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优秀环评报告.doc
- 格式:doc
- 大小:196.50 KB
- 文档页数:39
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前言近年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祁门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目前祁门县垃圾处理方式和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与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能配套,垃圾只是采取自然堆放的简易填埋;城区中转站短缺,垃圾转运车辆不足,处理设备老化;填埋场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以致严重影响了城区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量使城市垃圾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高祁门县的环境卫生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兴建祁门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祁门县市容局决定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祁门县县城及周边城镇居民、牯牛降风景区的生活垃圾。
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祁门县市容环境管理局于2007年6月16日委托安徽省科技咨询中心进行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部在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1 总论1.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1.1评价等级1、大气环境拟建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垃圾填埋气(LFG),其中的NH3、H2S、CH3SH及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其等标排放量估算结果均小于2.5×108,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评价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240m3/d,水质较为复杂,本项目渗滤液经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的三级标准后进入祁门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故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3、地下水环境评价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有可能渗入评价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根据勘察资料显示,勘察区内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裂及其他不良的地质现象,本场地稳定性良好。
环评报告书环评报告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对特定工程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的报告。
下面是一份700字的环评报告书范例:【环评报告书】工程项目名称:XX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地点:XX市XX区XX街道XX号工程项目概述:XX工程项目是一项新建工程项目,主要包括XX工程、XX工程和XX工程等,总投资XX万元。
项目计划投产后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报告书主要对XX工程项目的建设期、运营期和退役期三个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评价对象:本报告书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 大气环境:评价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 水环境:评价废水排放情况及其对周边水体的影响。
3. 土壤环境:评价废弃物处理情况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4. 生态环境:评价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包括植被破坏、动物迁徙等。
5. 噪声环境:评价施工和运营阶段可能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6. 生活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包括道路交通、人流增加等。
评价方法:本报告采用了XX方法对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包括实地调研、样品采集和监测、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等。
评价结果:经过综合评价,本工程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期和退役期相对于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1. 大气环境:建设期和运营期可能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对周边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
2. 水环境:建设期和运营期可能导致废水排放增加,对周边水体产生一定影响,但经合理处理后,其对水环境影响可控制在较低水平。
控制措施:本报告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主要包括:1. 大气环境:采用先进的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
2. 水环境:建设并使用废水处理设备,实现废水回用和净化处理。
3. 土壤环境:建设并使用废弃物处理设施,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项目生态影响专项分析平顶山市润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零一五年十月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项目生态影响专项分析项目名称: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华润新能源(泌阳)风能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的西部的常村镇,与鲁山县交界的山区项目类别:D-4414风力发电1、总论1.1项目概况华润新能源平顶山叶县朝阳风电场(38MW)工程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的西部的常村镇,与鲁山县交界的山区。
场址中心为33°32'24.13"北,113°3'31.43"东,距离叶县的直线距离为29.3km,距离平顶山市直线距离约27.7km。
风电场属于典型的山地风电场,拟选场区海拔高程140~690m,场内有南北方向的山脊,场区植被茂密、林地密布,山脊之间有金龙嘴水库、石门水库。
本工程场址区交通便利,场区附近有省道S330、S234、S103 等多条省道,其中S330紧邻场区南侧。
本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38MW,拟安装19台单机容量为2MW的风电机组,风电场内新建1座110kV升压站,与华润新能源平顶山鲁山银岭风电场工程(装机容量38MW)共用一座升压站,升压变电站安装1台容量76MVA主变压器,电压为110kV/35kV的有载调压变压器,初拟以一回110kV 架空线接入叶县变电站的110kV侧母线。
风电场年发电量的计算采用了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WT风能计算软件,计算风电机组的年理论发电量、尾流影响和设计年发电量,进行各种损耗与风电机组利用率等参数的修正计算,最后得到每台风电机组的年上网电量。
在考虑空气密度、尾流、控制和湍流折减、叶片表层污染、电气设备能耗、气候影响停机、风电机组可利用率、功率曲线折减、电网频率波动与限电和风电场间影响等因素后,华润新能源平顶山叶县朝阳风电项目的多年平均上网电量为0.859亿kW·h,多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时为2259h,容量系数为0.2578,单台机组发电量为4.52GW·h。
