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异常异常下限确定及异常圈定探讨-地质所-朱斌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31
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确定方法地球化学背景值是指地球表层物质的普遍背景含量或分布特征,它代表了地球自然状态下的正常水平。
异常下限是指地球化学异常的边界或基线,用于识别具有异常地球化学特征的物质。
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是统计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大量的样品分析数据来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
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样品数据,包括地球表层物质的各种元素含量数据。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分位数等。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它通常是根据样品数据的分布特征来确定的,例如取所有样品数据的中间值作为地球化学背景值。
异常下限可以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和专家经验来确定,例如确定一个范围,低于这个范围的数据可以被认为是异常值。
第二种方法是地表地质特征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研究地球表层的地质特征,例如地貌、岩石类型、土壤类型等,来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
地球表层的地质特征通常与地球化学特征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其中一种地貌环境下可能富含其中一种元素。
通过研究这些地质特征可以得出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范围,例如其中一种地貌环境下的元素含量可以被认为是正常的,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的元素含量可以被认为是异常的。
第三种方法是参照国内外标准方法。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的标准方法,例如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球化学参考样品和数据计划”(Geochemical Reference Samples and Data)和欧洲的“Geochemical Atlas of Europe”等。
这些标准方法提供了丰富的样品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参考。
通过比对本地区样品数据和国际标准数据,可以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范围。
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是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的基础工作,它对于判别地球化学异常、环境污染、资源勘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多种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的对比研究陈健;李正栋;钟皓;武明贵【摘要】地球化学异常下限值是区分背景区与异常区的基本参数,而异常下限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实施.本文以青海省治多县区域1:1万土壤化探样品中Ag、Cu、Zn、Pb、Bi、Mo、W七种元素为例,使用传统计算方法、85%累计频率法、分形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对比研究认为:传统计算方法求得的异常范围小,且较为分散;85%累计频率法与传统方法所得异常下限值比较接近,具有合理性与客观性,相对于传统计算方法,分形方法对弱小异常的识别效果显著,但异常范围过大,给异常查证工作带来难度.确定异常下限值时要研究数据分布模式和地质背景,分析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应采用多种分析法对比确定合理的异常下限,圈定出有效的异常区.【期刊名称】《地质调查与研究》【年(卷),期】2014(037)003【总页数】6页(P187-192)【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异常下限;分形方法;85%累计频率法;青海省【作者】陈健;李正栋;钟皓;武明贵【作者单位】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07;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07;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07;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确定地球化学异常下限是勘查地球化学工作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勘查地球化学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工程中指导成矿远景评价的一个关键性环节[1]。
确定的异常下限过高,易遗漏隐伏矿床形成的矿致异常,而异常下限过低,容易干扰矿致异常的识别和弱异常的提取。
但由于区域地质背景和成岩、成矿作用的复杂多样,迄今仍没有发现一种普遍适用的异常下限的计算方法,各种方法各有优势,同时又存在假设条件的制约和使用的局限性。
因此,在生产与科研工作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计算,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进行综合对比研究来确定异常下限,是能够圈定合理异常区的一种有效途径。
