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601.50 KB
- 文档页数:24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和出现转机的原因,并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2)掌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3)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主题、意义等。
(4)通过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5)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 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
(2) 课上播放录像资料,自我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重大发展的史实表明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 新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重点]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3、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成就[难点]不同时期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旧课,讨论回答: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主要贡献?A.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万拢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周恩来“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程”,又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缓和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连美国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动了。
周恩来当时就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后来继续作出很多贡献,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
1976年1月9日,周恩来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所以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盛赞周恩来:“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人一分钱……”★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后来又有怎么样的发展?请大家阅读课文。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导学案葛各庄中学张玉会学习目标:1、记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归纳我国在50年代、70年代及21世纪的外交成就,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变化、发展及原因。
3、理解: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认识到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习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学习难点:1、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2、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一、基础知识梳理1、建国初期美国对华政策: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1)1971年7月,(2)1972年,(3)1979年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4、中日建交时间:5、21世纪的外交成就(1)(2)二、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归纳:概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并结合70年代之前中美关系状况分析,70年代前、后中美关系有何变化?2、小组合作探究: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的主要原因(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及学案第四页阅读资料2、3、4、5,分别从美国和中国角度分析)。
3、探究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外交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课堂检测】1、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飘扬,至今(2011)年已有多少年()A、34年B、36年C、38年D、40年2、中国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A、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B、上海APEC会议C、上海世博会D、北京世界议会大会3、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这里的“转折”是指()A、抗美援朝的胜利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战线取得重大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A、外交政策具有灵活性B、经济发展、国力增强C、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实现了国防力量的现代化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通过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课前预习】『自主预习,主动学习,小组讨论』1、1971年7月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2、1972年2月美国总统__________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签订《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常考,要牢记哦)4、1971年10月25日,第__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5、_________年,日本首相_________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___________举办,是中国目前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多边外交活动。
【课内探究】『根据所学,趣味学习,小组合作』知识点一中美关系正常化1、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是怎样的?2、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是什么?3、中美关系发展的三大事件:①②③4、快速阅读小字部分相关内容5、识记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的图片,可能在考试中出现6、动动脑,小组讨论,你认为是怎样的呢?展现你们小组的风采吧!〈巩固训练〉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是()A.1969年B.1971年C.1972年D.1979年知识点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_____年_____月____日,第_________联大。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学校:石厦学校姓名:邹德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通过阅读史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好转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并联系现实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做到以史为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课堂研究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合作讨论),对课标所要求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事件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直观、感性的认识历史,引导学生解答课堂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还有,通过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本课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取得的外交成果,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提升国际地位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也要通过不同时期我们取得的外交成果,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三、课标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四、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史料的能力,而且课前通过《新中国外交风云系列》手抄报比赛,对本课有一定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70年代时期的国际局势,以及国际局势对中国外教的影响。
(一)中美关系:1.人物:介绍尼克松,通过任务线索导入对华政策的改变2.局势(学生活动):通过材料分析,中美双方急于改变原有外交政策的原因。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时间:设计人:单位:联系方式:中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最深的事件是“中美关系正常化”1、中美关系正常化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80页正文第3段及小字部分,回答“中美两国是如何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学生: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教师:这就是小球带动大球的“乒乓外交”,由此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展示:教师:这张照片是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情景,这为一年之后的尼克松访华奠定了基础。
教师:这是1972年的一个历史瞬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展示:尼克松访华图片教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两位伟人的手此刻紧紧握在了一起,后来尼克松总统深情地回忆这次握手时说:“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 你如何理解尼克松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学生:结束的是两国的敌对,开始的是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教师: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两国发表建交公报,中美两国关系最终实现了正常化。
同学们回想整个过程,思考: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为什么能够实现正常化?展示:展示:学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教师: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除了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之外,另一个重大成就就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我们一起看一看。
2、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展示:播放视频《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2月25日,第 界联合国大会通过提案,恢复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 胜利,有利于 的作用。
学生:时间:1971年10月25日;会议:第26届联大教师:“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学生: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了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重难点】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一)中美关系正常化1.新中国建立以后中美两国的关系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通过观察教材81页图片思考: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1)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开始于什么历史事件?(小字部分)(2)1971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秘密访华,同周总理举行会谈。
(3)1972年,美国哪一位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什么文件?意义如何?(4)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时间: 2.会议:3.意义:4.外交工作新局面的形成:①中日建交时间:,②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三)中国承办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时间、地点:(2)“APEC"的含义:(3)主题:(4)内容:讨论了全球地区经济形式、面向新世纪的()等问题,(5)通过文件:(6)特点:【合作探究】1.说一说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2.请你试着用列表法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并讨论我国外交事业不断发展的原因。
【巩固训练】1.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2.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了“APEC”,“APEC”这一国际组织指的是A.联合国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3.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4.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下列事件可以证明这一观点是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上海APEC会议的召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历史问题的水平。
2.通过对中国外交由环境的恶化到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及当前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作用等史实,分析中国外交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由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参与、合作、促动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生态度。
2.理解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确立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2学情分析本课承接上一课,主要讲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70年代的“梅开三度”;本世纪初的两件大事:中国承办APEC会议和加入WTO。
因为这段历史离现实比较近,学生理解起来应该比较容易,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学习兴趣也会浓些,但对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和中国半个多世纪外交方面的成就原因的把握可能会有点吃力,因为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时候,要适当补充相关的历史信息,包括材料和视频,协助学生加以理解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水平。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通过多媒体演示,补充阅读材料,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及进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2)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学生查阅资料,探究式学习,获取信息。
使用历史图片,体验历史的瞬间。
设计问题,讨论,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1)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
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从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分析。
(2)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学习目标1.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能力: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探寻答案能力。
和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灵活的外交方针,是推进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设置开放性试题引入合作探究、运用历史图片让学生感悟触摸历史、多媒体演示及变式训练、精讲点拨等方法。
四.学习问题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有哪些?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总结引入新课。
1.70年代的外外交⑴原因:交成事就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业⑵过程的发④意义:展 3.中日建交: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交。
之后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
亚改太 1.承办会议的原因:革经 2.时间:开合 3.地点:放组 4. 主题:后织 5. 与会主要领导人:、、承会 6.结果:办议7.意义:2.合作探究1 ⑴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⑵1971年7月9日,一架从巴基斯坦卡拉奇起飞向西飞行的美国专机,在空中突然掉头,直飞中国,开始了神秘的“破冰之旅”。
你知道专机上坐的是谁吗?他肩负着什么重要使命?为什么把此行称之为“破冰之旅”呢?中美关系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和展望。
五.课堂小结: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开始改变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直至1979年中美建交。
受美国影响,日本也在1972年与中国建交。
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程标准1、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2、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二、学习目标1、知道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以及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相关内容。
2、能说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
3、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重点、难点1、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提问: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原则和方针?过渡:本节课将继续学习外交事业的发展(二)自主学习根据板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习本课知识要点,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填空:1、中美关系正常化①新中国:敌对②1971年: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④年:正式建交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①时间:1971年②意义:外交重大胜利,利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3、中日建交①时间:1972年②意义:外交新局面4、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①时间:2001年②成果:《上海共识》(三)中美关系正常化1、展示图片过渡:当地时间16年3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会议中心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中美关系发展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双方将推动两国关系继续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
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让我们来学习第一个知识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内容。
教师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双方敌对状态长达20多年。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教师讲述,展示“乒乓外交”(1971年4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1971年7月)的图片、播放尼克松总统访华的视频(1972年2月)——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