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高考作文序列化写作训练 4 议论文的结尾写作训练名师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67.00 KB
- 文档页数:69
高考作文序列化写作训练:掌握议论文的4种结尾方式[品读佳作]请赏析下面一篇高考优秀作文,思考本文的结尾特点。
找寻平衡平衡,是参天大树欣然地接受当初身为小树苗时的柔嫩与脆弱,经历的任何风雨都是一种历练。
平衡,是蜻蜓伸出触角,吟一阕草长莺飞,盈一怀水满香袖,而不沾沾自喜,陶醉在那一片闪耀着光环的涟漪里。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它温婉美好;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它动人绝妙。
你且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段段平衡的生活……她是王昭君,出走大漠,只因不赂画师;丝绸之路上,驼铃的叮咚声响彻天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强烈的思乡之情浸润了漫漫黄沙。
然而昭君没有怨天尤人,依然用一颗平衡的心化解着矛盾,最终换来了汉匈两地的一片安宁。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王昭君轻舞霓裳,丝袂翩翩,声情并茂地唱出了和平的凯歌。
平衡,是一种大度,是一种智慧。
她叫居里夫人,一生献给科学的伟大女性。
她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拥有献身科学的坚定信念。
她的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更是不胜枚举,但她一如既往的谦虚谨慎。
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居里夫人没有因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而自以为是,没有因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而沉浸在快乐和喜悦中无法自拔。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居里夫人被全世界、全人类深深地敬重着。
平衡,是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是一种谦虚谨慎的品质。
他叫史铁生。
曾经,他的快乐和他的双腿一起瘫痪,他的苦痛和他的地坛一样沧桑。
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病痛甚至一度让他失去了青春的纯情与浪漫。
他清楚地记得曾有多少风雨飘在胸前,响在耳畔。
可他最终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用一个平衡的心态去面对苦难。
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他用他的笔写出了《一个人的记忆》,写出了《务虚笔记》,写出了《命若琴弦》。
如果说,人生来就有宿命,那么,选择一种平衡的心态去生活,何尝不是在善待命运呢?平衡,是一种淡看苦痛的解脱,是一种善待命运的理智。
豹尾矫健力倍增——高考议论文结尾升格训练:结尾(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训练,了解结尾的作用、要求;2、掌握方法,提升议论文结尾写作水平。
一、引言:结尾同开头一样,也是作文过程中一道重要“工序”。
如果说开头有“先发制人”的功效,那么结尾更有“后发制人”的威力。
结尾好,会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大放异彩,反之,也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
考场作文的结尾,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能“结”得住,断得下,能够点明意旨,升华主题,呼应前文,强化形象,且不可草草收兵,或画蛇添足。
就议论文而言,其结尾的写作更应该极力体现作者思维的缜密,突出中心论点。
因此,我们在写作议论文的结尾时要联系文章的题目、开头、中心论点等,讲究一定的技巧,力求收到理想的效果。
要知道,作文的题目、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老师最为关注的,它们往往会在阅卷老师脑海里留下一个总体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考生作文的分数高低。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呢?二、探究(一)结尾的要求有哪些?古人云:“结尾如撞钟。
”文章结尾是全篇内容的收束之处,也是主旨的升华之处。
因此写作文一定要在结尾处多下些功夫,将结尾这个“钟”撞响。
好的结尾一要收束全文;二要简洁有力;三要激励读者,发人深省;四要呼应开头,照应前文。
(二)阅读下列的结尾,思考并总结其特点和好处。
