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预应力控制超长结构裂缝QC(改1)
- 格式:doc
- 大小:4.91 MB
- 文档页数:18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混凝土裂缝控制QC小组成果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混凝土裂缝控制小组——成果汇报恰希玛核电站4号机组核岛±0.00m以下结构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发布人:名称: 混凝土裂缝控制小组申报单位: 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恰希玛核电C-3/C-4项目现场经理部发布时间:2013.04一.工程概况恰希玛核电厂三、四号机组(以下简称C3C4)是继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以下简称C1)、恰希玛核电厂二期(以下简称C2)之后,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的第三座和第四座装机容量为300MW的核电站。
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管理的出口核电项目,是我国向国外出口设计、设备、建筑安装以及调试的交钥匙核电项目。
C3/C4工程与C2工程毗连,与C2工程反应堆中心相距654.7m,两反应堆中心相距286.1 m,主要厂房为反应堆厂房、核辅助厂房、和汽轮机厂房。
整个厂房布置东西长度870m,南北宽度450m左右,厂房中心向北约516m有一条宽150米、深4m的拉姆运河,河床及边坡无任何护砌,西边有一条宽30m深5m的水渠。
C3/C4单个核岛厂房坐落在同一底板上,底板长94.0m、宽90.3m,核岛底板顶标高为-11.45米,底板底标高为-13.15米,局部底部最低处为-18.30米,结构最薄处为1.7m,最厚处2.30m,混凝土工程量约25500m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90天强度),抗渗等级为S6。
核岛厂房工程主体结构由核反应堆厂房(RX)、核辅助厂房(NX)、核燃料贮存厂房(FX)、电气厂房(EX)四部分结构基础合并组成,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QC成果一、工程概况本次研究的工程为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基础部分采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基础底板厚度为 25m,一次性浇筑方量达到 5000m³。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二、小组简介为了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我们成立了 QC 小组。
小组成员涵盖了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等相关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
小组的活动宗旨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确保安全”。
三、选题理由(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建筑工程中的常见质量通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会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产生严重影响。
(二)本工程为重点工程,质量要求高,业主对混凝土裂缝控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三)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还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现状调查我们对以往类似工程中出现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的裂缝:(一)表面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由于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混凝土表面收缩过大而产生。
(二)深层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数天至数周内,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过高,温度梯度较大,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产生。
(三)贯穿裂缝:这种裂缝较为严重,贯穿整个混凝土结构,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影响极大,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收缩不均匀等原因引起。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表面裂缝占裂缝总数的40%,深层裂缝占 35%,贯穿裂缝占 25%。
五、目标设定根据现状调查结果,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设定了以下目标:(一)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发生率控制在 3%以内。
(二)减少表面裂缝和深层裂缝的宽度,使其不超过 02mm。
(三)杜绝贯穿裂缝的产生。
六、原因分析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我们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了分析,绘制了因果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材料方面1、水泥品种选择不当,水化热过高。
降低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发生率广西建工集团联合建设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万汇华府项目部人类补完计划委员会QC小组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QC小组概况 (1)三、选择课题 (3)四、现状调查 (4)五、目标设定 (6)六、分析原因 (7)七、确定要因 (7)八、制定对策 (9)九、对策实施 (10)十、检查效果 (13)十一、巩固措施 (14)十二、总结和计划 (14)十三、活动成果报告单 (15)十四、活动记录 (18)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南宁市秀灵路北东侧,地面以上1#楼为三十三层商住楼,底部两层商铺,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2#、3#、4#楼为三十四层住宅,地下两层车库和设备用房,负二层局部人防地下室,结构体系为框架-抗震墙结构。
