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2004温医统计试卷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22.42 KB
- 文档页数:7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将下面方框中每题对应的正确答案涂黑)1. 下列观察结果在统计分析时属于计数资料的的是( D )。
A .红细胞数 B. 体重C. 年龄D. 血型E. 脉搏2. 对于一端无确切数值的资料,表示其集中趋势的指标应当用( C )。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C. 中位数D.百分位数E. 以上均可3. 若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小于s x 645.1 的变量值约占全部观察值的( E ) A. 2.5% B. 97.5%C. 95%D. 45%E. 5% 4. 某地100名健康人血清总胆固醇的95%可信区间为 4.804 ~ 5.196 mmol/L ,则相应的双侧95%正常值范围是( C )。
A. 5.00±1.645×10 B. 5.00±1.645×10C. 5.00±1.96×10D. 5.00±1.960×1E. 5.00±1.645×1 5. 比较两药治疗的的疗效时,下面哪种情况可做单侧检验( C )。
A. 不知甲、乙两药哪种好 B. 已知甲、乙两药均有效 C. 已知甲药不会优于乙药 D. 甲药为进口药 E. 甲药为安慰剂6. 配对t 检验可用下列哪种设计类型的方差分析替代( E )。
A. 拉丁方设计B. 完全随机设计C. 随机区组设计D. 裂区设计E. 两阶段交叉设计7. 在一个随机样本中,下列说法哪一个正确( C )。
A.标准差越大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越窄 B.样本越大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越窄C.置信度越大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越窄D.均值越大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越窄E.样本量与总体置信区间无关8. 关于抽样误差,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
A.标准误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也是反映样本个体差异分布的指标B.抽样研究中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随机样本,可估计抽样误差的大小C.严格遵循实验设计的原理,可以避免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D.严格挑选样本,可准确估计出抽样误差的大小E.抽样误差与个体变异大小无关9. 将一批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不同的处理,比较不同处理的效果是否相同,这样的设计是( B )。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一)单项选择题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B.差C.极差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4.( c)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B.标准差C. 标准误D.极差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A. 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 平均数16.变异系数CV的数值(c )。
A. 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 可大于1,也可小于1D.一定比标准差小17.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 b)。
温州医学院硕士生考试《临床流行病学》部分历年考题精温州医学院硕士生考试《临床流行病学》部分历年考题精选选一、1990年某疾病监测点为了查实该地主要疾病的发生、死亡及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数据如下:1990年7月1日该监测点人口数9.5万;同年1月1日该点人口数9.2万;同日记录的恶性肿瘤病例62例,其中,当天新病例2例;199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80例,同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120。
请计算该监测点人群1)1990年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
2)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
答案:1990年恶性肿瘤发病率=180/9.5万=189/10万1990年恶性肿瘤患病率=180+(62-2)/9.5万=253/10万199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120/9.5万=126/10万1990年恶性肿瘤病死率=120/180+(62-2)*100%=50%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62/9.2万=67/10万二、2006年1月~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如:镶牙、补牙、洁牙、牙周炎等患者。
病例和对照的配比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在2岁以内,温州市居民,并且近10年来一直居住在该市。
结果为: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共25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者共10对。
1)将以上资料整理成规范的供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四格表。
2)如何分析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3)如何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4)该研究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足,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根据以上资料,整理出四格表如下:表温州市100对口腔粘膜白斑病与对照的吸烟史2)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分析:x 2=(∣b -c ∣-1)2/(b+c)=(∣10-25∣-1)2/35=5.60,P<0.05结果表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关联。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分)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A 条图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 不能作评价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A 变异系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四分位间距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A.个体差异B. 群体差异C. 样本均数不同D. 总体均数不同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和B均不是D. A和B均是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A)n1+ n2(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10、标准误反映(A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A t r>t bB t r<t bC t r= t 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D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
一:单样本T检验:例3-5 某医生测量了36名从事铅作业男性工人的血红蛋白含量,算得其均数为130.83g/L,标准差为25.74g/L。
