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小肠疝气的偏方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老年人小肠气治疗方法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体机能逐渐减退,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小肠气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消化问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因此,了解老年人小肠气的治疗方法对于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老年人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过多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大蒜等。
这些食物容易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气体,加重小肠气的症状。
同时,老年人在进餐时应该细嚼慢咽,避免大口吞咽,以减少吞入过多的空气。
其次,老年人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缓解小肠气的症状。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气体的排出。
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轻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引起不适。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尝试一些传统的中医疗法来治疗小肠气。
比如,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的方式来促进气体的排出,或者服用一些中草药来调理肠胃功能。
但在选择中医疗法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后果。
最后,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情绪的不稳定会影响肠道的蠕动,导致小肠气加重。
因此,老
年人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书籍、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保持心
情愉快,有助于缓解小肠气的症状。
综上所述,老年人小肠气是一个常见的消化问题,但通过合理
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中医疗法和保持心情愉快等方法是可以有效
缓解和治疗的。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小肠气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 老年人疝气的中医食疗方法疝气是一种因为腹内压增高,而使得身体的一些脏器进入另外的部位。
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不好等症状。
疝气常常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对于老年人患有了疝气,可以常识下中医食疗方法,这样可以对病情有所改善。
老年人疝气的中医食疗方法:1、茴香粥。
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
先煎小茴香,去渣取汁,然后入粳米煮为稀粥。
每日分2次服,3~5日为一疗程。
此方有行气止痛、健脾开胃功效。
适用于小肠疝气、脘腹胀气、睾丸肿胀偏坠以及鞘膜积液、阴囊橡皮肿等症。
2、荔枝粥。
荔枝核30克,粳米50克。
先煎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
有温中、理气、止痛功效,可用于寒疝气痛、小腹冷痛等症。
3、茴香无花果饮。
无花果2个,小茴香9克,同水煎服,每日2次。
可用于疝气,有温中散寒功效。
4、纸煨麻雀。
生雀3只,茴香9克,胡椒3克,缩砂仁、肉桂各6克,酒适量。
将生麻雀去毛及内脏,将其它各药装入其肚内,再用湿纸裹上,煨熟即成。
空腹以酒送下。
可用于治疗睾丸偏坠冷痛、疝气,有温补肝肾及散寒功效。
5、橘核茴香粉。
橘核、小茴香、黄酒各适量。
将橘核、小茴香炒后研成细末,二者等分混匀即可。
每日服1次,每次4~5克,睡前用黄酒调服。
有温补肝肾、散寒作用,可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
6、楝脂二香脬。
猪脬1个,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各等份,酒适量。
将猪脬洗净,入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填满,放食盐适量,煮熟。
食肉;其药焙干为末,每次2克,用酒冲服。
有补肝肾、散寒作用,用于疝气坠痛。
7、茴香香乳煎。
大、小茴香各9克,香乳少许,同水煎。
每日1次,饮服后取汗。
有温阳散寒之功,适用于小肠疝气坠痛。
疝气患者不宜食用引起便秘、腹内胀气、或者过冷过热的食物。
应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以此减轻肠道负担。
疝气患者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竹笋和芹菜,竹笋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
小肠疝气怎么办,老中医推荐几款偏方疝气,是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多伴有气痛症状。
疝气发生的部位很多,如肚脐、腹股沟、小肠等。
小肠疝气要如何治疗呢?中医推荐了几款疗效不错的食疗偏方。
★一: 当归茯苓汤治疝气1: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
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7日为1疗程。
★二: 苓白术桂枝汤治疝气1: 【功能主治】温经通脉,燥湿健脾。
主治小儿疝气。
