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落花生》
- 格式:docx
- 大小:24.63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精选3篇)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篇1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三)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
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板书:(一)种花生收花生)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
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
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
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4.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
(板书:(二)母亲的建议)(四)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板书:(三)尝花生议花生)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2024年《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约1256字)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议花生”部分。
教学难点:理解花生的'可贵品格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落花生)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一课。
二、自读课文学习质疑1、学生自学课文。
问: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划一划,写下来。
2、同桌互读,相互讨论。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问:先说说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师记在黑板上)①就词质疑②就句质疑③就段质疑4、集体交流,共同释疑。
三、抓住重点学习课文1、出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1)、指名学生读这段话,思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2)、从刚才的对比中,你体会出落花生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可贵在什么地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出示父亲告诉我们做人道理的一段话。
(1)、“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问:你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话?(2)、学习重点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体面”是什么意思?②“讲体面”是什么意思?③“只讲体面”又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3、他们还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部分,其他孩子边听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四.小结:1、让我们齐读__的最后一自然段。
2、是的,父亲的话深深的印在许地山的心里,也印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使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板书: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可贵默默奉献《落花生》教学设计2(约3208字)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__内容,并体会含义深刻地句子,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篇1一、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花生的花开败以后,自然脱落,子房柄迅速向下生长钻入土中,在土里发育成果实,这就叫落花而生,所以又叫落花生。
3.落花生不仅是农作物的名字,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的笔名。
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留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2.这些词语你会读么?吩咐榨油爱慕石榴茅亭半亩播种(注意“种”的读音)三、理清思路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2.请你找一下这些内容分别在那些段落?3.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四、细读课文,重点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哪些词语写了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顺序能颠倒么?从“居然”体会到什么?所以也可以看出花生的存活能力强,也更表现了收获花生的意外和惊喜。
指导朗读。
(读出惊喜)2.所以为了庆祝收获,提议过一个收获节。
在收获节上我们一家人议论了花生的好处,我们是怎样议论的呢?默读课文3—14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
三个孩子分别说花生的好处是什么?你还知道花生有其他好处吗?父亲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呢?指名读父亲的话。
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默读第10自然段,完成表格。
通过表格中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你体会到花生的哪些可贵之处?同桌交流。
人教版语文《落花生》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人物描绘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抓取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学会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翻译:(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课文分析:(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人物描绘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抽象的词语的理解。
(2)作者情感的表达和人物性格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教学资料。
第二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景:通过展示花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简介课文: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三、课堂讲解1.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
2.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四、课堂讨论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头作文。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朗读展示,评价其表现。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范文(通用5篇)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1教学要求:1、能理解“父亲”和“我”的话,并进行说话练习。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词语并给课文分了段。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大段,着重理解重点段中父亲说的话。
对了,大家想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作者的名字叫许地山(板书),是现代著名的作家。
许叔叔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落华生”,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你们知道吗?我们这节课就从课文中解开这个秘密,看谁肯动脑,最聪明。
二、整体感知第二段。
师:同学们各自读第二段,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描写了()、()、()、()、()五个人物,描写时又重点抓住人物的()去写,其中又重点描写了()的语言,他说了()次话,其中第()次和第()次最重要。
三、重点学习父亲的话。
1、谁先来读父亲第一、二次的话。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样回答的?(1)我们三姐妹的话分别从花生的哪些方面来说它的好处的?(2)把我们三姐妹的三句话合成一句,怎样说?3、师:我们三姐妹是从花生的味道、用途、价钱来谈花生的好处,而且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父亲第三次说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让人一见就(),但是和()相比,还是()最可贵。