用计算法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值的一些认识摘要:一、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概念与意义1.地球化学背景值: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平均水平2.地球化学异常:元素含量明显偏离背景值的现象3.异常下限:区分背景与异常的界限值二、计算法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方法1.数据收集与处理2.计算背景值及异常下限3.确定置信度三、计算法在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确定中的应用1.在既有正异常又有负异常分布的同一地区中的应用2.应用实例:地质勘探、矿产资源评价等四、注意事项与挑战1.数据质量与可靠性2.地区特性的考虑3.方法选择的合理性正文: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确定是地质勘探、矿产资源评价等领域的重要任务。
背景值反映了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平均水平,而异常则是指元素含量明显偏离背景值的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将背景值与异常进行区分,以便更好地发现和评价矿产资源。
本文将介绍用计算法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值的一些认识。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并处理一定区域内的地球化学数据。
这一步骤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数据来源可以是地质调查、土壤采样、水质分析等。
在数据处理阶段,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异常值和缺失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接下来,我们通过计算得出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
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法、中位数法、加权平均法等。
其中,算术平均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背景值= (Σ元素含量)/ 样品数量在确定异常下限时,我们通常采用一定置信度的方法。
置信度反映了我们所估计的异常下限的可靠性。
常见的置信度有95%、99%等。
计算公式为:异常下限= 背景值+ 置信度对应的标准差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法在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确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既有正异常又有负异常分布的同一地区,我们可以用计算法求出总体元素背景值和异常下限。
此外,计算法还可以应用于地质勘探、矿产资源评价、环境监测等领域。
用计算法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值的一些认识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是确定地球化学数据(如元素、同位素、矿物成分等)在特定地区或区域中的参考水平和异常程度的重要依据。
通过准确、科学地确定这些值,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质体的特征和演化过程,为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一、地球化学背景值的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是指在其中一地区或区域内,特定物质的浓度或含量的平均水平。
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样品: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地球化学样品,例如土壤、水体、岩矿、植物等。
样品的选择应该根据所研究的地质背景、地貌类型、地球化学特征等因素进行科学确定。
2.分析样品:对采集的地球化学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测量样品中感兴趣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或含量。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3.数据处理:对得到的分析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比如排除明显异常值、进行数据加权、样品稀释等。
可以使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如均值、中位值、方差、协方差等进行数据处理。
4.制定地球化学背景值:根据所得到的标准化数据,结合地质特征、地貌分布、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异常的特点,确定具体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这个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样品的数量、采集方法、标准化处理等多个因素,确保背景值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二、地球化学异常下限值的确定地球化学异常下限值是在地球化学背景值的基础上确定的最低异常值,用于评价地球化学数据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确定地球化学异常下限值的步骤如下:1.选择异常处理方法:根据所研究的地质背景、地貌类型、地球化学特征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异常处理方法。
常用的异常处理方法包括等级判别法、离群值分析法、空间统计法等。
2.处理异常值:对采集的地球化学样品中的异常值进行排除或修正。
排除异常值的方法通常包括删除异常值数据样本、使用替代值代替异常数据等。
3.确定异常下限值:根据排除或修正之后的数据样本,再次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修正后的数据分布。