广州市白云区金振服装洗水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广州市白云区金振服装洗水厂编制单位: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项目名称:广州市白云区金振服装洗水厂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广州市白云区金振服装洗水厂评价单位: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829号)法人代表:唐纪进总工程师:俞开衡项目负责人:景雪参加编写人员:景雪:总论、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清洁生产、总量控制、结论陈学新:水、气、声环境影响评价、自然社会环境调查林和建:施工期影响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监控计划、公众参与项目校核:苏海霞项目审核:张以庆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目的 (1)1.3评价依据 (2)1.3.1法律法规 (2)1.3.2技术导则 (4)1.3.3项目有关文件 (5)1.4功能区区划 (5)1.4.1 水环境功能区区划 (5)1.4.2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5)1.4.3 声环境功能区区划 (5)1.4.4 环境功能区划汇总 (6)1.5评价标准 (6)1.5.1环境质量标准 (6)1.5.2排放及控制标准 (6)1.6评价重点 (7)1.7评价工作等级 (7)1.7.1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 (7)1.7.2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7)1.7.3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8)1.8评价内容 (8)1.9评价范围 (8)1.9.1环境空气评价范围 (8)1.9.2水环境评价范围 (9)1.9.3声环境评价范围 (9)1.10评价因子 (9)1.10.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 (9)1.10.2 环境影响预测因子 (9)1.11环境保护目标与污染控制 (9)1.11.1环境敏感点与保护目标 (9)1.11.2总量控制因子 (10)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11)2.1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11)2.2建设地点及厂区布局 (11)2.3生产规模及投资情况 (11)2.4生产组织、职工定员及生产班制 (11)第三章工程分析 (13)3.1生产运作 (13)3.2主体工程 (13)3.2.1洗水工艺 (13)3.2.2主要设备 (14)3.2.3原辅材料 (15)3.3辅助工程 (15)3.4公用工程 (16)3.4.1 用水 (16)3.4.2 排水 (17)3.4.3 能耗 (17)3.5环保工程 (18)3.5.1环境保护设施 (18)3.5.2环境管理措施 (19)3.6污染源分析 (19)3.6.1产污环节汇总 (19)3.6.2废水 (20)3.6.3废气 (21)3.6.4噪声 (21)3.6.5固废 (22)第四章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23)4.1自然环境 (23)4.1.1地理位置 (23)4.1.2地质地貌 (23)4.1.3气象气候 (23)4.1.4地表水 (24)4.1.5地下水 (24)4.1.6土壤 (24)4.1.7植被 (24)4.1.8水生生物 (25)4.2社会环境 (25)4.3区域污染源调查 (26)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27)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27)5.1.1评价目的 (27)5.1.2大气布点 (27)5.1.3评价项目 (27)5.1.4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27)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29)5.2.1评价范围 (29)5.2.2评价断面 (29)5.2.3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29)5.2.4资料来源 (29)5.2.5现状监测结果 (30)5.2.6评价标准 (30)5.2.7评价方法 (30)5.2.8水环境现状评价 (31)5.3声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32)5.3.1监测布点及监测时间 (32)5.3.2监测方法及评价量 (32)5.3.3噪声监测统计结果 (32)5.3.4评价标准与结果 (33)第六章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34)6.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34)6.1.1污染气象条件分析 (34)6.1.2废气污染物源强及排放参数 (39)6.1.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与分析 (44)6.2水环境影响评价 (48)6.2.1排水状况 (48)6.2.2地表水影响预测 (48)6.3声环境影响评价 (50)6.3.1项目噪声源 (50)6.3.2 噪声评价标准 (50)6.3.3 预测分析内容 (51)6.3.4 噪声预测模式 (51)6.3.5 噪声预测结果 (52)6.3.6 评价结论 (52)6.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2)第七章环境风险评价 (54)7.1风险源识别 (54)7.1.1风险范围和类型识别 (54)7.1.2危险物料分析 (54)7.2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55)第八章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建议 (57)8.1污染影响因素 (57)8.2环境影响分析 (57)8.2.1噪声 (57)8.2.2固废 (58)8.2.3扬尘 (58)8.2.4污水 (58)8.3污染防治措施 (59)第九章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60)9.1水污染防治对策及可行性分析 (60)9.1.1废水结构 (60)9.1.2废水处理工艺 (60)9.1.3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60)9.2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及可行性分析 (65)9.2.1废气结构 (65)9.3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分析 (66)9.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分析 (67)第十章总量控制及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68)10.1总量控制分析 (68)10.1.1评价目的 (68)10.1.2评价方法 (68)10.1.3污染物达标排放分析 (68)10.1.4环境质量达标分析 (69)10.1.5总量控制分析 (70)10.1.6总量控制方案 (70)10.2清洁生产分析 (70)10.2.1清洁生产的概述 (70)10.2.2清洁生产的优越性 (71)10.2.3本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72)10.2.4清洁生产实施建议 (73)第十一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5)11.1环境影响损益分析 (75)11.2分析方法 (75)11.3基准年和时间因素 (75)11.3.1费用现值 (75)11.3.2效益现值 (76)10.3.3净效益现值 (76)11.3.4效益—费用比 (76)11.4费用估算 (77)11.4.1内部费用 (77)11.4.2外部费用 (77)11.4.3总费用估算 (77)11.5效益分析 (78)11.5.1经济效益 (78)11.5.2社会效益 (78)11.5.3环境效益 (78)11.6环境影响总体经济评价 (79)第十二章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80)12.1评价目的 (80)12.2环境管理 (80)12.2.1实施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80)12.2.2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组成 (80)12.2.3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 (80)12.3环境监测计划 (81)12.3.1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计划 (81)12.3.2污水排放监测计划 (81)12.4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82)第十三章公众参与 (84)13.1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84)13.2公众参与的目的 (84)13.3问卷调查 (84)13.3.1调查方法和范围 (85)13.3.2调查内容 (85)13.4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87)13.4.1调查结果 (87)13.4.2统计分析 (88)13.5小结 (89)第十四章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91)14.1用地规划相符性分析 (91)14.2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91)14.3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 (91)14.3.1水环境功能区 (91)14.3.2环境空气功能区 (92)14.3.3声环境功能区 (92)14.3.4 环境功能区符合性结论 (92)14.4项目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92)14.5项目选址结论 (92)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93)15.1建设项目概况 (93)15.2环境影响因素 (93)15.2.1 废水 (93)15.2.2 废气 (93)15.2.3 噪声 (93)15.2.4 固废 (93)15.3环保工程 (94)15.4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94)15.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95)15.6清洁生产分析结论 (96)15.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96)15.8公众参与结论 (96)15.9总量控制指标 (96)15.9.1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 (96)15.9.2水污染物总量指标 (96)15.9.3工业固废总量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评报告书范文尊敬的评审专家:我向您提交一份关于项目的环评报告书。
