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知识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6
圆锥曲线与方程知识点总结圆锥曲线是平面上的一类曲线,由以下方程定义:Ax^2 +By^2 + Cz^2 + Dxy + Exz + Fyz + Gx + Hy + Iz + J = 0。
其中A、B、C、D、E、F、G、H、I、J是常数,且A、B、C不全为0。
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等。
1. 椭圆:椭圆是圆锥曲线中的一种类型,由以下方程定义:Ax^2 +By^2 + Cz^2 + Dxy + Exz + Fyz + Gx + Hy + Iz + J = 0。
若B^2 - 4AC < 0,则为椭圆。
椭圆是一个封闭的曲线,其特点是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和固定。
椭圆在几何中有重要的应用,如椭圆的焦点在天文学中用于描述行星和卫星的轨道。
2. 双曲线:双曲线是圆锥曲线中的一种类型,由以下方程定义:Ax^2 +By^2 + Cz^2 + Dxy + Exz + Fyz + Gx + Hy + Iz + J = 0。
若B^2 - 4AC > 0,则为双曲线。
双曲线有两个分支,其特点是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差固定。
双曲线在几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描述光线在反射和折射中的路径。
3. 抛物线:抛物线是圆锥曲线中的一种类型,由以下方程定义:Ax^2 +By^2 + Cz^2 + Dxy + Exz + Fyz + Gx + Hy + Iz + J = 0。
若B^2 - 4AC = 0,则为抛物线。
抛物线是一个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曲线,与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
抛物线在物理学、工程学和建筑学等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如描述抛物面的形状。
4. 圆锥曲线的性质:(i) 对称性:圆锥曲线可以关于x轴、y轴、z轴和原点对称。
(ii) 焦点:圆锥曲线有1个或2个焦点,焦点是与曲线特定性质相关的重要点。
(iii) 准线:圆锥曲线有1条或2条准线,准线是与曲线特定性质相关的重要线。
(iv) 渐近线:双曲线有两条渐近线,抛物线有一条渐近线。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5篇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5篇教育的现代化和大众化是推进知识普及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策略。
科学科研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是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11、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AB+BC=AC。
a+b=(x+x ,y+y )。
a+0=0+a=a。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
2、向量的减法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 0的反向量为0 AB-AC=CB. 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a=(x,y) b=(x ,y ) 则 a-b=(x-x ,y-y ).3、数乘向量实数λ和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且∣λa∣=∣λ∣·∣a∣。
当λ 0时,λa与a同方向;当λ 0时,λa与a反方向;当λ=0时,λa=0,方向任意。
当a=0时,对于任意实数λ,都有λa=0。
注:按定义知,如果λa=0,那么λ=0或a=0。
实数λ叫做向量a的系数,乘数向量λa的几何意义就是将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
当∣λ∣ 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 0)或反方向(λ 0)上伸长为原来的∣λ∣倍;当∣λ∣ 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 0)或反方向(λ 0)上缩短为原来的∣λ∣倍。
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面的运算律结合律:(λa)·b=λ(a·b)=(a·λb)。
向量对于数的分配律(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数对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数乘向量的消去律:① 如果实数λ≠0且λa=λb,那么a=b。
② 如果a≠0且λa=μa,那么λ=μ。
4、向量的的数量积定义: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记为〈a,b〉,且〈a,b〉∈[0,π]。
完美版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1.椭圆(1)椭圆概念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大于)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2c叫椭圆的焦距。
若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焦点在x轴上)或()(焦点在y轴上)。
注:①以上方程中的大小,其中;②在和两个方程中都有的条件,要分清焦点的位置,只要看和的分母的大小。
例如椭圆(,)当时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当时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
(2)椭圆的性质①范围:由标准方程知,说明椭圆位于直线,所围成的矩形里;②对称性:在曲线方程里,若以代替方程不变,所以若点在曲线上时,点也在曲线上,所以曲线关于轴对称,同理,以代替方程不变,则曲线关于轴对称。
若同时以代替,代替方程也不变,则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椭圆关于轴、轴和原点对称。
这时,坐标轴是椭圆的对称轴,原点是对称中心,椭圆的对称中心叫椭圆的中心;③顶点:确定曲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常需要求出曲线与轴、轴的交点坐标。
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令,得,则,是椭圆与轴的两个交点。
同理令得,即,是椭圆与轴的两个交点。
所以,椭圆与坐标轴的交点有四个,这四个交点叫做椭圆的顶点。
同时,线段、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它们的长分别为和,和分别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
由椭圆的对称性知:椭圆的短轴端点到焦点的距离为;在中,,且,即;④离心率:椭圆的焦距与长轴的比叫椭圆的离心率。
∵,∴,且越接近,就越接近,从而就越小,对应的椭圆越扁;反之,越接近于,就越接近于,从而越接近于,这时椭圆越接近于圆。
当且仅当时,两焦点重合,图形变为圆,方程为。
2.双曲线(1)双曲线的概念平面上与两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非零常数的动点轨迹是双曲线()。
注意:①式中是差的绝对值,在条件下;时为双曲线的一支;时为双曲线的另一支(含的一支);②当时,表示两条射线;③当时,不表示任何图形;④两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叫做焦距。
圆锥曲线方程知识点总结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四种曲线。
