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树木育苗技术复习思考题2018.05
- 格式:docx
- 大小:28.20 KB
- 文档页数:7
《园林苗圃学》复习思考题1..园林苗圃生产用地包括哪些?1、播种区2、营养繁殖区3、苗木移植区4、大苗培育区5、采种母树区6、引种驯化区7、苗木假植区2.园林树木为什么会出现结实大小年现象?生产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减轻或消除大小年现象?答:树木结实要消耗许多养分,特别是结实丰年,光合作用产物的大部分被种实发育所消耗,树体的营养积累减少,树势减弱,有时甚至消耗了植物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使随后的花芽分化中营养不足,致使结实丰年后、甚至随后几年都难以形成足够数量的花芽,结果出现结实歉年。
此外,由于结实丰年消耗营养多,影响了新枝新梢的生长,使形成的果枝减少,导致随后开花结实量减少。
树木结实的周期性随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而异,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又受所处的环境条件所制约。
环境条件常常是制约结实周期性变化特征的重要原因。
在大范围内,树木结实周期性受光照、温度和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制约。
在各个年份又受具体的天气条件影响。
在花芽分化、开花直至种实成熟的整个过程中,霜冻、寒害、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常使种实歉收。
此外,病虫危害也对结实周期性变化有重要影响。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人为经营活动与园林树木的结实周期性具有密切关系。
掠夺式的采种,不加控制地折断过多的母树枝条,致使母树元气大伤,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使母树恢复正常的结实,延长了树木结实间隔期。
在深入了解树木结实的自然规律以及弄清影响树木结实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经营管理措施,如浇水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疏花疏果等,可改善树木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促进树木结实,大大缩短或消除结实的间隔期。
3.影响园林树木结实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园林树木结实的因子:气候条件(光照、温度、降雨量、风)、土壤条件、生物因素、开花习性。
4.何谓种子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如何确定种子采收期?生理成熟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子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种子的“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种子的外部形态完全呈现岀成熟的特征,称为“形态成熟”。
[复习资料] 《园林树木学》18个复习思考题《园林树木学》复习思考题1依树木学类型可将园林树木分为那些?在园林中各有那些用途?举例说明。
分类:乔木类、灌木类、藤木类、匍地类;乔木:树体高大,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又可分为大、小乔,常绿、落叶乔木。
灌木:树体矮小,主干低矮,有的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的主干,又可分为大灌、小灌,常绿和落叶灌木,可观花、果、叶。
藤木: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又可分为绞杀类,吸附类(爬山虎、凌霄、常春藤),卷须类(葡萄),蔓条类(蔓性蔷薇)。
匍地: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分生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铺地柏)。
园林应用:乔木:可根据其观赏特征性用做庭荫树、行道树、园景树、独赏树、风景林等庭荫树:桂花、银杏、香樟、榉树、枫香、天竺桂(浙江樟)、檫树、枫杨、朴树、栾树等行道树:香樟、天竺桂(浙江樟)、梧桐、合欢、悬铃木(法桐)、杜英、银杏、杨树等园景树:世界五大园景树(雪松、金钱松、日本金松、南洋松和巨松)香樟、广玉兰、桂花、银杏、杜英、栾树、枫杨、木棉等独赏树:罗汉松、柚、桂花、金钱松、枫香、木瓜、红枫、石楠、木莲、乐昌含笑、苏铁等风景林:樱花、乐昌含笑、扁柏、黑松、枫香、柳杉、花柏、香樟、木莲、银杏、鹅掌楸等灌木:可分为大灌、小灌,常绿和落叶灌木,可观花、果、叶。
大灌木用于分隔空间、阻隔视线等(珊瑚树),小灌木用于绿篱、园景下层装饰或者花坛(金叶女贞、小檗、小蜡、小叶十大功劳、八仙花、红檵木)、地被(现代月季、六月雪、络石)、绿雕塑(小檗、金叶女贞)、模纹花坛(杜鹃、红檵木)。
有些可作基础种植或在草坪、湖池周围构成引人入胜的边饰(木槿),也可以布置专类园(月季、玫瑰)藤木:园林中应用灵活多样,可用于地被(熊掌木);作垂直绿化,装饰栏架(紫藤、葡萄、凌霄)、装饰建筑外立面(爬山虎)、与景观石结合(常春藤)。
