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知识点系统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2.18 KB
- 文档页数:7
病句的知识点总结一、语法错误语法是语言的基础,正确的语法使用对于句子的理解和表达至关重要。
常见的语法错误包括时态错误、主谓不一致、单复数不一致、语序错误等。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些问题的知识点。
1. 时态错误时态是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的一种语法形式,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当句子中的时态使用错误时,会造成句子意思不清晰或者不准确。
例如:错误:昨天我去了图书馆,找了一本有关科技的书。
正确:昨天我去图书馆,找了一本有关科技的书。
时态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作者对于动词时态的理解不够清晰,或者在句子结构上存在混淆。
2.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数上不一致,造成句子不通顺。
例如:错误:他们都喜欢运动,但我不喜欢。
正确:他们都喜欢运动,但我不喜欢。
在这个例子中,“他们”是复数形式的主语,谓语“喜欢”也应该用复数形式。
3. 单复数不一致单复数不一致指的是名词和谓语动词或代词之间的单复数形式不一致。
例如:错误:这些书是我的。
正确:这些书是我的。
在这个例子中,“书”是复数形式,应该与谓语动词和代词保持一致。
4. 语序错误语序是指语言表达中词语的排列顺序。
中文的语序一般是主谓宾,定状状。
当语序不当时,会影响句子的表达能力。
例如:错误:昨天我在图书馆找了一本书。
正确:昨天我在图书馆找了一本书。
在这个例子中,状语“昨天”应该放在主语“我”之前。
二、标点错误标点符号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标点使用可以帮助表达意思,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常见的标点错误包括句号、逗号、叹号、问号等的误用。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些问题的知识点。
1. 句号句号是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用来表示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结束。
例如:错误:今天天气很好但我不想出去玩正确:今天天气很好,但我不想出去玩。
在这个例子中,缺少了句号,使得句子表达不够清晰。
2. 逗号逗号是表示停顿的标点符号,用来分隔句子中的词语、短语和从句。
例如:错误:我喜欢打篮球但不擅长足球。
病句修改知识点总结一、主谓不一致病句:他们在校园里玩耍,我在教室里学习。
修改后:他们在校园里玩耍,我在教室里学习。
二、多余的词语病句:她的外表看上去显得很漂亮。
修改后:她的外表看上去很漂亮。
三、句子结构不清晰病句: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需要多锻炼。
修改后: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需要多锻炼。
四、主谓宾不单一病句: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地方。
修改后: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地方。
五、语法错误病句:他们都很努力学习,使得他们考试成绩很好。
修改后:他们都很努力学习,所以他们考试成绩很好。
六、时态错误病句:昨天我去了图书馆,又看了一本小说。
修改后:昨天我去了图书馆,又看了一本小说。
七、语言表达不准确病句:他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人。
修改后:他是一个缺乏追求的人。
八、语言重复病句:他认真地打扫了房间,使得房间变得整洁了。
修改后:他认真地打扫了房间,使房间变得整洁。
九、句子过长病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活动,结果因为天气的原因活动取消了,我便回家了。
修改后: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活动,结果因为天气的原因活动取消了,于是我便回家了。
十、修饰成分的位置不当病句:他学习很努力,每天都要熬夜。
修改后:他每天都要熬夜,学习很努力。
经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病句修改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谓不一致、多余的词语、句子结构不清晰、主谓宾不单一、语法错误、时态错误、语言表达不准确、语言重复、句子过长、修饰成分的位置不当等。
通过不断修改病句,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写出更加流畅、准确的文章。
希望大家能够在写作中重视病句修改,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有关语文病句的知识点总结一、语文病句的定义语文病句即指在语言表达中存在着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错误,影响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美感。
语文病句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语法错误:如句子结构混乱、词语使用不当等。
2、逻辑混乱:句子表达内容逻辑不清晰,缺乏连贯性。
3、修辞失当:修辞手法使用不当,表达不恰当。
二、语文病句的类型1、语法错误(1)主谓不一致:如“他们正在吃饭,她喝了一口牛奶。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他们正在吃饭,她也吃了一口。
