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入门
- 格式:ppt
- 大小:507.00 KB
- 文档页数:46
若是没有被特别反对,我将把格律最基础的内容,分六节课,跟大家共同学习.一年级:平仄平仄是诗词对联的元素,所以分辨平仄是很重要的.古汉语里,把字的发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古汉语里,把平归为平,平声字;把上去入归为仄,仄声字.现代汉语里,把字的读音分为六声:第一声(香),第二声(祥),第三声(想),第四声(像),还有就是轻声和儿化音.我们写诗,一般不用轻声和儿化音.诗句里的姐姐,两个姐字,都是重读,都是第三声;诗句里的小孩儿,儿字,也要念出来,儿字,是第二声.诗句里的每一个字,都要分辨读音.一般来说,我们把现代汉语里,第一声第二声的字,香祥,这样的字,归为平,平声字;一般来说,我们把现代汉语里,第三声第四声的字,想像,这样的字,归为仄,仄声字;若把所有的汉字,只把第一二声为平,第三四声为仄,这样的区别,就叫新韵;但是,我们学习的是格律诗,我们要从新韵转入古韵.先学习新韵,也可以.格律诗,也叫近体诗,今体诗,是有严谨格律要求的.格律诗只包括:七言,五言的绝句,律诗和排律.其它的不是格律诗,我们暂时不学习.七言,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是七个字;五言,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是五个字;绝句,就是一首诗,只有四句;律诗,就是一首诗,只有八句;排律:就是一首诗,超过八句,排律太长,我们暂时不学习.我们是学习现代汉语长大的,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在某些方言里,入声还有所保留,比方,昆明话里,黑白,就是入声但我们不太可能去学习某些方言,入声,是指古汉语里的平上去入的入,在古汉语里有,现在某些地区的方言里也有.尽管入声已经从现代汉语中消失,但入声字,仍然广泛地被使用.我们就要知道哪些是入声字,具体入字声如下:古入声字表(转)混入普通话平声中的古入声字表Bā 八捌,bá 拔跋魃,bái 白,báo 薄雹,bī 逼,bí 荸,biē 瘪鳖憋蹩,bié 别,bó 亳孛勃渤脖钹舶伯铂魄(落魄)柏(柏林)泊箔博搏踣拨剥;Cā 擦,chā 插锸,chá 察,chāi 拆,chī 吃,chū 出,chuó 戳,cuó 撮;Dā 答搭,dá 达鞑耷褡妲怛靼,dé 得德,dī 滴,dí 迪的籴镝嫡狄逖荻涤敌笛,diē 跌,dié 谍蝶牒喋蹀碟迭叠垤,dū 督,dú 毒纛笃独髑读犊黩渎椟,duō 咄掇,duó 度(揣度)铎夺;E 额;Fā 发,fá 罚乏伐筏阀,fó 佛,fū 缚(缚药),fú 服伏袱弗拂福幅蝠;Gē 割胳格咯骼阁搁疙鸽革鬲隔槅膈嗝,guā 刮聒,guō 郭,guó 国蝈虢;Hā 哈,há 蛤(蛤蟆),hē 喝,hé 合盒盍曷涸翮核劾鹘纥,hēi 黑嘿,hū 忽惚,huá 滑猾,huō 豁,huó 活;Jī 疾迹积激击唧缉绩,jí 及汲极级圾急蒺嫉辑集给藉籍脊鲫棘即姞殛亟戢,jiā 夹浃,jiá 夹铗颊,jié 截桀杰竭碣揭捷睫婕洁颉结拮鲒接节疖劫孑,jū 掬鞠,jú 菊桔局跼,júe 绝掘崛倔撅厥橛镢蹶蕨獗决诀抉角(角色)桷觉谲爵噱攫;Kē 嗑瞌颏壳咳,kū 哭窟;Lā 拉邋;Pāi 拍,pī 劈,piē 撇,pō 泼,pū 扑,pú 仆璞瀑;Qī 七染漆戚,qiā 掐,qū 曲,quē 缺阙;Sāi 塞,shā 杀刹铩煞,sháo 勺芍杓,shé 舌折,shī 失湿虱,shí 十拾石食蚀实什识,shū 叔,shú 孰熟塾赎淑秫,shuā 刷,shuō 说,sū 俗,suō 缩;Tā 踏(踏实)塌遢,tī 踢剔,tiē 贴帖,tū 突凸秃,tuō 托脱;Wā 挖,wū 屋;Xī 膝昔惜吸息熄媳析淅晰悉锡夕汐,xí 习席袭隰檄,xiá 侠狭峡匣狎辖瞎黠,xié 挟叶(叶韵)胁协歇蝎,xuē 薛,xué 学穴削;Yā 鸭押,yī 一壹揖,yuē 约曰;Zá 杂匝鉔,záo 凿,zé 则责帻箦泽择,zéi贼,zhā 炸(油炸)铡闸轧(轧钢)扎札,zhāi 摘,zhái 宅翟,2hāo 着(着急),zhē 蛰螫折哲蜇摺辄辙,zhī 只(一只)织汁,zhí 直值植殖侄执职踯,zhōu 粥,zhóu 轴妯,zhú 逐烛竹筑竺,zhuō 卓桌捉拙,zhuó 琢啄灼酌茁浊斫濯。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格律诗词格律诗词,简称格律,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形式。
它遵循特定的音韵规则和结构要求,通常由若干个相互呼应的句子构成。
格律诗词的特点是平仄押韵、字数定型,通过这种严格的形式约束,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格律诗词的分类格律诗词根据音韵规则和结构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律诗和律词两大类。
1. 律诗律诗是指按照特定的音韵规则和结构要求创作的诗歌形式。
律诗的基本特征是平仄押韵和字数定型。
其中,平仄是指古代汉语诗歌中声调的起伏,通常分为平声和仄声。
押韵是指诗句末尾的韵母相同或类似。
字数定型是指每句诗的字数是固定的,例如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
2. 律词律词是指按照特定的音韵规则和结构要求创作的词歌形式。
律词与律诗的区别在于律词通常只有四个字的韵脚,没有字数定型的要求。
律词的韵律音韵规则比较自由,使得词作者可以更灵活地表达情感。
三、格律诗词的起源和发展格律诗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许多诗歌都有平仄押韵和字数定型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诗歌形式得到了发展和丰富,形成了后来的格律诗词。
格律诗词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大量的优秀作品出现并影响了后世。
