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2
自制教具说明书单位东阿县大李联合校教师李存锋一、教具名称:“菠萝”手工笔筒模型二、教材分析: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变废为宝》一课,课本中利用八幅范例作品来启发学生,联系周边可以搜集到的各种废旧物品、材料,通过自己的创意设计,把它们变成可以利用的手工艺品和装饰品等,课本范例作品有限,我做这个模型,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动手制作欲望,达到引导、开拓学生眼界和示范演示的教学初衷。
三、材料与制作:1.材料:废旧书本(约50多张,同等大小的,纸张与课本纸厚度相当,不要太薄)、卡片纸或较厚的纸一张。
2.工具:小刀,圆规,剪刀,胶水或胶棒。
2.制作过程:(1)把书本拆开,每张以长的中线为折叠线,反复折叠三次,把一张纸叠成厚厚的八份小的长方形。
如下图:1、2、3,均为沿着双箭头长方形长的中线进行折叠。
(2)用小刀将这八份小长方形纸裁剪开。
(3)把每一个裁剪开的小长方形按照下面步骤进行折叠,做出有两个小插孔的三角形。
(4)用同类方法大量折叠三角形,然后将两个折好的三角形并在一起, 将另一个三角形插在中间。
(5)不断插接到50个三角形左右,连接成环形作为底座。
在底座的外延,再不断添加三角形,将第三个三角形插在两个并排的三角形的中间位置。
插到四五层左右,即可翻转向上插接,到一定高度即完成。
(6)用圆规估测出笔筒底座的半径,在选好的卡片纸或硬纸上画圆裁剪下来用胶水或胶棒粘贴在笔筒底座上,笔筒制作完成。
3.完成图。
四、教具使用说明:1、将菠萝手工笔筒模型进行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
2、通过展示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叠纸插接的方法和规律。
五、效果分析菠萝笔筒模型样式新颖,构思巧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动手操作欲望。
笔筒模型可以弥补课堂屏显图片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循环展示让学生近距离和多角度的了解菠萝笔筒的结构和表现原理,更直观,生动。
菠萝笔筒取材非常容易,实用性强,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长期保存性。
龙江县第六届中小学师生自制教具作品技术资料
一、自制教具名称请物投掷靶使用学科小学体育作者
张景明教师
二、指导教师:杨菊霞
三、单位(公章)校长签字:
四、教具结构简图
五、仪器特点及用途:方便快捷,轻便,用于展示,通知,和学生的投掷项目。
六、制作材料:铁管和铁皮
七、制作方法:铁管和铁皮焊接
八、使用方法:把铁腿打开45度,放置可以清晰看见饰板上的东西,而且可用于纸卡的展示活动,用吸铁石就以放置。
学生可用于投掷轻的沙包,或小的吸铁石来投准。
数学教具制作说明书一、介绍数学教具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制作数学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数学教具的制作过程,让您能够轻松制作出精美实用的教具。
二、准备材料1. 木板或卡纸:用于制作教具的主体部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材料的厚度和尺寸。
2. 手工刀和剪刀:用于剪切和修整材料。
3. 尺子和铅笔:用于测量和标记材料。
4. 胶水或胶带:用于固定材料的连接部分。
5. 彩色纸和颜料:用于装饰教具,增加视觉效果。
三、制作过程1. 设计教具结构:根据教具的功能和要求设计教具的结构,可以在纸上绘制草图进行初步规划,确定所需材料的尺寸和形状。
2. 制作教具主体:根据设计好的结构,使用手工刀和剪刀将木板或卡纸剪切成适当大小的形状。
如果需要多个部件,可以分别剪切并标记好。
3. 连接部件:使用胶水或胶带将教具的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牢固。
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夹子或其他工具辅助固定,以防止材料移动。
4. 细节处理:修整教具的边缘和连接处,使其更加平滑。
同时,可以使用砂纸等工具对木板进行打磨,增加触感和质感。
5. 装饰教具:使用彩色纸和颜料对教具进行装饰,增添视觉效果。
可以根据教具的不同功能进行创意设计,例如在教具上绘制几何图形或填充数学符号等。
6. 检查和测试:完成教具制作后,仔细检查是否有松动或错误的部分。
测试教具的功能和效果,确保其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工具时的安全,避免伤害自己或他人。
使用锋利的刀具时要小心操作,防止误伤。
2. 创意设计:可以根据教具的功能和使用场景进行创意设计,使教具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
不仅要追求美观,还要注重功能的完善。
3. 耐用性:选择耐用的材料制作教具,尽量避免容易损坏或变形的材料。
同时,在连接部分加固时要确保牢固可靠,以提高教具的使用寿命。
