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简析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
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承与发扬法国的历史文化:法国拥有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文化遗产保护正是对这些传统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手段。
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可以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法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 维护法国的文化安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对历史的保存,更是对国家文化主权的维护。
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可以防止外来文化对法国本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保持法国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3.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法国的重要经济领域之一,而文化遗产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法国经济带来更多的活力和收益。
4. 提高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文化素质。
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
5. 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法国作为世界上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国家之一,其保护方法和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法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也为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综上所述,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重大,不仅是对法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发展、文化素质提高以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贡献。
课堂序列号____通识教育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法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课程名称: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联系方式任课教师20 年月日浅谈法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滚滚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滔尽了多少是非成败,却在无意间留下了它走过的痕迹。
宏伟的文化遗产令人叹为观止,这些伟大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在闲暇时欣赏的对象,更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我们除了使用它们,更应该懂得如何对其进行保护。
下面笔者将通过对法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描述,来论述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无庸讳言,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法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头。
法国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梅里美《历史性建筑法案》颁布于1840年,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宪法。
此后,1887年又颁布了历史文物建筑保护法,即《纪念物保护法》。
这部法律明确重申了作为法国文化遗产的传统建筑的保护范围与标准,并组建了一个由建筑师组成的古建管理委员会,负责作为法国文化遗产的选定及保护工作。
1906年,又通过了第一部《历史文物建筑及具有艺术价值的自然景区保护法》,除建筑外,树木、瀑布、悬崖峭壁等极具艺术价值的自然景观,也被纳入到了法律保护范围之内。
但现行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所遵循的法律规则,基本是19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和1930年颁布的《景观保护法》。
19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已经包含了现行保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在这部法律中,对文物所有者的权力,做出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准许国家直接对已经列入遗产名录的古建文物进行修缮。
同时,对现有遗产进行登记造册,重要者还要列入保护名录。
1941年,法国将1913年制定的《历史古迹法》中与地下出土文物有关的部分独立出来,单独制定了一部《考古发掘法》,从而为后来的考古发掘提供了法律支持。
此外,1962年通过的《马尔罗法》即《历史街区保护法》和在这一法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1973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一同构成了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主要的法律防线。
法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国以其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而闻名。
这个国家注重保护和传承其悠久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反映了法国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成就。
法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建筑物、艺术品、文学作品、传统习俗等等。
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当时,法国政府开始重视保护其古迹和建筑物。
首个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组织于1830年成立,名为Monuments Historiques。
该组织致力于保存和修复法国最重要的历史建筑,如巴黎圣母院、美泰亚岁月塔等。
MonumentsHistoriques的成立标志着法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式开始。
法国政府不仅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文化遗产,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文化遗产。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机构是文化遗产保护局(Direction Générale des Patrimoines)。