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设计等级二级,抗震等级三级。
1#楼高度99.80m,2#、3#、4#楼高度98.60m;高层住宅采用预应力静压管桩+筏板基础,纯地下室分别采用静压管桩、柱下独基和墙下条基。
地下室建筑面积23019.38㎡,1#楼建筑面积29318.85㎡,2#楼建筑面积19131.73㎡,3#楼建筑面积19190.74㎡,4#楼建筑面积19190.74㎡。
本工程住宅部分楼板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使用强度等级为C25的普通硅酸盐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方法为现场泵送。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浇楼板在浇筑完成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成为目前结构质量中最常见的“新生性”通病。
虽然绝大多数裂缝的宽度都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对结构的安全及使用功能影响不大,但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必将影响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及正常使用功能,因此裂缝出现后往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修复,既增加了建造成本,也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
为了降低楼板裂缝发生率,我项目部QC小组针对楼板裂缝问题采取了有力措施,大大降低了1#楼楼板裂缝发生率。
二、QC小组概况1.小组概况4. 小组活动计划横道图三、选择课题1、选题:开展QC活动,降低商住楼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发生率。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在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要求。
以下是一般常见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
1. 框架构件:
- 控制等级Ⅰ:最大裂缝宽度为0.2mm
- 控制等级Ⅱ:最大裂缝宽度为0.3mm
- 控制等级Ⅲ:最大裂缝宽度为0.5mm
2. 板构件:
- 控制等级Ⅰ:最大裂缝宽度为0.2mm
- 控制等级Ⅱ:最大裂缝宽度为0.3mm
- 控制等级Ⅲ:最大裂缝宽度为0.4mm
3. 壳构件:
- 控制等级Ⅰ:最大裂缝宽度为0.1mm
- 控制等级Ⅱ:最大裂缝宽度为0.2mm
- 控制等级Ⅲ:最大裂缝宽度为0.3mm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构件在不同的控制等级下,最大裂缝宽度会有所区别。
另外,这里列出的数值仅供参考,实际的最大裂缝宽度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确定。
控制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QC成果报告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合肥南站预应力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QC小组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QC小组简介 (2)三、选题理由 (3)四、现状调查 (4)五、目标设定 (7)六、原因分析 (8)七、要因确认 (8)八、制订对策 (12)九、对策实施 (13)十、效果检查 (15)十一、效果巩固 (17)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7)一、工程概况(一)本工程为合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工程分项--枢纽北广场工程,主体建筑总建筑面积86600平方米。
北广场总长191米,总宽218米,为地下二层、地上一层建筑。
负二层功能为地下停车库,负一层南侧主要功能为与高铁站房北换乘厅,北侧为地下停车库;首层主要功能南侧为公交落客夹层,北侧为商业和城市广场。
北广场主体结构形式为现浇砼框架,结构面积大,范围宽,属于超长结构,楼盖及屋盖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首层顶板、负一层局部顶板采用预应力。
效果图见下图1。
图1:合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北广场工程鸟瞰图二、QC小组简介制表人:熊新林制表时间:2012年10月20日三、选题理由1、合肥南站北广场工程为合肥市重点工程,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规定,现浇钢筋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55m,这个长度只有合肥南站北广场平面尺寸的四分之一。
而从建筑功能和外观上,需要不设或少设伸缩缝,致使结构不设缝的长度远远超出了规范的限值,南站北广场成为超长混凝土结构。
业主、监理和项目领导高度重视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2、对大面积混凝土梁板结构如果在设计和施工中不采取有效的抗裂及裂缝控制措施,楼面和屋面将会出现大面积的开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通过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总结出一套较为标准化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填补我公司在混凝土超长结构方面通过预应力施工技术来控制裂缝的空白。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决定以“预应力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为课题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
