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环评指导意见书
- 格式:docx
- 大小:18.38 KB
- 文档页数:3
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环评指导意见书1、工作场所的分级、分类(1)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18871-2002),将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小分甲、乙、丙三级,由场所级别确定评价级别;(2)依据《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8)的要求,可以依据计划操作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加权活度,把工作场所分为Ⅰ、Ⅱ、Ⅲ类,依据场所类别,确定不同类别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室内表秒及装备结构要求,包含地面、表面、通风橱、管道、表面及去污设备等。
2、布局、分区合理依据《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中相关规定:4.8 临床核医学诊断及治疗用工作场所(包括通道)应注意合理安排和布局。
其布局有助于实施工作程序,如一端为放射性物质贮存室,依次为给药室、候诊室、检查室、治疗室等。
并且应避免无关人员通过。
4.9 临床核医学诊断用给药室与检查室应分开。
如必须在检查室给药,应具有相应的放射性防护设备。
4.10 临床核医学诊断用候诊室应靠近给药室和检查室,宜有受检者专用厕所对核医学科工作场所需用图予以说明以下内容:(1)各功能室的布局应按照低活性区到高活性区、并有助于实施工作程序;(2)医生、病人双通道,避免交叉污染;(3)病人通道单向通行,且应按照低活性区到高活性区的方向通行;(4)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其中控制区包括注射室、分药室、ECT 室、甲癌病房、病人专用卫生间、功能室等放射性活度较高的场所;与控制区相临近的各场所为监督区;其他区域为非限制区;(5)监督区与控制区连接通道处应在监督区侧设防护门和固定式报警仪(乙级及以上场所)。
3、屏蔽防护设施计算包括墙体屏蔽、防护门及铅窗,有下层结构的要计算地面防护,有楼上结构的要计算天花板防护,计算时以使用核素的最大活度进行屏蔽计算(采用点源计算法)。
4、剂量限值计算评价时,应对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的受照剂量进行估算,估算公式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2000 年报告附录A , X 或γ射线产生的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计算公式如下:H = 0. 7 ×10- 6D r t其中:H 为X 或γ射线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mSv ;Dr 为X 或γ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nGy/ h ,可采用估算或类比监测得到;t 为X 或γ射线照射时间, h;0.7为剂量换算系数,Sv/ Gy。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对新余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19.08.28•【字号】赣环辐射〔2019〕50号•【施行日期】2019.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对新余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赣环辐射〔2019〕50号新余市人民医院:你院报送的《新余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已建项目情况医院现有Innova 3100型DSA机、Clinac CX型直线加速器各1台,均属Ⅱ类射线装置。
现有N/i型双排螺旋CT机、Lightspeed-VCT型64排螺旋CT机、XR650型DR 机、D-Vison Phus 50型胃肠机、Digital Diagnost型DR机、DR2200u型DR机、Seno DS型乳腺机、OSTEOCRE3型骨密度仪、OEC9800型移动C臂机、OEC7900型移动C臂机、PLX101C型移动X射线机、飞利浦Practix 160型移动DR机、CranexD 型口腔全景X线机、Kavo3 Dexami型口腔CT、Gendex expert DC型牙片机、2200U型X光机各1台,均属Ⅲ类射线装置。
建有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1处(含131I 、89Sr的应用),丙级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2处(分别含125I粒子及32P的应用)。
以上核技术应用项目履行了相关环保手续,许可证书编号为赣环辐证[K1806]。
二、本次批复意见医院综合楼北楼一楼拟建核医学科(含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31I、99mTc、89Sr、32P、125I粒籽的应用),本项目运行后,停用原有门诊楼二楼核医学科(131I、89Sr)、门诊楼四楼美容科(32P)及住院部负一楼(125I粒籽)的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
核医学科环评
核医学科环评是指对核医学科建设所涉及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便在规划、建设和运营中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核医学科建设包括核医学诊断、治疗、研究等方面,其涉及的物质和设备都具有较高的放射性和毒性,因此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核医学科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核医学科环评需要对建设项目的目标、规模、选址、工艺流程、设备等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评估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在环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放射性废物等各种排放物的处理和处置方式,以及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因素。
核医学科环评不仅是对环境保护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对公众健康和安全的一种保障。
通过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可以使核医学科的建设和运营更加安全、环保、可持续。
