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专业之凝聚态物理专业排名与就业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师范物理学考研方向专业及就业师范物理学考研方向主要包括物理学及其相关专业,考研的专业方向多样,就业也涉及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专业方向及就业出路:1.物理学:考研方向涉及经典物理学、现代物理学、理论物理等。
就业方向:大学物理教师、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科研院所工作。
2.光学与光学工程:研究光学基础理论、光学器件和光学系统工程。
就业方向:光学仪器公司、激光技术公司、光电子技术企业等。
3.凝聚态物理学:研究物质的凝聚态行为,包括固体物理学、材料物理学等。
就业方向:半导体行业、材料研发公司、材料工程师等。
4.核物理学:研究原子核结构、核反应、核技术等。
就业方向:核电站、核技术应用企业、核研究院所等。
5.天体物理学:研究天体、宇宙学、天体力学等。
就业方向:天文台、空间科学研究机构、科研院所等。
6.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物理学知识,研究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就业方向:教育技术公司、在线教育平台、教育研究机构等。
7.科学普及与科学传播:运用物理学知识,进行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
就业方向:科普机构、博物馆、科学传媒等。
8.工程物理:将物理学原理应用于工程技术。
就业方向: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企业、新能源公司等。
9.医学物理:将物理学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包括医学成像、辐射治疗等。
就业方向:医疗器械公司、医院放射科、医学研究机构等。
10.大数据与物理学应用:利用物理学原理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应用。
就业方向:数据分析公司、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
考研方向的选择应该根据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和就业市场需求进行综合考量。
不同的专业方向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前景,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职业规划的方向将有助于更好地深入研究和职业发展。
凝聚态物理学科专业一、学科专业概况、优势与特色凝聚态物理是研究由大量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等粒子组成的凝聚态物质的粒子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物理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除晶体、非晶体与准晶体等固相物质外,还包括稠密气体、液体以及介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各类中间凝聚相。
近十几年来凝聚态物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随着传统的固体物理各个分支,诸如物理、半导体物理、磁光物理学、低维物理和介观物理等的研究更加深入,各分支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另一方面许多新的分支不断涌现,如强关联系统物理学、无序体系物理学、准晶态物理学与团簇物理学等,从而使凝聚态物理学成为当前物理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日益向相邻学科发展渗透,强有力地推动了诸如材料物理、生物物理、信息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向前发展。
我院的凝聚态物理博士点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权,主要从事软凝聚态物理、无序系统的结构与性质、磁学与磁性材料、晶体生长机理、薄膜物理、有机(无机)发光材料、纳米物理和纳米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部分研究领域,如软凝聚态物理、无序系统的结构和性质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权威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曾获国家省部级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并有一系列文章发表在Phys. Rev. Lett.和Appl. Phys. Lett.上。
学科带头人中有兼职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升华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4人。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委科学基金30余项。
本学科依托985学科建设为平台和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设有固体物理实验室,先后投入逾千万元建成了包括纳米、薄膜、磁性、发光、信息材料制备、性能检测和微观结构分析的现代化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平台。
凝聚态物理2006年成为湖南省重点学科。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凝聚态物理高级专业人才。
河南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考研研究方向之一:金属氧化物电子结构、缺陷与相变研究正电子淹没技术对固体材料、电子结构、缺陷和相变有很高的敏感性。
在岡体材料微机理方⑻具冇独特的优势,称为凝聚态物理领域十分活跃的重大®础研究课题之一。
木向主耍利用正电子淹没技术,结,红外光谱,激光赖曼及差热分析及相欠实验手段,探索金属氣化物复合体系、局域电子结构、缺陷特征与材料品体结构相变等宏观特性的关联,发现了存在与正交——四分相变区域正电子筹命异常变化,可能存在于四方相区域电子的弱区域化效应及其对电荷转移的影响,为金属氣化物的微观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近年来,该方句钤承担国家攀登计划、国家A然科学基金和省科委A然科学基金。
在国际著名刊物荷兰物理杂志(physical c),材料快报(materials)、荷兰物理杂志(physical a) 和功能材料、材料学报、材料导报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其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96年主办第六届国际平人青年超异学术会议,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好评。
9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陈佳洱院士在“中国物理学会第六屈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的工作报告中,用一个自然段的篇幅对此进行总结,并予以高度评价。
该方M学术带义•人张金仓教授作为会议两主席之一,并被评为国际二十世纪贡献奖(英国),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哲管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本方向的研究工作富有特色,并进入国际研究的前沿领。