控制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QC成果报告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合肥南站预应力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QC小组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QC小组简介 (2)三、选题理由 (3)四、现状调查 (4)五、目标设定 (7)六、原因分析 (8)七、要因确认 (8)八、制订对策 (12)九、对策实施 (13)十、效果检查 (15)十一、效果巩固 (17)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7)一、工程概况(一)本工程为合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工程分项--枢纽北广场工程,主体建筑总建筑面积86600平方米。
北广场总长191米,总宽218米,为地下二层、地上一层建筑。
负二层功能为地下停车库,负一层南侧主要功能为与高铁站房北换乘厅,北侧为地下停车库;首层主要功能南侧为公交落客夹层,北侧为商业和城市广场。
北广场主体结构形式为现浇砼框架,结构面积大,范围宽,属于超长结构,楼盖及屋盖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首层顶板、负一层局部顶板采用预应力。
效果图见下图1。
图1:合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北广场工程鸟瞰图二、QC小组简介制表人:熊新林制表时间:2012年10月20日三、选题理由1、合肥南站北广场工程为合肥市重点工程,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规定,现浇钢筋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55m,这个长度只有合肥南站北广场平面尺寸的四分之一。
而从建筑功能和外观上,需要不设或少设伸缩缝,致使结构不设缝的长度远远超出了规范的限值,南站北广场成为超长混凝土结构。
业主、监理和项目领导高度重视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2、对大面积混凝土梁板结构如果在设计和施工中不采取有效的抗裂及裂缝控制措施,楼面和屋面将会出现大面积的开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通过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总结出一套较为标准化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填补我公司在混凝土超长结构方面通过预应力施工技术来控制裂缝的空白。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决定以“预应力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为课题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
四、现状调查(不用写太多的研究情况,只需要写控制结构裂缝的设计要求是什么,QC前结构裂缝的产生情况是怎样,裂缝产生几率是多少?结合设定的目标,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或者业主要求,要有具体的调查数据,如结合要因确认来写)国外对混凝土结构开裂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和桥梁结构,而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框架结构裂缝的控制问题研究较少。
在此类结构中计算温度收缩应力中通常的做法是将混凝土的收缩等效成温度变化,连同外界温度作用一起计算,统称温度应力。
国外对建筑工程温度收缩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一方面,欧美等国的超长混凝土结构主要以预制拼装为主,大部分混凝土收缩已在拼装前完成,温度收缩效应较现浇混凝土结构要小;另一方面,对于温度收缩引起的温度效应只作定性的考虑,通常不进行温度收缩虑力计算,一般通过构造措施如限制最小配筋率等满足裂缝控制要求,如美国ACl308-05规范规定,当板中采用强度为280和350级的变形钢筋时,最小配筋率为0.2%;板中采用强度为420级的变形钢筋时,最小配筋率为0.18%,板中最小配筋率不低于0.14%。
国内对超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的是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弹性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较有代表性的是刘开国提出的“四△方程法及其微分解”和王铁梦教授提出的“分跨总和法”。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裂缝控制方面,王铁梦以大量工程实践为基础,运用综合研究方法,结合设计、施工、材料、地基、环境等条件,对结构物由于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作了系统地阐述,并提出“抗”与“放”的设计原则,统一了留缝与不留缝两种设计流派的技术观点,提出伸缩缝间距及裂缝控制的计算公式。
近年来,随着国内越来越多超长混凝士框架结构的出现,裂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东南大学针对超长大面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开展了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些设计和施工建议,结合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框架结构的温度、收缩应力分析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分析温度应力的分段计算法以及框架结构的约束系数和徐变应力折减系数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分析确定框架结构温度、收缩应力的方法;张玉明结合南京奥体中心人平台,对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温度应力的计算及裂缝控制措施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分别就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允许出现裂缝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阐述。
同济大学郑晓芬对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收缩应力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框架结构约束系数的概念,论述框架结构约束系数对横梁温度虑力的影响,分析建筑物长度与温度应力的关系,建立了一套分析确定超长框架结构温度、收缩应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此外,由丁徐变的存在,混凝十中的应力远小于弹性分析结果,是不考虑徐变的1.5倍到3.0倍,可见,徐变使被约束混凝土的拉应力得以松弛,缓解了混凝土的开裂趋势。