- 1 -。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7.10.31•【字号】豫环审[2017]214号•【施行日期】2017.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豫环审[2017]214号河南省人民医院:你单位(组织机构代码:12410000415807818L)报送的由瑞能(河南)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相关材料收悉。
该项目环评审批事项在我厅网站公示期满。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项目性质:扩建。
二、审批内容(一)种类和范围:使用Ⅱ类、Ⅲ类射线装置;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使用V类密封性放射源。
(二)项目内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工贸路、郑信路、西平路、康庄路合围区域,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内。
(1)拟购Ⅱ类射线装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18台(参数均为150kV/1250mA,其中病房楼三层DSA中心3台,门诊医技楼四层手术部2台,门诊医技楼三层DSA中心12台,华中分中心C楼负一楼东南角1台);(2)拟购Ⅲ类射线装置24台(DR机6台、CT机9台、数字胃肠机1台、乳腺机1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1台、C臂机3台、PET-CT机1台、SPE-CT机2台);(3)在病房楼一楼建设核医学科,为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使用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8种,分别为:Tc-99m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11+9Bq,年最大用量2.78+13Bq;I-131日等效最大操作量5.55+8Bq,年最大用量1.724+12Bq;F-18日等效最大操作量5.55+5Bq,年最大用量4.81+11Bq;N-13日等效最大操作量5.55+7Bq,年最大用量1.39+12Bq;C-11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85+7Bq,年最大用量9.25+10Bq;Ga-68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85+7Bq,年最大用量9.25+10Bq;Sr-89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85+8Bq,年最大用量4.63+11Bq;Sm-153日等效最大操作量2.96+7Bq,年最大用量1.48+10Bq;(4)拟购Ⅴ类放射源4枚,其中3枚用于西门子SPE-CT刻度校准(2枚Co-57,1枚Gd-153),1枚Co-57用于GE公司SPE-CT刻度校准。
核医学科环评报告表一、引言核医学科环评报告是对核医学科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文件,旨在评估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保障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核医学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二、项目概况核医学科建设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
项目主要包括核医学科研楼、放射性物质储存库以及相关的设备和设施。
该项目旨在提升医院的核医学科研实力,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三、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核医学科建设项目将产生一定数量的放射性物质,对大气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和模拟计算结果,项目的大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的污染。
2.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将使用一定量的水资源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处理和实验室的日常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严格的排放控制措施,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
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核医学科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管理。
我们将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全使用和储存,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核医学科建设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期间的噪音、振动等。
我们将在施工期间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项目建成后将加强园林绿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四、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1.放射性物质管理建立健全的放射性物质管理制度,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其安全使用和储存。
2.废水处理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3.噪音控制施工期间采取噪音隔离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音干扰。
4.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周边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五、结论通过对核医学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我们认为该项目在合理使用和管理放射性物质的前提下,对环境的影响可控,并且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环评指导意见书随着核医学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核医学科日益成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作为辐射工作的重要领域,医院核医学科的工作场所环境质量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环境质量,规范辐射安全工作,保护员工和环境健康,制定本环评指导意见书。
