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病的音乐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笛疗笛疗,属于《实验临床心理学》里的行为治疗中的音乐治疗(音疗)领域。
笛子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气鸣类乐器,是靠人的气去吹奏的,古今中外都有以吹奏来练气之说。
现在的实践也证明了,吹奏笛子,不但可以练气,还能起到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练气即练血,精神旺盛,则血脉通达,疾病难生。
一、笛疗的治疗机理1、人体是由许多有规律的振动系统构成,人的脑电波运动、心脏博动、肺的收缩、肠胃的嚅动和自律神经活动都有一定节奏和规律。
当人患病时,体内节奏处于异常状态,笛疗选相应的乐曲,借音乐产生的和谐音频,可使人体各种振频活动协调,从而有益于患者恢复健康。
2、声波所具有的特殊能量,传入人体后,使细胞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可直接对细胞起到一种微妙的按摩作用,从而增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内分泌系统释放出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达到增强肌体免疫力的目的。
3、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对职业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
人的身心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时间一长,便会导致身心疾病发生。
通过听练笛疗音乐,可以宣泄心理和生理的能量,消除紧张状态,起到恢复身心正常状态,治疗疾病的作用。
4、疾病往往使人不同程度地与外界交流减少,心理疾病尤为突出。
这使人产生孤独和不安全感,情绪和精神受到损害。
笛疗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的独特的交流手段,恰恰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减少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达到治疗的目的。
5、听练笛疗音乐可使人进入一种特殊的“气功态”。
“气功”说法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
在古代道家养生术中,大都讲炼丹。
其实丹是靠精、气、神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单谈练气,不谈精与神是不全面的,对养生实在不利。
练神或练心应该是练功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关节,练神练心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大小经络中的气息会自然生动,顺通流畅。
适当的音乐,可使人的心境净化,达到较高的人静状态,从而产生阳气,打通经络,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
6、人的手指神经在大脑皮层所占的区域范围非常大,是大腿神经的十倍。
吹笛箫讲究指法和全方位立体配合,对激活神经介质,开拓右半脑潜能、爆发意识效应、增加智商、提高思辨力、升华记忆天才都十分有利。
音乐为什么能治病_音乐能治病的原因*导读:音乐治疗,从其原理上来看,它基本上属于心理治疗范畴的。
音乐为什么能够治病呢?这是由于它通过心理和物理两个方面对人体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就是音乐为什么能治病了。
在国外某一个医院里,一位内科医生给一名原有胃神经官能症的病人开了这样一张处方:德国古典乐曲唱片一张,每日三次,饭后放听。
患者遵照医嘱,很快就把病治愈了。
这一奇闻趣事,其道理何在呢?现代神经生理学家证明,音乐对神经结构,特别是大脑皮层,有直接影响。
不同乐曲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用乐曲的旋律、速度、音调等不同,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作用,从而能调节情绪,稳定内环境,达到镇痛、降压、催眠等效果。
人们把这种用音乐来治疗疾病,增进健康的新型治疗方法叫音乐疗法。
恤乐疗法兼有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的作用。
*音乐为什么能治病呢?科学家们用先进的实验方法测出,人体皮肤表面的细胞都在做微小的振动,这种微小的振动简称微振。
实际上全身所有的细胞都在做这样的徽振,心脏、大脑、胃肠等处细胞的这种微振更为突出。
在大脑皮层的统一指挥下,周身所有细胞都在按一定节奏作微振运动,合成一个非常协调的全身细胞大合唱。
当一定节奏的音乐作用于人体时,如这样音乐的节奏和人体生理上的微振节拍合拍时,两者便发生了共振,体内的微振加强,导致人体产生快感。
音乐则是带来这种快感的媒介。
当人体机能失调后,体内微振也就处于不正常状态。
这时我们科学地选择某一种音乐,有意识地借助音乐的力量,调整体内微振活动,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以治愈疾病。
*如何正确运用音乐疗法呢?这要以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要使一个处于兴奋状态下的人安静下来,不能让其听缓和、平静的音乐。
因为兴奋的人让其听缓和平静的音乐,这种做法带有强制性,相反会使人心烦意乱,产生厌恶感。
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兴奋时给以活跃、激奋的音乐,用这种方法来人为地增强他兴奋的微振。
经过一定时间,兴奋到一定程度便会发生抑制现象,他就会感到疲劳。
中医绝招,五首曲子保你健康默认分类2010-07-26 22:44:26 阅读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引用续如居士的中医绝招,五首曲子保你健康【原作者古曲网】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
