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42.37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房地产抵押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提要】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以及其他贷款,通常将房地产作为抵押物。
它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在新的领域拓展了金融业务。
但是在房地产抵押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房地产;抵押;风险;控制一、房地产抵押中存在的风险1、抵押物风险抵押物风险主要包括抵押物权利瑕疵风险、抵押物价值下跌风险、抵押物处置风险等。
从目前看,抵押物权利瑕疵风险主要是指在一些地区,由于土地管理部门与房产管理部门相互独立,完整的房地产权利证书是由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构成,但由于相关政府部门各行其是、缺乏协调,许多房屋并无土地使用权证,房产管理部门也在不问土地使用权性质、不查验土地使用权证的情况下,对房屋单独办理抵押登记。
由于土地权利的不确定性,银行在行使抵押权时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抵押物价值下跌风险主要指由于房价回落、抵押物折旧、毁损、功能落后等原因导致价值下跌,不能足额抵偿借款人所欠银行贷款本息的风险。
一般而言,房屋作为耐用消费品,还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但在房地产炒作资金撤离、地区经济进入衰退期、房地产供大于求的状况下,房地产价格会出现整体性下跌。
此外由于个人住房贷款还款周期很长,抵押物价值下跌始终将是笼罩在银行头顶的一片乌云。
抵押物处置风险是指因法律或事实原因,银行对抵押物不能处置、或处置成本很高的风险。
目前,与抵押物处置最密切的主要来自于法律规定的风险。
而银行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中的90%以上是抵押贷款,只有不足10%的贷款采用保证担保方法。
于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法释[2004]15号,以下简称《规定》)直接涉及到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安全问题。
《规定》第六条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抵债”;第七条规定:“对于超过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房屋和生活用品,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在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最低生活标准所必需的居住房屋和普通生活必需品后,可以执行”。
房屋银行抵押贷款的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第一篇:房屋银行抵押贷款的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房屋银行抵押贷款的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事业都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所谓的“东风”大多是指启动资金。
而如今社会和国家政策使得许多人想到了房屋银行抵押贷款,并以此为解决方案。
但是还有部分人对于房屋银行抵押贷款并没有系统的了解。
那在这就浅谈一下。
一、概念所谓住房屋银行抵押贷款,又称按揭。
是指银行向贷款者提供大部分购房款项,购房者以稳定的收入分期向银行还本付息,而在未还清本息之前,用其购房契约向银行作抵押,若购房者不能按照期限还本付息,银行可将房屋出售,以抵消欠款。
房屋银行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所购住房和其他具有所有权的财产作为抵押或质押,或由第三人为其贷款提供保证并承担连带责任的贷款。
它是由住房买卖合同、住房按揭协议、住房按揭贷款合同连接起来的三角关系。
借款人或产权人用现有完全产权的房屋抵押给贷款银行,贷得的款项用于各类消费用途,包括购房、购车、住房装修、留学、经营等。
银行具体要看你贷款的金额,用途的合法性,抵押物的足值性,还有你的收入是否能足额来偿还贷款来判断是否予以批准。
二、风险及相应防范措施房屋银行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所购住房和其他具有所有权的财产作为抵押或质押,或由第三人为其贷款提供保证并承担连带责任的贷款。
它是由住房买卖合同、住房按揭协议、住房按揭贷款合同连接起来的三角关系。
房屋银行抵押贷款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1.违约风险违约风险包括被迫违约和理性违约。
被迫违约是指借款人的被动行为,支付能力理论认为导致被迫违约是因为支付能力不足。
这说明借款人有还款的意愿,但无还款的能力。
理性违约是指借款人主动违约,权益理论认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借款人可仅通过比较其住房中特有的权益与抵押贷款债务的大小,作出违约与否的决策。
当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时,借款人可以转让房屋还清贷款,收回成本并能挣取一定的利润;当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时,借款人为了转嫁损失,即使他有偿还能力,他也主动违约拒绝还款。
房产抵押贷款的风险及防范对策当前,由于信用贷款、保证贷款风险相对较大,机器设备抵押贷款抵押物又难以处置变现,因此,近年来银行发放的房产抵押贷款越来越多。
房产抵押贷款具有抵押物易处置变现、升值潜力大、处置方式灵活等优势,综合分析风险相对较小,但是,由于房产抵押贷款涉及环节较多,专业性较强,内容较复杂,如果不注意办理中存在的风险点,不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也可能形成贷款风险,甚至造成贷款损失。
一、房产抵押贷款存在的风险(一)租赁权对抗的风险1、抵押物难以处置。
按照“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如果“先租后抵”,借款人即使不能按期还贷,由于租赁仍然有效,银行也很难处理抵押房产。
2、租金收入难以获得。
借款人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前,如果与抵押房产承租人签订时间较长的租赁协议,并且要求承租人一次性付清租赁费;或者借款人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租金将房屋出租给关系人,银行将很难获得租金收入用于还贷。
3、抵押物拍卖价格不公正。
如果借款人不按期还贷,银行有权处置抵押房产用来归还贷款。
当银行拍卖抵押房产时,按照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承租人具有优先购买权,将可能采取措施故意压低房产的拍卖价格。
(二)抵押登记权的风险1、“一物多押”的风险。
《担保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
”借款人将房产抵押给多个银行后,一旦破产倒闭,抵押房产将很难处置变现。
2、土地使用权的风险。
银行办理房产抵押登记手续时,如果只是办理了房产抵押登记,而没有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抵押的房产将无法处置变现。
另外,我国法律规定:集体土地不可以用来抵押。
因此,农村的集体土地如果用来办理抵押贷款,必须转化为国有土地。
3、登记期限的风险。
银行办理房产抵押贷款时,如果将贷款的期限与抵押物登记的期限设为一致,一旦贷款到期无法收回,抵押登记也将到期,银行将无法处置抵押房产。
(三)土地性质引发的风险1、土地使用期限。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个人购房需求的增加,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成为其主要业务之一。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市场风险我国房地产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土地供给、人口迁移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存在市场风险,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导致贷款违约率上升,从而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
2.信用风险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核心是信用风险。