例1、《活出自我》的三个结尾分论点:活出真实,活出个性,活出价值结尾1:总之,要活出自我,就是要活出真实,不虚伪,不欺诈,做一个真真实实的自我;就是要活出个性,不圆滑,不世故,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就是要活出价值,不危害他人,不危害社会,做一个具有价值的自我。
为了这样的自我,哪怕是“更多”“更好”也可以放弃。
朋友,活出一个这样的自我吧!特点:本论与结尾的关系:结尾2那么,怎样才能活出一个真实、有个性、有价值的自我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抑制私欲,时刻防止私欲膨胀。
只有无私,才不会见利忘义,才不会争功委过,才不会害人害社会,才不会迷失自我,才能做一个有益于他人与社会的自我。
议论文的结尾写作训练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
古人把好的文章结尾形象地比喻为“豹尾”,意思是说文章的结尾要像豹的尾巴一样飞扬、有力,使文章浑然天成,大添异彩。
怎样的结尾可算作好的结尾呢?一般可以参考以下:技巧一画龙点睛、卒章显志1.直明观点、卒章显志诸葛亮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他是学文的;退曹兵,“走珠弩”设计之巧,威力之大。
——他是学理的。
文理结合出人才,诸葛亮为证。
(《从“诸葛亮是学文还是学理”谈起》) 在这里,我奉劝那些涉世也并非很深的家长们,正确对孩子要求,否则将铸成他的错,但这也将有你的错。
(《“这是谁的错”——谈溺爱》) 2.首尾呼应,凸显主旨(首)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尾)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守卫精神的火种》) (首)当漫天的黄沙遮盖了远行的身影,当滚滚的浓烟升腾成不落的信念,当咫尺的天涯跨越了时空的阻隔,我看到,大片大片的红色,笑对风霜,在历史的每一个年轮上傲然绽放。
(尾)当风沙覆盖了唐玄奘的脚印,当历史湮没了林则徐的音容,当人们送走了连战的身影,我站在历史的天空下,看到一片片花红从每一个历史的年轮上蔓延开来。
(《今年花胜去年红》) (首)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总有散去的那一刻。
可是,你的名字却始终铭流青史。
(列举项羽、司马迁、杜甫、李白) (尾)溶溶月,淡淡风,能够忘记该忘记的,留下该留下的,是我们的福分。
让往事随风,看云卷云舒,闻梅花香飘万里,忆花香淡雅。
大海中,百舸争流,而我,只愿做一只纸船,(高考满分作文) 点拨: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与上例相比,此例为简洁明快,开头提出论点,迅速入题,结尾再次反复,呼应开头,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1.标题:同逐风波,齐飞冲天【开头段】一滴水,不管多么晶莹剔透,太阳一晒就会瞬间消逝,然而汇入大江大河,却能生机无限。
一道微光,难以察觉,可是千万道光聚在一起,足以驱走黑暗。
自然界告诉我们:同逐风波,才能齐飞冲天。
【论证段】1.美美与共,星月同辉,交流互鉴是促进文化自信的必要基础。
2.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团结互助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
3.大道同行,和衷共济,开放协作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一环。
【结尾段】当成王败寇的思想深入人心,当鱼死网破成为竞技场上的常态,我们的社会,这个文明社会,不能在病态竞争中发展,而当以团结合作为马,共同开辟互利共赢的理想世界。
雪满窗棂,我们看千山竞秀;月满西楼,我们看百舸争流。
同逐风波,终得有路到龙津;齐飞冲天,方能长风破苍穹!2.标题:不屈平凡,萤火也比月光【开头段】撒贝宁曾说过:“如果命运是最差的编剧,你就要做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员。
”是的,我们或许尚未得到上天的垂青,但正如袁枚在《苔》中所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哪怕我们平凡渺小如苔花,没有阳光的垂爱,没有成功的眷顾,也要努力绽放,不屈平凡。
如此,萤火之光也能堪比月光。
【论证段】1.不畏云翳,用荆棘铺垫前路。
2.不言放弃,用梦想照亮远方。
3.不甘平凡,用拼搏成就芳华。
【结尾段】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即使没有牡丹的万众瞩目;即使没有阳光的慷慨倾酒与青眼有加;即使你只是一朵生于阴暗角落的、细小的苔花,也一定要坚持梦想,相信自己、不懈努力。
纵不能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也会成就自己的别样芳华!是的,不屈于平凡,萤火也有萤火的美丽,萤火也堪比月光!3.标题:奋斗是时代不变的气质【开头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胖足胀的艰苦奋斗”。
以奋斗写芳华,以奋斗赢未来,这正是这个美好时代永远不变的气质。
