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问答题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数据库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数据定义B. 数据操纵C. 数据备份D. 数据加密答案:D2. 在关系数据库中,关系是指什么?A. 数据库B. 表C. 列D. 行答案:B3. SQL语言中,用于查询数据的关键字是?A. SELECTB. INSERTC. UPDATED. DELETE答案:A4.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A. 数据库管理系统B. 数据库C. 数据库管理员D. 数据库应用系统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数据库系统的特点?A. 数据共享B. 数据独立性C. 数据冗余度高D. 数据控制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数据库的三级模式?A. 外模式B. 概念模式C. 内模式D. 物理模式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A. 实体完整性B. 参照完整性C. 用户定义完整性D. 数据库完整性答案:D8. 在关系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 索引B. 视图C. 外键D. 触发器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数据库设计阶段?A. 需求分析B. 概念设计C. 逻辑设计D. 物理设计答案:A10.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以下哪个不是数据库系统的优点?A. 数据冗余度低B. 数据独立性高C. 数据安全性高D. 数据共享性低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______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答案:操作系统2. 在关系数据库中,表中的行称为______。
答案:记录3. SQL语言中,用于删除数据的关键字是______。
答案:DELETE4.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
答案:数据库5.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包括外模式、______和内模式。
答案:概念模式6. 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______。
答案:用户定义完整性7. 在关系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数据库问答题(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数据模型的三大要素是什么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2.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是什么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3. 什么是事务事务具有哪些特性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续性等特性。
4. 简述数据库并发操作通常会带来哪些问题。
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5. 简述系统故障时的数据库恢复策略。
(1)正像扫描日志文件,找出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将其事务标识记入REDO队列。
同时找出故障发生时尚未完成的事务,将其事务标识记入UNDO队列。
(2)对UNDO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撤销处理。
(3)对REDO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重做处理。
6.什么是“死锁”处理死锁的方法有哪些答:在对并发事务采用封锁机制时,有可能若干事务都处于等待状态,等待对方释放封锁,造成事务都不能继续运行下去,这种现象称系统进入死锁状态。
处理死锁的方法有两类:1) 死锁预防:保证系统不会进入死锁状态。
2)死锁检测与死锁恢复:允许系统进入死锁状态。
系统周期性地调用死锁检测算法,以判断是否产生了死锁;一旦发现死锁,则选择一个回滚代价最小的事务作为牺牲者,对选择的牺牲者采取全部或部分回滚,然后重启。
7.从模块结构看,DBMS由哪些部分组成(1)查询处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DDL编译器、DML编译器,嵌入式 DML预编译器,查询运行核心程序。
(2)存储管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授权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
8. 试述采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
答:采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可以分成3步进行:首先设计局部E-R模式,然后把各局部E-R模式综合成一个全局的E-R模式,最后对全局E-R模式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E-R模式,即概念模式。
简答题3.什么是“运行纪录优先原则”?其作用是什么?在数据库系统中,写一个修改到数据库中和写一个表示这个修改的登记纪录到日志文件中是两个不同的操作,在这两个操作之间有可能发生故隙。
这时,假如先写了数据库修改,而在运行纪录中没有登记这个修改,则以后就无法恢复这个修改,那么以后也就无法撤消这个修改。
为了平安起见,采纳“运行纪录优先原则”。
它包括两点:(1)至少要等相应运行纪录已经写入“口志”文件后,才能允许事务往数据库中写纪录。
(2)直至事务的全部运行纪录都已写入运行“日志”文件后,才能允许事务完成“END T RANSACTION W处理。
4.试叙述分布式DBMS的功能。
主要功能有:(1)接受用户恳求,并判定把它送到哪里,或必需访问哪些计算机才能满意该恳求。
(2)访问网络数据字典,或者至少了解如何恳求和使用其中的信息。
(3)假如目标数据存储于系统的多个计算机上,就必需进行分布式处理。
(4)通信接口功能,在用户、局部DBMS和其他计算机的DBMS之间进行协调。
(5)在一个异构型分布式处理环境中,还需供应数据和进程移植的支持。
这里的异构型是指各个场地的硬件、软件之间存在肯定差别。
5.数据独立性与数据联系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分?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数据联系是指同一纪录内部各字段间的联系,以及纪录之间的联系。
1.简述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对系统中数据的详尽描述,它供应对数据库数据描述的集中管理。
它的处理功能是存储和检索元数据,并且为数据库管理员供应有关的报告。
对数据库设计来说,数据字典是进行具体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字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过程.4.试述客户/服务器式DBS的一般结构。
此时数据库应用的功能如何划分?客户/服务器式DBS是在客户/服务器计算机网络上运行的DBS,这个计算机网络中,有一些计算机扮演客户,另一些计算机扮演服务者(即客户机/服务器)。
数据库习题(含参考答案)习题1一、问答题1. 什么是数据?数据有什么特征?数据和信息有什么关系?答:答:数据是用于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数据的特征是:①数据有“型”和“值’之分;②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③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表示之分;④数据应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为: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数据通过能书写的信息编码表示信息。
