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中毒解救及护理 (2)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126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1.乌头类药物①中药材: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铁棒槌等。
②中成药:舒筋活络丸、追风丸、活络丹、大活络丹、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右归丸等。
中毒机理:乌头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强烈兴奋作用,先兴奋后抑制和对心肌的直接作用,用量稍大即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中毒表现:口舌、颜面、四肢麻木、流涎、烦躁呕吐、心律失常、肌肉强直、早期瞳孔缩小然后放大,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呼吸痉挛、窒息、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原因:过量;煎煮不当;配伍或制剂不当;个体差异中毒解救①清除毒物,在无惊厥及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下,反复催吐、洗胃。
②肌注阿托品O.5~1.Omg,根据病情可注射数次。
如未见症状改善或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可改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③对呼吸衰竭、昏迷及休克等垂危病人,酌情对症治疗。
④中药治疗可用绿豆、甘草、生姜等煎汤内服。
2、洋地黄类药物如夹竹桃、万年青。
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尿。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或先后出现,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中毒解救:清除毒物,支持疗法或对症治疗。
中药甘草、绿豆煎汤饮用。
3、蟾酥及含蟾酥中成药药物:中成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丸等。
中毒表现:①循环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等。
严重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
②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发麻等。
中毒解救①清除毒物,如洗胃、灌肠、导泻、较大量静脉输液。
服用蛋清、牛奶保护胃粘膜并大量饮水或浓茶。
②对症治疗,如注射阿托品,氯化钾等。
③中药治疗可用甘草、绿豆煎汤饮用,或以生姜捣汁、鲜芦根捣汁内服。
4.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药物中成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疏络养肝丸、伤科七味片、九转回生丹等。
6种常见中药中毒的急救方法一定要看中药如果服用不当也是中毒,那么中药中毒有哪些急救方法呢?下面店铺整理了6种常见中药中毒的急救方法,一起来了解吧。
6种常见中药中毒的急救方法1、解木瓜中毒方:用好醋适量调黄糖(红糖亦可),含口中,吐出涎水,数次即愈。
2、解半夏中毒方:用生姜适量,水煎冷服。
3、解花椒中毒方:用米醋适量,饮服即解。
4、解杏仁中毒方:用杏树根皮适量煎汤饮之,虽迷乱将死者皆可救。
5、解白果中毒方:用白果壳适量加水煎成汤剂,温服。
6、解蜈蚣中毒方:用樟树叶适量煎水冷服,极效。
常规药物中毒的急救方法药物中毒药物能治病也能致病,常因吃错药或服药过量及服药自杀、他杀等引起中毒。
若救治不当,不仅病人痛苦,还可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毒性较轻者意识不清、嗜睡,有的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吐白沫、口唇发紫等。
毒性较强的可引起昏迷、呼叫不醒、眼球固定、瞳孔缩小、大小便失禁。
1.按急性中毒急救原则处理。
2.根据病人中毒症状,结合其身边存留的药瓶(袋)剩余药物,尽可能迅速弄清病人吃的什么药物引起的中毒。
疑自杀者应找遗言等。
对小孩错服误服药时,要耐心细致询问,弄清药物的名称和量,进行抢救治疗。
确在当时难以弄清引起中毒的药物时,仍按急性中毒急救原则,用催吐、洗胃、导泻、解毒等措施尽快除去毒物和阻止吸收。
3.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将头转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
4.对无呼吸心跳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食物中毒的自救方法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
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办法就是催吐。
