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烧结理论-2
- 格式:ppt
- 大小:7.81 MB
- 文档页数:3
烧结工艺理论知识(全面)第一章烧结生产概述§1-1 烧结生产在冶金工业中的地位一、简述烧结工艺的产生和发展烧结方法在冶金生产中的应用,起初是为了处理矿山、冶金、化工厂的废气物(如富矿粉、高炉炉尘、扎钢皮、炉渣等)以便回收利用。
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矿石的开采量和矿粉的生成量亦大大增加。
据统计,每生产1t生铁需1.7~1.9t铁矿石,若是贫矿,需要的铁矿石则更多。
另外,由于长期的开采和消耗,能直接用来冶炼的富矿愈来愈少,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贫矿(含铁25%~30%)。
但贫矿直接入炉冶炼是很不经济的,所以必须经过选矿处理。
选矿后的精矿粉,在含铁品位上是提高了,但其粒度不符合高炉冶炼要求。
因此,对开采出来的粉矿(0~8mm)和精矿粉都必须经过造块后方可用于冶炼。
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但贫矿较多,约占80%以上,因此,冶炼前大都需经破碎、筛分、选矿和造块等处理过程。
烧结生产的历史已有一个多世纪。
它起源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英国、瑞典和德国。
大约在1870年前后,这些国家就开始使用烧结锅。
我国在1949年以前,鞍山虽建有10台烧结机,总面积330m2,但工艺设备落后,生产能力很低,最高年产量仅几十万吨。
我国铁矿石烧结领域取得的成就,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烧结工艺:自1978年马钢冷烧技术攻关成功后,一批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基本完成了热烧改冷烧工艺。
部分企业建成原料混匀料场,并投入使用,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实现了自动化配料、混合机强化制粒、偏析布料、冷却筛分、整粒及铺底料技术。
(2)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如高碱度烧结矿技术、小球烧结技术、低温烧结技术、低硅烧结技术等,在钢铁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3)设备大型化和自动化:20世纪50年代,我国最大烧结机75m2,60年代130 m2,80年代265m2,90年代宝钢二、三期和武钢等450m2烧结机相继投产,这些都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并实现自动化生产的。
烧结理论及工艺要求
一、烧结理论
烧结,它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加工方法,是将金属粉末或粒子因加热及
压实而聚结成固态或凝固态的工艺。
烧结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疏松期、烧结期和结晶期。
烧结期包括加热期、热压期和持热期。
1、疏松期:粉末在温度小于熔点时,它的聚结能力较低,它的表面
比较滑,一般称为粉末状态,它既可以形成颗粒和宏观结构。
2、烧结期:当温度上升到金属熔点以上时,粉末微粒之间的聚结能
力增强,它的表面光滑,此时粉末形成了小的颗粒,并可以粘合在一起,
形成较大的烧结体。
3、结晶期:当温度上升到金属晶体化温度时,粉末发生晶体结构,
进一步烧结,形成金属晶体。
二、烧结工艺要求
1、烧结温度:烧结温度是控制烧结成果的重要参数,一般来说,烧
结温度应高于金属的熔点,低于其晶体化温度。
2、压力:压力也是影响烧结成果的重要参数。
如果压力太低,烧结
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这时就需要使用较高的压力,以保证烧结质量。
3、时间:在烧结过程中,烧结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如果烧结
时间不足,就可能导致金属的结晶不匀,从而影响烧结的成果。
1第四章烧结4.1 4.1 概述概述烧结是粉末冶金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烧结是粉末冶金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
烧结是粉末和粉末压坯烧结是粉末和粉末压坯,,在适当温度和气氛下加热所发生的现象或过程所发生的现象或过程。
2按烧结过程有无明显的液相出现和烧结系统的组成分为和烧结系统的组成分为::1)单元系烧结2)多元系固相烧结3) 3) 多元系液相烧结多元系液相烧结3粘结阶段颗粒的原始接触点或面转变成晶体结合颗粒的原始接触点或面转变成晶体结合,,即通过成核即通过成核、、结晶长大等原子过程形成烧结颈等原子过程形成烧结颈。
