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3
1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社会结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科学2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3调查研究法:是体育社会学的基本方法4体育的行政机构:主要指体育的政府领导机构、管理机构5垂直流动:指体育人员的向上或向下流动6水平流动:指体育人员不改变社会地位级别,只改变群体、组织或社区关系的流动7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的正常的、顺向的流动8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的不正常的、逆向的流动9群体:亦称社会群体,泛指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10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11体育消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观赏型、参与型和实物型12体育的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业余体校、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体育科研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新闻出版单位、体育博物馆、行政性管理的体育场馆、体育部门开设的医院、门诊部等13体育的企业单位包括生产体育产品的工厂,经营性管理的体育场馆、体育娱乐市场的经营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中介机构、体育事业单位兴办的第三产业14体育的基本构成: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15问题与答案: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16现代体育社会学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德国学者H.里塞和美国学者F.罗德是该学科的开拓者。
1921年,德国学者里塞的专著《体育社会学》的问世,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
1956年,罗德等人的论著《目标—建立一门体育运动社会学》一书被认为是体育社会学的首创性著作17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科学三个概念的区别: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社会体育学亦称群众体育学,是关于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社会结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科学18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课题:1社会现状调查、2评估体系研究、3社会心理分析、4影响因素分析、5新概念开发、6专家预测、7分析比较、8历史回顾研究、跟踪调查19体育对政治的积极作用:1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提高国家地位,显示国家制度的优越性3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4服务于国家的外交政策,提供特殊的外交场合和手段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2对企业文化的建设3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20家庭体育的作用:1少年儿童是家庭体育最踊跃、最热心的参与者,因而家庭体育也是教育子女的良好手段2家庭中的体育是人们实现终身体育的起点和归宿3家庭体育不仅是学校体育的扩展和延续,而且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发展地和支撑点4体育运动是家庭支配余暇时间的活动之一,是家庭集体活动的一种良好机会,也是维系家庭团结、和睦的纽带21体育社会对成员的分层标准:1职业分层、2技术分层、3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分层22运动员等级:少年级、三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级、国际级健将23教练员等级:三级教练员、二级教练员、一级教练员、高级教练员、国家级教练员裁判员等级:三级裁判员、二级裁判员、一级裁判员、国家级裁判员、国际级裁判员社会指导员等级:三级社会指导员、二级社会指导员、一级社会指导员、国家级社会指导员24社会对体育的硬控制:1行政力量对体育的硬控制2法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3纪律对体育行为看控制社会对体育的软控制:1风俗对体育的控制2道德对体育的控制3信仰和信念25体育运动可以成为社会的安全阀:1体育运动队国际争端的缓解作用2体育运动队社会犯罪的抑制作用3当然,也不要过高估计体育运动的社会安全阀的功能,它毕竟代表不了社会的道德和法制教育,更替代不了警察和法庭的威慑。
体育社会学一、名词解释1、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必考)2、社区体育:是指以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3、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们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4、社会控制:指一切正式的法律制度以及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宗教、伦理道德等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过程或手段。
5、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
6、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各种生活活动的形式,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7、竞技体育: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个人或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地一种运动过程。
8、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
9、体育群体: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的目的,而自发地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
二、简答1、体育与国内政治的相互关系62①政治需要制约体育的目的和性质②政治制度规定着体育制度的类型③政治思想意识制约体育的价值观念④体育可以提高国家的地位,表现国家的软实力⑤体育能够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2、体育群体的特征243①以体育为共同目标②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活动方式③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④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⑤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3、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219 (必考)①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a竞技体育是造就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的人的一种重要手段b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②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a作为政治手段的价值b作为外交手段的价值c作为稳定手段的价值③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④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4、从玩耍-游戏-竞技体育的演变过程的规律202①自发性、休息性、娱乐性逐渐减少;②对体力的要求逐步提高,而且要求有事前准备的技术、战术训练,因此,更加依赖于有组织的教育和社会化过程;③规则性、组织性、职责分工性加强,管理趋向严格;④活动的目的性逐渐复杂化,附有越来越多的利益价值观。
