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 格式:doc
- 大小:151.00 KB
- 文档页数:19
三年级填空题100道1、钟面上有()根针,走的最快的是()针,走的最慢的是()针。
2、秒针走5圈,分钟走()大格,就是()分;时针走一圈是();分钟走半圈是()。
3、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正好是一小时。
4、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7”,经过的时间是();分钟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时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4”,经过的时间是()。
5、小明早上7:25从家出发,7:50到达学校,他路上用了()分钟。
6、第一节课8:05开始上课,8:45下课,第一节课上了()分钟。
7、人的心跳75次,大约需要()。
8、我们所学的时间单位有:()、()、()、()、()、()……。
9、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它是比()更小的单位。
10、小明在运动会上跑100米,所用的时间是15();小明写20个字大约需要()分。
1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差是()。
12、比380少130的数是();比380多130的数是()。
13、口算35+34=14、计算76-34,可以先算()-()=(),再算()-()=()15、想一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52+()< 82 75-()> 33 ()-58 < 3916、把下面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1) 420 609 511 498 399 582接近400 接近500 接近600()()()(2) 563 552 547 536 541 558 559接近540 接近550 接近560()()()17、试一试,快速圈出下列算式得数的最高位。
(2分)71-28 ( 5 4 ) 46+27 ( 7 6 )57-33 ( 2 1 ) 440+260 ( 7 6 )18、一个加数是168,另一个加数是59,和是();被减数是85,减数是146,差是();6个十加9个百再加5个一得()。
成语填空(300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1、():《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成语填空100题,测测孩子假期的成语积累1.投鼠忌2.目不识3.入乡随4.位居要5.独断专6.七窍生7.不打自8.未雨绸9.蝇营狗10.索然无11.绰绰有12.得天独13.魑魅魍14.抑扬顿15.火烧火16.色厉内17.安之若18.下不为19.登峰造20.出类拔21.史无前22.大动干23.推波助24.作恶多25.心急如26.眼高低27.逐鹿原28.握手欢29.积羽舟30.轩然波31.兴风浪32.散兵勇33.一鸣人34.唯我尊35.砸锅铁36.绝无有37.相机事38.口蜜剑39.马革尸40.白头老41.名门族42.洗心面43.暴风雨44.喜忧半45.众所知46.眼花乱47.众怒犯48.含英华49.纷至来50.沽名誉51.飞腾达52.康大道53.络不绝54.应而生55.义云天56.莫一是57.群无首58.每愈下59.叱风云60.动得咎61.东事发62.一莫展63.如之笔64.以还牙65.童无欺66.鱼乡里67.一带水68.答所问69.一知秋70.天散花71.心诚服72.众铄金73.集成裘74.枕待旦75.挥如土76.源不断77.人忧天78.不容发79.然长逝80.兴夜寐81.地有声82.齿不忘83.然泪下84.被后世85.打出手86.天害理87.无一用88.何容易89.乎其神90.居乐业91.门弄斧92.守自盗93.哲保身94.遥法外95.宗耀祖96.眼烟云97.哉游哉98.无全牛99.各一方100.而不宣参考答案1.投鼠忌器2.目不识丁3.入乡随俗4.位居要津5.独断专行6.七窍生烟7.不打自招8.未雨绸缪9.蝇营狗苟10.索然无味11.绰绰有余12.得天独厚13.魑魅魍魉14.抑扬顿挫15.火烧火燎16.色厉内荏17.安之若素18.下不为例19.登峰造极20.出类拔萃21.史无前例22.大动干戈23.推波助澜24.作恶多端25.心急如焚26.眼高手低27.逐鹿中原28.握手言欢29.积羽沉舟30.轩然大波31.兴风作浪32.散兵游勇33.一鸣惊人34.唯我独尊35.砸锅卖铁36.绝无仅有37.相机行事38.口蜜腹剑39.马革裹尸40.白头偕老41.名门望族42.洗心革面43.暴风骤雨44.喜忧参半45.众所周知46.眼花缭乱47.众怒难犯48.含英咀华49.纷至沓来50.沽名钓誉51.飞黄腾达52.康庄大道53.络绎不绝54.应运而生55.义薄云天56.莫衷一是57.群龙无首58.每况愈下59.叱咤风云60.动辄得咎61.东窗事发62.一筹莫展63.如椽之笔64.以牙还牙65.童叟无欺66.鱼肉乡里67.一衣带水68.答非所问69.一叶知秋70.天女散花71.心悦诚服72.众口铄金73.集腋成裘74.枕戈待旦75.挥金如土76.源源不断77.杞人忧天78.间不容发79.溘然长逝80.夙兴夜寐81.掷地有声82.没齿不忘83.潸然泪下84.泽被后世85.大打出手86.伤天害理87.百无一用88.谈何容易89.神乎其神90.安居乐业91.班门弄斧92.监守自盗93.明哲保身94.逍遥法外95.光宗耀祖96.过眼烟云97.悠(优)哉游哉98.目无全牛99.天各一方100.秘而不宣。