烧结体密度烧结体密度、、烧结体强度烧结体强度、、导电性等的变化烧结颈长大阶段原子向颗粒结合面迁移原子向颗粒结合面迁移,,烧结颈扩大烧结颈扩大,,颗粒间距缩小颗粒间距缩小,,晶粒长大,晶界越过孔隙移动晶界越过孔隙移动。
烧结体密度烧结体密度、、烧结体强度等的变化闭孔隙球化和缩小阶段烧结体致密度达到烧结体致密度达到90%90%90%以上以上以上,,孔隙闭合后孔隙闭合后,,孔隙形状趋于球形并缩小缩小。
4.2 4.2 烧结的基本过程烧结的基本过程41)烧结为什么会发生烧结为什么会发生??2)烧结是怎样进行的烧结是怎样进行的??4.34.3 烧结理论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51)烧结为什么会发生烧结为什么会发生??烧结是系统自由能减低的过程。
•由于颗粒结合面的增大和颗粒表面的平直化,粉末体的总表面积和总表面自由能减小•粉末体内孔隙的总体积和总表面积减小•粉末内晶格畸变的消除62)烧结是怎样进行的烧结是怎样进行的??烧结的机构和动力学问题,研究烧结过程中各种物质迁移方式以及速率。
7单元系烧结是指:纯金属或有固定成分的化合物的粉末在固态下的烧结,不会出现新组成物或者新相,也不会出现凝聚状态的改变。
4.4 4.4 单元系烧结单元系烧结8一、烧结温度和时间•单元系的烧结主要机构是扩散和流动构是扩散和流动。
烧结理论基础(Basic Theory of Sintering)Content:§1 导言Introduction§2 烧结的推动力与过程的能量变化Driving force for Sintering and Energy Change during in the Process§3 烧结理论的定量处理Quantitative Treatment upon Sintering theory§4 气相烧结Vapor-state Sintering§5 固相烧结Solid-state Sintering§6 液相与活化烧结Liquid Phase and Activated Sintering§1 导言烧结(Sintering)通常是指粉粒集合体(即坯体)在高温作用下,内表面的减少,气孔率降低,颗粒间接触面加大,以及机械强度提高的过程。
烧结总是意味着固体粉状成型体在低于其熔点温度加热,使物质自发地充填颗粒间隙而致密化的过程。
烧结可以发生在单纯的固体之间,也可以在液相参与下进行,前者称固相烧结,后者称液相烧结,无疑,在烧结过程中可能会包含有某些化学反应的作用,但重要的是,烧结并不依赖于化学反应的作用。
它可以在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的情况下,简单地将固体粉料加热,转变成坚实的致密烧结体。
这是烧结区别于固相反应的一个重要方面。
将固体粉料加热,在一定高温下烧结的过程中,可能伴随有脱水、热分解、相变、共溶、熔融和溶解、固相反应、以及析晶,晶体长大,溶质的溶入与偏析和无定形玻璃相的凝固等多种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近代陶瓷科学关于烧结方面,主要是弄清三个问题:1)烧结过程的推动力,2)烧结过程中物质的传递机构,3)烧结后期的气孔收缩和致密化过程。
在从理论上处理这些问题时,又存在两种不同的作法:a) 唯象理论或热力学理论:从烧结热力学与烧结动力学的观点出发,不考虑烧结体内微观质点的具体结构及其变化细节来解决整个烧结体系的可能性、变化方向、限度以及烧结速率等问题。
烧结理论知识培训课件烧结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它指的是将细小的金属粉末通过高温压制和烧结过程将其转化为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金属零件。
烧结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化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因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烧结理论知识。
一、烧结的基本原理与步骤烧结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高温和压力将细小的金属粉末烧结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金属零件。
其步骤包括:1.混合:将不同材料的金属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成型:将混合均匀的金属粉末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成型,如挤压成型、注射成型等。
3.烧结:将成型后的金属粉末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烧结处理,使其成为整体零件。
4.加工:根据实际需要,对烧结成的零件进行加工或者表面处理,如车削、磨削、喷涂等。
二、烧结的特点1.能够制造高强度和高精度的金属零件。