4、“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呢?我们再默读父亲的话,用笔划出花生的哪些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花生桃子、石榴、苹果不好看鲜红嫩绿埋在地里高挂枝头挖起来才知道鲜红嫩绿师:花生果实的好处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从不显耀自己,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给人们,(板书:默默无闻)这正是花生的可贵之处,父亲这是在赞美花生。
《落花生》教学设计《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落花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落花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2、学会生字7个,正确选择多音字“空、便、种、应、熟、散”在本课中的读音,理解词语19个。
3、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重点:抓住重点段理解课文的意思。
难点:读懂重点段的.思想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落花生就是花生,是一种仪器,用“落花生”做题目,你想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2)这篇课文并没有写花生的形状、用处,生长过程,那么到底写什么呢?(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到底写什么。
(4)指名说说课文大致内容。
2、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看看课后练习题1、给课文分段。
(3)指名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可分为几段,为什么这样分段。
(4)说说哪一段是重点段。
3、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看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找出多音字,读准多音字在本课中的正确读音。
(4)查字典,了解词语的意思:半亩开辟爱慕(5)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多音字,区别读音。
(“空地、空白、抽空”读kòng),(“空话、天空、落空”读kōng)买种种类种田种地黄种种植(“买种、种类、黄种”读zhǒng,“种田、种地、种植”读zhòng)应该答应应有尽有供应随机应用(“应该、应有尽有”读yīng,“答应、供应、随机应变”读yì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幻灯片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事?(种花生,过收获节)理解详写和略写。
联系旧知,本节课的口语交际和下一环节的引入做好铺垫。
以课文为例,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
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一)默读“过收获节”部分,理清思路。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①出示:“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②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吃花生,谈花生)哪个是重点写?(谈花生)(二)抓住重点,精读领悟1、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谈花生”段落2、三个孩子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3、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品质?①出示父亲说的话,齐读。
②桃子、苹果有什么特点?(高高挂在指头鲜红嫩绿)③落花生呢?矮矮地长在地上!你觉得落花生怎样?(默默奉献)4、指导朗读5、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点出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6、读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说说对父亲的话的理解过渡:这次“收获节”作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7、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将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落花生》教案精选8篇通过完善的教案,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与教学相关的评估工具和评价标准,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教学时间和任务,确保课堂进度的合理性和紧凑性,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落花生》教案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落花生》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示课题1、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2、学生交流。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
1、听录音后回答:这篇课文的内容是:(1)介绍一种物品( )(2)记一件事 ( )(3)写一处景物 ( )(4)描写几个人物( )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
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
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
落花生是他的笔名。
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四、交流学习成果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
五、按提示分段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1)种花生,收花生。
(2)尝花生,谈花生。
(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2、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六、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2、4。
2、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
第2课时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
1、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段2、学习学习提示。
《落花生》教学设计(最新13篇)《落花生》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要求会认的生字有七个,其中“榨、榴”注意读准确,重点正确书写“茅、榨、榴”,特别注意“榴”的变音。
这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
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朴实洗炼、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间。
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课标表述】*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写字的速度。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明确对“议花生”这一部分的详写,及花生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理解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认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式。
【评价方案】1.通过四人小组互相检查词语认读(评价单第一题)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终结性评价)2.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读好课文,评价目标2;(过程性评价)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及课下完成评价单第三题,检验学生是否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父亲的话语,评价目标3。
《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落花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
它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
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朴实洗炼、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间。
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6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作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出示课件)根根胡须入泥土,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生:回答谜底。
(花生)2.导入课题师:答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许地山)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解题师:其实,落花生指的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花生,那为什么把花生叫做落花生呢?老师课前查找了一段资料,咱们一块来看一下。
(出示课件)花生的果实为荚果,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