问从事铅作业工人的血红蛋白是否不同于正常成年男性平均值140g/L?One-Sample Test单样本检验Test Value实验值= 140t Df自由度Sig.(2-tailed)P值(双侧)MeanDifference均数差值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Difference差值的95%可信区间Lower Upper血红蛋白含量-2.137 35 .040-9.16667-17.8762 -.4572二:配对样本T检验:例3-6 为比较两种方法对乳酸饮料中脂肪含量测定结果是否不同,随机抽取了10份乳酸饮料制品,分别用脂肪酸水解法和哥特里-罗紫法测定其结果如表3-5第(1)~(3)栏。
问两法测定结果是否不同?表3-5 两种方法对乳酸饮料中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编号哥特里-罗紫法(2) 脂肪酸水解法(3)差值d(4)=(2) (3)1 0.840 0.58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0.591 0.509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 0.674 0.50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 0.632 0.316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 0.687 0.33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 0.978 0.51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 0.750 0.454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 0.730 0.51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9 1.200 0.99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 0.870 0.506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aired Samples Test配对样本检验Paired Differences t df自由度Sig.(2-tailed)双侧P值Mean差值均数Std.Deviation标准差Std. ErrorMean标准误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the Difference差值的95%可信区间Lower UpperPair 1 哥特里-罗紫法脂肪酸水解法.272400 .108681 .034368 .194654 .350146 7.926 9 .000三:两样本T检验:(成组设计两样本T检验)例3-7 为研究国产四类新药阿卡波糖胶囊的降血糖效果,某医院用40名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同期随机对照试验。
2004级硕士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百分位数2、非参数统计统计学方法:3、平均发展速度:4、随机化的原则:5、偏相关系数: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调查144名30-40岁男子的血清胆固醇值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为90 .3mg/dl,标准差为32.7mg/dl,则可推出该地30-40岁男子中约有______%胆固醇在174.7mg/dl以上,共有多少人。
2、一般可将定性变量分为和两种。
3、t检验中,当统计量t≥t0.05(v),则P ,统计结果为。
4、甲、乙、丙三地某两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时,宜绘制_________图.5、男、女两组儿童,人数分别为300及时250人,蛔虫感染率分别为35%及24%,其总感染率为,总感染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
6、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除需满足方差分析的条件外,还需满足协方差阵的或7、等级相关适用的条件是,,。
检验的适用条件、、。
8、四格表资料29、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为、和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不能用卡方检验的是A、成组设计的两样本率的比较B、配对设计的两样本频率的比较C、频率分布的比较D、级资料实验效应的比较2、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是A、仅仅表示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B、仅仅表示处理因素作用大小的指标C、表示处理因索的作用和均数的抽样误差两者综合结果的指标D、表示全部变量值总的离散程度的指标3、经临床观察8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病变结果是:肺部无病变25例(31.25%)肺结核23例(28.75%),肺气肿20例(25%),哮喘6例(7.5%),肺炎4例(5%),肺癌2例(2.5%),对此资料,可用来表达:A、直方图B、直条图C、构成图D、线图4、来自同一总体的两样本中小的那个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 SB 、 CVC 、 SD 、 M5、用计数器测得某放射性物质10分钟每发出的脉冲数为660个,据此可估计该放射性物质平均每分钟脉冲数的95%置信区间为 。
一、两组计量资料比较(20分)题干由试题和相关SPSS 分析结果组成 1、根据资料选择正确的统计检验方法;2、请写出假设检验步骤:检验假设,检验水准,根据SPSS 结果选择正确的统计量值和P 值、并作出结果判断。
3、说明:正态性检验提供K-S 检验结果;方差齐性检验提供Levene ’s 检验结果。
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不必列出检验步骤,作出判断即可。
可能包括的内容:● 配对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 ● 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 ● 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近似t 检验 ● 配对设计的两样本比较的符号秩和检验 ● 成组设计的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举例:例2.17 某医生测得1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16例健康人的尿17酮类固醇排出量(mg/dl )分别为X 1和X 2,试问两组的均数有无不同。
X1:3.14 5.83 7.35 4.62 4.05 5.08 4.98 4.22 4.35 2.35 2.89 2.16 5.55 5.94 4.40 5.35 3.80 4.12 X2:4.12 7.89 3.24 6.36 3.48 6.74 4.67 7.38 4.95 4.08 5.34 4.27 6.54 4.62 5.92 5.18O n e -S a m p l e K o l m o g o r o v -S m i r n o v T e s t18164.4544 5.29871.3245 1.3820.102.113.075.113-.102-.091.434.452.992.987NMeanStd. Deviation Normal Parameters a,b Absolute Positive NegativeMost ExtremeDifferencesKolmogorov-Smirnov Z Asymp. Sig. (2-tailed)慢支患者健康者Test distribution is Normal.a. Calculated from data.b.Ind epend ent Sa mples Test.225.638-1.81832.078-.8443.4644-1.7904.1017-1.81331.163.079-.8443.4656-1.7938.1052Equal variances assumed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XF Sig.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t df Sig.