唐代的杜甫、李白,宋代的苏轼、杨万里等诗人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在格律诗词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近现代以来,格律诗词逐渐走向没落,被自由诗等新的文体形式所取代。
不过,在文化传承和研究领域,格律诗词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学者致力于对格律诗词进行研究和创作。
四、学习格律诗词的方法和步骤要学习格律诗词,首先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巧,然后通过阅读和创作来提高自己的水平。
1. 学习基本知识学习格律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平仄押韵的规则、字数定型的要求以及常见的格律形式。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来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
2. 阅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的格律诗词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种文体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关于格律诗的入门常识胡田保一,几个基本概念:格律诗:既要押韵,又要对仗、平仄,还要限定句数与字数,具备这四项要求的诗歌,就是格律诗。
有人将这四大特点概括为4句话12个字:“限篇幅,讲音韵,论平仄,用对仗”。
绝句:每首4句。
每句5字,共20个字,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每句7字,共28个字,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律诗:每首8句。
每句5字,共40个字,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每句7字,共56个字,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古诗:又称作古风、古体诗。
古诗是一种只讲押韵,而不要求平仄、对仗,也不限字数、句数的诗。
在唐诗的格律兴起之前,亦即南北朝及以前的诗人们写的诗,都没有平仄和对仗,那样的诗即称之为古诗或叫古风、古体诗。
因此,相对于“古体诗”而言,隋唐时期兴起的格律诗,又称之为“近体诗”。
唐以后的诗人写的一些不用平仄和对仗的诗,同样也称之为古诗。
古诗每句的字数可以不受五言、七言的限制,三言、四言、六言、杂言等等都有。
古诗的句数既可以4句、8句,也可以突破4句、8句的限制,可以更长,句数更多。
以下列举几首实例:每首4句:赠范晔南朝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每首8句:怨歌行北周庾信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每首6句: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每首10句: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词格律入门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诗词格律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格律是指诗词的意境及其形式结构要遵守的一定规律。
而入门则是学习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诗词格律,以下是一些入门级别的知识。
一、什么是格律?格律包括韵律和字数两个方面。
韵律是指韵脚的设置,字数则是指每句的字数要求。
在唐宋时期,格律变得愈加复杂,不同诗体的字数和韵脚都有不同要求。
而小学生接触的初学级别,往往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四个基本诗体的格律。
二、五言绝句的格律五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
其韵脚布局为仄仄平平仄。
其中,“仄”指音调偏低的字,“平”则为音调平稳的字。
例如:《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三、七言绝句的格律七言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相较于五言绝句,其句子长度更长,因此难度也更大。
其韵脚布局为仄平平仄仄平。
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四、五言律诗的格律五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个字。
在音韵布局中,则需要同时出现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等三个韵脚。
例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七言律诗的格律七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
与五言律诗相同,也需要同时出现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等三个韵脚。
例如:《浣溪沙·古人训诂汉文家书帖》古人训诂汉文家,惟是介士有馀华。
争让襟怀虚名重,但将疏财信去佳。
两脚朝天真似鸟,一身飞去胜仙花。
西山望见青楼锁,岂知朱实在峰阿。
总之,诗词格律是诗词的灵魂,是整个作品的关键要素之一。