(2)句子成分混乱:如“小明他是一个好学生。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小明是一个好学生。
”(3)动词时态和语态错误:如“他昨天来北京了。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他昨天去北京了。
”(4)并列成分疏漏:如“他的学习成绩优秀,做事认真。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他的学习成绩优秀,做事认真。
”2、逻辑混乱(1)逻辑关系混乱:如“他虽然很忙,但还是休息了一下。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他虽然很忙,但还是休息了一下。
”(2)内容重复冗余:如“这件衣服非常漂亮,非常时尚。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这件衣服非常漂亮,很时尚。
”(3)缺乏逻辑连接:如“这个地方景色优美,去过的人都说好。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这个地方景色优美,去过的人都说好。
”3、修辞失当(1)比喻不当:如“她的笑容如同一朵美丽的花。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她的笑容如同一朵盛开的花。
”(2)夸张失实:如“这个问题简直难倒了我。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这个问题很难,让我实在是难以应对。
”(3)语义错误:如“他走路像飞一样快。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他走路非常快。
”以上便是语文病句的相关知识点总结,通过对语文病句的了解和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清晰地表达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和工整。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美感,避免出现语文病句,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修改病句小知识点总结1. 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指句子中的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要保持一致。
不一致会让句子显得不够流畅,逻辑性也会变弱。
例如:错误:她喜欢游泳,而他喜欢读书。
正确:她喜欢游泳,而他喜欢读书。
2. 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指在句子中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词性或词组,使得句子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例如:错误:他喜欢旅行、读书和游泳。
正确:他喜欢旅行、读书和游泳。
3. 时态一致在一个句子中,时态应该保持一致,以确保句子表达的意思清晰明了。
例如:错误:我昨天去了书店,然后买了一本小说。
正确:我昨天去了书店,然后买了一本小说。
4. 语态在句子中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语态,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错误的语态使用会让句子的表达变得混乱。
例如:错误:这个问题被他很不明白。
正确:他很不明白这个问题。
5. 不当修饰词语有时候我们会在句子中使用不当的修饰词语,使得句子的表达变得混乱。
例如:错误:这个问题很不容易解决。
正确: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
6. 不当连接词连接词的使用也是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使用不当会使得句子的逻辑关系变得混乱。
例如:错误:他很迟到,因为他睡过头了。
正确:他很迟到,因为他睡过了头。
以上是一些修改病句的小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写作中有所帮助。
要想在写作中尽量避免病句的出现,首先要多加练习,提高语感。
同时也要多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学习其中的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写作更加流畅、清晰。
病句常见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方面不匹配。
例如:错误:我和他去了商场。
正确:我和他去商场了。
错误:这些书都是我们借了的。
正确:这些书都是我们借来的。
错误:她都是一个很好的老师。
正确:她是一个很好的老师。
二、缺少主谓在日常写作中,有时会漏掉主语或谓语,这样的病句也很常见。
错误:在校园里玩。
正确:我们在校园里玩。
错误:昨天下雨了。
正确:昨天外面下雨了。
错误:好吃。
正确:这个菜很好吃。
三、倒装句在一些特定情境下,中文中会出现倒装句,即动词或状语放在主语之前。
错误:昨天我在公园看到了小明。
正确:昨天在公园我看到了小明。
错误: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正确: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
错误:她最喜欢的是购物。
正确:她最喜欢的是去购物。
四、连词使用错误在写作中,一些连词的使用也容易出现错误,例如:错误:虽然下雨,但我们还是出去了。
正确:虽然下雨,我们还是出去了。
错误:因为天气原因,所以比赛取消了。
正确:因为天气原因,比赛取消了。
错误:他买了不少水果,而且还有一些零食。
正确:他买了不少水果,还有一些零食。
五、语序错误在中文中,语序是非常重要的,错误的语序会导致句子不通顺。
错误:我今天去了逛街。
正确:我今天去逛街了。
错误:他昨天卖了了手机。