该机构负责制定并执行各项政策,确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法国还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文化遗产。
其中之一是1962年颁布的“法国文化遗产法”(loi Malraux)。
该法律将重要的历史建筑纳入保护范围,对修复历史建筑提供了财政支持。
此外,法国还颁布了1991年的“文化遗产法”(loi Mitterrand),该法律旨在保护包括民族遗产和传统习俗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国不仅保护宏伟壮丽的建筑物,还致力于保护艺术家的作品。
法国是世界艺术之都之一,许多重要的艺术品藏在法国的博物馆和画廊里。
为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法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如法国国家博物馆局(Direction des Musées de France)和法国国家文化财产局(Direction du Patrimoine Culturel)。
这些机构负责管理和保护艺术品,同时还积极开展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此外,法国还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了教育课程。
法国城市文物建筑遗产保护概述法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对于城市文物建筑遗产的保护始终非常重视。
法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机构,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法国城市文物建筑遗产保护的概述。
一、法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1.文化遗产保护法:法国于1913年通过文化遗产保护法,对文物建筑的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
该法律规定了国家对文化遗产的所有权、保护、传承和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2.城市景观与建筑考古遗址法:法国于1941年通过了城市景观与建筑考古遗址法,该法律主要保护城市的历史建筑、景观和考古遗址,进一步强调了对城市文物遗产的保护。
3.城市规划法:法国在城市规划方面也制定了相关法律,旨在保护城市历史遗产的完整性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法要求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和保护历史建筑遗产。
二、法国的文物建筑遗产保护机构1.法国文化部:法国文化部是负责文化遗产保护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文物保护政策、管理文化遗产事务等。
2.法国历史建筑部:法国历史建筑部作为法国文化部的下属机构,负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包括对建筑物的修复、重建和维护等。
3.法国文物与古迹委员会:法国文物与古迹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专业机构,负责研究、评估和保护文化遗产,提出政策建议和决策,以及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文物保护工作。
4.地区文化事务局:法国地区文化事务局是在地方层面负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机构,负责管理和保护当地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三、法国的文物建筑遗产保护措施1.修复和重建:法国将修复和重建作为保护文物建筑遗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修复和重建过程中,法国注重保持建筑的原始风貌和历史特征,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的价值。
2.保护计划和规划:法国通过建立严格的保护计划和规划,确保城市文物建筑遗产得到科学保护。
这些计划和规划包括制定保护区、设置限制性规定以及对文物建筑的使用和维护提出要求等。
3.教育和推广:法国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文物建筑遗产保护的意识和重要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一:法国项目】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法国项目涵盖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技艺和习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就法国项目的相关内容展开深入探讨,从不同角度来了解其内涵和意义。
一、法国项目的概述1. 标题:法国项目2. 子标题:传统工艺与习俗3. 概述:法国项目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国传统、工艺和习俗的总称。
这些传统涵盖了法国丰富的民间文化和民族风情,是法国独特文化的代表。
二、法国项目的内涵1. 传统工艺:法国项目包括了许多传统工艺,如刺绣、陶瓷制作、铁艺制作等。
这些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承载了法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 习俗传承:除了工艺,法国项目还涉及到许多习俗,如传统节日、歌舞、民间故事等。
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承载了法国人民的情感和文化认同。
3. 知识产权保护:为了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传统工艺的保护等。
三、法国项目的意义和作用1. 传承文化:法国项目的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助于促进传统工艺和习俗的传承和发展,使人们意识到这些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 文化交流:法国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为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契机,增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 促进经济发展:法国项目所涉及的传统工艺和习俗,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对当地经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这些工艺和习俗的保护和传承,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丰富人民生活。
四、个人看法我个人认为,法国项目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它不仅代表了法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和民族风情,还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对法国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可以使这些传统工艺和习俗得以继续传承,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结:法国项目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了法国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和习俗,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借鉴法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法国平均每年接待外国游客7000多万人次,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我们有着许多借鉴的价值。