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喝浓食盐水或生姜水是催吐的常规办法,如果还不能吐的话,可用手指或筷子等直接刺激咽喉引吐。
但因食物中毒导致昏迷的时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当然,这种紧急处理并不是治疗食物中毒的最好办法,只是为治疗急性食物中毒争取时间,在紧急处理后,患者应该马上进入医院进行治疗。
中草药中毒的解救和护理培训对象:日期:主讲人:地点:参加人员:一、中草药中毒的解救中毒反应一旦确诊后,必须迅速根据以下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抢救。
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1)脱离中毒现场:对吸入中毒应及时脱离现场。
去除污染衣物。
(2)体表的冲洗:清洗中毒部位如皮肤或黏膜,用清水充分洗涤。
如炮制野烟时,其毒液入眼会引起失明,一旦毒液接触皮肤、黏膜即快速用清水冲洗。
(3)局部处理:中草药在其采集、生产、炮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若是有毒物直接接触局部的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以尽可能地排毒。
如在采集全蝎时,被其蜇伤,应立即拔出残留刺针,用1:5000高锰酸钾或者3%氨水冲洗伤口,继以火罐拔吸毒液,再用0.5%普鲁卡因做封闭注射,或用明矾末以米醋调匀外敷,或将大青叶、半边莲捣烂外敷。
2.快速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物清洗中毒部位如皮肤表面或黏膜,用清水充分洗涤,对于非水溶性的毒物,则可选用适当溶剂;口服药物中毒,在服药后4~6小时内首选洗胃,不易洗胃时,可用机械法刺激喉咙部进行催吐,并配合使用催吐剂;洗胃或催吐后给患者服用碳粉20~30g,以减少毒物经消化道的吸收;也可让患者喝浓茶(其中的鞣酸可与毒生物碱或重金属结合形成沉淀物),阻止人体对毒素的吸收;为了迅速排出已进入肠道毒素或残留于肠道的毒素,可采用25%~50%的硫酸钠或硫酸镁溶液口服导泻或使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高压灌肠;如果有毒中草药可以腐蚀肠黏膜时,应先让患者服下植物油、牛奶、蛋清、豆浆、淀粉等,以保护肠黏膜。
3.加速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和解毒如果有毒药物部分已被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和组织时,必须进行解毒和加速已吸收毒物排出的处理。
可根据中毒药物性状、成分、作用的组织器官而选择不同的解毒方法和解毒剂,如应用利尿剂、解毒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中药解毒剂等。
最常用的中药解毒剂有:绿豆、甘草、生姜、蜂蜜等。
如果确知中毒药物名称时,可根据中药的“相杀”、“相畏”配伍原则,使用中药解毒,如防风杀砒霜,绿豆杀巴豆,半夏畏生姜等。
所有毒性中药中毒解救方法在中医药领域,毒性中药具有独特的疗效,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中毒。
了解毒性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常见的毒性中药有哪些。
比如乌头类,包括川乌、草乌等;马钱子;砒霜;雄黄;朱砂等等。
乌头类中药中毒,主要表现为口舌及四肢麻木、头晕、呼吸困难等。
一旦发现中毒,应立即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溶液、浓茶或 2%盐水反复洗胃。
同时,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阿托品来缓解症状。
如果中毒情况较为严重,出现心律失常,还需要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进行治疗。
马钱子中毒,症状常有头晕、烦躁、肌肉抽搐、惊厥等。
解救时,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然后,尽快进行洗胃、导泻。
可以使用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药物来控制惊厥。
砒霜中毒,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时会出现昏迷、抽搐。
一旦发生砒霜中毒,应迅速口服氢氧化铁溶液,使之与砒霜形成不溶性的砷酸铁,减少砷的吸收。
同时,要及时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雄黄中毒,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肝肾功能损害。
解救方法包括立即催吐、洗胃,使用二巯基丙醇类药物进行解毒,并针对肝肾功能损害进行相应的治疗。
朱砂中毒,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充血、牙龈肿胀等。
中毒后,应立即停止使用朱砂,并进行洗胃、导泻。
同时,要注意保护肝肾功能,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除了上述的针对性解救方法外,还有一些通用的原则和措施。
中毒后的第一时间,要尽快清除体内未吸收的毒物。