古代汉语填空题(一)1.在古今词义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____;不在“迥别”,而在“_____”。
2.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______字,其中的两个字仅代表单纯复音词的两个______,不可以拆开来逐字解释。
3.在“多人,不能无生得失”中,“得失”是复音词,“得”字无义,“失”字主导。
有人把这种复音词叫做_______。
4.汉字是属于______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密切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_____的了解。
5.《说文解字》的部首是根据_____原则的,而不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
明代_____的《字汇》把部首减为_______部。
6.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____的产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它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构造,改变了篆书以前的古文字的面貌。
7.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_____,而是在谓语后面用_____字来帮助判断。
8.在秦代以前,判断句中的“是”字,其实乃是______用作主语或谓语。
9.在古代汉语叙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宾语置于动词前,而在宾语后用____字、___字或____字复指。
10.古代汉语的被动名句,可以在动词后面用介词___字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11.“矣”字是一个表示_____的语气词。
12.“焉”字是一个________兼________。
13.上古双声叠韵词大多描绘_______,古人还利用这样的连绵词来加强诗歌的______,古书注解常用_____字来解释。
1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秉”的词义是_____。
15.“愿无伐善”,“伐”的词义是_____。
16.“八月剥枣”,“剥”通_____,是______的意思。
17.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___代。
汉代著名的注释家有____、____、____、_____等。
18.“传”是指________,“笺”是_________,“疏”、“正义”指的是_________。
19.司马迁的《史记》,在唐代的注解有______的《史记索隐》和______的《史记正义》。
名词单复数题目60道填空题一、基础类(20道)1. There is a ____ (book) on the desk.- 答案:book。
解析:“a”是不定冠词,用于修饰单数可数名词,所以这里填book的单数形式。
2. I have two ____ (pen).- 答案:pens。
解析:“two”表示“两个”,修饰可数名词复数,pen的复数形式是pens。
3. There are some ____ (apple) in the basket.- 答案:apples。
解析:“some”既可以修饰可数名词复数,也可以修饰不可数名词,这里修饰可数名词,apple的复数形式是apples。
4. He has a ____ (dog) and two ____ (cat).- 答案:dog, cats。
解析:第一空“a”修饰单数名词dog;第二空“two”修饰可数名词复数,cat的复数形式是cats。
5. My mother bought me a ____ (dress) yesterday.- 答案:dress。
解析:“a”用于单数可数名词前,dress的单数形式就是dress。
6. There are many ____ (student) in the classroom.- 答案:students。
解析:“many”修饰可数名词复数,student的复数形式是students。
7. I can see a ____ (tree) and some ____ (flower) in the garden.- 答案:tree, flowers。
解析:“a”修饰单数tree;“some”修饰可数名词复数,flower的复数形式是flowers。
8. She has a lot of ____ (book).- 答案:books。
解析:“a lot of”既可以修饰可数名词复数也可以修饰不可数名词,这里修饰可数名词,book的复数形式是books。
填空怎么造句填空拼音【注音】: tian kong填空解释【意思】:(1)填补空出的或空着的位置、职务等:~补缺。
