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报告书
- 格式:doc
- 大小:768.00 KB
- 文档页数:59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11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项目名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建设地点及周围环境概况拟建工程位于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区)南部,由长空路、航虹路、碧空路和蓝天西路四条城市道路所围合,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9.60 公顷。
根据现场勘察,拟建院址北临长空路,东北侧为王沟村,西北侧为寺王村,西临蓝天西路,西侧为河西枣岗村、郑州航空港区一中,西南侧为任岗村,东临航虹路,东侧为枣岗村,东北侧为田王村,南临碧空路,院址周围交通便利。
1.3项目总投资及筹措方式项目总投资72401万元,由郑州市财政和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承担。
1.4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投资72401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院内生活、预防保健、科研教学等。
项目建成后拥有职工1500人,开放病床1600张,日接诊能力可达2400人次。
拟设置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产科、手术室、康复科、检验科、急诊室、血液科、烧伤科、供应室、综合病房、门诊等。
1.5 公用设施①供电本项目用电由市政供电管网供给,在院内设置变压器,能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②给水、排水医院用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应,室内生活用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分开设置,保证医院用水可靠性。
医院污水、生活污水经过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进入郑州航空港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梅河。
③供暖、热水工程本项目拟采用中央空调解决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的需求,并对空气进行调节。
1.6人员配置及工作制度项目建成后,医务及办公人员共1500人,医院全年工作365天,三班工作制,每班8小时。
2、建设项目污染因素分析施工期主要污染来自施工阶段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营运期主要污染源为医疗废水及医务办公人员生活污水、食堂废水、污水处理站恶臭、油烟废气、配套设备水泵、中央空调噪声、汽车运行噪声、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污泥等。
医院建设环评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概况根据相关政策和规定,本次医院建设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为环评)。
本报告旨在评估医院建设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提供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建议措施。
1. 项目背景医院建设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为XX平方米,拟建设一座综合性医院。
该医院将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并配备现代化设施和设备,包括住院部、门诊部、手术室、检验室等。
2. 建设概况医院建设项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建筑物:医院主体建筑将高度符合现代化医院的功能和设计要求,包括建筑结构、供暖、排水、通风、照明等设施。
- 医疗设备:医院将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用于各类医疗服务,包括核磁共振、CT等设备。
- 外部设施:包括停车场、绿化带、供电设备等。
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对医院建设项目进行了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评估。
1. 噪音影响评价医院建设项目中,涉及的主要噪音源包括建筑施工噪音、病房内医疗设备噪音、供电设备噪音等。
通过噪音模拟和监测,预测了不同工况下噪音扩散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在建设期间限制施工噪音时段,采用吸音材料减少医疗设备产生的噪音。
2. 废水和废物管理评价医院建设期间,可能会产生大量污水和废物。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设置废水和废物处理设施,并建议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废水得到合理处理,废物得到分类和妥善处理。
3. 空气质量影响评价医院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等污染物。
通过合理的施工措施和设备选择,减少污染物排放,并确保建设现场及时清理,防止扩散到周围环境。
4. 土壤污染评价医院建设对周边土壤质量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采用环境友好型的设计和施工方式,减少土壤受到的污染,并建议进行土壤监测,确保建设后土壤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5. 生态环境评价医院建设项目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建立相应的绿化带、植被恢复等措施,保护和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并提供建议,以减轻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由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污染物排放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主要产污环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环境质量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一、项目背景和目的二、项目位置和规模该项目将建设在市人民医院原址周边地块,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
三、环境影响分析1.噪音影响:新院建成后,车辆往来和建筑施工等将产生噪音,主要集中在白天。
为减轻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我们将采取噪音隔离措施和降噪设备,并根据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安排。
2.空气污染: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可能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为此,我们将采取防尘措施和封闭式施工,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3.水污染: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水排放和施工便携物处理等问题,有可能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我们将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采用合格的废水处理设备,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相关环保标准。
4.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可能会对周边的植被和动物种群产生影响。
我们将在建设前进行生态调查,合理规划建设区域,保留原有的植被资源,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绿化和生态恢复工作,以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5.基础设施建设:新院的建设需要施工机械、材料运输和临时设施等,可能对周边道路、供水管网和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将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新院的建设需求。
四、环境保护方案1.噪音治理方案:设置噪音隔离墙、选择低噪音施工设备、合理设置施工时间等,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音影响。
2.空气污染治理方案:采取露天施工封闭、喷洒湿化处理等措施,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3.水污染治理方案:建设合规的废水处理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4.生态保护方案:在建设前进行生态调查,设立生态保护区和绿化带,保留和恢复周边的植被资源和动物栖息地。
5.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与相关部门协调,确保建设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减少对周边基础设施的影响。
