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城区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精选汇编:名著阅读专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9.50 KB
- 文档页数:12
名著阅读专题北京市海淀区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三、名著阅读(5分)14.真、善、仁、爱是人性美的重要因素。
请从《朝花夕拾》《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海底两万里》中选择两个人物(出自不同作品),结合内容说说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一种共同的人性美。
(100字左右)答:三、名著阅读(共5分)14.答案示例1:《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帮“我”订正解剖图,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美国记者斯诺为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冒险进入陕北苏区采访,创作出《红星照耀中国》,客观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他们求真务实,体现出了人性美中的真。
答案示例2:《水浒传》中的鲁达得知金氏父女被恶霸欺凌而走投无路,慷慨解囊,帮助金氏父女逃走;《海底两万里》里中的尼莫船长在采珠场救了穷苦的采珠人,并送给他一袋珍珠。
他们能够对素昧平生、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彰显了人性中的仁之美。
(5分。
结合内容2分;指出“人性美”的因素1分;具体分析“人性美”2分)北京市西城区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三、名著阅读(5分)15.面对浩瀚书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问题和方法等进行选择性阅读,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探究。
以下是两位同学阅读《傅雷家书》和《简·爱》时制作的专题提纲卡片。
请你仿照示例,任选一部你阅读过的名著,确定探究专题并拟定提纲,填写卡片。
(可选择示例中的书,但须更换专题)(100字左右)示例一:示例二:三、名著阅读(5分)15.答案示例: 评分标准:共5分。
所探究专题与该书相符,2分;提纲内容能对应专题,有一定的探究和分析意味,3分。
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三、名著阅读(5分)11. 在阅读名著时,我们常会被内容触动心弦,与其中的人物同悲欢、共休戚,这就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共鸣”。
请在你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两个具体内容,说说你的“共鸣”体验。
(100字左右)答:三、名著阅读(5分)11.(5分)答案示例一:阅读《西游记》,读到孙悟空被唐僧从五指山下救出来,我和欢呼奔跑的孙悟空一样喜悦兴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却被唐僧误解受罚,我的心情和孙悟空一样又生气又委屈。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古代诗歌阅读汇编大兴区(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第10~11题。
(共6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这首词上片着重写景:首先“(1)”字统领景物特点,又通过“雁去无留意”侧面烘托出边塞(2)的特点。
(2分)11.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和苏轼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是借典故抒发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首词借典故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分)答:答案(二)(共6分)10.(1)异(2)答案示例:荒凉(寂寥)(共2分。
每空1分。
后一空意思对即可)11.答案示例:范仲淹借“燕然勒石”的典故,写出词人以及将士们还没有像西汉的窦宪一样建立功勋,表达他们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情感。
苏轼借“冯唐出使”的典故,写出词人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人物将他召回,表达他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情感。
(共4分。
“内容”2分,“情感”2分)房山区(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9-10题。
(共5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这首词抒发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
其中,用“①”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又以“燕然勒功”的典故写出了②之志。
(2分)10.作者以“异”字总领塞下秋景。
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异”的景色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3分)答:答案(二)(共5分)9.答案示例:①浊酒一杯家万里②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
10.答案示例:塞下的秋天极其寒冷,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毫无稍事逗留之意。
/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奇特的声音。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考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未分类(共1题)1.【2013东城一模】8.名著阅读(3分)孟子的文章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说理充分。
比如,在《鱼我所欲也》中,以三个“乡为身死而不受”领起,表达了对贪求富贵,舍弃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①智取生辰纲②水浒传③施耐庵难度:中等知识点:国内文学作品5.【2013昌平一模】8.名著阅读(3分)《____________”印证自己的收获。