匍地:园林中用做地被,水土保湿(铺地柏、平枝栒子)2城市园林中树木的生长环境有什么特点?树种选择上应注意什么?环境特点:1)城市气候方面A气温较高B空气湿度低并多雾C云多、降雨多D形成城市风E太阳辐射强度减弱F日照持续时间减少2)水土方面:A水污染相对严重B土壤肥力降低或者盐碱化,土壤透气性差,过于坚实,污染相对严重土质较差3)空气方面:空气质量状况较自然环境差4)认为方面:人口密集,建筑物多且高大树木选择:城市园林对树种应根据造景需求和其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同,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地点适合的树种,总体上城市树种适应性应较强;具体如街道绿化要选择容易成活适应城市交通环境,耐修剪,抗烟尘,干高枝叶密集,生长快且具有观赏性的树种;工厂区绿化应选择抗污染,能观赏树种;居民区绿化应选择观赏价值高树种;纪念性公园应选择具有意境,营造相应气氛的树种。
园林树木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园林树木学。
2. 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生长。
3. 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在形态和生理机能有与之相应的规律变化,称物候期。
4. 开花期——指观测株上5%的花瓣完全展开至残留约5%的花这一时期。
5. 芽的潜伏力——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发生新梢的能力称芽的潜伏力。
6. 叶幕——指叶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区而言,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
7. 温周期——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称温周期。
8. 湿生植物——在潮湿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
9. 中性植物——在PH值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最佳的植物称中性植物。
10. 色相——各种群体所具有的色彩形象称色相。
11. 种——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
这种类群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中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12. 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称干性。
13. 层性——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称之为“层性”。
14. 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生态因子虽互有影响、紧密联系,但生存条件是不可代替的,缺一不可用另一来代替。
15. 生长期积温——植物在生长期中高于某温度数值以上的昼夜平均温度的总和称该植物的生长期积温。
16. 自然群体——生长在一定地区内,并适应于该区域环境综合因子的许多互有影响的植物个体所组成。
它有一定的组成结构和外貌,依历史的发展而演变。
17. 群系组——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同属或相近属)生活型(3级或4级)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分为群系组,但划入同一群系组的各群系,其生态特点一定是相近的。
观赏树木学复习资料名词解析:1、观赏树木: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和竹子等2、观赏树木学:以园林绿化建设为宗旨,对观赏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3、种的概念:是指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表现为一定的生物学特征,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同种的个体彼此交配能产生遗传性相似的后代,而不同种通常存在生殖上的隔离或杂交不育。
在一个分布区内的所有种内植物个体的总合称为种群4、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长成为生长5、发育:在其生活史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成为发育6、生命周期:生长与发育关系密切,生长是发育的基础。
植物从播种开始,萌发成幼苗,长大成树,开花结实,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