【偏方组成】茯苓、白术、台乌药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伴咳嗽者,加桔梗、川贝母各6克;疝痛甚者,加木香、元胡各6克;体质虚者,加黄芪、当归各6克。
★三: 槟榔佛手汤治疝气1: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散寒止痛。
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槟榔、佛手各18克,吴茱萸、香附、荔枝核、黄芪各15克,小茴香、橘核各12克,干姜10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四: 其他中医偏方1: 1方[药物] 紫苏30克,艾20克,防风15克。
[制法] 上药煎滚。
[用法] 放脚盆内,先熏四面护紧,挨温洗之,重者两次根除。
用于小肠气、肾囊坚硬,小便不通者。
[出处] 《良方集腋》。
2: 2方[药物] 花椒30克,大葱7个,全瓜蒌1个,陈醋250毫升。
[制法] 将上药和匀,白布包好加水煎熬。
[用法] 熏洗患处,每天1次。
用于疝气偏坠。
[出处] 《中医外治法奇方妙药》。
3: 3方[药物] 苦椿树叶250克。
[制法] 煮滚放坛内。
[用法] 先熏后洗,每日数次,甚效,用于治疗疝气偏坠。
[出处] 《外治寿世方》。
4: 4方[药物] 鲜生姜汁1小杯。
[制法] 先用热水洗澡,待全身汗出时再将阴囊泡浸于杯中的生姜汁中,10多分钟后阴囊缩小如常。
用于小肠疝气。
[出处] 《中医外治奇方妙药》。
五: 中医认为,疝的发病多肝经有关,凡肝郁气滞,或寒滞肝脉,皆可致疝;亦有先天脏气薄弱,不能收摄而致疝者。
民间治疗疝气药物疝气是一种比较常遇到的疾病。
若有疝气发生,宜早日治疗。
那么民间治疗疝气的偏方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民间治疗疝气的偏方吧。
1、当归茯苓汤治疝气【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
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7日为1疗程。
【病例验证】杨某,男,29 岁。
辜丸肿痛,伴梦遗1周,前来就诊。
证见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腰脊酸痛,每遇劳累阴囊坠痛,舌质红,脉细数。
辨证为阴虚火动,水不涵木。
治宜滋水涵木,润燥消炎。
用本方去肉桂加生地、山萸肉各15克,白芍10克,黄柏、知母、牛膝各8克,桅子、川楝子、丹皮、地骨皮各10克,温水煎。
服5剂,小腹仍有胀痛,照上方加木香、元胡各10克,服7剂痊愈。
2、槟榔佛手汤治疝气【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散寒止痛。
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槟榔、佛手各18克,吴茱萸、香附、荔枝核、黄芪各15克,小茴香、橘核各12克,干姜10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刘某,男,18 岁。
素患疝气,过劳则发,胀痛甚则肢厥而冷汗出,且睾丸胀痛,某医院诊为“腹股沟斜疝”,久治无效。
经诊:少腹结滞不舒,阴囊肿胀坠痛,脘胁不适,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弦。
此因素体虚弱,过劳耗损中气,气虚下陷,寒湿内生,凝滞肝经,致少腹、睾丸坠胀痛而成疝气。
法宜疏肝理气,散寒止痛。
按此方服药6 剂,诸症消失而愈,追访10年,未见复发。
3、茯苓白术桂枝汤治小儿疝气【功能主治】温经通脉,燥湿健脾。
主治小儿疝气。
【偏方组成】茯苓、白术、台乌药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伴咳嗽者,加桔梗、川贝母各6克;疝痛甚者,加木香、元胡各6克;体质虚者,加黄芪、当归各6克。
【病例验证】治疗小儿疝气病32例,服药4~40剂,痊愈20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86.1%。
中医治疗疝气最佳方法_中医治疗疝气有什么偏方大全手术治疗疝气对人体存在伤害,而中医治疗疝气相对而言有一定优势,那么疝气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医治疗疝气方法1枳壳鸡蛋汤治疝气腹外疝俗称“小肠串气”,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的某薄弱部位向外突出所形成的病变。
本病属中医“疝气”范畴,多因寒湿或湿热之邪滞于厥阴肝经,经脉不利所致。
笔者临床验证,服用枳壳鸡蛋汤治疗有良效。
取枳壳60克,煎汁去渣,然后将鸡蛋两个放入其药汁内煮,至蛋熟后将蛋壳敲碎,药汁与蛋一次顿服,每日一剂。
一般服药5剂可愈。
此方具有行气宽中除胀之功效,可治疝气(腹股沟斜疝)。
孕妇及气虚者慎服。
2小儿疝气的中医治疗疝是指体内脏器(如小肠)穿过较薄弱的隔膜进入异位体腔所形成的一种疾患。
根据疝所发生的部位,一般常见的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等。
根据其发病过程又可分为复性疝、难复性疝和嵌顿疝等。
小儿最易发生的是腹股沟斜疝,尤以2岁左右的男性小儿为多见。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常与先天因素有关。
当疝症发生时,在患儿腹股沟一侧或是两侧有光滑、整齐稍带弹性的肿块突出或进入阴囊,此时若患儿咳嗽,肿块处可触及有膨胀性冲击感,患儿安静平卧时,肿块即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
这种疝大多属可复性腹股沟斜疝,在小儿今后的发育过程中大都能自愈。
若非手术治疗,一般可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及针灸、推拿等方法。
现介绍几种中医疗法。
元桂1克,升麻3克,吴茱萸3克,桔核2克,荔枝核2克,金铃子2克,青木香1克(以上为一日量),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半月为一疗程。
黑色大蜘蛛(去头去足焙干)10克,桂枝尖20克共研成细末,过筛瓶装密封备用。
每次以每公斤体重0.2克的用量用开水或稀饭送服,早晚各1次,连服半月为一疗程。
小茴香30克,水煎熏洗患处,每天2次。
针灸、推拿法需到医院视患儿具体情况治疗。
对于难复性或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小儿疝气且病情较重者,当以手术治疗为宜。
治疗疝气偏方有哪些呢?