填充②。
填空造句:1、用正确的词填空。
2、在必要的地方用冠词填空。
3、用所给的短语填空,必要的地方可以改变其形式。
4、他在句子里填空来挑出有用的证据。
5、换言之,翻译人员必须填空。
6、“所以,大家整天都在玩这个填空游戏?”史密斯问。
7、这些颜色平均和图层填空技巧只是实现类似效果的其中一种方法。
8、填空法:你是不是经常会有头痛或者感觉疲惫?9、在银行离开传统银行业务去推高自己的收益、巩固自己的资本比率的时候,一小撮全球级金融玩家到位填空。
10、用正确的时态填空,完成练习后再对照课文核对你的答案。
11、用正确的词形填空,并对句子作必要的调整,完成练习后再对照课文。
12、通过刚刚的两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呢?能不能根据你的分析完成下面的填空呢?13、当我得在试卷上填空的时候,脑子却完全一片空白。
14、给些句子填空,然后工整地抄写下来。
15、听写练习,学生听老师读短文,并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空,完成短文。
16、添加不同类型的测试幻灯片到你的项目中,包括选择题、连连看、填空题和图片热点。
17、许多语言学家也认为完形填空是一种检测外语语言能力的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的手段。
18、新增以短文为基础的填空题。
19、让学生读文章并用正确的答案填空,然后一起检查。
20、然后把正确词语填空造句。
21、我们不是一家(填空)图书公司、玩具公司、音乐公司或家庭装修公司。
22、周五,我们根据所学第34、35页内容进行了拼写和填空测验。
23、用适当的介词填空。
24、读下面这个学校的通知,然后填空完成对话。
每个空都需要填多个单词。
25、先读下面的句子,然后用适当的词填空。
26、用所给的单词填空,必要时可改变单词的形式,然后用这些单词造句。
三年级数学填空题专项练习100题1、钟面上有()根针,走的最快的是()针,走的最慢的是()针。
2、秒针走5圈,分钟走()大格,就是()分;时针走一圈是();分钟走半圈是()。
3、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正好是一小时。
4、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7”,经过的时间是();分钟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时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4”,经过的时间是()。
5、小明早上7:25从家出发,7:50到达学校,他路上用了()分钟。
6、第一节课8:05开始上课,8:45下课,第一节课上了()分钟。
7、人的心跳75次,大约需要()。
8、我们所学的时间单位有:()、()、()、()、()、()……。
9、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它是比()更小的单位。
10、小明在运动会上跑100米,所用的时间是15();小明写20个字大约需要()分。
1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差是()。
12、比380少130的数是();比380多130的数是()。
13、口算35+34=14、计算76-34,可以先算()-()=(),再算()-()=()15、想一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22+()< 82 75-()> 33 ()-58 < 3916、把下面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1)420 609 511 498 399 582接近400 接近500 接近600()()()(2)563 552 547 536 541 558 559接近540 接近550 接近560()()()17、试一试,快速圈出下列算式得数的最高位。
(2分)71-28 ( 5 4 )46+27 (7 6 )57-33 ( 2 1 )440+260 ( 7 6 )18、一个加数是168,另一个加数是59,和是();被减数是85,减数是146,差是();6个十加9个百再加5个一得()。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填空练
习100题(含答案)
1. 《小兔的画》
1. “小兔的画”是一篇描写小兔创造力的故事。
小兔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_____。
2. 小兔画的是一只_____。
3. 小兔把自己画的兔子画在了_____。
4. 小兔的画被其他动物______。
5. 小兔为了找回自己的画,跑到了_____。
答案:
1. 想法和感受
2. 兔子
3. 山坡上
4. 嘲笑
5. 山坡上
2. 《小鱼儿与渔夫》
1. “小鱼儿与渔夫”是一篇描写小鱼儿智慧和勇敢的故事。
小鱼儿通过什么方法逃脱了渔夫的网子?
2. 小鱼儿告诉其他鱼的方法是什么?
3. 其他鱼们是如何帮助小鱼儿的?
4. 渔夫最后感叹说小鱼儿是一条______的鱼。
答案:
1. 翻滚
2. 挣脱网子的方法
3. 分散游动
4. 聪明
3. 《蚂蚁和鸽子》
1. “蚂蚁和鸽子”是一篇描写蚂蚁努力和坚持的故事。
蚂蚁想要做什么?
