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汽车类说课大赛作品:汽车发动机活塞环安装工艺学习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605.50 KB
- 文档页数:4
汽车发动机活塞环安装工艺说课稿《汽车发动机活塞环安装工艺》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名称是“小拆装”蕴含“大学问”教学系列之汽车发动机活塞环安装工艺~所谓“小拆装”蕴含“大学问”教学系列是我们结合学校国家级示范专业建设基础上~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成果~这是我们相关成果照片~目前~我们已成功申报为2012年浙江省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项目。
下面我将以一节课的形式~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我们这次教学改革的亮点:大家都知道~我们所面对汽修专业学生~言语、行为都存有不足~而我~这次所面的汽修班学生~共有24人~专业基础一般~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比较欠缺~但他们喜欢动手~60%的学生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能够完成简单的拆装操作~所以~在这次课堂设计上~我采用了情景化导学~模拟企业汽车维修场景~“让学生站着上课”~在站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下未来修车感受~是累~还是苦~同时~把课堂搬到车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实行做中学。
在结合这样的设计思路~在教材选用上~我主要参照浙江省汽修课改教材《汽车构造与拆装》~本堂课所涉及知识是汽车构造与拆装课程的主要学习项目之一~同时,我们专业组成员先后走访10多家当地汽修厂~收集了30多个关于发动机典型的故障案例~在资深汽车维修师傅指导下~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普遍认为汽车活塞环安装是汽车机修工的岗位必备技能之一~对此~结合以上四个方面的考虑~我对本次知识要点进行了处理:设置一个“小拆装”,活塞环安装不到位~怎么办~会有什么影响,,~让学生从中挖掘出“大学问”~就是如何培养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汽车部件拆装技能。
所以~在目标设置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理念~要使学生成为一个“会说、会写、会做” 的人~所谓会说~让学生通过此次课~能够说出活塞环作用及安装流程是什么~会写~让学生让学生通过此次课~能写出活塞环安装的技术要求~会做~让学生能正确、规范地活塞环安装操作~因此~对于学生的三个方面能力培养~也正是此次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任务三活塞与活塞环的拆装与检测【任务导入】一辆2010年1.3L长安福特嘉年华轿车,行驶了100000公里,发动机烧机油现象明显,来到4S点进行维修。
【任务分析】发动机烧机油故障主要是由于汽缸盖和曲柄连杆机构中的活塞密封不严造成,主要检查活塞及活塞环的状况,因此需要对发动机两大机构之一的曲柄连杆机构进行拆卸检修。
【建议学时】15学时【教学组织】【学习资讯】1、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曲柄连杆机构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是将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压力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压力直接作用在活塞顶上,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
经活塞销、连杆和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大部分由曲轴后端的飞轮传给传动系中的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汽车时传给液力变矩器);还有一部分通过曲轴前端的齿轮和带轮驱动本机其他机构和系统。
发动机工作时,曲柄连杆机构是在高温、高压、高速和有化学腐蚀的条件下工作的。
由于曲柄连杆机构是在高压下作变速运动,因此,它在工作中的受力情况很复杂。
其中主要有气体作用力、运动质量的惯性力、旋转运动件的离心力以及相对运动件的接触表面所产生的摩擦力等。
2、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
图3-1 曲柄连杆机构组成1)机体组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气缸套和气缸垫等不动件组成。
气缸体是发动机各个机构和系统的装配基体,并由它来保持发动机各运动件之间的准确位置关系。
气缸体的上、下两个平面用以安装气缸盖和油底壳,气缸体承受较大的机械负荷和较复杂的热负荷,因此,要求气缸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耐热性及耐腐蚀性等。
油底壳的主要功用是储存机油并密封曲轴箱。
其内部有防止机油过分激荡的稳油档板。
为了保证在发动机纵向倾斜时机油泵仍能吸到机油,油底壳后部或前部一般做得较深,并在其最低处装有放油塞。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说课材料说课:张新国单位:大连市交通口岸学校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大连市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名教师,我叫张新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
继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07年超过870万辆,2008年达到930余万辆。
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
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
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
这给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一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及依据、说学法及依据、说教学过程及设计和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同时也恳请各位老师指导和批评。
(一)教材分析为了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企业,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培养汽车维修初中级专门人才的新模式。
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
我们学校汽车运用专业已有60余年历史,近年来以汽车市场为向导,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汽车维修行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掌握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技能在职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企业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
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培养目标,学生能否真正掌握基本的汽修技能。
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选用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全国“xx杯”汽车运用与维修类大赛特等奖作品教学设计精品模板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创新杯”说课比赛单位:姓名:说课名称: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授课类型:一体化课程资料类别:教学设计《活塞连杆组的拆装》【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授课教师【授课时间】【课时】4课时【授课班级】13汽制5班,45人【授课类型】一体化课程一、【课题】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二、【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知识技能基础教学对象为中技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二年级学生,接受了一年的技校教育,对汽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应多举实例进行分析归纳来进一步培养。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大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数学物理基础知识较弱,而且欠缺学习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应在课堂上多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多进行实物教学,通过现场实操训练的方式让同学们把教学内容从感官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们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本课程采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沈云鹤主编。
