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7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国际上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等方面。
本文将就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该疾病。
首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进行性消瘦、食欲不振、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等。
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然而,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
其次,影像学检查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和PET-CT等。
其中,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肝脏的解剖结构和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周围血管的情况,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此外,MRI检查对于肝脏的软组织分辨率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边界和浸润情况,对于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
第三,病理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金标准。
通过肝组织活检,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和浸润深度,对于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对于不能行肝组织活检的患者,可通过经皮肝穿刺抽吸术或手术标本来获取组织学诊断。
最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AFP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肝癌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癌的风险。
此外,AFP结合其他肿瘤标志物如AFP-L3、PIVKA-II等的检测,能够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等方面。
临床医生在面对疑似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时,应全面综合利用各种检查手段,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好的支持。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疾病,其发展迅速,自然生存期短,是目前最险恶的癌症之一。
早期原发性肝癌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出现明显的原发性肝癌的症状已经属于中晚期。
原发性肝癌晚期症状:原发性肝癌晚期症状---肝区疼痛与肝肿大:肝区疼痛常是肝癌患者的重要主诉,多呈间歇发作或持续性的钝痛、胀痛,为肿块迅速增大胀逼肝脏包膜等所致。
肝脏进行性肿大、压痛,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表面呈结节状,是肝癌最具特征性的常见体征,往往可由患者自己扪及而就诊。
若癌肿位于肝之膈面内,则可使横膈抬高,肝上下界叩诊浊音区增宽,而肋缘下可能触不到。
有时可闻及肝区摩擦音或血管杂音。
原发性肝癌晚期症状---黄疸:肝细胞为癌肿广泛浸润可致细胞性黄疸;癌块压迫胆管或癌组织脱落堵塞胆管可致阻塞性黄疸,黄疸呈进行性加重。
胆管细胞癌的黄疸出现早而程度亦重。
原发性肝癌晚期症状---肝硬化表现:大多数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故常有脾肿大、侧支循环建立和腹水等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表现。
尤其是其转移性瘤栓可加重门静脉阻塞,使腹水等症状更加明显,腹水量短时间内增多,呈漏出液或血性腹水。
原发性肝癌晚期常出现远处转移。
肺转移最常见,表现为顽固性咳嗽、咯血、癌性胸水,甚至有肺梗塞等。
其他向骨骼、脊柱、颅内转移分别有相应症状产生。
发性肝癌晚期症状在全身的表现有:消化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还有发热、乏力、衰弱、进行性营养不良和消瘦,甚至可形成恶病质。
由于癌组织对机体内分泌与代谢的干扰,部分患者尚表现有伴癌综合征,主要是低血糖和红细胞增多症,偶有高血钙、高血脂、类癌及黑棘皮症等。
原发性肝癌晚期转移肝癌细胞生长活跃,侵袭性强,周围血窦丰富,极易侵袭包膜和血管,导致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
肝癌转移的发生率与疾病的病程发展、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有肝内转移和肝外转移。
转移的途径有血行播散、淋巴道转移、直接浸润和种植转移。
医源性转移多与手术操作有关,肝癌破裂可导致腹腔内广泛转移。
原发性肝癌的教案与讲稿第一章: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了解原发性肝癌的定义、发病情况及危害性。
2. 掌握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 理解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原发性肝癌的定义: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
2. 发病情况: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区。
3. 危害性: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往往发现时已进入中晚期,预后较差。
4. 发病机制: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复杂,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疸、脂肪肝等因素有关。
5. 临床表现: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包括肝区疼痛、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概念、发病情况、危害性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原发性肝癌病例,加深学生对临床表现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原发性肝癌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原发性肝癌临床表现的认识。
第二章: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教学目标1. 掌握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2. 了解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3. 熟悉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检查手段。
二、教学内容1. 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 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需要与肝血管瘤、肝转移癌、肝脓肿等疾病进行鉴别。
3. 辅助检查: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MRI、肿瘤标志物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原发性肝癌病例,加深学生对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认识。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原发性肝癌辅助检查的应用能力。
第三章: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原则一、教学目标1. 了解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原则。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原发性肝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腹部不适、腹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发热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黄疸、肝大、腹水等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早期原发性肝癌可能无明显症状,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肝癌的筛查。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和PET-CT等。
在B超检查中,原发性肝癌呈低回声或等回声肿块,边界模糊,部分病灶可出现点状强回声。