五、总结通过制作数学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中小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说明书
成绩1教具名称
教具制作人情况
姓名刘明茂性另y女考号157使用学科
XSX专业数学教育
教具
装置图
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特点:简单易明,操作性强 用途: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KT 板,四个图钉,三根细线(两短一长),量角器,直尺, 笔 1. 使用直尺和量角器在KT 板上画一个量角器; 2. 在一个图钉上缠三根细线,并把图钉钉在KT 板的量角器中 心; 3. 把三根细线的另一端也分别绑上图钉。
1. 把其中短的一根细线和长的细线分别转动至 30度(可以任 意取角),并钉在KT 板上,请学生观察说出结果; 2. 取下长细线,转动另一根短细线至 60度,并钉在KT 板上,
请学生观察说出结果;
3. 取下第一步的短细线,换上长细线,与60度的短细线比较,
请学生观察说出结果。
教具特点
及用途
制作材料
制作方法
使用方法。
My favourite food——小学英语自制教具使用说明全南县陂头镇陂头中心小学曾新娣一、制作说明:1、使用材料:大白纸一张,水彩笔一盒,固体胶,剪刀,卡纸3张。
2、制作过程:用水彩笔在卡纸片上书写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单词和句子,把它们裁剪下来。
然后再白纸上画上食物单词的简笔画,然后把实物图片和单词卡片贴在大白纸上。
本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使用安全,造价低廉,有兴趣的同行可以自己尝试制作。
作品见下图: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 My favourite foodI’d like …图一cabbage 图二fish图三tomatoes 图四pork图五mutton 图六green beans图七eggplant 图八tofu图九potatoes 制作者:全南县陂头小学曾新娣二、使用说明:使用方法一:学单词,作为教学卡片学句子,作为教学卡片例如:What’s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 ?I like cabbage.使用方法二指食物,读单词单词和句子分开练习,看学生的程度和具体情况。
刚开始可以是教师说指令,学生读指定的食物和单词后,让学生来下指令,学生读。
为了增强趣味性,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
笔者曾经尝试过,效果不错。
使用方法三:看谁记得多,记得对。
就是让学生连续看5个或者更多的食物单词,然后,不看教具,让学生说出看过的单词;食物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将食物与单词相结合,进行教学巩固。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一次看的食物或单词的个数可逐渐增加。
这样,一方面,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习变得有挑战性、有趣味性。
总之,通过游戏,摆脱机械操练,把枯燥的字母和数字教学,变得有趣、生动。
利用各种活动形式,巩固复习字母和数字,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
三、适用范围:小学英语PEP 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及六年级总复习。
自制教具说明书
班级:09物理学本科姓名:张勇学号:090800052
一.教具名称:测最大静摩擦力
二.所需材料:易拉罐,气球,量筒,天平
三.教具原理:
制作方法及装置图:如图所示,把气球放入一易拉罐内,吹气,注意不要吹太大,适合即可。
把口扎紧。
在易拉罐的小孔中加水。
用手拿着气球的上部向上提,由于摩擦力的缘故,铁桶及重物也被提起来。
将水的逐渐增多,看看提起多重的水时铁桶刚刚要滑下,就可以知道铁桶与气球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有多大。
用量筒两处水的体积和易拉罐的重量就知道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本教具也可以定性的判定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将气球吹气,不同体积后对其最大静摩擦力测量对比得
出结论
四.制作中的注意事项(包括遇到的困难、有什么技巧等等)
五.教学应用:(如果有的话,说明能用于什么学习内容的教学,以及如何教学)
测最大静摩擦力定性的判定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评分标准: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权重(%)评分科学性仪器制作原理是否科学,有无错误20
趣味性科学有趣,能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20
实用性简单教具说明大问题,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学
