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举例
- 格式:doc
- 大小:227.50 KB
- 文档页数:8
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版摘要:一、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简介1.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的定义2.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的原理二、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1.量表设计目的2.量表构成部分3.量表使用方法三、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的实际应用1.患者治疗前评估2.治疗过程中监测3.治疗效果评估四、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的意义1.对患者治疗的指导作用2.对治疗师的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3.对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的研究与发展推动正文: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监测和分析患者脑电波活动,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生理状态,并通过训练提高自主神经系统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近年来,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制定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变得尤为重要。
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等基本信息。
2.治疗前评估:包括患者主诉、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的评估。
3.治疗过程中监测:包括脑电波参数监测、治疗次数、治疗时间等方面的记录。
4.治疗效果评估:包括症状改善程度、生活质量提高程度等方面的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可以帮助治疗师全面了解患者状况,为患者制定更合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治疗前,治疗师可以通过量表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为制定治疗目标提供依据;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可以借助量表监测患者的脑电波参数,评估患者的治疗进展;治疗结束后,治疗师可以通过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总之,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指导作用,对治疗师的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同时推动了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的研究与发展。
医保违规典型案例分析——康复、物理治疗、麻醉类康复项目常见违规一、超标准支付医疗机构在患者的一个住院期间支付康复项目费用次数超出医保支付限定次数举例1:患者A,阿尔兹海默症,住院期间使用医保基金支付了4次记忆广度检查费用,其中1次属于超标准支付。
根据西安市医保相关规定:有明确记忆障碍患者,记忆广度检查费用一个住院期间医保支付不超过3次。
合理收费:医院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最多支付3次记忆广度检查费用。
举例2:患者B,截瘫(肌力2级以下),一次住院期间使用医保基金支付了4次人体残伤测定费用,其中的3次属于超标准支付。
根据西安市医保相关规定:有明确损伤致残的患者,一个疾病过程支付人体残伤测定费用不超过1次。
合理收费:医院应支付1次人体残伤测定费用。
举例3:患者C,脑出血后遗症,住院60天,每日进行偏瘫肢体综合训练2次和运动疗法1次,医保基金同时支付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费用和运动疗法费用,同时支付两个项目为超标准支付。
根据国家医保相关部门规定:偏瘫、截瘫肢体综合训练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3个月。
与运动疗法同时使用时只支付其中1项。
合理收费:医院应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项目支付。
二、超时间收费医疗机构在患者一个疾病过程中支付康复项目的费用天数超出医保支付限定的天数举例1:患者D,手部掌指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进行康复,医保基金支付了IOO天的手功能训练费用,其中10天属于超时间支付。
根据西安市医保相关规定:有明确的手功能障碍的患者,一个疾病过程手功能训练费用支付不超过90天。
合理收费:医院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最多支付90天手功能训练费用。
举例2:患者E,重症肌无力,在医院进行了190天的等速肌力训练治疗,1次/日,医保基金支付190天等速肌力训练费用,其中10天属于超时间支付。