疝气的产生是很多见的,主要的原因是器官出现的移位而导致气体的出现,导致疝气的原因是有多种的,比如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等等。
对于治疗疝气,其实民间也是有很多偏方的治疗,部分偏方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稳定的,大家在使用偏方治疗疝气的时候,可以先经过医生的建议再行决定。
★方1
【组成】生姜连皮120 克、大茴香60 克、食盐30 克。
【用法】共捣烂,置于砂锅浸24 小时,文火炒干,研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 粒,空腹温酒送下。
【主治】小肠疝气(指小肠坠入阴囊,时上时下,似有物状,立则入囊,如狐之出入无常,故又称“狐疝”)
★方2
【组成】鲜生姜捣汁1 茶杯。
【用法】去渣将汁贮瓶中。
洗澡,待周身出汗,将姜汁倒入碗中,以阴囊侵入姜汁中,囊部微觉针刺样感,即渐收缩。
【主治】小肠疯气。
【说明】通常治疗10 余分钟后缩小如常。
★方3
【组成】葱衣(葱白的外皮)60~90 克。
【用法】煮熟吃。
【主治】小肠疝气。
疝气保健偏方内用偏方偏方:干甜瓜子90克,白酒300克。
干甜瓜子研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天即成。
日服2~3次,每服20克。
具有祛风湿,理气止痛的功效。
适用于疝气等。
外用偏方偏方1:木瓜、小茴香、桃仁各6克,橘核仁3克。
共研细末,用酒调为糊,敷于脐部,每日换药1次。
适用于疝气的辅助治疗。
偏方2:吴茱萸、川楝子各6克,共研细末,入布包,置于脐部,然后用热水袋熨之。
适用于疝气的辅助治疗。
偏方3:食盐250克,炒热熨脐部。
适用于疝气的辅助治疗。
偏方4:小茴香、食盐各适量,共炒至热,熨脐部。
适用于疝气的辅助治疗。
偏方5:白胡椒3克,研为细末,分成3份,敷于脐部和两足心,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
适用于疝气的辅助治疗。
偏方6:食醋、艾绒各适量。
将艾绒置食醋内浸泡。
将突出的脐疝复位,再将醋浸艾绒置于脐内,以填满为度,外用胶布固定。
适用于疝气的辅助治疗。
偏方7:川椒、小茴香各30克,灶心土500克。
以上前2味共研细末,灶心土打碎,与药末和匀,用棉布包裹,制成坐垫。
如无灶心土可用净砂炒后代替。
让患者坐在坐垫上。
适用于疝气的辅助治疗。
偏方8:艾叶、川厚朴、透骨草各9克,槐枝15克,葱须7个。
加水煎汤,去渣,洗浴局部,药液不可过烫,以免皮肤烫伤。
用药液浸湿消毒纱布边揉边还纳脱出之疝。
具有散寒除湿,解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疝气。
偏方9:淡豆豉30克,茶叶10克,橘叶20克,老生姜25克,白术、食盐各15克。
锅中加水适量,煎沸后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洗浴患处20~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具有温经健脾、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虚寒性疝气。
(蔡鸣)。
治疗疝气的偏方疝气属于一种外科疾病,也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疾病。
治疗疝气,手术是根治的主要途径。
可是中医认为疝气病主要是由于人体气血不顺而引发的,也可以依靠药物来治疗。
民间关注治疗疝气的偏方有很多,大多是依据调养身体,疏通气血来开方的。
治疗疝气的民间偏方治疗疝气的民间偏方很多,下面小编就挑选几个来跟大家探讨一下:1、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绞取其汁,去渣,将汁贮于碗内,阴囊浸入姜汁内片刻即成。
本方用于疝气治疗,具有散寒之功效。
2、用山楂肉、茴香籽(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
3、)羊睾丸、鸡蛋各4个,水煮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4、孵出小鸡后的蛋壳若干(煅炭存性研未),每次服用9克,老酒送服。
治疗疝气的饮食偏方治疗疝气的民间偏方中以饮食偏方为主,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治疗疝气的饮食偏方:1、禾花雀炖汤:用禾花雀(灵巧鸟)一只,去毛,配以黄皮核、桔核、小茴香籽、玉桂参、陈皮等药材炖汤。