生难于理解的问题
20
取材取材容易,易于推广,贴近生活15 使用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见性好10 外观与制作工艺外观精美,赏心悦目,制作精良10 创新性是否原创 5 总分100。
组长:念伟组员:郑清清章诗琦李昕洪林鹤材料准备:林鹏辉本作品为水陆两用车模型,操作简单,让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得便利无需。
结构在结构上,本作品结构完全由本制作组原创,决无抄袭!材料本作品的材料有许多废物利用,如:空笔芯瓶盖废旧电器电线废旧玩具部件,低碳环保。
小制作结构示意图小制作零件示意图1篇二:科技小制作说明蒙阴县小学生科技小发明(制作)作品说明书篇三:简单地说明小制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训练目标:1、初步了解这类说明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结构和基本写作方法。
2、初步学习写作这类说明文。
训练重点:初步掌握这类说明的写作方法。
训练要求:1、把小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工具和制作的过程等说明清楚。
2、题目自拟。
3、500字左右。
训练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动手制作一个小工艺品或者其他物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前几天,老师请大家回去亲手做个小制作,相信大家会有惊人的表现。
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制作展示出来。
提名说你制作的什么?(只说物名,并出示一下物件)2、今天的作文课,老师想让你们用文字形式将制作过程写成文章,向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也好让有兴趣的同学回去试一试。
二、知识链接合作学习,讨论明确:①说明小制作一般包括哪些内容?一般包括制作所需的材料、工具以及制作的步骤、方法等,有时还需要讲清制作的原理,并交代制作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②说明小制作一般用哪些方法?一般情况下按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说明。
总说部分先说要制作什么,有什么重要性和意义;分说部分分别介绍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明确题目简要介绍一个小制作四、合作审题明确:1、要介绍这个制作,更要介绍其制作过程。
2、这是一种说明文,在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上有讲究。
五、口头训练1、各同学展示并简介自己作品的特点、可爱之处。
2、各同学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请其他同学试着复述。
六、构思点拔1、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基本结构一般是总分结构;2、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内容主要包括简介,制作用料和工具,制作过程。
自制教具说明栾城二中10地理科学王博
教具名称:模拟地球仪
制作背景: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地球仪,从而使地球运动的自转的这部分知识得不到直观的呈现。
制作用具:水杯一只(形状为近似圆柱状、大小不限)
简单制作:(无过程)
教具特点:取材方便,使用快捷,覆盖性强,简易直观。
使用说明:将水杯竖直立于桌子上,使其杯身沿自左向右方向转动,模拟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保持杯子的转动,分别从杯顶和杯底观察杯子的旋转方向,从而可以直观的观察出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的特点。
中小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说明书
成绩
教具名称井底之蛙
教具制作人情况姓名廖新性别男考号701
使用
学科
XYW 专业体育教育
教具装置图
教具特点及用途特点:制作简易且能丰富整个教学过程
用途:教学过程中,展示出井底之蛙,并让学生透过井口看事物,体会井底之蛙的见识短浅。
制作材料一张绿色KT板、一张红色皱纹纸、白色吹塑纸、卷筒纸卷心、绿色卡纸
制作方法1、用卷筒纸卷心做成井口,用彩纸作为井口的墙纸,用透明胶粘贴在绿色KT板上。
2、绿色彩纸剪成草堆,用双面胶粘贴在绿色KT板上面。
3、用红色皱纹纸折叠成六朵小花,分别粘贴在草堆上。
4、用白色吹塑纸减两朵云,将剩余卡纸剪成条状,把云朵支撑起来,并将另一端贴在绿色KT板上。
5、用红色彩纸减太阳,将剩余卡纸剪成条状,把太阳支撑起来,并将另一端贴在绿色KT板上。
6、将井底的一块圆形绿色KT板剪成活动状,将折叠好的青蛙粘贴在井底,再将圆形底板放回原处。
7、将画好的小鸟减好之后粘贴在井口。