(2-tailed)Mean DifferenceStd. Error DifferenceLower Uppe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答案】jszb1、此资料是计量资料,研究设计为完全随机设计 (又称成组设计);2、根据正态性单样本K-S 检验结果:P 值分别为 0.992、0.987,均大于 0.1,因此两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3、根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F=0.225、P=0.638,P >0.05,因此两样本总体方差齐性;4、根据以上三点,统计方法选用成组设计两样本 t 检验,其假设检验过程如下: (1)建立假设检验,确立检验水准:H0:u1=u2,即两组的总体均数相同 H1:u1≠u2,即两组的总体均数不同 α=0.05(2)计算检验统计量t 值:ν=18+16-2=32t= -1.818(3)确定 P值,做出统计推断:P=0.078>0.05根据α=0.05的检验水准,不拒绝 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40分)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A 条图B 百分条图或圆图C 线图D 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A 所有分布形式 B负偏态分布 C 正偏态分布 D 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 不能作评价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A 变异系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A.个体差异B. 群体差异C. 样本均数不同D. 总体均数不同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A )相对比 (B ) 构成比 (C )定基比 (D )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 和B 均不是D. A 和B 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 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A 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 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 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 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9、 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 1和n 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A ) n 1+ n 2 (B ) n 1+ n 2 –1 (C ) n 1+ n 2 +1 (D ) n 1+ n 2 -210、标准误反映(A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一.客观题(1-80题,填答题卡)(一)是非题(对的打“A ”,错的打“B ”,每题1分,共 30分)1. 将观察单位按某一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个数,所获得的资料称为等级资料。
( A )2. 抽样研究时,可通过增加样本含量来减少抽样误差。
( A )3. 单位相同时,用标准差比较两组变量值的离散程度是最好的。
( B )4. 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可用S t Xν,2/05.0±表示。
( B ) 5. 方差分析要求资料应符合下列条件:正态分布、方差齐。
(A )6. 构成比是反映某现象发生频率大小的指标,常以百分率(%)表示。
( B )7. χ²检验可用于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构成比之间的差异。
( A )8. 非参数统计是检验总体分布的位置,其检验效能低于参数统计. ( A )9. 重复原则主要是指对照组的例数(或实验次数)应具有一定的数量. ( B )10. 相关系数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指标 (A ) 11. 次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未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 B ) 12. 公害病是指因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A )。
13. 在我国,各型地方性氟病中最多见的是饮水型。
( A )14. 饮水中检出粪大肠菌群表明饮水已被粪便污染,其意义是有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的危险。
( A ) 15. 地方性氟病的主要病症是氟斑牙和氟骨症。
( A ) 16. 碘摄入量过高也可导致甲状腺肿。
( A )17. 营养素的供给量是指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营养素的基本数量 ( B ) 18. 热能是人类维持生命和一切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 ( B ) 19. 碳水化合物具有抗生酮作用 (A )20. 蔬菜是人类食物中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 A )21. 预防黄曲霉毒素对食品污染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食品种类进行有效的去毒处理 ( B ) 22. 非血色素型铁主要存在于动物类食品中( B )23. 引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及盐渍食品 ( B ) 24. 要素膳是一种营养素齐全的胃肠内营养( A ) 25.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 A ) 26. 矽肺病人早期即出现呼吸困难。
级研究生研究生卫生记录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原则)学号班级姓名考试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1. 复有关系数R,度量应变量Y与多种自变量间旳线性有关限度旳指标,即观测值Y 用R表达,R=2与回归估计值yˆ之间旳有关限度。
2. 记录描述指由记录指标、登记表、图等措施,对资料旳数量特性及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不波及由样本推论总体旳问题。
3.主效应在析因设计资料旳方差分析种,指某一因素各水平间旳平均差别。
4. 非参数检查不依赖于总体分布旳类型,对总体分布不做严格规定,对两个或多种总体分布旳位置进行假设检查旳措施。
5. 假设检查是运用小概率反证法思想,从问题旳对立面(H0)出发间接判断要解决旳问题(H1)与否成立。
然后在H0成立旳条件下计算检查记录量,最后获得P值来判断。
这一过程称为假设检查。
6.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环比发展速度旳几何均数,阐明某事物在一种较长时期中逐期平均发展旳限度。
二、 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 调查144名30-40岁男子旳血清胆固醇值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为90 .3mg/dl ,原则差为32.7mg/dl ,则可推出该地30-40岁男子中约有__0.5 _%胆固醇在174.7mg/dl 以上,共有多少人 0.72(或1) 。
2. 回绝H 0,只也许犯 第一类 错误,“接受” H 0只也许犯 第二类 错误。
3. 甲、乙、丙三地某两种传染病旳发病率时,宜绘制_复式直条条__图.4. 男、女两组小朋友,人数分别为300及时250人,蛔虫感染率分别为35%及24%,其总感染率为 30% ,总感染率旳95%旳置信区间为⎪⎪⎭⎫ ⎝⎛⨯+⨯-5507.03.096.13.0,5507.03.096.13.0。
5.多种样本均数比较旳方差分析其应用条件 各独立样本正态分布 和 方差齐性 。
6. 级别有关合用旳条件是 双变量非正态分布 , 总体分布型未知 , 级别资料 。
7. 两因素析因设计实验方差分析将解决组间变异分解为 A 因素旳主效因、 B 因素旳主效因 和 AB 旳交互效应 。
研究生期末医用统计学试题名词解释:1. 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全部同质观察单位的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2.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3. 系统误差:数据搜集和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不准确、标准不规范等人为原因造成的观察结果偏大或偏小的一种误差。