五、环境管理措施1.建立环保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医院环保评价报告范文医院环境保护评价报告1. 简介医院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为保护患者、员工和环境的健康,医院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某医院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改善建议,以确保医院的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2. 医院环境状况评估2.1. 噪音控制:医院内的噪音是患者康复和员工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测量不同区域的噪音水平,发现一些病房和手术室的噪音超出了国家标准,建议在这些区域加强隔音措施以降低噪音水平。
2.2. 空气质量管理:通过采集室内空气样本并进行分析,发现医院部分区域存在空气污染问题。
建议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并加强室内空气净化工作,确保患者和员工的健康。
2.3. 废物管理:医院产生大量的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和化学废物。
通过评估废物分类和处置情况,发现医院在废物分类和储存过程存在不足之处。
建议加强废物管理培训,确保废物的正确分类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4. 水资源利用:测量并分析医院的用水情况后,发现用水浪费较为普遍。
建议医院加强对水资源利用的宣传教育,并采取节水措施,如修复漏水设施、安装节水设备等,降低水资源消耗。
2.5. 化学品管理:医院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包括消毒剂、清洁剂等。
通过审核医院的化学品管理制度,发现存在部分化学品使用不当的情况。
建议加强化学品使用培训和规范,确保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和储存安全。
3. 改进建议3.1. 加强噪音控制措施,隔音材料应用于病房和手术室,以降低噪音水平,提升患者康复和员工工作环境质量。
3.2. 优化通风系统,定期检查和清洁空气过滤器,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标准。
3.3. 提升废物管理水平,加强废物分类和处置培训,确保废物正确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4. 加强水资源管理,通过宣传教育和节水措施减少水资源浪费,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5. 健全化学品管理制度,加强化学品使用培训和规范,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4. 结论医院环境保护工作是保障患者和员工健康的重要任务。
大名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环境影响补充报告建设单位:大名县人民医院评价单位:北京万澈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七年十月1 项目概述大名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于2004年7月委托邯郸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编制了该项目的环评报告。
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医院废水、医疗废物处置及附属设施变更等问题,较原环评工程内容取消焚烧炉建设、供暖设施由原环评中确定的利用现有锅炉变更为利用中央空调取暖、取消了食堂建设和用于处理非病区污水的地埋式SBR 中水处理设施,将属于非病区废水的洗衣房废水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大名县环保局的要求,大名县人民医院委托北京万澈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补充报告。
我单位技术人员对该项目现有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勘察,并对变更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完成了《大名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环境影响补充报告》。
2017年10月23日,大名县人民医院在邯郸市组织召开了《大名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环境影响补充报告》专家评审会,形成本项目环境影响补充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8)。
我们根据与会专家的宝贵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补充完善,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补充报告,现呈大名县行政审批局审批。
2 项目建设区域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大名县北京路东段(北京路由原环评中所称的北二环路更名而来),场地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5°9′36.0″,北纬36°17′58.4″。
项目场地东临贵乡路,隔路为耕地,东距引河约800m;南临北京路,隔路为耕地;西侧为杏林苑小区和福久花园小区,西距范店村约500m;北侧为子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边关系见附图2。
2.1.2 区域地形地貌大名县坐落于华北大平原南段,属掩埋古河道的壤质土冲积平原。
海拔最高点是王村乡田固村为49.29米,最低点是漳、卫河汇流处南侧39.8米,高差9.49米;坡降比约为1:4000。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二〇一三年九月1建设项目概况 (1)1.1项目建设地址及相关背景 (1)1.1.1项目建设地址 (1)1.1.2建设背景 (1)1.2建设项目简要工程分析 (1)1.2.1工程组成 (1)1.2.2总平面布置 (2)1.2.3主要经济技术一览表 (3)1.2.4建设日期 (5)1.2.5工程投资 (5)1.3项目选址合理性 (5)1.3.1政策符合性 (5)1.3.2计划符合性 (5)2项目周边环境现状 (5)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5)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6)3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办法 (6)3.1环境保护目标 (6)3.2环境影响分析 (9)3.3污染防治办法 (9)3.3.1施工期污染防治办法 (9)3.3.2营运期污染防治办法 (10)3.4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分析 (11)3.4.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1)3.4.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1)3.4.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1)3.4.4声环境影响评价 (12)3.4.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2)3.4.6生态影响分析 (12)3.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2)3.5.1分析方式 (12)3.5.2环保投资估算 (12)3.5.3社会、经济效益 (13)3.5.4环境效益 (14)4公众参与 (15)4.1公众参与的时间、方式、范围 (15)4.2公众参与结果 (17)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7)6联系方式 (19)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建设地址及相关背景1.1.1项目建设地址为进一步完善锡山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善锡山区东部片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决定投资131140万元在安镇锡东大道东,大成路北,鑫安路西,丹山路南占地59852平方米地块内重建。
1.1.2建设背景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医疗保障状况的改善,居民对高层级医疗机构服务的需求和对高水平医疗技术的要求随之增加。
环评证书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216号凉山州冕宁县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和凉山州冕宁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建设单位:冕宁县人民医院编制单位: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一四年三月目录1总则 (5)1.1项目的提出 (5)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1.3 评价目的与原则 (9)1.4编制依据 (10)1.5污染控制与保护环境的目标 (12)1.6评价标准 (13)1.7评价项目及评价重点 (15)1.8评价因子 (16)1.9评价工作等级 (16)1.10评价范围 (18)1.11评价程序 (18)2冕宁县人民医院现状 (20)2.1基本情况 (20)2.2专业设置 (20)2.3人员结构 (21)2.4现有主要构筑物及功能分布 (21)2.5医院功能和各科室设置 (22)2.