研究方h'd之二:间体理论该力*面主要有W个研究方向:1、半导体超晶格与微结构: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艽中存在有大量的理论问亟待解决,该方叫主耍研究了阶梯量子阱和啓通锅合量子阱等非对称异质结构及其表而、。
界而和体A光学声子模,电声子相互作用和极化子效应等,发现了非对称异质结构屮存在的频率禁戒现象。
异质结构屮电子——界面声子相互川屮存在的反常行为及非对称异质结构屮电子跃迁选择定则的异常破坏。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凝聚态物理专业介绍一、学科概况“凝聚态物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研究物质在原子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可忽略时的状态(包括固体、液体、玻璃、凝胶、稠密气体、等离子体等)的基础学科,是当代物理学发展的主流。
该学科与材料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地球科学、天体物理学、化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本学科的特色是:主要研究高温高压凝聚态物理,即在极端物理条件(高压、高温、高密度)下物质的结构、状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同时研究新材料的高压合成,等等。
本学科在动高压和静高压实验手段相结合方面,以及在超导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测试等方面在国内高校中独具特色,在国际同行中也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重要的科研项目。
现有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8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6名。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主要研究方向1.高压物性与物态方程①研究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物质结构(包括晶格结构和电子态)、物质相态(包括固、液、汽、等离子体等相)、物态方程、以及物质的光学、电学、磁学、热学等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②研究高温高压及高应变速率条件下材料的力学性质(包括本构方程、强度、损伤特性、断裂特性、流变特性等);③基于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原理,在原子分子微观层次开展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和从头计算数值模拟研究。
2.地球深部物质的物理性质本方向属于凝聚态物理与地球科学的交叉。
主要研究在高温高压下地球内部(岩石圈、上地幔、过渡带、下地幔、核-幔边界和地核)候选物质(矿物、岩石及其集合,铁等)的物理性质(状态方程、弹性、流变性、电性、磁性、导热性、熔化特性等)、相态及其变化;通过与地震学和地球物理数据的对比,限定地球内部各层圈可能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揭示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动力学过程。
近期研究重点是:①下地幔底部候选物质的状态方程、高压声速和高压熔化特性研究;②外核中候选轻元素成分的限定性研究和外核物质的高压熔化特性研究;③铁的高压熔化规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试图限定核-幔边界区可能的物质组成和外地核中可能的轻元素的份额;确定核-幔边界的热结构。
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及高校排名;'[一、专业简介物理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物理学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受到严格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物理学基础人才和专门人才。
一般有以下几个方向:理论物理学专业方向:培养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研究物质的基本运动规律、物质结构理论和时空理论,具有扎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交叉学科及跨学科领域具有较强开拓能力的专门人才。
磁学与新型磁性材料专业方向:培养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磁性薄膜物理、磁记录物理、新型磁记录材料、磁光存储材料、非晶磁性及铁磁体的超精细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实验工作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进行多道分析、模拟设计的磁学和磁性材料方面的专门人才。
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专业方向:培养能够适应信息材料与器件领域国民经济建设和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光子材料等)的制备和物性研究及新型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开发的科研、教学、科技管理专门人才。
新金属材料物理专业方向:培养从事金属及合金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能及其理论研究,新型结构及功能材料探索和研制,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计算物理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计算机技术、程序设计、网络管理和软件研制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新材料、新器件的模拟设计、数值分析、大规模科学计算,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二、考研建议你不喜欢纯物理学的研究那就不要选择理论物理学方向。
可以选择一些偏工科的方向报考。
选择光学工程方向。
其小方向有激光技术、光学精密测量、光电传感等。
较好的学校有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
如果你不嫌地域偏远的话,可以选择兰州大学(甘肃兰州),兰大的物理学全国算是很强的尤其是其核物理学。
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专注考研专业课资料与考研专业课辅导!
南开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考研专业目录2019年与2018年对比一览表
相信在备考天津大学研究生的同学一定知道专业目录是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制定的培养规划。
各高等学
校、科研机构依据专业目录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具体包含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计划人数、考试科目等相关信息。
是考研学子们选择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唯一指定官方文件。
然而,各大高校的专业目录均在9月中旬左右才公布,对按照前一年的专业目录来准备的研友们来说可谓姗姗来迟。
借此,我们天津考研网特别推出专业目录的对比、变化情况的系列专题,以此来消除学子们的复习误区,使复习更加合理化,让学子们尽早把握报考院校拟定专业的招生动态,为考研学子的专业选择之路指明方向!
