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设计(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138.84 KB
- 文档页数:13
锅炉房设计完稿范文锅炉房是一个重要的能源供应单位,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热水和热能。
在锅炉房设计中,需要考虑安全、节能、环保等因素,确保运行稳定、高效。
一、布局设计1.锅炉房应位于建筑物边界远离重要建筑的位置,尽量将烟道排放口远离人口密集地区,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锅炉房的布局应符合规范要求,包括锅炉、烟囱、水处理设备、燃料储存等设备的合理安排,并设置适当的通风和疏散通道。
3.锅炉房应设有合适的维修室,以便进行日常维护和紧急修理。
4.锅炉房通风排烟系统应考虑烟囱高度和烟道截面的大小,以确保烟气排放顺畅。
二、设备选择1.锅炉的选择应根据热负荷和燃料类型进行,可以选择高效节能的燃气、燃油或电锅炉,同时考虑锅炉的使用寿命和维修保养便捷性。
2.燃料储存设备应根据锅炉的燃料消耗量和储存需求进行选择,例如燃油罐、天然气罐等。
3.锅炉配套设备包括给水设备、循环水设备、水处理设备等,应根据锅炉类型和工艺需求进行选择,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4.控制系统应选择可靠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水位控制装置、燃烧控制系统等,以实现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
三、安全防护1.锅炉房应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确保火灾不蔓延到其他区域。
2.锅炉房应具备防火、防爆设备,包括自动消防系统、气体泄漏报警装置、通风设备等,以应对突发事故。
3.锅炉房应设置可靠的疏散通道和紧急照明设备,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
四、节能环保1.锅炉的热效率应达到国家节能标准,选择高效节能的锅炉设备,通过技术改造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2.锅炉房应设置废气、废水处理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锅炉房应合理规划水、电、气的供应管线,对供应管线进行绝热处理,减少能源的损耗。
以上就是锅炉房设计完稿的范文,锅炉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除了上述考虑因素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设计和施工。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的锅炉房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1. 隔声降噪:为了保证机组正常运转和维修方便,在原机房内基本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在适当的部位,设置密封隔声窗,在原机房内全部用密封金属门代替木门,使机房内的噪声传播强度相应减弱。
2. 吸声隔噪:机房密封的结果虽然防止了噪声外传,但由于原机房室内墙面平均吸声系数很低,因此加剧了声波在室内的反射混响。
为了减小混响声,在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在机房值班室四周墙壁和顶部进行吸声、隔声处理,保证值班室操作工人不受强噪声的干扰,并进行了自然通风处理,安装了换气扇,保持值班室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对流。
3. 消声隔噪:通过设置消声器对机房内的辐射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4. 通风降噪:通过隔声、吸声、消声处理,机房内外可以达到预定的降噪目标。
但是,机房内机组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较大,必须解决机房内的通风散热问题,为此可以采用窗式迷宫消声器、折板式通风消声器、蜂窝进风式消声器来有效地解决机房内的通风散热问题。
5. 操作工人自我防护:虽然机房内进行了噪声处理,但是针对每个操作工而言,接触噪声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机房值班室设计了墙壁式电控柜一个,它能显示风压、温度、轴温等工作状况,同时能就地操作某台设备的启动和停止,并实现了自动控制,操作工人接触强噪声的次数相应减少,起到了自我防护的作用。
3 锅炉鼓风机房噪声综合治理措施几年前经过调查研究,制定了综合治理方案,并逐步付诸实施后,终于取得了良好效果。
综合治理方案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消声、吸声、隔声和隔振诸方面,可分述如下。
3.1 消声3.1.1 使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该消声器的特点是消声频带宽,消声量大。
它由两段串联而成,第一段为阻性部分,在通道周围衬贴超细玻璃棉,可吸声。
这段消声器通道截面较大,短波高频噪声易以窄束通过而不接触吸声材料;所以必须在通道内增设一阻性吸声层,且两端做成尖劈状,既能减少风流阻力损失,又可提高吸声效果。
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中、高频噪声。
它的第二段为抗性部分,由两节长度不等的扩张室组成。
1锅炉房包括设置锅炉的锅炉间,设置给水、水处理、送引风、运煤除灰、化验室等辅助设备的辅助间,值班、更衣、浴室等生活用房。
容量较大的锅炉房(通常是指6~10t/h 锅炉的锅炉房),还包括变配电用房、仪表操作间、机修间和办公用房。
化验室:悬浮物、总硬度、总碱度、pH 值、溶解氧、溶解固形物、硫酸根、氯化物、工业分析、发热量、飞灰和炉渣可燃物含量、烟气含氧量或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量等项目。