土壤化探中异常下限的确定土壤化探中异常下限的确定摘要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确定是勘查地球化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勘查地球化学应用于矿产勘查时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但由于地质背景和成矿模式的复杂多样,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异常下限计算方法诞生,各种计算方法各有优势,同时又有假设条件的制约和使用的局限性。
为此,采取多种方法计算异常下限并根据地质背景进行综合比较以确定异常下限是当前圈定异常的一种有效途径。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值是区分背景区与异常区的基本指标,而计算异常下限值的准确性也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探矿工作开展的关键。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论述土壤化探异常下限的确定。
首先介绍一些土壤化探异常下限的确定的相关概念;其次介绍各种方法,如:剖面图法、直方图解法、面积校正累积频率法、马氏距离法、单元素计算法、累积频率法、迭代法、传统统计方法、多重分形法分形、均值标准差法、含量-面积(C-A)分形方法、概率格纸图解法等);最后用一些矿床应用实例来验证及评价一些方法。
本文选取新疆西天山成矿带托逊地区1:50000土壤X荧光化探样品中Mn、Fe、Zn、As四种元素为例,使用传统统计方法、多重分形方法、85%累计频率法分别对化探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结论:传统统计方法计算出的异常范围小,且较为分散;多重分形方法对弱小异常的固定效果明显,但范围过大;85%累计频率法与传统方法所得异常下限值比较接近,但对弱小异常的识别效果相对于传统方法显著;对化探找金中背景值、异常下限的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土壤元素异常下限值的确定对环境地球化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异常下限值计算方法仅适用于元素含量数据呈正态分布的情况, 而事实上土壤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极其复杂, 很可能具有多重分形分布特征。
本文利用校正累积频率分形方法确定铜陵矿区土壤中的异常下限值为1.687 mg / kg , 并据此圈定了异常范围。
与传统方法所确定的异常下限值及相应异常区域对比, 分形方法圈定的异常区域范围更广, 更为合理、有效。
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与异常下限的方法有很多种。
早期采用简单的统计方法求平均值与标准偏差;用直方图法确定的众值或中位数作为地球化学背景值。
以后又发展到用概率格纸求背景值与异常下限等。
随着对地球化学背景认识的加深,采用求趋势面或求移动平均值等方法来确定背景值和异常下限,70年代以来,多元回归法、稳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克立格法、马氏距离识别离散点群法等多种方法常作来研究地球化学的背景值和异常下限。
考虑到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易操作,通过几种方法在工作区的试验对比,迭代法确定的背景值及异常下限较低,更有利于突出弱异常。
因此,工作区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的确定选用迭代法。
迭代法处理的步骤:①计算全区各元素原始数据的均值(X1)和标准偏差(Sd1);②按X1+nSd1的条件剔除一批高值后获得一个新数据集,再计算此数据集的均值(X2)和标准偏差(Sd2);③重复第二步,直至无特高值点存在,求出最终数据集的均值(X)和标准偏差(Sd),则X做为背景值C0,X+nSd(n根据情况选1.5或2,3)做为异常下限Ca。
采用迭代法求出工作区各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值及各参数(见表1)。
表1 工作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值及参数表化探数据是以多元素或多变量为特征的。
化探数据处理既研究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又研究样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前者叫做R方式分析,后者叫做Q方式分析。
分析结果是将数据按变量或按样品划分成若干类,使各类内部性质相似而各类之间性质相异。
如果参加分析的数据含有已知类别(如矿或非矿的作用)能起训练组作用时,数据处理的结果可给出明确的地质解释,否则所做的地质解释就含有较大程度的推测性。
在特定情况下地球化学数据可能只反映单一的地质过程,这样的化探数据是所谓“来自一个母体”的。
一般情况是几种地质过程作用在同一地区,他们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这反映在地球化学数据上就具有“多个母体”的特征。
化探数据处理需要鉴别和分离这些母体,即对化探数据值进行分解,确定出不同母体的影响在数据中所产生的分量。
实验二地球化学背景及异常下限的确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地球化学背景及异常下限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地球化学背景及异常下限确定的几种方法二实验方法与步骤:(一)长剖面法长剖面法是建立在地质剖面观察基础上,以对比剖面地质观察和样品分析结果来确定背景值及背景上限。
确定具体实验方法与步骤:(本练习只作以上2、3两步骤)1首先,工作时应选择确定一条或几条横穿矿体的有代表性的长剖面,在测制地质剖面的同时,以一定间距采取岩石(或土壤)样品,分析有关元素的含量,并编制地球化学剖面(图1);2 其次,利用地球化学剖面图来对比剖面地质观察结果和元素含量变化,并根据远离矿体处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平行横坐标做一条平均含量线,与纵坐标相交处指示的含量即为该元素在这一地段的背景值,本练习要求将图1中W、B、Be三种元素的背景值确定出来;3 根据远离矿体处样品中元素含量的波动范围,由波动上限处平行横坐标做直线,与纵坐标相交处指示的含量即为该元素在这一地段的背景上限。