【答案】答案:①《论语》②孔子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或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生任选《论语》里这方面的句子)难度:中等知识点:国内文学作品7.【2013通州一模】8.名著阅读(3分)“义”字含义丰富: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阐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儒家这种轻利重义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水浒传》中,宋江在梁山农民起义奠基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牺牲后,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忠义堂”,都凸显了对“义”的重视,但“忠”在“义”前,标志着农民起义的路线开始偏离。
【答案】答案:①舍生取义②晁盖③聚义难度:中等知识点:国内文学作品8.【2013大兴一模】8.名著阅读(3分)《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记事基本以《春秋》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国十二公为次序。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__________________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左传》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比如《曹刿论战》一文就借助主要人物曹刿论述战前的“作战条件”、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战后的“取胜原因”等语言,刻画了这个有强烈爱国热情、有远见卓识、冷静睿智的人物形象。
名著阅读1.在年级名著阅读专题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准备围绕“环境与人物”专题进行探讨,分析环境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请结合你阅读过的名著,任选其中一部,结合相关内容作分析。
(100 字左右)示例:在《骆驼祥子》中,作者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来表现人物。
当天气炎热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祥子为了生计不得不拉车挣钱;当大雨滂沱令人难以行走的时候,祥子仍在雨中挣命。
烈日和暴雨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祥子生活的艰辛和悲惨的命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主要有以下作用:烘托人物的心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烘托人物形象。
解答此题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名著、熟悉的人物来分析。
示例: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作者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来反映人物的品质,烘托人物形象。
在筑路这一章节中,通过对暴风雪的描写,写出了筑路队员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之下,保尔等人的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筑路困难重重。
恶劣的环境烘托保尔等革命者坚强的意志和顽强高贵的品质。
2.学校读书会拟推出“‘汲取前进的力量’名著推荐活动”,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部,向同学推荐并结合该书具体内容写出理由。
(70-100字)示例:⑴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本名著。
作者深入“红色中国”腹地采访,发现边区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但人们始终乐观、向上。
联系革命胜利,这告诉我物质条件对成功并非起决定作用,坚守信念、勇于做斗争的精神更重要。
⑴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
主人公保尔修建铁路时患上肺炎仍忘我工作;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在病榻上完成了自传小说。
这个形象激励我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顽强拼搏,坚信困难终会被战胜。
【详解】本题考查推荐语。
首先,根据此次名著推荐活动的要求从名著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选择符合要求的名著;然后结合该书具体内容写出推荐的理由即可。
北京市中考文名著城区名著(3分)古典小《水》擅长通强烈的矛盾矛盾来刻画人物形象。
比如通林冲与高俅父子及其帮凶的矛盾矛盾,刻画了林冲待迫先是①,最后被迫勇复仇的形象;再如我学的《②》,作者通刻画③与众士的矛盾矛盾,表了他粗暴焦躁的性格特点。
答案:8.答案:①妥退②智取生辰③志(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02西城区8.名著(3分)元末明初作的《水》中塑造了一大量绘声绘色的人物形象,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中号“”的吴用,周祥安排,巧用,使得志在黄泥了 ,件事充足展现出吴用的神机妙算。
答案:8.施耐庵智多星生辰或金担(3分)03旭日区名著。
(4分)名著是一种快。
你从心灵上、精神上获得最大的足和享受。
它像是一把开启智慧大的匙,你解高兴,化灵魂。
1)我国清朝描绘封建社会后期知分子及官活和精神相貌的篇刺小是《》。
(2)文天祥的“人生自古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与《》一中倡的“舍生取”的主一脉相承。
3)依据下边的句,写出的人物。
①有才无德被;此失彼招分身。
身故只因才外露;恃才可血横流。
②根并荷花一茎香,一生遭堪。
自从两地生孤木,以致香魂返故。
人物:①②答案:10.(1)水(2)孟子(3)修4海淀区8.名著(3分)《水》别名《忠水》,此中“”穿于《水》的主要情,但“”的详细表又不尽同样:①(人名)拳打关西,是路不平拔刀互助的“侠”;②(情),是兄弟情深丹诚相许的“情”;③(情),是劫取不之的“正”⋯⋯因“”而齐集在一同的英豪好的出色故事,组成了一部古代民起的大史。
答案:8.①达(或“提”)②江州劫法(或“大野猪林”)③智取生辰(共3分。
每空1分,有小不得分。
后两空切合要求,意思即可)丰台区8.名著(3分)《朝花夕拾》是迅的一部回性①集,了迅从幼年到青年期的生活。
此中《藤野先生》一文叙了作者在日本学医期,藤野先生他的教与关。
同也表达了作者因遇到日本所“国青年”的歧欺侮,进而决定②的,体了迅③的品。