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专注考研专业课资料与考研专业课辅导!
以上是南开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的考研专业目录2018年与2019年的对比情况,从对比文件可以看出,南开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的考研专业目录发生变化。
所以,报考该校的研友们依据现在制定计划复习备考。
南开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考研资料请到天津考研网官网咨询查看。
兰大凝聚态物理-回复-回复"兰大凝聚态物理回复"凝聚态物理是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的一个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物质在固态、液态以及处于相变状态下的各种性质和现象。
兰州大学的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从理论到实验的多个方面,在光电材料、超导体、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首先,我们来回答一个常见的问题,什么是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是物质的凝聚态,也就是固体或者液体。
相较于气体,凝聚态物质的原子或者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紧密,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
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就是这种结构下的宏观性质。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从基础的结构与性质到新型材料的开发应用等多个方面。
兰州大学在凝聚态物理研究方面非常有声誉。
目前,兰大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光电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是指具有光电性能,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或者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材料。
兰大的凝聚态物理团队在光电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果,比如新型掺杂量子点材料的合成制备、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构建等。
2. 超导体与低温物理超导体是指在达到一定温度下,材料的电阻变为零的物质。
兰大的凝聚态物理团队在超导体与低温物理领域进行了很多深入研究,包括高温超导机制的研究、新型超导材料的合成与调控等。
3. 自旋电子学与磁性材料自旋电子学是指利用电子自旋带来的特殊性质进行信息存储与处理的一门学科。
兰大的凝聚态物理团队在自旋电子学与磁性材料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比如自旋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备、磁性材料性质的调控等。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方向,兰州大学的凝聚态物理研究还包括了拓扑量子态、准二维材料、低维器件等多个领域。
关于兰大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团队,目前有一支由多名优秀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他们分别从事着不同的研究工作。
团队的成员包括教授、副教授以及博士后,他们拥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很多高水平的论文。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就业方向凝聚态物理是物理学中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它整合了几种研究领域,包括晶体学、材料学、原子物理学和结构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涵盖了物理学的以下方面:结构物理、半导体物理、低温物理、材料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和量子物理。
首先,结构物理是凝聚态物理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研究物质结构、体系及其间的相互作用,兼顾物质各种性质。
波函数理论、晶格动力学和轨道空间的引力统计力学分析都源于结构物理估算之中。
结构物理的研究生就业方向有很多,包括材料设计、新物性及复杂结构体系的探索、新能源材料的研究开发、结构危机的处理等,都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其次,半导体物理也是凝聚态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主要研究半导体材料及其器件在电路系统中的应用。
半导体物理学研究生可以就业于电子元件制造企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负责开发新型电子材料、新型半导体元件、半导体器件及其封装等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再者,低温物理是凝聚态物理的另一个研究领域,其研究目标是揭示低温下物质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
低温物理是研究低温条件下的物理现象的一种物理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原子结构、电子性质、与磁性等,为设计新型超导体、超流体和新型晶体材料提供重要依据。
低温物理学研究生可以就业于电子元件制造企业、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负责超导体元件及低温物理器件的设计、制造及应用研究。
此外,材料物理也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及其表征,因此它涉及到多种物理学科,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等,用于研究材料性能和应用。
材料物理学研究生可以就业于电子元件制造企业、研究所和大专院校,主要负责材料物理快速发展新领域的研究、新型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在材料领域将会有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另外,原子与分子物理也是凝聚态物理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原子、分子的结构及其特性。
它研究的物理相关性质包括原子层析、能谱、原子与分子的热力学特性、电势阱作用等,是小分子结构的有效表征和设计的基础。
天津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考研一、学科历史(本学科目前在全国的地位)本学科始建于1981年,经过多年努力,学科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尤其是在先进功能薄膜和离子束表面工程领域,我们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是天津市唯一一个系统研究离子束表面工程的研究单位,在天津市独具特色,在国际国内均享有一定声誉。
学科在198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延续十余年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授予我们学生的硕士学位。
1994年学科被确定为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获得近百万元的学科建设经费,同年成为师范大学的重点学科;1995年获得天津市九五投资,进行了支撑本学科发展的物理基础实验室建设;1996年学科成功获得硕士授予权;2001年我们又获得了十五投资700万元的学科建设经费,这些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争创一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学科拥有一个凝聚态物理中心和一个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所。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已逐步成为天津市高层次表面科学和材料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二、本学科培养方向,所涉及的主要课程学科目前主要设置了四个专业研究方向,一是先进功能薄膜和离子束物理、二是磁学与磁性材料、三是纳米材料物理、四是凝聚态理论。