2、生姜15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同煮熟,吃肉饮汤,每日1次。
本方用于疝气治疗,可治疗寒疝,具有补血活血、解气止痛之功效。
3、小茴香9克和无花果2个,煎熬成汤,每日服两次,治疗疝气病,有温中散寒功效。
4、葱衣(系葱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连服7次。
本方用治疗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
如何预防疝气的发生疝气是常见的疾病,同时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要是治疗不当还会影响以后的生活。
所以我们平日也要预防疝气的“大驾光临”,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疝气的预防方法:1、导致疝气的重要原因是气血不畅。
所以我们要增强体质,保持血液畅通无阻。
2、饮食正常有序,多喝水多吃高纤维的事物,防止便秘。
3、戒烟,防止呼吸道感染以及慢性咳嗽。
4、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健康体质。
治疗疝气的偏方文章目录*一、治疗疝气的偏方有哪些*二、疝气对男人的危害有哪些方面*三、疝气的饮食禁忌有哪些治疗疝气的偏方有哪些1、治疗疝气的偏方1.1、取浮藻晒干为末,服方寸匕,日1—2服。
1.2、取生花椒择之令净,以布帛裹之,着丸囊令厚半寸需臾热气大通,日再易之,取瘥。
1.3、治阴疝,用白头翁草根生者,不限多少,捣之,随肿处敷一宿。
1.4、治寒疝,用丹参30克,杵为末,每服热酒下一钱匕。
1.5、治寒疝心腹引痛,以乌头5枚,大者,去芒角及皮, 以白蜜煎令透润,取出焙干,捣筛,又以熟蜜丸如梧桐子大,盐汤下20丸。
1.6、治阴肾肿大,荆芥穗不以多少、新瓦上炒干、为细未,每服6克,热酒调下即散。
1.7、治偏坠舢气,用白附子1枚为末,津唾调填脐中,上用艾丸灸三五壮,愈。
1.8、老韭菜500克,放锅内加水煮沸,趁热倒入小口坛内,坐坛上将阴囊放坛内熏,候温即以此水洗。
2、治疗疝气的其他民间偏方2.1、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绞取其汁,去渣,将汁贮于碗内,阴囊浸入姜汁内片刻即成。
本方用于疝气治疗,具有散寒之功效。
2.2、用山楂肉、茴香籽(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
2.3、羊睾丸、鸡蛋各4个,水煮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2.4、孵出小鸡后的蛋壳若干(煅炭存性研未),每次服用9克,老酒送服。
3、如何预防疝气的发生3.1、导致疝气的重要原因是气血不畅。
所以我们要增强体质,保持血液畅通无阻。
3.2、饮食正常有序,多喝水多吃高纤维的事物,防止便秘。
3.3、戒烟,防止呼吸道感染以及慢性咳嗽。
3.4、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健康体质。
疝气对男人的危害有哪些方面1、自身影响疝气患者疝囊内的肠管或者网膜受到外力挤压以后或者碰撞就会引起炎性肿胀,使得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最后就会慢慢出现肠梗阻、肠坏死以及腹部疼痛等较为危险的情况。
2、身体影响男性疝气指的是小肠进入阴囊附近,男性的阴囊在正常情况下都处于低温的状态,小肠的温度确是37度左右,长期的高温是会影响到性组织的发育的,最严重的就是导致性功能出现障碍。
民间治疗老人疝气的有效偏方疝气人们都是熟悉的,它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疾病,老人都是会患的,而疝气对于我们的危害也是极大的,所以需要及时治疗。
那么民间治疗老人疝气的偏方有哪些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民间治疗老人疝气的偏方,希望能帮到你。
民间治疗老人疝气的偏方1、当归茯苓汤治疝气【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
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7日为1疗程。
【病例验证】杨某,男,29 岁。
辜丸肿痛,伴梦遗1周,前来就诊。