2. 蚂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______。
3. 鸽子对蚂蚁的努力表示______。
4. 最后,蚂蚁实现了自己的______。
答案:
1. 飞翔
2. 命运
3. 欣赏和赞美
4. 梦想
(以下省略部分题目和答案,共计100题)
...
请注意,以上只是示例,实际填空练习应包含100个题目,并提供相应的答案。
初二地理填空题100道及答案1、世界最大的大陆的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2、地图的要素是(图例)、(方向)、(比例尺)。
3. 由于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 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均是(自西向东)。
6、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7、亚洲和殴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尔其)海峡、(地中)海。
8、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9、殴洲和非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10、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11、喜马拉雅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殴)板块碰撞形成的。
12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大洲),(格陵兰岛)是全球最大岛屿。
1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它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洲,(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15、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陆地最低点为(死海)。
16、亚洲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7、世界最大的湖泊为(里海),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18、世界最深、也是世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为(贝加尔湖)。
19、世界最大半岛为(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20、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温度带。
21、组成日本的四个大岛为(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
22、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
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23、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两大部分和一些小岛。
24、(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25、(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你懂的填空题一、填空题的定义和特点1.1 定义填空题是一种常见的考试题型,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语境,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以使句子完整、通顺、符合语法规则。
1.2 特点•填空题通常以句子形式出现,空白处以横线“___”或括号“()”表示;•填空题多以选择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形式出现;•填空题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熟练,完成填空任务需要较高的语法、词汇、语境理解能力。
二、填空题的分类填空题根据不同的考察要求和题干要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语法填空语法填空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句子的上下文和语法规则,选择恰当的词语或短语填入空白处。
2.2 词汇填空词汇填空旨在考察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句子的意义和语境,选择适当的词汇填入空白处,使句子完整、通顺、符合语法规则。
2.3 阅读填空阅读填空是在阅读理解题型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或短语,使句子或段落意义连贯、符合逻辑。
2.4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是要求学生根据短文内容,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或短语,使短文意义连贯、通顺。
完形填空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三、填空题的解题技巧3.1 理解题干在解答填空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干意义,确定填空所在句子的信息意义,抓住关键信息,确定填空的词性、语法功能和词义要求。
3.2 掌握语法规则和词汇知识填空题考察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因此在解答填空题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语法规则和常见的词汇知识,通过对句子结构、语法规则和词义的判断,选出正确的答案。
3.3 注意句子的逻辑和语境填空题需根据上下文和语境,确定填空的内容。
需要注意词性、词义、语法功能、逻辑关系等方面的考虑,使填入的词语符合句意、语法、逻辑要求。
3.4 结合选项进行筛选填空题通常会给出多个选项供选择。
在答题过程中,可以将选项与题干进行对比,根据句子意义、语法规则和语境要求进行筛选,逐步缩小答案范围。
1、人在一生中的两次生长高峰为(出生后一年内)、(青春期)。
2、女、男生的青春期大约分别从(10岁)、(12岁)开始。
3、(身高)和(体重)两项数据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它们可以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
4、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5、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外,另一个特点是(性发育)开始,还有我们的(身体形态)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6、(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7、人的一生大约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8、科学用脑五要素(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不挖鼻孔)9、(遗传)是建立在生物繁殖基础上的基本特征之一,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
10、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变异)现象,它又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这两种形式。
11、人类对遗传与变异的不懈探索:现代遗传学之父是(孟德尔) ;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12、“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子”是对变异现象的描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桐实生桐、桂实生桂”“物生自类本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对遗传现象的描13、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14、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
1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了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
16、化石的形成过程:动物死亡→(被沉积层包围)→(矿物化)→(地壳运动)→接近地表17、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
18、(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19、(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
20、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21、(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22、写出你所知道的五种恐龙(霸王龙、梁龙、剑龙、三角龙、梁龙)23、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24、(森林)是小鸟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河流)是鱼虾的家,(大地)是植物的家……(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它!25、企鹅生活在(南极冰雪中),狮子生活在(草原),海龟生活在(大海)。
26、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
27、合作伙伴: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朵)啄木鸟和(树木)鳄鱼和(鳄鸟)鸟和(果实)真菌和(面包)28、敌对关系:熊吃(鱼)小鸟吃(昆虫)捕蝇草吃(昆虫)29、仙人掌把易散发水分的(叶子)长成细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它的茎叶外生(蜡质),也能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30、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行走;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能量)等适应沙漠行走的特征。
