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17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演示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目标(1)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自学案】(一)细胞膜的成分:1、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预习后填写以下内容:(1)动物细胞没有,因此选择动物细胞制备细胞膜更容易。
(2)方法: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3)选材: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和众多的。
所以选择这样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
2、细胞膜的成分:(1)细胞膜主要由和组成。
此外,还有少量的________。
占()(2占()占()(3)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的和___ 越多。
自学检测1、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正确的是()A、把细胞放在清水里,胀破细胞B、用针扎破细胞C、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D、用石英砂研磨细胞2、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A、C、H、O、NB、C、H、O C、C、H、O、PD、C、H、O、N、P【探究案】(一)细胞膜的成分: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4)实验流程①选材: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②制作装片:用滴管取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③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正常形态(由低倍镜高倍镜)④滴清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________),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跑,上述操作均在________上进行。
⑤观察:______观察细胞的变化⑥结果:______消失,细胞体积增大,细胞_______,_________流出,获得细胞膜。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主讲:黄冈中学优秀生物教师徐海军一、细胞的边界——细胞膜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1、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
②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③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
注意: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和内膜系统也可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但不易获得。
2、实验原理①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
②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易于细胞膜的纯化制备。
3、实验流程注意:滴清水时,注意不要用吸水纸吸出红细胞,同时要边操作边观察。
4、疑难解答①取得红细胞后为什么应先放在适量的生理盐水中?解答:a.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成块;b.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
②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解答:如在试管中进行,要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红细胞破裂后,还必须经过离心、过滤才成功。
点拨:有关细胞膜的探究实验:①用脂溶性的溶剂能溶解细胞膜细胞膜中含有脂质成分;②用蛋白酶能分解细胞膜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③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能结合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糖蛋白的作用)。
三、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处界环境隔开无论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有一个由膜结构形成的界膜,即细胞膜。
细胞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细胞膜的存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使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
但有时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也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导致生物体患病。
膜的存在使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细胞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细胞- 返回 -同步测试单选题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B)A.细胞壁 B.细胞膜C.显微镜下看到的最外层D.肉眼所见的边界2、在细胞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蛋白质 B.脂质C.糖类D.核酸3、下列不是细胞膜作用的是(D)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D.提高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4、下列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是(C )A.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B.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C.核酸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细胞质D.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完成信息交流5 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一组元素是(D )A.C H O B.C H O PC.C H P D.C H O N P致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从而实现信号传递。
高一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知识点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
以下是小编总结的关于高一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知识点,希望大家掌握。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鸟类,两栖类的不能做为实验材料)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本实验只是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来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原理,不能直接观察和获得细胞膜。
若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得在试管中离心和过滤二、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①脂质(50%):以磷脂为主,是细胞膜的骨架,含两层;②蛋白质(40%):细胞膜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③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叫糖被,和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血型决定等有直接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粘滞性下降,使得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
三、细胞膜的结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基本结构镶、嵌、贯穿——蛋白质分子外侧——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3、细胞膜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具有相对性)(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取决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三种P42)(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四、细胞壁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前提下除去细胞壁)原核生物:肽聚糖结构特点: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链接】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它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2、脂质通常有、和三类,其中是构成细胞膜及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第一课时【基础知识导学】一、细胞膜的成分:(一) 实验: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来源:]1、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细胞由于吸水而__ __,除去细胞内其他物质,就可以得到细胞膜.2、材料选择: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制备细胞膜.思考:(1) 能否选植物细胞? 为什么?(2) 为什么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3、方法步骤:制备装片:用滴管吸取少量,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状态。