2.可制造各种不规则和复杂的形状。
3.烧结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生产成本。
4.可以使用多种不同材料的金属粉末进行混合烧结,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合金材料。
5.在烧结过程中,可以控制粉末的成分和密度,获得不同的结构和性能。
三、烧结的应用及前景1.航空航天领域:烧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用于制造发动机部件、轮毂轴承、航天器外壳及燃料结构等。
2.汽车领域:烧结技术可以用于制造汽车零件,如制动器、发动机缸体等。
3.电子领域:烧结技术可以制造具有特殊性能的电子元器件,如热敏电阻、电阻器等。
4.医疗领域:烧结技术可以用于制造人体骨骼植入物、假牙、人工关节等医疗器械。
由此可见,烧结技术在未来的制造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目录第一章烧结厂烧结工艺、设备情况简介………………………第一节烧结厂简介…………………………………………………………………………第二节烧结生产工艺流程…………………………………………………………………第三节烧结设备情况简介…………………………………………………………………第二章烧结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一节烧结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节原料基本知识………………………………………………………………………第三节配料基本知识………………………………………………………………………第四节混料基本知识………………………………………………………………………第六节烧结基本知识………………………………………………………………………第五节成品矿处理基本知识………………………………………………………………第三章烧结应知应会知识…………………………………………………………第一节配料工技能知识……………………………………………………………………第二节混料工技能知识……………………………………………………………………第三节烧结工技能知识……………………………………………………………………第四章烧结工艺方面的知识………………………………………………………第一节原料管理……………………………………………………………………………第二节铁矿石烧结…………………………………………………………………………第三节烧结工艺操作管理…………………………………………………………………第四节烧结调整基准………………………………………………………………………第五节烧结现场配料计算及检化验事项…………………………………………………第五章烧结生产以来典型生产事故案例………………………………………生产事故案例一……………………………………………………………………………生产事故案例二……………………………………………………………………………生产事故案例三……………………………………………………………………………生产事故案例四……………………………………………………………………………第六章烧结设备情况介绍…………………………………………………………第一节原料系统设备……………………………………………………………………一、铁料设备…………………………………………………………………………………二、熔剂设备…………………………………………………………………………………三、燃料设备…………………………………………………………………………………第二节烧结机系统设备………………………………………………………………一、混合制粒设备……………………………………………………………………………二、铺底和布料设备…………………………………………………………………………三、点火炉及助燃风机………………………………………………………………………四、烧结机本体及传动设备…………………………………………………………………五、烧结机台车………………………………………………………………………………六、机头机尾密封……………………………………………………………………………七、烧结机单辊破碎机………………………………………………………………………八、主抽风机及附属设备……………………………………………………………………第三节成品矿处理设备…………………………………………………………………一、烧结矿破碎设备…………………………………………………………………………二、烧结矿筛分设备…………………………………………………………………………三、烧结矿冷却设备…………………………………………………………………………四、返矿给料设备……………………………………………………………………………第四节除尘设备……………………………………………………………………………第七章烧结投产以来发生的典型设备事故案例…………………………设备事故案列一……………………………………………………………………………设备事故案列二……………………………………………………………………………设备事故案列三……………………………………………………………………………设备事故案列四……………………………………………………………………………附录…………………………………………………………………………………………参考文献…………………………………………………………………………………第一章烧结车间烧结工艺、设备情况简介第一节烧结车间简介烧结车间是分二期新建二台90m2烧结机。