答案:8.答案示例:①散文②弃医从文③祖国分准:共3分。
西城区(三)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10-12题。
(共7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 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
10. 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狐假虎威B. 计日以还/锦囊妙计C. 尝趋百里外/卧薪尝胆D. 未尝稍降辞色/声色俱厉 11.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 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翻译: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理解:宋濂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来读,却又非常喜欢读书,人们因为同情他,大多 愿意把书借给他读,宋濂就此读到了各种各样的书。
这一句主要表达了宋 濂对借书给他之人的感激之情。
【乙】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翻译:有人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 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理解:这一句写出宋濂求师之难。
他所求的老师面对门人弟子并不和颜悦色, 甚至会训斥学生,但为了能够继续请教,宋濂会表现得更加恭敬谨慎。
名著阅读专题旭日区三、名著阅读( 共 5 分 )14. 下边是一位同学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写的一首小诗, 既包括了鲁滨逊的经历,也赞叹了他的精神。
请你联合名著,补写适合的内容。
(2分)传奇这是一个空无一人的荒岛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你,孤立无援与自然抗争向命运呼喊艰辛搬运,造屋安家无畏的精神是你挑战命运的武器①_开辟的精神是点燃你希望的明星酿酒制陶,造船挖渠②_是照射你梦想的光辉你的故事注定是一个传奇l5. 《论语》有云 : “与朋友交,一诺千金”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联合有关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三、名著阅读( 共 5 分 )14. 答案示例:①开垦种植,捕获驯养②坚强的精神(评分标准:共 2 分。
每空 1 分)15.答案示例:面对曹操的厚遇和挽留,绝不心动,得悉刘备的信息后,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与刘备相聚。
这正是“与朋友交,一诺千金”的详细表现。
(评分标准:共 3 分。
联合名著 2分,语言 1 分)大兴区三、名著阅读(共 5 分)16. 请从以下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模仿示例,联合有关情节,简要写出你的认识。
( 2 分)....选项:江姐祥子鲁滨逊藤野先生示例:人物情节:鲁提辖因救援素昧生平的金老父女,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不单丢了官职,还成为朝廷要捉拿的逃犯。
我的认识: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疾恶如仇的人。
人物情节:①我的认识:②17.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请你从《红岩》《鲁滨逊漂流记》等读过的名著中, ,联合有关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80 ~ 100字)(3分)答 : 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共 5 分)16.答案示例:人物情节:江姐被捕后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
在狱中受尽了公民党军统特务的老虎凳、电刑、把竹签钉进十指等酷刑摧残,仍旧守旧党的奥密。
我的认识:江姐是一位对党忠贞、对敌斗争坚强不屈的革命先烈。
( 2 分)17.答案示例:《鲁滨逊漂流记》中在荒岛上生计的鲁滨逊是幸福的,固然他航海时遇风暴而触礁,只身漂到无人孤岛。
2023初三一模之名著阅读【2023海淀一模】三、名著阅读(5分)17. “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
“道义”“正义”“忠义”“恩义”“侠义”都属于“义”的范畴。
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说说其身上体现了哪种“义”,并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种“义”是如何体现的。
(100字左右)答: 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7.示例一:《水浒传》中的鲁达身上体现了“侠义”。
(1分)鲁达在酒楼喝酒时无意得知金氏父女的遭遇后,出手相助,帮助金氏父女逃走,拳打恃强凌弱的镇关西(3分),从中看出他为人仗义,惩恶扬善的侠义精神(1分)。
示例二:《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身上体现了“正义”。
(1分)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3分),从中看出他同情弱小民族,反抗殖民者的正义精神。
(1分)。
(共5分。
选择人物1分,结合具体内容3分,分析“义”的精神1分。
言之成理即可。
)【2023西城一模】三、名著阅读(5分)1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关于它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位勇士独自解救了被恶龙困在深山中的美丽公主,公主将一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了他——从此,书便成为了胆识和力量的象征。
在你阅读过的名著中,哪一本书中的人物也让你感受到了胆识和力量?请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和自身的阅读体验谈一谈。
(100字左右)【参考答案】14.示例:我从《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身上感受到了胆识与力量。
他在其他人还没有发明潜艇的时代,就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还用电击退了土著人的进攻。
读到这些,我对他超凡的胆识与力量不禁深感佩服。
评分标准:共5分。
名著题目与人物匹配1分,胆识(勇气智慧)1分,力量(能力作用)1分,自身阅读体验1分,表述具体顺畅1分。
不足50字,整体扣1分。
【2023朝阳一模】三、名著阅读(5分)16.青少年不仅要爱读书、读好书,还要善读书。