这包括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
催吐适用于神志清醒且能配合的患者,可让患者口服温水后,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后壁引起呕吐。
洗胃应尽早进行,一般在中毒 4 6 小时内效果较好。
但对于腐蚀性毒物中毒、惊厥患者等,则不宜洗胃。
导泻则有助于清除肠道内的毒物,常用的导泻剂有硫酸钠、硫酸镁等。
在清除毒物的同时,要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泄。
可以通过大量输液、利尿等方法,增加尿量,促进毒物排出。
对于一些特定的毒物,还可以采用血液净化的方法,如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
中药中毒常用的处理方法
中药中毒是指因误服、过量或长期服用中药而引起的中毒反应。
处理中药中毒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紧急处理,一旦发现中药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将
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
2. 寻求医疗帮助,在紧急处理后,应立即就医,最好是到有中
毒救治条件的医院就诊。
在就医过程中,应告知医生患者服用的中
药名称、剂量和时间,以便医生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胃洗,在中药中毒后的早期,可考虑进行胃洗,以减少中药
在胃肠道的吸收。
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4. 解毒治疗,根据中毒情况,医生可能会采用一些解毒药物进
行治疗,以减轻中药中毒的症状和影响。
5. 对症支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
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补液、维持呼吸、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
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的来说,处理中药中毒的方法需要及时、全面、科学,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预防中药中毒也非常重要,患者在服用中药时应注意药品的来源、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发生中毒事件。
常见中药中毒反应及处理方法在临床常用的中草药中部分含有剧毒成份,常因用量过大、炮制不法、煎服不当或误服误用而致中毒,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
现根据有关资料,结合临床,对常见毒性中药的中毒反应及急救作一简介。
1.乌头类:乌头类中药关白附、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均含毒性极强的乌头碱,内服0.2毫克即可中毒,内服6毫克可致死亡。
其毒理作用主要是刺激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表现为;四肢麻木或全身发麻,头晕眼花,烦躁不安,呕吐、腹泻、腹痛,胸闷心悸,心率减慢、心律不齐,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呼吸抑制,抽搐,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而死亡。
处理方法:一般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
可选用阿托品和普鲁卡因酰胺对抗心率减慢及心律不齐,静脉输液可稀释毒素促进毒物排泄,全身麻木者可予针刺及皮下注射戊四氮,烦躁不安者可用苯巴比妥等镇静药,若有心脏麻痹可选用毒毛旋花子甙K,血压下降宜用肾上腺素维持血压,中药甘草、绿豆、犀角、独参汤、生脉散均可用于解毒和抢救。
2.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毒性成分为番木鳖碱(士的宁)。
口服5-10毫克即可中毒,30毫克可致死。
毒理作用主要是对中枢神经有极强的兴奋作用,表现焦虑不安,呼吸加速,血压增高,头肌及面肌强直,轻微的刺激即可引起强烈反应,以致出现强直性惊厥症状。
处理方法:若中毒时间短、惊厥或肌肉强直症状未出现之前,可给予化学解毒剂(半杯开水加鞣酸l克;一杯开水加碘酒或复方碘溶液1~2ml,服后能使士的宁在消化道内沉淀而成为不溶性物质)口服,随即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若见惊厥应将患者移至黑暗及安静处,给予镇静剂以制止惊厥,若病情严重者应立即给乙醚吸入作轻度麻醉,并可配合针刺。
惊厥控制后,可用蜂蜜、绿豆、甘草煎水服用。
3.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内含巴豆油,性剧毒,一般服20滴即可引起严重中毒甚致死亡。
毒理作用主要是溶解红细胞使局部细胞坏死,且有强烈刺激作用。
r表现为恶心呕吐、出血性急性胃肠炎症状,甚至可出现眩晕,脉快而微,血压下降,谵妄,心悸,发绀以及虚脱症状,重者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常见中药的不良反应及解救办法乌头类药物(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乌头碱(Aconitine),中毒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