信息有多种表现形式,它通过手势、眼神、声音或图形等方式表达,但是数据是信息的最佳表现形式。
由于数据能够书写,因而它能够被记录、存储和处理,从中挖掘出更深层的信息。
但是,数据不等于信息,数据只是信息表达方式中的一种。
正确的数据可表达信息,而虚假、错误的数据所表达的是谬误,不是信息。
2. 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
答:答: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新方法和技术,它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的特点是:①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整体性,即数据库中的数据要保持自身完整的数据结构;②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享性,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
3.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答: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它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控制的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存储、数据操作和数据控制功能。
其数据存储和数据操作是:数据库的定义功能,指为说明库中的数据情况而进行的建立数据库结构的操作;数据库建立功能,指将大批数据录入到数据库的操作,它使得库中含有需要保存的数据记录;数据库维护功能,指对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其操作能满足库中信息变化或更新的需求;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指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为实际应用提供需要的数据。
数据库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关系模型中,用来表示实体的是( )A、字段B、记录C、表D、指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二维表的每一行的所有数据称为一个元组,相当于一条记录,代表一个实体2、格式属性是给字段()数据时设置的样式。
A、初始值B、当前值C、输出D、输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初始值是设置默认值属性,输入是设置有效性规则和输入掩码3、窗体通过来显示字段信息,以类似填空的格式输入数据。
( )A、宏B、模块C、表D、控件正确答案:D4、已知“邮政编码”字段为6位数字,对其设置掩码,正确的是( )A、######B、999999C、D、0000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必须是6位数字,因此就必须为000000。
5、下列关于Access 2010说法正确的是()A、Access 2010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系统B、Access 2010默认创建的文件的扩展名是.mdbC、Access 2010数据库可以作为应用软件的数据库,也可以作为WEB页的数据库D、Access 2010数据库中的数据只能本机访问,不能被其他计算机访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ccess 2010是数据库管理系统,默认扩展名是.accdb,其数据库既可以被本机访问,也可以被其他计算机访问。
6、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
A、笛卡尔积B、交C、并D、连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运算结果是通过R表和S表共同的属性B的值进行的连接运算。
7、下列不是关系术语的是( )A、元组B、属性C、分量D、数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关系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一列称为一个属性,一个单元格称为一个分量。
8、在关系模式中,如果属性A和B存在1对1的联系,则( )A、A→BB、B→AC、AB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9、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是()A、1:1B、1:nC、m:nD、n: 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一个教师可以教多名学生,一个学生可以被多个教师教,因此两者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
三:简答题:1. 什么是数据库?答: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按某种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存放在外存储器上,且可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因此,数据库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2. 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答:数据独立性表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不存在依赖关系,包括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外视图即用户的逻辑文件)与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之间的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发生变化(数据定义的修改、数据之间联系的变更或增加新的数据类型等)时,它不影响某些局部的逻辑结构的性质,应用程序不必修改。
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内视图)改变时,对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概念视图)和应用程序不必作修改的一种特性,也就是说,数据库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独立。
3.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一组软件,它是数据库系统(DBS)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数据库系统都配有各自的DBMS,而不同的DBMS各支持一种数据库模型,虽然它们的功能强弱不同,但大多数DBMS的构成相同,功能相似。
一般说来,DBMS具有定义、建立、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功能,它通常由三部分构成:数据描述语言及其翻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处理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的例行程序。
4. 什么是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包含哪些基本内容?答:数据字典是数据库系统中各种描述信息和控制信息的集合,它是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的有力工具,是进行详细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字典的基本内容有: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5个部分。
