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9-2020年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8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A.惦.记(diàn) 翌.日(yì) 哄.堂大笑(hōng)B.蓦.然(mò) 山涧.(jiàn) 自出心裁.(cái)C.教诲.(huì) 栈.桥(zhàn) 不折不挠.(náo)D.气氛.(fěn) 热忱.(zhěn) 强.词夺理(qiǎng)[解析]热忱(chén),故选D。
(出自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B)A.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
D.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解析] A.涛涛——滔滔(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列夫·托尔斯泰》)C.决——绝(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苏州园林》)D.莫——漠(出自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论教养》)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解析]A.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追求更好。
(出自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B.“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笑出来。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 ;C“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郫都区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A和B卷。
A卷100分,B卷50分,全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
其中试题卷6页,答题卡4页。
3.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题。
4.请将第Ⅰ卷1-8小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题号的位置上。
5.在答第Ⅱ卷和B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6.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应和(hè)酝酿(liàng)舒活筋(jīn)骨B.贮(zhù)蓄池哇(qí)水波粼粼(lín)C.憔悴(cuì)霎(chā)时莅(1ì)临人间D.匿(nì)笑攒(gǎn)成花团锦簇(cù)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受够了冷洌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
B.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恃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C.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渔塘走去了。
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3.下列句子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己是花枝招展,鸟儿也回来了。
B.意志消沉的史铁生答应坐轮椅去看看北海的菊花,这令母亲喜出望外。
C.一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一种敬慕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D.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应该这样做啊。
4.下列向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B.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C.“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否发展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中考评卷已经采用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的酌情扣分。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25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8分)分q别l ì临不求sh è解 确凿.( ▲ ) 贮.( ▲ )蓄 粗犷.( ▲ ) 人迹罕.( ▲ )至 2. 古诗文默写。
(10分)(1)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 ▲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 ▲ 。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4)夜发清溪向三峡, ▲ 。
(李白《峨眉山月歌》)(5)正是江南好风景, ▲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子夏曰:“ ▲ , ▲ ,仁在其中矣。
”(《论语》)(7) 《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 , ▲ 。
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4分)开学那天,在一群报到的新生当中,我注意到一名女学生眼皮异常浮肿,肿胀处红红的,好似戴了一个怪异的眼罩。
我趋前,( ▲ )(关怀、关心)地探问,万万没有想到,她竟一脸不耐烦,粗声粗气地回答:“过敏啦!”说完,掉头便走。
对于她这种毫无礼貌的反应,我与其说生气,不如说纳闷儿。
不久后,她在呈交上来的日记里吐露心声:“由于对某种迄今还查不出来的食物过敏,我的两边眼皮肿得好像塞进了两个彩色气球。
已经两年多了,医生束手无策,我难过得很。
偏偏许多好事之徒不停探问,把我看成一个怪胎。
有时,我真难堪得想扯对方的头发!”看到这样的文字,我摇头叹息,这个女孩子,也太不懂事了,怎么竟将别人的关心看作“好管闲事”呢?我觉得她不但眼皮敏感,连心也敏感。
几个月后,我在烹饪时,不慎烫伤了手臂,留下了一个颇大的疤痕。
旧友新交,无不殷殷探询。
开始时,我总是耐心地解释、再解释,然而渐渐地不行了,同样的话讲了又讲、说了又说,着实厌得嘴巴抽筋。
后来,索性在手臂处贴了一块胶布,有人关心探问时,我便笑眯眯地说:“我昨天去献血啦!”对方骇然惊问:“怎么会在手臂上这个部位抽血呢?”我又微笑应道:“这就叫做不同凡响嘛!”看对方的疑惑表情反而成了我的(▲)(乐趣、兴趣)。
成都市2019-2020年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10_修辞手法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写出下列各句话的修辞手法1.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玷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
(__________)2.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__________)3.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
(________)二、语言表达2 . 按要求写句子。
(1)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很优厚,梅兰芳拒绝了。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_______________(2)豌豆按照它们在家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用拟人的方法写一写别的蔬菜)_______________(3)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仿写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3 . 照例写句子,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例:小鸭子(飞快地)游到了小公鸡身边。
1.小鱼儿在荷叶下(_______)游来游去。
例:小白兔割草。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2.小猴子摘桃子。
小猴子(_______)摘桃子。
小猴子(_________)(_________)摘桃子。
三、现代文阅读4 . 课外阅读。
班长脸红了陈千穿上雪一样白的的确良衬衫,红着脸,悄悄地站在妈妈用的穿衣镜前,对着镜子,扯了扯衣角,拉了拉衣领、袖口……直到自己觉得衣服合身后,才高高兴兴地背上书包,一路小跑地向学校奔去。
陈千和李华同桌。
李华是班长,已端端正正坐在课桌前读书。
陈千走到座位上,从肩上取下书包,不料手一抖,“哗啦”一声,一失手将李华桌边的文具盒碰翻了。
文具盒掉在地上,钢笔、蜡笔、圆规、直尺……sǎ()了一地。
陈千见了,忙说:“对不起,李华,请你原谅。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第Ⅰ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惦.记(diàn)翌.日(yì)哄.堂大笑(hōng)B. 蓦.然(mò)山涧.(jiàn)自出心裁.(cái)C. 教诲.(huì)栈.桥(zhàn)不折不挠.(náo)D. 气氛.(fěn)热忱.(zhěn)强.词夺理(qiǎng)【答案】D【解析】【详解】D. 气氛.(fēn)、热忱.(ché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 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
D.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答案】B【解析】【详解】A. 涛涛白浪—滔滔白浪。
C. 俭朴—简朴。
D. 莫不关心—漠不关心。
故选B。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 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答案】C【解析】【详解】A.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B.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
C.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C句形容“峨眉山的猴子”不恰当,使用有误。