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3)2.7门急诊量及床位使用比例 (23)2.8医院(现有)项目组成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4)2.9医院现有主要医疗设备及物料消耗 (25)2.10现有的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情况 (27)3建设项目概况 (33)3.1项目概况 (33)3.2项目建设内容 (34)3.3与产业政策及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致性分析 (37)3.4项目布局 (38)3.5项目建成前、后主要指标变化 (40)3.6项目组成表 (41)3.7员工人数 (43)3.8建设进度 (43)3.9项目公辅设施 (43)3.10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51)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4)4.1 施工期污染物产生和污染物种类分析 (54)4.2 运营期污染因素及污染物种类分析 (56)4.3新院区、老院区污染物排放变化“三本账” (71)4.4老医院现存环境问题的整改措施 (72)4.5新院区环保设施规划 (73)5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简况 (77)5.1自然环境概况 (77)5.3项目所在地污水管网建设情况 (81)5.4项目污水处理依托的冕宁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介绍 (82)5.5项目医疗废物依托的处置单位介绍 (83)6建设项目区域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84)6.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84)6.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87)6.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0)6.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1)7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93)7.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93)7.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95)7.3 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及管理 (98)7.4 施工期污水排放及控制措施 (100)7.5施工组织方案的环保要求 (101)7.6小结 (102)8建设项目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 (103)8.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03)8.2水环境影响分析 (104)8.3声环境影响分析 (110)8.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113)8.5地下水环境影响 (117)8.6卫生消毒措施分析 (120)8.7周围环境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 (121)9公众参与 (123)9.1公众参与调查 (123)9.2调查结果 (126)9.3小结 (130)10环境风险分析 (131)10.1风险识别 (131)10.2风险事故分析 (133)10.3风险防范措施 (134)10.4事故应急预案 (136)10.5小结 (136)11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可行性分析 (138)11.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38)11.2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 (141)11.3 环保投资 (148)11.4小结 (149)12总量控制、清洁生产 (151)12.1总量控制 (151)12.2清洁生产 (152)1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56)13.1建设项目社会效益 (156)1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制度建议 (158)14.1环境管理 (158)14.2环境监测 (159)15评价结论和建议 (161)15.1评价结论 (161)15.2 环保要求 (165)1总则1.1项目的提出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
目录第一章总则 (1)1.1项目由来 (1)1.2编制依据 (2)1.3评价对象 (4)1.4评价目的 (4)1.5评价指导原则 (5)1.6评价时段和评价因子 (5)1.7评价标准 (6)1.8评价等级和范围 (9)1.9环境保护目标 (12)1.10评价重点 (13)1.11专题设置 (13)1.12评价工作程序 (13)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5)2.1原址项目概况 (15)2.2建设项目概况 (19)2.3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26)2.4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30)2.5项目营运期污染物产排情况汇总 (45)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8)3.1自然环境概况 (48)3.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5)3.3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57)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0)3.5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0)3.6生态环境现状 (61)3.7区域污染源调查 (61)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2)4.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2)4.2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72)4.3营运期地面水环境影响分析 (82)4.4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82)4.5营运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84)4.6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86)4.7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 (87)第五章环境风险评价 (89)5.1环境风险识别 (89)5.2评价等级 (91)5.3风险事故分析 (91)5.4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93)5.5事故应急预案 (96)5.6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98)第六章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99)6.1营运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99)6.2营运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00)6.3营运期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03)6.4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04)6.5营运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04)6.6环保投资估算 (108)第七章总量控制分析 (111)7.1总量控制分析 (111)第八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12)8.1环境管理 (112)8.2环境监测 (114)8.3环保设施竣工“三同时”验收内容 (115)第九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17)9.1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17)9.2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117)9.3项目环境效益分析 (117)9.4小结 (118)第十章选址可行性及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19)10.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119)10.2选址可行性分析 (119)10.3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21)第十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23)11.1项目概况 (123)11.2产业政策符合性 (123)11.3选址可行性 (123)11.4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24)11.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25)11.6总量控制指标 (127)11.7公众参与结论 (127)12.8评价总结论 (127)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及敏感点示意图附图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含分区防渗示意图)附图4《河南省汝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用地布局规划图附图5项目现场照片附件:附件1项目环评委托书附件2项目备案确认书附件3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划控制指标附件4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附件5汝州市交通文化旅游教育卫生宣传及汝瓷文化园建设领导小组、汝州市卫生局关于《加快推进汝东新区三级医院建设有关事宜的会议纪要》附件6环评执行标准附件7监测报告第一章总则1.1项目由来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属国有非营利性二级综合医院。