根据西安市医保相关规定:有明确运动障碍的患者,包括床边徒手及仪器设备训练,一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180天,每日不超过1次。
合理收费:医院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最多支付180天等速肌力训练费用。
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的操作步骤
一、电刺激操作步骤
1、将A通道连接阴道电极,用生理盐水润湿阴道电极或在电极头部涂抹少量的
导电膏,放进患者阴道内,然后选择需要的电刺激治疗方案,调节电流强度至患者适合的强度开始治疗。
2、如果电流强度调至“50mA”,患者还无感觉时,排除外界原因(如连线未
连好、阴道电极问题)后,建议可先进行盆底肌的Kegel训练。
二、生物反馈操作步骤
先将A通道连接阴道电极,用生理盐水润湿阴道电极或在电极头部涂抹少量的导电膏,放进患者阴道内,参考电极贴于一侧的髂前上棘。
B通道连接粘胶电极片,贴在腹直肌上,参考电极贴于另一侧的髂前上棘。
然后选择需要的生物反馈方案(包括多媒体生物反馈和Kegel训练),进行治疗。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简介目前脑电生物反馈常用α波和θ波作为反馈信息,用声和光等反馈号指示α波的出现,用以治疗癫痫发作、抑郁症,以及运动员松弛训练和集中注意力训练等。
θ波脑电生物反馈,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
原理脑电:δ(0.5-4 HZ),θ(4-8 HZ),α(8-13 HZ),β(13HZ以上),SMR(12-15 HZ 感觉运动节律) 1)δ波刚出生的儿童背景节律以δ波为主,正常成年人只有在睡眠状态会出现δ波,如果在清醒状态下出现,那这个人放电部位可能有病变.例如:癫痫、脑外伤等等。
2)θ波θ波与人的睡眠和创造性思维有关。
人的睡眠分五期:思睡期(表现为脑电背景节律减慢,α波减少)浅睡期(表现为θ波增加,使人昏昏欲睡)中睡期(表现为θ波继续增加)深睡期(表现为δ波的出现)快速眼动期REM(是一天中大脑皮层最兴奋的时间,人所有的做梦都发生在REM 期。
如果在REM期醒来,就能记住所做的梦,在非快速眼动期醒来,就记不住)通过对患者做θ波的增强训练,提高θ波在患者脑电总功率中所占比例,可以治疗失眠和睡眠障碍、神经衰弱。
3)α波α波与人的深层次思考问题和“白日梦”有关,当人在深思问题和做白日梦时,躯体处在一种高度放松状态,所以在焦虑治疗当中,可以给患者做α波增强训练,增加α波在脑电总功率中所占比例,可以改善焦虑症状。
α波在头部的顶区和枕区最明显。
4)β波β波与人的注意和焦虑有关。
当一个人脑电活动以β波为主时,人只会处在两种状态(逃跑-战斗状态),不是战斗就是逃跑。
对个体做β波的增强训练,可以个体的警觉水平,改善注意力缺陷问题。
在军事领域,就有飞行员利用生物反馈做β波增强训练来提高警觉水平。
5)SMR节律12-15HZ的一段脑电波,与人肌体的自控和调节能力有关。
对于多动症儿童做SMR节律增强训练,可以改善多动症状。
应用领域医疗系统(主要适应症: 儿童注意缺陷,儿童学习困难,儿童多动障碍,儿童抽动症,焦虑,抑郁,失眠,慢性疼痛,康复治疗,成瘾性疾病)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及科研运动员心理训练职业心理训练学生心理训练。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135例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注意缺陷动障碍(ADHD)儿童的应用及疗效。
方法对135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ADHD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南京伟思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VBFB—3000脑电反馈治疗系统),治疗后采用有关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对患儿进行注意力、认知功能及多动行测试,包括:注意力缺陷检查(IVA视听整和测试系统)、Canners多动指(CIH)评定、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等。
结果治疗后儿童的注意力、认知功能、智商有明显提高,多动冲动行为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结论ADHD患儿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注意力、智商、行为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护理干预儿童多动症又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被认为是神经调节系统功能缺陷所致。
是指小儿非智力因素引起的组症状群,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部分患儿伴有知觉活动障碍,有的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
导致儿童学习困难、认知障碍,并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 [1] ,如品行障碍(说谎、逃学、偷窃),对抗性障碍(跟家长、老师有抵触情绪,为人处事常逆其道而行之)等等。
多对儿童身心发育影响较,国内文献报道其患病率为1.5%~10% [2] 。
近年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EEG Biofeedback)已作为治疗方法之一。