在学习圆锥曲线的方程时,我们需要掌握各种曲线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以及一些重要的性质和定理。
接下来,我们将对圆锥曲线方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圆的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是(x-a)² + (y-b)² = r²,其中(a, b)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
而圆的一般方程是x² + y² + Dx + Ey + F = 0,其中D、E、F为常数。
在解析几何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何由标准方程转化为一般方程,以及如何由已知条件确定圆的方程。
其次,我们来看椭圆的方程。
椭圆的标准方程是(x/a)² + (y/b)² = 1,其中a和b 分别为椭圆在x轴和y轴上的半轴长。
椭圆的一般方程是Ax² + By² + Cx + Dy + E = 0,其中A、B、C、D、E为常数。
在学习椭圆的方程时,我们需要了解椭圆的离心率、焦点、长轴、短轴等重要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们来看双曲线的方程。
双曲线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横轴为对称轴的双曲线,另一种是纵轴为对称轴的双曲线。
横轴为对称轴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x/a)² (y/b)² = 1,而纵轴为对称轴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y/b)² (x/a)² = 1。
双曲线的一般方程也是由这些标准方程推导而来,我们需要掌握如何进行转化和确定双曲线的方程。
最后,我们来看抛物线的方程。
抛物线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另一种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² = 2px,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² = -2px。
抛物线的一般方程也可以由这些标准方程推导而来,我们需要了解抛物线的焦点、准线、顶点等重要性质。
圆锥曲线方程知识点总结一、圆锥曲线的基本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如下:$$\frac{x^2}{a^2} + \frac{y^2}{b^2} = 1. (a > b > 0)$$其中椭圆的长轴为$2a$,短轴为$2b$,焦距为$\sqrt{a^2 - b^2}$,离心率为$c/a$。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如下:$$\frac{x^2}{a^2} - \frac{y^2}{b^2} = 1. (a > 0, b > 0)$$其中双曲线的两个分支的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为$c = \sqrt{a^2 + b^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如下:$$x^2 = 4ay. (a > 0)$$其中抛物线的焦点为$(0, a)$,顶点为$(0, 0)$。
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圆锥曲线还可以用参数方程表示。
以椭圆为例,其参数方程为:$$\begin{cases}x = a \cos \theta, \\y = b \sin \theta. \\\end{cases}$$其中$\theta$的取值范围为$[0, 2\pi]$。
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参数方程也可以类似地表示。
三、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圆锥曲线还可以用极坐标方程表示。
以椭圆为例,其极坐标方程为:$$r = \frac{ab}{\sqrt{a^2 \sin^2 \theta + b^2 \cos^2 \theta}}.$$其中$r$为极径,$\theta$为极角。
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也可以类似地表示。
四、圆锥曲线的性质1. 圆锥曲线关于坐标轴的对称性:- 椭圆关于$x$轴和$y$轴都对称;- 双曲线关于$x$轴和$y$轴都对称;- 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
2. 圆锥曲线的焦点、直径、离心率等:- 椭圆的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为$c = \sqrt{a^2 - b^2}$,离心率为$e = c/a$;- 双曲线的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为$c = \sqrt{a^2 + b^2}$,离心率为$e = c/a$;- 抛物线的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为$c = a$,离心率为$e = 1$。
同学们,咱们在高中数学里,圆锥曲线的方程可是个重要的家伙!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唠唠。
先说椭圆,它的方程就像一个温柔的“大胖子”。
比如说,椭圆方程$\frac{x^2}{a^2} + \frac{y^2}{b^2} = 1$($a>b>0$),这里的$a$和$b$可重要啦,决定了椭圆的形状和大小。
就像一个大西瓜,$a$是长半轴,$b$是短半轴。
再看双曲线,那可是个“调皮鬼”。
双曲线方程$\frac{x^2}{a^2} \frac{y^2}{b^2} = 1$,它有两支,一支向左跑,一支向右跑。
比如说,火箭发射的轨道,有时候就像双曲线。
还有抛物线,它是个“急性子”,总是一条线冲出去。
比如投篮的时候,篮球在空中划过的轨迹,就可能是抛物线,它的方程$y^2 =2px$($p>0$),$p$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和方向。
怎么样,同学们,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不是没那么可怕啦?多做几道题,咱们就能把它们拿下!圆锥曲线方程,你真的懂了吗?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圆锥曲线的方程。
想象一下,椭圆就像一个压扁的圆,比如我们常见的操场跑道,有一部分就是椭圆形状的。
它的方程$\frac{x^2}{a^2} +\frac{y^2}{b^2} = 1$,告诉你怎么画出这个“压扁的圆”。
双曲线呢,像是两个背靠背的滑梯。
比如一些建筑的设计,就会用到双曲线的形状。
它的方程$\frac{x^2}{a^2} \frac{y^2}{b^2} = 1$,让我们能算出滑梯的样子。
抛物线就简单啦,像喷泉水柱往上喷,然后落下来的轨迹。
家里的手电筒照出的光,也近似抛物线。
它的方程$y^2 = 2px$,帮我们描述这个美丽的曲线。
好好琢磨琢磨这些例子,圆锥曲线方程就不再神秘啦!圆锥曲线方程:数学世界的奇妙之旅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踏上圆锥曲线方程的奇妙之旅吧!先说椭圆,它的方程就像一个神奇的密码。
比如我们看太阳系里行星的轨道,很多就是近似椭圆的。