该项目旨在开发一个新的工业园区,地处市中心附近,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
本报告将分析该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项目背景该工业园区旨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吸引外来投资,并提供就业机会。
该项目将建设工厂、办公大楼、仓库和配套设施,涉及土地开发、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方面。
二、环境影响评价1.土地资源该项目将需要大量土地进行开发。
因此,土地资源的开发有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破坏和耗尽。
我们将采取合理的土地管理措施,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生物多样性工业园区建设可能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
我们将采取保护措施,保留现有的生态系统,并在周边地区进行合理搬迁和保护工作。
3.水资源工业园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我们将建设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以减少对当地水资源的消耗,并确保水质的合格,以及对周边水域的保护。
4.空气质量工厂和机动车辆的使用可能导致空气污染。
我们将使用先进的环境治理设备,确保工业园区的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监测空气质量的变化。
5.噪音污染建筑施工和设备运行可能会产生噪音。
我们将采取隔音措施,保证声音不会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干扰。
6.社会影响该项目可能导致附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变化。
我们将尽量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并与当地社区进行沟通和合作,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护。
三、应对措施针对上述潜在环境影响,我们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土地开发和保护。
2.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设立生态保护区保留当地原有生物多样性。
3.建设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减少对当地水资源的消耗。
4.安装环境治理设备,降低工业园区的排放辐射和污染。
5.采取隔音措施,降低施工和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
6.与当地社区进行合作,尊重居民权益,确保他们的生活不受干扰。
四、结论通过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我们认识到该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应对措施。
环评报告书2篇环评报告书一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一家家具生产企业,在广州市越秀区申请建设一座新的生产基地,项目占地面积为20000平方米。
主要建设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食堂、员工住宿楼等配套设施。
预计投资总额为2500万元,年产值预计为20000万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方法本项目所在地为广州市越秀区,属于城市用地,评价范围包括项目用地及周边300米内的环境。
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考察、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指标和因子的分析,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一)自然环境1、大气环境:项目建成后,将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气,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燃烧尾气,若不进行处理,将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2、水环境: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用水,如不合理排放或处理,将对周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一定危害。
3、土壤环境:本项目建设所需用地位于城市内部,已经开垦的土地使用历史悠久,若建设过程不严格管控土地污染源,会对土地环境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二)人文环境1、噪声环境:生产过程中或劳动作业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2、建筑安全:建设工程本身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影响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环境保护措施(一)大气环保措施1、对生产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燃烧尾气进行严格管控,装设污染治理设施。
2、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
(二)水环保措施1、水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
2、科学合理使用水源,减少用水量并进行回用。
(三)土壤环保措施1、对土壤污染源进行管控和治理,确保建设用地符合环保要求。
2、进行土地复垦,尽可能地减少对土地的影响。
(四)噪声与建筑安全保护措施1、生产车间和住宿楼应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严格遵守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规范,确保建设用地的安全。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综合考虑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负面因素及环保措施,认为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较小,环保措施可行,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要求,建议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期间和生产经营时严格按照环保措施管理要求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液态锰渣制矿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评价单位:中环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评价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1057号评价时间:二○一七年十二月扩建项目区域(一直作为基础建设准备区)现有工程调质工序(加入铝矾土)现有工程保温电炉矿棉产品现有工程分离器渣球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建设项目的特点 (1)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1.3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3)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5)1.