由于我国信用信息系统不够完善,贷款申请人的信用情况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商业银行容易受到信用风险的影响,一旦出现贷款违约情况,银行将面临信用风险的挑战。
3.利率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方式,但利率的波动仍然会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产生影响。
一旦市场利率发生大幅变动,银行可能面临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问题,从而导致风险加剧。
4.政策风险我国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调整,一系列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产生影响。
商业银行必须及时了解并适应政策变化,否则将面临政策风险。
二、对策建议1.加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加强信用评估、严格贷款审查程序、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等,以降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
2.加强信用信息共享我国应加快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系统,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用信息,降低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可以与第三方信用机构合作,共享信用信息,加强信用风险的管理。
3.合理定价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情况和利率变动,合理定价个人住房贷款产品,规避利率风险。
加强利率敞口管理,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避免利率风险的产生。
4.灵活调整业务策略5.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监管,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风险,确保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稳健运行。
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是指将银行或金融机构原先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打包转让给投资者,以融资的形式进行证券化。
这种金融工具的出现,减轻了银行的风险,提高了流动性,促进了住房贷款市场的健康发展。
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值得关注和解决。
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信用风险。
由于个人住房贷款是以房产作为抵押的贷款,存在贷款人还款能力不足导致的违约风险。
如果证券化产品中包含了大量违约倾向较高的贷款,将使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水平大幅提高,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市场风险也是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的一个现实问题。
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证券化产品的价值大幅下跌,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收益和资金安全。
还有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问题存在。
解决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的现状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监管部门应该通过规范和强化监管,促进证券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证券化产品的审查和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透明度。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在证券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
银行和金融机构要严格把控个人住房贷款的质量和风险。
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要严格审查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避免发放高风险贷款,从源头上减少证券化产品的风险。
对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也有一定要求。
投资者应该对证券化产品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盲目投资和过度追求高收益,从而减少投资者可能面对的风险。
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提高产品的流动性,降低操作风险,以及通过分散化、多元化等方式来降低市场风险。
应鼓励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识别和监测能力,加强对风险的预警和应对,并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监管工具和服务。
要解决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的现状问题,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合力解决现有问题,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住房贷款市场的稳健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房产抵押的风险预警与监控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产抵押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
然而,房产抵押不仅涉及巨额资金,还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
本文将讨论房产抵押的风险预警与监控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策略。
一、风险预警1.借款人信用风险:房产抵押贷款的风险首先源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对于房产抵押贷款而言,借款人的信用历史、收入稳定性、负债状况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其还款能力。
因此,金融机构需要仔细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制定相应的贷款政策。
2.市场风险:房产抵押贷款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如果房地产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房价下跌或房地产市场萧条,可能会导致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款。
为防范市场风险,金融机构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3.法律风险:在房产抵押过程中,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如借款人违约或欺诈行为,都可能导致法律纠纷。
因此,金融机构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抵押过程的合法性。
二、风险监控1.定期检查:金融机构应定期对抵押的房产进行检查,确保其价值仍符合贷款条件。
这包括对房屋的状况、市场价值、租赁情况等各方面的评估。
如果发现房产价值下降或存在潜在风险,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追加担保或调整贷款额度。
2.贷款监控: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借款人的还款情况,确保借款人按期还款。
一旦发现还款逾期或违约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催收力度、启动法律程序等。
此外,金融机构还应定期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调整贷款政策。