使用方法。
自制教具说明
1、教具名称:竞争合作演示教具
2、材料:细口玻璃瓶1个、铁钉3个、细线若干、细水管一
根
3、简单制作:
(1)设计意图:在讲授《竞争!合作!》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体验加深
对“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理解。
所以设计
该教具。
(2)设计步骤:①将细线系在铁钉的中上部
②然后把铁钉放在细口瓶内,
③细线的一端搭在细口瓶外部
④将细水管的一头放在细口玻璃瓶中
4、教具特点:制作简单,所有材料全都是现成的,无需进行加工
操作方便简单,操作时演示时水管匀速注水,测试
者各持一线。
第一部分:测试者依次将铁钉从细口瓶中拉出来
第二部分:加入竞争环节,在有限时间内,同时向
外拉出铁钉
5、运用对象:在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竞争!合作!》一课中做演
示。
自制教具说明第一篇:自制教具说明教具名称:测量仪制作单位:xx小学制作人: xxx 制作材料:三合板木条设计意图: 该测量仪用于小学数学中画各种几何图形,如:直线、角、平面图形。
还能测量线段长度、角的大小。
还可用于自然课中测量太阳高度等。
使用说明:1、用于测量线段长度时,具有三角尺的功能。
2、测量角的度数时,角的一条边和0度刻度线重合,木条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可以准确地测出角的度数。
3、画平面图形时让木棒和任意度线重合,可画出任意和此度数互补的角。
4、另外加上一个吊锤,一个底盘就能测量太阳高度了。
第二篇:自制教具说明[模版]简单制作1.首先用笔和直尺在硬纸板上画出四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2.用笔在从左面开始数第三个正方形的下面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3.用笔继续在这个正方形的上面也画出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4.用剪刀沿着笔印剪下来。
5.然后按每个正方形的印痕折叠出来6.最后用胶带把每个正方形边缘粘合在一起,正方体就完成了7.首先用笔和直尺在硬纸板上画出四个相同大小的长方形8.用笔在从左面开始数第三个长方形的上下两面分别画一个以长方形宽为边长的正方形。
9.用剪刀沿着笔印剪下来。
10.然后按每个正方形的印痕折叠出来11.最后用胶带把每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缘粘合在一起,长方体就完成了12.用以上制作方法制作四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
13.最后以四个正方体两两分组作两个桥墩,一个长方体作为桥面粘合成一个小桥。
14.用以上制作方法制作三个正方体和两个长方体,最后将三个正方体每个单独作为桥墩,两个长方体纵向粘合在一起作为桥面与桥墩构成一个小桥。
三教具特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构思巧妙,演示的现象特别明显新鲜和奇特。
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吸引力。
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运用对象七年级学生第三篇:自制玩教具玩法说明小二班自制玩教具名称:有趣的多变娃娃主要材料:五块泡沫板、不织布、彩色鞋带制作人:党敏、李淑、鲁甜甜、苏亚丽玩法:四面泡沫板上有四个不同的人物头像,分别为两个小男孩儿两个小女孩儿。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自制教具的制作与说明
一、教具名称:直径弦所对的圆周角是90度
二、制作人单位、姓名、邮编:
三、教具装置图
四、特点及用途:
1.特点:
2.用途:说明圆的直径所对圆周角是90度
五、制作材料:塑料KT板,大头针,线
六、制作方法:先在红色板上做一个圆,再以圆的直径为斜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用黄色板作为底板垫在下面,用一颗大头针把三角形固定在底板上,三角板可绕大头针旋转,再把圆固定在三角板上面,并且三角形的斜边恰好是圆的直径,用一颗大头针将线的一端固定在三角板斜边的一端。
七、使用方法:在圆周上任取一圆周角,用大头针和线将此圆周角表示出来,将直角三角形绕斜边上的大头针旋转,使三角形的直角刚好和所取圆周角重合,再在圆周上任取圆周角,重复上述方法。
源-于-网-络-收-集。
玩具儿童手工制作说明书一、材料准备在开始制作之前,我们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以下是制作这款玩具所需的材料清单:1. 彩色纸张: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等,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2. 剪刀:一把锋利的剪刀,用于剪纸。
3. 胶水:具有粘合力的胶水,可选择棒状或者液状。
4. 铅笔:用于在纸张上进行标记和勾画。
二、制作步骤1. 制作基础形状首先,我们需要先制作出玩具的基础形状。
