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气体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35
气体知识常识比容比容是单位重量物质所占有的容积,用符号V表示,气体比容单位用m³/kg,液态比容7/kg表示。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例如:水的临界温度为374.15℃,临界压力为225.65kgf/cm²,氨的临界温度为132.4℃,临界压力为115.2kgf/cm²。
汽化和凝结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气体的过程,其包括蒸发和沸腾。
凝结是汽化的逆过程,也即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汽化器就是利用汽化原理而设计的,冷凝器是利用冷凝原理设计的。
压力包围在地球表面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对地球表面或表面物体所造成的压力称为“大气压”,符号为B;直接作用于容器或物体表面的压力,称为“绝对压力”,绝对压力值以绝对真空作为起点,符号为PABS。
用压力表、真空表、U型管等仪器测出的压力叫“表压力”(又叫相对压力),“表压力”以大气压力为起点,符号为Pg。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PABS==B+Pg压力的法定单位是帕(Pa),大一些的单位是兆帕(Mpa)1Mpa=106,1标准大气压=0.1013Mpa在旧的单位制中,压力用kgf/cm²(公斤/平方厘米)作单位,1kgf/cm²=0.098Mpa。
温度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的统计平均值。
绝对温度:以气体分子停止运动时的最低极限温度为起点的温度,记为T。
单位为“开(开尔文)”,符号为K。
摄氏温度:以冰的溶点为起点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符号为℃。
此外英国科学家还经常用“华氏温度”,符号为º F。
温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T(K)=t(℃)+273.16 t(º F)=1.8t(℃)+32露点露点是指气体中的水份从未饱和水蒸气变成饱和水蒸气的温度,当未饱和水蒸气变成饱和水蒸气时,有极细的露珠出现,出现露珠时的温度叫做“露点”,它表示气体中的含水量,露点越低,表示气体中的含水量约少,气体越干躁。
工业气体安全提示在工业上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
小编在此整理了工业气体安全提示,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工业气体安全提示1一、气体的特性和类型(一)气体的特性是:1、煤气有毒。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甲烷等可燃气体,其中一氧化碳有毒。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为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产物,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2、煤气易燃易爆。
空气中的气体浓度达到4.5-34.5%时遇明火或微小的火星,就会产生爆炸性燃烧.3、煤气的比重较轻。
一氧化碳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 <为l.25g/L,和空气密度(1.29 g/L)相差很小,这也是容易发生气体中毒的因素之一。
(二)气体类型:工业上通常使用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水煤气工业气体安全提示2 二、瓦斯安全的预防与对策(一)人身安全的预防与对策。
制订煤气设备的维修制度,及时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根据一氧化碳的含量,将作业区域分成甲、乙、丙类煤气危险区域。
(1)甲级区域是指空气中C0浓度在0.3毫克/升以上地区,以下为甲级区域:①高炉炉顶,风口周围。
②热风炉,布袋除尘。
③烧结点火器周围。
④喷煤煤气管道尾段。
⑤炼钢车间烤包器及煤气管网阀门周边。
在甲类煤气危险区域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戴氧气呼吸器或通风口罩,并应有人在现场监护。
(2)乙级区域指空气中C0浓度在0.03-0.25毫克/升的区域为乙级区域:①煤气管网上所有放散阀和阀门周围。
②炉前铁口处。
③煤气管网下所有溢水器。
在乙类煤气危险区域作业,应准备好氧气呼吸器或有人监护。
(3)丙级区域是指空气中C0浓度在0.03毫克/升以下的区域为丙级区域:○1炉前操作室及炉前。
○2重力除尘和布袋除尘放灰处以及周边。
○3烧结看火操作地方及操作平台上侧。
○4炼钢车间煤气管网上的阀门周边等。
工业气体钢瓶安全知识常识一、气瓶为什么要戴安全帽无证照各种气体的钢瓶,在瓶嘴上都有一个控制气体进出的瓶阀。
在这个瓶阀上配戴上帽子,以保证瓶阀不受机械损伤,保证安全,它是气瓶的一个重要说明书,人们称之为安全帽。
因为钢瓶的瓶阀大都是用铜合金制成的,比较脆弱,尽管有的是用生铁来制造,但由于它的结构比瓶体细小,旋在瓶体上面使瓶颈与瓶阀接头间形成一个直角,它既是蕨科瓶的脆弱点,又是瓶体的突出点,最易受到机械损伤或外来的招致冲击。