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第二章总则 (7)2.1编制依据 (7)2.2评价因子 (8)2.3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10)2.4评价标准 (12)2.5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5)2.6环境功能区划 (17)2.7环境保护目标 (18)第三章工程分析 (21)3.1现有工程概况 (21)3.2扩建工程概况 (33)3.3扩建项目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分析 (43)3.4扩建项目物料、水平衡 (45)3.5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8)3.6运营期大气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48)3.7运营期水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53)3.8运营期固体废物、噪声影响因素分析 (53)3.9以新带老环保措施 (55)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7)4.1 评价区自然环境概况 (57)4.2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67)4.3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71)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5)5.1 施工期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 (75)5.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82)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93)6.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93)6.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94)6.3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 (97)6.4扩建工程运营期环保措施汇总及投资估算 (97)第七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8)7.1建设项目环境代价分析 (98)7.2环境成本分析 (99)7.3环境经济效益 (100)7.4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100)第八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01)8.1环境管理 (101)8.2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要求 (106)8.3环境监测计划 (111)8.4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内容 (112)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14)9.1建设概况 (114)9.2环境质量现状 (114)9.3污染物排放情况 (114)9.4主要环境影响 (116)9.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117)9.6环境保护措施 (117)9.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17)9.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18)9.9评价结论 (118)第一章概述1.1建设项目的特点1.1.1项目介绍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交城县天宁镇三角村东,距交城县城5公里,距307国道2公里,距省城太原50公里,柏油公路直通厂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环评报告范文编制单位,XXX环境评估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XXX工厂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项目地点,XXX省XXX市。
项目概况:XXX工厂新建项目位于XXX省XXX市,项目占地面积约100亩,主要生产XXX产品。
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车间建筑、办公楼、生活区、生产设备等。
项目建设将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前、建设期、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噪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了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模型模拟、专家评审等多种方法,对项目建设和运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将产生一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但排放浓度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不会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 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将对周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合理的污水处理设施和排放标准,可以保证排放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水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3.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将对周边土壤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合理的土壤保护措施,可以减少土壤污染风险,保护土壤环境。
4.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将产生一定的噪音,但通过采取隔音措施和合理的作业时间安排,可以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将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措施:根据以上评价结果,我们制定了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 建设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3. 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环评报告书
环评报告书是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所编写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工程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等过程中,对项目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和预测,以及提出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项工作。
环评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之一,用于向相关部门和公众进行信息披露。
环评报告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基本情况:对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介绍,包括项目名称、规模、地理位置等。
2.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任务: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和任务。
3.工程项目的概况和分析: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等
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包括工程流程、材料和设备使用情况等。
4.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介绍所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和技术,包括数据收集、预测模型建立等。
5.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
估和预测,包括空气、水质、土壤、噪声等方面的影响。
6.环境保护及管理对策和措施: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对
策和措施,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
措施。
7.社会影响评价: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价,包括对人民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8.参与公众意见的征集和处理:介绍对公众意见的征集和处理情况,包括公众参与的方式和结果。
9.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和建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给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
环评报告书的编写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环评报告书→轻工纺织化纤类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项目概述轻工纺织化纤类项目位于XXX市XXX区XXX路XXX号,总投资XX亿元。