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体育社会学研究范畴:1.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
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包括大众体育领域、竞技体育领域以及职业体育领域。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体育社会学的三个要素:一是社会,二是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三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两个方面:从整体上研究社会,通过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来研究人。
体育社会学方法论:从哲学角度探讨与体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体育社会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意义:1.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体育繁荣2.为政府的体育决策提供依据3.为体育事业管理提供依据4.引导家庭和个人实现体育参与体育与国内政治:1.政治的需要制约体育的目的性质2.政治制度规定着体育制度的类型3.政治思想意识制约体育的价值观念4.体育可以提高国家地位,展示国家软实力5.体育能够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体育运动与国际政治:1.体育可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增进国家间的友谊2.服务与国家的外交政策,提供特殊的外交场合和手段体育发展受到经济条件的重要影响1.体育运动必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2.经济为体育运动提供发展动力3.经济结构变化会影响体育发展变革体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体育运动直接作用于劳动者,进而影响经济文化建设2.体育产业成为重要的产业领域3.体育运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社区体育的功能:1.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2.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3.沟通居民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巩固社区感情,增强社区的凝聚力4.稳定社区的生活秩序社会变迁对体育运动的影响:1.经济变迁可改变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2.社会制度的变迁可改变体育的性质和体育的价值观念3.社会的科技变迁可以加速体育的发展4.社会变迁的方向决定了体育的发展目标和功能5.社会的文化变迁可以形成体育的文化类型社会分层:社会中的人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丶制度丶精神文化的总和。
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社会体育:指职工丶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势灵活的体育活动。
体育群体: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结构相对稳定的进行体育活动的集体。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社会团体:简称社团,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疑组织。
体育社团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
老年体育:指由老年人生活.健康.身体需要和老年人体育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体育活动项目,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健身.保健.康复等体育运动。
妇女体育:残疾人体育:在听力,视力,言语,智力,肢体等方面有缺损者,通过自身练习,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帮助康复,培养意志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为目的,所进行的体育活动。
越轨:与体育有关的人所产生的与体育活动有关的行为,这种行为被一般社会群体和(或)体育社会群体的成员判定是违反其准则和价值观念的。
社会体育参与: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是多层次的,影响的方式和影响的深度也不同大小。
体育社会现象:是一种与体育运动有密切关联的社会现象,它是一种集体的,普遍的现象,独立于个人而存在,它具有影响力和强制力,有良性与恶性的区别。
竞技体育的特点:妇女体育发展的社会动因:交往过程中的竞争性社会的发展为妇女体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竞争规则中的公平性妇女解放运动改变了妇女的社会形象。
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随着人们对体育的关注不断提高,体育社会学也逐渐得到了发展。
体育社会学主要关注体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教育、体育与政治等多个方面。
本文主要探讨体育社会学的概念、历史、主要研究内容,并分析体育对社会的影响。
一、体育社会学的概念体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体育活动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体育现象本身对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反映。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体育的历史、发展、结构、组织、管理、教育、文化、意义等多个方面。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现象与社会人文现象的关系,探讨体育对社会的影响,揭示社会本身的特点和变化,从而提高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水平。
二、体育社会学的历史体育社会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关注体育与社会的关系,并把它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
在美国,体育社会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欧洲和亚洲等地区也开始涌现出许多体育社会学家。
1980年代,国际体育社会学联合会成立,标志着体育社会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体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体育文化与意义体育文化是指人们对体育的认知、观念、信仰、审美等一系列文化因素的具体表现。
体育意义是指体育活动在文化背景下所具有的象征、价值和象征性意义等方面的表现。
体育文化与意义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体育文化与意义可以深入了解体育活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促进体育和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体育组织与管理体育组织与管理是体育社会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体育组织与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和管理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机构、组织、管理体系、规则、体育经济等方面。