指导原则本指导意见书参考《辐射防护和辐射安全规定》、《放射性物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和标准,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指导推行。
•实用性:以实际操作为出发点,注重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简明性:言简意赅,易于理解。
工作场所环评指导一、环评程序1.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在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建设或改建前进行,对新增、扩建、改建、搬迁或重大改造项目进行环评。
2.环评报告应当按照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编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基础资料、项目建设方案、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及环境保护方案等内容。
3.提交环评报告应当与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申请审批或验收等程序相衔接。
4.环评报告的公示应当依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执行。
二、环评内容1.环境影响评价基础资料:包括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周边环境概况、环境质量监测资料等。
2.项目建设方案:包括建设、改建、扩建等项目的具体的投资规模、产品或服务范围、生产工艺流程、选址及布局、设备配置、用能情况等方面。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包括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评估、风险评估等方式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4.环境保护方案:包括对建设项目各环节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监测方案、应急预案等内容。
三、相关标准1.GB/T 14848-2017 《辐射防护和辐射安全基本标准》2.GB 18871-2015 《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空气质量标准》3.HJ/T 2-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议本指导意见书只是对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环境质量进行简单的指导,建议环评时应当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综合施策,保护员工和环境健康。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送审稿)核医学科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二〇一七年八月环境保护部监制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送审稿)核医学科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签名或签章):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立汤路168号邮政编码:102218 联系人:齐华文电子邮箱:***************联系电话:189****7624目录表1 项目基本情况 (1)表2 放射源 (16)表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16)表4 射线装置 (17)表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18)表6 评价依据 (19)表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 (21)表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 (25)表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 (28)表10 辐射安全与防护 (32)表11 环境影响分析 (40)表12 辐射安全管理 (48)表13 结论与建议 (54)表14 审批 (56)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57)附图2 核医学科所在位置示意图 (58)附图3 医院现有核医学科平面图 (59)附图4 医院拟改造后的核医学科平面图 (60)附图5 医院拟改造后的核医学科区域防护图 (61)附图6 医院拟改造后的核医学科区域排水示意图 (62)附图7 医院拟改造后的核医学科区域排风示意图 (63)附件1 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 (64)附件2 历次环评、验收批复文件 (69)附件3 医院各项辐射安全管理制度文件 (83)附件4 最近4个季度个人剂量检测报告 (129)附件5 关于辐射工作人员剂量检测结果异常的调查报告 (159)附件6 医院部分自行检测记录 (160)附件7 浙江建安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报告 (174)附件8 本项目改扩建部分辐射环境背景检测报告 (180)附件9 核医学科辐射工作人员相关信息一览表 (190)附件10 核医学科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合格证 (191)附件11 本项目自行公示截图 (197)附件12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 (198)附件13 放射诊疗许可证正、副本 (203)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211)表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核医学科改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法人代表姜胜耀联系人齐华文联系电话189****7624注册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立汤路168号项目建设地点北京市昌平区立汤路168号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170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300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17.6%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其它占地面积(m2)575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I类□II类□III类□IV类□V类□使用□I类(医疗使用)□II 