(由到___ _ ______)滴清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蒸馏水,在另一侧用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注意:吸蒸馏水时应小心操作,不要把________吸跑.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结果:近水部分的红细胞发生变化.思考:1、滴清水时应在哪里操作?2、观察到的红细胞有何变化?3、还需用什么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二) 细胞膜的成分:1、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此外,还有少量糖类。
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_________,蛋白质约占________,糖类占_______。
特别提醒:(1)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_________最丰富(占总脂量的55%—75%)。
(2) ____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是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_____和越______。
思考:1、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除了磷脂,还有什么脂质?2、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有哪些?特别提醒:(1)_____ ___(也叫_ __ __)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还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2)正常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产生___ ______和___ _____等物质,以此可以作为细胞是否癌变的指标之一。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细胞膜的成分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两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二章中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功能的认识具体化、结构化,将前后知识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并为后面学习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1. 他们已经了解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位置并不清楚.2. 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细胞膜是细胞中必不可少的结构。
本节课主要讲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膜的成分,随后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讲述了癌细胞的一些特征;其次教材分析了细胞膜的功能。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下微调,先带领学生制备红细胞细胞膜,引起学生兴趣。
紧接着从学生能体验到的细胞膜的功能入手,讲细胞膜的功能,生物学有这样的关点,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结构又是由成分决定的,自然过渡到细胞膜的成份。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⒈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难点1。
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
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依据科学实验史料建构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3。
通过玉米胚的染色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建立起生命活动的物质性观点。
2。
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教学策略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问题探究教学法:以问题为兴趣,整个教学过程设置好问题,层层展开,让新知识也旧知识融为一体。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一、教学分析:首先,我从这四个方面进展教学分析。
(展现幻灯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前两章学习了细胞的定义以及组成细胞的分子,后面将要学习细胞的物质、功能以及生命历程,所以《细胞的根本构造》这章处于过渡的地位,在整个必修一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整章甚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起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作为季延中学的高一年学生他们已有了肯定的学问根底:知道了细胞的分子组成,初步了解细胞膜;初步把握了显微镜的使用;同时细胞膜的功能对于学生而言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2、力量根底:肯定的自学力量;肯定的分析材料和推理推断的力量;3、情感根底:我们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泼,上课布满热忱、积极发言、擅长表达自己;具有合作精神;教学目标分析: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详细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构造和心理水平,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知道如何选用提取细胞膜的试验材料,明的确验方法,理解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详细内容如下4点:(展现)(1)能够解释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试验材料的缘由(2)能够明确提取细胞膜采纳的试验方法;(3)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推理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4)能够简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的功能;力量目标:能找出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并进展试验,提高实践力量、猎取信息力量等。
通过以下三点进展具体的阐述。
(1)尝试从已有学问背景中找出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2)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试验,提高动手操作力量,进一步娴熟把握使用显微镜的技能,提高实践探究力量;(3)通过对资料、图片的分析和推理,进一步提高提取信息的力量和推理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试验,体验自然科学根本的讨论方法,培育科学兴趣,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体验自然科学根本的讨论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素养;(2)通过对细胞膜成分与功能的资料分析探究的学习,培育科学兴趣,探究科学精神,进一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以课标的要求为动身点,在吃透教材的根底上,考虑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对抽象的学问理解把握力量仍有待提高的现状,我确定了如下重难点。
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教材分析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掌握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本节是学习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开端,又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了根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都是平行班,没有实验班,学生根底较差。
所以在课堂上应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点评要到位,讲解要细致。
五、教学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 预习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以及细胞膜制备初步把握实验原理和方法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八人一组,探讨老师提的问题,小组推荐发言人,最后老师点评总结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细胞这个根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成分,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个根本的生命系统,我们来认识由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细胞的根本结构。
大家对于细胞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在初中学习过,在前面的实验中我们也曾经观察过一些细胞。
教师:你认为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什么学生:……〔学生发言:脱口而出的同学可能往往答复细胞膜;略有思考的同学答复细胞壁;比较严谨的同学会答复“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动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膜〞,等〕〔教师点评后总结,注意点评学生的思维习惯〕教师: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像植物、真菌、细菌等生物,细胞往往具有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