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
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
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
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
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
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
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在繁体字中,樂、藥、療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
古琴能治病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古琴作为一种传统的乐器,不仅仅只有音乐的功能,还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古琴能治病的原理一直是医学界和音乐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对古琴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现代医学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琴音乐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古琴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古琴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音乐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独特的发音原理和谐音效果使得古琴音乐具有一定的疗愈作用。
古琴音乐的演奏技巧与呼吸相结合,通过细腻的琴音和强烈的情绪表达,能够引导人们放松身心、舒缓压力、改善情绪。
因此,古琴音乐被认为能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古琴在气场疗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琴的共鸣效应是指当古琴发出声音时,其琴弦与共鸣腔室的共鸣可以传导音乐的能量。
这种共鸣能够产生一种频率、振幅和谐的波动,将其传递给周围环境和人体能量场。
古琴音乐的能量传导作用,可以调整人体能量场的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将详细探讨古琴音乐在身心健康方面的影响,并揭示古琴气场疗法的工作原理。
同时,通过对现代医学中相关研究的综述,展望古琴音乐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对古琴音乐治疗效果的全面认识,促进古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并为现代医学的进步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这样: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古琴能治病的原理。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古琴音乐疗法的背景和目的,为读者提供对该主题的整体了解。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古琴的音乐疗法和气场疗法,并分别介绍它们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古琴音乐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古琴能治病的原理,并对其潜力有更深入的认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古琴音乐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原理。
哪些音乐可以治病1.疲劳:《假日的海滩》、《锦上添花》、《矫健的步伐》、维伐尔地的套曲《四季》中的《春》、德彪西的《大海》、海顿的组曲《水上音乐》、《十五的月亮》、京剧《八月十五月光明》等。
2.失眠:《平湖秋月》、《烛影摇红》、孟德尔颂的《仲夏夜之梦》、莫札特的《催眠曲》、德布西《钢琴前奏曲》、《二泉映月》,《银河会》、《军港之夜》、《春思》。
3.躁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鞑靼人的舞蹈》、《幽兰》、《塞上曲》、《空中鸟语》、《仙女牧羊》。
4.心绪不定:《春江花月夜》、贝多芬的《第八交响乐》、巴赫的《幻想曲和赋曲》、《塞上曲》、《平沙落雁》、《仙女牧羊》、《小桃红》、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
5.精神忧郁:《三六》、《步步高》、西贝柳斯的《芬兰颂》、莫札特的《第四十交响曲B 小调》、盖希文《蓝色狂想曲》组曲、德布西的管弦乐组曲《海》、《黄莺吟》、《百鸟行》、现代京剧《蝶恋花》、《喜洋洋》、《江南好》、《春风得意》、《春天来了》、《啊,莫愁》、西柳贝斯的《悲怆圆舞曲》、莫扎特《D小调第十四交响曲》。
6.神经衰弱:《喜洋洋》、《瑶族舞曲》、海顿的《G大调三重奏》。
7.食欲不佳:《欢乐舞曲》、《花好月圆》、《嬉游曲》、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
穆素尔斯基的钢琴曲《图画展览会》、巴赫的音乐作品。
8.纾缓压力:艾尔加《威风凛凛》、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
9.振奋精神: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博克里尼的大提琴《A大调查第六奏鸣曲》、《娱乐升平》、《步步高》、《狂欢》、《金蛇狂舞曲》。