类□III类□IV类□V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 乙□丙射线装置□生产□II类□III类□销售□II类□III类使用□II类 III类其它/项目概况1.1单位概况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原清华大学天通苑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台塑关系企业和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的无私捐建、支援。
精心整理
核医学科建筑基本要求
一、核医学专业内容
1、脏器功能测定和显像
2、体外放射分析
3、核素治疗
二、建筑要求
1、建筑面积:500-800 m2,考虑引进PET在以上基础上,还需增加面积500m2。
2、选址:核医学科属于3类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可以设在医院一般建筑物内,但应集中在建筑物的一端或一层,与非放射性科室相对隔离,有单独出、入口,远离产科、儿科、营养科等部门。
3、设有病员专用卫生间、工作人员淋雨及卫生间、排水系统设有三格式液体衰变池(63㎡左右)、设有固体衰变池(10m2左右)、排气管道要求在周围50m内最高,并高出本身建筑物3m。
4、科室用房布局按“三区”原则划分明显(清洁区、中间区、污染区)
5、科室污染区墙壁要求防辐射涂层,防护门窗。
6、科室内设有对讲、监视、广播、网络系统。
7、根据放射防护法规,新建、改、扩建放射性工作场所工程项目的选址和设计必须报给所在地卫生、公安、环保部门同意。
报省卫生、公安、环保部门验收合格。
领取许可证,方可启用。
三、科室设置
精心整理
1、清洁区:办公室3间(主任办公室、体内办公室、体外办公室)、示教室1间、遗传培养室1间,遗传分析室1间、骨密度室1间、数据处理室1间、化学发光室1间(不小于40㎡)、更衣室1间、值班室1间。
2、中间区:放免操作一室、放免操作二室、γ计数仪室、离心吸样室、放免洗涤室、放免试剂室。
3、污染区:预约登记室、候诊厅、ECT操作诊断室、ECT机房2间(不小于30㎡/间)、心脏负荷室、注射给药室、高活性室、核素治疗病房(2-4张床位)、资料室、接待室、病员专用卫生间、工作人员卫生间及洗浴间。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批复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核医学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函正文:----------------------------------------------------------------------------------------------------------------------------------------------------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批复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核医学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函闽环辐评〔2022〕4号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你单位报送的《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核医学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为“报告表”)和申请审批的函收悉。
经研究,现函复如下:一、在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及辐射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同意你单位按照报告表的内容以及拟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进行项目建设。
二、本项目位于厦门市翔安区翔安东路2000号,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内,主要建设内容为:在医技楼三楼部分办公区域进行内部建设改造,依托原有核医学科的PET/CT机房和推流式放射性废液衰变池等区域,建设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新增使用放射性核素11C、18F、68Ge(衰变产生68Ga)、68Ga,配套使用PET/CT机,开展放射诊断工作;新增使用放射性核素32P进行体外敷贴,开展放射治疗工作。
本项目建成后,你单位核医学科的合计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70E+9Bq,仍属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三、你单位必须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措施,并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开展建设,确保满足辐射防护要求;划分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明确的患者或受检者导向标识或导向提示;出入口要安装明显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防止人员受到误照射。
(二)健全并完善各项辐射安全和防护的管理规章制度,完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
配备防护用品、防护设施及监测仪器,定期进行自主监测,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防止发生辐射事故。
核医学工作场所平面布局和分区
核医学工作场所是一种高射线环境的工作场所,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工
作场所的平面布局和分区应合理设置。
以下是一些核医学工作场所平面布局和分区的建议。
一、接待区
接待区是前台和接待工作人员的办公区域。
这个区域应该是容易辨认和找到的,并安
排好接待台和座位以供等待。
接待区域应该尽量远离放射源,以免工作人员受到辐射影响。
二、办公区
办公区是核医学工作场所的职员的办公区域,包括了工作设施和配套办公区域。
这个
区域应该远离放射源,以免工作人员受到辐射影响。
每个办公区应设有个人防护设备,例
如个人防护服和手套,以便工作人员在接触放射源时使用。
三、制备区
制备区是药剂师进行放射性药物制备的区域。
这个区域应该尽可能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以免其他工作人员受到放射性药物的影响。