【论证段】1.与时俱进,做“好雨知时节”的奋斗者。
2.为民服务,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奋斗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结尾的9种技法素材不分版本议论文结尾的9种技法常言道:“编筐织篓,全在收口。
〞议论文的结尾是伸延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是对论点的充分显示和升华,也是衡量考生写作水平的标尺,就如编筐织篓的“收口〞,十分关键。
好的结尾必然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统一,必然使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鲜明。
因此,一定要尽力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切不能掉以轻心。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假设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勉强作结,就像行路的人歇脚在日晒风吹的路旁,总觉得不是个妥当的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呢?【技法解说一】名言警句式名言警句是语言的精粹。
善于在结尾处引用名言、俗语、格言、警句结尾,既能有力佐证自己的观点,又能借精彩助阵,显示作者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积淀,达成自我的精彩,让人眼前一亮,过目难忘。
【文本展示】交友之道潘益大人生在世,总希望能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诗经》写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鸟儿呼叫,也是在寻找友谊,何况人呢?青年人热情纯朴,血气方刚,尤其喜欢交朋友。
当你伸出友谊之手,换取了一颗真诚相等的心,可以与他倾吐知心的话,做起事来有人相帮,你会获得一种幸福之感。
然而,结交朋友,不可不察交友之道。
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
〞这是因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无数的事例证明:朋友的好坏,对青年人的品行影响极大,有的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古之君子,对于交朋友这件事总是认真对待的。
魏晋时有个叫管宁的读书人,与华歆在园中种菜,见地上有块金子,管宁照样锄地不停,华歆却拾起来看了看才扔去。
后来,两人在一起读书,门外恰好驶过大官的马车,管宁仍然专心致志读下去,华歆却丢掉书出门观看。
通过这两件事,管宁觉得华歆这个人贪慕钱财,热衷功名,不是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便与他绝交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管宁割席〞的故事。
一、(安庆一中高2024届新高三收心摸底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高处的险境,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人李沆在《题六和塔》中则写道: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追求“身在最高层”,处境艰险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选择“归卧旧林丘”,泯然众人却平安祥和。
以上材料具有启发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理解与思考。
立意:1.人生要避开锋芒,保全自己2.面对挑战,要懂得进退取舍。
3.人生要懂得刚柔并济,张驰有度。
4.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畏困难,敢于挑战无限风光在险峰开头:百年前,当王安石登临高山,于云波浩渺中咏唱“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一气势磅礴的名句时,便是在阐述一个亘古难灭的真理:去吧,去奋力拼搏,向着峰顶进发,当你历尽劫波,登临绝巅,全世界都将为你欢呼喝彩。
宋人李沆有诗云:“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其实不然。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安居旧林丘,固然独享一分恬然宁静,安稳祥和,然较之奋战峰顶,却少了一些胸襟与气魄。
峰顶的壮美,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也是历经千磨万击仍岿然不动的苦尽甘来。
从个人到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不正是在这勇攀高峰的过程中,滚滚而前的吗?分论:勇攀高峰,追求的是心中一份抱负,一份向往。
