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产品认证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70.00 KB
- 文档页数:5
服装生产质量保证措施为了确保服装生产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满足市场需求,服装生产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会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原材料采购管理服装生产的质量控制始于原材料的采购。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供应商管理体系,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品质稳定。
有关供应商的信誉度和供货记录要进行充分调查与评估。
此外,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检测标准,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纤维的成分、含水量、重量、色牢度等指标,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二、生产线质量控制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生产线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进行设备巡检,确保机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其次,通过培训工人,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减少工艺失误。
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的质量抽检,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尺寸、缝制结构、纽扣和拉链等部件的牢固度等,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三、质量问题处理机制质量问题是服装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因此建立有效的质量问题处理机制至关重要。
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问题反馈系统,及时收集和记录消费者的投诉和反馈,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类。
另一方面,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与处理,包括如何追踪相关订单、找出问题根源并采取纠正措施。
同时,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共同解决质量问题,并对不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彻底改进。
四、产品检测认证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服装生产企业应主动参与产品检测与认证。
首先,要进行内部自检,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和测试设备,自行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其次,应主动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最后,可以通过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第三方检测和认证,获得相关认证证书,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
这些认证能够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售后服务体系良好的售后服务对于品牌建设和顾客满意度至关重要。
服装供货质量保障措施方案服装供货质量保障措施方案一、引言服装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供货质量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系列的供货质量保障措施,包括供应商评估、质量检测、质量管理系统建立等方面,以确保供货的质量符合消费者的期望,并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
二、供应商评估1. 供应商选择标准为了确保供应商的供货质量,我们将制定一系列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供应商资质和信誉:供应商必须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同时拥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1.2 生产能力:供应商必须具备足够的生产能力,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订单;1.3 产品质量保证:供应商必须能够提供过去的产品样品和质检报告,证明其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1.4 环保管理:供应商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确保其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1.5 价格合理性:供应商的报价必须合理,不能明显高于市场价。
2. 供应商评估流程为了评估供应商的综合能力和供货质量,我们将制定一套供应商评估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环节:2.1 评估调查:通过网络搜索、行业口碑、市场调研等方式,获取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和业务情况;2.2 供应商初选:根据评估结果,初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进行进一步跟踪和考察;2.3 供应商工厂考察:对初选的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品质管理等情况;2.4 样品检测:从供应商处采购部分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以评估其产品的合格度;2.5 合作谈判: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商讨合作条件,达成供货合同。
三、质量检测1. 产品质量标准为了确保供货产品的质量,我们将制定一套产品质量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产品外观质量:包括缝制、剪裁、色差、图案印刷等方面的质量要求;1.2 产品功能性: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1.3 包装质量:产品的包装要符合环保要求,确保不会对产品造成损坏。