圆锥曲线与方程小结与复习二、复习引入: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标准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这三种曲线的几何性质1.椭圆定义:在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定长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的动点的轨迹2.椭圆的标准方程:12222=+by ax ,12222=+bx ay (0>>b a )3.椭圆的性质:由椭圆方程12222=+by ax (0>>b a )(1)范围: a x a ≤≤-,b y b ≤≤-,椭圆落在b y a x ±=±=,组成的矩形中.(2)对称性:图象关于y 轴对称.图象关于x 轴对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原点叫椭圆的对称中心,简称中心.x 轴、y 轴叫椭圆的对称轴.从椭圆的方程中直接可以看出它的范围,对称的截距(3)顶点:椭圆和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椭圆的顶点椭圆共有四个顶点: )0,(),0,(2a A a A -,),0(),,0(2b B b B -加两焦点)0,(),0,(21c F c F -共有六个特殊点21A A 叫椭圆的长轴,21B B 叫椭圆的短轴.长分别为b a 2,2 b a ,分别为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椭圆的顶点即为椭圆与对称轴的交点(4)离心率: 椭圆焦距与长轴长之比ac e =⇒2)(1ab e -=10<<e椭圆形状与e 的关系:0,0→→c e ,椭圆变圆,直至成为极限位置圆,此时也可认为圆为椭圆在0=e 时的特例,,1a c e →→椭圆变扁,直至成为极限位置线段21F F ,此时也可认为圆为椭圆在1=e 时的特例4.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21,F 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21F F )的动点的轨迹叫双曲线 即a MF MF 221=-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在同样的差下,两定点间距离较长,则所画出的双曲线的开口较开阔(→两条平行线)两定点间距离较短(大于定差),则所画出的双曲线的开口较狭窄(→两条射线)双曲线的形状与两定点间距离、定差有关 5.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特点:(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有焦点在x 轴上和焦点y 轴上两种: 焦点在x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2222=-b y a x (0>a ,0>b );焦点在y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2222=-bx ay (0>a ,0>b )6.c b a ,,有关系式222b a c +=成立,且0,0,0>>>c b a 其中a 与b 的大小关系:可以为b a b a b a ><=,,7焦点的位置:从椭圆的标准方程不难看出椭圆的焦点位置可由方程中含字母2x 、2y 项的分母的大小来确定,分母大的项对应的字母所在的轴就是焦点所在的轴而双曲线是根据项的正负来判断焦点所在的位置,即2x 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x 轴上;2y 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y 轴上8.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1)范围、对称性由标准方程12222=-by ax ,从横的方向来看,直线x=-a,x=a 之间没有图象,从纵的方向来看,随着x 的增大,y 的绝对值也无限增大,所以曲线在纵方向上可无限伸展,不像椭圆那样是封闭曲线双曲线不封闭,但仍称其对称中心为双曲线的中心 (2)顶点顶点:()0,),0,(21a A a A -,特殊点:()b B b B -,0),,0(21实轴:21A A 长为2a, a 叫做半实轴长虚轴:21B B 长为2b ,b 叫做虚半轴长 双曲线只有两个顶点,而椭圆则有四个顶点,这是两者的又一差异 (3)渐近线过双曲线12222=-by ax 的渐近线x ab y ±=(0=±by ax )(4)离心率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长的比ac ac e ==22,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范围:1>e双曲线形状与e 的关系:1122222-=-=-==e ac aa c ab k ,e 越大,即渐近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大,这是双曲线的形状就从扁狭逐渐变得开阔由此可知,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口就越阔9.等轴双曲线定义: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这样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 等轴双曲线的性质:(1)渐近线方程为:x y ±=;(2)渐近线互相垂直;(3)离心率2=e14 抛物线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15.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1))0(22>=p px y , 焦点:)0,2(p ,准线l :2p x -= (2))0(22>=p py x , 焦点:)2,0(p ,准线l :2p y -= (3))0(22>-=p px y , 焦点:)0,2(p -,准线l :2p x =(4) )0(22>-=p py x , 焦点:)2,0(p -,准线l :2p y =相同点:(1)抛物线都过原点;(2)对称轴为坐标轴;(3)准线都与对称轴垂直,垂足与焦点在对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 它们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一次项系数绝对值的41,即242p p =不同点:(1)图形关于X 轴对称时,X 为一次项,Y 为二次项,方程右端为px 2±、左端为2y ;图形关于Y 轴对称时,X 为二次项,Y 为一次项,方程右端为py 2±,左端为2x (2)开口方向在X 轴(或Y 轴)正向时,焦点在X 轴(或Y 轴)的正半轴上,方程右端取正号;开口在X 轴(或Y 轴)负向时,焦点在X 轴(或Y 轴)负半轴时,方程右端取负号 16.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1)范围因为p >0,由方程()022>=p px y 可知,这条抛物线上的点M 的坐标(x ,y)满足不等式x≥0,所以这条抛物线在y 轴的右侧;当x 的值增大时,|y|也增大,这说明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 (2)对称性以-y 代y ,方程()022>=p px y 不变,所以这条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我们把抛物线的对称轴叫做抛物线的轴. (3)顶点抛物线和它的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在方程()022>=p px y 中,当y=0时,x=0,因此抛物线()022>=p px y 的顶点就是坐标原点.(4)离心率抛物线上的点M 与焦点的距离和它到准线的距离的比,叫做抛物线的离心率,用e 表示.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e=1. 18.直线与抛物线:(1)位置关系:相交(两个公共点或一个公共点);相离(无公共点);相切(一个公共点) 将b kx y l +=:代入0:22=++++F Ey Dx CyAx C ,消去y ,得到关于x 的二次方程02=++c bx ax (*) 若0>∆,相交;0=∆,相切;0<∆,相离 综上,得: 联立⎩⎨⎧=+=pxyb kx y 22,得关于x 的方程02=++c bx ax当0=a (二次项系数为零),唯一一个公共点(交点) 当0≠a ,则若0>∆,两个公共点(交点)0=∆,一个公共点(切点) 0<∆,无公共点 (相离)(2)相交弦长:弦长公式:21kad +∆=,(3)焦点弦公式:抛物线)0(22>=p px y , )(21x x p AB ++= 抛物线)0(22>-=p px y , )(21x x p AB +-= 抛物线)0(22>=p py x , )(21y y p AB ++= 抛物线)0(22>-=p py x ,)(21y y p AB +-= (4)通径:定义: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相交弦 通径:p d 2= (5)若已知过焦点的直线倾斜角θ则⎪⎩⎪⎨⎧=-=px y p x k y 2)2(20222=--⇒p y k p y ⎪⎩⎪⎨⎧-==+⇒221212py y k p y y θsin 24422221p pkp y y =+=-⇒θθ221sin 2sin 1p y y AB =-=⇒(6)常用结论:⎪⎩⎪⎨⎧=-=pxy p x k y 2)2(20222=--⇒p y k p y 和04)2(22222=++-p k x p p k x k 221p y y -=⇒和421p x x =1.动点A 到定点F 1(0, -2)和F 2(0, 2)的距离的和为4,则动点A 的轨迹为 ( B )A. 椭圆B. 线段C. 无图形D. 两条射线;2.动点P 到定点F 1(1, 0)的距离比它到定点F 2(3, 0)的距离小2,则点P 的轨迹是 ( C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的一支 C .一条射线 D .两条射线。