如果在搬运、贮存、使用过程中,由于损伤不慎,气瓶的跌倒、坠落、滚动或受到其他硬物的撞击,易出现瓶阀接头与适配器瓶颈连接处齐根断裂的境况。
瓶颈或瓶阀断裂的后果,造成瓶内的高速旋转气体失去控制,并使高压的气体喷出,其反作用力使气瓶向反方向猛冲,能使机器设备、建筑物受到损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瓶内高速喷出的气体将由气瓶内气体的属性决定而极其带来更加严重的二次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等)。
如瓶内充装是可燃气体,由于高速喷射的激烈摩擦而产生的静电或遇其他火源便可引起燃烧爆炸。
另一方面:瓶阀暴露在外面,在搬运、贮存过程中,很易侵入灰尘或油脂类物质,从而带来危险。
而戴上安全帽就可防止灰尘或油脂类物质的沾染和侵入。
为了消除上述的危险性,所以要求制瓶单位在钢瓶出厂时都要配有安全帽。
用气时把安全帽旋下放到具体位置固定地点,用毕后及时把瓶帽戴上旋紧,切勿乱扔。
在搬运装卸时切忌忘戴面罩。
充气单位对于钢瓶并无安全帽者不得气瓶给予充气。
二、氧气瓶为什么不能沾染油脂特别是瓶口为什么不能沾染或接触油脂类物质呢?这个知晓问题并非是从事使用操作和贮运的管理人员所完全熟知的。
油脂,特别是混合物成分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很容易气化放热。
油纱头、油布所以能自燃就是由于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聚热不散,当达到自燃点时而引起自燃。
而油脂在空气中气化速度较慢,产生的热量没过多久散发,一般非常容易聚热自燃。
由于纯氧有无与伦比的氧化性,它能促使可燃物的猛烈可燃物火焰。
氨气的知识点总结一、氨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1)氨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在室温下呈碱性,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2)氨气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17.03),比空气要轻,因此氨气会向上升。
(3)氨气的密度大约为0.86克/升。
它比空气轻,可在空气中上升,故氨气比空气有向下扩散的倾向。
2. 化学性质(1)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它能够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比如,氨气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铵。
NH3 + HCl → NH4Cl(2)氨气和氧气反应能够生成氮化合物,比如氧化氮和亚氮化合物。
(3)氨气可作为还原剂,与燃烧在空气中生成氮气和水。
2NH3 + 3O2 → N2 + 3H2O(4)氨气和一些金属盐类反应,生成沉淀或络合物。
二、氨气的制备1. 广义制备方法(1)氨气可以通过尿素热分解反应制备。
尿素经过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
(2)氨气可以通过氨水电解法制备。
这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制备氨气的方法。
(3)氨气还可以通过氨碱法、氨盐法等方法制备。
2. 工业制备方法(1)氨气的工业制备方法主要是哈伯-玻斯赫过程,该过程是由德国化学家哈伯和玻斯赫于1913年发明。
该方法是将氮气和氢气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反应生成氨气。
N2 + 3H2 → 2NH3三、氨气的应用1. 制造化肥氨气被广泛用于制造化肥。
通过氨气的氮元素与氢原子的结合,能够形成含氮的化合物,从而制造氮肥。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合成纤维氨气还被用于合成纤维。
利用氨气和其他化学原料进行聚合反应,可以制备出尼龙、涤纶等合成纤维,这些合成纤维具有很好的特性,被广泛用于服装、汽车内饰、工业材料等各个领域。
3. 合成塑料氨气在制造塑料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氨气与其他原料进行反应,可以合成出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各种塑料制品,这些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4. 制造药品氨气还可以用于制造一些药品。
比如,氨气可以用于合成氨基酸、氨基酮和氨基糖等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药品的重要原料。
化工气体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气体的基本概念1. 气体的定义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状态,其分子之间相互之间距离很大,分子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力。
气体具有较低的密度、可压缩性和可以填充空间的特点。