2013-2022北京中考真题语文汇编名著阅读一、语言表达1.(2021·北京·中考真题)你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奋斗吧,青年!”主题演讲比赛,要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合适的人物作例证,请说明你的选择和理由。
(100字左右)二、名著阅读2.(2022·北京·中考真题)从你阅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为他写一则简介。
要求写出人物的主要经历、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你对他的评价。
(100字左右)3.(2020·北京·中考真题)读书,如果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深入思考,就会更好地理解作品。
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名著的内容,说说对此读书经验的体会。
(100字左右)4.(2019·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一部名著时,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起伏的情节、纷繁多样的人情世态……都可能引发你的阅读兴趣。
请结合一部名著的内容,说出是什么引发了你的阅读兴趣,并简要说明这一兴趣是如何促使你阅读这部名著的。
(100字左右)5.(2018·北京·中考真题)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
下面是这封信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1)这封信的作者雨果是十九世纪_________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
(2)看过这封信,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
北京中考XXXX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名著阅读))-在XXXX,每个地区都进行了第一类试题的分类和编写。
基础与应用(名著阅读)[·XXXX还年轻,似乎也明白世界上不可能有这样美妙的事情。
(1)材料一的文本来源于《论语》,在材料中添加“子”一词应指(1)。
从这份材料可以看出,儒家的“孝”不仅是修身的基础,而且(2)(不超过5个字);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应该被培养,更重要的是(不超过5个字)。
(3分)(2)材料2来源于鲁迅散文集《①》中的文章《二十四孝》。
从这份材料中,可以看出他对郭巨的孝道很反感。
(2分)12。
阅读下列漫画,完成问题1-2。
(5分)罗宾逊找到了被强风吹上岸的船。
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船翻过来。
他决定建造另一艘独木舟。
他砍倒了一棵大树,并压平了它的树干。
他花了三个月时间挖空船体。
1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又挖了一个6英尺4英寸的洞。
聪明的罗宾逊用桅杆和船帆以及一条4英尺宽、半英里长的河流来操纵这艘船。
最后,他给独木舟装上了枪、火药和谷物,并准备沿着海岸去取水。
周,了解一下沿海的情况。
(1)漫画是对原作的编辑和绘画,允许有一定程度的改编。
请找出以上四本漫画书和原著的这一部分。
主要情节有什么不同,告诉我罗宾逊的哪一个性格和精神品质可以在这四本漫画书和原著的这一部分中得到体现。
(3分)一:(2)简要描述你从罗宾逊的造船经验中获得的生活启示。
(2分)一:回答:11.答:(1)孔子榜样(2)安邦(3)尊重(发自内心的尊重/爱)(2)朝花夕花(2)无知(忽略家庭纽带)总分:5分。
(1)小题大做3分,(2)小题大做2分,每空1分。
12.答:(1)这本漫画书把罗宾逊的两次造船经历变成了一次。
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务实、坚韧、聪明,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2)例子:为了实现目标,一个人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敢于面对和克服困难)。
总分:5分。
(1)戏剧有三点,其中一点是寻找差异,两点是寻找人格特质和精神品格;小题大做。
北京市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精选汇编:名著阅读昌平区8.名著阅读(3分)《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其中,一些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欢乐生活,如《①》中,对冬天里②活动的回忆;还有一些作品,如《藤野先生》,在颇具讽刺意味的描写中,表达作者对③的厌恶与嘲讽。
8.答案: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捕鸟③清国留学生(共3分。
每空1分)朝阳区8.名著阅读(3分)《孟子》是①家经典之一,它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他认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当“ ②”。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在《③》一文中,他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困境造就人才,多难才能兴邦”的道理。
8. 答案:①儒②舍生取义③生于忧患,死于安泰(共3分。
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大兴区8.名著阅读(3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①所写的唯一一部②集。
《朝花夕拾》善于拔取富有个性的细节表示人物性格,如《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添改作者的讲义、③等细节,表示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的思想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①鲁迅②散文(或“回忆散文”)③示例一:纠正作者的解剖图示例二:关注作者的解剖实习(共3分。
每空1分)东城区8.名著阅读(3分)《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表示鲁迅初上学时,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①学习时的情景;有得到第一部《山海经》时,对家中女工②深深的敬意;有在日本留学时,目睹国人麻木的精神状态,最终决定③的经历。
8. 答案:①三味书屋②阿长③弃医从文房山区8.文学名著(3分)《战国策》是一部①体史书,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由汉代②按照战国史书编校整理成书,《战国策》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这一特点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表示为③的描写。