想要写好诗词,了解和掌握格律的基础知识十分重要,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才能够写出优美的作品。
1、
最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其中每一句都可以作为第一句开头,如此而来可以衍生出十六种律诗格式。
但是第二句必须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仄平平句,因为偶
数句的最末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
何为平生,何为仄声?普通话中一二读音为平,三四读音为仄。
如:乒、平分别为第一声和第二声,归为平声字;景、静分别为第三声和第四声归为仄声字。
仅此十六种格式还远远不足以写出惊人的诗句,所以又出现了很多变格,
也就是写诗遵循的很多规定。
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每一句的第一三五个字可以不论其平仄,二四六个字,其平仄必须要论。
但是如此而来有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诗病,如:一句诗中只有一个平声字,视为犯孤平;一句诗中最后三字都为平声字,视为三平调。
这些都是诗中应该避免的病句。
除了上面的技巧外还有两种也比较常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此句诗如果后一句平平仄仄平变为平平平仄仄那么前一句就可以不用平声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此句的后一句的第三和第四个字的平仄可以调换。
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2、
七律
七律只是在五律的基础上每句加两个字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加的字一定是和五律开头字平仄相反的。
常用诗词格律大全一、律诗的格律。
1. 五言律诗。
- 基本格式。
-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赏析:这就像是一套密码规则呢。
你看“仄仄平平仄”这一句,就像先迈左脚(仄声起),而且第一个节奏是先低(仄)后高(平)。
比如说“国破山河在”,“国破”是仄仄,“山河”是平平,“在”是仄。
然后下一句“平平仄仄平”就得跟上,像接话一样,平仄要相对。
就像两个人对话,一个低沉(仄起句),另一个就得轻快(平起对句)。
像“城春草木深”,“城春”平平,“草木”仄仄,“深”平,这样读起来就很有节奏感。
- 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解析:这个格式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有点区别。
首句入韵的话,第一个字的平仄要求就更严格一点。
比如“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如果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就可能犯“孤平”(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救拗的办法,就像给犯了小错的句子打个补丁)。
像“花明绮陌春”这样的句子就符合这个格式,“花明”平平,“绮陌”仄仄,“春”平,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在有韵律地跳舞。
2. 七言律诗。
- 基本格式。
- 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解析:七言律诗比五言律诗多了两个字,就像给五言律诗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外套。
“仄仄平平仄仄平”起句,就像一个隆重的开场,第一个节奏还是仄起,然后后面的平仄交替就像精心编排的舞步。
比如“世味年来薄似纱”,“世味”仄仄,“年来”平平,“薄似”仄仄,“纱”平。
下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要和它相对,像“谁令骑马客京华”,这样平仄相对,读起来音韵和谐,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
-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词格律常识第一章诗词的四大要素一、押韵二、四声三、平仄四、对仗第二章诗韵和词韵一、平水韵(旧韵)二、普通话韵表(新韵)第三章诗律(律诗和绝句)一、古体和近体二、五言和七言三、律诗四、绝句(律绝和古绝)五、粘与对六、拗句和拗救七、所谓“一三五不论”八、古风式的律诗九、近体诗的避忌十、近体诗的对仗十一、如何记住近体诗的格式?第四章词律(破译宋词的遗传密码)一、词和词牌(什么是词?词牌的来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二、词谱(常见的12个词牌的词谱)三、正体和变体,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同调异名,同名异调四、填词(依声填词、依句填词、依数填词、自度曲、自过腔、创调;可平可仄字的问题)五、词的平仄规律六、入声、上声可以代替平声的问题七、词的押韵和对仗八、词谱的制定(例作的选择;古人制定词谱的方法和局限;正体和变体的区分)九、《朱天王*词律新编》(一百○八个常见词牌,含部分变体)★诗词创作的八大误区一、不要格律的误区——这是最大的误区!二、格律极端化三、多填词牌四、和韵、回文等文字游戏五、贪图长度六、贪图数量七、追求华丽辞藻八、自创词牌第一章诗词的四大要素一、押韵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
古人押韵是按韵书的。
古人所谓的“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