D.耐人寻味,意思是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ABD项使用正确。
故选C。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 着力着急着手成春不着边际B . 处置处所泰然处之处心积虑C . 和谈和睦和衷共济一唱百和D . 强迫强使强词夺理强人所难2. (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刻画恶运守侯了无痕迹B . 侥幸无聊消耗黯淡无光C . 纯脆废墟分量刻骨明心D . 嵌入无耐考察道行逆施3. (2分)(2017·湖南)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 . 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 . 5月22曰,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D . 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4. (2分)(2011·咸宁)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既加冠”中的“加冠”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黄发垂髫”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
B .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春秋.上面这幅对联,对仗非常工整。
C . 生活中的假恶丑与真善美相对立而斗争,相依赖而共存,我们不能因为幼稚的爱憎而一味向往、追求那美好而虚幻的世外桃源.上面这句话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
D .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上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5. (2分) (2017七下·涿州月考)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________。
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
四川省成都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的作者是艾青,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B.《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的作品,选自《朝花夕拾》。
C.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例如“千里共婵娟”中“婵娟”代指“月亮”,“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代指“史册”。
D.“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
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
【答案】C【解析】【详解】“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A项有误,《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B项有误,《故乡》选自《呐喊》;D项有误,“左迁”指贬官。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
“数九”是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
B.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C.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D.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到“莲,花之君子者也。
”但人们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A.“数九”指从冬至开始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数到九“九”为止。
二、名句名篇默写3.诗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B .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豪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C . 现在大家记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D .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人。
2.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当下有些解构名著、颠覆正史、戏说人生和穿越古今的电视剧已经对青少年产生了误导。
B . 广东宏远队的篮球迷怎么都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喜爱的七冠球队会被北京队击败,与冠军失之交臂?C . 我们依靠科技创新,圆了飞天的梦想;我们依靠社会进步,实现了强国的夙愿。
D . 我们要牢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这句俗语,我们要用责任筑起一道食品安全的长城。
3. (2分)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 . 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
(记叙)B .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
(描写)C . (他的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记叙)D . 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议论)4. (2分)下文的三处空缺,用哪一项填充,才能分别与前边加下划线的语句构成最佳的对偶句?()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__________。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默誓:心不死, __________,和平可期, __________,杀人者终必覆灭。
A . 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B . 人心异常悲痛志不绝民主有望C . 人心异常悲愤意志坚民主自由D . 人民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5. (2分)给下列词语选择最恰当的同义词①麻木不仁________(A 无动于衷 B 漠不关心 C 不以为然)②不足为道________(A 不屑一顾 B 不足为训 C 不足挂齿)6. (2分)《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纪念性的________,它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________精神。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2019-2020 学年度上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进入八年级的你们,相信已褪去了青涩与懵懂,更多一份成熟与踏实。
希望你们细心、用心地完成试题,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试卷说明:全卷分 A 卷和B 卷,A 卷满分 100 分,B 卷满分 50 分;完成时间 120 分钟。
A 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第 I 卷为选择题,第 II 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A 卷(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24 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ài)教诲.(huǐ)不辍.(chuò)粗糙.(cāo)B.颁.发(bān)悄.然(qiǎo)炽.热(zhì)侏儒.(rú)C.夺魁.(kuí)咆哮.(xiào)骤.雨(zhòu)瞥.见(piē)D.歼.灭(qiān)渗.透(shèn)凛.冽(lǐn)周济.(j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栽的各国议会联盟。
B.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母亲是个好劳动。
她这样地整日劳禄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了。
D.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嶂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殿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王老师一贯和.颜.悦.色.,我们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向她请教。
B.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锐.不.可.当.的恶势力团伙被彻底粉碎。
C.新中国刚成立之时,中国人民白.手.起.家.,创造着自己新的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
D.今天他正.襟.危.坐.,和平日嬉皮笑脸的样子判若两人。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体育蕴含着独特的魅力,它既能铸造健美的体魄,而且能展示奋力拼搏的精神。
成都市2019-2020年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武汉将把“配建小餐饮便民服务区”纳入全市标准化菜市场空间布局规划。
B.10月以来,持续肆虐我国的雾、霾天气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
C.武汉将推进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D.胡志起创办的瑞福安养老院是我省首家心理康复养老院。
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骨。
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