假设教学管理规定:①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一门课有若干学生选修;②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一门课只有一个教师讲授;③一个学生选修一门课,仅有一个成绩。
学生的属性有学号、学生姓名;教师的属性有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课程的属性有课程号、课程名。
简单题1、请简述什么是数据模型。
答: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用来描述数据,可以理解成一种数据结构。
在数据库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3种基本数据模型,分别是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和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
2、请简述数据库、表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关系。
答: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可以管理多个数据库,通常情况下开发人员会针对每个应用创建一个数据库,为保存应用中实体的数据,会在数据库中创建多个表(用于存储和描述数据的逻辑结构),每个表都记录着实体的相关信息。
2、请简述ENUM和SET数据类型的区别。
答:(1)ENUM只能选一个值保存,SET可以选多个值保存。
(2)SET 可以什么值都不选,ENUM必须选择一个值。
(3)ENUM的列表最多可以有65535个值,SET类型的列表最多可以有64个值。
3、请简述CHAR、VARCHAR和TEXT数据类型的区别。
答:(1)CHAR是定长存储方式,适合保存长度固定的字符穿。
(2)VARCHAR是变长存储方式,适合保存长度不定的字符串。
(3)TEXT不能设置长度,速度比CHAR和VARCHAR慢,适合保存不经常查询的文本。
TEXT类型不能设置默认值4、请简述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必要性。
答:数据库设计对数据的存储性能、数据的操作都有很大的关系。
为了避免不规范的数据库出现数据冗余,造成插入、删除、更新操作异常等情况,就要进行数据库设计规范化。
5、请分析数据库范式1NF、2NF、3NF的区别。
答:(1)1NF: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
(2)2NF:在满足1NF基础上,遵从唯一性,非主键字段需完全依赖主键(3)3NF:在满足2NF基础上,非主键字段不能相互依赖。
6、请简述DELETE与TRUNCATE的区别。
答:①实现方式不同:TRUNCATE本质上先执行删除(DROP)数据表的操作,然后再根据有效的表结构文件(.frm)重新创建数据表的方式来实现数据清空操作。
数据库面试题大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库面试题目:1. 什么是数据库?请简要描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 请解释一下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
3. 什么是SQL?请简要描述SQL的作用和用途。
4. 什么是主键和外键?请举例说明它们在数据库中的作用。
5. 什么是索引?请简要描述索引的作用和优缺点。
6. 请解释一下事务的概念,以及事务的隔离级别。
7. 请解释一下数据库的连接池和它的作用。
8. 什么是数据库触发器?请简要描述触发器的作用和用途。
9. 什么是存储过程?请简要描述存储过程的作用和用途。
10. 什么是视图?请简要描述视图的作用和用途。
11. 请解释一下数据库的规范化,以及规范化的好处。
12. 请解释一下数据库的性能优化,以及如何进行性能优化。
13. 请描述一下你如何处理数据库中的重复数据。
14. 什么是数据库备份和恢复?请简要描述备份和恢复的方法。
15. 请解释一下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以及并发控制的方法。
16. 请解释一下数据库的分区,以及分区的好处。
17. 什么是数据库的乐观锁和悲观锁?请简要描述它们的区别和用途。
18. 请解释一下数据库的日志和日志的重要性。
19. 什么是数据库的联接?请简要描述不同类型的联接(如内联接、左外联接、右外联接、全外联接等)。
20. 请解释一下数据库的索引,以及如何使用索引来提高查询性能。
21. 请解释一下数据库的性能优化,以及如何进行性能优化。
22.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23. 请解释一下数据库的视图,以及视图的用途和优点。
24. 什么是数据库的游标?游标在数据库中有什么用途?25. 请解释一下数据库的存储过程和函数,以及它们的用途和优点。
1.说出数据库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数据, 软件, 硬件, 人员2.试述SQL语言的功能。
SQL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 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3.SQL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每种举两个例子。
1.数值型(int bit)2.字符串型(char vachar)3.日期时间类型(datetime small datetime)4.货币类型(money small money)5.简述Where子句与Having子句的区别。
Having是筛选组, 而where是筛选记录, 分组筛选的时候应having;其它情况用where, 视图定义以及基本表区别。
试图是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试图)导出的表。
他与基本表不同, 是一个虚表, 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能被查询, 被删除, 但对试图的增、删、改操作则有一定限制。
6.简述视图的定义以及与基本表的区别。
视图是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试图)导出的表。
他与基本表不同, 是一个虚表, 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能被查询, 被删除, 但对试图的增、删、改操作则有一定限制。
7.试叙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二级映象功能。
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二级映像是为了在内部实现三个模式所对应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
8.简述数据库系统如何实现应用程序与数据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将由内模式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与概念模式隔离开来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将由概念模式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与外模式隔离开来9.试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需求分析阶段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5.数据库实施阶段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阶段10.解释E-R图并说明其三要素。
实体、联系、属性。
实体: 现实世界可以区别于其他是对象的“事件”或“物件”联系: 实体各属性之间所具有的关系。
属性: 一个实体集所具有的共同性质。
