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微课:感受大禹治水的艰难(录音稿)
- 格式:pdf
- 大小:4.19 KB
- 文档页数:1
大禹治水一、复习第一段——创设情境激起情感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四课,读——生(齐答):大禹治水老师:这里的水指的是什么?生(齐答):洪水老师:洪水见过吗?学生:没有。
老师:没见过不要紧,我带来了。
请大家看一看。
(播放录像:洪水肆虐泛滥,冲毁田地、房屋的情景)老师:这洪水怎么样?请你说。
学生:很凶猛。
老师:这个词用得好!学生:洪水哗啦哗啦地直流。
老师:真吓人啊。
老师:这儿有几个词,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词语: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老师:能用上这几个词说一说洪水可能会带来的灾害吗?学生:洪水会把人们的家……洪水把人们的家弄……无家去了。
老师:别着急,你再说一次好吗?把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学生:就是洪水把人们的家冲倒了,老师:害得他们——学生:无家可归。
老师:她用上了一个词。
谁能把这三个词都用上?学生: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老师:说得多好啊。
请坐。
老师:这洪水真是把老百姓给害惨啦!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来了,老百姓只能住到山上,住进深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生活着。
有的把家搬到了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
没有食物,他们只能吃树皮,吃草根,看到这凶猛的洪水,看到老百姓过着悲惨的日子,大禹的心中会怎么想呢?学生:大禹想治理这洪水。
学生:大禹想:这可恶的洪水,真该治一治!老师:对吗?说得好!学生:这讨厌的洪水害得这些老百姓都无家可归了,我要治一治。
老师:治好它!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对吧?(课件示句: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老师:这就是大禹的决心。
谁能读出大禹的决心啊?你来读一读。
(生读句子)老师:有一点儿决心。
谁再来读?(生读句子)老师:决心大啦。
你再来读读。
(生读句子)老师:有决心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点评】教师通过录像播放和语言描述,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洪水的危害,结合第一段的复习,让学生活学活用生字词语,在师生的互动交流和朗读中想象体会大禹治水的坚定决心,激起了学生对大禹的敬佩之情。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15 大禹治水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朗读微-15大禹治水《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朗读微-15 大禹治水》在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那时候,洪水的危害可太大啦!大片大片的土地被淹没,原本肥沃的农田变得一片汪洋,庄稼颗粒无收。
老百姓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只能四处流浪,寻找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名叫大禹的人挺身而出,决心要治理洪水,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可付出了太多太多。
他到处奔走,查看水流和地形。
一路上,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
有一次,大禹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和妻子的呼唤声。
他多想进去抱抱自己的孩子,安慰一下自己的妻子啊!可是,他一想到还有那么多百姓在受苦受难,洪水还没有被治理好,就咬咬牙,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大禹治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带领着百姓们一起,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他们有的疏通河道,有的开凿沟渠,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
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遇到了很多困难。
有时候,洪水来势汹汹,刚刚挖好的河道又被冲毁了;有时候,缺少工具和人手,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
但是,大禹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总是鼓励大家:“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洪水!”经过多年的努力,大禹终于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洪水不再泛滥,老百姓们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他们重新开垦农田,种植庄稼,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大禹治水的故事,传颂了很久很久。
人们都称赞大禹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他那种坚持不懈、一心为民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
小朋友们,我们要学习大禹治水的精神。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要害怕,不要退缩,要勇敢地去面对,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让我们一起记住大禹治水的故事,把这种勇敢和坚持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心中!。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分段及主题《大禹治水》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上古时期鲧和禹治水的感人故事,下边整理分享课文原文、分段及主题。
【原文】
大禹治水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段落大意】
全文共三部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了洪水泛滥,人们的生活深受其害,反映出主人公治水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述了禹治水的经过,禹离开家乡,一去就是三十年,三次过门不入,体现了禹为了治水的辛勤付出和治水的坚定决心;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述了大禹终于制服了洪水,赶走了毒蛇猛兽,从此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课文主题】
大禹治水历经九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体现了他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也然我们明白了做事情需要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道理。
感受大禹治水的艰难(录音稿)
1.亲爱的同学,你好,欢迎来到时代天华微课堂,今天我们学习的
内容是:感受大禹治水的艰难。
2.大禹治水是我国古代被传为佳话的故事,大家都熟知大禹的三过
家门而不入,但在治水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困苦你能不能体会到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大禹治水》来亲身感受一下大禹治水的艰难。
先来看课文中的这一句“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重新搬了回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禹治水成功,人们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一个“终于”道出了大禹治水的无尽的艰难。
3.究竟怎样艰难呢?先来看看当时的环境“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
常泛滥。
”“洪水经常泛滥”说明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洪水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顽疾。
人们需要一个人带领大家来治水。
4.这个人出现了,首先带领大家治水的人是鲧。
但是鲧“只知道筑
坝挡水,经过了九年,洪水仍然没有消退”九年的时间是很漫长的,但鲧治水仍然没能成功。
这个九年也从一个侧面衬托出了大禹治水的艰难。
5.“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一去就是十三年”不但从
时间上说明了治水的不易,也说明了大禹治水的过程是连贯的,中间没有间断。
6.在“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