圆锥曲线重点知识点总结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解析几何的重点之一。
在学习圆锥曲线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方程与性质进行总结。
一、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圆锥曲线是由切割一个锥体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曲线。
根据切割方式的不同,圆锥曲线可分为三类: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1. 椭圆:通过一点F(焦点)到平面上任意一点P的距离之和恒定的点集所构成的曲线称为椭圆。
这个常数称为椭圆的焦距,用c表示。
椭圆还有一个重要的性质是焦点与准线之间的距离等于准线两焦点距离的一半。
2. 双曲线:通过一点F到平面上任意一点P的距离之差恒定的点集所构成的曲线称为双曲线。
这个常数称为双曲线的离心率,用e表示。
双曲线还有一个重要的性质是焦点与准线之间的距离等于准线两焦点距离的一半。
3. 抛物线:通过平面上任意一点P到一个定点F的距离等于点P到一条直线l的距离的点集所构成的曲线称为抛物线。
二、圆锥曲线的方程在解析几何中,我们常常使用方程描述曲线。
圆锥曲线的方程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例如标准方程、一般方程和参数方程等。
1. 椭圆的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a^2 + y^2/b^2 = 1 (a > b > 0),其中a和b分别代表椭圆的长半轴和短半轴。
2. 双曲线的方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a^2 - y^2/b^2 = 1 (a > 0,b > 0),其中a和b分别代表双曲线的距离焦点的距离和离心率。
3. 抛物线的方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 = 2px,其中p为抛物线的焦距。
三、圆锥曲线的性质掌握圆锥曲线的性质对于解析几何的问题求解非常重要。
1. 椭圆的性质:a) 椭圆的离心率满足0<e<1,离心率越小,椭圆越圆。
b) 长半轴和短半轴的长度之间的关系是a>b。
c) 椭圆的离心率e满足等于c/a(其中c代表焦距)。
2. 双曲线的性质:a) 双曲线的离心率满足e>1,离心率越大,双曲线越开口。
圆锥曲线与方程一、教学内容圆锥曲线与方程章末复习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 2. 难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最值问题、几何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框图(二) 课前热身(1) 求长轴与短轴之和为20,焦距为54的椭圆的标准方程(2) 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则a=22(1)13616x y +=2211636x y +=和)0(19222>a ya x =-x y 53=a=5(三)椭圆知识梳理 1.椭圆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21,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21F F )的点的轨迹叫作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2.椭圆标准方程:(1)12222=+b y a x (0>>b a ) (2)12222=+b x a y (0>>b a )3.椭圆的几何性质:由椭圆方程12222=+by a x (0>>b a )(1)范围: a x a ≤≤-,b y b ≤≤-,(2)对称性:图象关于y 轴对称.图象关于x 轴对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原点叫椭圆的对称中心,简称中心.(3)顶点:椭圆和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椭圆的顶点椭圆共有四个顶点: )0,(),0,(2a A a A -,),0(),,0(2b B b B -21A A 叫椭圆的长轴,21B B 叫椭圆的短轴.长分别为b a 2,2b a ,分别为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4)离心率: 椭圆焦距与长轴长之比ace =⇒2)(1a b e -= 10<<e4.椭圆的第二定义:一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一个常数e (10<<e ),那么这个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其中定点叫做焦点,定直线叫做准线.5.椭圆的准线方程对于12222=+b y a x ,相对于左焦点)0,(1c F -对应着左准线c a x l 21:-=;相对于右焦点)0,(2c F 对应着右准线ca x l 22:=(四)、双曲线知识梳理1.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21,F 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21F F )的动点的轨迹叫双曲线 即a MF MF 221=-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在x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2222=-b y a x (0>a ,0>b );焦点在y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2222=-bx a y (0>a ,0>b )3.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1).范围、对称性由标准方程12222=-by a x ,从横的方向来看,直线x=-a,x=a 之间没有图象,从纵的方向来看,随着x 的增大,y 的绝对值也无限增大,所以曲线在纵方向上可无限伸展,不像椭圆那样是封闭曲线双曲线不封闭,但仍称其对称中心为双曲线的中心 (2).顶点顶点:()0,),0,(21a A a A - 特殊点:()b B b B -,0),,0(21实轴:21A A 长为2a, a 叫做半实轴长 虚轴:21B B 长为2b ,b 叫做虚半轴长 (3).渐近线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渐近线x a b y ±=(0=±bya x )(4).等轴双曲线定义: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这样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等轴双曲线的性质:(1)渐近线方程为:x y ±=;(2)离心率2=e (五)、抛物线知识梳理1. 抛物线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抛物线的准线方程:如图所示,分别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KF|=p (p >0),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如下:(1))0(22>=p px y , 焦点:)0,2(,准线l :2x -=(2))0(22>=p py x , 焦点:)2,0(p ,准线l :2py -=(3))0(22>-=p px y , 焦点:)0,2(p -,准线l :2px =(4) )0(22>-=p py x , 焦点:)2,0(p -,准线l :2py =p 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六)、应用举例例1.