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韵书压韵也是很和谐的。
宋代以后,由于语音的变化较大,诗人仍然按旧韵书压韵,就不那么和谐了!今天如果我们写旧体诗,并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韵书,但是如果要学习旧体诗词,还是要了解古代的韵书的,这样,我们才不致误认为古人写诗不押韵!二、四声四声,指汉语的四种声调。
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古代汉语的四声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10分钟学会格律诗词摘要:一、引言:诗词的魅力与普及二、格律诗词的基本知识:平仄、押韵、词牌三、创作技巧:构思、表达、修辞手法四、实例分析:名篇佳作的学习与借鉴五、结尾:创作实践与建议正文:【引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诗词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学形式,历经千年而不衰。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格律诗词的创作技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用10分钟学会格律诗词。
【基本知识】1.平仄:平仄是诗词格律的基础,主要包括平音和仄音。
平音即第一声和第二声,仄音即第三声和第四声。
平仄的搭配规律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押韵:押韵是诗词的灵魂,能使诗词更具音韵美。
押韵的原则是押韵字的韵部要相同,如“山”“寒”等字都属于寒韵。
3.词牌:词牌是词的一种体裁,相当于诗的格律。
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平仄、押韵规律,如《青玉案·元夕》的词牌是“青玉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是“水调歌头”。
【创作技巧】1.构思:创作诗词首先要确定主题,如抒发山水之情、描绘节庆景象等。
构思时要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独特性,避免题材过于雷同。
2.表达:在表达方面,要遵循平仄、押韵等格律要求,同时注意词语的选用,力求简洁、生动、富有意象。
3.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提升诗词艺术价值的关键。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对仗、比喻、拟人、夸张等,运用得当能使诗词更具魅力。
【实例分析】学习诗词创作,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经典名篇,学习前人的经验。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黄河、白日等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结尾】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后,不妨尝试自己创作一首诗词。
记住,创作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同时遵循格律要求。
多阅读、多实践,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位出色的诗词创作者。
(四)诗韵(01)关于押韵作诗要押韵。
绝句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是押韵的,叫韵脚;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众乌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诗中,“闲”和“山”两个字押韵,也就是韵脚。
首句入韵者,则是一、二、四句的最后一字押韵。
七律、五律类推。
正例是用平声字押韵。
押仄声韵的诗很少。
通常讲的押韵,人们比较熟悉。
新诗、戏曲、快板、顺口溜,都讲押韵。
在这几种文体中,按照汉语拼音,韵母相同的字就可以押韵,而且用不着分辨平仄。
然而,格律诗的用韵,与此不同。
格律诗必须按照诗韵来写,就是要按照韵书中分列的韵目,来辨别平仄和选择押韵的字。
一首诗的所有韵脚,必须从同一个韵目中选字来押韵。
如上面例举的李白的《敬亭山》,用的“闲”和“山”这两个韵脚,就同属于“删”这个韵目。
一首诗中,如果有一个韵脚用了别的韵目的字,就叫做“出韵”。
在科举中,出韵的诗算不合格。
比如按照现代普通话,“闲”和‘先”当然是可以押韵的,但按照诗韵则不可以,因为这两个字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韵目。
(首句入韵的诗,其首句的韵脚例外。
详情后面讲。
)(02)诗韵和新韵现代人写诗,仍按古人定的韵书来用韵,确实令人感到别扭。
古人对声母、韵母之类的音韵规律的分析、认识,不像现代人这么准确和科学,所以当时对韵的分类就有一些不太科学之处。
古韵书对韵的分类,与现代人的语言实际相距就更远一些了。
因此不少人主张重新制定韵书,建立新的音韵规则。
这项工作还没有完成。
不论新的音韵规则何时建立起来,原有的诗韵都不可能简单地加以废除。
因为海内外诗词读者和作者中,坚持诗韵的人仍然很多,他们认为只有用诗韵写的诗才是真正的格律诗。
此外,我们学习、研究前人的作品,也必须懂得诗韵。
(03)诗韵的由来和延续诗韵由何而来?简言之,是历史形成、古人规定、历代延续下来的。
大家知道,汉字不是拼音文字。
同一个字,在不同地区读音有很大差别。
反言之,尽管各地语言差别很大,文字却是一样的。