我院采用南京伟思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VBFB—3000脑电生物反馈系统治疗ADHD1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我院2006年开展的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是新型心理治疗技术。
该技术通过脑电生物反馈仪将患儿体内生理机能信号描记,并转换为“声”、“光”信号。
患儿通过识别“信号”来协调身体机能,使儿童在具体、客观、富有趣味的游戏训练中,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延长注意力集中时间,调动儿童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改善和消除症状。
系用电子仪器将生物信息反馈回中枢并用以调节机体功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人体诸多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出现运动、温度、生物电等信息,通过电子仪器将这些信息增大并转变成声、光、电等信号,经人的不同感觉器官传回大脑,并使人自主地训练、控制各种生物电活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治疗消化道神经功能紊乱症、肌痉挛、肌张力性头痛等。
生物反馈疗法是用现代电子仪器,将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物电、血管运动及温度变动等信息,转变为声、光等讯号,经感官传回大脑,病人根据这些讯号,自主地训练控制上述生物电等信息的活动,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版摘要:一、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简介1.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的定义2.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的原理二、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的应用1.量表模板的构成2.量表模板的使用方法3.量表模板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三、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的优势1.提高治疗的准确性2.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病情3.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四、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的发展趋势1.量表模板的更新与优化2.量表模板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正文: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
它通过记录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脑电波活动,分析患者的病情,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为了更好地应用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专家们研发出了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二是患者的脑电波数据,包括各种频率的脑电波幅值、相位等;三是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如心率、血压等;四是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评估,包括症状改善程度、生活质量等。
在使用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时,医生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了解,然后根据量表模板的要求记录患者的各项数据。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量表模板的反馈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量表模板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病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其次,量表模板可以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病情,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最后,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板也将不断优化和完善。
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加精确、便捷的量表模板问世。
此外,随着我国对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量表模板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将十分广阔。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电子生物反馈疗法(EBF)是一种利用电子设备监测和调节人体生理状态的疗法。