对不需经常化验的项目,宜通过协作解决;仪表间:锅筒压力、锅筒水位、锅筒进口给水压力、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和温度、省煤器进出口水温水压、监测经济运行参数的仪表(燃料量、蒸汽/给水流量、排烟温度...);2机修间:锅炉房检修间配备的基本机修设备包括钳工桌、砂轮机、台钻、洗管器、手动试压泵和焊割等。
大型锅炉房检修用的机床设备(包括车床、钻床、刨床和小型移动式空压机等),是采取自行配置或地区协作,宜作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一)6t/h 及以下蒸汽锅炉6t/h 蒸汽锅炉相当于4.2MW热水锅炉一般,每台锅炉配置一个仪表盘,包括功能:锅炉仪表、自控装置、煤量表以及水泵、运煤、除渣等。
仪表间位置有三种布置方式:•仪表间设置在锅炉间内,用玻璃隔断隔开;•仪表间设置在炉前小平台上;•仪表间布置在生活间内(值班、更衣、浴室等)。
一 仪表间的设计与布置4这种布置方式最简单,但设计中应注意,仪表间的位置应不妨碍锅炉设备的检修。
5这种布置方式由于仪表间距地面有一定的高度(约1.2米左右),因此不影响炉排的抽出检修。
同时,若锅炉房采用吊煤罐运煤时,操作人员可在仪表间内集中操作吊煤罐向各台锅炉加煤,运行较方便。
但这种布置方式需增加锅炉房的面积。
6电葫芦吊煤罐:能同时承担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的简易的间歇运煤设备。
7 这种布置方式不影响锅炉的检修,土建设计较为简单。
但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观察到每台锅炉的运行情况,并且仪表间需占据一定的建筑面积。
8(二)6吨/时以上蒸汽锅炉仪表盘设置有两种方式:1.仪表盘集中设置,全部锅炉的仪表及自控装置集中设置在一个仪表盘上,亦可将运煤除灰、水处理系统的仪表集中在该仪表盘上,做成中央仪表间;2.仪表盘单元配置,即每台锅炉配置一个仪表盘,仪表间的位置有以下几种:a. 仪表间布置在锅炉间内b. 仪表间布置在炉前平台上c. 仪表间布置在炉前室内d. 仪表间布置在生活间内9特点:可集中了解锅炉房运行的全貌,可减少操作人员人数,但系统复杂,对仪表、线路的检修水平要求较高。
燃气锅炉房设计1.基本概念1.1锅炉房:锅炉以及保证锅炉正常运行的辅助设备和设施的综合体。
1.2民用锅炉房:指用于供应人们生活用热(汽)的锅炉房。
1.3独立锅炉房:四周与其他建筑,没有任何结构联系的锅炉房。
1.4非独立锅炉房:与其他建筑物比,毗邻或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锅炉房。
1.5地下锅炉房:设置在地面以下的锅炉房。
1.6半地下锅炉房:设置在地面以下的高度超过锅炉间净高1/3,且不超过锅炉间高度的锅炉房。
1.7地下室锅炉房:设置在其他建筑物内,锅炉间地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锅炉间警告1/2的锅炉房。
1.8半地下室锅炉房:设置在其他建筑物内,锅炉间地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锅炉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的锅炉房。
1.9大气式燃烧器:空气由高速喷射的燃气吸入的燃烧器。
1.10人员密集场所:指会议室、观众厅、教室、公共浴室、餐厅、医院、商场、托儿所和候车室等。
1.11重要部门:指机要档案室,通信站和贵宾室等。
1.12锅炉间:指安装锅炉本体的场所。
1.13相对密度: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
1.14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
⒉耗热量计算2.1采暖热负荷Q h=q h A c·10-3式中:Q h—采暖设计热负荷(KW);q h—采暖热指标(W/m2),可按下表选用;Ac—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W/m2)采暖热指标q h建筑物类型未采取节能措施采取节能措施住宅58~64 40~45 居住区综合60~67 45~50学校、办公60~80 50~70医院、托幼65~80 55~70 旅馆60~70 50~60商店65~80 55~70 食堂、餐厅115~140 100~130 影剧院、展览馆95~115 80~105 大礼堂、展览馆115~165 100~150注:1.表中数值适用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2.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的管网热损失。
锅炉房设计要求一、锅炉房的布置1 、位置的选择1.1 锅炉房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因素分析后确定:(略) 1.2锅炉房宜为独立的建筑物。
1.3 当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位置以及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
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
1.4住宅建筑物内,不宜设置锅炉房。
1.5采用煤粉锅炉的锅炉房,不应设置在居民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主要环境保护区内。
1.6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锅炉房,不宜设置在居民区。
2 、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的布置2.1 锅炉房建筑物室内底层标高和构筑物基础顶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坪或周围地坪0.15m及以上。
2.2 锅炉间和同层的辅助间地面标高应一致。
二、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1 、锅炉房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但对独立锅炉房,当炉前走道总长度小于12m,且总建筑面积小于2002m时,其出入口可设1个。