2. 质量检测流程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我们将制定一套质量检测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环节:2.1 入厂检验:对供货产品进行最初的检验,确保产品的基本要求符合标准;2.2 生产过程检测: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2.3 成品检验: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功能、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检测;2.4 配送前检验:对即将供货的产品进行最后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包装和配送;2.5 市场抽检: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随机抽检,以验证供货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编号:ZYHJ-C01:2016中小学生校服产品认证实施规则2016-9-1发布2016-9-1实施目录0 引言 (2)1适用范围 (2)2术语和定义 (2)3 认证依据 (2)4 认证模式 (3)5 认证单元划分 (3)6 认证流程及时限要求 (3)7 认证委托 (4)8 认证实施 (6)9 获证后监督 (10)10 认证证书 (13)11 认证标志 (17)12收费依据与要求 (18)13 认证责任 (18)14 与技术争议、申诉、投诉相关的流程及时限要求 (18)15 特别声明 (19)附件1 (20)附件2 (21)附件3 (22)附件4 (28)0 引言本规则基于中小学生校服的安全风险和认证风险制定,规定了中小学生校服实施自愿性产品认证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认证委托人应能够承担认证委托产品的召回、三包等相关质量及法律责任。
制造商和进口商应确保所生产或进口的获证产品能够持续符合认证及适用标准要求。
1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新的中小学生校服,是以纺织织物为主要材料生产的、中小学生在学校日常统一穿着的服装及其配饰。
本规则不适用于中小学生专为各类文体竞赛设计的服装、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和幼儿园儿童统一服装。
由于法律法规或相关产品标准、技术、产业政策等因素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适用范围调整,应以认证机构发布的公告为准。
2术语和定义本规则采用GB/T 31888-2015标准及自愿性产品认证相关法规中的术语定义。
内衣:贴身穿着的服装。
如:T恤衫、衬衫、背心、男短裤、女裙等。
3 认证依据3.1认证依据标准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GB/T 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原则上,认证检测依据用标准应执行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版本。
当需增加新适用标准或使用标准的其他版本时,则应按认证机构发布的适用相关标准要求的公告执行。
消费信息公示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高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公平交易,特制定本《消费信息公示实施方案》。
一、公示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所有生产、流通、服务领域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食品、日用品、电子产品、家具、服装、餐饮服务、旅游服务等。
二、公示内容。
1.产品信息公示,生产企业应当向消费者公示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号、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信息;流通企业应当向消费者公示产品的价格、产地、商标、质量认证情况等相关信息。
2.服务项目信息公示,服务提供者应当向消费者公示服务项目的价格、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承诺等相关信息。
3.质量投诉信息公示,企业应当公示消费者的质量投诉电话、投诉渠道、投诉处理流程等相关信息,以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享受服务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投诉。
4.消费者权益保障信息公示,企业应当公示消费者权益保障的相关政策、措施、投诉处理结果等信息,以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
三、公示方式。
1.产品信息公示,生产企业可通过产品包装、官方网站、授权销售点等渠道向消费者公示产品信息;流通企业可通过商品标签、广告宣传、线上线下销售平台等渠道向消费者公示产品信息。
2.服务项目信息公示,服务提供者可通过官方网站、宣传册、服务窗口等渠道向消费者公示服务项目信息。
3.质量投诉信息公示,企业可通过客服热线、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消费者公示质量投诉信息。
4.消费者权益保障信息公示,企业可通过官方网站、客户服务中心、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等渠道向消费者公示权益保障信息。
四、公示效果评估。
相关部门将定期对企业的公示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估,对公示不完善或虚假的企业进行通报批评,并依法进行处罚。
五、宣传推广。
相关部门将通过媒体、宣传活动、消费者教育等方式,加大对本方案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消费者对消费信息公示的知晓率和认可度。
六、监督管理。
相关部门将建立健全消费信息公示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消费信息公示工作的有效实施。
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2014年第38号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自愿性认证业务分类目录及主要审批条件的公告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简化审批、激发活力、创新发展的原则,国家认监委确定了认证机构审批改革方案。
现将认证业务分类及主要审批条件等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认证机构设立审批的指导思想发展各类认证应当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和行业部门导向性指导意见,积极倡导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保护消费者权益等领域开展认证认可活动,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