它通过采集人体的生理信号,如心率、皮肤电阻、脑电波等,然后将这些信号传输给个体,帮助个体了解自身生理状态并进行自我调节。
本文将介绍EBF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疗效评估。
EBF的原理是基于生物反馈原理,即通过反馈个体的生理信号,帮助个体实现自我调节。
当个体面临压力、焦虑或其他不适时,其生理状态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EBF将个体的生理信号采集并显示在屏幕上,个体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生理反馈信号来意识到自身的生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改善身心健康的目的。
EBF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心理健康领域,EBF可以帮助个体减轻焦虑、抑郁、压力等症状。
通过观察自己的生理反馈信号,个体可以了解自身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变化,并学会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此外,EBF还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睡眠质量、增强注意力和专注力,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
EBF对于一些身体健康问题也有积极的作用。
在疼痛管理方面,EBF可以帮助个体减轻慢性疼痛的感受。
个体可以通过观察生理反馈信号来调节自己的疼痛感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放松训练、疼痛缓解技巧等。
此外,EBF还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头痛、冠心病等疾病,提高疗效。
对于EBF的疗效评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临床试验和研究的分析,可以评估EBF在不同领域的疗效。
目前,有研究表明EBF在焦虑、抑郁、疼痛管理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疗效。
然而,也有研究认为EBF的疗效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
因此,未来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评估EBF在不同领域的疗效。
总之,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利用电子设备监测和调节人体生理状态的疗法。
通过观察自己的生理反馈信号,个体可以了解自身生理状态并进行自我调节,从而改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EBF在焦虑、抑郁、疼痛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EBF的疗效评估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
神经网络的重建――肌电生物反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介绍康复科张盘德低频脉冲电流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已成为物理治疗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
1831年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明了感应电装置后,低频脉冲电流常用于治疗头痛、瘫痪、肾结石、坐骨神经痛,甚至心绞痛。
60年代,电子生物反馈技术开始应用。
70年代,Long和Shealy发明了划时代的TENS 疗法。
8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又开发了很多功能先进、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的电疗设备,在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及镇痛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其中将肌电生物反馈技术与神经肌肉电刺激完美结合形成的神经网络重建疗法是最具特色的。
我们知道,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进行电刺激,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延缓肌肉萎缩,增强肌力,还可促进神经再生和传导功能恢复。
常规应用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是用频率30~50Hz、波宽0.2~0.4ms 的方波电流,以刺激3~10s、间歇3~20s的节律使肌肉被动收缩,患者完全是被动的,不能随机控制仪器参数。
神经网络重建疗法是用患者自己的肌电信号反馈回仪器,控制电刺激输出。
具有生物反馈、认知再学习、促进本体感觉恢复的作用。
仪器能自动检测瘫痪肌肉的肌电信号,动态设定阈值,重建大脑和瘫痪肌肉的功能联系,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促进病人达到越来越高的目标。
因此,比普通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有更好的疗效。