根据你想要制作的玩具种类选择相应的彩色纸张,然后使用剪刀将纸张剪成适当大小的形状,例如矩形、圆形、三角形等。
注意确保剪好的形状整齐无毛边。
2. 绘制细节部分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剩余的彩色纸张制作玩具的细节部分,例如玩具的眼睛、嘴巴、鼻子等。
使用铅笔在彩色纸张上画出所需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将其剪下。
3. 组装玩具现在,我们可以开始组装玩具了。
将基础形状和细节部分按照个人喜好进行拼贴,使用胶水将它们粘贴在一起。
确保每个部分粘合牢固,以保证玩具的耐用性。
4. 完善细节在玩具制作完成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细节,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使用彩色纸张制作出玩具的眉毛、耳朵、手脚等部分,并进行粘贴。
同时,还可以使用铅笔在彩色纸张上画出玩具的表情等细节。
三、注意事项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剪刀时要小心,避免伤到手指。
2. 使用胶水时要注意不要弄脏纸张。
3. 在剪纸、粘贴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手部和工作区的清洁,以免影响工作效果。
4. 如果是低龄儿童在制作,请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四、玩具保养与清洁当玩具制作完成后,我们也需要注意玩具的保养与清洁工作,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以下是几个简单的注意事项:1. 避免将玩具暴露在阳光直射下,以防褪色。
2. 定期清洁玩具表面的灰尘和污渍,可使用柔软的湿布擦拭。
3. 当玩具出现破损时,及时修复以防进一步损坏。
通过以上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制作这款玩具的方法。
希望你能够动手尝试,制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玩具!祝你玩得开心!。
自制教具的文字说明
一、教具名称:启普发生器
二、使用材料
一个广口瓶、一个胶塞、打孔器、一个注射器、一个小塑料瓶、弹簧夹、一截橡胶管、两个玻璃导管、若干根铁丝、剪刀等
三、简单制作
用打孔器给胶塞钻两个孔,一个孔上插注射器,另一个孔插带胶塞的导管。
用剪刀在小塑料瓶底部剪几个小孔。
用铁丝将小塑料瓶连接在注射器的活塞上。
用橡胶管将两个玻璃导管连接,然后将弹簧夹夹在橡胶管上。
这样一个简易的启普发生器就制作成功了。
四、使用方法:在打了孔的小塑料瓶中加入固体药品,酸直接加在广口瓶中。
打开弹簧夹,压下注射器的内管(即活塞),使带孔的小塑料瓶伸入液体中,这样小塑料瓶里的固体药品就和酸接触,从而发生反应。
关闭弹簧夹,稍等片刻,注射器的内管在压力作用下升起,带动着打孔的小塑料瓶共同上升,从而使固体药品和液体脱离,反应停止。
五、教具特点:
这个教具设计具有简单性、易行性、美观性,操作起来方便、可行,并且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所使用的材料简单易得,可以拆洗,相对传统的启普发生器更方便使用。
传统启普发生器的原理是使液体排出。
此装置的原理是使固体脱离液体,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教具用途:
该教具用于化学反应中的固体和液体产生气体的反应,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氢气等
七、运用对象:八年级学生
29。
中小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说明书
成绩
教具
名称
教具制作人情况姓名性别考号
使用
学科
专业
教具装置图
教具特点及用途特点:色彩艳丽、丰富,教学目的直观,简单易懂,具有开放性多元性
用途:用于幼儿园英语角,帮助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创设有趣的、丰富的环境让幼儿在快乐游戏中学习,发挥其教育性、学习性的功能。
制作
材料
KT板、卡纸、瓦楞纸、双面胶、胶水、泡沫双面胶
制作
方法
采用剪贴的方式,将图案剪好后再贴在KT板上
使用
方法
幼儿可用于游戏、展示自己、与同伴交往与此同时学习英语
说明:1.请用标准A4纸誊写。
要求文字简洁、字迹清楚,使用国际单位制;2.“制作方法”
和“使用方法”一定要尽可能详尽叙述,并用图示加以说明;3.文中请按图1、图2、……顺序依次标出图位,图可附文后。
附图请用黑墨白纸精确描绘,请务必注明尺寸,图中注释应与文稿一一对应。
4. “使用学科”按所应用的领域段划分(1)小学:语文(XYW)、数学(XSX)、科学(XKX)、音乐(XYY)、美术(XMS)、体育(XTY)、综合实践活动(XZH);(2)中学:语文(YW)、数学(SX)、科学(KX)、物理(WL)、化学(HX)、生物(SW)、地理(DL)、通用技术(TY)、信息技术(XX)综合实践活动(ZH)、音乐(YY)、美术(MS)、体育(TY);(3)其他(QT)(如:特教(TJ)、外语(WY),通用设备(T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