求双曲线14416922=-x y 的实半轴与虚半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及渐近线方程.解:把方程化成标准方程:1251622=-y x 故实半轴长a=4虚半轴长b=3 ∴5916=+=c ∴45=e 故渐近线方程为34±=y例2.直线x y x y 222=-=与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求证:OA ⊥OB.证法1:设∴OA ⊥OB 证法2:设∴OA ⊥OB (七)、课堂练习1. 若抛物线px y 22=的焦点与椭圆12622=+y x 的右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A. -2B.2C.-4D.42. P 是双曲线1422=-y x 上任意一点,O 为原点,则OP 线段中点Q 的轨迹方程为( )A. 1422=-y x B.1422=-y x C.1422=-x y D.1422=-x y 3. 和圆122=+y x 外切,且和x 轴相切的动圆圆心O 的轨迹方程为 4. 过点P (0,4)与抛物线x y 22=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 条5. 直线1+=kx y 与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1522=+my x 总有公共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64622y ),(),(21222211=+=+-⇒⎩⎨⎧=-=x x x x xy x y x B y x A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联立方程组421-=x x 0444)2)(2(21212121=-=+=⋅-=--=y y x x B O A O x x y y64622y ),(),(21222211=+=+-⇒⎩⎨⎧=-=x x x x xy x y x B y x A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联立方程组14)2)(2(212122112121-==⋅=⋅-=--=x x y y x y x y k k x x y y OB OA(八)、小结1、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及性质在解题中的应用,要注意两个定义的区别和联系。
圆锥曲线与方程知识点详细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它们在数学、物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圆锥曲线与方程的相关知识点。
一、椭圆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_1$、$F_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_1F_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2、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上:$\frac{x^2}{a^2} +\frac{y^2}{b^2} =1$($a > b > 0$),其中$a$为椭圆的长半轴长,$b$为椭圆的短半轴长,$c =\sqrt{a^2 b^2}$为半焦距。
焦点在$y$轴上:$\frac{y^2}{a^2} +\frac{x^2}{b^2} =1$($a > b > 0$)。
3、椭圆的性质(1)范围:对于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a \leq x \leq a$,$b \leq y \leq b$;对于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b \leq x \leq b$,$a \leq y \leq a$。
(2)对称性:椭圆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
(3)顶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顶点为$(\pm a, 0)$,$(0, \pm b)$;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顶点为$(0, \pm a)$,$(\pm b, 0)$。
(4)离心率:$e =\frac{c}{a}$($0 < e < 1$),离心率反映了椭圆的扁平程度,$e$越接近$0$,椭圆越圆;$e$越接近$1$,椭圆越扁。
二、双曲线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_1$、$F_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_1F_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2、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上:$\frac{x^2}{a^2} \frac{y^2}{b^2} = 1$,其中$a > 0$,$b > 0$,$c =\sqrt{a^2 + b^2}$。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方程知识点归纳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方程知识点归纳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圆锥曲线方程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椭圆:①方程(a0)注意还有一个;②定义: |PF1|+|PF2|=2a ③ e= ④长轴长为2a,短轴长为2b,焦距为2c; a2=b2+c2 ;
2、双曲线:①方程(a,b0) 注意还有一个;②定义: ||PF1|-|PF2||=2a ③e= ;④实轴长为2a,虚轴长为2b,焦距为2c;渐进线或c2=a2+b2
3、抛物线:①方程y2=2px注意还有三个,能区别开口方向; ②定义:|PF|=d焦点F( ,0),准线x=- ;③焦半径 ; 焦点弦=x1+x2+p;
4、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弦长公式:
5、注意解析几何与向量结合问题:1、 , . (1) ;(2) .
2、数量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和b,它们的夹角为,则数量|a||b|cos叫做a与b的'数量积,记作ab,即
3、模的计算:|a|= . 算模可以先算向量的平方
4、向量的运算过程中完全平方公式等照样适用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方程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 知识梳理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椭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中,平面内动点与两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和大于|1F 2F |这个条件不可忽视.若这个距离之和小于|1F 2F |,则这样的点不存在;若距离之和等于|1F 2F |,则动点的轨迹是线段1F 2F .(2).椭圆的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12222=+bx a y (a >b >0)(3).椭圆的标准方程判别方法:判别焦点在哪个轴只要看分母的大小:如果2x 项的分母大于2y 项的分母,则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反之,焦点在y 轴上. 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a >b >0).(1).