所涉及的主要课程包括:材料科学概论及进展、高等量子力学、群论、固体量子理论、薄膜及离子束技术、表面科学及波谱学、表面分析方法、磁学与磁性材料基础、纳米材料、以及一些跨学科课程等。
此外,开题报告、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及学术活动也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的环节。
三、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特色、已取得的成果及水平在主导未来几十年的十大科技中,材料科学、表面科学、纳米科学被列在重要地位。
与之相关的新能源,新材料、网络通讯技术、光电技术等都是建立在物理学基础之上的。
因此,作为物理学科下的最大的分支,凝聚态物理不但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基础学科,而且和蓬勃发展的应用技术领域有密切的联系。
四、凝聚态物理专业简介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的前身是北大物理系在1952年院系调整后建立的固体物理专门化。
2001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成立,原物理系半导体、磁学、低温物理、固体结构、固体能谱专业合并成立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使本学科在组织体系上成为一个整体。
本学科依托“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第一批硕士点和博士点,从1988年起成为高等学校第一批重点学科,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主要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本学科形成了多个具有相当实力和一定规模的学术团队。
至2008年底,本学科共有教授24人,副教授19人,高级工程师12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甘子钊、杨应昌、秦国刚等3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24人,5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上述数字均不含双聘和兼职教师)。
2004和2005连续两年,本学科的两个研究团队被评为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
凝聚态所尽力为所有研究人员创造自由、民主、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吸引优秀的教师、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使大家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
目前凝聚态物理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凝聚态理论;高温超导体及其相关材料、物理与器件;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光电子学;磁性材料和物理;纳米结构和低维物理;宽禁带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研究;表面物理与扫描探针显微学;非线性物理和生物技术。
目前继续招收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凝聚态理论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理论研究;半导体纳米晶粒的电子态和有限固体中的电子态的理论研究;高温超导机制研究;新器件的物理基础研究;软物质和颗粒物质的理论研究;无序系统中的扩展态的研究;半导体量子阱和超晶格物理的研究及光子晶体物理的研究,材料性质的物理计算。
2.高温超导体及其相关材料、物理与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的各种非均匀性的结构及其对超导电性的影响,特别是高温超导体的结物理、晶界物理、非平衡超导电性等;高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HTSQUID)的制备工艺、物理研究及应用的原理;介观超导电性,新材料和新结构的超导电性;高温超导体的磁通物理;纳米尺度上的超导电性,FET结构超导体、MgB2型超导体及其间的内在联系。
2014年考研专业之凝聚态物理专业排名与就业分析
专业名称:凝聚态物理所属一级学科:物理学所属门类:理学
一、凝聚态物理专业概述
凝聚态物理专业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空间结构、电子结构以及相关的各种物理性质。
凝聚态物质是由大量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的。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为晶体、非晶体、准晶体等固相物质和稠密气体、液体以及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各类居间凝聚相。
迄今,传统的固体物理各分支,如半导体物理、金属物理、磁学、低温物理和电介质物理的研究更加深入,各分支之间联系更趋密切。
此外,许多新的分支不断涌现,如强关联电子体系物理学、无序体系物理学、准晶物理学、介观物理与团簇物理等。
凝聚态物理的基础与高新技术紧密相联,其成果是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件的源泉。
近年来,凝聚态物理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日益向邻近学科渗透、扩展,促进了化学物理、生物物理、信息科学和地球物理等交叉学科的发展。
综上可见,凝聚态物理学已成为当今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
二、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单位
物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凝聚态物理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同济大学、四川大学
三、凝聚态物理专业院校排名
第一档次(A++):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第二档次(A+):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
第三档次(A):郑州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第四档次(B+):上海大学、湖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
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湘潭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广西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扬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第五档次(B):湖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青岛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温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聊城大学、中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宁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学院、贵州大学等
四、凝聚态物理专业就业分析
目前凝聚态物理学正处在枝繁叶茂的兴旺时期。
并且,由于凝聚态物理的基础性研究往往与实际的技术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凝聚态物理学的成果是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件,在当今世界的高新科技领域起着关键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日益向相邻学科渗透、扩展,有力的促进了诸如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和地球物理等交叉学科的发展,与此相应此专业的相关人才应用范围很广,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本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公司,做研究员、工程师、技术骨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