一.事务及特点答:事务(Transaction)是并发控制的单位,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操作序列。
这些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通过事务,SQL Server能将逻辑相关的一组操作绑定在一起,以便服务器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事务的特性(ACID特性)A: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B: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一致性与原子性是密切相关的。
C:隔离性(Isolation)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D:持续性/永久性(Durability)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
二.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答:物理独立性(外模式\模式映像):,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模式\内模式映像):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三.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答: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数据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及完整性要求;2、概念设计:通过数据抽象,设计系统概念模型,一般为E-R模型;3、逻辑结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模式和外模式,对于关系模型主要是基本表和视图;4、物理结构设计:设计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如索引的设计;5、系统实施:组织数据入库、编制应用程序、试运行;6、运行维护:系统投入运行,长期的维护工作(详细见课本P209)四.数据库系统中故障类型及各故障恢复机制答:1.事物内部的故障机制:(1)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
(2)查找到更新操作,则对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
若原是插入操作,则做删除操作;若原是删除操作,则做插入操作;若原是修改操作,则用修改前的值代替修改后的值(3)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其他更新操作,并做同样处理。
数据库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是:A. 存储数据B. 处理数据C. 维护数据D. 扩展数据答案:A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是:A. 管理数据库B. 控制数据库访问C. 保护数据库安全D. 执行数据操作答案:A、B、C、D3. 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包括:A. 使用表格结构存储数据B. 定义了数据之间的关系C. 支持事务处理D. 使用SQL查询数据答案:A、B、C、D4. 非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包括:A. 不使用表格结构存储数据B. 不定义数据之间的关系C. 不支持事务处理D. 不使用SQL查询数据答案:A、B、C、D5.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A. 数据库的正确性和一致性B.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权限控制C. 数据库的性能和可扩展性D.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答案:A二、填空题1.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
2. SQL是什么操作数据库的语言?_____________。
答案:结构化查询语言。
3. 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是用来做什么的?_____________。
答案:标识和定义数据库对象。
4. 数据库的ACID特性分别是指什么?A. 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答案:A. 原子性B. 一致性C. 隔离性D. 持久性5. 数据库的事务是什么?_____________。
答案:一组操作构成的逻辑单位,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
三、简答题1. 什么是数据库索引?它有什么作用?答案:数据库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性能。
索引可以加快查询速度,减少数据的扫描操作,提高数据库的响应时间。
2. 请简要介绍SQL的基本语句。
答案:SQL包含的基本语句有:- SELECT:用于查询数据表中的数据。
数据库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关系数据库中,以下哪个操作用于查询满足特定条件的数据?A. SELECTB. UPDATEC. DELETED. INSERT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SQL语句的组成部分?A. WHEREB. GROUP BYC. HAVINGD. ORDER BY答案:D(所有选项都是SQL语句的组成部分)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数据存储B. 数据查询C. 数据加密D. 数据恢复答案:C(数据加密通常不是DBMS的主要功能)二、简答题1. 什么是事务的ACID属性?答案:事务的ACID属性指的是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原子性意味着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
一致性确保事务从一种一致的状态转移到另一种一致的状态。
隔离性保证并发执行的事务不会互相影响。
持久性表示一旦事务提交,它对数据库的改变就是永久性的。
2. 解释什么是数据库规范化?答案:数据库规范化是一种用于组织数据库中数据的过程,目的是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完整性。
规范化通过分解表和创建关系来实现,通常遵循一系列规范化规则,如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等。
三、应用题1. 假设你有一个名为“Employees”的表,包含以下列:EmployeeID, FirstName, LastName, DepartmentID, Salary。
编写一个SQL查询,列出每个部门的最高薪资员工的姓名和薪资。
答案:```sqlSELECT e1.FirstName, stName, e1.SalaryFROM Employees e1INNER JOIN (SELECT DepartmentID, MAX(Salary) AS MaxSalaryFROM EmployeesGROUP BY DepartmentID) e2 ON e1.DepartmentID = e2.DepartmentID AND e1.Salary = e2.MaxSalary```2. 如何在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答案:数据备份通常通过导出数据库的文件或使用DBMS提供的备份工具来完成。
数据库60道高频面试题(含答案)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1 请简要介绍数据库是什么?答: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它支持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1.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数据库类型。