图1. 肌电反馈电刺激的原理其原理可以用图1来解释。
图中纵坐标为肌电信号强度,仪器预设EMG阈值为100μV。
其意义是,仪器探测到患者肌肉收缩的EMG强度达到或超过此阈值时,就将发出一组强度很大的低频脉冲电流,使肌肉收缩。
反之,仪器不发出电刺激电流。
如图1,患者第一次用力收缩肌肉(A),肌电信号最大为70μV(B),因达不到100μV的阈值,仪器自动降低阈值到90μV(D)。
患者第二次收缩,肌电信号为60μV(E),仍达不到调整后的阈值90μV,仪器再次自动降低阈值到77μV(F)。
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版
【实用版】
目录
1.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简介
2.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版的作用
3.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版的使用方法
4.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
5.总结
正文
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基于人类脑电波活动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波活动,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可视化的反馈,帮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脑活动,从而达到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
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版是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的一个重要工具,它用于评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进展情况。
通过使用这个模版,治疗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使用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版的方法很简单。
首先,治疗师需要对患者进行一次初始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基线脑电波活动水平。
然后,治疗师会根据这个基线水平,为患者制定一个治疗目标。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定期使用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版,对患者的脑电波活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与治疗目标进行比较,以评估患者的进步情况。
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它可以帮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脑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它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缓解他们的压力和焦虑。
然而,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心理问题,对于某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才能看到效果。
总的来说,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有前景的心理治疗方法,而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量表模版则是这个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
通过使用这个模版,治疗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第1页共1页。
生物反馈治疗原理
生物反馈是在电子仪器的帮助下,将人体内部的生理过程产生的生物电活动信号加以放大,转换为以视觉或听觉形式呈现出来,使人得以了解自身的机体状态;并通过学习和训练达到矫正、恢复不正常的生理变化。
盆底肌功能
盆底肌肉就像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撑着女性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官的肌肉组织,盆底肌参与控制排尿、排便、增加性快感及支撑盆腔维持着阴道紧缩度。
专业的评估检测软件---长达30多年肌电研究结晶
Glazer国际专业评估模式
前基线平静评估:
评价患者静态盆底肌群的肌张力
II类肌纤维评估:
评估患者盆底肌中快肌纤维的功能
II类I类肌纤维评估:
评价患者盆底肌中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的功能协调状态
I类肌纤维评估:
评估患者盆底肌中慢肌纤维的功能
后基线平静评估:
评价经过一系列盆底肌动作后盆底肌的肌张力
2分钟快速筛查模式、5分钟标准检测评估模式:
提高评估检测效率,缩短评估筛查时间。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第一篇: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的概念及原理电子生物反馈疗法,也称为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以仪器监测人体生理信号,通过反馈训练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达到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的疗法。
该疗法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运用电子仪器监测并放大人体某些生理指标,比如心率、皮肤电阻、肌肉收缩和血流量等,以及呼吸、血压、体温等其他生理指标,再通过反馈软件将这些信号反馈给病人或者医生,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在反馈的过程中进行调节。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的核心是训练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二者主要负责身体的应急反应和恢复功能。
如果两个系统不能平衡协调,就会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
而运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的治疗,可以让病人通过反馈训练来增强自己的意识和控制能力,从而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提高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的优点在于非常安全、无创,便于掌握和操作,对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比如治疗头痛、焦虑症、失眠症、抑郁症、肌肉紧张症等疾病,而且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疗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推广,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的应用范围也会不断扩大。
同时,科研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必须不断深入和细化,以便更好地发掘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的潜力,应用到更广泛的医学领域中。
第二篇: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应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已经被证实可以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的目的。
目前,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因为神经系统充当了人体各种功能的主要调节中心,所以许多的神经系统疾病可以通过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得到有效治疗。
例如,脑卒中、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都可以通过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从而提高身体自我调节能力。
第七章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举例7、1手指屈曲治疗7.1.1电极放置➢为确保皮肤接触电极时阻抗不会太高,使用仪器前需清洁并干燥皮肤。
放置电极处得皮肤请用砂纸轻轻擦拭,推荐使用无刺激得水做皮肤清洁,以去除非传导类得残留角质层。
➢将正极置于距手腕皱襞一英寸处得前臂腹面。
➢将负极置于前臂得上三分之一处。
➢将地极置于手臂得任一位置,但不能接触其它电极。
➢放置电极时,可用低水平刺激作几次尝试来进行调整。
注:禁用酒精清洁皮肤,酒精清洁后会给皮肤造成很大阻抗,影响测量。
7.1.2病人体位病人坐位,面对桌子。
手臂安放在桌上,手腕搁在桌沿使其垂下。
另一种方法就是手腕下垫一块毛巾卷。
7.1.3治疗时间,频率及疗程如有痉挛发生,治疗前先进行五分钟得“循环模式”,以放松需治疗得肌肉。
➢治疗时间:20-30分钟。
➢治疗频率:每天一次,每周三次逐渐增大到每天两次,每周五天。
➢总疗程:3-6个月或者病情没有改善。
调节刺激得输出大小以得到预期得手指屈曲效果。
7、2手腕及手指伸展治疗7.2.1电极放置➢为确保皮肤接触电极时阻抗不会太高,使用仪器前需清洁并干燥皮肤。
放置电极处得皮肤请用砂纸轻轻擦拭,推荐使用无刺激得水做皮肤清洁,以去除非传导类得残留角质层。
➢将正极置于手背近手腕皱襞处。
➢将负极置于前臂得上三分之一处。
➢将地极置于手臂得任一位置,但不能接触其它电极。
➢放置电极时,可用低水平刺激作几次尝试来进行调整。
将电极作位置移动以产生适当得手腕伸展或手指伸展。
注:禁用酒精清洁皮肤,酒精清洁后会给皮肤造成很大阻抗,影响测量。
7.2.2病人体位病人坐位,面对桌子。
手臂安放在桌上,手腕搁在桌沿使其垂下。
另一种方法就是手腕下垫一块毛巾卷。
7.2.3治疗时间,频率及疗程如有痉挛发生,治疗前先进行五分钟得“循环模式”,以放松需治疗得肌肉。
➢治疗时间:20-30分钟。
➢治疗频率:每天一次,每周三次逐渐增大到每天两次,每周五天。
➢总疗程:3-6个月或者病情没有改善。
调节刺激得输出大小以得到预期得手腕与手指伸展效果。
7、3手腕及手指屈曲治疗7.3.1电极放置➢为确保皮肤接触电极时阻抗不会太高,使用仪器前需清洁并干燥皮肤。
放置电极处得皮肤请用砂纸轻轻擦拭,推荐使用无刺激得水做皮肤清洁,以去除非传导类得残留角质层。
➢将正极置于手背近手腕皱襞两英寸处得前臂腹面。