第一章烧结定义:1. 烧结是一种粘结颗粒成一个连贯的热处理,主要的固体结构通过大众运输事件往往发生在原子尺度。
结合会提高强度和降低系统的能量。
2. 烧结是用来从金属或/和利用热能陶瓷粉体的密度控制的材料和部件的生产加工技术烧结驱动力的总的界面能的降低:相关术语:密度外表积颈项比收缩膨胀两种主要形式的液相烧结:瞬时、持续液相烧结理论的问题/?第二章烧结测量技术1.压汞法它是一种含开孔网络的材料的孔隙大小分布估计方法。
2.泡点测试测量最大连通孔尺寸。
3.氦气测比重是衡量闭合孔隙率显微结构:烧结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参数,包括孔隙结构以及晶粒大小,晶粒取向,晶粒的形状,相对量的每个阶段,和连接或接触之间的相。
1〕烧结颗粒直接成像是可能使用热台光学或电子显微镜。
2〕定量显微镜提供了一种从抛光截面取自烧结材料中获取信息。
如何表达的尺寸变化?正式,线性尺寸变化定义为Δ1/10,反映在初始绿色长度L0变化到最终的烧结长度Ls作为△L.如果烧结后的尺寸较大时,这一过程被称为肿胀和Δ1/10是积极的,而如果烧结后的尺寸小,过程被称为收缩和Δ1/10是负的。
测量外表面积的两个主要的分析技术,气体吸附和气体渗透性。
都需要一个开放的孔结构允许通过测试气体的访问。
热反应:热测量在某些应用烧结材料是重要的,但很少使用的热性能随烧结。
然而,热特性做证明重要的反应烧结过程的理解。
例如,不同的热分析是在确定第一温度熔体形成液相烧结过程中的帮助。
对于相对相含量的测定X射线衍射,对浓度分布测定的电子探针分析。
总结:许多重要的参数可以从微观结构的测定。
晶粒尺寸,确定的外表积,孔的尺寸或脖子的尺寸为函数的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对烧结动力学检查允许第三章:固相烧结原理——烧结形成固体颗粒之间的链接当被加热时!-------链接去除自由外表减少外表能量,通过晶粒生长的晶粒边界区域的二次消除。
相应的温度是绝对的烧结温度对绝对的熔化温度。
大多数材料具有烧结温度在0.5和0.8之间的同源性。
烧结过程的理论基础烧结就是将矿粉、熔剂和燃料,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加,均匀的混合,借助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部分原料熔化或软化,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并形成一定量的液相,在冷却时相互粘结成块的过程。
一、烧结过程的基本原理近代烧结生产是一种抽风烧结过程,将矿粉、燃料、熔剂等配以适量的水分,铺在烧结机的炉篦上,点火后用一定负压抽风,使烧结过程自上而下进行。
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正在烧结过程的台车进行断面分析,发现沿料层高度由上向下有五个带,分别为烧结矿带、燃烧带、预热带、干燥带和过湿带。
当前国内外广泛采用带式抽风烧结,代表性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3—1所示。
1、烧结五带的特征(1)烧结矿带在点燃后的烧结料中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的作用下,混合料熔融成液相,随着高负压抽风作用和燃烧层的下移,导致冷空气从烧结矿带通过,物料温度逐渐降低,熔融的液相被冷却凝固成网孔状的固体,这就是烧结矿带。
此带主要反应是液相凝结、矿物析晶、预热空气,此带表层强度较差,一般是返矿的主要来源。
(2)燃烧带该带温度可达1350~1600度,此处混合料软化、熔融及液相生成,发生异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该层厚度为15~50mm。
此高炉灰轧钢皮 (10~0mm ) 碎焦无烟煤 (25~0mm ) 石灰石白云石 (80~0mm ) 精矿富矿粉 (10~0mm )图3—1 烧结生产一般工艺流程图带对烧结产量及质量影响很大。
该带过宽会影响料层透气性,导致产量低。
该带过窄,烧结温度低,液相量不足,烧结矿粘结不好,导致烧结矿强度低。
燃烧带宽窄主要受物料特性、燃料粒度及抽风量的影响。
(3)预热带该带主要使下部料层加热到燃料的着火温度。
一般温度为400~800度。
该带主要反应是烧结料中的结晶水及部分碳酸盐、硫酸盐分解,磁铁矿进行还原以及组分间的固相反应等。
(4)干燥带烧结料的热废气从预热带进入下层,迅速将烧结料加热到100℃以上,因此该带主要是水分的激烈蒸发。
(5)过湿带从烧结料点火开始,物料中的水分就开始转移到气流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