认证依据应当为相应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或者有广泛市场需求的国家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二、认证分类坚持科学、简化、集约的原则,认证业务按照“认证类别”、“认证领域”和“认证项目”逐层分为三个层级。
根据《认证认可条例》确定的原则,“认证类别”分为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三个大类;按照专业划分“认证领域”,认证机构业务范围审批至领域;按照认证方案划分“认证项目”,认证项目按照认证规则备案方式进行管理,有关备案要求另行规定。
三、认证领域的划分(一)自愿性产品认证,按照国家标准GB/T7635.1《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一部分可运输产品》划分为21个认证领域(认证业务分类目录见附件),其中:01、03为“一般食品农产品”,其他为“一般工业产品”。
国家统一制定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的自愿性产品认证,或者国家认监委与国务院其他部门联合推动的产品认证项目,每项为一个单独的认证领域。
(二)服务认证,按照国家标准GB/T7635.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二部分不可运输产品》划分为23个认证领域感谢你的观看(认证业务分类目录见附件)。
国家统一制定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的服务认证,每项为一个单独的认证领域。
(三)管理体系认证,按照目前实施的管理体系认证项目归类划为11个领域(认证业务分类目录见附件),除“其他管理体系”以外的每个领域均设置基本审批项目。
服装产品质量保证管理制度一、引言服装产品质量保证管理制度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本文将从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检测和监督以及问题处理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服装产品质量保证管理制度的要求。
二、质量管理体系1.品质目标设定制定明确的品质目标,包括产品的质量标准、性能指标和外观要求等。
2.质量管理责任明确质量管理责任,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明确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并建立相应的内部监督机制。
3.品质管理流程建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及出厂质量控制等全方位的品质管理流程。
4.持续改进通过定期质量评估、内部培训和外部技术合作等方式,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质量控制标准1.原材料采购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选择合格稳定的供应商,并建立原材料入库检验标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生产过程控制制定标准化生产操作流程,设立中间检验环节,确保每个生产环节质量可控,并及时修正和改进不合格环节。
3.成品质量管控建立包括产品外观检验、尺码检查、性能测试等质量控制标准,对成品进行全面检测,并设立不合格成品处置程序。
四、质量检测和监督1.质量检测设备配置必要的质量检测设备,确保能够满足产品质量检测的要求,包括抽样检测、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2.质量监督体系建立质量监督体系,设立质量监督员,并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抽查和监督,确保产品品质符合标准和要求。
3.质量记录和分析建立质量记录和分析制度,对产品质量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五、问题处理1.不良品处理建立不良品处理流程,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进行退货、返工或报废处理,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投诉处理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响应消费者投诉,并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质量事故应对建立质量事故的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各类突发质量问题,并进行问题溯源和责任追究。
国家认监委公告2016年第24号——国家认监委关于自愿性认证领域目录和资质审批要求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8.26•【文号】国家认监委公告2016年第24号•【施行日期】2016.08.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国家认监委公告2016年第24号国家认监委关于自愿性认证领域目录和资质审批要求的公告为进一步推进认证机构资质审批改革,提高审批效率,便利申请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九、十、十一条、《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第七、八、九条及国务院有关规定,现制定发布《自愿性认证领域目录和资质审批要求》。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自愿性认证业务分类目录和主要审批条件的公告》(国家认监委2014年38号公告)同时废止。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国内外认证行业发展情况,本公告内容将适时进行调整。
国家认监委2016年8月26日自愿性认证领域目录和资质审批要求一、自愿性认证领域目录1.按照科学、简化、集约的原则,自愿性认证业务分为“认证类别”、“认证领域”和“认证项目”三个层级。
2.根据《认证认可条例》,“认证类别”分为产品、服务、管理体系三个大类。
3.每一“认证类别”划分若干“认证领域”。
产品认证参照国家标准GB/T 7635.1《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一部分可运输产品》和GB/T 7635.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二部分不可运输产品》划分为21个认证领域;服务认证参照国家标准GB/T 7635.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二部分不可运输产品》划分为22个认证领域;管理体系认证依据认证特性划分为6个认证领域。
认证机构的资质审批至领域,自愿性认证领域目录见附件1。
4.认证机构可在批准的“认证领域”内自行研发并开展“认证项目”。
按照国家认监委规定的要求和时限进行备案。
5.认证机构从事国家认监委或者国家认监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行的认证制度(简称国推认证制度),按照制度设定要求实施管理,国推认证制度目录见附件2。