这些方面与体育活动的开展和运营密切相关。
探讨体育组织与管理,有助于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和规范性,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三)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是指通过体育活动和训练来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1.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2.社区体育概念:指以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3.职工体育:体育运动在当今社会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资源形式,它不仅可以增加劳动的数量,还可以提高劳动的质量。
4.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5.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6.社会变迁: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7.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过程。
8.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
9.体育群体: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目的而自发地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点小群体。
10.体育社团:简称社团,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11.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
12.社会化: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13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理素质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与行为。
14.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的一种基础教育。
15.大众传播媒介是传送视听信息的非个体性传播工具。
16.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体,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名词解释体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体育社会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体育人口: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进行专项训练,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关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数量和比重。
非体育人口:体育群体: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的目的,而自发地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
体育社团: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竞技体育:定义为“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人(个体或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一种运动过程”。
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滥用违禁药物:社会化的涵义: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的必要的社会形式和个人的行为方式。
体育运动中的角色:也就是指个人在由体育而结成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这种地位有其权利、义务和相应的行为要求。
国际上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有哪几种: 1.单一粗放式判定标准 2.三元定性判定标准3.三元等级判定标准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什么: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体育文化大体包括哪些内容:社会体育有哪些特点:简述题1.什么是体育社会学?简述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社会功能。
(重点)答:(1)体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3)(3)研究内容:1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2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 4、简述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区别。
(重点)答:“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科学”这三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它包含着众多的学科,如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等,体育社会学也是其中的一门。
体育社会学绪论1 什么是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 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学的区别?“体育社会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它包含着众多的学科,如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等,体育社会学也是其中的一门。
“社会体育学”,亦称“群众体育学”,是关于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与体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领域上明显不同。
3 体育社会学发展的条件?(1)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的高级文明活动,遵循进步繁荣发展的基本规律,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已演进成为人类的一种具有独立体系的文化形态。
(2)体育运动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3)20世纪,体育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体育现象扩大化与复杂化的趋势(4)体育现象的复杂的化是体育社会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第一章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1.什么是社会学?简述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社会功能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研究对象:社会个人社会行为研究领域:(1)群体单位:家庭、村寨、城镇、都市、部落、民族、团体等(2)社会制度:亲属、经济、政治、法律、宗教、教育、文化、体育等(3)社会过程:合作、竞争、战争、改革、革命、社会舆论、社会价值观、社会一体化、全球化等(4)社会问题:婚姻、劳动就业、升学、民族分歧、犯罪、环境污染、人口、移民、种族歧视、妇女歧视、暴力等。
社会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2.简述西方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P9(1)西方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初,它的产生具有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科学三方面的动因。