下面我们分别来认识下巴黎圣母院、罗浮宫博物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方法。
一、巴黎圣母院,保护措施有:政府投入巨大资金;政府支持建立的“历史性建筑修复研究实验室”;根据各部分修造年代不同,不同时期又分别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修复,为圣母院全面检查之后,确立了各部分修复工作的先后顺序和具体办法;修复计划已排满未来15年。
传承方法有:同名书籍的出版,同名歌舞剧的表演。
二、罗浮宫博物馆,保护措施有:限制博物馆开放的时间。
传承方法有:展览历史珍宝。
三、埃菲尔铁塔,保护措施有:在倾斜铁柱上按照一定间隔安装减震器,防止电梯的滑落;内部安装传感器随时确保活塞管没有脱离轨道;人工油漆,先用砂纸打磨钢架,刮掉老化的漆皮,再刷上底漆;传承方法有:把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是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
四、凯旋门,保护措施有:对建筑进行清洗;传承方法有:在此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
五、凡尔赛宫,保护措施有:政府投巨资对此进行维护和修缮,基本上重现了当年的辉煌;传承方法有:作为历史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法国总统和总理多次在宫中和花园举办外事活动。
总而言之,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法国历史性建筑的保护和维修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由文化部统一管理。
文化部预算占政府预算的1%,其中10%用于历史性建筑的保护和修复。
同时,国家对文化遗产的维护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做了具体的工作安排。
而且,维护文化遗产的手段科学,都是用上最合适的保养方法。
在传承文化遗产方面,人民都是热爱自己的文化遗产的,并且把握机会去了解它。
同时,国家也高度重视文化遗产,大力宣传以提高它的知名度。
借鉴法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可以反思到以下几点:首先,端正心态。
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于历史、对于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
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
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国项目【标题】法国项目:保护传承,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序言】中国提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积极申报并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不在少数。
而作为一个拥有 rich and diverse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法国的申报项目也有着举世瞩目的价值和成就。
法国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众多的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重点介绍法国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探讨其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并提出个人的观点。
【引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重要,以确保多样性和独特性在文化交流中得以体现。
法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多样性和特色而备受瞩目。
该国融合了千年的历史、传统、艺术和人文文化,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项目,如“马恩河谷石墨制作技艺”、“阿尔萨斯雷斯尼克手工艺”、“康座公园冰雕”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项目及其保护传承的措施。
【主体】1. “马恩河谷石墨制作技艺”马恩河谷石墨制作技艺是法国历史悠久的手工艺之一,提炼自自然中的石墨,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加工方法而闻名。
这一技艺源于18世纪,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创新,如今已成为法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技艺,包括成立专门的石墨制作技艺协会,组织培训班和工作坊,以及向年轻一代传授技艺和知识。
2. “阿尔萨斯雷斯尼克手工艺”在法国东北部的阿尔萨斯地区,雷斯尼克手工艺被视为传统艺术的瑰宝。
这一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精心雕刻和点缀来制作家具和装饰品,以展示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
为了保护和传承雷斯尼克手工艺,相关部门与当地艺术家和工匠合作,推动传统技艺的研究和应用。
定期举办展览和讲座,以提高公众对手工艺的认知和欣赏。
3. “康座公园冰雕”位于法国东南部的康座公园以其迷人的冰雕而闻名于世。
每年冬季,康座公园成为冰雕师们的劳动场所,令人惊叹的雕塑作品为游客带来视觉盛宴。
法国的遗产地保护体系与经验法国遗产保护概念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期,随着每一次遗产概念的丰富和完善,都有与之相应的法律作为标志,从而逐步形成了当代法国完备的遗产保护制度。
为了使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完整保留,早在1793年随着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创建,法国就第一次确定了历史建筑遗产的地位。
经过近20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遗产保护概念不断扩展,遗产保护的手段日渐丰富。
法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已从最初单纯的保存与修复,上升到了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模式,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了当今法国完备的遗产保护制度。
1—法国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体系—法国现行保护体系主要包括历史建筑、景观地、保护区以及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
为了保证作为公众利益一部分的遗产不受到地方利益的影响,各类列入国家名录的遗产的管理权限属于国家。