本练习要求将图1中W、B、Be三种元素的背景上限值确定出来。
图1 内蒙古某地地球化学异常检查剖面图(二) 直方图解法直方图解法确定背景值及背景上限的基本前提是,元素在地质体中呈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
应用这种方法时,首先统计绘制元素各含量的频率直方图;然后根据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特点确定众值Mo 来代表背景值;以计算的均方根差(离差)σ来确定背景上限(或称异常下限)C a。
其具体步骤如下:1) 将参加统计的各样品元素含量,由低到高按一定含量(或其对数)间隔分组。
分组数在正常地区一般为5~7个或更多,并统计各组样品的频率(或频数)。
2) 以含量(或其对数)为横坐标,以单组样品频数(或频率)为纵坐标绘制直方图。
3) 在频率(或频数)最大的直方柱中,将左顶角与右邻直方柱相应顶角相连,将右顶角与左邻直方柱相应顶角相连。
两连线的交点在横坐标上投影即为众值Mo,也就是所求的背景值Co(或背景值的对数值)。
第26卷 第1期2011年3月:96-101地 质 找 矿 论 丛Contributio ns to Geo log y and M ineral Reso urces R esear chVol.26 No.1M ar.2011:96-101收稿日期: 2009-09-25; 改回日期: 2009-11-22基金项目: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项目(编号:2009026074)资助。
作者简介: 姚涛(1986-),男,江西高安人,硕士研究生,200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及定量预测的研究工作。
通信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485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数学地质与遥感地质研究所;邮政编码:430074;E -mail:yaotao19860123@地球化学异常下限不同确定方法及合理性探讨姚 涛1,2,陈守余1,2,廖阮颖子1,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430074)摘 要: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确定对于圈定有利的成矿带,指导找矿非常关键。
文章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矿区及外围水系沉积物Cu,Pb,Z n,Ag 等4个元素为例,分别运用传统方法、归一化法和分形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将3种方法圈定的异常进行比较发现:传统方法圈出的异常有限,主要是在矿区出现异常;而归一化法可以圈出更多的异常,并且与矿化集中区吻合较好,但还是会漏掉弱异常;分形方法圈出的异常更客观,与已知矿化集中区吻合最好,异常范围大,对弱小异常的识别也比较理想。
关键词: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归一化;分形;白银矿区;甘肃省中图分类号: P632;P 61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1412(2011)01-0096-060 引言周蒂[1]认为,较合理的异常圈定方法应该是:根据工作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及景观资料逐点估计地球化学背景值,再从观测数据中减去背景值及随机误差而圈定异常。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一、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基础数据处理的意义是获得较为准确的平均值(背景)和异常下限。
1、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归根结底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所以要求数据应是正态分布的,不是拿来数据就能应用的,特别是用公式计算时更要注意这一点。
正态(μ =0, δ =1)----(偏态)。
大数定理:又称大数法则、大数率。
在一个随机事件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一个稳定值;同时,在对物理量的测量实践中,测定值的算术平均也具有稳定性。
所以如果在计算时,数据中包含较多的野值时,实际获得的是一个不具稳定性的算术平均,它实际不能替代背景值。
2、异常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不同尺度上的要求,所以不要将其看作一个定值。
在悉尼国际化探会议上(1976),对异常下限定义:异常下限是地球化学工作者根据某种分析测试结果对样品所取定的一个数值,据此可以圈定能够识别出与矿化有关的异常。
并对异常下限提出了一个笼统的定义:凡能够划分出异常和非异常数据的数值即为异常下限。
据此,异常下限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背景上限。
二、异常下限确定方法具体异常下限确定方法较多:地化剖面法、概率格纸法、直方图法、马氏距离法、单元素计算法、数据排序法、累积频率法……下面逐一介绍:1、地化剖面法:(可以不考虑野值)在已知区做地化剖面:要求剖面较长,穿过矿化区(含蚀变区)和正常地层(背景),能区分含矿区和非矿区就可确定为下限。
2、概率格纸法:(可以不考虑野值)以含量和频率作图15%--负异常50%--背景值85%--X+δ(高背景)98%-- ( X+2δ)异常下限3、直方图法:(可以不考虑野值)能分解出后期叠加的值就为异常下限4、马氏距离法:(在计算时已考虑野值)针对样本,实际为建立在多元素正态分布基础之上—多重样本的正态分布,超出椭球体时—异常样(如P3点)。
相似于因子得分的计算,最后为一个剔除异常样本时的计算值,实际计算出综合异常边界线。
当令m=1时,上式化解为Xa=Xo?KS,这是我们较为熟悉的单元素(一维)计算异常下限常用公式。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
1.基于地质背景的比较法:将同一地质背景下的样品进行对比,通过统计方法确定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范围。
例如,研究同一矿床中的矿石样品,对比它们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变化。