医院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医院扩建项目旨在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然而,扩建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全面评估这些影响,本报告对医院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二、项目概况1. 项目背景目前,本市的医疗资源已逐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医院决定进行扩建。
2. 项目描述扩建项目计划在原有医院基础上增加新的楼层和科室,扩大床位数量,并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X平方米,预计将在X年内完工。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噪声影响扩建项目可能产生一定的噪声,主要源自施工期间的机械作业和运输过程。
建议施工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如使用低噪声设备和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以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 空气质量扩建项目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
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措施,如覆盖土壤、湿润施工现场、合理调整运输路径等,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3. 水环境项目施工期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废水排放。
建议医院建立严格的废水管理体系,确保废水的合规排放,避免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4. 生态环境医院扩建项目可能对周边的植被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
建议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植被调查,并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如移植珍贵植物、划定临时生态保护区域等,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社会影响扩建项目可能给周边居民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如交通拥堵、施工噪音等。
建议医院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制定并执行交通管理方案,减少对周边居民的不便。
四、管理建议1. 施工管理医院应与承建方密切合作,制定详细的施工管理计划,明确责任和要求,并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得以贯彻执行。
2. 废水处理医院应配备先进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的合规排放。
同时,定期检查废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保证治理效果。
3. 生态保护医院应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鼓励周边居民参与植树造林等环境保护活动,共同建设生态友好型医院。
前言一、项目背景及建设意义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卫生部关于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通知》(卫规财发〔2012〕47号)等文件均明确: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
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包括港、澳、台地区)依法开办私人诊所,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有特色的医疗机构。
在此背景下,***************医院项目。
医院的总用地面积为50亩(3333.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6942.5平方米,核定病床位500张,为二级综合医院。
该项目建设过程及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该建设项目必须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为此,**************************委托**************************所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即成立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环评项目课题组,并组织有关环评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勘察及收集有关资料。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规范和技术要求,编制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查。
二、建设单位简介***************三、前期工作情况2012年8月26日***************同意项目立项,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项目现仅处于项目可研阶段,对于本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实施的辐射、照射活动规模,可能配置的电磁辐射设施、药品数量等在现阶段暂无法明确下来。
目录1 前言 (1)2 总则 (3)2.1评价目的及原则 (3)2.2评价依据 (3)2.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确定 (3)2.4评价标准 (4)2.5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10)2.6评价内容、重点及评价时段 (13)2.7环境保护目标及影响源 (14)3 项目概况 (18)3.1项目基本情况 (18)3.2建设内容及规模 (19)3.3总体布局 (19)3.4主要设备 (21)3.5主要原辅材料 (22)3.5公用工程 (23)3.6水及能源消耗 (26)3.7项目建设周期 (27)4工程分析 (28)4.1施工期 (28)4.2营运期 (30)5环境影响分析 (41)5.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 (41)5.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44)6环境风险分析 (55)6.1风险与事故类型 (55)-6.2重大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等级、评价内容 (55)6.3环境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55)6.4应急预案 (62)6.5风险评价结论 (65)7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 (66)7.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66)7.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 (68)8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 (76)8.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76)8.2规划符合性分析 (76)8.3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 (76)8.4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77)9评价结论 (78)1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等最低生活要求,转而对医疗保健、职业健康、休闲健康等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的健康产业有了更高兴趣,产生了新的需求。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医疗改革深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市政府大力支持企业、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举办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连锁经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健康服务领域,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的限制。
医院建设项目环评报告XXXX医院环评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XX县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XX省6个扩权县之一,是全省第一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第一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
全县1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1万人。
XX县为乙肝、痢疾、结核病等地方病高发区,县现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41个,病床1779张,医卫技术人员3181人,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十分明显。
XXXX建设投资集团(原XX县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现有总资产38000万元,年纳税额1000万元,主营房地产开发,同时积极向教育等其他产业拓展业务。
XXXX建设投资集团拟投资2亿元在XX县城郊乡建设XXXX医院项目,厂址规划占地面积120000m2,本次工程建筑面积86520m2、病床位480张。