(2)社会学是工业革命和经济变革的必然产物。
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变成了工业社会,大量人口的转移,是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西方社会学应运而生。
(3)社会学的产生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19世纪以后,近代理性实验科学的兴起,社会学家将自然科学的调查统计方法运用到研究领域,为社会学以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现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体育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健身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3体育群体: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目的,而自发地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
4社会团体:简称社团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5生活方式:是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形式6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7社会问题: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8社会互动:之社会上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1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体育的人才流动2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竞技体育是造就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的认得一种重要手段、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3群体功能:满足社会的多种需要、满足个人的多种需求、进行社会教化4体育群体的特征以体育为共同目标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基本活动方式、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5体育社会团体的性质:民间性、非营利性、互益性、同类相聚性、6体育团体的功能;代表群体参与政治活动、成员发展、协助政府体育部门完成某些政府职能、维护成员的个别利益和群体利益7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建立良好的价值取向抵制不良价值观的误导、必须建立社会公平的机制保障人们参与体育的平等权利、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与产业增加社会体育资源、着眼与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加强社会宏观调控实行综合治理、立足建设和谐社会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8为什么说竞技体育振奋民族精神:可以树立民族形象和民族榜样、可以强化民族意识、可以凝聚民族力量、可以弥补民族之间的创伤9体育与之间的关系:宗教舞蹈的产生、娱神慰神祭祀体育活动、宗教的修炼、医疗活动、宗教性的民俗活动、宗教的武装活动、10妇女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经济压力、政治歧视、女性偏见、宗教和民间习俗的限制、妇女自身素质限制11生活方式构成要素: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12体育改革的特点:体育改革的紧迫性、体育改革的渐进性、体育改革的相对滞后性、体育改革的长期性13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互动主体互动需求目标互动手段互动规则互动环境14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的类型:竞争行为、合作行为、冲突行为、调适行为、集合行为15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地位与作用: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体育通过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体育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6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技能,发展学生个性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学生的学业,社会工作与它们的健康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服从健康;体育运动可以改善社会规范,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竞争和频繁的人际交际,以及刑事多样的群体活动,必须建立明确的、细致的社会行为规范,有利于社会价值关联体系的形成,有助于社会角色的可得17休闲的重要性:休闲是人类实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休闲是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内容;休闲时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休闲产业与休闲服务创造着巨大的经济价值18休闲的特点:经济回归本源的游戏性;积极有效的健身性;回归自然的娱乐性;活动内容的广泛适应性19休闲的功能:健康功能;社交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经济功能20我国体育社会问题::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失衡问题;竞技体育队伍文化素质偏低问题;侵占体育场地问题21正确理解社会问题这一概念要把握三方面含义: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事实、社会问题是一种公共问题、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行为22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A内因:体育原本就具有竞争性、体育本身具有的工具性B外因:社会原因、人为原因23为什么我国竞技体育阴盛阳衰现象的原因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性别的精神品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包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刚毅不屈的性格精神;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推动了女性的体育参与妇女解放运动促进了女子思想和身体的解脱;中国女运动员成功的利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时间差;中国训练体制的特殊性男运动员陪练和对幼儿儿童进行早期专门化的运动训练24我国社会学创始人严复1903年《群学肆言》25游戏的作用:促进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大多数游戏都是对某种社会行为和社会较色进行模仿有利于他们认识社会;通过某种游戏技能的表现激发众人情绪给个人和他人带来欢乐起到社会休闲娱乐的功能;为社会人际关系提供一种良好的情感交流方式特别是给家庭成员之间男女之间增加情感交流的机会26在制定我国体育人口标准因考虑以下因素:我国制定体育人口的目的;国际上多数国家通行的标准;我国群众体育的实际情况;我国城乡居民体育参与人的基本特点27体育与宗教的异同:相同:二者都有场所和建筑物以公共供集合合特殊活动之用;二者都提高个人技能的程序和方法;二者都受到结构性组织和等级权力体系的控制;二者都安排了一些特殊的时间;二者都有活动前中后的仪式;二者对与他们的成就都有英雄人物和传说;二者都被用来赞美和复制社会上某一群体的价值;二者都能唤起个体和群体的强烈的兴奋和情感承诺;区别:宗教信仰仪式和活动建立在神圣的超自然的领域之中;体育信念仪式和活动建立在世俗的具体的领域之中;宗教的目标是超越物质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以追求精神目标28球迷骚动:特点:无预谋过程、发生时具有爆发性;原因:不良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社会价值观混乱的影响、不健康文化的影响、社会教育观体系的缺陷、体育政治化的过分渲染;解决办法:29如何使我国民族体育之花长盛不衰:尽量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要求大众参与,不局限于特定人群;要加强文化交流,体育以身体动作为基本语言,不受文字意识干扰;大力发展各个民族,发展自己特有的民族个性文化与世界交流,发展民族个性文化,国家或总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体育是各族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要发展具有自己民族个性文化;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习惯在很多时候是与民族体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一名词解释1.