3.风险管理工具:金融机构可以采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来降低风险,如保险、担保、信用评级等。
通过这些工具,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制定更合理的贷款政策,降低不良贷款率。
4.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为了更有效地监控风险,金融机构可以建立一套风险预警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市场变化、法律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指通过将自己的住房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取资金的行为。
这种贷款方式在当前社会中非常普遍,因为个人住房拥有相当高的价值,可以用作抵押物,同时又符合人们的住房需求。
但是,与此同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从风险的角度出发,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进行分析。
第一章:前言本章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内容进行介绍。
1.1 研究背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是许多个人购房或经营房产的主要资金来源。
但是,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对于这一领域的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探究如何减少这一领域的风险并保障借款人和贷款机构的双重利益。
1.3 研究意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因此,通过对该领域的风险进行研究,可以提高社会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从而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1.4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概念、特点和分类;(2)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分析及应对策略;(3)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监管。
第二章: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本章主要是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分类进行介绍。
2.1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概念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将自己的住房作为抵押物,从金融机构借取资金的行为。
借款人必须按照贷款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还款,否则贷款机构有权依法处理抵押物以弥补损失。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一种形式最基本、最广泛的房地产信贷。
2.2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特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以房产为抵押物。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最大特点是以房产作为抵押品。
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不是借款的最重要条件,而是房产的价值。
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贷款所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风险较大的特点。
本文将从风险和防范措施两个方面探讨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风险1.市场风险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较大,购房者有时会选择购买价值高于房产实际价值的房产。
因此,评估员必须准确评估房产价值,否则贷款机构将面临市场价值下跌和房产的价值亏损的风险。
2.评估员风险评估员可能存在不当行为,如收受贿赂或对评估结果进行人为干扰,从而导致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结果存在失真,最终导致金融机构的损失。
3.贷款风险如果贷款机构未能准确评估房产价值或房产质量,贷款机构将面临贷款违约的风险。
因此,贷款机构必须确认房产的实际价值和质量,以便在贷款违约时更轻松地在房产出售中获得满意的收益。
防范措施1.科学的评估方式在评估房地产抵押贷款时,评估员必须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评估。
例如,通过进行细致的数据收集和现场考察,以获得准确的房产价值和质量数据。
2.贷款机构风险管理银行和金融机构必须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以保障贷款机构的有效运作。
在贷款前,必须确保客户的信用记录良好;在贷款过程中,必须进行风险控制和监测。
3.监管机构约束监管机构必须对评估机构进行严格的监管,以确保评估机构的行为符合规定。
监管机构应规范评估员行业行为,制定评估行为的规范,对行业从业者实行分级管理,提高评估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具有较高风险性,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贷款机构和监管机构应充分利用管理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式,来有效地应对这些风险,并最终降低贷款机构的损失率。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与防范(5篇模版)第一篇: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与防范一、抵押贷款风险表现形式1、抵押物价值高估风险。
由于农信社缺乏抵押物评估的专门人才,贷款抵押物价值评估普遍依赖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因此易出现抵押物价值高估风险。
一方面中介机构是按照评估值的一定比例收费,标的物价值越高,评估费收取越多;另一方面借款人主观上希望通过抵押物价值高估而多获得贷款,所以采取不正当手段诱使评估机构高估被评估物价值,在对评估机构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评估机构往往与借款人串通一气,“溢价评估”。
2、抵押物管理风险。
在住房贷款抵押过程中,由于借款人只通过办理他项权证进行抵押权出让,但抵押物的实际管理权并未改变。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抵押人因信用与法制观念淡薄而随意处置抵押物或外部的原因(如不可抗力)而致使抵押房屋毁损、灭失,极易造成贷款的损失。
3、抵贷资产的接收、管理和处置风险。
抵押贷款逾期,抵押物转化为抵贷资产后,农信社往往面临抵贷资产接收难、管理难、处置难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中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须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而允许其使用,致使农信社许多抵押贷款成为“信用贷款”,抵押物毫无意义。
同时,因抵贷资产常常被高估,收回物所不值,不收则贷款会完全损失,农信社往往处于两难境地,而且由于时间推移和市场变化,导致抵贷资产贬值,形成抵贷资产的“冰棍效应”。
二、抵押贷款风险防范建议要树立贷款抵押有风险的观念,防止片面追求抵押率而忽视风险管理,不能单纯以是否办理抵押来判断贷款风险。
1、注重对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审查。
借款人的借款资格、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情况是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关键。
在发放抵押贷款前,必须审查借款人是否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根据借款人的工作情况、收入情况、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等方面综合平衡后作出抵押期内是否具有可靠收入的判断,设置个人信用等级,以此作为是否贷款和贷款多少的基本依据。
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房地产交易形式愈发多样化。