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
种皮内为两片。
是生产食用植物油的原料,花生果仁中提取油脂呈透明、淡黄色,味芳香。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形式,活跃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借助资料帮助学生认识花生,为正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1.提出问题师:那么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
2.解决问题师:谁来说一说?(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3.小结师:你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么简练就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真了不起!这篇文章围绕着落花生写了(指板书齐读)这些事情,那你们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为什么?(生答略)师:是呀!种花生、收花生要几个月,可作者在这里只用了一段话,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花生,那么课文哪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能说说吗?(生答略)【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词语,扫清阅读障碍,明晰“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三、学习“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1.提出问题师:好!我们来读一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一部分,看一看你们都能读懂什么?有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2.指导朗读师:“居然”,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你们能体会出什么?(生再读)你看就是这样一片荒地,又是在我们姐弟几个孩子的侍弄之下,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花生。
哎呀,这多么让人兴奋哪!来,再读读这一句,读出惊喜之情来。
(生再次尝试)3.导入“谈花生”师:是啊,母亲也和我们一样感到高兴,于是她提议我们来过一个收获节,而且还把父亲请回来了。
那就让咱们一起来到一家人谈花生的那个夜晚吧。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朗读、讨论等方式,了解作者“种花生”、“收花生”心情。
四、学习“谈花生”部分1.学习“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1)情境朗读师:现在,咱们就是家庭成员了,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自己读一读这段话,一会儿咱们分角色朗读好吗?(出示课件)(2)分角色朗读师:现在,老师就是父亲,姐姐是谁?哥哥呢?“我”呢?咱们一家人兴致勃勃地谈论起了花生。
师引……(分角色朗读)(3)理解花生的好处①从我们的这番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②除了这些你还知道花生有哪些好处?(从生活中了解到的)花生可以调理我们的胃病,还可以补血,花生最不起眼的外壳还可以酿酒精等等。
花生浑身是宝,好处可真多呀!2.学习“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想一想师:可是父亲说的和咱们说的——都不一样。
怎么说的呢?自己读读父亲说的这番话,边读边想,看看你弄清楚了什么问题。
(出示课件)(2)画一画师:在这段话里,父亲提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还有花生,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
默读这段话,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它们的生长特点。
(画完的坐端正)(3)读一读师:谁来读读桃子、石榴、苹果的生长特点?(指名读)花生的呢?父亲经过仔细观察生活,看到了花生的生长特点。
能用你的朗读读出来吗?自己试一试。
谁来读读桃子、石榴、苹果的……通过他的朗读你知道……那你能不能把这种特点读出来?谁来读花生的?通过你的读,我知道它把果实……(4)比一比师:它们有着各自的生长特点,咱们来亲眼看一看。
师:你看,桃子——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多么漂亮!花生呢——埋在地下,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
它们的生长特点用一个词来说可真是“截然不同、天壤之别”能把这份不同读出来吗?女生读红色的(课件中)桃子的特点,男生读蓝色的花生的特点。
老师读黑色部分的句子。
师:咱们现在都看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花生上天所赐予它们的外在特征是截然不同的,那他们有相同之处吗?师:它们都有相同的用处,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而且都在为我们服务着、奉献着。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花生的种种好处,再看看花生的这些生长特点,联系着父亲接下来说的这句话、那此时你看到了花生的可贵的一面了吗?它可贵就可贵在不……很……也就是说它不像桃子……能把自己耀眼、闪光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它却把自己最耀眼、最闪光的一面深埋地下,不为人知。
它的这种可贵品质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尊敬。
那现在你知道花生的这种可贵品质是什么了吗?(板书: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师:这就是花生可贵的一面。
父亲不光看到花生的生长特点,更是看到了花生这可贵的一面,所以……父亲是经过仔细地观察生活,发现了这些特点,并且看到了花生这可贵的一面,深有感触说的这一句话。
再读。
师:父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能不能借助我们刚才这些理解换个说法?所以,你们……它虽是……可是……师:同学们谈得多好啊!花生虽然不像桃子……那样既好看又有用,可是它朴实……不图……为我们默默奉献……追求内在价值,简直太令我们敬佩了。
(5)谈一谈师: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权利,你是想做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还是花生这样的人?谈谈你的想法。
(课件出示)(说出你真实的想法)师:其实能成为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既好看又有用的优秀人才那绝对是幸运儿吧。
可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幸运儿。
如果命运注定你只能做花生一样的人,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师:更看重我能不能为社会作贡献,小小年纪,心态多么平和。
虽然不能追求外在的美,但一定要追求内在价值——心灵美。
师:放眼生活,有太多太多像花生一样的人了。
想想有哪些?师:父亲正是看到了他们这些人的可贵品质,所以……师:作者许地山深受启发……父亲的话作者懂了,你们明白了吗?那你能不能把你明白的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出示课件)师:无论是像桃子……那样好看还是像花生那样不好看,归根到底我们都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更看重对别人是不是有用。
)师:那你们说说,我们这一家人说来说去,还仅仅是在谈花生吗?师:更是在讲道理、谈做人。
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种写法叫做……(出示课件:借物喻人)(6)讲解“借物喻人”师:什么叫借物喻人?比喻有相同特点的人物。
谁能结合本课来说一说。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比如借蜜蜂比……4.学习最后一段(1)理解最后一段师:就这样吃着、谈着,谈到深夜才散。
齐读(花生……)从这个“印”你体会出什么?(2)指导朗读父亲的话对我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读出这种感觉,齐读。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真正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明白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懂得落花生的品质。
五、总结拓展1.正如同学们所说,这句话对作者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这就是作者许地山,(课件)他长大后成了一名作家。
他取笔名就叫落华生。
一辈子就像花生一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到了生命最后关头,他为了抗日战争奔波劳累而死。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出示课件)齐读。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想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大,有很多启示。
其实在人生当中,无论我们成为像桃子……这样的人,还是成为花生那样的人,归根到底,我们都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同学们看来真是受到启示了。
好,下课。
【设计意图】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六、小练笔板书设计:种花生收花生不图虚名15.落花生(借物喻人)吃花生默默奉献议花生教学反思:《落花生》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为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既要求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6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