体育社会学学科定义:体育社会学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研究它的结构、内容、变革和发展---美国《社会学百科》。
2.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体育运动的内部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3.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4.社区: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5.社区体育: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这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6.风俗: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历代相传,并为某一特定的社会成员所遵循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7.社会流动: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过程。
8.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体育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社会群体。
9.体育群体: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目的,而自发或认为对的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
10.体育社团: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
11.体育文化: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12:社会化: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13:大众传播媒介:传送视听信息的非个体性传播工具。
14: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很有力量的上层建筑。
15:现代化:传统社会利用不断增长的知识和能力改造自然、社会和人向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世界性历史进程。
16:生活方式: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形式,对它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
二.填空+选择1: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学的主要流派:①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美国帕森斯和默顿)②冲突论(代美国科泽尔)③交换理论(霍曼斯劳布)④符号相互作用论(美国布鲁默)4.西方社会学传入是从1903年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正式出版算起的。
5.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个人及社会行为、人与社会的关系。
6.社会学的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
7.1956年罗德等人的论著《目标---建立一门体育运动社会学》一书被认为体育社会学的首创性著作。
8.现代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
9.问卷法是体育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
10.以体育为职业,如国际体育组织的官员、政府的体育官员、体育社团的专职管理者、优秀运动队的教练员、运动员、体育院校的教师、职业俱乐部的运动员。
以体育为业余活动,裁判员和体育锻炼、身体娱乐的参加者。
11.依赖于社会舆论和心理控制所进行的控制是一种软控制。
12:社会对体育的硬控制:行政力量对体育行为的控制、法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纪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13.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每周身体活动频率三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以上。
14.我国优秀运动队(体工队)、运动学校、业余体校、青少年俱乐部、厂矿企业和高等学校办的高水平运动队也属于竞技体育组织。
15.体育社团的性质:民间性、非营利性、互益性、同类相聚性。
16.体育文化的形态:现代体育~、前体育~过渡期体育~。
17.素质体育具有的基本性质:全体性、普遍性、发展性、全面性。
18.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三.判断题1.人口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人口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
2.体育社团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3.社会体育类社团包括:老年人体协、钓鱼协会、冬泳协会、健美俱乐部、桥牌协会、八卦掌协会、太极拳协会。
4.文化的结构:文化的中间层次,包括各种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组织和有关社会的各种理论;文化的里层:文化心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情绪、民族性格、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
5.球迷骚乱表现的特点:无预谋过程,发生时具有爆发性。
6.业余时间的组成比较复杂,不等于余暇时间7.余暇时间亦称自由时间。
四.简答题1.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科学这三个概念有明显的区别。
答:“体育社会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它包含着众多的学科,如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等,体育社会学也是其中的一门。
“社会体育学”亦称“群众体育学”,是关于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与体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领域上明显不同。
2.问卷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结构答:社会调查问卷的结构是由: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等组成。
①封面新的内容②指导语的内容③问题与答案④答案设计⑤提问题的顺序⑥提问题的注意事项。
3.体育对政治的作用答:体育对政治的积极作用:①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②提高国家地位,显示国家制度的优越性③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④服务于国家的外交政策,提供特殊的外交场合和手段。