8. 答案:国别刘向邹忌与齐王对话评分:本题3分。
北京市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复习资料【含答案】名著阅读复习清单1.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2.了解作品的名称、作者、体裁、典型情节和主体内容,了解主要人物的主要事迹、典型语言、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
3.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语言等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真题回放【例1】(2016·北京)名著阅读。
(共10分)1.下面是《论语》中的九则语录,其中有论述学习的,有论述治国之道的,也有论述其他内容的。
请你将论述学习和治国之道的语录分别都挑出来。
(只填序号)(2分)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③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④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⑤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⑦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⑧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⑨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述学习的语录:论述治国之道的语录:【答案】①⑤⑧②⑥⑦【试题解析】围绕《论语》中谈到的“治学”和“治国”两个主题,考查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德为政、依法治国思想的了解。
【解题指导】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能把“治学”“治国”以及其他内容进行区分,能读懂作品。
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①,又如《②》中的③。
(3分)【答案】①寿镜吾先生②藤野先生(③藤)野【试题解析】考查《朝花夕拾》中的篇名和主要人物。
【解题指导】把握作品的人物,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思想。
2024北京大兴初三一模语 文2024年是甲辰龙年,初三年级组织开展“龙行中华,声啸九天——探寻龙文化”研学活动。
以下是同学们的研学笔记,请你阅读后修改完善。
第一部分 千姿百态,辉耀历史中国龙的形象在历史发展和朝代【甲】更di é中不断演变。
远古时期龙的形象简单,但形态各异。
有的身似鳄鱼,有的头部似猪,有的保留了鱼的样貌……文明产生之后,龙的形象更加艺术化。
“超级国宝”夏朝晚期绿松石龙形器,龙首隆起,中部出脊,尾部内蜷,若游动状,栩栩如生....。
商周玉龙、夔龙纹在祭仪中与玉器、青铜器碰撞出神圣而庄严的火花。
战国玉龙珮【乙】挣脱穿系它的绳索,容光焕发....,从两千三百多年前那个自由浪漫、充满想象的时代飞身而来,充满张力。
当历史迈进开放【丙】d ǐng 盛的大唐,奔放洒脱的鎏金走龙流光溢彩....,再现了最耀眼的大唐风华。
清代故宫九龙壁以不同方式蕴含多重九五之数:壁顶正脊饰九龙,壁上九条蟠龙分隔于五个空间,壁面二百七十块塑块也是九五的倍数……将象征天子之尊的九五之制发挥到了极致!千姿百态....的龙形象,或古朴【丁】稚拙,或婉转灵动,或奔放张扬,或高贵威严……不仅生动地反映各个时代的文化面貌,更在风云变幻中承载着中华民族奋发开拓、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
1.请你对文段【甲】【乙】【丙】【丁】四处的字音或字形作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处“更di é”是“轮流更替”的意思,“迭”的字义为“轮流、替换”,应为“更迭”。
B.【乙】处“挣”是多音字,读一声或四声,读四声意思“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应读四声。
C.【丙】处“d ǐng 盛”意为“正当兴盛”,“鼎”曾用作国家礼器,可代表国家,应为“鼎盛”。
D.【丁】处“稚拙”有“稚朴拙笨”的意思,“拙”为形声字,“出”为声旁,应读“zhu ó”。
2.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栩栩如生 B.容光焕发 C.流光溢彩 D.千姿百态3.为了丰富笔记内容,你承担了为清代九龙壁配一幅“龙”字书法图片的任务。
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试题部分海淀区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几则语录,回答问题。
(10分)(一)①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③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1)请根据上面三则语录,解说其中所蕴含的“山水情怀”。
(5分)(二)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⑤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以上三则语录,于形象的比喻中蕴含着为人处世之道,请根据语录的相关内容加以概述。
(5分)16.红学家王昆仑有句经典评论∶“《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
《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请结合《红楼梦》的相关情节,分析王熙凤这一形象为什么令读者的情感如此复杂。
(5分)(二)阅读下面《论语》章句,完成11-12题。
(共12分)①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罕》)②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颜渊》)③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④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阳货》)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1.根据章句①②概括“忠信”的本质,根据章句③④概括“义”“勇”的关系。
(6分)12.结合上述章句和文言文(含链接材料),简述《论语》体现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侠义文化的影响。
(6分)朝阳区(二)阅读《红楼梦》节选材料,完成16-17题。
(共11分)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