椭圆的几何性质:设椭圆方程12222=+by a x , 线段1A 2A 、1B 2B 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它们的长分别等于2a 和2b ,(2).离心率: ace == 0<e <1.e 越接近于1时,椭圆越扁;反之,e 越接近于0时,椭圆就越接近于圆.(3)椭圆的焦半径: ex a MF +=1,ex a MF -=2.2a =2b +2c(4).椭圆的的内外部点00(,)P x y 在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内部2200221x y a b⇔+<(5).焦点三角形21F PF ∆经常利用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将有关线段1PF 、2PF 、2c ,有关角21PF F ∠结合起来,建立12PF PF +、12PF PF ⋅等关系.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典例剖析题型一 椭圆的定义应用例1题型二 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例2 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2,0),(2,0)且过点53(,)22-,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1.2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 典例剖析题型一 求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等.例 1 已知椭圆22(3)(0)x m y m m ++=>的离心率2e =,求m 的值及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焦点坐标、顶点坐标.例2 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若△F 1P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A .2 B .12C .21 例3 已知椭圆C 的焦点F 1(-22,0)和F 2(22,0),长轴长6,设直线2+=x y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中点坐标.§2.2双曲线 知识梳理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1)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 (小于|1F 2F |)的动点M 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在这个定义中,要注意条件2a <|1F 2F |,这一条件可以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加以理解.若2a=|1F 2F |,则动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若2a >|1F 2F |,则无轨迹.若1MF <2MF 时,动点M 的轨迹仅为双曲线的一个分支,又若1MF >2MF 时,轨迹为双曲线的另一支.而双曲线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故在定义中应为“差的绝对值”.(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判别方法是:如果2x 项的系数是正数,则焦点在x 轴上;如果2y项的系数是正数,则焦点在y 轴上.对于双曲线,a 不一定大于b ,因此不能像椭圆那样,通过比较分母的大小来判断焦点在哪一条坐标轴上. 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1).双曲线12222=-b y a x 实轴长为2a ,虚轴长为2b ,离心率ac e ==e 越大,开口越大.(2).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渐近线方程为x a b y ±=或表示为02222=-by a x .若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x nmy ±=,即0=±ny mx ,那么双曲线的方程具有以下形式:k y n x m =-2222,其中k 是一个不为零的常数.(3)焦半径公式21|()|a PF e x c =+,22|()|a PF e x c=-.(4)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①若双曲线方程为12222=-b y a x ⇒渐近线方程:22220x y a b -=⇔x a by ±=;②若渐近线方程为x a by ±=⇔0=±b y a x ⇒双曲线可设为λ=-2222b y a x ;③若双曲线与12222=-by a x 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λ=-2222by a x (0>λ,焦点在x 轴上,0<λ,焦点在y 轴上).④双曲线22221(,0)x y a b a b -=>焦点三角形面积:12F PF S ∆=2cot 2b θ,高h =2cot 2b cθ。
一、椭圆的定义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 1F 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 叫做椭圆的焦点, 叫做椭圆的焦距,焦距的一半称为 .(1)当动点M 满足|MF 1|+|MF 2|=常数>|F 1F 2|时,动点M 的轨迹为 . (2)当动点M 满足|MF 1|+|MF 2|=常数=|F 1F 2|时,动点M 的轨迹为 . (3)当动点M 满足|MF 1|+|MF 2|=常数<|F 1F 2|时,动点M 的轨迹不存在.二、椭圆的标准方程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标准方程x 2a 2+y2b2=1(a >b >0) y 2a 2+x2b2=1(a >b >0) 图形焦点 与与a ,b ,c 的关系c 2=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 方程 x 2a 2+y2b2=1(a>b>0) y 2a 2+x2b2=1(a>b>0) 轴长 短轴长|B 1B 2|= ,长轴长|A 1A 2|= 焦点 F 1 ,F 2F 1 ,F 2焦距 |F 1F 2|=2c范围对称性 对称轴为 ,对称中心为 顶点离心率e =ca(0<e<1)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第一部分 椭圆2.离心率的性质四、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y =kx +m 与椭圆x 2a 2+y2b2=1(a>b>0)的位置关系:联立⎩⎪⎨⎪⎧y =kx +m ,x 2a 2+y2b2=1,消去y 得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位置关系 解的个数 Δ的取值 相交 解 Δ 0 相切 解 Δ 0 相离解Δ 02.弦长公式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A(x 1,y 1),B(x 2,y 2)两个不同的长点,则弦公式的常见形式有如下几种:(1)|AB|=1+k 2|x 1-x 2|; (2)|AB|= 1+1k 2|y 1-y 2|(k ≠0);(3)|AB|=1+k 2[x 1+x 22-4x 1x 2]; (4)|AB|=⎝ ⎛⎭⎪⎫1+1k 2[y 1+y 22-4y 1y 2](k ≠0).3.中点弦斜率公式:设M(x 0,y 0)为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弦AB 的中点(弦AB 斜率存在),请利用“点差法”推导k AB = - b 2x 0a 2y 0.结论:焦点在x 轴上: x 2a 2+y 2b 2=1(a >b >0) ,弦中点M(x 0,y 0),中点弦斜率公式: k AB= - b 2x 0a 2y 0焦点在y 轴上:y 2a 2+x 2b 2=1(a >b >0) ,弦中点M(x 0,y 0),中点弦斜率公式: k AB = - a 2x 0b 2y 04.焦半径: 焦点弦:通径:一、双曲线的定义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 等于非零常数(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焦点:两个定点 ;焦距: 的距离,表示为|F 1F 2|.2.双曲线就是下列点的集合:P ={M|||MF 1|-|MF 2||=2a,0<2a<|F 1F 2|}.注意:平面内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非零常数,即||MF 1|-|MF 2||=2a 。