该项目主要生产XXX类产品,拟建设XXX万吨/年的生产线。
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就业机会XXX人。
本报告旨在对该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环境背景1.土地利用该项目的选址位于工业用地区,土地利用性质为工业用地。
2.气候条件项目所在地属典型的温暖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四季分明特点。
3.水体状况项目周边无重要水源地、水库及河流,且该项目不直接使用地下水和河水,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4.大气污染物排放该项目主要污染物为工业废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然而,项目将采取先进的治理设施和控制技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三、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项目建成后,将引起一定数量的工业废气排放。
根据规划设计,项目将配置适当数量的废气处理设施,以保证废气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净化装置,可有效降低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水体环境影响该项目不直接使用地下水和河水,因此对水体环境影响较小。
但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需要进行处理后排放。
项目将建设相应的废水处理设施,以确保废水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3.固体废物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固体废物,包括包装废弃物和生产过程废弃物。
项目将采取有效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确保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声响影响项目建设期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声响影响,主要源于设备施工、运输车辆和工人作业等方面。
项目将强制执行相关的施工噪声限制要求,并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减少施工期间的噪声影响。
四、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环境影响,本项目将采取以下环保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a.使用低污染燃料,并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设备,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量;b.定期对废气治理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各类设备正常运行;c.建立废气排放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废气排放的情况。
环评报告书
环评报告是指对某项工程项目或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
环评报告书是环评工作的核心成果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地理位置、规模、建设内容和目的等基本信息。
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列出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包括调查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
3. 区域环境概况:对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描述,分析项目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4. 项目影响评价:综合考虑项目所涉及的环境要素,包括空气、水、土壤、生物多样性、噪声、振动、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评价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5. 环境保护措施:提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方案和监测计划等,以减轻和管理环境影响。
6. 环境风险与应对措施: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7. 环境社会影响及公众参与:分析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提出减轻和补偿措施,并描述公众参与的情况以及采纳建议的情况。
8.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
环评报告书必须按照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编制,涵盖全面的环评内容,提供科学的评价结果和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项目在实施中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为了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以及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对各个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
本报告将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
二、项目概况该项目是一个工业园区开发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亩,计划建设包括厂房、办公楼、道路、生活用水供应设施等。
三、环境评价指标1.土壤环境:包括土壤污染评估、土壤侵蚀评估、土壤退化评估等。
2.水体环境:主要包括水质评估、水体污染评估、水生态评估等。
3.大气环境:主要包括大气质量评估、大气污染评估等。
5.生态环境:生境评估、植物群落评估、动物种群评估等。
四、环境评价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现场考察等手段,综合评估项目对环境所产生的潜在影响,确保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准确评估。
五、评价结果及建议措施1.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根据调查分析,预计项目建设期间会对周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避免土壤的污染,并在完成后进行土壤治理,以保护土壤环境。
2.水体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对附近水体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排放。
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确保废水的排放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加强对附近水体的监测与保护。
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气体排放。
建议采用低排放、高效率的设备,并加强对大气质量的监测与管理,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不良影响。
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建设项目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建议在设计阶段采用隔音措施,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并加强对噪声的监控和管理。
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项目建设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建议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并恢复受影响的生态环境,采取生态补偿措施,确保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综合评价与建议综合评价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看出在项目建设期间可能会对土壤、水体、大气、噪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环评报告书样本环评报告书样本标题: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编号:编制单位:编制日期:1. 引言本报告书是针对项目名称(或建设计划)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概况、环境背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及建议等。
2. 项目概况描述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位置、规模、建设内容、项目目标及重要时间节点等。