01法国历史建筑保护法律制度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由于众多历史建筑遭到空前破坏,国家层面首次要求对所有的历史建筑进行普查,后于1830年国家设立了历史文物总监一职,对历史文物进行监督和管理。
此后,国家开始着手建立一系列针对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系。
1887年,法国颁布了第一部关于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的法律——《文物保护法》。
这部法律首次确定了政府在遗产保护中的行政职能,并创建了一个包括建筑师在内的历史文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对历史建筑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1913年出台了新的遗产保护法律——《历史建筑保护法》。
该法律已基本包含了现行保护制度的要点,从“公众利益”出发对业主的权利进行限制,准许国家直接对被列入名单的历史建筑进行修复。
除此之外,国家还依法成立了“历史建筑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历史建筑的管理和修复工作。
这种从“公众利益”出发、自上而下的遗产保护方法,确保了所有历史建筑都在统一的评判标准之下,避免了因不同评判标准和机构所带来保护方式的不同。
法国现行遗产保护构成体系1943年,法国出台了《历史建筑周边环境法》,规定将所有历史建筑周围500m半径之内的范围划为历史建筑周边地区(Monuments Historiques & LesAbords des Monuments Historiques,约为78.5hm2)。
浅谈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作者:段红梅来源:《神州·下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是由人类创造的所有事物的集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先辈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历史,美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
法国作为遗产大国,在遗产保护上做了许多努力并且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但今天,由于一些国内外的因素,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前景也不容乐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法国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文化遗产;挑战;对策法国很早就意识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首先纳入保护范围的是历史性建筑,紧接着是自然景观,保护区,最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保护遗产的过程当中,法国的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都得到了完善。
然而出现的难题也越来越多。
一、资金短缺首先,法国的遗产保护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历史性建筑易受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威胁,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本身也会发生破损。
鲁瓦扬圣母院教堂遭受着海风的侵蚀,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也面临着风化的可能,库西城堡在一战中被摧毁。
所有的这些建筑都需要修复,法国庞大的遗产数量决定了其维护工作是没有尽头的。
资金问题由此被认为是法国遗产保护主要的问题之一。
法国的遗产保护资金来源于文化部的税收收入,地方的财政支出,基金会搜集的资金,企业的资助和公共募捐。
早在2008年法国遗产保护协会就认为“要维护所有的历史性建筑和景观,在10年间就需花费70亿欧元”(1)。
对于法国的城堡来说,尤其是私人城堡,国家的资助从2000年的3000万欧元下降到了2009年的2500万欧元,此外,在2010年,34个省取消了对私人城堡的资助。
除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外,法国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011年,法国总计1217座博物馆(包括其附属建筑物),吸引了6000万次的游览量。
其中法兰西岛大区总计139座博物馆却占据了游览量的60%。
而其他大区尽管拥有约1000座博物馆,但只有40%的游览量。
在这些博物馆中,有的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比如卢浮宫,奥赛博物馆,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等,有的却默默无闻,鲜有驻足。
失衡问题导致的消极后果非常明显,一方面,拉大了不同博物馆之间的收入差距,小博物馆难以支撑其日常维护,也难以吸引公众的眼球;另一方面,造成了大博物馆的拥堵,加大了其管理难度。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旅游业的发展与文化遗产紧密相连,并从中受益。
理论上来说,旅游业与文化遗产应该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但实际情况是旅游业对文化遗产的促进微乎其微。
为什么会这样呢?2013年,法国接待了8380万的外国游客,远远超过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美国(7480万)和西班牙(6500万)。
这一方面给法国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促进了其旅游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旅游景点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当一个旅游景点超过了其旅游承载力的时候,就意味着它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其一,环境质量下降,污染加重,自然资源被过度使用,生物多样性可能遭到破坏;其二,当地居民的生活被打乱,烦人的噪音,拥堵的交通,堆积如山的垃圾都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最后,有可能引起市场的混乱,导致旅游成本升高而旅游质量降低。
因此,必须找到双赢的办法,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三、恐怖主义的威胁。
尽管在21世纪的今天,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近年来恐怖主义俨然已经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毒瘤。
为了了解恐怖主义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性,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子:2001年,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炸毁,2003年4月巴格达博物馆的文物被暴徒洗劫一空,2012年位于马里的延巴克图陵墓被伊斯兰极端分子捣毁,2015年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落入极端武装组织之手,古城遭到大肆破坏。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法国近年来成为了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2015年1月查理周刊被袭,11月,巴黎市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32人死亡,2016年7月14日,法国南部海滨城市尼斯发生卡车冲撞人群的袭击事件,2017年4月20日,香榭丽舍大道遭袭击,导致警察一死两伤。