勇攀高峰,收获的是一份眼界,一份胸襟。
勇攀高峰,需要的是一份勇气,一份毅力。
结尾:在山巅之上有无数曼妙的风景,它不是大自然秘藏的宝藏,而是一份慷慨的馈赠,等待着有大抱负、大胸怀、大毅力的人来接受。
当你历尽艰辛,百炼成钢,终将登临绝巅。
那么,你,准备好了吗?二、(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音叉是一种常见的调音工具,当把一柄音叉的振动频率调到与防弹玻璃相一致的振动频率时,连子弹都无法洞穿的防弹玻璃就会裂成碎片,这就是音叉效应。
训练四写好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目标略语]高考议论文要求我们在关键处多制造亮点,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
而精心设计开头、结尾是作文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道“工序”。
一个亮丽的开头能使人见之倾心,顿生好感;一个精彩的结尾亦能让人难以掩卷,拍案叫绝。
佳作悟法真题回放(2014·重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
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
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
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
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
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样卷善良驻心,心存他人那四围香稻,让人悦目赏心,终获人们喜爱。
正是它心存他人,不是自己肆意地成长,而是为他人带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它存在。
那九夏芙蓉,让人驻足观赏,终得人们传诵。
正是它心存他人,不是自己毫无顾忌地开放,而是在开放中也为他人增加一抹亮色,所以它常开。
前两段以“四围香稻”“九夏芙蓉”诠释标题含义,语句整齐,先声夺人,彰显作者的文学素养;更用“心存他人”反复,使中心得以强化。
那善良和蔼的老人为何神色凝重,那么善良的他为何拒绝了游客?因为游客只关心自己,而不在乎别人的冷暖。
尽管游客的行为可能是无心之举,但玻璃碎片的危险,还是从游客那里带给了别人,无心之举不正是自己内心深处缺少对别人的关怀的体现吗?以设问形式对所给材料简要分析,并用反问句作结,再次点题。
高考作文思路与章法训练四论说文的开头与结尾【训练要求】学习论说文常用的开头法和结尾法,学习论说文写作的整体结构,用来指导写作与说话的实践。
【知识导引】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们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分解出来进行研究和训练。
前面曾说文无定法但有法,同样,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是无定法而又有法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从“有法”入手,熟而生巧,达到能灵活变通的地步,是一条学习途径。
先说“开头”。
文章的开头,就如一支乐曲的头几个音符,它对全篇文章的格调、结构都很有影响;当然,一篇文章的基本格调、结构方式也会影响到开头的方式。
如果从与“论说结构”的关系看,开头的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论说结构”的组成部分,比如,是“起承转合”式的“起”的部分,“三段论”推理的前提部分;一类是独立于“论说结构”之外,而不属于它的基本组成部分。
这是从“开头”所处的地位划分的。
如果从“形式”上着眼,可以把常见的开头概括为如下六种:直入法这是直接进入论点或所要议论的主要事实的方法。
例如,《人才抢夺》一文,开头就说“春秋时代,诸侯称王称霸,连年混战。
很多贤君懂得了用贤而霸的人才学理论,因而争相招致人才……”这就是直接进入主要事实的方法。
贾谊的《过秦论》也是这种方法。
《呆气》一文先列分论点,最后进行归纳,而开头就直入第一个分论点,也是“直入法”。
苏洵《六国论》开头就亮明论点,《我们的党是不可战胜的》开头提出逻辑推理的大前提,也都是“直入法”。
反入法与“直入法”相反,这是从与自己的观点或所要议论的主要事实相反的观点、事实入手的开头方法。
《忧闻卖假烟者言》所要议论的主要事实是卖假烟者毫不隐讳其假,而开头一段却说:“卖假货的往往说假话,这大概也是情理中事吧,有谁会用‘不瞒您说,这是假货’的真话来赶跑顾客?”《良心无价》所要论说的主旨是“至少有一样东西大家都不能卖,那就是良心”,但开头却不从这里入手,而是先说由于个人的秉性、习惯、修养的不同,对“什么东西不能卖”这样的问题,10个人会有10个不同的答案。
议论文如何结尾一、结尾的方法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议论文的结尾是伸延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是对论点的充分显示和升华,也是衡量考生写作水平的标尺。