但受拉徐变试验很难实现,对早期混凝十受拉状态下混凝土徐变的研究不多见,近几年随着混凝土结构的不断发展,也促使混凝十收缩、徐变分析成为结构设计中难以把握的部分。
为了控制超长结构因为温度及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而开裂,对结构施加预应力可以减少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中产生的拉应力。
QC小组主要从设计、施工及地域特征等方面对大面积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裂缝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对该地区类似大面积混凝土工程,经济、有效地进行裂缝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主要影响有粘接预应力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梁)的部位如下图所示:接头搭接长度主要影响无粘接预应力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板)的部位如下图所示:五、目标设定(一)确定目标QC前现状调查裂缝产生几率是多少?设定的目标是多少?,画一个柱状图。
(1)对合肥南站北广场工程的抗裂性的设计和施工措施进行验证和改进,(3)有效控制超长结构混凝土的裂缝宽度,确保结构整体安全可靠。
(二)目标可行性分析1、施工方案报业主、监理审批通过,并获得设计单位认可,技术措施可行。
2、在合肥工业大学周安教授(长期研究该目标)的指导下,预应力经过图纸深化,更能有效的对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进行控制。
3、本QC小组成员具有较高的技术管理水平,有丰富的施工经验,质量意识强,工作认真负责。
4、监理、业主、合肥工业大学研究团队、合肥政府机关部门及集团公司和公司领导对本工程都相当重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给于了大量的支持。
5、采用先进的检验试验设备实施,能大大提高裂缝控制效率。
六、原因分析QC小组成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应用鱼刺图对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不到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说明,如下图所示:制表人:熊新林指标时间:2013年2月22日(空白处是什么????)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要和原因分析图末端因素逐字逐条一一对应,但是因果分析图中“材料型号和根数与设计不符”未确认,要因确认11“压花机及挤压机加工锚具存在偏差”,因果分析图中无该末端因素等)根据因果图分析的原因,小组进行了要因确认。
(调查要因,要有数据说话,说明清楚该末端因素影响的程度有多大,从而确定是否为要因;如末端因素2,间距不均匀的影响程度是多少??调查了多少束,平均间距是多少??标准是多少?)(一)末端因素逐个确认18日制表人:熊新林2013年1月2013年1月18日制表人:熊新林2013年1月21日制表人:熊新林2013年1月20日制表人:熊新林2013年1月10日制表人:熊新林2013年1月15日制表人:熊新林2013年1月18日人:熊新林2013年1月18日制表制表人:熊新林2013年1月5QC小组通过对上述11个末端因素逐一确认,我们找出了以下6项主要因素:要因5“张拉设备故障,达不到张拉时压力值”建议删掉,要因4-5个为宜。
八、制订对策针对以上6个主要原因,QC小组成员制定了对应的措施(见对策表3),指定了专人负责落实,并要求按时完成。
()5 张拉设备故障,达不到张拉时压力值要求作业班组准备备用设备保证张拉时设计要求的压力值预应力边张拉边观察设备显示的数据,当压力值达到设计规定范围内时,持荷2min,即可锚固。
预应力张拉程序为:0→0.1σcon→0.2σcon→1.0σcon→持荷2min→锚固。
现场2013年1月30日前李宏飞、熊新林、黄大桥、王玉、马洋、韩勇顺实施五6排气孔、弧形压板未按设计要求间距留置安排专人负责旁站并记录确保排气孔、弧形压板按设计要求间距留置单跨梁每束预应力索在锚固端及跨中位置设置一个排气孔和一个备用泌水管及弧形压板,露出梁面的排气孔和泌水管端头用胶带仔细缠裹好,土建施工队应配合保护,防止工人将异物放入排气管内造成堵塞,影响灌浆质量。
多跨梁每跨均应设置排气孔及备用泌水管。
现场2013年1月30日前李宏飞、熊新林、黄大桥、王玉、马洋、韩勇顺实施六制表人:熊新林制表时间:2013年1月30日九、对策实施(对策实施要重点详细写,内容需丰富,这里显得简单。
附QC前后的照片)根据制定的各项对策,QC小组成员按以下几种措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施:[实施一] 预应力筋布设位置不均匀1、用扎丝在每个钢筋节点处绑扎住预应力筋,再用钢尺量预应力筋间距,(施作过程的相片)直到预应力筋全部均匀布设为止。
2、效果检查一:对策实施后对预应力筋布设位置进行检查,发现固定效果较好,间距较均匀,符合要求。
图9.1:预应力筋布设均匀[实施二] 张拉端留置承压板不到位(最好能有实施前后对比的相片)1、根据定位线,承压板与主筋焊接固定,混凝土浇筑时,承压板与混凝土外边缘紧贴。
2、效果检查二:对策实施过后,较好的控制了承压板的位置,没有出现移位的现象,保证了承压板位置。
图9.2:承压板与混凝土边缘紧贴[实施三]灌浆不密实,封锚不到位(从要因调查中看,封锚基本上到位,建议主要针对灌浆的措施进行,措施的相片必须要附有)1、①预应力筋张拉结束后,应尽快灌浆,一般不宜超过48h。
②当预应力钢绞线超过一排时,孔道灌浆顺序为先灌下面孔道,后灌上面孔道,集中一处的孔道应一次完成,以免孔道串浆。
③灌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并应排气通顺;灰浆泵压力宜保持在0.5-0.7MPa,待孔道上全部排气孔、出浆孔溢出浓浆后,扎紧出浆管或堵塞排气孔及出浆孔并继续稳压灌浆30S以上,方可关闭灌浆喷咀阀门及连接管。
④同一孔道灌浆作业应一次完成,不得中断。
⑤水泥浆在搅拌机中的温度不宜过高,当夏季气温高于35℃时,灌浆操作应放在夜间或清晨气温较低时进行(冬季施工温度较低吧??)2、效果检查三:对策实施后检查发现灌浆非常密实,端部封锚到位。
[实施四] 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偏差大。
(同样的,原先下料长度多少和现场下料长度多少进行比较,阐述增加下料长度的理由,然后有对比相片)1、根据设计与现场实际对比后再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确保整束预应力筋穿越整跨,以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