在当今我国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背景下,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业务逐渐增多。
目前,受相关评估人员技术水平及、能力素养,以及银行贷款门槛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我国银行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房地产估价的方法,结合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存在的风险及原因,提出了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房地产估价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风险;估价制度前言:21世纪,在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视域下,房地产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越来越庞大,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但是,房地产的过快发展,使房屋价格存在很大水分。
面对此种情况,有关人员应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严格遵循估价原则,按照特定程序,合理运用科学有效的估价方法,综合、全面分析本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各类影响因素,从而实现对房地产特定时间范围内合理价格的估计、推测及判断。
房地产估价方法一般包含三种,即: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这三种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结果各不相同,因此,要求估价人员需严格分析、评价估价结果,最后对取值进行合理处理。
1房地产估价的方法1.1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即:将估价对象和近期类似房地产交易进行对比,然后对其成交价格进行适当调整与修正,是估算出合理价格的一种有效方法。
1.2收益法收益法又称为收益还原法,即:结合不同区域、用途和类型的房地产的收益,返算其价值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房地产纯收益/收益还原利率=房地产价值1.3成本法成本法包含成本积算法、重置成本法两种。
1.3.1成本积算法对已获得的土地,或已完成的土地开发涉及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去除其中非正常因素价值,对正常成本费用进行累积,扣除相应的资本利息和投资利润后,获得土地使用权价值的一种方法。
1.3.2重置成本法按照市场标准,对既有房屋重新建造需要的成本进行测算,然后扣除资金、利息和一定的建设利润后,获得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遵循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房屋成新率,将二者相乘得出房屋估价的一种方法。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重要性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个人住房贷款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能够帮助广大居民解决住房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镇化进程。
个人住房贷款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对于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稳健的发展对于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通过对个人住房贷款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这些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为银行管理者和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行。
通过研究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问题,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措施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行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个人住房贷款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也是我国金融市场中一项重要的金融服务。
然而,个人住房贷款也存在着一些风险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应对。
首先,信用风险是个人住房贷款中最常见的风险问题之一。
借款人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导致银行资金受损。
其次,利率风险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市场利率波动,银行可能面临着资金成本上升或者借款人贷款利率偏低的情况,从而影响盈利能力。
再者,市场风险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金融市场波动会对个人住房贷款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房价波动、政策变化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问题,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首先,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对风险的识别和监测能力。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建议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金融风险的承担者和分散者的双重角色。
在金融体系中,个人住房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着一些风险问题。
为此,本文将从风险问题的存在原因和对策建议两方面进行浅析。
一、风险问题的存在原因1. 房地产市场波动性大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较大,特别是近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使得购房者普遍面临着较大的还款压力。
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将直接影响到贷款人的偿还能力,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2. 利率风险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利率水平也会发生波动。
如果贷款人面临利率上升的情况,将增加其偿还压力,导致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上升。
3. 贷款人信用风险在住房贷款过程中,商业银行通常会对贷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管不严等原因,存在一定程度的信用风险。
部分贷款人可能会出现违约情况,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
4. 政策风险房地产政策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也会造成风险。
政策调控的力度和方向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的相关贷款业务受到影响,增加了营运风险。
二、对策建议1.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时,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风险。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及时掌握贷款人的偿还能力,做好风险预警和控制。
2. 严格审查贷款申请商业银行在审查个人住房贷款申请时,要严格审核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确保借款人的还款来源合法可靠,降低信用风险。
合理控制贷款额度,避免因贷款规模过大而导致的风险增加。