答:常见的数据库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SQL Server)、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Cassandra)和XML数据库等。
2. SQL语句编写2.1 如何查询某个表中的所有记录?答:使用SELECT语句,如:SELECT FROM table_name;2.2 如何查询某个表中的特定列?答:使用SELECT语句,并指定列名,如: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2.3 如何插入一条记录到表中?答:使用INSERT INTO语句,如:INSERT INTO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VALUES (value1, value2);2.4 如何更新表中的记录?答:使用UPDATE语句,如:UPDATE table_name SET column1=value1, column2=value2 WHERE condition;2.5 如何删除表中的记录?答:使用DELETE语句,如: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2.6 如何查询某个表的记录数?答:使用COUNT函数,如:SELECT COUNT() FROMtable_name;2.7 如何查询某个表的记录数,按某个字段分组?答:使用COUNT函数和GROUP BY语句,如:SELECT column_name, COUNT() FROM table_name GROUP BY column_name;2.8 如何连接两个表?答:使用JOIN语句,如:SELECT table1.column1, table2.column2 FROM table1 JOIN table2 ONtable1.column1=table2.column1;2.9 如何查询某个字段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答:使用MAX、MIN、AVG函数,如:SELECTMAX(column_name), MIN(column_name), AVG(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3. 数据库设计3.1 请简要介绍数据库范式。
26.简述DBMS的主要功能。
答:数据的定义、操作、保护、维护和数据字典等5个功能。
27.简述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的主要步骤。
答:把概念模型转换成逻辑型、设计外模型、设计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接口,评价模型,修正模型。
28.设有关系模式R(S#,C#,CNAME,TNAME),其属性分别表示学生的学号、选修课程号、课程名、任课教师名。
请说明该关系模式存在哪些操作异常。
答:系模式存在着三种操作异常:修改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29.设有关系模式R(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B A,C A},ρ={AB,BC}是R上的一个分解,那么分解p 是否保持FD集F?并说明理由。
答:已知F=|B→A,C→A|,而πAB(F)=|B→A|,πBC(F)=O/(空集的意思) 所以分解FD C→A。
30.简述存储过程的优点。
答:提高运行速度,增强了SQL的功能和灵活性,可以降低网络的通信量,减轻了程序编写的工作量,间接实现安全功能。
31.简述SQL 数据库表的三种类型及它们的区别。
答:表的三种娄型:基本表、视图和导出表,基本表是实际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表,视图是由一个或多个基本表或其他视图构成的表,而导出表是执行了查询时产生的表。
32.简述数据库的完整性含义以及DBMS的完整性子系统的功能。
答:数据库的完整性就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防止错误的数据进入数据库。
完整性子系统有主要功能有:监督事务的执行,并测试是否违反完整性规则。
若有违反现象,采取恰当操作。
33.SQL的视图机制有哪些优点?答:数据安全性、逻辑数据独立性和操作简便性。
34.简述ODBC(开放数据库互连)体系结构中驱动程序管理器的功能。
答:驱动程序管理器是一个动态连接,用于连接各种DBS和DBMS驱动程序,管理应用程序和DBMS驱动程序之间的交互作用。
35.简述面向对象技术中聚合的概念。
答:聚合表达了成分对象和聚合对象之间的“is pan of”(一部分)的联系。
数据库的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数据定义B. 数据存储C. 数据备份D. 网络通信答案:D2.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以下哪个是基本的数据结构?A. 树B. 图C. 表格D. 链表答案:C3. SQL语言中的“SELECT”语句用于执行哪种操作?A. 查询数据B. 更新数据C. 删除数据D. 插入数据答案:A4. 数据库事务具有哪些特性?(多选)A. 原子性B. 一致性C. 隔离性D. 持久性答案:ABCD5. 在数据库设计中,规范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查询速度B. 减少数据冗余C. 增加数据安全性D. 降低存储成本答案:B6.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A. 实体完整性B. 参照完整性C. 域完整性D. 触发器完整性答案:D7. 数据库中的视图是什么?A. 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一组数据B. 基于一个或多个表的查询结果C.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D.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答案:B8. 在数据库中,索引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数据安全性B. 提高查询效率C. 减少数据冗余D. 限制数据访问答案:B9.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主要解决什么问题?A. 数据一致性B. 数据完整性C. 数据安全性D. 数据备份答案:A10. 数据库恢复的主要目的是?A. 恢复丢失的数据B. 恢复损坏的数据C. 恢复系统性能D. 恢复数据库结构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和__操作系统__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2. 在数据库中,__主键__是用来唯一标识表中每条记录的字段。
3. 数据库的__外键__约束用于维护两个表之间的关系。
4. SQL中的__事务__是指一组不可分割的数据库操作序列。
5. 数据库的__范式__理论是用于指导数据库设计的一组规则。
6. 数据库的__备份__操作是为了防止数据丢失而进行的数据复制。
计算机数据库考试问答题1.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
它允许用户创建、操作和维护数据库,并提供一种机制来保护和控制对数据的访问。
DBMS还提供了查询语言和编程接口,用于检索和操作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
2. 什么是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
关系模型使用表(也称为关系)来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
每个表由行和列组成,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属性。
关系数据库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查询和操作数据。
3. 什么是SQL?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缩写,是用于处理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标准查询语言。