制备区应装备有化学通风系统、气密密闭
的容器和防护屏等,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四、放射治疗区
五、放射性药剂容器存放区
应该将放射性药剂容器存放区单独设置,不要与其他区域混杂在一起。
这个区域应该
放置在通风和防尘的场所里,以保障所有人员的安全。
六、门诊区
门诊区是进行诊疗工作的区域。
医生和护士应该穿上个人防护用品,例如个人防护服
和手套。
这个区域应该远离放射源,以免医生和护士受到辐射影响。
七、检测区
总之,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平面布局和分区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无论何时,都应
该优先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升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7.10.17•【字号】豫环审[2017]204号•【施行日期】2017.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升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豫环审[2017]204号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你单位报送的由瑞能(河南)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升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相关材料收悉。
该项目环评审批事项在我厅网站公示期满。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项目性质:扩建。
二、审批内容(一)种类和范围:使用Ⅰ、Ⅲ类放射源;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使用Ⅱ、Ⅲ类射线装置。
(二)项目内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郑州市管城区菜市街1号,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院区。
医院9号楼1楼核医学科使用的5种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99mTc、32P、131I、89Sr、125I)用量增加,场所由丙级升为乙级,增加后5种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量分别为:99mTc日等效最大操作量2.77×108Bq,年最大用量2.886×1012Bq;32P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108Bq,年最大用量2.886×1011Bq;131I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85×109Bq,年最大用量1.517×1012Bq;89Sr日等效最大操作量8.88×107Bq,年最大用量3.848×1010Bq;125I日等效最大操作量5.55×108Bq,年最大用量6.394×1011Bq。
总投资:100万元,环保投资:20万元。
三、你单位应在项目建成后30日内向社会公众主动公开本项目环评及许可情况,并接受相关方的咨询。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核医学科及192Ir后装治疗机退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0.08.28•【字号】赣环辐射〔2020〕73号•【施行日期】2020.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核医学科及192Ir后装治疗机退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赣环辐射〔2020〕73号赣州市人民医院:你院报送的《赣州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核医学科及192Ir后装治疗机退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相关材料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医院老院区位于赣州市红旗大道17号,老院区设有核医学科及放疗中心。
核医学科使用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含131I、99mTc的应用)。
放疗中心后装治疗机使用2枚192Ir放射源(1枚正常使用,1枚用于贮存)。
医院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书编号为赣环辐证[B1701]。
2019年5月核医学科停用,2018年11月后装治疗机停用,2019年1月,2枚废旧192Ir放射源由生产厂家回收。
二、场所监测情况江西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提供的《赣州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核医学科及192I后装治疗机退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明:(一)拟退役核医学科控制区工作台、地面、墙面、设备等监测点β表面污染值在0.01~0.11 Bq/cm2范围内,监督区地面、墙面等监测点β表面污染值在0.01~0.06 Bq/cm2范围内,均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的“工作场所中的某些设备与用品,经去污使其污染水平降低到控制区内清洁解控水平0.8 Bq/cm2,监督区内清洁解控水平0.08 Bq/cm2”相关要求。
(二)拟退役核医学科辐射工作场所各监测点X-γ辐射剂量率在0.20~0.253μSv/h之间,后装治疗机机房及周围环境X-γ辐射剂量率在0.147~0.217μSv/h之间,均处于赣州市辐射本底范围内(本底范围值0.046~0.327μSv/h)。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安阳市肿瘤医院核医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1.11.22•【字号】豫环审〔2021〕37号•【施行日期】2021.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正文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安阳市肿瘤医院核医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安阳市肿瘤医院:你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4105004173460742)报送的由河南迅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安阳市肿瘤医院核医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相关材料收悉。