7、地下部:把树根称为地下部8、地上部:把枝干及其分枝形成的树冠称为地上部9、根颈:地上部与地下部交界处称为根颈10、芽序:定芽在枝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称为芽序11、萌芽力:树木叶芽萌芽能力的强弱称为萌芽力12、成枝力: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够抽成长枝的能力称为成枝力13、芽的异质性: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称为芽的异质性14、芽的潜伏力:树木枝条基部的芽或上部的某些副芽,在一般情况下不萌发而呈潜伏状态称为潜伏芽15、顶端优势:树木顶端的芽或枝条比其他部位的生长占有优势地位,称为顶端优势16、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称为树木的干性17、层性: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使强壮的一年生枝产生部位比较集中,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这种现象称为树木的18、生活型:生活型是植物对所在环境综合条件长期适应而表现在外貌上的类型19、引种:引种是把某种栽培或野生植物突破原有的分布区,引进到新地种植的过程20、驯化:驯化是把当地野生或从外地引种的植物经过人工培育,使其适应,在新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过程21、古树名木:古树名木必须具有“古”或“名” ,是历朝历代栽植遗留下来的树木,或者为了纪念特殊的历史事件而栽植的作为见证的树木重点内容:1、我国观赏树木资源的特点:1、种类繁多2、分布集中3、多姿多彩4、特点突出2、观赏树木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条件有哪几个方面?1 、改善温度条件2 、提高空气湿度3 、自然净化空气4 、吸收有害气体5 、滞尘杀菌消噪声6 、防风固沙7 、美化绿地8 、防止水土流失9 、涵养水源3、观赏树木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4、恩格勒系统特点:1、认为单性而又无花被是较原始的特征,所以将木麻黄科、杨柳科、桦木科、荨麻科等放在木兰科和毛莨科之前2、认为单子叶植物较双子叶植物原始3、目与科的范围较大5、哈钦松系统特点:1 、认为单子叶植物比较进化,故排在双子叶植物之后2 、在双子叶植物中,将木本与草本分开,并认为木本为原始性状,草本为进化形状3 、认为花的各部分呈离生状态,螺旋状排列,具多数离生雄蕊,两性花等性状均较原始;而花的各部分呈合生或附生,轮状排列,具少数合生雄蕊,单性花等性状属于较进化的性状。
园林树木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名1. 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园林树木学。
2. 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生长。
3. 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在形态和生理机能有与之相应的规律变化,称物候期。
4. 开花期——指观测株上5%的花瓣完全展开至残留约5%的花这一时期。
5. 芽的潜伏力——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发生新梢的能力称芽的潜伏力。
6. 叶幕——指叶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区而言,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
7. 温周期——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称温周期。
8. 湿生植物——在潮湿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
9. 中性植物——在PH值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最佳的植物称中性植物。
10. 色相——各种群体所具有的色彩形象称色相。
11. 种——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
这种类群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中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12. 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称干性。
13. 层性——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称之为“层性”。
14. 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生态因子虽互有影响、紧密联系,但生存条件是不可代替的,缺一不可用另一来代替。
15. 生长期积温——植物在生长期中高于某温度数值以上的昼夜平均温度的总和称该植物的生长期积温。
16. 自然群体——生长在一定地区内,并适应于该区域环境综合因子的许多互有影响的植物个体所组成。
它有一定的组成结构和外貌,依历史的发展而演变。
17. 群系组——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同属或相近属)生活型(3级或4级)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分为群系组,但划入同一群系组的各群系,其生态特点一定是相近的。