2.统计方法:通过对大量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不同地质区域或不同地质元件的异常范围。
例如,可以通过对全球岩石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进行聚类和聚类分析,找出不同地质元件的正常范围,进而确定异常下限。
3.地球化学地球化学背景值方法:地球化学背景值是指在特定区域特定地质背景下,其中一种地球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范围。
通过研究地质背景下的典型样品,确定该地区该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并以此作为判断异常的依据。
4.地球化学地质模型法:利用地球化学地质模型,将地理背景、地质作用过程与地球化学元素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异常下限。
例如,通过研究其中一种地质元件在不同成因作用过程中地球化学元素的变化规律,可以建立对应的地质模型,据此判断地球化学异常的下限。
5.地球化学地质地球化学区带范围法:根据研究区域地质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区带,并分别确定每个区带内地球化学元素的正常范围。
通过对比不同区带内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范围,可以确定地球化学异常的下限。
总之,确定地球化学异常的下限需要综合考虑地质背景、统计分析、地球化学背景值、地球化学地质模型和地球化学地质地球化学区带范围等
因素。
以上所提到的方法均可应用于地球化学异常的确定,具体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结合。
化探异常下限的确定和异常的圈定方法,1. 具体方法步骤(1)在区域地质图上划分若干地质体或地质构造单元(岩性单元),地层一般划分到系或群(出露面积较大的可划分到组),岩浆岩划分到期。
(2)计算地质体背景平均值,在计算背景平均值()时,应把> +3σ和< -3σ的那一部分数据剔除,一般可采用逐步剔除的办法直到全部剔除为止,这时再重新计算其地质体的背景平均值和标准离差(σ)。
(3)进行数据转换处理,即用地质体各种元素的背景平均值对该地质体分布范围的原始数据进行“规格化”处理,求出相应元素在该地质体原始点位或数据块的背景衬度(CV)其计算公式:CV ij=x ij/X jCV ij-该地质体第j个元素i个数据块背景衬度。
X ij-该地质体第j个元素i个数据块原始数据。
X j-该地质体第j个元素背景平均值。
这样每个元素逐个地质体,逐个点计算后便获得一张该元素的背景衬值图。
(4)确定异常下限并圈定异常,按图幅计算每个元素背景衬度的平均值和标准离差(CVσ),按T= ±1.65CVσ(T为异常下限)在衬值图上圈定单元素异常,按异常数据块圈定其边界,形成阶梯状异常图。
每个单元素异常都应进行编号,编号顺序以图幅为单元从图左上角开始由左向右,由上至下依次进行,例如Au1、Au2…,Ag1、Ag2、Ag3...等等。
图上还应反映异常的浓度分带,按a=2的间隔划分,取a0×T,a1×T和a2×T即为异常下限1倍,2倍和4倍及其以上,划为外带、中带、内带,并把具有内、中、外三个带的异常称为一级,中、外带的异常称为二级,只有外带的异常称为三级。
(5)编制综合异常图,综合异常图的表示方法,采用相关元素划分组合,每个组合用各单元素异常下限值的累乘值作为该组合异常的下限值,异常面积以主成矿元素的单元素异常面积为基础,在主成矿元素异常分布范围的各数据块所有相关元素的衬值进行累乘,再按该组合异常的累乘值下限重新进行圈定,以一条曲线予以表示。
基于MAPGIS的含量-面积分形法确定元素异常下限及圈定异常区:以湖南阳明山地区为例崔玉良;王根厚;郎欣欣;曾志方【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16(030)004【摘要】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下限值确定是地球化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具有科学依据的计算方法.传统的化探异常下限值计算是以元素含量或元素含量的对数值呈正态分布这一假设为基础的,而事实上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是极其复杂的.研究表明,地球化学景观可能是一个具有低维吸引子的混沌系统,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异常具有各自独立的幂指数关系,由此导致了一种多重分形分布,可以利用元素的分形分布求出其异常下限.对湖南省阳明山地区的化探水系采样分析数据采用分区的处理方法,根据每个区内数据的分布特征采用分形和传统方法混合应用来确定异常下限,勾绘出Sn元素异常图,与单独采用传统方法相对比收到了良好的异常圈定效果.根据新方法确定的元素异常下限所圈定的异常区与已知矿点高度拟合.【总页数】7页(P811-817)【作者】崔玉良;王根厚;郎欣欣;曾志方【作者单位】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赤峰024005;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九队,湖南永州4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相关文献】1.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含量-面积分形计算方法——以江西永平地区为例 [J], 胡青华;肖晓林;曹圣华;吴明仁;冯国圣;熊伟2.基于MapGIS的含量-面积法确定地球化学异常下限 [J], 陈杜军;张恒;张玉宝3.含量—面积分形方法在确定湘西北龙山地区Hg元素异常下限中的运用 [J], 曹顺红;孔华4.基于MAPGIS的含量—面积法确定异常下限——以个旧西区为例 [J], 杨震;梅红波5.含量-面积分形法与传统统计法确定异常下限的对比研究\r——以西藏阿翁错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Au元素为例 [J], 郭永;龚福志;宁建胜;刘远超;刘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的圈定及找矿效果肖仁文【摘要】在地质勘探和找矿作业中,利用地球化学知识,通过对地球不同区域的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富集变化规律的研究,也就是综合异常的圈定,能够准确探明矿藏的方位和岩层结构,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与相关文献的研究,对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的圈定及找矿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效果【作者】肖仁文【作者单位】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乌鲁木齐 8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物质元素在地球的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都有分布,矿产元素多富集与地下的岩层中,通过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的圈定,掌握元素富集、迁移等变化规律,能够科学分析矿藏存赋的信息,为找矿提供精确的可行性报告。