§8.圆锥曲线方程 知识要点一、椭圆方程.1. 椭圆方程的第一概念:为端点的线段以无轨迹方程为椭圆21212121212121,2,2,2F F F F a PF PF F F a PF PF F F a PF PF ==+=+=+⑴①椭圆的标准方程:i. 中心在原点,核心在x 轴上:)0(12222 b a by ax =+.ii. 中心在原点,核心在y 轴上:)0(12222 b a bx ay=+.②一般方程:)0,0(122 B A By Ax =+. ③椭圆的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的参数方程为⎩⎨⎧==θθsin cos b y a x (一象限θ应是属于20πθ ). ⑵①极点:),0)(0,(b a ±±或)0,)(,0(b a ±±.②轴:对称轴:x 轴,y 轴;长轴长a 2,短轴长b 2.③核心:)0,)(0,(c c -或),0)(,0(c c -. ④焦距:2221,2b a c c F F -==. ⑤准线:ca x 2±=或c a y 2±=.⑥离心率:)10( e ace =. ⑧通径:垂直于x 轴且过核心的弦叫做通经.坐标:),(2222a b c a b d -=和),(2ab c⑶共离心率的椭圆系的方程:椭圆)0(12222 b a b y a x =+的离心率是)(22b a c ace -==,方程t t b y a x (2222=+是大于0的参数,)0 b a 的离心率也是ace =咱们称此方程为共离心率的椭圆系方程. ⑸若P 是椭圆:12222=+by ax 上的点.21,F F 为核心,若θ=∠21PF F ,则21F PF ∆的面积为2tan2θb (用余弦定理与a PF PF 221=+可得). 若是双曲线,则面积为2cot 2θ⋅b .二、双曲线方程.1. 双曲线的第一概念:以无轨迹方程为双曲线21212121212121,222F F F F a PF PF F F a PF PF F F a PF PF ==-=-=- asin α,)bsin α)N 的轨迹是椭圆⑴①双曲线标准方程:)0,(1),0,(122222222 b a b x a y b a b y a x =-=-.一般方程:)0(122 AC Cy Ax =+.⑵①i. 核心在x 轴上:极点:)0,(),0,(a a - 核心:)0,(),0,(c c - 准线方程c a x 2±= 渐近线方程:0=±b ya x 或02222=-by a xii. 核心在y 轴上: 极点:),0(),,0(a a -. 核心:),0(),,0(c c -. 准线方程:c a y 2±=. 渐近线方程:0=±b x a y 或02222=-bx a y ,参数方程:⎩⎨⎧==θθtan sec b y a x 或⎩⎨⎧==θθsec tan a y b x .②轴y x ,为对称轴,实轴长为2a , 虚轴长为2b ,焦距2c. ③离心率ace =. ④准线距c a 22(两准线的距离);通径ab 22.⑤参数关系ace b a c =+=,222. ⑶等轴双曲线:双曲线222a y x ±=-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x y ±=,离心率2=e . ⑷共轭双曲线:以已知双曲线的虚轴为实轴,实轴为虚轴的双曲线,叫做已知双曲线的共轭双曲线.λ=-2222b y a x 与λ-=-2222b y a x 互为共轭双曲线,它们具有一路的渐近线:02222=-b y a x .⑸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0(2222≠=-λλby ax 的渐近线方程为02222=-by ax 若是双曲线的渐近线为0=±b ya x 时,它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0(2222≠=-λλby a x . 例如:若双曲线一条渐近线为x y 21=且过)21,3(-p解:令双曲线的方程为:)0(422≠=-λλy x ,代入)21,3(-得2822=-y x ⑹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区域①:无切线,2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合计2条;区域②:即定点在双曲线上,1条切线,2区域③:2条切线,2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合计4条;区域④:即定点在渐近线上且非原点,1条切线,1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合计2条; 区域⑤:即过原点,无切线,无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小结:1.过定点作直线与双曲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可以作出的直线数量可能有0、二、3、4条.2.若直线与双曲线一支有交点,交点为二个时,求肯定直线的斜率可用代入”“∆法与渐近线求交和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同号. ⑺若P 在双曲线12222=-b y a x ,则常常利用结论1:从双曲线一个核心到另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b.2:P 到核心的距离为m = n ,则P 到两准线的距离比为m ︰n. 简证:ePF e PF d d 2121= =n m.三、抛物线方程.3. 设0 p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类型及其几何性质:注:①x c by ay =++2极点)244(2aba b ac --.②)0(22≠=p px y 则核心半径2P x PF +=;)0(22≠=p py x 则核心半径为2P y PF +=.③通径为2p ,这是过核心的所有弦中最短的.④px y 22=(或py x 22=)的参数方程为⎩⎨⎧==pt y pt x 222(或⎩⎨⎧==222pt y ptx )(t 为参数).四、圆锥曲线的统一概念..4. 圆锥曲线的统一概念:平面内到定点F 和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 的点的轨迹.当10 e 时,轨迹为椭圆;当1=e 时,轨迹为抛物线;当1 e 时,轨迹为双曲线;当0=e 时,轨迹为圆(a ce =,当b a c ==,0时).圆锥曲线一.大体概念练习:1、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核心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2、已知点P 是抛物线22y x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点(0,2)的距离与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3、抛物线2(0)y ax a =≠的核心坐标是 ,准线方程是 。
《圆锥曲线与方程》章节的几点总结一、重视课本的例题、习题及其变形,以更好理解知识的本源和问题的本质。