2. 气体的物理性质气体的物理性质包括体积、压力、温度和物质的数目。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的这些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3. 气体的化学性质气体的化学性质包括其与其它物质的反应性、稳定性和易燃性等。
不同的气体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二、气体的生产1. 气体的生产方式气体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空气分离法、压缩法和吸收法等;化学方法包括分解法、还原法和氧化法等。
2. 各种气体的生产工艺不同的气体具有不同的生产工艺。
例如,氧气可以通过空气分离法、压缩法和分解法等工艺生产;氮气可以通过压缩法和分解法生产;氢气可以通过水电解和天然气蒸气重整等工艺生产。
三、重要气体的性质和应用1. 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二原子分子气体。
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气体,广泛用于医疗、工业、冶金等方面。
2. 氮气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双原子分子气体。
氮气具有不易燃烧和惰性的性质,广泛用于保护气氛、制备氮气肥、氮气冷冻等方面。
3. 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双原子分子气体。
氢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制备氨、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化工产品。
4. 氩气氩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单原子气体。
氩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广泛用于气体保护焊接、光学薄膜沉积、制冷等方面。
5. 氯气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双原子分子气体。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广泛用于水处理、漂白纺织品等方面。
6. 氦气氦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单原子气体。
氦气是一种重要的惰性气体,广泛用于制备惰性气氛、氦气冷却、氦气气象气球等方面。
工业气体知识
工业气体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气体。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钢铁、化工、电子、医药等。
工业气体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氮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氮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气体。
它具有惰性,不易燃烧和爆炸,因此被广泛用于防爆和防火的场合。
氮气还可以用于保护食品和药品的质量,延长其保质期。
在电子行业中,氮气被用于制造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器等高科技产品。
氧气是另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
它是燃料燃烧的必需品,广泛用于钢铁冶炼、焊接和切割等工艺。
此外,氧气还可以用于医疗救护,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
氢气是一种轻便的工业气体。
它具有高燃烧性和高能量密度,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和化学反应。
氢气还可以用于金属退火和玻璃生产等工艺。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气体。
它具有稳定性和不易燃性,被广泛用于饮料制造、化学反应和灭火等领域。
此外,二氧化碳还可以用于植物养殖和温室增效。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工业气体外,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工业气体,如氩气、甲烷、乙炔等。
它们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工业气体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工业气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易燃、易爆、有毒等。
因此,在使用工业气体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之,工业气体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它们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标准气体类别
标准气体类别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工业气体:工业上用于生产、加工、制造各种化学反应和产品的气体。
