照明亮度,减少能耗。
c. 空调节能:合理设置室内温度、湿度,采用节能型空调设备。
四、地面节能工程操作要点1. 施工前准备:a. 确认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明确工程范围和施工要求。
b. 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
2. 施工过程:a. 保温材料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保温材料进行切割、粘贴、固定等操作,确保保温层的完整性和质量。
b. 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辐射管道的敷设、连接和固定,确保管道的紧密性和稳定性。
c. 地面辐射冷却系统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辐射散热管道的敷设、连接和固定,确保管道的畅通和散热效果。
周边地面——对没有地下室的建筑指底层房间外墙内侧两米范围内的地面。
对有地下室埋墙的建筑,指从室外地面和埋墙的交线算起向下两米内为周边地面。
非周边地面——对没有地下室的房间指底层地面中周边地面以外的部分。
有地下室埋墙的建筑,非周边地面指埋墙和地面面积的和减去从室外地面和埋墙交线算起向下两米的面积。
关于周边地面和非周边地面的几点说明1.周边地面和非周边地面的定义周边地面指距外墙内表面2m以内的地面,其余部分划为非周边地面。
位于室外地面以下的外墙(地下室外墙)应从与室外地面相平的墙壁算起,往下2m范围内为周边地面,其余部分划为非周边地面。
2.节能标准中对周边地面和非周边地面传热阻的计算《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JGJ26-95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对周边地面和非周边地面热阻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应分别对待。
A) 居住建筑:换热阻计算依据来源于《供热工程》(贺平孙刚编著)。
由于室内热量通过地面传到室外的路程长短不同,即热阻值不同,靠近外墙的室内地面,距离室外路程短,热阻值小,传热量大,反之远离外墙的地面热阻值大,传热量小,离外墙8m以远的地面,传热量基本不变。
基于上述情况,在工程上一般采用近似方法计算,把地面沿外墙平行的方向分成四个计算地带(每2m为一个地带,8m以外地面按第四地带考虑),如图1示。
1) 对于贴土非保温地面(组成地面的各层材料导热系数λ都大于1.16W/m?℃),各地带的传热系数和换热阻如下:周边地面传热系数限值为0.52 W / m2·℃地区,考虑到非保温地面第一地带(周边地面)的传热系数为0.47 W / m2·℃,小于限值0.5 2W / m2·℃,可不做保温;非周边地面(第二、三、四地带)不做保温时传热系数最大值为0.23 W / m2·℃,小于限值0.3 W / m2·℃,同样也能满足非周边地面限值的要求。
节能⼯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具体规定我国承担是很⼤的节能减排的任务,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了重⼤的贡献,⽽国家要实施节能减排,就需要落实相关的⼯作,开展节能⼯程就是其中⼀⽅⾯,那么节能⼯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的知识进⾏解答。
⼀、节能⼯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具体规定1、检测依据:(1)《建筑节能⼯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2)《民⽤建筑节能检验规范》db45/t393-2007(3)⼴西建设厅⽂件“关于转发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节能⼯程施⼯质量验收规范》公告的通知”(桂建管〈2008〉20号)。
2、建筑节能⼯程验收项⽬的划分:2.1建筑节能分项⼯程分为:(1)墙体节能⼯程;(2)幕墙节能⼯程;(3)门窗节能⼯程;(4)屋⾯节能⼯程;(5)地⾯节能⼯程;(6)采暖节能⼯程;(7)通风与空⽓调节节能⼯程;(8)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节能⼯程;(9)配电与照明节能⼯程;(10)监测与控制节能⼯程;2.2建筑节能⼯程应按照分项⼯程进⾏验收。
当建筑节能分项⼯程的⼯程量较⼤时,将分项⼯程划分为若⼲检验批进⾏验收:2.3当建筑节能⼯程验收⽆法按照上述要求划分分项⼯程或检验批时,可由建设、监理、施⼯等各⽅协商进⾏划分。
但验收项⽬、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记录均应遵本规范的规定。
⼆、⼯程质量验收的程序与组织检验批和分项⼯程应该由监理⼯程师(建设单位项⽬技术负责⼈)组织施⼯单位项⽬专业质量(技术)负责⼈等进⾏验收。
分部⼯程应该由总监理⼯程师(建设单位项⽬负责⼈)组织施⼯单位项⽬负责⼈和技术,质量负责⼈等进⾏验收。
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程的勘察,设计单位项⽬负责⼈和施⼯单位技术,质量负责⼈等进⾏验收单位⼯程完⼯后,施⼯单位应⾃⾏组织有关⼈员进⾏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程验收报告。
建设单位接到⼯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负责⼈组织施⼯(含分包),设计,监理等单位负责⼈进⾏单位⼯程验收。
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的地面节能工程,旨在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工程地点位于我国北方严寒地区,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括住宅楼、商业楼等建筑。
本次施工方案针对住宅楼地面进行节能改造。
二、施工内容1. 地面保温层施工(1)拆除原有地面材料,清理地面基层。
(2)铺设防水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水卷材,厚度不小于1.5mm。
(3)铺设保温层,采用挤塑聚苯板(XPS)作为保温材料,厚度不小于60mm,确保热阻达到要求。
(4)铺设找平层,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厚度不小于20mm。
(5)铺设地砖或木地板,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 地面隔热层施工(1)拆除原有地面材料,清理地面基层。
(2)铺设防水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水卷材,厚度不小于1.5mm。
(3)铺设隔热层,采用挤塑聚苯板(XPS)作为隔热材料,厚度不小于40mm,确保隔热效果。
(4)铺设找平层,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厚度不小于20mm。
(5)铺设地砖或木地板,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三、施工工艺1. 防水层施工(1)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干燥、平整,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2)铺设卷材:将卷材按顺序铺设,搭接处重叠10cm,用热风枪焊接牢固。
(3)收尾处理:对施工缝、阴阳角等部位进行加强处理,确保防水效果。
2. 保温层施工(1)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干燥、平整,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2)铺设保温板:将保温板按顺序铺设,搭接处重叠5cm,用专用胶粘剂粘贴牢固。
(3)收尾处理:对施工缝、阴阳角等部位进行加强处理,确保保温效果。
3. 找平层施工(1)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干燥、平整,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2)铺设找平层: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厚度均匀,无空鼓、裂缝等现象。
(3)收尾处理:对施工缝、阴阳角等部位进行加强处理,确保找平效果。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进行检查。
地面节能施工方案
地面节能施工方案
地面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实现地面的节能施工,可以采取以下方案:
1. 选择低热阻材料:地面材料的热阻对于建筑的保温节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地面材料时,应优先选择具有较低热阻的材料,如聚苯板、玻璃棉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
2. 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面热量进行冷暖调节的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地面施工中,可以安装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的温度进行冷暖调节,减少建筑内部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效果。
3. 合理设计地下室:地下室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地面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方式。
在设计地下室时,应尽量减少地下室对地面热量的传输,避免地下室冷热回路与地面的直接接触。
可以采用地下室隔热材料,增加地下室与地面之间的隔热层,减少能量传输,提高节能效果。
4. 合理规划地面照明系统:地面照明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设施,也是地面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地面的节能施工,可以采用LED灯具来替代传统的白炽灯,LED灯具具有较低
的能耗,并且寿命长,使用寿命长达数万小时。
此外,还可以合理设置灯具的亮度和光线分布,减少能量的耗散。
地面节能施工方案的实施对建筑的节能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低热阻材料、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合理设计地下室和地面照明系统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能量的消耗,提高节能效果,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建筑楼房地面节能方案建筑楼房地面的节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尽量选择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和保温性能的材料,如岩棉、聚氨酯等。
同时,在结构设计上应考虑减少能量传输的途径和热桥的形成,以提高建筑的整体隔热性能。
2. 加强地下室的绝热措施:地下室通常是楼房的能量损失最大的地方之一,因此应加强对地下室的绝热措施。
可以在地下室墙体和地面铺设防潮层、保温层等,以减少地下室对室内的热量传输。
3. 使用地热能和太阳能:地热能和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的代表,可以用于供暖和热水的需要。
在楼房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考虑使用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以减少使用传统能源的依赖。
4. 合理设计采光和通风系统:采光和通风是楼房能耗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的朝向和周围环境,合理设置窗户的位置和面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流动来减少电力的消耗。
5. 加强楼房节能设备的应用:在楼房中,一些节能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
例如,使用能效高的空调和照明设备,安装智能控制系统来自动调控楼内温度和照明状态,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6. 进行节能改造和维护: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材料和设备的性能会逐渐下降,导致能耗的增加。
因此,定期进行节能改造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加强绝热层的维护、更换老化设备和使用能效更高的产品等方式,来提高楼房的能源利用率。
总之,建筑楼房地面的节能方案需要从整体设计和施工过程、材料选择和使用、设备应用和节能改造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提高楼房的能源利用率。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可以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提升楼房的舒适度和环境质量。
地面
1 一般规定
1.1 本章适用于建筑室内地面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
包括毗邻采暖、不采暖空间及毗邻室外空气的地面工程。
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本章的适用范围,本条所讲的建筑室内地面节能工程是指包括采暖空调房间接触土壤的地面、采暖空调房间的楼地面、不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不采暖车库上面的楼板。
接触室外空气或外挑楼板的地面应按本规范第4章墙体的要求执行。
1.2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应在主体或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条文说明本条对地面保温隔热工程施工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敷设保温隔热层的基层质量必须达到合格,基层的质量不仅影响地面工程质量,而且对保温隔热的质量也有直接的影响,保温隔热敷设后已无法对基层再处理。
1.3 地面节能工程采用的保温材料,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复验:
1 板材、块材及现浇等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压缩(10%)强度、阻燃性;
2 松散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干密度和阻燃性;
条文说明在地面保温工程中,保温材料的性能对于地面保温隔热的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保证用于地面保温隔热材料的质量,避免不合格材料用于地面保温隔热工程,参照常规建筑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办法,对进场的地面保温隔热材料也由监理人员现场见证随机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对有关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作为地面保温隔热工程质量验收的一个依据。
1.4 地面节能工程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1 基层;
2 保温材料粘结;
3 隔断热桥部位;
4、地面辐射采暖工程的隐蔽验收应符合《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的规定。
条文说明本条对将影响地面保温隔热效果的隐蔽部位提出隐蔽验收要求。
主要包括:①基层;②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厚度及缝隙填充质量;③地面热桥部位、4隔汽层,因为这些部位被后道工序隐蔽覆盖后无法检查和处理,因此在被隐蔽覆盖前必须进行验收,只有合格后才能进行后序施工。
1.5 地面节能工程检验批划分应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的规定:
1每一楼层或按照每层的施段工或变形缝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每三层作为一个检验批。
2 不同隔热保温节能做法的地面节能工程应单独划分检验批。
1.6地面节能工程的检查数量:
1 每检验批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不得少于5%,并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验,走廊(过道)应按10延米为一个自然间计算。
2 有防水或防潮要求的抽查间数不应少于5%,且不应少于4间,不足4间时应全数检查。
3保温隔热材料进场复检按同一单体建筑、同一生产厂家、同一规格、同一批材料为一个检验批, 每个检验批随机抽取一组.