园林苗圃培育复习思考题园林苗圃学:是研究论述园林苗木的培育理论和生产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压条繁殖:是将未脱离母体的枝条压入土内或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把枝条切离母体,成为独立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苗木出圃:育苗的最后一道工序,包括苗木调查、起苗、分级、统计、假值、包装运输等内容。
扦插繁殖:利用离体的植物营养器官如根、茎(枝)、叶等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插入土、沙或其它基质中,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经过人工培育使之发育成一个完整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利用雌雄受粉相交而结成种子来繁殖后代的方法叫有性繁殖。
种子的净度:是指在一定量的种子中,正常种子的重量占总重量(包含正常种子之外的杂质)的百分比。
种子发芽率:是指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嫁接:把一株植株的枝或芽,接在另一株植物的茎(枝)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植株的繁殖方法。
结实间隔期:催芽:用人为的方法打破树木种子的休眠,并使种子长出胚根的处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
片叶插:园林植物繁育大致可分为__有性种子繁殖__和__无性营养繁殖___两大类.嫁接依接穗的使用情况分为枝接, 芽接和根接园林苗圃有之称。
贮藏种子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种子在贮藏期间,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种子的。
嫁接亲和力是嫁接的最基本条件。
灌溉的方法:沟灌、,等.苗圃选择的自然条件应考虑地形、地势、_土壤条件_和_气候条件三方面。
插穗生根的部位可以分为:皮部生根型 . 愈伤组织生根型 . 混合生根型。
分株繁殖有有根蘖繁殖,吸芽繁殖,珠芽和。
承受接穗或接芽的植株称为砧木。
园林植物的繁育大致可分为有有性种子繁殖和无性营养繁殖两大类。
植物的再生能力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能扦插繁殖的基础。
一般规定辅助用地面积占总苗圃用地面积的20~25%。
种子的休眠类型分为:__初生休眠_ 、____次生休眠和综合休眠。
观赏树木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观赏树木: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休闲疗养胜地、城乡各类公园和园林绿地及室内盆栽应用,以绿化美化为目的的木本植物的统称。
2、植物双命名法:任何一个种的学名必须由“属名+种加名(种名)+命名人姓氏”3部分组成,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其他国文字表达。
3、生物学特性:观赏树木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周期各阶段的性状表现。
它包括观赏树木由种子萌发,经苗木、幼树,逐渐发育到开花结果,直至衰老死亡整个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
4、生命周期:观赏树木从种子、苗木、幼树、开花结果直至衰老死亡为止的全过程。
5、离心生长:观赏树木从种子萌发后,直至最大的树冠止,总是以根颈为中心,根不断向下和四周扩展,在土壤中形成各级骨干根和侧生根,茎干不断向上和四周生长形成各级骨干枝和侧生枝,占据愈来愈大的空间。
6、自疏:在根系离心生长的过程中,在骨干根上最早形成的须根由基部至根端出现逐步衰亡的现象。
7、自然打枝:地上部分由于离心生长,外围生长点不断增多,枝叶茂密,使膛内光照恶化,壮枝竞争养分的能力强,而使膛内早年形成的侧生小枝得到的养分减少,长势减弱,逐年由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萎的现象。
8、离心秃裸:在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
9、截顶(结顶):当树木生长接近在该地达到最大树体时,某些中心干明显的树种其中心干延长枝发生分叉或弯曲。
10、“树上长树”:当离心生长日趋衰弱,具有长寿潜伏芽的树种,常于主枝弯曲离位处,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树冠的更新,形成由徒长枝组成的新树冠。
11、向心枯亡和向心更新:在树木接近当地最大树体后,先从树冠外围枯亡,通过潜伏芽形成的新树冠的盛衰,逐步向以根颈为中心的方向枯亡和更新。
12、实生苗和实生树:以种子繁殖形成的苗木称实生苗,长成的树称实生树。
13、物候期(树木的年生长周期):树木每年随环境周期性变化而出现形态和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
一、名词解释(每名词2分,共20分)1.结实间隔期:2.播种品质:3.遗传品质:4.种实调制:5.净种:6.种子含水量:7.种子生活力:8.种子寿命:9.径根比:10.菌根:答:1.结实间隔期:树木结实两个丰产年相隔的时间(年)。
2.播种品质:指种子纯净、饱满、千粒重大、生活力强、发芽率高的品质。
3.遗传品质:是指种子保持原来的速生、丰产、优质的品质。
4.种实调制:将果实进行处理得到纯净种f的过程。