产品质量鉴定通用程序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产品质量鉴定的适用范围、基本概念、鉴定分类、基本要求、鉴定依据、委托与受理、鉴定实施、鉴定收费等方面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的质量鉴定,其他专门规定的特定产品质量鉴定可参照本标准开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产品质量鉴定appraisal for product quality经行业协会备案的鉴定机构,根据申请人的委托要求,组织鉴定专家对质量争议的产品进行调查、分析、判断,并出具鉴定意见的过程。
4鉴定分类4.1分类方法4.1.1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产品种类,从其规定,不纳入本规范。
4.1.2具有共同专业技术特性的产品划分为同一产品质量鉴定类别。
4.1.3暂不能归类的产品质量鉴定类别与项目,单列入其他。
4.2鉴定类别产品质量鉴定的类别分类见表1。
表1产品质量鉴定类别鉴定类别/鉴定对象大类名称及代码小类17纺织品产品1711至178918纺织服装、服饰1811至1830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鞋1910至1959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2011至204921家具2110至219022造纸和纸制品2211至223923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产品2311至2330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2411至24692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2511至254226化学原料、化学制品2611至268928化学纤维2811至283229橡胶和塑料制品2911至292930非金属矿物制品3011至3099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产品3110至3140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产品3211至325933金属制品3311至339934通用设备3411至349935专用设备3511至359936汽车3611至367037运输设备3711至379938电气机械和器材3811至3899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3911至399040仪器仪表4011至409041其他制品4111至4190注:细目参照国家标准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小类5基本要求5.1鉴定机构5.1.1应具有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
工商部门整治制假售假工作方案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按照《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专项整治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市工商局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指导思想:以___理论和“___”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___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将专项整治工作与当前开展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工作目标:以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涉及人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商品开展打击行动,逐步完善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长效机制,确保节日市场安定有序。
二、工作重点(一)重点产品1、烟、酒、保健品、食用油、饮料、酱油、食醋、奶制品等关系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食品和农副产品。
2、儿童玩具、家用电器(电热毯、电取暧器)、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装饰材料(人造板、胶粘剂、油漆涂料、钢材、扣件)、劳动防护用品、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燃气热水器)以及进口产品等关系人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产品。
3、手机、电动自行车、数码产品、服装、鞋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消费投诉较多的产品。
4、化肥、农药、种子、农膜、农机、成品油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产品。
(二)重点经营场所和区域1、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小商店、小摊点以及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车站码头、经营者集中的区域等经营场所。
2、销售上述重点商品的服务场所。
3、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
(三)重点行为1、假冒、仿冒、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使假、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虚假广告、商标广告、商标侵权以及“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2、假冒、伪造“QS”质量安全标志、三“C”强制认证标志、名牌名优标志、厂名厂址、检验报告等行为。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认证模式 (1)
3认证产品单元划分及认证用标准 (1)
4工厂检查(审核) (1)
4.1工厂检查(审核)标准 (1)
4.2工厂检查(审核)机构 (1)
4.3工厂检查(审核) (1)
4.4工厂检查(审核)报告 (1)
5产品检验 (2)
5.1抽样 (2)
5.1.1抽样方法 (2)
5.1.2抽样数量 (2)
5.2检验项目 (2)
5.3送样 (2)
5.4样品检验 (2)
5.5检验的判定 (3)
5.6备样复检 (3)
6认证结果评定和批准 (3)
7获得认证后的监督 (3)
7.1监督的频次 (3)
7.2监督的方式 (3)
7.3监督检验 (3)
7.4监督结果评价 (3)
8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4)
1 适用范围
本认证方案适用于服装产品质量合格认证。
2 认证模式
产品型式检验+初次工厂检查(审核)+获证后监督(从市场和/或工厂抽取样品检验 + 工厂检查(审核))
3 认证产品单元划分及认证用标准
序号 认证产品单元划分 认证用标准