解救办法:肌注阿托品0.5~1.0mg,可注射数次。
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马钱子30mg即可致死痉挛时可静注苯巴比妥钠0.2~0.3g蟾酥洋地黄样反应:表现: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雄黄含二硫化二砷(As2S2),三氧化二砷(As2O3)解救:二巯基丙醇;朱砂、轻粉、红粉解救:二巯丙醇磺酸钠类、硫代硫酸钠蓖麻子潜伏期4~8h蓖麻毒素中毒解救(1)用1:4000高锰酸钾或2%~3%药用炭洗胃,口服5mg酒石酸锑钾催吐,用50%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
而后口服牛奶、蛋清、冷米汤等保护胃黏膜。
(2)对症治疗①惊厥---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
②剧烈呕吐、腹泻---止吐剂+静滴葡萄糖和乳酸钠③溶血----激素+补血药。
④皮下注射抗蓖麻毒血清并输血。
⑤过敏休克---肾上腺素:静脉输入10%葡萄糖注射液、多巴胺、地塞米松、维生素C。
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氢化可的松、间羟胺、山梗菜碱、氨茶碱抢救。
中药治疗①仙人掌香加皮1.心跳过缓时注射阿托品0.5~1mg,必要时重复注射。
2.呼吸困难时,可用山梗菜碱、尼可刹米雷公藤1.中毒反应症状(1)消化系统:伪膜性肠炎,出血。
(2)血液系统:再生障碍性贫血(3)生殖系统:生殖障碍(4)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炎。
(5)泌尿系统:急性肾功能衰竭(6)心血管系统(7)皮肤黏膜损害2. 雷公藤主要毒性物质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醋酸乙酯。
3.中毒解救(1)紧急处理中毒后立即停药、催吐、洗胃、导泻、灌肠。
静脉输液。
(2)对症治疗①如出现急性肾衰竭时,应用渗透性利尿剂,如20%甘露醇,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快速输入,给药后仍无尿,可静脉滴注呋塞米。
②如有急性溶血,可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③如有继发感染时,及时应用抗生素。
中药中毒与解救:马钱子,芦荟,人参,杏仁,全蝎,蜈蚣【别名】番木鳖:乌鸦眼、苦实、马前、牛银等。
【功效】通络止痛,消肿散结。
【不良反应机制】马钱子中主要含番木鳖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两者均有大毒。
超量易中毒。
中毒后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番木鳖碱能阻止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破坏,其兴奋作用可能是大量保存组织内的乙酰胆碱所致。
中毒量的番木鳖碱能使大脑皮层发生超限抑制,引起脊髓反射性兴奋的显著亢进和特殊的强直性痉挛,常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窒息死亡。
【不良反应】主要为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为:头昏、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全身瘙痒、疼痛、灼热、腹痛、烦躁不安、心搏缓慢、血压上升、呼吸增强、嚼肌及颈部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难、呼吸加快、瞳孔缩小、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缩,继而出现士的宁的典型症状,从阵挛性到强直性呈角弓反张姿势,惊厥症状可有10多分钟到数小时,持续可过几秒到数分钟,任何刺激都可使惊厥再次发作,惊厥后肌肉松弛。
严重中毒时延髓发生麻痹,心肌及呼吸肌均被抑制,可因呼吸麻痹、窒息或心力衰竭或心室纤颤而死亡。
【治疗与解救】(1)立即将病人安置在黑暗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外界刺激引起反射性惊厥发作。
尽快用中枢抑制药以制止惊厥,如苯巴比妥钠0.1~0.3g或安定10~20mg,静注,或用10%水合氯醛30ml灌肠,呼吸抑制时暂停注射。
(2)惊厥控制后,用1:2000高锰酸钾液洗胃,洗胃后灌人20%药用炭混悬液30ml或通用解毒剂15~20g或适量蛋清。
(3)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或放血后再输血,促进有毒物质排出。
(4)中药疗法:1)甘草120g,煎汤即服,每4小时1次,连服4剂。
2)轻度痉挛时,用肉桂9g煎汤,内服。
3)惊厥时,用蜈蚣3条,全虫6g,研末,一次冲服。
或用僵蚕9g,天麻12g,全虫9g,钩藤9g,天南星9g,甘草12g,水煎2次,合在一起。
每6小时1次,2次服完。
或用蜈蚣3条,全虫6g,甘草12g,用上法服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药中毒有什么急救方法
导语:日常生活中,因为总总原因导致中药中毒,那么对于中药中毒有什么急救方法呢额?