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水浸不透,他的身影(lǐn)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摘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èi)____骨(lǐn)____(2)加点字“横”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héngB.hèng(3)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融B.熔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
箭手在何处呢?我见过一些俊美的弓,用坚韧的木料制成,了无节痕,谐和秀yì如神之眉,但仍无用。
我见过一些行将震颤的弦线,在静寂中颤栗着。
它们绷紧着,即将奏响了……它们将射出银矢—那音符—在空气的湖面上拂起涟yī。
可是他们在等待什么呢?终于松驰了,永远没有人听到乐声了。
那箭手,我的主人,睡着了。
但即使在睡梦中,他也不放松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秀yì(________)涟yī(________)颤栗(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了无节痕”中“了”的意思是______,“银矢”的意思是______。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等修辞,引人深思,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张力。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汪曾祺①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
三门课我都选了。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教创作靠“讲”不成,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
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我记得他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
他还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
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
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②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
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
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
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
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
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
听“懂”了他的话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
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③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
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
④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
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
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
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
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
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⑤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
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
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
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
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
⑥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
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
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
上课时分发给学生。
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
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
⑦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
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
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
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
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
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
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
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
他养了一只大斗鸡。
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
他到外搜罗大石榴、大梨。
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⑧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
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
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
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
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
⑨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
一晃,四十多年了!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4 . 请简要概括“我”与沈从文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5 . 选文中写“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沈先生不长于讲课;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
”这是否贬损了沈从文先生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6 . 选文的第⑦段提到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和金岳霖,有什么作用?7 .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⑨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结构上起到怎样的作用?8 . 联系选文内容,请你简介沈从文先生是如何教学生写作的。
读书莫忘做笔记汤欢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
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开始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
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
”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③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
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 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
”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
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
“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
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
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
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钱锺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⑦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⑧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⑨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9 . 做读书笔记有哪些好处?摘录文中语句回答。
10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学者、作家等治学之人读书时必须做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节约时间,读书和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C.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最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D.时代在进步,做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11 . 有同学认为文章②③两段分别举了顾颉刚和钱锺书的事例,已经很有说服力了,第④段蔡元培的事例可以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