本次工程实施后,能够为周边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提高新城品位和档次,完善新城的服务功能。
进而拉动相关产业的综合、快速发展,加快XX县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
根据国家和XX省有关环保法规和建设项目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受XX县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南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与信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此次评价工作,在实地踏勘、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充分类比分析的基础上,本着客观、公正、科学、严谨、规范的精神,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8)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1.1)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12、《XX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14、《信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15、《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国家环保部公告 2008 年第35 号)16、《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1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 2005.12.2)18、《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豫政办[2005]86号)1.2.2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3、《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19908、《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9、《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1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11、《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1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1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8、《公路建设项目环评规范》(JTGB03-2006)19、《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20、《电磁辐射管理办法》(环保总局十八号令)21、《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22、《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61-2001)1.2.3项目依据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项目可研、初步设计、XX县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3、XX县环境保护局文件《关于新建XX县XX医院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函》(固环字[2011] 17号)4、XX县环境保护局文件《关于下达XXXX医院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固环字[2011]18号)1.2.4参考资料1、《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2、《环境统计手册》3、《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1.3评价对象本次评价对象为XXXX医院建设项目1.4 评价目的及环境保护目标1.4.1评价目的(1)利用现有资料和现场监测资料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医院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况。
本报告对某医院新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括医疗综合楼、行政办公楼、医技楼、住院楼等。
项目建设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二、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 医疗废物处理。
医院日常运营将产生大量医疗废物,包括医用废水、医疗废液、医疗废气等。
本项目将采用先进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理,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 噪音污染控制。
医院日常运营将产生一定的噪音,包括救护车的警报声、医疗设备的运行声等。
项目将采用隔音设计、合理布局等措施,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3. 大气污染控制。
医院日常运营将产生一定的大气污染物,包括烟尘、废气等。
项目将采用清洁能源、低排放设备等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周边空气质量。
4. 水污染控制。
医院日常运营将产生一定的废水,包括医疗废水、生活污水等。
项目将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得到安全处理,不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5. 生态环境保护。
项目周边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包括植被、动物栖息地等。
项目将采取合理的绿化设计、生态修复等措施,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确保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最小影响。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经过对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结论如下:1. 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环境保护要求;2. 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 项目建设后,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提升周边环境质量。
四、环境影响评价建议。
根据对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提出如下建议:1. 加强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理;2. 严格控制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噪音、大气污染物、废水等排放;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五、结语。
本报告对医院新建项目进行了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第1章总论1.1项目由来××××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坐落在××省××县××镇人民大路2919号,为二级乙等医院,始建于1948年。
医院总占地面积1.8hm2,建筑面积3hm2,现有病床300张,医院的日门诊量平均为330人次左右。
在岗职工723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0人,有疾病治疗中心6个,医技科室12个。
院内设有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妇女保健科、儿科、小儿外科、儿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医疗美容科、传染病科、肿瘤科、急诊医学科、临终关怀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和感染(管理)科等二十余个科室。
医院配有核磁共振、乳腺钼靶机、DR、全自动生化仪、彩超仪、CT、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彩超、激光碎石系统、眼科手术显微镜、心血管成像系统、数字化摄影机、诊断X射线机等先进的优良设备。
医院于1948年成立至今未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不合规建设项目备案工作相关问题的通知》(××环管字[2015]16号)相关要求,现对××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现状评价工作。