2、教学内容“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一个教学任务。
这个学习任务包含活塞连杆组的功用与工作条件、活塞的结构、活塞环的类型和结构等主要教学内容,并从中学习了如何对活塞连杆组进行检修和装配的实操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一个完整的的工作过程把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结合在一起,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3、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该节内容是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后,所要认识的活塞连杆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涉及到一些关于曲柄连杆机构的总体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活塞连杆组重要作用,并对日后进行发动机大修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发动机典型故障中,如:排气管蓝烟、机油消耗量过高、发动机动力不足、发动机起动困难等故障现象都有可能是活塞连杆组工作不良引起的,所以活塞连杆组的检修是汽车维修中典型的工作任务之一。
课题:活塞环的安装
第二组 4号
2014年11月18号
任务设计
本节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自主学习;以任务为载体,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团队学习等方式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操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课题,提高动手操作技能的目的。
任务概要
任务组织流程图
[归纳总结] (3min):
1、 各小组根据工单分别进行总结:活塞环的分类,安装顺序及方向。
2、 认识了构造,理解了原理,掌握了拆装。
3、教师总结评价
[布置作业] (2min): 1、请写出活塞环的分类。
2、请写出安装顺序。
3、请画出活塞环的互相错开角度。
课后记要:
1、目标达成反馈
2、任务反思
3、通过动手拆装,认识构造,理解原理,最后达到熟练操作。
板书: 活塞环的安装
一、活塞环安装的具体要求:1、有标记面向上; 2、开口错开规定角度。
二、活塞环安装的注意事项。
(四点) 三、活塞环为什么不能对口? (拓展)
1、明确任务/获取信息
2、制定方案
3、具体操作
4、认识、安装
6、总结归纳 5、评定反馈。
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发动机活塞的拆装与检修仿真实训》说课稿参赛学校: XXXXXX学校参赛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姓名: XXXX2015-5-7市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修仿真实训》,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介绍本节课的设计思想,请各位专家指正。
(1)(注:斜体字为PPT讲稿)一、说教材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行之,明也”。
今天我们倡导“做中教,做中学”看来正是追寻求学的最高境界。
(2)课题来源: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对应→学习领域(即《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对接→项目任务(即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修)(3)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项目任务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汽修类通用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项目二发动机两大机构、任务1 曲柄连杆机构、实训二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修。
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修实训,是本课程重要的实训项目;也是省市中职学校汽修技能大赛个人维修技能比赛项目的备赛项目;也是湖北省汽修单招升学考试技能部分应会技能的备考项目。
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4)2.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对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及学校实训条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仿真实训软件和多媒体信息平台完成教学任务。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活塞连杆组的作用及结构特点;掌握活塞连杆组的组成。
能力目标:掌握活塞连杆组正确的拆装方法及拆装工艺;掌握活塞连杆组检修的测量项目、使用量具、测量标准、测量方法;了解用专用工具、量具使用方法。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工作保护意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润滑系》说课材料一、学习任务的设计某客户的大众新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驾驶不当,碰伤底盘,油底壳受损变形。
维修拆装员经检查后,向客户承诺90分钟的交车时间,向车间递交维修保养工单,维修人员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油底壳的更换及集滤器的检查。
①学习需要:“发动机润滑系”是汽车发动机这一学习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习发动机润滑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为以后从事汽车维修这一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所以我们设计的该学习任务。
以实践为起点,通过任务驱动,联系实践性知识,进而掌握工作过程知识,这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②学习内容:本课学习任务的确定基于实际工作过程汽车油底壳的更换,根据工作过程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发动机润滑系的检修,再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本学习任务发动机润滑系。
主要参考教材有《发动机维修》、《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构造》等汽车专业书籍,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具备汽车维修服务的技能。
本课题《发动机润滑系》为2学时。
③学习风格:职业中学的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难度很大。
但是学生喜欢动手,喜欢团队协作,喜欢在工作情境中学习,为此,我们设置了相关的学习情境,并准备了发动机台架、拆装工具等设备,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传统教学在教育政策上强调精英教育,只注重归纳、演绎、分析、综合,不利于学生人格的整体发展,无法提供企业欢迎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以后的行为变化,因此知识与技能这样的结果性目标可以是一个行为目标,其基本要求是可观察和可测量,学习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与技能绝大多数能够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作用和组成,根据学习资料能够规范地对油底壳进行拆装,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润滑系的油路,并且判断各组讲解人员的可取和不足之处,找出缺陷的原因,进行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