4. 抽样误差:由于随机抽样所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以及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5. 随机误差:由于一些非人为的偶然因素,使得结果或大或小,是不确定、不可预知的一种误差,分为随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
6. 定量资料:也叫计量资料,是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项指标数值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定量资料,比如:身高、体重、脉搏、血压等。
7. 定性资料:也叫计数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称为定性资料。
8. 等级资料:也叫有序分类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属性的等级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所得的资料称为等级资料。
9. 小概率事件:统计学上一般把p≤0.05或p≤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10. 率:是某现象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
11. 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或分布,等于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12. 医学参考值范围:指医学领域中特定的“正常”人群的解剖、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代谢产物含量等数据的大多数个体(一般为95%)的取值范围13. 置信区间:对这个样本的某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算,展现的是这个参数的真实值有一定概率落到测量结果的周围的程度,给出的是被测量参数的测量值的可信程度。
14. 标准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代表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以及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15. 检验效能:称1-β,也称把握度,表示两总体的确有差别,按照事先规定的检验水准α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力,1-β也取单尾16. P值:指H0成立,从所规定的总体中随机抽样,所获得的等于或大于现有样本计算获得的检验统计值的概率17. 第1类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用α来控制——弃真(漏诊)18. 第Ⅱ类错误:不拒绝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0,用β来控制——取伪(误诊)19. 配对设计:是将受试对象按配对条件配成对,每对中的个体接受不同的处理,配对设计一般以主要的非实验因素作为配对条件,而不以实验因素作为配对条件20. 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处理组的单因素设计方法,此设计只考虑一个处理因素,通过该处理因素不同水平组均值的比较,推断该处理因素水平组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2004~2005学年第(1)学期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期末考试试卷(卫生统计学课程)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考试时间:200 年月日午—(北京时间)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A1、A2型题1. 某7人体重(Kg )资料分别为66 ,48,53,49,55,52,48,则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A. B. 49.0 C. D . 比较7岁男童与17岁青年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A. 极 差B. 四分位数间距C. 方差D. 标准差E. 变异系数3. 根据观测结果,已建立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ˆ 2.0 3.0yx =+,该回归方程表示x 每增加1个单位,y 平均增加几个单位A. 1B. 2C. 3D. 44. 设从5.11=μ的总体中作五次随机抽样(n =5),问哪一个样本的数据既精确又准确A. 8,9,10,11,12B. 6,8,10,12,14C. 6,10,12,14,18D. 8,10,12,14,16E. 10,11,12,13,145. 为表示某地近20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A.散点图B. 直条图C. 百分条图D. 普通线图E. 直方图6. 临床上用针灸治疗某型头痛,有效的概率为60%现用该法治疗5例,问其中至少2例有效的概率约为A. B. 0.087 C. E. 以上都不对7.二项分布、Poisson 分布、正态分布各有几个参数A. 1,1,2B. 2,1,2C. 1,2,2D. 2,2,2E. 1,2,18. 假定某细菌的菌落数服从Poisson 分布,经观察得平均菌落数为9,问菌落数的标准差为:A. 18B. 9C. 3D. 81E. 279. 对于同一资料的直线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下列论断有几句是正确的相关系数越大,回归系数也越大。
相关系数与与回归系数符号一致。
《流行病学》试题集说明:下面的6份试卷都是历年流传下的,很多题目都只有纸质稿,各种尝试排版后整理如下。
原的试卷有些已经模糊不清,所以这些题目给的答案不一定正确,有问题的我已经作了标记。
当然试卷原给的答案也不一定正确,毕竟都是“老古董”了,教材的版本都发生了变化。
遇到有问题的题目,以现行教材为主,或是问问老师。
易光《流行病学》2010级考题【名解】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描述性研究,医院感染,随机对照试验。
【简答题】1、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2、现况调查的质量控制措施3、临床疗效研究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论述题】什么是现况调查?现况调查的特点是什么?《流行病学》2009级考题【名解】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描述性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简答题】1、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2、现况调查的质量控制措施3、临床疗效研究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论述题】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如何选择的?(暴露人群和对照人群分别加以说明)温州医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2001年级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A试卷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人类的健康或疾病主要是环境因素和机体内在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必要病因是指引起某种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因子。
有了必要病因,必然会出现特定的疾病。
()4.患病率是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5.在流行病学上常用的RR 和OR 是表示两个事物发生频率的联系强度。
()6.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7.现况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发现高危人群,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8.个体匹配指给每一个病例选择一个对照,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
()9.双盲: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