CT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边界及血供情况,对于肝内转移灶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MRI检查对于肝脏的软组织分辨更好,对于小肿瘤和血管浸润的显示也更为清晰。
PET-CT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代谢情况,对于判断原发性肝癌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的帮助。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也有着重要意义。
常规的血清学检查包括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α-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的检测,这些指标的异常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肝穿刺活检是常用的组织学检查手段,通过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总结。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肝癌的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原发性肝癌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原发性肝癌病人护理常规
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一)按消化系统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三)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四)酌情告知病情,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治愈信心。
同情关心病人以减轻心理压力。
(五)肝区疼痛者可按医嘱使用镇痛剂以减轻痛苦。
(六)病情观察:
1.观察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及病情进展情况,如肝区疼痛、肝脏大小、黄疸、发热及腹水的进展情况。
2.观察有无转移的症状、体征,如咳嗽,咯血、锁骨上淋巴结长大以及神经压迫或定位体征。
3.观察有无肝性脑病征兆及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如有可按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七)做好手术前准备及手术后内科护理以及放疗、化疗护理,对化疗患者要注意保护静脉和肝动脉插管,注意观察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
肝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以下各种疾病,易发生肝癌者是:
A.酒精性肝硬化
B.血吸虫性肝硬化
C.药物中毒后引起的肝硬化
D.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一肝癌病人,肿瘤直径约7cm,位于肝右叶近肝门区。
实验室检查:ALT 35U,A/G
=3.5/2.79,血胆红素总量25.5μmol/L,直接胆红素11.9μmol/L;B超提示有少量腹水。
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尽早手术切除肿瘤
B.先改善肝功能再做手术
C.行肝动脉栓塞及介入治疗
D.化学药物治疗(静脉给药或口服)
E.中医中药治疗
3.患者右上腹隐痛伴低热三个月,右上腹剧痛及满腹痛1小时。
体温38C°,巩膜
微黄,腹壁有抵抗感,肝右肋下5cm,质硬,轻压痛,脾未扪及,腹部有弥漫性压痛, 有可疑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放置不凝固,既往有肝炎史,HbsAg阳性。
哪项诊断可能性最大:
A.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形成
B.肝硬化并结核性腹膜炎
C.胆石症并发胆囊穿孔
D.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E.原发性肝癌破裂
4.下列哪项最符合原发性肝细胞癌:
A.肝肿大质硬
B.肝区痛明显
C.甲胎蛋白持续阳性
D.肝扫描有占位性病变
E.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5. .男性,29岁,素来身体健康。
近半个月来感肝区疼痛,纳差,来医院就诊。
查体:肋下二横指可触及下缘,有压痛。
甲胎蛋白定量>800ug/L,谷丙转氨
持续升高。
考虑该病人可能是
A.肝性脑病昏迷期
B.肝硬化代偿期C.肝硬化失代偿期D.原发性肝癌
E.原发性肝癌并发结节破裂出血
6. 原发性肝癌终末期最常见的致死并发症是
A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B肝性脑病 C 腹水继发感染
D肝癌结节破裂出血E应激性溃疡出血
7. 原发性肝癌疼痛护理哪项不正确A.护理人员要给予心理支持
B.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C.听录音机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D.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 E.限制止痛药的应用
8. 预防原发性肝癌最重要的措施是A.防止饮水污染
B.不吃腌制食品C.防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D.戒烟、忌酒 E.防治寄生虫感染
9.男性,50岁,工人,右上腹隐痛伴低热二月余,突发右上腹剧痛,继而全腹痛1小
时。
查体:T38℃,巩膜微黄,腹壁有抵抗感,肝右肋下3cm,质硬,有压痛,脾肋下2cm,压痛不明显,全腹有弥漫性压痛并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腹穿为不凝固血性腹水。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形成
B.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
C.消化性溃疡穿孔
D.胆囊炎胆石症合并胆囊穿孔
E.原发性肝癌破裂
10.男性,45岁,肝区疼痛,腹胀2月余,无畏寒发热。
颈静脉不充盈,心界不大,心音
规律,无杂音,肺部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4.5cm,质较硬,脾未扪及,有移动性浊音,下肢不肿。
腹水检查为血性。
最可能的诊断为:
A.结核性腹膜炎
B.缩窄性心包炎
C.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
D.肝硬化并发结核性腹膜炎
E.原发性肝癌
11. 原发性肝癌最早、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
A.淋巴转移
B.肝内血行转移C.肝外血行转移D.种植转移
E.直接蔓延
12.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的实验是:
A.γ-GT B.AFP
C.LPH D.ALT E.AST
13.原发性肝癌肝区疼痛常呈
A.持续性胀痛B.间歇性隐痛
C.阵发性绞痛D.连续性灼痛E.偶发性剧痛
14.肝癌结节破裂出血时可突然引起
A.黄疸加深B.呕血不止
C.上腹剧痛D.高热不退E.大量黑粪
15.原发性肝癌患者腹水可呈
A.脓性B.乳糜性
C.囊性D.胆固醇性E.血性
16.原发性肝癌的早期,下列哪项检查最有诊断价值
A.ALT B.WKP
C.AST D.AFP E.AMP
17.原发性肝癌的晚期症状是
A.乏力B.肝痛C.肝大
D.纳差E.黄疸
18.原发性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
A.脑B.肺
C.肾D.骨骼E.肾上腺
19.原发性肝癌患者最突出的体征是
A.黄疸B.脾肿大
C.腹壁静脉曲张 D.肝脏进行性肿大 E.血性腹水
20.预防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首要措施是
A.防水、防霉、防病毒
B.注意日常饮食卫生C.保持乐观的情绪
D.禁忌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E.早期普查,早期治疗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肝癌按照大体形态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组织学分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发性肝癌常见的转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病例分析题,22分。
男,65岁。
主因消瘦乏力,贫血一个月,伴间断右侧腹隐痛,时有腹胀不适,近日加重而入院。
查体:轻度消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
腹软,右侧腹部稍饱满轻压痛,触诊不满意,肠鸣音活跃,偶闻高调,移动性浊音(-)WBC6700 N77% B超提示右侧可见实质性包块,约8*6*6cm,与肠管似有粘连。
问(1)初步临床诊断;(2)该病人的护理诊断;(3)该病人的护理措施。
三十、有
人背叛你,你却想挽回。
有人不爱你,你却讨好他。
何必为爱委屈自己。
一个人如真心爱你,绝不会对你忽冷忽热;一个人如真心想追你,绝不会跟你玩暧昧。
与其卑微的恋爱,不如选择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