正确:他昨天卖了手机。
错误:我昨天告诉他了这个消息。
正确:昨天我告诉了他这个消息。
六、句子缺乏主谓宾关系有时候句子中缺乏主语或宾语,会导致句子不完整。
错误:看了一遍后我们开始做这道题。
正确:我们看了一遍后开始做这道题。
错误:因为下雨,所以没去上学。
正确:因为下雨,所以我们没去上学。
错误:不知道明天下雨了。
正确:我们不知道明天会不会下雨。
综上所述,病句在写作中是很容易犯的错误,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知识点,就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错误。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多加练习,多积累语言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以避免病句的出现。
希望以上总结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病句常见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常见的语法错误
1. 主谓不一致:如“她们每天去上学,学生们都戴着校服”中,“她们”和“学生们”所表示的主语不一致。
2. 时态错误:如“他昨天去了北京,见了朋友”中,“去了”和“见了”所表示的动作发生的时间不一致。
3. 名词单复数搭配错误:如“许多车辆在街上行驶”中,“车辆”应为复数形式“车辆们”。
4. 词性搭配错误:如“她是一位勤奋的老师”中,“位”与“老师”的搭配不合适,应为“一位勤
奋的老师”。
5. 语序错误:如“他昨天给我了一本书”中,“给我了”应改为“给了我”。
二、常见的词语搭配错误
1. 汉语中的成语、习语搭配错误:如“月亮不太圆,清风不太软”中,应该为“月亮不太圆满,清风不太柔软”。
2. 拼音、词语写法错误:如“再不能说北京话了”中,“再”应改为“再也”。
3. 词语用法错误:如“这个苹果又甜又好吃”中,“又”和“好吃”之间的搭配不合适。
三、常见的逻辑关系错误
1. 因果关系错误:如“因为天气比较冷,所以他就不出去了”中,“因为”和“所以”的逻辑关系错误。
2. 让步关系错误:如“虽然我很累,但还是坚持了下去”中,“但”应改为“而”。
总的来说,病句的错误形式多种多样,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加注意,不断提高
语言表达的能力。
希望通过对病句的常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
病句,从而避免在语言表达中犯错。
病句归类知识点总结一、主谓一致错误1. The dog and the cat is playing in the garden.2. He or she have to finish the task by tomorrow.3. The group of students were travelling to the museum.主谓一致错误是指主语和谓语在单数或复数形式上不一致,造成语法错误。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1. The dog and the cat are playing in the garden.2. He or she has to finish the task by tomorrow.3. The group of students was travelling to the museum.二、时态错误1. I go to the gym yesterday.2. She will going to the concert next week.3. He has finish the report before the meeting.时态错误就是在句子中使用了不正确的时态形式(例如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等)。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1. I went to the gym yesterday.2. She will go to the concert next week.3. He has finished the report before the meeting.三、冠词错误1. A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2. He is going to buy the new car next week.3. I would like to have the chocolate cake for dessert.冠词错误是指在句子中使用了不正确的冠词形式。
病句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什么是病句病句是指语法有错误或不规范的句子,它违反了语言学规则,在表达上存在缺陷,不符合语言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二、病句的分类1. 主谓不一致病句,即主语和谓语在数上不一致,或者在人称上不一致。
2. 主谓宾不一致病句,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在数上不一致。
3. 从句引起的不一致病句,即主句和从句在逻辑关系上不一致。
4. 并列结构引起的不一致病句,即并列成分之间在形式上不一致。
5. 虚拟语气引起的病句,即表示虚拟语气的句子在搭配上有误。
6. 语序不当引起的病句,即语序方面存在错误。
三、病句的纠正方法1. 语法知识要牢固,理解并掌握主谓一致,主谓宾一致,从句逻辑关系一致,虚拟语气和语序正确的基本法则。
2. 多加练习,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病句的纠正方法,这样才能夯实基础,远离病句。
3. 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及时向老师请教、交流自己在写作时发现的病句,以便及时得到纠正并改正错误。
4. 多读书、多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多接触优秀作品,从中学习正确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积累语言素材。