2.医疗气体:用于医疗设备和治疗过程中,如氧气、氮气等。
3.食品气体:用于食品加工、保存和包装,如二氧化碳、氮气等。
4.环保监测气体:用于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5.气象和大气气体:用于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和空气质量监测,如甲烷、
臭氧等。
6.农业用气:用于农业生产和植物生长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
7.电子工业用气:用于电子设备和半导体制程中,如硅烷、磷烷等。
8.能源工业用气:用于能源开发和生产,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9.军事用气:用于军事领域,如压缩空气、氧化剂等。
10.其他特殊气体:其他各种用途的特殊气体,如稀有气体、放射性气体等。
以上是标准气体的主要类别,每种气体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要求。
在使用气体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用途和规范来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气体。
氩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分子量39.938 ,分子式为Ar ,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 1.784kg/m3。
其沸点为-185.7℃氩是目前工业上应用很广的稀有气体。
它的性质十分不活泼,既不能燃烧,也不助燃。
在飞机制造、造船、原子能工业和机械工业部门,对特殊金属,例如铝、镁、铜及其合金和不锈钢在焊接时,往往用氩作为焊接保护气,防止焊接件被空气氧化或氮化。
在金属冶炼方面,氧、氩吹炼是生产优质钢的重要措施,每炼1t钢的氩气消耗量为1~3m3。
此外,对钛、锆、锗等特殊金属的冶炼,以及电子工业中也需要用氩作保护气。
在空气中含有的0.932%的氩,沸点在氧、氮之间,在空分装置上塔的中部含量最高,叫氩馏分。
在分离氧、氮的同时,将氩馏分抽出,进一步分离提纯,也可得到氩副产品。
对全低压空分装置,一般可将加工空气中30%~35%的氩作为产品获得(最新流程已可将氩的提取率提高到80%以上);对中压空分装置,由于膨胀空气进下塔,不影响上塔的精馏过程,氩的提取率可达60%左右。
但是,小型空分装置总的加工空气量少,所能生产的氩气量有限,是否需要配置提氩装置,要视具体情况确定。
氩气为惰性气体,对人体无直接危害。
但是,如果工业使用后,产生的废气则对人体危害很大,会造成矽肺、眼部损坏等情况。
虽然是惰性气体,同时也是窒息性气体,大量吸入会产生窒息。
生产场所要通风,并且,从事与氩气有关的技术人员,每年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氩本身无毒,但在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
当空气中氩气浓度高于33%时就有窒息的危险。
当氩气浓度超过50%时,出现严重症状,浓度达到75%以上时,能在数分钟内死亡。
液氩可以伤皮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芬兰科学家合成惰性气体元素氩化合物新华社伦敦8月25日电(记者王艳红)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科学家在2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首次合成了惰性气体元素氩的稳定化合物——氟氩化氢,分子式为HArF。
瓶装气体的安全使用知识气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工业生产、医疗诊断、实验室研究等等。
而瓶装气体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存储和使用方式。
然而,瓶装气体的使用需要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瓶装气体的安全使用知识。
一、瓶装气体的种类瓶装气体主要分为工业气体、医用气体和实验室气体三大类。
工业气体主要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氧气、氮气、氢气等;医用气体用于医院中的各种治疗、诊断过程中,如氧气、笑气、氩气等;实验室气体则主要用于科研实验和分析过程中,如氦气、氩气、二氧化碳等。
不同种类的瓶装气体有不同的属性和风险,因此选择正确的气体并了解其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瓶装气体前,应仔细阅读相关使用手册和安全说明书,以确保正确和安全地使用气体。
二、瓶装气体的储存和保管1.储存环境:瓶装气体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储存区域的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瓶装气体应远离阳光直射,防止温度过高。
2.瓶身保护:瓶装气体的瓶身应保持清洁,避免油污或其他杂质附着。
瓶身上的标签和标识应清晰可辨。
3.瓶盖的使用:瓶装气体使用时,瓶盖应随时保持密闭。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瓶盖,避免泄漏。
瓶盖上的防护帽是保护阀门和防止意外操作的重要部分,使用时不得遗失或疏忽。