3. 配套风险管理工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利率互换、远期汇率协议等衍生工具来管理利率风险,对冲因利率变动引起的损失。
建立完善的抵押物评估和监管机制,加强资产质量管理,提前预防和化解信用风险。
4. 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商业银行应加强信息披露,对外公开自身的信用评级和风险情况,提高透明度,增强市场监督和约束作用。
我国住房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住房市场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金融市场也应运而生。
然而,我国住房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更好的发展。
本文将就我国住房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问题一: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住房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这种单一的融资结构使得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对策:拓宽融资渠道
应该积极推动住房租赁市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多种融资渠道的发展,为住房金融市场提供更多融资来源,降低市场风险,促进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
问题二:风险控制不足
我国住房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不足,存在着房地产市场泡沫等问题。
此外,房贷利率过低也加剧了住房市场的火爆。
对策:加强风险控制
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住房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提高房贷利率等,降低住房市场泡沫风险,引导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问题三: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
我国住房金融市场中,一些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不高,导致一些
贷款申请者难以得到贷款支持,特别是对于一些创业者、年轻人等群体,贷款难度更大。
对策:提高服务质量
金融机构应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客户的咨询、指导,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推出不同的贷款产品。
此外,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服务于中小企业、青年等重点群体。
综上所述,我国住房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应该加强监管,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风险控制,提高服务质量,引导住房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文章编号:1006-7329(2003)04-0095-04住房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X牛明雷, 李 爽(重庆大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 400045)摘要:近几年,我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呈快速上升态势,但是随着贷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
笔者在综合分析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还款方式单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不完善以及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这三个主要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抵押贷款还款方式多样化、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建立规范的社会共享的个人征信系统以及实现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
以期使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住房抵押贷款;保险;还款方式中图分类号:F293.30文献标识码:AProblem in Mortgage Loan on Housi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NIU Ming-lei,LI Shuang(College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 t and Real Estate,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 ng 400045,P.R.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mortgage loans on housing have had a rapid development in China,but along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individual mortga ge loans,the problems have arisen increasingly.In this paper,three main problems are analyzed:the single form of paying back the loan,the imperfection of the individual loan insurance on housing and the unhealthy individual credit system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then,the c 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suggested,that i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aying back the mort -gage loan,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insurance system of the individual mortgage loans and establishing canonical individual credit system,to realize the negotiable securities of mortgage loan.It is realistic to pro -mote and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individual mortgage loans.Keywords:loans on housing;insurance;debt repaying mode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激活住房消费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加之中国的住宅价格比发达国家还要高出许多(房价收入比高),故此更应强化消费信贷服务,使之更能发挥在住房价格和居民支付能力这对矛盾间的润滑剂作用。
近几年来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呈快速上升态势,随着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
1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概况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起步较晚,仅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增速较快。
从第25卷 第4期2003年8月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Vol.25 No.4Aug.2003X 收稿日期:2003-03-10作者简介:牛明雷(1976-),男,山东荷泽市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技术经济与房地产研究。