结尾方法异彩纷呈,我们在写作议论文结尾时要联系文章的题目、开头、中心论点等,讲究一定的技巧,力求收到理想的效果。
要知道,作文的题目、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老师最为关注的,它们往往会在阅卷老师脑海里留下一个总体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考生作文的分数高低。
好的结尾一要收束全文;二要简洁有力;三要激励读者,发人深省;四要呼应开头,照应前文。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呢?分析历年高考满分范文,我们不难总结出考场议论文结尾大体有以下几种好方法:1.戛然而止,干脆利落。
文章结尾重在自然简洁,议论文主要是对所论之事的剖析和推理,当阐述的事理已经说清,文章就可戛然而止,意完语完,不结为结,显得干脆利落。
例如2007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我心飞翔》就采用这种方法结尾让我们展开心灵的翅膀吧!愿我心飞翔,穿越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去拥抱那份鱼翔浅底的空灵,去拥抱那份蝶舞花丛的自由,去拥抱那份雁游碧天的豪迈!我心飞翔。
奇迹无处不在!文章以‚我心飞翔‛为标题,用抒情的笔调来写充满哲理思考的内容,意境博大,胸襟开阔,思路敏捷流畅,用词优美,文采飞扬。
大量使用比兴手法,由蜗牛、小溪、绿叶,到中外历史,深情饱满,理性十足。
结尾深情地发出号召,戛然而止。
又如200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一文的结尾:‚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2.水到渠成,卒章显志为帮助读者把握和理解文章的的论证思路和进一步增强论证的力量,我们可以在本论部分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于结尾处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中心论点,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在分析、阐明了为什么要‚改造‛和怎样‚改造‛我们的学习之后,用三句话自然地结束了全文: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
高考议论文结尾升格训练:结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议论文结尾的重要性和作用。
2.掌握高考议论文结尾的写作技巧。
3.通过训练,提高学生议论文结尾的升格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议论文结尾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使结尾具有深度、力度和文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高考议论文结尾升格训练。
议论文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精彩的结尾能够使文章增色不少。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提高大家的结尾写作能力。
2.理解议论文结尾的作用(2)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3)拓展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3.学习议论文结尾的写作技巧(2)引用名言法:引用名人名言、诗句或谚语,强化观点。
(3)拓展延伸法:从文章主题出发,进行拓展延伸,引发读者思考。
(4)抒情议论法:以抒情的方式表达观点,使结尾具有感染力。
4.实战训练题目:论勤奋(1)学生写作:请大家根据题目,运用一种或多种结尾方法,写出一个精彩的结尾。
(2)展示交流:挑选几篇优秀的结尾,进行展示交流,互相学习。
(3)点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结尾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5.升格训练题目:论诚信(1)展示原结尾:请大家将自己的原结尾展示出来。
(2)升格训练:根据我们学到的结尾方法,对原结尾进行升格。
(3)展示交流:挑选几篇升格后的结尾,进行展示交流,互相学习。
四、课后作业题目:论合作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战训练、升格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议论文结尾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议论文结尾写作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后辅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白不同结尾方法对文章整体效果的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选择合适的结尾方法。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的结尾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学生:“我觉得结尾有点突然,感觉话还没说完。