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省环境保护厅××省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协调管理办公室关于规范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环发〔2015〕11号)等文件的规定,××××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委托××省冶金研究院承担该院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在现场踏查、收集有关资料,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县医院项目现状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环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县环保局、××省××环保咨询有限公司、××县环境保护监测站、××××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的指导与协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4.24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1);(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4.1);(10)《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96]第31号);(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33号,2015年6月1日执行);(14)《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26号);(15)《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1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文);(17)《××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通知》(××环管字[2013]1号文);(1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9)《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省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管字[2012]13号);(21)《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197号);(22)《××省地表水功能区》(××省地方标准DB22/388-2004);(23)《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2003.12.26);(24)《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10.10);(25)《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10.15);(26)《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10.1);(27)《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380号令);(2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环发[2003]188号;(2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3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31)《××省环境保护厅××省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协调管理办公室关于规范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环发〔2015〕11号);(32)《××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调度不合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改工作情况的通知》(××环国合字[2016]2号);(33)《关于印发××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环发[2016]23号);(34)《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35)《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36)《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3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
1.2.2导则、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HJ610-2016);(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1.2.3项目有关资料(1)××省冶金研究院与××××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签订的关于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咨询合同书;(2)医疗机构许可证;(3)县医院提供的其他资料。
1.3评价目的(1)分析该项目的工程特点及其污染特征,根据所用工艺及监测数据分析已采用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靠性;(2)通过对工程建设所在地周围环境的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3)由工程分析提供的基础数据,并结合现状实测数据分析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并以此为依据,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为环保治理措施提供反馈建议,也为工程环保设计提供依据;(4)分析是否存在风险源,若存在危险源对存在的突发性事故风险进行分析,并预测产生的后果,提出所采取的相应对策和措施;(5)贯彻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精神,确定本项目主控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指标,为今后该项目环保管理服务,使环评真正起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作用;(6)根据当地环境保护规划,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为上级主管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决策、地方环境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环境管理以及设计单位优化其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4评价重点根据该项目的特点及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特征,本着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提高环评报告书实用性的原则,本环评将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以污染防治措施为重点,注重水环境影响与固废处理合理性的分析论证,对大气环境及声环境的影响及其它内容进行一般性评价。
1.5评价因子本项目主要评价因子见表1-1。
由于本院所在地人类活动极频繁,医院对空地进行了硬化处理,未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 2016)中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中对医院的分类,本项目属于Ⅳ类项目(二乙医院)。
因此,本报告对生态及地下水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6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6.1污染控制目标在控制污染物满足达标排放标准要求的同时,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污染控制目标详见表1-2。
1.6.2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3。
1.7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7.1地表水环境⑴评价工作等级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是由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体的规模及对它的水质要求而确定的。
本项目的地表水评价级别判据见表1-4。
本项目废水排放量仅为78.98m3/d,水质较为简单;且调查参数<7。
根据导则(HJ/T2.3-93)确定本次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⑵评价范围污水站建成后,医院废水经“一级强化+消毒”处理后排入××县污水处理厂,××县污水处理厂目前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根据规划,污水处理厂将升级改造,改造后区内污水执行一级A标准,医院污水进入××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河。
地表水评价范围是废水入××河河口上游500m至入河口下游2.5km之间的河段,地表水评价范围详见附图1。
1.7.2环境空气⑴评价工作等级医院采用集中供热,无锅炉。
污水处理装置采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污水处理工艺中无曝气处理,故臭气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很低。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规定,大气评价的工作等级主要由项目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的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决定。
详见表1-5。
10%项目污水处理装置排放的臭气中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见表1-6。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最大为0.044%,小于且远小于10%,确定本次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⑵评价范围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以污水处理装置为中心,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