5.净种:将种子进一步纯化的过程。
6.种子含水量:种于中水分的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比。
7.种子生活力:种子品质检验中具活力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比。
8.种子寿命:种子在自然环境下保持存活发芽的时间。
9.径根比:苗木地上部分的鲜重与地下根系之比。
10.菌根:真菌与植物的根系形成的共生体。
二、简答题(每题2分,共20分)1. 苗圃技术档案的要求是什么?2. 苗圃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是?3. 建立苗圃要做的了作是什么:4. 导致种干休眠的内外因素是:5. 常用种子的消毒剂有:6. 常用种子的催芽的方法:7. 确定播种密度的原则是:8. 苗木越冬防寒的方法有:9. 苗木营养繁殖的特点是:10. 扦插生根的类型有:答:1. 苗圃技术档案的要求是什么?1.对苗圃的生产、实验和经营管理的记载,保证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每年进行记载、整理、分析,为下一年经营提供数据和报告。
3.应设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
2. 苗圃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是?1.苗圃基本情况档案。
2.苗圃土地利用档案。
3.苗圃作业档案。
4.育苗技术措施档案。
5.苗木生长发育调查档案。
6.气象档案。
7.科学研究档案。
8.苗木销售档案。
3. 建立苗圃要做的了作是什么:1.水、电、通讯的引入和建筑管理区的施工。
2.圃路施工。
3.灌水系统。
5.防护林带施工。
6.土地平整。
4. 导致种干休眠的内外因素是:l.种皮坚硬致密且厚以及具腊质层、油质层,不易造水透气,同而种子不能发芽。
园林植物育种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种质资源a)种质资源的概念、范围、类别;b)如何保护我国花卉种质资源;c)种质资源考察注意问题;d)种质资源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e)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分别在什么场合应用?第二章引种驯化a)试述简单引种与驯化引种的区别。
b)引种驯化的意义有哪些?c)引种时主导生态因子有哪些?d)引种驯化的原则是什么?e)引种驯化的基本程序?f)南树北移与北树南移在栽培上应采取的措施?g)引种中应注意问题有哪些?h)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是什么?第三章选择育种a)选择在育种中作用,特别是具有哪些创造性作用?b)举例说明三类选择类型;c)画图说明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d)说出几个分子标记技术;e)芽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是什么?f)图示选择育种的程序。
第四章杂交育种a)简述杂交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
b)如何进行花期调整和花粉生命力测定。
c)举例说明杂交方式。
d)远缘杂交的概念。
e)远缘杂交不育性表现及其克服方法。
第五章杂种优势利用a)简述杂种优势的概念;b)产生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c)怎么固定和利用杂种优势?d)试比较重组育种和优势育种的异同点。
第六章诱变育种a)说出几种射线的种类?b)辐射育种特点?c)举例说明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的差异d)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e)主要化学诱变剂种类和处理方法?f)试比较常规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异同点。
第七章多倍体育种a)多倍体诱导时注意问题?b)多倍体育种的技术流程;第八章品种登录、审定与保护a)品种登录、审定、保护的区别以及品种登录的作用?b)审定标准?c)授予品种权的条件?第九章园林植物良种繁育a)试述品种退化的原因及其机理。
b)防止品种退化各有哪些技术措施?c)良种繁育程序程序及关键问题?其中品种审定及品种繁育的具体内容?。
《观赏树木》课后习题《观赏树木》课后习题绪论1,什么是观赏树木?《观赏树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3,如何学好《观赏树木》?第一章观赏树木的分类1,观赏树木的栽培品种是如何命名的?2,按照对光照强度要求把分为几类?3,按照对温度的要求把观赏树木分为哪些种类?4,按树木的观赏性状分类,每类举出你所熟悉的两个树种?5,按树木的园林绿化用途分类,每类举出你所熟悉的两个树种?6,按树木的生长习性分类,每类举出你所熟悉的两个树种?第二章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1,列举十种秋色叶类树种2,列举双色叶树种3,列举树干枝呈红,白,绿色的树种4,列举十种果实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第三章观赏树木的习性1,城市环境因子对观赏树木有哪些影响第四章观赏树木的分布1,物候观测的意义2,树种规划的意义第五章观赏树木的园林应用1,单独栽培的孤植树应具备哪些条件?2,绿篱的园林功能?