SQL提供了一组用于定义、操作和管理数据库的语言元素。
4. 什么是主键?主键是唯一标识数据库表中每个记录的一列或一组列。
它确保表中每个记录的唯一性。
主键还可以用于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5. 什么是外键?外键是一种用于建立表之间关系的列。
它与另一张表的主键形成关联,并用于维护表之间的关联完整性。
通过外键,可以实现数据的引用完整性和一致性。
6. 什么是索引?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加速数据库表中数据的检索。
它类似于书籍的目录,按照某个列或一组列的值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组织,以便更快地访问和查询数据。
7. 什么是事务?事务是数据库中的一组操作,这些操作作为一个整体执行。
它们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回滚到初始状态,以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
8. 什么是范式?范式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种规范化过程。
它旨在消除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一致性。
常用的范式有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等。
9. 什么是触发器?触发器是与数据库表关联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
它在某个事件(如插入、更新、删除)发生时自动执行。
名词解释1 数据字典:是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源数据的目录。
2外码:指我们输入汉字时使用的编码。
3.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存在X→Y,若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X。
4.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而等值连接并不去掉重复的属性列。
.5.等值连接是条件连接在连接运算符为“=”号时的特例。
6.聚簇索引:也叫簇类索引,是一种对磁盘上实际数据重新组织以按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列的值排序。
7.二级封锁协议是: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
8.三级封锁协议是: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
问答题1.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述它们的含义。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他锁和共享锁。
排他锁:若事物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
这就保证了其他事物在T释放A上的锁之前不能在读取和修改A. 共享锁:若事物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物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物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
2 试述两段锁协议的概念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物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
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要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
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物不再申请和获得任何其他封锁。
3 事务的概念,事务的四个特性与管理子系统。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部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的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1.数据模型的三大要素是什么?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2.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3. 什么是事务?事务具有哪些特性?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续性等特性。
4. 简述数据库并发操作通常会带来哪些问题。
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5. 简述系统故障时的数据库恢复策略。
(1)正像扫描日志文件,找出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将其事务标识记入REDO 队列。
同时找出故障发生时尚未完成的事务,将其事务标识记入UNDO队列。
(2)对UNDO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撤销处理。
(3)对REDO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重做处理。
6.什么是“死锁”?处理死锁的方法有哪些?
答:在对并发事务采用封锁机制时,有可能若干事务都处于等待状态,等待对方释放封锁,造成事务都不能继续运行下去,这种现象称系统进入死锁状态。
处理死锁的方法有两类:
1) 死锁预防:保证系统不会进入死锁状态。
2)死锁检测与死锁恢复:允许系统进入死锁状态。
系统周期性地调用死锁检测算法,以判断是否产生了死锁;一旦发现死锁,则选择一个回滚代价最小的事务作为牺牲者,对选择的牺牲者采取全部或部分回滚,然后重启。
7.从模块结构看,DBMS由哪些部分组成?
(1)查询处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DDL编译器、DML编译器,嵌入式 DML预编译器,查询运行核心程序。
(2)存储管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授权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
8. 试述采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
答:采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可以分成3步进行:首先设计局部E-R模式,然后把各局部E-R模式综合成一个全局的E-R模式,最后对全局E-R模式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E-R模式,即概念模式。
9.DBMS的完整性控制机制应具有哪些功能?
1)定义功能:即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
2)检查功能:即检查用户发出的操作请求是否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
3)违约反应:如果发现用户的操作请求使数据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则采取一定的动作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10. 数据库角色数据库角色是被命名的一组与数据库操作相关的权限,角色是权限的集合。
可以为一组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创建一个角色,使用角色来管理数据库权限可以简化授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