条文说明 1.5~1.6本条参照《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的有关规定,
给出了地面节能工程检验批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并对检验批抽查数量作出基本规定。
2 主控项目
2.1 用于地面节能工程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厚度、密度、压缩(10%)强度、导热系数和阻燃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各种保温板或保温层的厚度不得有负偏差。
检验方法:检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技术性能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现场对保温层可采取针插法或剖开法、尺量。
检查数量:按第1.6条执行。
条文说明在地面保温隔热工程中,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厚度、密度或干密度指标直接影响到地面保温隔热效果,压缩(10%)强度影响到保温层的施工质量,阻燃性能是防
止火灾隐患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对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厚度、密度或干密度、压缩(10%)强度及阻燃性进行严格的控制,必须符合节能设计要求、产品标准要求以及相关施工技术规程要求。
应检查材料的合格证、有效期内的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所代表的规格、型号和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相符,并重点检查进场复验报告,复验报告必须是第三方见证取样,检验样品必须是按批量随机抽取。
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可采取钢针插入后用尺测量,也可采取将保温层切开用尺直接测量。
具体采取哪种方法由验收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2 地面节能工程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
基层应平整, 并符合保温层施工工艺的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
检查数量:按第1.6条执行。
2.3 建筑地面保温、隔热以及隔离层、保护层等各层的设置和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按照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按第1.6条执行。
条文说明影响地面保温隔热效果的主要因素除了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和厚度以外,另一重要因素是保温隔热材料的设置和构造做法以及热桥部位的处理等。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保温隔热材料的热工性能(导热系数、密度或干密度)和厚度、敷设方式均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其保温隔热效果也基本上能达到设计要求。
因此,在7.2.1条按主控项目对保温隔热材料的热工性能进行控制外,本条要求对保温隔热材料的设置和构造做法以及热桥部位也按主控项目进行验收。
检查方法:对于保温隔热层的敷设方式、缝隙填充质量和热桥部位采取观察检查,检查敷设的方式、位置、缝隙填充的方式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2.4 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保温板与基体及各层之间的粘结应牢固,缝隙应严密。
2 楼板下的保温浆料层应分层施工。
3 穿越地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各种金属管道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断热桥的保温绝热措施。
4 严寒、寒冷地区,底面接触室外空气或外挑楼板的地面,应按照本规范第4章墙体的要求执行。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观察检查;抽样、剖开法实测检查。
检查数量:按第1.6条执行。
条文说明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条的规定。
在施工过程中保温层与基体之间应粘结牢固、缝隙严密是非常必要的。
特别是地下室(或车库)的顶板粘贴XPS板、EPS板或粉刷胶粉聚苯颗粒时,虽然这些部位不同于建筑外墙那样有风荷载的作用,但由于顶板上部的有活动荷载,会使其产生振动,从而引发脱落。
在楼板下面粉刷浆料保温层时分层施工也是非重要的,每层的厚度不应超过20mm,如果过厚,由于自重力的作用在粉刷过程中容易产生空鼓和脱落。
对于严寒、寒冷地区,穿越接触室外空气地面的各种金属类管道都是传热量很大的热桥,这些热桥部位除了对节能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外,其热桥部位的周围还可能结露,影响使用功能,因此必须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2.5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其节能保温做法不得影响地面排水坡度。
其防水层宜设置在地面保温层上侧,当防水层设置在地面保温层下侧时,其面层不得渗漏。
(条文说明增加强调)
检验方法:用500mm水平尺检查;当防水层设置在地面保温层下侧时,应蓄水24h后剖开检查无明水,必要时测试保温材料的含水率,不超过设计要求的20%为合格。
检查数量:按第1.6条执行。
条文说明本条对有防水要求地面的构造做法和验收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于厨卫有放水要求的地面进行保温时,应尽可能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下,可避免保温层浸水吸潮影响保温效果。
当确实需要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面时,则必须对防水层进行防水处理,不得使保温层吸水受潮。
另外在铺设保温层时,要确保地面排水坡度不受影响,保证地面排水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