该项目环评审批事项在我厅网站公示期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经研究,批复如下:一、项目性质:扩建。
二、审批内容(一)种类和范围:原许可种类和范围不变。
(二)项目内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安阳市洹滨北路1号,安阳市肿瘤医院内。
拟将医院核医学科一层西南侧预留的病房扩建为甲癌病房,使用非密封放射性核素I-131(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11E+9Bq,年最大用量为1.11E+12Bq)开展甲癌治疗,利用核医学科现有的ECT机进行诊断。
核素I-131增量后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665E+9Bq,扩建后核医学科使用非密封放射性核素总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2E+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万元。
三、你单位应向社会公众主动公开本项目环评及许可情况,并接受相关方的咨询。
同时,应将经批准的《报告表》报送当地市、县(区)生态环境部门,并接受监督管理。
四、有关要求(一)你单位应将《报告表》中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工程建设中,切实加强施工监督管理,确保项目的工程建设质量。
(二)你单位应设置辐射环境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辐射防护、环境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应急处理等规章制度。
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环评指导意见书
1、工作场所的分级、分类
(1)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18871-2002),将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小分甲、乙、丙三级,由场所级别确定评价级别;
(2)依据《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
准》(GBZ120-2008的要求,可以
依据计划操作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加权活度,把工作场所分为I、U、川类,依据场所类别,确定不同类别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室内表秒及装备结构要求,包含地面、表面、通风橱、管道、表面及去污设备等。
2、布局、分区合理
依据《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中相关规定:
4.8 临床核医学诊断及治疗用工作场所(包括通道)应注意合理安排和布局。
其布局有助于实施工作程序,如一端为放射性物质贮存室,依次为给药室、候诊室、检查室、治疗室等。
并且应避免无关人员通过。
4.9 临床核医学诊断用给药室与检查室应分开。
如必须在检查室给药,应具有相应的放射性防护设备。
4.10 临床核医学诊断用候诊室应靠近给药室和检查室,宜有受检者专用厕所
对核医学科工作场所需用图予以说明以下内容:
(1)各功能室的布局应按照低活性区到高活性区、并有助于实施工作程序;
( 2)医生、病人双通道,避免交叉污染;
( 3)病人通道单向通行,且应按照低活性区到高活性区的方向通行;
(4)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其中控制区包括注射室、分药室、ECT 室、甲癌病房、病人专用卫生间、功能室等放射性活度较高的场所;与控制区相临近的各场所为监督区;其他区域为非限制区;
( 5)监督区与控制区连接通道处应在监督区侧设防护门和固定式报警仪(乙级及以上场所)。
3、屏蔽防护设施计算
包括墙体屏蔽、防护门及铅窗,有下层结构的要计算地面防护,有楼上结构的要计算天花板防护,计算时以使用核素的最大活度进行屏蔽计算(采用点源计算法)。
4、剂量限值计算
评价时, 应对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的受照剂量进行估算, 估算公式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2000年报告附录A , X或丫射线产生的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计算公式如下 :
H = 0. 7 X 10-6D r t
其中:
H为X或丫射线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mSv ;
Dr为X或丫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nGy/ h ,可采用估算或类比监测得到;
t为X或丫射线照射时间,h ;
0.7 为剂量换算系数 ,Sv/ Gy 。
剂量估算结果如满足剂量限制要求, 评价时还应考虑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是否做到可合理达到尽量低(ALARA)的原则 , 以尽可能减少工作人员或公众成员的受照剂量。
绝不能把个人剂量限值作为设计和安排工作的出发点 , 也不能把个人剂量限值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 ,也就是说,在不超过个人剂量限值的基础上 ,尽可能降低照射水平 , 但尽可能低不是无限制的 , 它是合理的低。
5、排污管道、衰变池的防护设计
(1)甲癌病房的排污管道屏蔽应不少于 5mm铅当量;
(2)衰变池应根据核医学科病人的就诊量及预计每人产生放射性废液量计算容量,有病房的可参考城市生活污水量计算衰变池容量。
衰变池顶盖应有不少于30mm 铅当量;
(3)核医学科ECT及 SPECIE房铅玻璃应不少于4mm铅当量,控制室墙体防护应控制在0.5卩Sv/h以下。
6、通风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中相关规定:
4.5 合成和操作放射性药物所用的通风橱,工作中应有足够风速(一般风速不小
于1m/s),排气口应高于本建筑屋脊,并酌情设有活性炭过滤装置,排出空气浓度不应超过相关法规规定的标准规定的限值。
核医学工作场所的通风设计应满足一下要求:
(1)分装、注射处应设置通风橱,通风风速应不低于 1m/s,不能倒流,不能循环,应单向流通;
(2)通风口应高于本建筑屋顶3m出风口处加设活性炭过滤设施;
( 3)核医学科如有必要开窗,开窗处一般应高于开窗方向其他建筑物;
( 4)甲癌病房应开窗,窗离地应 1.5m 以上。
7、防护设施设备分装仪、去污仪、污物桶、监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工作人员数量及相匹配的个人剂量计、铅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相关参数、数量也需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