3. 环境背景3.1 自然环境描述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等。
3.2 社会经济环境描述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情况,包括人口、经济发展状况、交通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及周边环境情况等。
4.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描述报告中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数据收集、现场调查、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等。
5.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根据前述的评价方法,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重点关注的环境影响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6. 环境影响监测与管理建议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影响监测与管理建议,包括监测指标、频率、方法及管理措施等。
还可以对可能的环境风险和问题进行预测和提醒,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7. 公众参与描述对公众进行参与和意见反馈的方式和过程,包括公告、听证、问卷调查等。
8. 结论总结报告的评价结果和建议意见,提出对项目的环境影响管理要求和建议。
9. 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编制过程中参考的文献和资料。
以上仅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样本的基本结构,具体内容和格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补充。
环评报告书范文一、项目概况本报告书所涉及的项目为某某公司在某某地区开展的某某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某某万元,项目占地面积为某某平方米。
该项目的建设将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包括项目建设、运营和拆除等全过程,主要评估项目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以及对周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 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调查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收集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信息。
2. 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科学准确。
3. 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政策,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1. 大气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气体排放,可能对周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2. 水体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产生废水排放,可能对周边水体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3. 土壤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土壤扰动和污染,可能对周边土壤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4. 生物多样性: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可能对部分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影响。
五、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本报告书提出了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严格控制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排放,采取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确保排放达标。
2. 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周边生物多样性,合理规划项目用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六、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针对项目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本报告书制定了相应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包括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流程、应急处置措施、责任部门和应急物资等内容,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
《环境影响评价》题目:安顺学院环境影响评价书系(部)资环系学科门类理学专业地理科学年级2009级姓名学号2009070740922011年12月28日第一章总则1.1项目由来安顺学院位于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以东40公里处的甲级开放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州历史文化名城—安顺市。
学院是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国家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
现在的学院有东、西、北三个校区,西校区为主校区,校园占地面积790余亩,校区内有面积达700余亩的西部最大校园内陆湖—娄湖,另有1000余亩规划建设的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安顺学院新校区。
学校现有校舍面积14万余平方米,目前,因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建设单位已完成八号宿舍楼项目总体规划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为评价已建成的项目对学院当前及未来的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带来的影响。
通过观察、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项目性质、污染特征和区域环境状况,制定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和学院环保协会的指导下,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2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开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本项目涉及范围较广,开发面积大,使原有农业生态系统改变为城市生态系统,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影响并提出保护要求。
★论证项目建设在环境保护角度的可行性、合理性通过对区域环境调查和区域规划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区域选址合理性和开发建设的可行性。
通过对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分析,论证项目在环境保护角度的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为项目建设和环境管理服务通过对本项目拟建区域及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自然和环境等现状调查、监测,掌握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状况并指出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预测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及排放规律,预测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污染控制手段,为项目建设和环境有效管理提供可靠信息和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EIA)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文档,它在现代工程建设、规划和政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定义、制作流程、报告书内容、评价指标和未来发展进行综述。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定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规划、建设项目或工艺,对周遭环境可能形成的影响的评价报告,是依法制定的一份技术文书。