中药如果服用不当也是中毒,那么中药中毒有哪些急救方法呢?下面简单介绍一部分中药中毒的解毒方法。
1、解木瓜中毒方:用好醋适量调黄糖(红糖亦可),含口中,吐出涎水,数次即愈。
2、解半夏中毒方:用生姜适量,水煎冷服。
3、解花椒中毒方:用米醋适量,饮服即解。
4、解杏仁中毒方:用杏树根皮适量煎汤饮之,虽迷乱将死者皆可救。
5、解白果中毒方:用白果壳适量加水煎成汤剂,温服。
6、解蜈蚣中毒方:用樟树叶适量煎水冷服,极效。
所有毒性中药中毒解救方法上篇医疗用毒性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一、乌头类药物(一)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1.中药材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
2.中成药追风丸、活络丸、追风透骨丸、小活络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小金丸、风湿骨痛胶囊、祛风止痛片、祛风舒筋丸、正天丸、右归丸等。
(二)中毒机理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 6和出打牝)。
一般中毒量为量21^,致死量为2〜4mg。
(三)中毒表现1.神经系统2.循环系统3.消化系统(四)中毒原因2.过量服用为主要原因。
3.用法不当,如煎煮时间太短或生用。
4.泡酒服用或与酒同用。
5.个体差异引起蓄积性中毒。
(五)中毒解救1.清除毒物,在无惊厥及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下,反复催吐、洗胃。
2.肌注阿托品0.5〜1.01^,根据病情可注射数次。
如未见症状改善或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可改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3.对呼吸衰竭、昏迷及休克等垂危病人,酌情对症治疗。
4.绿豆、甘草、生姜、蜂蜜等煎汤内服。
二、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一)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
(二)中毒机理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即土的宁,毒性大。
成人服用5〜10mg即可中毒,一次服用30mg即可致死。
(三)中毒表现(四)中毒原因(五)中毒解救1.病人需保持安静,避免声音、光线刺激(因外界刺激可引发惊厥痉挛),吸氧。
2.清除毒物,洗胃、导泻。
较大量的静脉输液,以加快排泄。
3.对症治疗,痉挛时可静注苯巴比妥钠0.2〜0.3g。
4.肉桂煎汤或甘草煎汤饮服。
三、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药(一)含蟾酥的中成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梅花点舌丸、麝香保心丸、麝香通心滴丸等。
(二)中毒机理蟾酥毒素有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大剂量则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
(三)中毒表现1.循环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等。
严重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而死亡。
常用中药毒性知识及服用中药中毒后解毒方法大全医疗的核心是安全有效,用药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是丝毫疏忽不得的。
但是有很多疾病的治疗,却又避不开有毒药物。
善用治病,滥用致命。
医生用有毒中药,一定要熟悉药物的毒性,以及一些药物配伍使用时,会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并且应熟悉中药中毒后的急救和处置方法,避免出现患者服用中药中毒,导致严重后果,发生医疗事故的情况。
一般来说,中药的毒副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些中药配伍使用后,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一些药性相反或相畏的中药配伍使用时,会产生严重后果。
如传统中医的“十八反”,“十九畏”等。