四、病句的典型案例1. 主谓不一致的病句:我的朋友们是一个性情温和、心地善良的人。
纠正方法:我的朋友们是一群性情温和、心地善良的人。
2. 主谓宾不一致的病句: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本书,爱护图书。
纠正方法: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本书,爱护图书馆的书籍。
3. 从句引起的不一致病句:父亲说,儿子不努力就不能成材。
纠正方法:父亲说,儿子不努力就不能成功。
4. 并列结构引起的不一致病句:他具有性格上刚强、坚韧耐劳,实际上又很心思缜密。
纠正方法:他具有性格上刚强、坚韧耐劳,实际上又很心地善良。
5. 虚拟语气引起的病句:如果我是你,我就去参加那场比赛。
纠正方法:如果我是你,我就会去参加那场比赛。
6. 语序不当引起的病句:好运不是等着来的,而是争取来的。
纠正方法:好运不是等着来的,而是争取得来的。
五、病句的修辞技巧1. 病句的修辞注意点a. 适当运用排比,使病句更具有修辞效果。
病句知识点总结框架图高三一、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1.1 病句的定义1.2 病句的常见类型:- 主谓不一致- 主语从句混淆- 动词形式错误- 代词指代不清- 缺少或多余主语或宾语- 句子成分搭配错误- 并列连词使用错误二、主谓不一致的病句2.1 定义和举例2.2 解决方法:- 注意主语的数与谓语的单复数一致- 注意主谓之间的时态一致- 注意主谓之间的人称一致三、主语从句混淆的病句3.1 定义和举例3.2 解决方法:- 确定主句和从句的关系- 选择适当的连接词引导从句- 确保从句中的主语和主句一致四、动词形式错误的病句4.1 定义和举例4.2 解决方法:- 注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根据句子结构确定正确的动词形式 - 注意动词的单复数和人称的一致性五、代词指代不清的病句5.1 定义和举例5.2 解决方法:- 确认代词所指的具体对象- 避免使用模糊的代词指代- 使用代词前后保持一致的名词性 - 借助上下文判断代词的指代对象六、缺少或多余主语或宾语的病句6.1 定义和举例6.2 解决方法:- 补充缺少的主语或宾语- 删除多余的主语或宾语七、句子成分搭配错误的病句7.1 定义和举例7.2 解决方法:- 确保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 遵循常见的搭配规则八、并列连词使用错误的病句8.1 定义和举例8.2 解决方法:- 确定句子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并列连词 - 注意并列连词的位置和使用方式九、病句的改错策略9.1 定义和举例9.2 改错步骤和技巧:- 识别病句错误类型- 确定错误产生的原因- 采用适当的改正策略- 仔细检查改正后的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要求十、总结与展望10.1 病句知识点的总结 10.2 对于高三学生的建议。
修改病句的知识点总结一、病句的定义及类型1. 病句是指在语法或语义上有错误、不通顺的句子。
2. 病句分为语法病句和语义病句两种类型。
3. 语法病句是在构词、造句过程中出现的语法错误,主要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语序倒装、连接词搭配不当等。
4. 语义病句是在表达意思时出现的错误,主要表现为表达不清晰、含义不明确或者引起歧义。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1. 语法上要正确,句式要完整,不得出现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等语法错误。
2. 语义上要准确,句子要表达清晰,不得出现引起歧义或者含义不明确的问题。
3. 要符合逻辑,句子内部要逻辑通顺,不得出现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1.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分析病句的错误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2. 修改病句时,要注重句子的结构,确保主谓宾各自对应、搭配合理。
3. 添加、删除或者调整词语表达,使句子在语义上更加准确和贴切。
4. 关注上下文,根据句子在整个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局部修改导致其他问题。
5. 参考标准用法,可以通过参考语法书籍、范文或者咨询老师同学进行修改,避免主观臆断导致错误。
四、常见病句及修改方法1. 主谓不一致:要保证主语和谓语在单复数上保持一致。
2. 时态错误:要保证句子中的时态一致,不得出现混用的情况。
3. 语序倒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语序,避免不恰当的倒装。
4. 连接词搭配不当:要根据句子内部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选择合适的连接词。
五、修改病句的注意事项1. 注意整体逻辑关系,避免局部修改导致整体混乱。
2. 注意语法和语义的一致性,避免局部修改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
3. 注意专业术语和表达习惯,避免使用不准确的词语或者表达方式。
总之,修改病句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要求我们对语法、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只有不断地进行练习和总结,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修改病句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病句知识点系统总结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表意不明。