证见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腰脊酸痛,每遇劳累阴囊坠痛,舌质红,脉细数。
辨证为阴虚火动,水不涵木。
治宜滋水涵木,润燥消炎。
用本方去肉桂加生地、山萸肉各15克,白芍10克,黄柏、知母、牛膝各8克,桅子、川楝子、丹皮、地骨皮各10克,温水煎。
服5剂,小腹仍有胀痛,照上方加木香、元胡各10克,服7剂痊愈。
2、槟榔佛手汤治疝气【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散寒止痛。
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槟榔、佛手各18克,吴茱萸、香附、荔枝核、黄芪各15克,小茴香、橘核各12克,干姜10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刘某,男,18 岁。
素患疝气,过劳则发,胀痛甚则肢厥而冷汗出,且睾丸胀痛,某医院诊为“腹股沟斜疝”,久治无效。
经诊:少腹结滞不舒,阴囊肿胀坠痛,脘胁不适,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弦。
此因素体虚弱,过劳耗损中气,气虚下陷,寒湿内生,凝滞肝经,致少腹、睾丸坠胀痛而成疝气。
法宜疏肝理气,散寒止痛。
按此方服药6 剂,诸症消失而愈,追访10年,未见复发。
3、茯苓白术桂枝汤治小儿疝气【功能主治】温经通脉,燥湿健脾。
主治小儿疝气。
【偏方组成】茯苓、白术、台乌药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伴咳嗽者,加桔梗、川贝母各6克;疝痛甚者,加木香、元胡各6克;体质虚者,加黄芪、当归各6克。
疝气当代妙方验方(一)疝气疼痛方一【处方】老丝瓜1条【用法】焙干,研为细末,每次服3~9g,1日2或3次,用开水或黄酒冲服。
方二【处方】八角茴香(炒焦)8个【用法】研末,红糖调和,黄酒冲服。
方三【处方】胡芦巴16g【用法】水煎服。
【备注】又方用酒炒或醋炒胡芦巴研末,每日6~9g,开水或黄酒送下。
方四【处方】荔枝核16g【用法】将荔枝核焙干为末,空腹白汤调服。
方五【处方】橘核63g(炒去皮)【用法】为细末,黄酒冲服,每服9g,每日3次。
方六【处方】生龙眼核500g【用法】洗净,瓦上焙干为末,每日9g,用黄酒送服。
方七【处方】槐子63g【用法】加青盐13g,炒黄为末,每早黄酒冲服9g。
【备注】又方:①槐花3g,食盐1g,为末,黄酒125ml温服,微汗。
②用槐米3g炒黑,食盐1g,研末调服。
治小儿疝气。
方八【处方】天仙藤31g【用法】水、酒各半煎服。
方九【处方】鲜石菖蒲31g(干者16g)【用法】炒微黑,加入开水1碗,红糖少许,煮片刻服下。
【备注】本方亦治寒疝。
睾丸肿胀偏坠,用鲜石菖蒲根9g,洗净切碎,用热酒送服。
方十【处方】炒枳壳25g【用法】水煎服。
心烦热加淡豆豉13g,栀子6g,升麻1g。
方十一【处方】诃子大者1枚【用法】面裹烧存性,去面,将诃子研细末,甜酒送服,取微汗,连服2或3剂。
方十二【处方】樱桃核(陈醋炒)63g【用法】研为细末,每服16g,开水送下。
方十三【处方】陈向日葵秆1棵【用法】去皮用穰,熬水1碗,红糖冲服。
方十四【处方】地肤子63g(炒香)【用法】研为细末,每服6g,酒送下。
方十五【处方】五倍子(炒黄色)【用法】研末,每服9g,黄酒送下,每日1次。
【备注】又方用五倍子6粒,焙存性为末,黄酒送下。
方十六【处方】菊花根不拘量【用法】水煎服。
【处方】茄子蒂3个【用法】沙锅内焙焦为末,黄酒送下。
初起疝气2或3服,多年疝气虽不能根治,但服后能回复止痛。
【备注】又方青茄蒂煎浓汁,3岁患儿每次约用5枚;1~2岁4枚;8岁7枚,服后给以饮白糖水少许,得效后还需服1或2次。
疝气奇效方
方1。
我利用根治疝气不必开刀的特效方治病大显奇效。
内服方:橘核、木香、荔枝、柴胡、八月瓜壳、厚朴各10克,川楝子、白芷、桃仁、青皮、小茴香各7克,大茴香、海藻、昆布各3克,水煎服。
外用方:青盐、雄黄、白矾、花椒、樟脑粉各10克,蓖麻籽50粒,共研成细末,分成5份。
每次将1份粉末用开水调成糊状,敷在左手手心,一天换1次。
说明:内服、外敷药同时进行,轻者1次可愈,重者2次可愈,不用开刀。
方2。
我生吃西红柿治好了疝气症。
我就生吃了一星期的西红柿,每日吃1千克,没吃任何药,疝气就好了。
方3。
我父用本方治腹股沟疝大显神效。
茴香籽50克,鲜姜、红糖适量。
三物加水两碗熬至一碗,每日早晚2次煎服,4次便可痊愈。
方4。
我家祖传三代秘方治疝气3次痊愈,永不复发。
猪项鬃指粗1束,白糖25克,西茴5克。
猪项鬃烧研细面过罗,对白糖、西茴(研面)、黄酒冲服。
疗效:不论新旧疝气病,1次止痛,3次痊愈,不再复发。