它主要包含被评价项目的概况、工程建设情况、环境基础状况、环境影响预测、可行性分析、环保措施、环境管理计划和社会影响评价等内容。
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制作流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制作流程是一个严谨的过程。
例如,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被评价项目的主体应该对评价工作负责,并应聘环评顾问机构。
该机构会依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和规模,负责研究影响评估工作的描述、涉及范围、规模、含义和管理。
接下来,通过分析、试验、评估、预测和模拟等手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撰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基础:介绍被评价项目的技术性和对环境的影响;(2)工程概况:对工程项目进行描述,包括建设目的、规模和用途;(3)环境基础状况:对被评价项目周边环境状态以及开发历史进行描述;(4)环境影响预测:基于对环境影响因素方法的实验分析,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预测与评估;(5)可行性分析:分析被评价项目对环境和其它方面的潜在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6)环保措施: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提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监督管理措施;(7)环境管理计划:制定维护环境和减轻影响的具体措施,包括环境管理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监测计划和应急处理计划等;(8)社会影响评价:根据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体系,对该项目的社会影响展开评估。
4.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评价指标不仅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评价质量,也影响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推进和监督。
环评报告书
环评报告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正式文件,其中包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建议等内容。
环评报告书是环评工作的重要成果,它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评价,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评报告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概况:对项目的背景、规模、性质、地理位置等进行介绍。
2.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评价范围和对象,评价方法等。
3. 环境基线调查结果: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和描述,包括水质、大气、土壤、生态、灾害等方面的情况。
4.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包括潜在环境影响、直接和间接环境影响等。
5. 环境保护措施:提出建设、运营和拆除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环境影响。
6.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或突发事件,提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7. 社会影响评价:对项目可能引起的社会问题和影响进行评价,包括人口迁移、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利益等方面。
8. 参与公众意见的处理:对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收集和处理,确保环评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环评报告书是环评过程中的重要文件,它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并通过公众参与,确保环保工作的公正和透明。
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前言近年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祁门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目前祁门县垃圾处理方式和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与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能配套,垃圾只是采取自然堆放的简易填埋;城区中转站短缺,垃圾转运车辆不足,处理设备老化;填埋场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以致严重影响了城区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量使城市垃圾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高祁门县的环境卫生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兴建祁门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祁门县市容局决定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祁门县县城及周边城镇居民、牯牛降风景区的生活垃圾。
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祁门县市容环境管理局于2007年6月16日委托安徽省科技咨询中心进行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部在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1 总论1.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拟建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垃圾填埋气(LFG),其中的NH3、H2S、CH3SH及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其等标排放量估算结果均小于2.5×108,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评价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240m3/d,水质较为复杂,本项目渗滤液经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的三级标准后进入祁门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故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3、地下水环境评价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有可能渗入评价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根据勘察资料显示,勘察区内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裂及其他不良的地质现象,本场地稳定性良好。
库区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质勘测报告显示场区第②层、③层土均为弱透水层,适宜垃圾填埋和防渗膜的铺设,本项目对库底采用人工防渗。
参照《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0225-2004),故本次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4、声环境评价本工程预计噪声增加值为3dB(A)以内,场址地处郊区,附近500m范围内无噪声敏感点。
故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5、生态环境评价经初步调查,评价区域内无珍稀物种,无受影响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点,工程影响范围小于20km2,故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根据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确定本次范围如下:1)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场址周边3000m范围内;2)地表水评价范围为垃圾填埋场废水进入祁门污水处理厂达标排入阊江上游500m下游3000m,全长约3500m;3)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为场界周围1000m范围内的民用水井;4)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填埋场和取土场界周边1000m范围内;5)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场界外1m及运输道路沿线的敏感点。