例: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2、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
例: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将“有效的”调至“方法”前)3、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表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例: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表意不明,是“三个学校”还是“三个学生会干部”)4、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
例: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搭配不当,“在……中”应为“从……中”)5、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
例: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联词搭配不当,“只有……就”搭配不当,应为必要条件,用“只有……才”)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表意不明、成分赘余(重复)。
例: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表意不明,“他”到底指谁,指代不明)7、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例: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喂猪”后加“的经验”) 8、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偷换主语)。
例: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搭配不当,“培养”与“失足青年”不搭配)9、出现了疑问句、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例: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不合逻辑,疑问句再加双重否定,变成了三重否定)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
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结构混乱,有“为……所”和“被……所”的结构,没有“受……所”的结构,要将“所”字去掉)11、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成分赘余(重复)。
例: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
(成分赘余,“诸”即“之于”,“于”与它重复12、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表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
例: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
(表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13、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
例: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能否”是两面性的词语,与后面不一致)14、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
例: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不合逻辑,“防止”与“不再发生”不合情理,应去掉“不”)15、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表意不明。
例: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是“15日之前去”还是“15 日这一天去”)16、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给”等词,可能是成分残缺(主语残缺)、不合逻辑(主客颠倒)或语序不当。
例: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主语残缺,使动词的主语是“老主任”,应去掉“经过”,或者去掉“使”,将“才”调至“他”后)附: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1)表时间:长达……之久(2)表限制:超过……以上(3)表对象:对于……上(4)表决定:以……即可(5)表构成:由(包括、分)……组成(6)表意愿:本着……为原则(7)表被动:被(受)……所(8)表数量:高达……之巨(9)表原因: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10)表目的:旨在以……为目的(11)表范围:大多以……为主(12)表依靠:靠的是……取得的另外,常见的杂糅格式还有:防止……不再……(“防止……”和“……不再”);非……才行(“非……不可”和“只有……才行”);需要……不可(“需要……”和“非……不可”);从……为出发点(“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大约……左右(“大约……”和“……左右”);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和“是……的结果”);之所以……的原因(“之所以……”和“……的原因”);供……之便(“供……之用”和“以便……”),等等。