我家祖传三代秘方3次痊愈,永不复发(疝气)。
疝气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各种年龄都可发病,以小孩和老年人居多。
正常人的腹腔内各种脏器都被完整地密封在腹腔内,腹腔由于先天或后天以及解剖上的某些原因和特点,在某个局部可能发生缺损,当腹腔内脏器经腹壁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肿块者,称为腹外疝。
腹外疝最常见,种类很多,常以缺损处的解剖部位来命名,如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切口疝、脐疝等。
疝气的主要症状是在发生疝的部位如腹股沟、脐部等出现一个可复发的肿块,站立时肿块明显或者增大,平卧时肿块消失。
平素多无明显症状,只有当肿块下来以后,平卧或用手向回还纳而不成时,出现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疝气嵌顿。
不论发生在大人或小孩都是一种危急病症。
配方及用法:猪项鬃指粗1束,白糖25克,西茴5克。
猪项鬃烧研细面过罗,对白糖、西茴(研面)、黄酒冲服。
疗效:不论新旧疝气病,1次止痛,3次痊愈,不再复发。
百姓验证:湖北老河口市225信箱贺xx,男,51岁,工人。
他来信说:“吴某患疝气病很长时间了,常有下坠疼痛感。
到医院去治疗,医生说必须做手术。
因其不宽裕,一直未做。
后来我用本条偏方为他治疗一周,花钱不足3元就不痛了。
”引自: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石胡荽:即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别名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球子草、二郎戟、小救驾、杜网草、猪屎草、砂药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猫沙、小拳头、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白珠子草、二郎剑。
(出自《食性本草》)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
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
治疗百日咳据300余例的观察,治愈率一般在90%左右。
大都在用药后24小时内典型痉咳开始减轻。
民间专治疝气的秘方偏方疝气疝气这个名词对大家来说可能不是太常见,疝气是什么呢?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那么如何应对疝气呢?下面中华秘方网就为大家介绍治疗疝气的秘方。
疝气秘方1组方:鲜生姜适量。
用法:将鲜姜洗净,捣烂绞取其汁,去渣,将汁贮于碗中。
阴囊浸入姜汁内片刻即成。
疝气秘方2组方:葱衣(葱白的表皮)100克。
用法:将葱皮洗净,切碎,置锅中,加水沸2~3分钟即可。
每日1次,连服7~10日。
疝气秘方3组方:干老丝瓜1个,陈皮10克。
用法:丝瓜烘干,研细。
陈皮研细。
两味混合,开水送服,每服10克,日服2次。
备注:理疝消肿。
治小肠疝气致睾丸肿痛。
疝气秘方4组方:吴萸子9克,小茴香(妙)15克、广木香3克,生姜5克,豆豉30克,黄酒200毫升用法:将上药共研制为细末,与黄酒一同与放人砂锅内,煎至100毫升,滤取酒液即成。
每日1次,2次分服,温服。
疝气秘方5组方:桂心100克,生姜60克,吴茱萸30克,白酒或黄酒200毫升。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与酒一同置砂锅内,隔水炖沸,酒剩一半时,去渣即可。
每日1次,3次分服。
备注:服药期间忌食生姜。
疝气秘方6组方:玉米茎心(玉米茎内之白色柔软绵状物质)10条。
用法:加水煮汤。
代茶饮用。
疝气秘方7组方:熟柚子1个,生鸡蛋1个。
用法:把柚子扎一个孔,将鸡蛋放入孔内用火烧,待熟后去壳食蛋。
每日食用2个。
疝气秘方8组方:红皮蒜2头,柑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
用法:蒜去皮,同其他3味料用水2碗煮成1碗。
顿服。
,疝气秘方9组方:红皮蒜2头,金橘2只,橘核30克,白糖50克。
用法:将大蒜去皮,切片;金橘(不去皮)切碎;橘核捣碎,待用。
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大蒜、橘核、金橘,大火烧沸,改用文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白糖即可。