高考语文作文之议论文的结尾技巧一、作文结尾基本要求:1、点明中心。
2、首尾呼应。
3、富有意蕴二、结尾常见错误:1、画蛇添足,添上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内容。
2、公式化,空喊口号,没有真情实感。
3、收束过早,点题不透三、常用的几种方式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对文章的三个部分的写作要求:所谓“凤头”即开头要亮丽,高雅、先声夺人;所谓“豹尾”即结尾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并余味无穷,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好的开头有先声夺人之势,一见倾心之妙;好的结尾有画龙点睛之效,不能忘怀之功。
分析历年高考满分范文,我们不难总结出议论文结尾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一)首尾呼应式[例1][开头] 自嘲,大致意思是自己开自己的玩笑。
不过要真探讨起来,这样解释就不能说明它的内涵了。
自嘲是一种生活哲学。
[结尾]究竟是自嘲让苏格拉底成了哲学家,还是哲学家让他学会了自嘲,弄不清楚。
但自嘲确实是一种生活哲学。
2005年重庆考生作文《自嘲》【例2】 [开头] 当漫天的黄沙遮盖了远行的身影,当滚滚的浓烟升腾成不落的信念,当咫尺的天涯跨越了时空的阻隔,我看到,大片大片的红色,笑对风霜,在历史的每一个年轮上傲然绽放。
【结尾]】当风沙覆盖了唐玄奘的脚印,当历史湮没了林则徐的音容,当人们送走了连战的身影,我站在历史的天空下,看到一片片花红从每一个历史的年轮上蔓延开来。
《今年花胜去年红》【分析】文章开头就以一组韵味深长的排比造成先声夺人之势,并以一句“我看到,大片大片的红色,笑对风霜,在历史的每一个年轮上傲然绽放。
”引出下文对历史的思考。
结尾又以一组韵味绵长的排比和一句“我站在历史的天空下,看到一片片花红从每一个历史的年轮上蔓延开来┅┅”照应开头,如幽谷回响,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例3】[开头] 人生是在一匹素锦上描绘自我,身上的每一个色点都要细细斟酌,手拿调色板的那一刻,你开始选择,暖色还是冷色?人生是在一个舞台上展示自我,动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推敲。
主题一:青年成长&时代使命开头:青春中国恰逢青春你我,青年强则国强。
青年是社会最鲜活的血液,时代最激昂的力量,是崭新篇章的书写者,是家国梦想的铸造者,是现在正努力向前的你我。
七十余年对于国家而言正值芳华,国家与我们的对话是两颗年轻之心的碰撞,在滋养与回馈中成就彼此。
中国前程正似锦,青春奋斗正当时。
结尾: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只因为我是新时代的新青年,只因为我将担起这继往开来的重任。
于是,每一次笔尖与纸的摩擦,每一次文字中的神思流淌,每一次的求索与创造、每一次的喜悦与失落,寒舍里的日日夜夜,尺桌边的分分秒秒,我的奋斗,我与千千万万青年的奋斗,都浸透了对于这个新时代的希冀与渴望——我渴望化身一滴水,汇入时代的海河。
主题二:家国情怀开头:悠悠五千年,中国文明是唯一不被历史洪流湮没的长久文明,挨过了大自然的天灾,也扛住了侵略者的铁蹄。
饱受创伤后的涅槃重生,使中国如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架起历史的罡风,铸就又一篇盛世华章。
结尾:中国,如鹏腾飞而起,在世界浩瀚汪洋中翱翔,声振寰宇。
向前,是未知的挑战和黑暗,可背后,有无数点点星光为其闪耀,你依旧可以无畏前行。
主题三:科技创新开头:“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个人发展需创新思路,科技进步亦需创新驱动。
科技是历史发展的助力器,创新无疑是当代社会的主基调,当二者碰撞融合,定能掀起时代的全新浪潮。
科技创新非朝夕所得,而是在新需求推动下的新成果,是夜以继日的探寻。
珍惜科技成果,寻求新的出路,科技在不断打磨中趋于完善。
结尾:科技创新打开的不仅是科技发展的新局面,更是时代前进的新机遇,处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的当代中国,应抓住科技命脉,加大各方面投入,用自主创新推动科技稳步发展。
享用科技创新红利的你我,要以科技的发展前景为着眼点,立足当下,立足基础知识学习,积蓄力量,让未来的科技成果中凝聚自己的心血,为科技创新添砖加瓦。
主题四:生态文明开头:于自然的怀抱里,我们诞生,在自然的吐息中,我们成长,自然始终是我们的依靠,唯有在自然宽厚包容的臂膀中,我们得以栖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