表格形式:常见赘余类型一、动词类赘余1.白白虚度(“虚”含“白白”意,“白白”赘余)2.被应邀(“应邀”含“被”意,“被”赘余)3.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含“被人笑”意,“被人”赘余)4.到此光临(“光临”含“到”意,“到此”赘余)5.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赘余)6.非常酷爱(“酷爱”含“非常”意,“非常”赘余)7.共同协商(“协商”含“共同”意,“共同”赘余)8.过度酗酒(“酗酒”含“过度”意,“过度”赘余)9.过分溺爱(“溺爱”含“过分”意,“过分”赘余)10.过分苛求(“苛求”含“过分”意,“过分”赘余)11.过高奢望(“奢望”含“过高”意,“过高”赘余)12.凯旋归来(“凯旋”含“归来”意,“归来”赘余)13.可以堪称(“堪称”含“可以”意,“可以”赘余)14.来家造访(“造访”含“来”意。
“来家”赘余)15.免费赠送(“赠送”含“免费”意,“免费”赘余)16.十分罕见(“罕见”含“十分”意,“十分”赘余)17.随便苟同(“苟同”含“随便”意,“随便”赘余)18.随意漫谈(“漫谈”含“随意”意,“随意”赘余)19.快要垂危(“垂危”含“快要”意,“快要”赘余)20.突然顿悟(“顿悟”含“突然”意,“突然”赘余)21.一致公认(“公认”含“一致”意,“一致”赘余)22.值得可敬(“可敬”含“值得”意,“值得”赘余)二、形容词类赘余炎热、雪白、笔直、通红、稀烂、飞快、精光、崭新、冰凉、死沉、烂熟、巨大、繁多、酷热、众多、广大等本身带比喻性成分或表程度成分的形容词的前面如果有表修饰的程度副词,那个程度副词是赘余成分。
如:“十分炎热”(“十分”赘余),“非常雪白”(“非常”赘余)。
三、名词类赘余1.多年的夙愿(“夙愿”有“多年”意,“多年”赘余)2.多虑的想法(“虑”有“想”意,改“虑”为“余”)3.漫山遍野到处(“漫山遍野”即“到处”,两者留一)4.目的是为了(“目的”即“为了”,两者留一)5.目前当务之急(“当务之急”含“目前”意:“目前”赘余)6.无用废话(废品、废物……)(“废话、废品、废物……”含“无用”意,“无用”赘余)7.人民生灵涂炭(“生灵”含“人民”意,“人民”赘余)8.原因是因为(“原因”即“因为”,两者留一)9.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含“意见”意,“意见”赘余)四、代词类赘余1.我的寒舍(舍弟、贱内、家严、拙作……),“寒舍、舍弟、贱内、家严、拙作”均含“我的”意,“我的”赘余2.诉诸于武力(公诸于众、见诸于报刊、付诸于流水……),“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与后面“于”重复,可删“于”或改“诸”为“之”五、概数词赘余1.大约10岁左右(上下)约摸10岁左右(上下)大概10岁左右(上下)2.至少3名以上(左右、上下)至多3名左右(上下、以下)3.近3名左右(上下、以下)平均85分以上(以下)4.最少80分以上最小10岁以上最高85分以下最低60分以上上列表概数的词两者只能留一,如:大约10岁,或10岁左右,或10岁上下。
否则赘余,变成病句。
六、副词类赘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杜绝不要大吃大喝、切忌不可喝生水、避免不受侵害(例子中“不要”、“不可”、“不受”均属赘余,必须删去,否则意思表达反了)悬殊极大(“悬殊”含“相差极大”意,“极大”删去)数字有关的语病⒈“减少(缩小、降低、下降)不用倍数。
减少、缩小、降低和下降不能成倍,后面只能跟分数或实际数量:⒉“平均分(成绩)都……”如:一门学科,一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只能有一个,后面不能跟“都”。
当然,当学科不止一门,考试不止一次,或演算对象、范围并不固定单一时,平均分就不止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平均分(成绩)都……”的表述未必存在不妥:⒊“时速每小时……”或“时速……/小时”如:“时速”即每小时的行驶距离,与“每小时”或“/小时”一起出现就显得重复累赘。
例①应去“每小时”,例②应去“/小时”,或把“时速”改为“速度”。
与之类似的还有“单位价格”“日均”“年均”等问题。
时、件、台、日、年都属于“单位”,以上错误都属于重复累赘。
⒋“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最多”和“至少”只能跟上下极限点,不能跟一个范围,而“……以上”“……以下”都表示范围,因而“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的表述都存在语病。
⒌“囊括……中的……”⒍“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大约”“超过”“将近”后面跟整数来表示约数,再跟约数只会造成表意不明,因而“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这样的表述存在语病。
修改的办法是删前或除后。
⒎“几(╳)个……的……”这种表述未必存在语病,关键要看“几(╳)个”修饰的对象是否存在不同的理解,这一短语的结构是否有不同的理解。
⒏“一边有(是)……”这种表述未必存在语病,关键要看“一边”是否存在歧义。
如:树下坐着一位老人,一边有一个孩子。
②路的一边是一排商店,另一边则是废弃的工厂。
③他的身边有两个孩子,一边一个。
例①的“一边”可以理解为“其中一边”,也可以理解为“每一边”,存在歧义;例②和例③的“一边”分别理解为“其中一边”和“每一边”,不存在歧义,不属于语病。
⒐“三季度”“四章”这类表述未必存在语病,关键要看“三”“四”等数词是否存在基数与序数不明而造成歧义的问题。
如:①海尔集团公司已经提前完成了三季度的生产任务。
②三季度的销售额比前两季度总数还多三个百分点。
例①句中的“三季度”存在歧义;而它在例②中却表示明确的意思。
明确是基数还是序数,才能消除歧义。
这可以通过语境,如例②的“比前两季度的总数还多了三个百分点”;也可以采用基数和序数的明确表示法,如表基数时在数词后增加“个”等量词,或用“两”代替“二”,表序数时则在数词前增加“第”。
10. “二十多个岁月”“几家新闻界的记者”“三个莘莘学子”“岁月”“新闻界”“莘莘学子”属于集合性名词或短语,不能以“个”“家”等为单位;“莘莘学子”中的“莘莘”表示大量,也与“三个”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