每天1~2次,顿服。
老人疝气最佳治疗方法五种食疗方法缓解患者症状生活当中很多老年人都出现了疝气,这对于他们的老年生活来说是比较麻烦的,老年人出现疝气之后,我们就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了,因为他们很多人很难承受药物以及其他的治疗方法,所以我们不妨从饮食方面进行调理,比如说可以利用茴香以及荔枝等进行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肯定大不如前,所以经常会出现腰膝酸软的现象,如果老年人体质较差的话,也往往会出现疝气,这样的话就比较麻烦了,老年人疝气除了要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之外,我们其实完全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进行缓解。
一起来看一下怎么办吧。
老年疝气治疗1.茴香粥制作茴香中,我们需要准备适量的茴香,粳米等。
我们稍微把葵香煎一下然后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一起煮成粥,每天服用两次。
这个粥品具有很好的行气止痛、健脾开胃功效。
也适合于睾丸肿胀偏坠以及鞘膜积液、阴囊橡皮肿等症。
2.荔枝粥我们准备适量的荔枝以及经理。
先煎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
具有理气结止痛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治疗小腹冷痛等症。
3.茴香无花果饮我们把茴香和无花果一起用水煎服。
每天服用两次,茴香无花果对于治疗疝气有着独特的功效。
4.橘核茴香粉茴香和黄酒适量把这些材料研成细末,然后每天服用一次,睡觉之前用黄酒调服,具有很好的温补补肾的功效,可有效地治疗睾丸肿痛以及小肠疝气疾病。
5.茴香香乳煎准备适量的茴香以及少许香乳,他们一起用水煎煮,每天服一次就可以了,茴香香乳煎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非常适合于小肠疝气的坠痛症状。
以上这五种食疗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老年人的身体现象,如果老年人有疝气的话,那么家属必须要积极的带老年人去医院进行治疗。
按以上我们向大家介绍的这五种食疗方法效果也比较显著,所以家属在平常也需要多做给老年人食用。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1.治小肠疝气。
用玄参炒过,做成丸子。
每服一钱半,空心服,酒送下。
出汗即为有效。
2.再方。
用木香四两,酒三斤煮过。
每日取酒饮三次。
3.再方。
用木贼锉细,微炒为末。
沸汤送服二钱,有效。
以热酒送下亦可。
4.再方。
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
甚效。
5.再方(此方亦治偏坠)。
用沉香、木香各半两,胡芦巴(酒浸,炒)、小茴香(炒)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盐酒送下。
此方名“沉香内消丸”。
6.再方。
和小全蝎焙为末,每发时服一钱,加麝香一、二分,温酒调服。
过一会,再服一次,极效。
7.再方。
用代赭石(火煅、醋淬)研细。
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
8.再方。
用荞麦仁(炒,去尖)、胡卢巴(酒浸、晒干)各四两、小茴香(炒)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9.再方。
每次取鲫鱼一尾,加茴香煮食,久食自愈。
10.再方(阴核肿痛)。
用橘核五钱,炒、研为末,老酒煎服,或加酒、糊做丸服。
11.再方(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
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
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
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
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