4.气瓶的阀门:要正确使用和操作瓶装气体的阀门。
在打开和关闭阀门时,应使用适当的工具或设备,避免人工力量过大或力的方向不当造成的伤害和意外。
5.阀门的方向:使用瓶装气体时,应了解阀门的方向,确保气体流动方向正确并与设备连接的方向一致。
各种气体的流动方向不同,不能随意更改。
三、瓶装气体的安全使用1.操作规范:瓶装气体的操作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操作程序,不得随意进行操作。
对于不熟悉的气体或操作,应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
2.禁止吸烟和明火:瓶装气体的使用现场禁止吸烟和明火。
气体是易燃和易爆的,一旦与火源相遇,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工业气体使用中应注意的安全知识
在使用工业气体的过程中,提前了解所用工业气体的相关知识和
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下对相关问题做了总结,希
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工业气体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严禁剧烈碰撞。
使用前,根据需要将合格的气体减压阀连接到气瓶上,并清洁连接软管。
2.使用不同气体的气瓶时,不要使用相同的减压器。
3.不同的气体钢瓶,严禁混装和交叉使用。
4.烧焊时,燃气和电气设施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不要使用损
坏的设备,如软管、电缆及焊枪等。
5.密闭空间内不得使用惰性气体(如氮气、氩气、一氧化碳等)进
行实验分析、烧焊、低温冷藏、吹除等。
6.在有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的设备必须配备防止回流
和回流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阻火器等。
7.所有使用乙炔瓶的用户,减压器出口必须安装止回阀和阻火器,以防止回流和回火,同时有氧气瓶的减压器出口部位接单向阀以防止
乙炔回流。
8.在使用乙炔时所有减压器、焊枪、软管和乙炔气瓶泄漏试验用
肥皂水,以防止乙炔气在空气中聚集。
9.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应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残余压力。
10.气瓶必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和干燥的地方,远离电器及各种热源。
可燃性气体气瓶或氧气瓶附近严禁吸烟,气瓶不应接触到火花、
火焰、热气及电路。
11. 实瓶和空瓶分开存放,并有明显的标志,各种气体按分类单独储存。
12.各种气瓶不得被任何油脂物质污染。
13.严禁在缸体上进行电焊和引弧、焊接及打磨。
工业气体的知识气体的分类:按工业气体的组分,可将气体分为工业纯气和工业混合气两大类。
一、工业纯气分为四组:1.永久气体临界温度小于-10℃的气体。
该组气体在充装和在允许的工作温度下储存和使用时,其过程均为气态。
2.高压气体临界温度大于或等于-10℃,而小于或等于70℃的气体。
该组气体在充装时为液态。
3.低压液化气体临界温度大于70℃的气体。
该组气体在气体充装、储运和使用过程中,瓶内气体为汽液两相共存状态(主要是液态),液体密度随环境温度而变。
4.溶解乙炔二、工业混合气包括自然合成和人工配制的混合气。
工业混合气按其瓶内的状态分为气态混合气和液态混合气两组。
1.气态混合气,分两个小组:(1)不然混合气体,其中包括稀有气体混合气及空气混合气。
(2)可燃混合气体,其中包括城市煤气、水煤气以及气态可燃气体的混合气。
2.液态混合气,分两个小组:(1)不然混合气体,其中包括制冷剂、以及环氧乙烷和氟氯烷的混合气。
(2)可燃混合气体,其中包括液化石油气(L.P.G)以及丙烷、丁烷、丙烯、钉烯的混合气。
※常见气体的特性和参数一:氧气氧气在钢铁工业的主要用途是强化冶炼过程,它已经成为冶金工业飞跃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分子量31.998。
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1.4289kg/m3,气体比重1.105(以空气为1),熔点为-218.4℃,沸点为-182.97℃,临界温度为-118.4℃,临界压力为5.97MPa。
液体氧(比重为1.13)为淡蓝色、透明且易于流动。
氧气的危害与防护:氧气虽然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人类吸入纯氧会得富氧病。
液氧属于不然液化气体,但非常助燃,溢漏液氧遇可燃物时,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灭火剂为雾状水和二氧化碳。
液氧接触皮肤会引起严重冻伤,对细胞组织有严重破坏作用。
急救处理方法是轻轻将冻伤面浸泡在冷水中解冻,不要摩擦其表面,立即请医生诊治。
液氧溢漏的处理方法是关闭火源,切断泄漏源并通知消防队,液氧会很快蒸发,进入溢漏场地以前,由于该地区在长时间内处于富氧状态,因此应避免产生火花。
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1.1.1煤气成分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是指人工煤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为可燃性混合气体。