十八反是指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附子、川乌、草乌)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历史上有十八反的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是指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九畏的歌诀是:“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药是否可以同用,历代医家就此问题争议很多,一些医家认为反药会增强毒性,损害机体,因而强调反药不可用。
如《神农本草经》提出“勿用相恶、相反者”外,《本草经集注》也谓:“相反则彼我交仇,必不宜合。
”孙思邈则谓:“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
”等等,均强调了反药不可同用。
有的医家如《医说》甚至描述了相反药同用而致的中毒症状及解救方法。
现代临床、实验研究也有不少文献报道反药同用如贝母与乌头同用引起中毒的例证。
因此,《中国药典》1963年版“凡例”中明确规定:“注明畏、恶、反,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同用。
常用中草药中毒解救及护理
学习目的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必须熟悉中药的毒性症状及反应,掌握解救护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有毒中药的分类
•按药物所含的化学
成分分类生物碱类川乌草乌附子……
毒苷类万年青天南星蟾蜍……
毒蛋白类巴豆苍耳子蜈蚣蝎毒……
金属元素类水银披霜雄黄……
按临床症状分类神经系统反应感觉,运动,思维功能障碍或丧失
呼吸系统反应支气管痉挛,哮喘,呼吸困难
消化系统反应口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乏力泌尿系统反应血尿,少尿
免疫系统反应过敏性休克,鼻炎,哮喘,皮肤病
精神系统反应精神错乱,狂躁,兴奋,幻觉幻听
大毒砒霜生附子生天南星生
草乌生巴豆曼陀罗
小毒细辛白花蛇白果胆子山
慈菇按毒性大小分类
二,中草药中毒的解救
•1,尽快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2,加快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和解毒。
•3,支持疗法
尽快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
催吐法:口服
2~3
小时内,病
情轻且清醒者•洗胃法:口服
4~6
小时内
•导泻法:用于清除肠道毒素
•清洗法:用于皮肤或粘膜表面
加快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和解毒•增加肾脏排泄:利尿剂,改变尿液的酸碱度
•透析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稀释法:静脉输液
•解毒法:中和毒性
支持疗法。
中药急救各种中毒方法(此篇适合医者收藏)解救诸毒来源:《验方新编》凡解毒药俱宜冷服,大忌饮热汤水,饮热则不可救矣。
若见酒必死。
1、解救百毒:干净地上(黄土地更好)挖三尺深,入水一桶,用棍搅动,名曰地浆,能解百毒。
凡食隔取;又方∶巴墙草,捣烂煎汤冷服,能解百毒,屡试屡验神方。
巴墙草即土筑墙上蔓生细叶如瓜子样草。
2、中毒七孔流血:刺猥皮,存性,为末。
每服三钱,酒调下,立止。
3、解鸦片烟毒:急用活鸭血多多灌之,凡服鸦片烟者最为神效。
若身冷气绝似乎已死,如身体柔软,则脏腑经络之气尚在流通,实未死也,乃鸦片烈性醉迷之故耳。
将其人放在潮湿阴地,用筷子撬开牙齿,(或用瓷调羹撬开,或用乌梅擦之亦开,若用铜铁等物反不能开矣),以筷子横放口内,使口常开,以冷水时时灌之,或白砂糖调冷水灌之更妙。
外用手帕三条,以冷水泡透,放胸前轮流更换,或用整块豆腐亦可。
又用冷水一盆,将头发散放盆内,时时换水。
切不可见太阳,一见日照即不可救。
三、四日后,鸦片之气散尽即活。
如身不硬,虽七日内亦可回生,切不可以为无救遽行棺殓。
此法曾救多人,无论服毒轻重,虽手虽青黑,照此救法,无不活也。
切忌灌服酱油,恐受盐卤之毒反致误事。
若服药杂乱,亦不可救,慎之慎之!活后多服白砂糖水及生绿豆末冲水服,最效。
有老仵作云∶检服鸦片烟尸骨,伏者居多,侧者亦常有之,平仰者甚少。
盖因其人埋在土中,鸦片毒瓦斯退尽仍复生活,辗转棺中,不能复出,久则真死矣。
故其骨殖不伏即侧,实为服鸦片烟可救之确证也。
道光七八年间,广东省有吴姓者,寄居客店,穷极无聊,吞鸦片烟而死,店主人不敢收殓,知此人有亲属在三水县地方,遣人往告其亲属,四日后始至,而此人已于前一日活矣。
又有人吞服鸦片烟,百药不效,死后降乩云∶当日因用药杂乱,是以不效,惟用真南硼砂(黄色如胶者为真),冷水调服,可以立解。
试之,屡有奇验。
又方∶用清油灌之,立解。
缘鸦片烟粘滞肠胃,见油即散也。
又方∶巴墙草捣烂,煎汤冷服。
屡试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