列举三种可作为绿篱的树种第六章针叶观赏类1,有哪些常见观赏松科植物?如何运用?2,有哪些常见观赏柏科植物?如何运用?3,有哪些常见观赏针叶植物?如何运用?第七章阔叶观赏类1,调查当地的开花灌木,了解其园林应用特点2,调查当地的秋色叶树,了解其应用特点第八章观赏竹类1,有哪些主要观赏竹类类型?如何应用?第九章棕榈类观赏树木1,有哪些常见观赏棕榈科植物?应用特点?第十章蔓木观赏类1,哪些常见观赏木质藤本植物?如何运用?答案要点1,赏树木: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的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统称为观赏树木观赏树木学:以园林绿化建设为宗旨,对观赏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为观赏树木学。
观赏树木的内容包括绪论,总论和各论三部分,总论进授理论和基本知识,各论讲授树木的识别,习性,繁殖及应用等2,中国观赏植物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第一章观赏树木的分类1,属名+种名+CV.栽培种名2,阳性,中性,阴性3,耐寒树种,不耐寒树种,半耐寒树种4,赏树形:雪松,油松赏花形:白玉兰,碧桃赏叶形:紫叶桃,银杏赏果形:枸子,金银木赏枝干形:红瑞木,白皮松赏根形:榕树5,独赏树类:南洋形,雪松行道树类:悬铃木,槐防护树类:杨,沙枣林丛类:水杉,侧柏花木类:郁李,榆叶梅藤木类:紫藤,凌霄植篱及绿雕塑类:大叶黄杨,圆柏地被植物类:铺地柏,平枝枸子屋基种植类:八角金盘,酒金桃叶珊瑚桩景类:五针松,榆树室内绿化装饰类:橡皮树,发财树6,乔木类:国槐杨灌木类:丁香,桃丛木类:迎春,枸子藤木类:凌霄,紫藤匍地类:沙地柏竹木类:竹子第二章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1,鸡爪槭,五角枫,茶条槭,樱花,漆树,黄栌,银杏,白蜡,栾村,悬铃木2,银白杨,胡颓子,铨皮烁3,红瑞木,白皮松,青桐4,平枝枸子,山楂,火棘,花揪,樱桃,金银木,南天竹,桂花,红瑞木,5,松竹梅6,梅花第三章观赏树木的习性1,城市环境因子对观赏树木有哪些影响?答:1,城市气候因子树木接受光量差异大,城市气温相对高,树木得不到充足的自然降水,城市空气有一定的污染2,土壤因子3,地上线路与地下小路对树木影响第四章观赏树木的分布1,首先,掌握了树木的季相变化,可以为观赏树木种植设计,选配树种,形成四季景观提供依据;其次可以为观赏树木栽培提供生物学依据。
园林苗木复习题园林苗木复习题园林苗木是园林设计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为园林增添了绿色和美丽,还能提供防风、保护土壤、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
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熟悉各类园林苗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园林苗木的复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加深对园林苗木的理解和记忆。
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苗木适合用于园林绿化中的景观树?A. 花卉苗木B. 果树苗木C. 灌木苗木D. 草本苗木2. 园林苗木的选用主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地理环境B. 气候条件C. 土壤类型D. 所需养护3. 在园林绿化中,下列哪种苗木适合用于做矮墙或矮篱?A. 灌木苗木B. 草本苗木C. 果树苗木D. 花卉苗木4. 下列哪种苗木适合用于园林景观中的草坪?A. 灌木苗木B. 花卉苗木C. 草本苗木D. 果树苗木5. 园林苗木的生长速度与下列哪个因素关系最为密切?A. 光照条件B. 水分供应C. 土壤肥力D. 温度变化二、填空题1. __________ 是园林苗木的一种常见繁殖方式,通过将苗木的枝条或叶片插入土壤中生根生长。
2. 园林苗木的根系主要分为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两种类型。
3. 园林苗木的树干是由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组成的。
4. 园林苗木的叶片形状多样,常见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等形状。
5. 园林苗木的光照要求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三个等级。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园林苗木的分类方式。
园林苗木可以按照其高度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苗木三类。
乔木通常高大,树干粗壮,适合用于做景观树。
灌木较矮小,树干相对较细,适合用于做矮墙、矮篱等。
草本苗木一般生长较低,适合用于草坪、花坛等地方。
2. 园林苗木的选用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园林苗木的选用应该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所需养护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