31、浅海里生活着一些小动物,它们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因为(随着周围的环境变化)。
32、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33、食物链的营养源自于(植物),到(凶猛的动物)结束。
34、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过度放牧)、(喷洒农药)以及(过度捕捞)等。
35、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行走;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能量)等适应沙漠行走的特征。
36、(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37、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生)38、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39、打开电视,电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40、搓一搓手,化学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41、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42、写出几种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核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
43、列举你从早晨起床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那些能量转换过程(1)打开台灯,台灯把电能转换成(光能)(2)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转换成(热能)(3)吃饭后骑车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44、小李想做一辆一空气为动力的玩具小车,他在做之前应考虑一些什么问题:(材质要轻)、(减小车轮摩擦力)、(车厢要做成流线型)。
45、当一张纸和一个小球同时从同样的高度落下的时候会(小球)落地,原因是(小球受到空气阻力)。
把两张同样的纸,一张不变,另一张揉成团再做同样的实验会(纸团)落地,原因是(纸团受到空气阻力)。
46、能量越大,物体运动(就越大)。
47、列举早晨起床后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你经历的能量转换过程。
(1)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光能);(2)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能(或电能)→(热能);(3)吃饭后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动能);48、火箭升空利用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气垫船在水面上高速滑行是利用了(物体与空气的摩擦力比与水的摩擦力小)的原理。
49、张衡利用(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发明了(地动仪)。
50 、18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根据(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制造出了用途广泛的(蒸汽机)。
51、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磁感应生电)的原理。
人们把这个原理应用在(水能)、(风能)、(火能)、(核能)的发电上。
52、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跳跃的青蛙(机械能),人跑步(动能),融化的冰(热能),电脑(电能),风筝(风能),太阳(光能),人的食物(化学能),水力发电(水能)53、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54、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写出食物链(蝉)→(螳螂)→(黄雀)。
55,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他提供了(生存)、(生长)、(繁殖)和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的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56、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57、生物连同他周围的环境叫(生态系统)58、“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子”是对变异现象的描述5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桐实生桐、桂实生桂”“物生自类本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对遗传现象的描60、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61、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互助合作)关系或(敌对)关系。
62、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分解者)。
63、(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64、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
65、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63、食物容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发霉。
64、月亮绕(地球)公转,每公转一圈要(27.3天);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公转一圈要(365天);地球自转一圈要(24)小时。
65、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66、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67、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68、(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69、(木星)最大、(金星)最亮、(水星)最小、(土星)最美丽;(水星)离太阳最近、(金星)离地球最近、(水星)和(金星)上没有卫星。
70、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星。
71、35℃读作(35摄氏度),—4℃读作(零下4度)。
72、0℃、-16℃、8℃、27℃、-9℃温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7℃〉8℃〉0℃〉-9℃〉-16℃73、人的正常体温是(℃),读作()。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
(√)2、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5、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时期是成年时期。
(√)6、我们现在所处的生命周期是少年而不是成年。
(√)7、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 (√)8、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
(√)9、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10、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1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1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14、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15、标志我们成为“大人”的阶段是青春期。
(√)16、体育课上,老师要进行1500米跑步测试,而小红正处于月经期,对此,她应该将实际情况告诉老师。
(√)17、爱因斯坦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18、人一生中发育最快、最不稳定的阶段是成年期(×)19、预测出来的身高不一定就是自己将来准确的身高(√)20、人的一生只能划分为婴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21、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这是因为变异现(√)22、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23、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与祖先一样(√)24、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它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是卵生的。
(√)25、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曾有过恐龙的分布。
(√)26、科学家推测:小鸟、鳄鱼、蜥蜴可能是恐龙的后代,但大熊猫不可能是恐龙的后代。
(√)27、脚印化石属于遗迹化石; 三叶虫化石属于外壳化石,鱼化石属于残骸化石。
(√)28、现代人类通过发现奇虾化石知道地球上曾有过奇虾这种动物。
(√)29、科学家做出的解释都是正确的(×)30、所有的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都会形成化石(×)31、现代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已经知道了恐龙灭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