1 男西服、大衣 优等品
一等品 GB/T2664-2001《男西服、大衣》 GB5296.4-1998
《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 18401-2001 《纺织品 甲醛含
量的限定》(实施
日期2003年01月01日)
2 女西服、大衣 优等品 一等品 GB/T2665-2001《女西服、大衣》
3 男、女西裤 优等品 一等品 GB/T2666-2001《男、女西裤》
4 羽绒服装 优等品 一等品 GB/T14272-2002《羽绒服装》
5 衬衫 优等品 一等品 GB/T2660-1999《衬衫》
6 茄克衫 一等品 FZ/T81008-1994《茄克衫》
7 男女单服装 一等品 FZ/T81007-1994《男女单服装》
8 连衣裙、裙套 优等品 一等品 FZ/T81004-1991《连衣裙、裙套》 9
男、女儿童单服装
优等品 一等品 FZ/T81003-1991《男、女儿童单服装》
10 棉服装 优等品 一等品 GB/T2662-1999《棉服装》 11 羽绒被 优等品 一等品 QB/T1193-1991《羽绒被》 12 棉针织内衣
优等品 一等品
GB/T8878-2002《棉针织内衣》
注:上述认证产品单元为同商标、同生产厂的产品,如果商标与生产厂不同,应按不同的申请单元认证。
4 工厂检查(审核)
4.1 工厂检查(审核)标准
工厂检查(审核)执行GB/T19002-1994或GB/T19001-2000。
注:标准GB/T19002-1994有效期至2003年12月14日。
4.2 工厂检查(审核)机构
工厂检查由方圆标志认证中心认定的机构实施。
4.3 工厂检查(审核)
工厂检查(审核)组向方圆标志认证中心报告申请组织的产品质量管理情况,确认产品质量能否持续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
4.4 工厂检查(审核)报告
工厂检查(审核)组收集现场审核和产品检验信息,提出工厂检查报告。
5 产品检验
5.1 抽样
按产品单元分别抽样。
5.1.1 抽样方法
从已检验合格的某个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
按认证产品单元抽取其中同面料一个批次的产品(不按面料种类增加抽样批数)。
如已确定抽样产品中有不同规格时,尽可能把各种规格抽齐全,但抽样数量不变。
申请认证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注册商标的品牌,按申请认证商标,每个品牌均按规定抽样。
注:抽样基数应为抽样数的五倍及以上,否则不能抽样
5.1.2 抽样数量
a) 《男西服、大衣》、《女西服、大衣》产品的样本量为14件,其中10件作规格、外观缝制质量检验,3件作干洗试验(干洗缩率和干洗后起皱级差),1件作破坏性复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和面料成份分析试验。
b) 《男、女西裤》产品的样本量为13条,其中10条作规格、外观缝制质量检验,3条作破坏性裤后裆强力和面料成份分析试验。
c) 《羽绒服装》产品的样本量为13件,其中10件作规格、外观缝制质量试验,3件作破坏性羽绒理化检验和面料成份分析试验。
d) 《羽绒被》样品量为11条,其中10条作规格、外观缝制质量检验,1条作破坏性羽绒常规检验和面料成份分析试验。
e) 《衬衫》产品样本量为16件,其中10件作规格、外观缝制质量检验,3件作洗涤试验、3件作缝口纰裂、面料成份分析和甲醛含量试验等试验。
f) 《茄克衫》、《男女单服装》、《男、女儿童单服装》、《连衣裙、裙套》、《棉服装》《棉针织内衣》等产品样本量为11件(套),其中10件作规格、外观缝制质量检验,1件(条)作破坏性面料成份分析试验。
5.2 检验项目
外观缝制质量:产品的标识、外观和缝制。
理化质量:认证用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
5.3 送样
样品(连同《委托单》和《抽样单》)由企业或抽样人员负责按规定时间送检验机构检验。
5.4 样品检验
由具备相应产品检验能力,并经方圆标志认证中心批准的检验机构进行检
验,出具检验报告。
5.5 检验的判定
按认证用标准和相应的认证等级要求判定。
注:外观缝制质量判定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可进行第二次抽样检验,抽检数量为原外观检验数量的一倍,检验结果以第二次为准。
5.6 备样复检
如受检企业在收到检验报告后,对检验结果无异议时,备样自动解封。
检验结束后,样品的处理方式由检验机构与企业协商,费用由企业负担。
如受检企业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应在接到检验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方圆标志认证中心提出书面报告,由方圆标志认证中心决定复检单位和检验项目。
6 认证结果评定和批准
a) 方圆标志认证中心对产品检验报告和工厂检查(审核)报告进行评定,经评定符合认证程序和条件后,批准认证,颁发产品认证证书,并准许企业使用方圆认证标志。
b) 对工厂检查、产品检验不合格者,由中心向企业发出认证不合格通知书,说明不合格内容。
给予最长半年的整改期限,企业应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原因,使产品达到和保持认证要求的质量水平,提出复查申请和纠正/纠正措施证据,并交纳复查费。
方圆中心根据不合格情况,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产品检验,以证实产品能否持续满足标准要求。
复查合格的,按程序批准认证。
复查不合格或超过整改期限未提出复查申请的,撤销本次认证申请。
7 获得认证后的监督
证后监督包括对企业质量体系进行现场检查(审核)和对认证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以保证获证产品持续满足认证标准的要求。
7.1 监督的频次
在证书有效期内,对获证产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
若发生下述情况可增加监督频次:
a) 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严重投诉;
b) 有足够信息表明生产企业因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变更,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7.2 监督的方式
采用工厂检查(审核)并现场对产品抽样进行监督检验的方式。
7.3 监督检验
按5条款执行。
7.4 监督结果评价
监督检查和监督检验合格的,可以继续保持认证资格,使用认证标志。
如果不合格的,则暂停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且应在三个月内进行整改,经过评定合格后,可以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逾期将撤销认证证书,同时不得使用认证标志。
8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a) 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b) 认证标志使用见中国方圆委方圆标志认证中心《产品认证方圆标志使用规定》。
c)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管理按中国方圆委方圆标志认证中心《产品质量认证证书/方圆标志的暂停、注销或撤销》文件执行。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