由于制气原料和煤气的生产、回收方法不同,所以各种煤气的组成部分及所占的百分比也不同,常见的有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连续式直立炭化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
常见煤气的成分见表1-1。
1.1.2煤气理化性质(1)焦炉煤气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0.3623,热值16800-18900kj/m3,着火温度550-650℃,爆炸极限4.5%-35.8%,理论燃烧温度2150℃左右。
焦炉煤气中的CO含量较高炉煤气少,但也会造成中毒事故。
(2)高炉煤气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0.9-1.1,热值3349-4187kJ/m3,理论燃烧温度1500℃左右,着火温度730℃左右,爆炸极限30.8%-89.5%,含N2和CO2之和近70%,会致人喘息(因氧含量很低)和窒息。
(3)转炉煤气转炉煤气的成分,在吹炼周期内,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而且与回收设备及回时的操作条件有关。
转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热值6800-10000kj/m3,着火温度530℃,爆炸极限18.2%-83.2%。
转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比高炉煤气高。
以上三种煤气的爆炸极限(下限与上限)数值均相应于其某一特定成分。
1.1.3煤气中单一气体理化性质任何一种煤气都是由一些单一气体混合而成,其中可燃气体成分有CO、H2、CH4、H2S和碳氢化合物CmHn,不可燃气体成分有CO2、N2和少量的O2,此外还含有粉尘微粒及微量杂质。
1.2煤气中毒、着火、爆炸1.2.1煤气中毒机理(1)有害气体的基本概念按对人体的作用,有害气体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单纯窒息性气体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见表1-2。
②化学性窒息性气体③刺激上呼吸道的气体④刺激肺脏的气体⑤对中枢神经有损伤的气体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二)工业煤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燃气,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氮气的知识点总结一、氮气的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其化学符号为N2。
它是一个稳定的分子,由两个氮原子组成,并且在常温下具有较低的反应性。
氮气的密度大约为0.967克/升,它的沸点为-196℃,熔点为-210℃。
氮气在常温下为单质,而在高温高压下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但在高温高压下可参与一些燃烧反应。
二、氮气的用途1. 食品包装:氮气主要被用于食品包装,通过将食品包装在含有氮气的保鲜包装袋中,可以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这是因为氮气可以起到干燥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从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2. 气体保护焊接:氮气还被用作保护性气体,用于保护焊接过程中的熔融金属不受空气中的氧、水蒸气等污染物的侵蚀。
氮气的使用可以帮助焊接成品更光亮,也可以减少焊接过程中的氧化反应,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
3. 半导体制造: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氮气被用作高纯度的保护气体,以保护半导体材料不受外界污染。
同时,氮气还可用于清洗和冲洗半导体设备,帮助维持设备的高纯度。
4. 气体填充:氮气还被用于气体填充,例如汽车轮胎充气、气垫式悬挂系统、气动工具等。
氮气的使用可以提高气体填充稳定性和长期压力维持性。
5. 其他用途:氮气还被用于制造氮肥、氮肥的生产和氮肥的应用等。
三、氮气的生产方法1. 通过空分设备进行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可以通过空分设备进行分离,首先将空气经过压缩后,通过冷却、凝结等工艺来提取氮气。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氮气生产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2. 通过氧化铵制备氨,再通过升火分解制备氮气:氧化铵的化学式为NH4NO2,它在300-400℃下发生升火分解,生成氮气和水。
这种方法虽然实验室中广泛应用,但在工业生产上并不常见。
3. 通过催化剂氧化硝化并还原制备氮气:通过氨气经过氧化反应硝化产生硝酸,再通过还原反应还原硝酸为氮气。
这种方法通常被用于小规模生产或特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