体育对政治的消极作用:①维护殖民统治和宣扬民族沙文主义②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可能加剧民族分裂,导致民族抗争。
③体育的社会问题,如球场暴力、滥用兴奋剂等。
4.体育的社会组织机构答:①体育的行政机构②体育的事业和企业机构③体育的社会团体④社区5.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①社区成员②为保证社区体育正常开展而建立的体育组织;③必要的场地设施④一定数量的社区体育指导员⑤各种具体的体育活动⑥一定的经济保证6.社区体育的功能:①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②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③沟通居民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巩固社区感情,增进社区的凝聚力④稳定社区的生活秩序。
7.体育的社会分层答:(1)职业分层(2)技术分层(3)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分层:①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②当然参与和或然参与③终身参与和间断性参与④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
8.社会变迁的内容答:(1).自然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2).人口的变迁(3).经济的变迁(4).社会结构的变迁(5).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6).科学技术的变迁(7),文化的变迁。
9.社会变迁对体育运动的影响答:①经济变迁可改变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②社会制度的变迁可改变体育的性质和体育的价值观念③社会的科技变迁可加速体育的发展④社会变迁的方向决定了体育的发展目标和功能⑤社会文化变迁可以形成体育的文化类型。
10社会对体育的软控制答:①风俗对体育的控制②道德对体育的控制③信仰和信念11.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答:①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②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③体育的人才流动12.体育人口判定的国际经验答:①单一粗放式判定标准2.三元定性判定标准③三元等级判定标准13.竞技体育的特点答:①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②运动竞赛的结果具有预先不确定性③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④竞技体育追求既定的经济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⑤竞技体育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14,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答:①竞技体育是一种庄严肃穆的礼仪庆典文化②、、、是记录人类潜能的人体文化③、、、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④、、、是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
15.体育群体的特征答:①以体育为共同目标②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基本活动方式③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④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⑤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16.为什么说体育是一种文化答:首先,体育是人类,也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活动。
其次,体育运动具备文化的各种特征。
包括扩文化的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阶级性等都能在体育运动中清晰地看到。
最后,体育运动不仅有它外在的身体活动形式以及设施、器材等物态体系,而具有内在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等。
因此体育是一种文化。
17.体育社会化的功能答:①身体教育、运动教育可传授生活技术和技能②体育运动可培养社会规范③体育运动有利于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④体育运动有助于社会角色的习得⑤体育运动与个性的形成与发展18科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简答或论述)答:①科学技术推动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②科学技术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到来③科学技术促进了全球经济系统的形成④科学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⑤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19、引起球迷骚乱的原因答:①不良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②社会价值观混乱的影响③不健康文化的影响④社会教育管理体系的缺陷⑤体育政治化的过分渲染20.宗教必须具备的要素答:①对超人间力量的信仰,任何宗教都相信在现实世界以外存在着自然的神秘境界和实体,主宰者自然和人类,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②宗教仪式③宗教组织和神职人员④神庙⑤特殊的宗教感情⑥道德规范21.各国在发展大众体育的过程中,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答:①重视发展体育人口②国家重视,统一规划③组织机构群众化、基层化④千方百计提高大众体育场地设施的容量⑤开展形势与内容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⑥做好广泛、深入细致、持久的宣传教育工作⑦重视大众体育的科研和国际交流22、中国老龄化过程的特点答:①绝对规模化②老龄化速度快③在社会发展水平尚低的情况下发生④农村老年人比重大⑤女性老年人多于男性⑥与中国的经济改革耦合。
23.现代社会的特征答:①工业化②城市化③教育普及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⑤组织管理科学化⑥通讯网络和交通运输的广泛使用24.体育运动对社会现代化的贡献答:①体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②体育维护了社会健康③体育参与了社会文化建设④体育推动了城市建设现代化⑤体育推动了高科技的发展25.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答:①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前提②不同的社会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③自然地理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④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⑤文化传统对生活方式产生着久远的影响。
五。
论述115页论述题不太清楚1.构成体育社团需要具备的条件①一定数量较为固定的成员②特定的体育目标③明确的行为规范④权力结构⑤一定的物质设备⑥适宜的外部环境⑦一定的社会承认2.体育在文化中的地位①。
体育可以归入两大类文化中,体育是一种跨度很大、综合性很强的文化类型。
严格的讲可以划在智能文化和规范文化之中,但是它所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是不容易忽视的②体育文化具有的这种综合的性质,使它在原始时期很难与宗教、教育、娱乐、医疗、军事相分离,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时间里没有形成独立的形态体系,以至于不能在许多文化场合占一席之地,到了近代体育运动虽然有了不容忽视的规模和社会投入,但仍然得不到文化的全部承认,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