➢将负极置于前臂得上三分之一处得腕屈肌腹上。
➢将地极置于手臂得任一位置,但不能接触其它电极。
➢放置电极时,可用低水平刺激作几次尝试来进行调整。
注:禁用酒精清洁皮肤,酒精清洁后会给皮肤造成很大阻抗,影响测量。
7.3.2病人体位病人坐位,面对桌子。
手臂安放在桌上,手腕搁在桌沿使其垂下。
另一种方法就是手腕下垫一块毛巾卷。
7.3.3治疗时间,频率及疗程如有痉挛发生,治疗前先进行五分钟得“循环模式”,以放松需治疗得肌肉。
➢治疗时间:20-30分钟。
➢治疗频率:每天一次,每周三次逐渐增大到每天两次,每周五天。
➢总疗程:3-6个月或者病情没有改善。
调节刺激得输出大小以得到预期得手腕与手指屈曲效果。
7、4肘部伸展治疗7.4.1电极放置➢为确保皮肤接触电极时阻抗不会太高,使用仪器前需清洁并干燥皮肤。
放置电极处得皮肤请用砂纸轻轻擦拭,推荐使用无刺激得水做皮肤清洁,以去除非传导类得残留角质层。
➢将正极置于肘部三头肌上。
➢将负极置于肱骨后方中三分之一处。
➢将地极置于手臂得任一位置,但不能接触其它电极。
➢放置电极时,可用低水平刺激作几次尝试来进行调整。
注:禁用酒精清洁皮肤,酒精清洁后会给皮肤造成很大阻抗,影响测量。
7.4.2病人体位病人坐位,肘部呈90度屈曲。
7.4.3治疗时间,频率及疗程如有痉挛发生,治疗前先进行五分钟得“循环模式”,以放松需治疗得肌肉。
➢治疗时间:20-30分钟。
➢治疗频率:每天一次,每周三次逐渐增大到每天两次,每周五天。
➢总疗程:3-6个月或者病情没有改善。
调节刺激得输出大小以得到预期得肌肉收缩效果。
7、5肘部屈曲治疗7.5.1电极放置➢为确保皮肤接触电极时阻抗不会太高,使用仪器前需清洁并干燥皮肤。
放置电极处得皮肤请用砂纸轻轻擦拭,推荐使用无刺激得水做皮肤清洁,以去除非传导类得残留角质层。
➢将正极置于二头肌稍高处。
➢将负极置于肘部皱襞上方。
➢将地极置于手臂得任一位置,但不能接触其它电极。
➢放置电极时,可用低水平刺激作几次尝试来进行调整。
注:禁用酒精清洁皮肤,酒精清洁后会给皮肤造成很大阻抗,影响测量。
7.5.2病人体位病人呈坐位或站立位,面对桌子。
手臂垂于身体两侧。
7.5.3治疗时间,频率及疗程如有痉挛发生,治疗前先进行五分钟得“循环模式”,以放松需治疗得肌肉。
➢治疗时间:20-30分钟。
➢治疗频率:每天一次,每周三次逐渐增大到每天两次,每周五天。
➢总疗程:3-6个月或者病情没有改善。
调节刺激得输出大小以得到预期得肌肉收缩效果。
7、6收肩治疗7.6.1电极放置➢为确保皮肤接触电极时阻抗不会太高,使用仪器前需清洁并干燥皮肤。
放置电极处得皮肤请用砂纸轻轻擦拭,推荐使用无刺激得水做皮肤清洁,以去除非传导类得残留角质层。
➢将正极置于三角肌得前方。
➢将负极置于三角肌得侧方。
➢将地极置于手臂得任一位置,但不能接触其它电极。
➢放置电极时,可用低水平刺激作几次尝试来进行调整。
注:禁用酒精清洁皮肤,酒精清洁后会给皮肤造成很大阻抗,影响测量。
7.6.2病人体位病人呈坐位或站立位,面对桌子。
患侧手臂垂于身体一侧。
7.6.3治疗时间,频率及疗程如有痉挛发生,治疗前先进行五分钟得“循环模式”,以放松需治疗得肌肉。
➢治疗时间:20-30分钟。
➢治疗频率:每天一次,每周三次逐渐增大到每天两次,每周五天。
➢总疗程:3-6个月或者病情没有改善。
调节刺激得输出大小以得到预期得肌肉收缩效果。
7、7肩关节不全脱位治疗7.7.1电极放置➢为确保皮肤接触电极时阻抗不会太高,使用仪器前需清洁并干燥皮肤。
放置电极处得皮肤请用砂纸轻轻擦拭,推荐使用无刺激得水做皮肤清洁,以去除非传导类得残留角质层。
➢将正极置于棘上窝处。
(减少对斜方肌上部得刺激)。
➢将负极置于三角肌得后部。
➢将地极置于手臂得任一位置,但不能接触其它电极。
➢放置电极时,可用低水平刺激作几次尝试来进行调整。
注:禁用酒精清洁皮肤,酒精清洁后会给皮肤造成很大阻抗,影响测量。
7.7.2病人体位病人呈站位或坐位,患侧手臂垂于身体一侧。
7.7.3治疗时间,频率及疗程如有痉挛发生,治疗前先进行五分钟得“循环模式”,以放松需治疗得肌肉。
➢治疗时间:20-30分钟。
、➢治疗频率:每天一次,每周三次逐渐增大到每天两次,每周五天。
➢总疗程:3-6个月或者病情没有改善。
调节刺激得输出大小以得到预期得肌肉收缩效果。
刺激水平应相当低,只需瞧到肱骨头抬起。
7、8足背屈治疗7.8.1电极放置➢为确保皮肤接触电极时阻抗不会太高,使用仪器前需清洁并干燥皮肤。
放置电极处得皮肤请用砂纸轻轻擦拭,推荐使用无刺激得水做皮肤清洁,以去除非传导类得残留角质层。
➢将正极置于腓肌及肌腿上。
➢将负极置于小腿得上外侧,远离胫骨。
➢将地极置于小腿得任一位置,但不能接触其它电极。
➢放置电极时,可用低水平刺激作几次尝试来进行调整。
注:禁用酒精清洁皮肤,酒精清洁后会给皮肤造成很大阻抗,影响测量。
7.8.2病人体位病人坐位,患足放在地板与小腿呈90。
7.8.3治疗时间,频率及疗程如有痉挛发生,治疗前先进行五分钟得“循环模式”,以放松需治疗得肌肉。
➢治疗时间:20-30分钟。
➢治疗频率:每天一次,每周三次逐渐增大到每天两次,每周五天。
➢总疗程:3-6个月或者病情没有改善。
调节刺激得输出大小以得到预期得肌肉收缩效果。
7、9步态练习(股四头肌)7.9.1电极放置➢为确保皮肤接触电极时阻抗不会太高,使用仪器前需清洁并干燥皮肤。
放置电极处得皮肤请用砂纸轻轻擦拭,推荐使用无刺激得水做皮肤清洁,以去除非传导类得残留角质层。
➢将正极置于正好高与膝盖。
➢将负极置于大腿上三分之一处以接受完全刺激。
➢将地极置于大腿得任一位置,但不能接触其它电极。
➢放置电极时,可用低水平刺激作几次尝试来进行调整。
注:禁用酒精清洁皮肤,酒精清洁后会给皮肤造成很大阻抗,影响测量。
7.9.2病人体位病人站立位,当要收缩肌肉时,做一个“尝试”得动作。
另一种方法就是病人取坐位,小腿与大腿呈90°。
当健侧腿做来回摇摆时,病人移动,刺激股四头肌将有助于支持患腿。
7.9.3治疗时间,频率及疗程如有痉挛发生,治疗前先进行五分钟得“循环模式”,以放松需治疗得肌肉。
➢治疗时间:20-30分钟。
➢治疗频率:每天一次,每周三次逐渐增大到每天两次,每周五天。
➢总疗程:3-6个月或者病情没有改善。
调节刺激得输出大小以得到预期得股四头肌收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