案例1:对此知识点,我们可以将其拟合成一道综合题如下:题目: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两个定点A ,B 和动点P ,如果直线PA 和PB 的为定值m (m ≠0),则点P的轨迹不可能是( )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例题5、已知圆O 的半径为定长r ,A 是圆所在平面内一定点,P 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l 与直线OP 相交于点Q ,当P 在圆上运动时,点Q 的轨迹可能是下列图形中的: .(填写正确的序号)案例2:(解答见例题5解析)(解答见例题5解析)将以上的相关知识拟合成综合题如下:①点;②直线;③圆;④抛物线;⑤椭圆;⑥双曲线;⑦双曲线的一支.换一种表述,我们又可以得到例题如下:例题6 记点P到图形C上每一个点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点P到图形C的距离,那么平面内到定圆C的距离与到定点A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不可能是A.圆B.椭圆C.双曲线的一支D.直线解析:排除法:设动点为Q,1.当点A在圆内不与圆心C重合,连接CQ并延长,交于圆上一点B,由题意知QB=QA,又QB+QC=R,所以QA+QC=R,即Q的轨迹为一椭圆;如图.2.当点A在圆C外,由QC-R=QA,得QC-QA=R,为一定值,即Q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3.当点A与圆心C重合,要使QB=QA,则Q必然在与圆C的同心圆,即Q的轨迹为一圆;则本题选D.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一、正确掌握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提高解题效率1、椭圆中一些线段的长度及其关系如:①椭圆上的点到焦点最近的距离为AF a c =-,最近的距离为BF a c =+; ②Rt OFC ∆中,222a b c =+;④△F PQ '的周长与菱形F CFD '的周长相等,为4a .例题1、如下图,椭圆中心为O ,F 是焦点,A 、C ,P Q 在椭圆上且PD l ⊥于D ,QF OA ⊥于F ①PF PD②QF BF③AO BO④AF BA⑤FO AO⑥OF FC能作为椭圆的离心率的是 (填正确的序号)F '⑥B ③当PQ x ⊥轴时,22b PQ a=⋅,叫椭圆的通径.2、双曲线中一些线段的长度及其关系如:① 12OB OB b ==;12OA OA a ==. ② 焦点F 向渐近线引垂线,垂足为P ,则bcPF b c===, 又因为OF c =,故有OP a = ③ 由②可知2Rt OA Q Rt OPF ∆≅∆.例题2.已知双曲线22214x y b-=的右焦点与抛物线x y 122=的焦点重合,则该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解析】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b ,由抛物线方程x y 122=易知其焦点坐标为)0,3(,又根据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可知2234=+b ,所以5=b .【点评】平时如果能理解并记住一些有用的结论,可以在考试中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3、抛物线中一些线段的长度及其关系如:① 通过焦点且垂直对称轴的直线,与 抛物线相交于两点,连接这两点的线段AB 叫做抛物线的通径,且2AB p =.② 2DF p =,几何意义知道吗? ③ 由①②易知Rt ADF ∆为等腰直角△. ④ 题目中涉及到焦点F ,往往需要考 虑定义PF PQ =这个性质.例题 3 已知抛物线2:8C y x =的焦点为,准线与轴的交点为,点在上且||||AK AF =,则△AFK 的面积为(A )4 (B )8 (C )16 (D )32解法1:边读题边画图.28y x =的焦点(2,0)F ,准线2x =-,(2,0)K -.设(,)A x y ,由AK 2222(2)2[(2)]x y x y ++=-+.化简得:22124y x x =-+-,与28y x =联立求解, 解得:2x =,4y =±.1144822AFK A S FK y ∆=⋅⋅=⋅⋅=,解法2:如图,过点A 作AM 垂直于准线于点M ,由抛物线定义得AM AF =,又AK =则AK =,在Rt AMK ∆中,AM MK = 即AF MK =,此时AF 垂直于x 轴,AFK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面积为22114822KF =⨯= 二、离心率的求法离心率是圆锥曲线中的一个重要的几何性质,椭圆的离心率10<<e ,双曲线的离心率1>e ,抛物线的离心率1=e . 1、直接求出a 、c ,求解e已知标准方程或a 、c 易求时,可利用离心率公式ace =来求解。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知识总结、公式及规律
一、圆锥曲线 1.椭圆 (1)定义
定义1: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 1F 2|),这个动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焦点).
定义2:点M 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
数=<<时,这个点的轨迹是椭圆.
e (0e 1)c
a
(2)图形和标准方程
图-的标准方程为:+=>>图-的标准方程为:+=>>811(a b 0)
821(a b 0)
x a y b x b y a 222
2222
2
(3)几何性质
2.双曲线
(1)定义
定义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
1、
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
定义2:动点到一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e>1)时,这个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这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
(2)图形和标准方程
图8-3的标准方程为:
x a
y
b
2
2
2
2
-=>,>
1(a0b0)
图8-4的标准方程为:
y a
x
b
2
2
2
2
-=>,>
1(a0b0)
(3)几何性质
切点弦方 程
(x 0,y 0)在双曲线外x x a y y
b 0202-=1(x 0,y 0)在双曲线外
y y a x x
b
0202-=1弦长公式
|x x |1+k |y y |1+
1
k 212122
-或-其中(x 1,y 1),(x 2,y 2)为割弦端点坐标,k 为
割弦所在直线的斜率
3.抛物线 (1)定义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类型及几何性质,见下表:
①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以下特点:都以原点为顶点,以一条坐标轴为对称轴;方程不同,开口方向不同;焦点在对称轴上,顶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顶点到准线距离.
②p 的几何意义:焦点F 到准线l 的距离.
③弦长公式:设直线为=+抛物线为=,=y kx b y 2px |AB|212+k
|x x ||y y |2121-=-11
2+
k
焦点弦长公式:|AB|=p +x 1+x 2
4.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与一定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定点叫做焦点,定直线叫做准线、常数叫做离心率,用e 表示,当0<e <1时,是椭圆,当e >1时,是双曲线,当e =1时,是抛物线.
二、利用平移化简二元二次方程 1.定义
缺xy 项的二元二次方程Ax 2+Cy 2+Dx +Ey +F =0(A 、C 不同时为0)※,通过配方和平移,化为圆型或椭圆型或双曲线型或抛物线型方程的标准形式的过程,称为利用平移化简二元二次方程.
A =C 是方程※为圆的方程的必要条件.
A 与C 同号是方程※为椭圆的方程的必要条件. A 与C 异号是方程※为双曲线的方程的必要条件.
A 与C 中仅有一个为0是方程※为抛物线方程的必要条件.
2.对于缺xy 项的二元二次方程:
Ax 2+Cy 2+Dx +Ey +F =0(A ,C 不同时为0)利用平移变换,可把圆锥曲线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其方法有:①待定系数法;②配方法.
椭圆:+=或+=()()()()x h a y k b x h b y k a ----2222222
211
中心O ′(h ,k)
双曲线:-=或-=()()()()x h a y k b y k a x h b ----2222222
211
中心O ′(h ,k)
抛物线:对称轴平行于x 轴的抛物线方程为 (y -k)2=2p(x -h)或(y -k)2=-2p(x -h), 顶点O ′(h ,k).
对称轴平行于y 轴的抛物线方程为: (x -h)2=2p(y -k)或(x -h)2=-2p(y -k) 顶点O ′(h ,k).
以上方程对应的曲线按向量a =(-h ,-k)平移,就可将其方程化为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