1.2评价标准与评价时段根据祁门县环境保护局“关于确认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见附件),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如下:环境质量标准(1)地下水拟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
(2)地表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处理达标后,进入祁门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排入阊江。
该项目的地表水体保护为阊江,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阊江段(为祁门水厂下界至芦溪范围内),根据《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阊江该范围内水体主要功能为渔业用水区,故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3)环境空气垃圾填埋场500m卫生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点。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和S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类区标准;臭气污染物NH3、H2S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
(4)声环境场址所在区域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区标准,进场道路两侧敏感点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4类区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垃圾填埋场排放废水主要为经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和生活污水,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要求。
(2)废气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NH3、H2S,场界浓度限值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颗粒物排放场界浓度限值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3)噪声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级标准。
评价考虑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现状评价为2007年;预测评价时段为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建设期和运行期环境影响,垃圾填埋场的封场至终场阶段的环境影响。
1.3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1.3.1 评价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和主要环境问题识别的结果,确定本次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下:(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工程分析:工艺方案、污染源、污染特征及污染物排放、污染控制措施分析;(3)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4)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5)噪声环境影响评价;(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环境污染防治对策;(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公众参与;(10)总量控制;(11)垃圾填埋场址比选论证分析。
1.3.2 评价重点根据项目可研报告推荐,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拟选场址为祁山镇老碓坞处,环境评价重点为拟选场址的水环境评价、生态与水土保持、工程污染防治对策。
1.4环境保护目标可研推荐祁门县西南老碓坞为拟选场址,故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为填埋场周围的居民点、地下水以及纳污水体。
具体保护目标及其环境质量要求见表1-4-1和图1-1。
表1-4-1本项目各环境要素具体环境保护目标及要求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敏感点相对距离方位性质及规模保护级别备注环境空气木材加工厂职工800 mNE20人GB3095-1996二类区标准拟选场址祁山镇政府2500mNE80人GB3095-1996二类区标准拟选场址薛家坞居民点1000mWS居民点10户GB3095-1996二类区标准拟选场址地表水环境阊江600mS渔业用水GB3838-2002Ⅲ类拟选场址地下水环境1000m范围内饮用和工农业生产GB/T14848-93Ⅲ类拟选场址声环境祁红路居民点距进场道路10m 居民点40户GB3096-93中4类2 建设项目概况2.1城市概况祁门县地处黄山西麓、安徽省最南端,是安徽的南大门,属黄山市辖,位于东经117°4l′~117°44′,北纬29°49′~29°53′,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
祁门县东北与黟县接壤,东南与休宁县为邻,西北连石台、东至两县,西南迄省境与江西浮梁县毗邻。
南北长74.8km,东西宽59.9km,呈枫叶状,祁门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
2.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2.1 项目名称、性质及规模(1)项目名称: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2)项目建设单位:祁门县市容环境管理局(3)项目建设地点:拟选场址为祁门县祁山镇西南老碓坞境内。
(5)建设性质:新建。
(6)项目建设总投资:3235.89万元。
(7)设计规模:起始规模4万t/a,填埋服务期16年。
(8)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方法:采用改良型厌氧填埋方式处理。
2.2.2 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垃圾处理、中转、运输、填埋处理、覆土取土场、渗滤液处理、生活办公设施等。
本工程项目组成、填埋区主要工程量、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分别见表2-2-1、表2-2-2。
表2-2-1 项目建设内容组成名称建设内容规模、规格备注主体工程进场道路宽7m、长500m垃圾坝为粘土坝,主坝顶宽2m、最大标高35m; 副坝顶宽2m、最大标高10m; 分隔坝顶宽2m、最大标高30m防渗工程水平、垂直防渗设计渗滤液收集系统1条D=400mm主盲沟、D=200mm副盲沟、场底30cm 厚导流层填埋气收集处理系统层间网状导气管、梅花形导出井(20座、间距45m)、燃烧设施环保工程雨污分流系统库区四周截洪沟、排水边沟、场内平台排水设施、地下水导排沟等垃圾封场(新、老)新垃圾场覆盖厚度大于0.8m、坡度5%、应覆盖植被终场覆盖监测井本底监测井1座、污染扩散监测井2座和污染监测井、平均深度为20m填埋设备若干配套工程垃圾中转站9座、20-80t/d供配电10kV 电源从附近10kV 架空线路“T”接引至给排水县城自来水给水;排水达标后进入污水处理厂机械维修、运输设备若干冲、洒水设施1辆喷药、洒水车生活服务设施管理区)建筑面积8亩2.2.3 场址位置及总平面布置1、场址位置拟建场地位于位于于祁门县西南2.5km处老碓坞境内,占地面积187.04亩,总库容为145万立方米,交通、供水、供电较为便利。
(1)填埋库区本工程的填埋库区,库区占地面积157.7亩,有效库容145万m3。
为保证库区垃圾堆体的稳定,在库区的下游设垃圾坝。
(2)渗滤液处理站紧靠主坝设有一座渗沥液调节池,容积20000m3。
渗沥液处理站在渗沥液调节池的北侧,平面布局做到科学规划布局,使全部设备及构筑物尽可能安排在规划的工程场地内,同时考虑工艺流程的顺畅和外部物流的顺畅。
一方面满足使用功能,另一方面进一步美化周边环境,并使道路、进出水管、电缆等能有效地与垃圾场其他设施进行衔接。
总占地面积28.09亩。
由调节池、尾水出水池、浓缩液储池和处理车间等组成。
(3)生产管理和生活中心生产生活管理区布置有综合办公楼、综合维修间和车库等建筑物。
(4)覆土堆土区覆土堆土区设计位于垃圾坝旁,可以兼顾填埋场内的取土作业。
设计有覆土装卸场和备料棚。
填埋场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
2.3.4 填埋场库容及使用年限整个填埋库区占地187.04亩。
填埋总库容145万m3,有效库容90%、垃圾压实密度按1.0吨/米3计,本设计是按服务范围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进入拟建填埋场,服务年限为16年。
2.2.5 交通运输与能源(1)运输道路1、外部运输及道路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祁门县城中心约2.5km。
县城垃圾可经由祁红路,并通过修建的进场公路进入填埋场的填埋库区。
进场道路参见图1-1。
2、垃圾运输内部道路场内主要道路设计标准应满足交通量、车载负荷及使用年限的要求,由于垃圾运输车车种单一,专用车道应保证在各种路况下都能安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