在对地球化学异常数据信息的定性分析中,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在多元条件的正态分布理论内容与印度马氏距离统计法中的离群点相结合的办法,使地球化学异常的圈定、相关信息的识别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找矿效率和作业质量。
1 确定元素正负异常的界限利用地质岩层中元素分布概率的信息作为变量,建立密度函数方程,应用印度马氏统计学理论进行计算,推理、分析,通过数据结果的比较,判断异常点的准确性,再通过相应的专业计算,就会得到元素正负异常的界限确切信息和计算公式。
2 根据元素异常界限确定化探扫面,开展探测2.1 区域化探数据信息分析处理结果按照元素正负异常的界限公式,计算出地球化学勘查的区域面积,从扫探面积内获取不同种类元素及其氧化物的标本样品,先用传统方法圈定异常点,再用印度马氏法进行圈定,综合比较,确定准确的元素异常点信息[1]。
矿产资源勘探是连续的、多阶段的作业过程,马氏法与综合传统法共同圈定后,就进行勘探的初级阶段,了解整个区域的矿藏存赋情况和特点,查明具体的生、储矿藏条件,完成区域的概查任务,探明矿藏富集地带,匡算出矿藏的大致储量,为勘查矿产的埋深、岩层构造打下基础,进而完成,整个地形板块的大区勘查工作[2]。
岩石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对比——以云南思姑锡矿区为例李前志;周军;刘磊;张继荣;张建超【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5(30)3【摘要】文章以云南思姑锡矿区周边岩石的X荧光化探样品中的Sn元素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统计法、勘查数据分析法和多重分形法确定异常下限,并对各方法在研究区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勘查数据分析法圈定的异常比已知矿床、矿化带范围小,异常较为分散;传统统计法圈定的异常与已知矿床、矿化带范围基本吻合,且较为连续,但漏掉很多弱小异常;多重分形法圈定的异常与已知矿床、矿化带范围几乎完全吻合,异常连续性好,没有漏掉弱小异常,并圈定出一些未知的异常区域,为下一步矿区外围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总页数】6页(P429-434)【作者】李前志;周军;刘磊;张继荣;张建超【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6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6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6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6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2【相关文献】1.新疆某铜矿区化探数据异常下限确定方法对比研究 [J], 胡丰产2.区域化探数据处理中几种异常下限确定方法的对比——以内蒙古查巴奇地区水系沉积物为例 [J], 戴慧敏;宫传东;鲍庆中;孙中任;尤宏亮;金鑫;高飞3.云南思姑锡矿区矿化晕测量找矿研究 [J], 付刚;冯成贵;刘宏;周军4.放射性水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对比 [J], 张森5.云南思姑锡矿区地质、化探、遥感多元信息综合找矿研究 [J], 刘磊;张兵;周军;王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省锡铁山地区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的探究
韩朝辉;庄光军;赵海舟
【期刊名称】《安徽地质》
【年(卷),期】2013(23)1
【摘要】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确定对圈定成矿有利靶区及指导找矿非常关键.本文以青海省锡铁山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中As、Cr、Ni、Sn、Th等5个元素为例,分别运用剔除法、EDA法、迭代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异常下限,圈定异常.通过三种方法圈定异常结果对比发现,剔除法和EDA法确定的异常下限值偏高,不能够有效的圈出成矿有利靶区,而迭代法确定的异常下限,圈出了很多弱异常,与客观实际相符,故迭代法是适合本区比较合理的方法.
【总页数】4页(P74-77)
【作者】韩朝辉;庄光军;赵海舟
【作者单位】武警黄金部队第六支队,河南三门峡472000;武警黄金部队第六支队,河南三门峡472000;武警黄金部队第六支队,河南三门峡4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2
【相关文献】
1.岩石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对比——以云南思姑锡矿区为例 [J], 李前志;周军;刘磊;张继荣;张建超
2.地球化学异常下限不同确定方法及合理性探讨 [J], 姚涛;陈守余;廖阮颖子
3.多种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J], 陈健;李正栋;钟皓;武明贵
4.青海省五龙沟地区化探金异常下限确定方法探讨 [J], 邱瑜;田滔;沈骁;杨言辰
5.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确定方法 [J], 颜世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