96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第25卷1998年国家出台5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6后,我国住房需求急剧释放,市场不断扩大,房地产价格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银行也纷纷加大对个人住房信贷的投入力度,贷款余额不断增长。
截止去年年底,全国个人住房贷款达1260亿元,占全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1.53%,占贷款余额的1.34%,而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30%左右。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还很小,与西方国家还相差甚远。
2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2.1还款方式单一据我国5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6规定,用信贷资金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按法定贷款利率减档执行基本上属于固定利率,遇央行调整贷款利率,则一年期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于下年初调整。
但是我国家庭的收入情况具有多样性,有的相对稳定,有的则变动较多,其单一的还贷方式已不再适合我国的国情,这样势必造成贷款需求不足,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 TO,五年后外资银行可在我国境内开展我国商业银行能开展的几乎所有金融业务,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更需要在这个过渡期内尽快调整到位,以保证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健康发展。
2.2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不完善2.2.1个人贷款购房业务的风险保障性不够抵押住房的财产保险、贷款者的定期人寿保险、抵押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是个人贷款购房业务至少需要的三类风险保障,然而目前国内住房按揭保险市场上却只有抵押房屋财产保险一个险种,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完善性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远,而且保险的不完善最终会导致银行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持谨慎态度,阻碍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进程。
2.2.2保险期限与贷款期限不一致贷款保险合同一般规定,保险期限与贷款期限一致,保险责任自购房合同约定交房之日起至借款本息还清之日止。
前一阶段大多数贷款所购的住房是期房,贷款发放日和实际交房日有一段时间差,普遍存在先贷款、后交房的现象。
而保险费是从贷款开始之日起开始计收。
既然合同规定保险责任自交房之日起开始承担,未交房也就谈不上承担保险责任。
因此,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的期限明显短于贷款期限。
在贷款发放日至交房日这段空白期,保险公司没有承担任何保险责任。
2.2.3受益人问题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合同通常规定,银行是第一受益人。
这让广大购房者很不理解,甚至觉得冤枉,明明是自己花钱买房,自己却不是受益人。
为使住房贷款保险真正地为老百姓所认同,银行不应作为保险合同的第一受益人,而这并不会影响银行规避风险的初衷。
因为抵押本身是担保的一种方式,所以抵押贷款保险即要适用5保险法6,又要适用5担保法6。
5担保法6第五十八条规定:/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消失。
因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当作为抵押财产。
0可见,银行作为抵押权人,在保险标的,即抵押的住房发生保险事故时,能够以第一受益人的身份领取保险赔款,从而规避风险。
所以银行是第一受益人这一规定,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对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3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可以使贷款者了解借款者与银行、金融公司等的资金往来的全部资料,反映借款者对债务的态度和支付能力。
如果个人信用体系表明借款者有多次拖欠的行为,则表明资信情况不佳,银行就可据此回绝贷款申请。
但是,在我国尚未建立起个人信用体系,银行无法掌握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为防范贷款风险,银行必须采用贷款抵押物评估、贷款抵押物登记、贷款抵押物保险、贷款公正等手段来确保在贷款出现时可以顺利地变卖抵押物。
然而完成这些程序一方面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一方面还要花费占贷款总额较大的一笔费用,无形中提高了购房者的购房成本,从而极大地影响了购房者的借款积极性。
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遭遇到的/诚信问题0,已成为市场交易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3 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对策3.1 抵押贷款还款方式多样化我国金融机构应在住房抵押贷款偿还方式上提供灵活多样的选择,以满足我国家庭收入相对稳定或较多变动等多种情况的需要。
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形式丰富多样,很值得我国借鉴:有固定利率和可调整利率;固定利率又可分为完全均付的、非均付的和分级支付的抵押贷款。
3.1.1 固定利率固定利率可分为完全均付的、非均付的、分级均付的抵押贷款。
完全均付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模式,是指在贷款期内均匀地摊还本金和利息。
非均付抵押贷款指在贷款期内均匀地摊还本金,而按实际本金余额和合同利率支付利息。
分级支付抵押贷款基本做法是在最初的若干年内,每月还款额低于完全均付的抵押贷款,但逐年按预定的比率递增,以后,每月的还贷金额均等,直到贷款全部清偿为止。
3.1.2 可调整利率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是一种依据市场利率指数不断调整的抵押贷款。
它克服了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存在的通胀风险、存款利率倒挂和存款期限不匹配等缺陷。
3.2 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3.2.1 险种设置合理化从实践来看,房屋抵押的风险主要不是来自于抵押物的灭失,而是借款人在漫长的还款期中发生的种种意外,而这种风险需要以购房者为标的物的保险产品。
个人贷款购房业务应至少设置三类风险保障:一是主要保障房产遭受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毁损的风险的抵押住房的财产保险;二是贷款者的定期人寿保险,主要是在还贷期内贷款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而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的情况下,保证银行能安全收回贷款,贷款者的家人能继续居住;三是抵押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主要是在当被担保人因为死亡、失业等约定原因无力还贷时,保险公司代其向银行清偿余债,同时行使追偿权,从抵押物中得到补偿或向投保人追回赔款。
3.2.2 确保保险期限与贷款期限的一致性在保险期限上,改变以往保费自贷款之日前支付而保险责任从滞后多日的交房之日起承担的不合理性,保险期限自借款抵押合同生效之日零时起至全部还清贷款之日24时止。
3.2.3 使购房人成为住房抵押贷款的第一受益人确保保险公司对购房人也就是被保险人的保证责任。
购房人在保险期间因意外伤害事故致死、致残而全部或部分丧失还贷能力,保险公司将全部或部分承担贷款余额的偿还责任。
使购房人作为被保险人真正受益,避免了购房人一旦不能按约还款,即有可能丧失所购房的所有权,又不能得到保险公司赔偿的情况。
3.3 建立规范的社会共享的个人征信系统笔者认为,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特别值得借鉴。
全美有500家左右的消费者信用调查公司,他们通过提供咨询或出示证明等途径,使贷款者了解近几年来借款者与银行、金融公司以及一些专营店之间资金往来的全部资料,反映借款者对债务的态度和支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