10.缓解悲伤:柴可夫斯基的第六号交响曲《悲怆》、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命运》。
11.对老年人具有康复作用的歌曲:可选择《浏阳河》、《茉莉花》、《八月桂花遍地开》、《南泥湾》、《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二泉映月》等。
12.通大便:莫扎特《小步舞曲》、肖邦《马祖卡舞曲》。
13.降血压:《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江南好》、小提琴协秦曲。
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
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
这些曲目风格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
当遇到挫折,情绪极度恶劣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使其从忧虑痛苦中解脱出来。
悲哀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们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应给予引导排遣。
听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
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节序曲》、《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
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
愤怒在五行中属“木”,在愤怒万分,压抑心头时,,应听角调式乐曲,舒肝理气,如《春风得意》、《江南好》,克莱德曼的现代钢琴曲等。
在愤怒已极,大动肝火时,应以角调式乐曲,佐金平木,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陆》,艾尔加《威风堂堂》等。
绝望在五行中属“水”,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故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等,能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肾五脏。
具体应用时应该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针对病症发生的脏腑、经络结合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选择相应的音乐对病人进行治疗。
一般用来治疗由于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
对于失眠、神经衰弱可选择一些亲切、温存,曲调低吟、节奏徐缓慢而平稳的音乐,于睡前收听,以起到安神宁心、镇静的作用如《平沙落雁》、烛影摇红》......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引起的心悸、头晕、,可选择情调悠然、节奏徐缓的古典音乐与轻音乐。
如《春江花夜月》、《平湖秋月》......对于忧郁症可选用格调欢乐、兴奋、舒畅、节奏明快活泼的曲目。
音乐真的可以疗伤治病!一、疲劳:《假日的海滩》、《锦上添花》、《矫健的步伐》、维伐尔地的套曲《四季》中的《春》、德彪西的《大海》、海顿的组曲《水上音乐》、《十五的月亮》、京剧《八月十五月光明》等。
1.假日的海滩:/songs/dalian.mp32.锦上添花:/cansongs/moreonmore.mp33.维伐尔地的套曲《四季》中的《春》;/swgc/old/music/3.mp34.德彪西的《大海》:/player.php/sid/cf00XMTc5MTg1NTY=/v.swf (视频)5.海顿的组曲《水上音乐》:/thread-12299-1-1.html(需要注册)6.十五的月亮:/upload/二胡-十五的月亮.mp3二、失眠:《平湖秋月》、《烛影摇红》、孟德尔颂的《仲夏夜之梦》、莫札特的《催眠曲》、德布西《钢琴前奏曲》、《二泉映月》,《银河会》、《军港之夜》、《春思》。
1.平湖秋月/phqy.mp32.烛影摇红/music/2010/03/18/00000100.mp33.门德尔颂的《仲夏夜之梦》/der-landgraf/include/sound.mp34.莫扎特的《催眠曲》:/jkgl/MusicVedio/jiaolv002.mp35.德布西《钢琴前奏曲》:/play/77008.htm6.二泉映月:/music/二泉映月.mp37.银河会:/LifeTasting/gdyy/GDmusic04/17.mp38.军港之夜:/fangshui.mp39.春思:/shuguang/banzou/乡之音3.mp3三、躁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鞑靼人的舞蹈》、《幽兰》、《塞上曲》、《空中鸟语》、《仙女牧羊》。
1.梅花三弄:/guzheng.mp32.平沙落雁:/huodong/guqin/htm/MUSIC/file/03-18-02.mp33.鞑靼人的舞蹈:/henggeXLHY/YMXY/jieyong/05急噪渴望/tartardance.MP34.幽兰:/zine/wm/21/music/main.mp35.塞上曲:/plan/minyue/music/new/19.mp36.空中鸟语:/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817857_1250570860/s.swf(视频)7.仙女牧羊:/LifeTasting/gdyy/GDmusic04/06.mp3四、心绪不定:《春江花月夜》、贝多芬的《第八交响乐》、巴赫的《幻想曲和赋曲》、《塞上曲》、《平沙落雁》、《仙女牧羊》、《小桃红》、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
神奇的中医五⾏⾳乐疗法-听歌也能治病中医崇尚“天⼈合⼀”“⾃然养⽣”,认为五⾏、五⾳与七情息息相关。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五⾳疗疾”理论。
⾳乐通过宣导经络,流通⽓⾎,舒体悦⼼,调治⼈体。