目录(一)平仄…………………………………(01)关于近体诗(02)平仄的基本格式(03)“对”与“粘”(04)五言绝句的其他格式(05)五言律诗(06)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07)格式以外的规则(08)简便的公式(09)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10)小律和排律(二)对仗………………………………(01)律诗的结构(02)对仗的基本含义(03)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04)工对的追求(05)宽对的必要(06)“合掌”之忌(三)诗韵…………………………………(01)关于押韵(02)诗韵和新韵(03)诗韵的由来和延续(04)关于平水韵(05)现代人用诗韵的困难和解决办法(06)关于邻韵(07)关于诗韵改革(四)关于词…………………………………(01)词的起源和多种称谓(02)词的平仄(03)词的句子长短(04)词的对仗(05)词的押韵(06)词韵(07)词的一些专门术语平仄(01)何为平仄“平”,指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即指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
只能说大致如此,并非完全。
(02)押韵律诗的偶句必须押韵,单句不用押韵(首句例外,押韵与否都可以)。
押韵即:最后一个字的平仄、韵母必须相同,通常是压平声韵,押仄声韵的诗很少。
(03)“对”与“粘”按诗律学术语,诗中每两句为一“联”,每联中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每联的出句必须和上一联的对句“粘”。
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便是“对”。
第二句和第三句,头两个字的平仄却是相同的。
这便是粘”。
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
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作“失”对或“失粘”。
(04)平仄的基本格式律诗(五言)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之所以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
格律诗入门格律诗入门(一)格律诗入门(二)形象表达格律诗入门(三)有新意格律诗入门(四)——近体诗1五律格律诗入门(五)——近体诗2七律格律诗入门(六)——近体诗3罕见的律诗格律诗入门(七)——近体诗4排律格律诗入门(八)——近体诗5绝句格律诗入门(九)——近体诗6绝句类型格律诗入门(十)——近体诗7用韵格律诗入门(十一)——近体诗8和诗格律诗入门(十二)——近体诗9衬韵格律诗入门(十三)——近体诗10五律格式格律诗入门(十四)——近体诗11五绝格式格律诗入门(十五)——近体诗12七律格式格律诗入门(十六)——近体诗13七绝格式格律诗入门(十七)——近体诗14关于一三五不论格律诗入门(十八)——近体诗十五拗格律诗入门(十九)——近体诗16甲种拗格律诗入门(二十)——近体诗17乙种拗格律诗入门(二一)——近体诗18丙种拗格律诗入门(二二)——近体诗19平仄特殊形式1 格律诗入门(二三)——近体诗20平仄特殊形式2 格律诗入门(二四)——近体诗21失对和失粘格律诗入门(二五)——近体诗22对仗格律诗入门(二六)——近体诗23对仗种类格律诗入门(二七)——近体诗24工对格律诗入门(二八)——近体诗25邻对格律诗入门(二九)——近体诗26宽对格律诗入门(三十)——近体诗27五言句式简单句1格律诗入门(三一)——近体诗28五言句式简单句2格律诗入门(三二)——近体诗29五言句式复杂句1格律诗入门(三三)——近体诗30词类活用和倒装格律诗入门(三四)——近体诗31省略法格律诗入门(三五)——近体诗32比喻和状语格律诗入门(三六)——近体诗33判断描写和补语格律诗入门(三七)——近体诗34被动、因果、条件和转折句格律诗入门(三八)——近体诗35名词短语和特殊句式格律诗入门(三九)——近体诗36虚词格律诗入门(四十)——近体诗37十字句和十四字句格律诗入门(四一)——近体诗38音韵缺陷格律诗入门(四二)——近体诗39避字格律诗入门(四三)——近体诗40避题字格律诗入门(四四)——词1词的定义和产生时代格律诗入门(四五)——词2词的分类格律诗入门(四六)——词3词调专名1格律诗入门(四七)——词4字数增减的术语格律诗入门(四八)——词5词韵格律诗入门(四九)——词6词韵变例格律诗入门(五十)——词7限韵与韵间距格律诗入门(五一)——词8句式1格律诗入门(五二)——词9四字句格律诗入门(五三)——词10五字句。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知识汇总: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
诗集。
中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
格律诗:
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
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即所谓近体诗。
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
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它的句数是一定的。
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
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
如中国的
近体诗(绝句、律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西班牙的八行诗、
意大利的三行诗以及日本俳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