这些恐袭事件给全人类的物质和情感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悲剧已经发生,留给人类的是想办法如何对抗恐怖主义,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和再现。
直到2003年教科文组织才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也就决定了非遗保护方面经验缺乏,此外,非遗的非物质性又决定了它受到全球化,文化趋同,工业化甚至是移民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全球化,更涉及到文化的全球化,各种文化,价值观,理念在此背景下碰撞,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样,一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比如由于经济贸易发展和文化交流需要一门共同的语言,许多的地区语言逐渐消失了。
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加重了环境的污染,拉大了城乡差距,造成了城市人口的爆炸。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受害者之一。
由于科技的发展,许多工作都已实现机械化甚至自动化,由此,一些传统的行业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尤其是传统的手工业。
例如马蹄铁匠变得罕见,磨刀工正在消失。
为了走出困境,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应该携手应对挑战。
首先,使资金来源多样化。
法国的博物馆和历史性建筑的门票低于平均价格。
我们以世界上著名的几个博物馆为例:卢浮宫门票为15欧元,蓬皮杜艺术中心14欧元,而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都高达22.5欧元。
所以法国博物馆的门票还有适当上浮的空间。
除此之外,许多群体在携带有效证件的前提下可以免费参观卢浮宫,比如未满18周岁的,18到25周岁居住在欧洲经济区任一国家的,艺术专业教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员,求职者,残疾人及其陪同人员……综上来看,博物馆的计费应该进行适当地改革。
一方面适当提高整体的门票价格水平,另一方面调整不同游客群体的价格以减少免票群体的数量。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到供需之间的不平衡,在一年,一季或一周的某些时期旅游需求旺盛,过剩的需求会导致管理难度的增加并且会降低旅游质量。
这就需要一个灵活的计费规则,也就是说随着旅游周期的变化来调整价格,进而控制旅游需求。
除了门票计费的改革之外,为了促进资金搜集,还应大力发展基金会。
截止2001年,法国的基金会数量是2109,意大利3300,英国8800,丹麦早在1999年就拥有14000个基金会,法国的基金会发展潜力巨大。
政府应当通过一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基金会的发展,基金会也应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遗产保护的事业当中,做到公开透明,赢得公众的信任。
其次,旅游业是文化遗产的受益者,应当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游客给当地的餐饮业,旅馆业和旅行社等带来了商机和收益。
“2014年,旅游消费增加到了158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4%”(2)。
法国应努力寻求旅游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不能一味地追求旅游业的发展,应当把遗产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
第三,法国的恐怖袭击事件接二连三。
如何应对是摆在法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恐怖主义死灰复燃进而呈猖獗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宗教原因,社会原因和政治原因等。
法国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各宗教群体,各种族在这里相互碰撞融合,各方利益处理不当很容易滋生不满情绪。
法国政府应当从全局着眼,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
要应对恐怖主义,全球合作势在必行,所有的国家都应该联手抵制全球范围内文化财产的走私和非法贸易,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最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文提到传统的手工业受到威胁,应首先扩大手工业者的市场,现在对传统手工业的需求非常有限,往往仅限于私人个体。
国家应帮助手工业者找到更大的市场,不仅仅限于国内。
如果我们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就必须培养专业的继承人。
为此,要激起年轻人对这些行业的兴趣。
政府可以适当地给予从事这些行业的人一些优惠。
开办一些学校来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举办一些竞赛来吸引公众的注意。
除此之外,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也是一大挑战。
不仅是法国的地方语言,就是法语本身都受到英语的威胁。
英语外来语词汇不断增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为了保护地方语言,可以开设更多的学校,鼓励人们多讲地方语言。
最后,移民文化是法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在保持自身的文化包容性和多样性的同时,还应当保护和坚持“法国特色”。
结论:在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上,法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借鉴和启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其自身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受到近几年愈发猖獗的恐怖主义的威胁,因此,法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该与时俱进,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应对恐怖主义,在全球化中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
注释:Claire bommelaer,La France manque de moyen pour son patrimoine,Quotidien Paris,2012.Mémento du tourisme-Édition 2015参考文献:[1]邵甬,法国建筑·城市·景观遗产保护与价值重现[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2]陈志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负面因素与应对措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32 卷第9 期,2011 年9 月。
[3]袁润培,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J],文史艺术2014年2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