嵇康是⾳乐养⽣的代表⼈物,《琴赋》所谓“导养神⽓”是指⾳乐可以从⽣理上引导⾎⽓,“疏导情志”是指⾳乐可以从⽣理上疏导情绪。
《管⼦》所指出的“⽌怒莫若诗,去忧莫如乐”,是说⾳乐和诗歌⼀样都具有医学功能。
⾳乐如中药,⽤乐如⽤药,⾳乐也有君⾂佐使。
⾳乐治疗有正治、反治,使乐曲与情绪同步,为正治;使乐曲与情绪不同步,为反治。
(⼀)养肝⾳乐——《胡笳⼗⼋拍》《⼤胡笳》肝相当于将军,喜欢爽朗、豁达之性格。
如果长期被烦恼事情所困扰,肝会使⾝体处于停滞状态,产⽣不适。
肝不适症状有:⼝苦胆⼩、⾆边溃疡、眼部⼲涩、抑郁易怒、易受惊吓、乳房胀痛、痛经等。
⾓⾳属肝。
⾓⾳乐曲旋律⽣机盎然,如⼤地之回春;曲调亲切爽朗,似万物之萌⽣。
⾓⾳养肝最佳曲⽬为《胡笳⼗⼋拍》《⼤胡笳》,其他还有《平沙落雁》《春风得意》《江南丝⽵乐》《江南好》等。
⾓调能疏肝理⽓、解郁助眠,对于肝病患者和容易⽣⽓的⼈效果良好。
顺肝需要⽊⽓练达,⾓⾳曲⽬中商⾳稍重,⽤以克制体内过多⽊⽓;曲中配上⽻⾳,⽔⼜滋养⽊⽓,使之柔软、顺畅。
根据五⾏“⽣克乘侮”原则,“⾦克⽊”“悲胜怒”,对于极度愤怒的⼈,可以通过听商调乐曲压制易怒的情绪。
这与张⼦和“以悲治怒,以怆恻苦楚之⾳感之”说法完全⼀致。
最佳调理时间为戌时(黄昏)亥时(⼈定)。
戌亥阴⽓最重,既克制旺盛肝⽓,⼜滋肝养肝。
也可饮绿茶⼀杯、⿊茶少许,绿茶属⽊,⿊茶属⽔,⿊⽔配绿⽊,⽔⽣⽊,梳顺肝⽓。
(⼆)养⼼⾳乐——《紫⽵调》⼼的职能相当于君主,⼼脏掌控⾎液循环和精神。
现代⼈在睡眠减少、运动减少的同时,⽣活、⼯作压⼒加⼤,会造成⼼脏不适。
⼼不适症状:⼼胸憋闷、⼼慌胸痛、⾆尖溃疡、失眠烦躁。
徵⾳属⼼,徵⾳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性情欢畅。
31快乐养生 2018.11听着舒缓的古典音乐,伴随着艾条阵阵熏香,仿佛置身于虚无缥缈的梦境。
“来这里治疗,一边听音乐,一边艾熏,非常惬意。
我原来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夜里醒了就数星星。
现在能睡6~7个小时了。
”在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病区中医特色治疗室,正在接受艾灸的黄阿姨高兴地说,“我们非常乐意边听音乐边接受治疗。
”五音疗法是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的传统中医疗法,用角、徵、宫、商、羽5种不同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将中医心、肝、脾、肺、肾对应相应五音,对于失眠、神经衰弱的患者,可选择一些亲切、柔和、曲调低吟、节奏徐缓、慢而平稳的养心音乐,如《平沙落雁》《烛影摇红》,可以起到安神宁心、镇静的作用;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引起的心悸、头晕等,可选择情调悠然、节奏徐缓的宁心养肝的古典音乐、轻音乐,如《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对于消化不良等胃肠功能紊乱者,选用节奏平缓舒心悦耳的养脾之曲,如《花好月圆》《北国之春》,以促进食欲,调节胃肠功能。
五音疗法常配合艾灸、刮痧、拔罐等中医外治疗法,在接受中医诊疗同时,医院医护人员会对应患者五脏六腑所患疾病播放音乐,从而放松其脏器与身心,营造轻松舒适的诊疗氛围。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清热解毒法 风为阳邪,与火相合,易致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肿大、肺炎喘嗽。
热极生风易致抽风惊厥,肝风内动易致抽搐震颤。
关节肿痛、皮肤红斑、发热咽痛、白细胞升高、血沉快、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均属于热毒炽盛。
故治风先要灭火,火灭风自熄,可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
滋阴降火法 火易伤阴动血,阴虚则阳亢。
若患者口干口渴、面目红赤、五心烦热、心烦急躁、面部红斑、失眠多梦、舌红少苔,则需滋阴降火,保胃气而存津液。
方用克狼汤(裴正学治疗狼疮性肾炎专方)加减:虎杖、淫羊藿、菟丝子、元参、生地、麦冬、女贞子、川断、旱莲草、萆薢。
扶正固本法 《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扶正固本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通过健脾补肾、补血养血等治法,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龙源期刊网
能治病的音乐
作者: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2016年第08期
音乐是我国诸多文人抒发情感、排解忧愁的常用方式。
“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音乐随心而生,寄情移思。
诗人陆游曾作“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的诗句;唐代诗人孟浩然吟出“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的孤独,音乐渗透在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
为人熟知的“音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中与音乐有关的的诗文不计其数,最受人推崇的便是《琵琶行》中对琵琶弹奏丝丝入扣的精彩描写了。
音乐对于白居易来说,不仅仅只是爱好,更是述说心事的“朋友”。
他在诗作《好听琴》中说“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道出了音乐具有使他暂时远离职场、忘忧解烦的强大作用。
其实,世间万物都是互相渗透,互为联系的。
音乐不仅可以怡情养性,还可以治病疗疾,我国古代诗文中就有许多关于音乐疗疾的传说和故事。
音乐为什么能治病,如何治病?本期国学大家张其成教授、音乐治疗研究权威专家王旭东教授、古琴大师吴钊等专家将从不同角度告诉您音乐与养生疗疾之间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