(2)非独立锅炉房,其人员出入口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3)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其各层的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楼层上的人员出入口,应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楼梯。
2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室外开启,锅炉房内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直通锅炉间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
3 、锅炉操作地点和通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m,并应符合起吊设备操作高度的要求。
在锅筒、省煤器及其他发热部位的上方,当不需操作和通行时,其净空高度可为0.7m。
三、土建要求1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1)锅炉间应属于丁类生产厂房,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或单台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大于2.8Mw时。
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等4t/h或单台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小于等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
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锅炉房。
锅炉间的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2)重油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器及轻柴油的油箱间和油泵间应属于丙类生产厂房,其建筑均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3)燃气调压间应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地坪。
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2)1.1目的 (2)1.2设计题目 (2)1.3设计概况 (2)1.4原始资料 (2)第2章锅炉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3)2.1热负荷计算 (3)2.2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 (3)第3章循环水泵的确定 (4)3.1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 (4)3.2循环水泵扬程的计算 (4)3.3循环水泵的选择 (4)第4章定压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5)4.1系统水容量的计算 (5)4.2膨胀容积的计算 (5)4.3系统补水量的计算 (5)4.4补水泵及定压装置的选择 (5)4.5软化水设备及软化水箱的选择 (6)第5章燃气及排烟系统 (7)5.1烟气量的计算 (7)5.3燃气及天然气泄露报警装置 (8)第6章锅炉系统水力计算及主要管道的确定 (10)第7章热工控制和测量仪表 (10)第8章锅炉房的布置 (10)第9章课程总结 (11)参考文献 (12)第1章工程概况1.1 目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本次设计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
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1.2 设计题目热水锅炉系统工艺设计1.3 设计概况该热水锅炉房所供给的热用户位于石家庄市某小区,为一独立锅炉房的设计,供热面积约为118500m2,热用户所采用的取暖设备均为散热器,锅炉房只供给热用户采暖热水。
1.4 原始资料(一)燃料资料本小区选用燃煤热水锅炉,采用山西大同煤,该煤的地位发热量为25120-27120kj每千克【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二)热负荷本工程采用设计面积为118500㎡。
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规定:当无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表1-1采暖热指标推荐值q h(W/㎡)建筑物类型住宅未采取节能措施58-64采取节能措施40-45 注:1表中数值适用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2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的管网热损失。
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一、前言锅炉房作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设施之一,其设计合理与否对生产效率、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手册旨在为锅炉房的实用设计提供相关指导和参考,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们更好地规划、布局和建设锅炉房。
二、布局与通风1.锅炉房应选址远离生产区域,避免噪音和振动对生产造成干扰。
2.锅炉房内部应设置合理通道与通风设备,保证充足的室内空气流通。
3.锅炉房内应设有独立的计量室,方便进行能源的计量和监测。
4.锅炉房需配备紧急出口和灭火器材,确保人员的安全。
三、锅炉选择1.根据工艺需求、能源成本和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锅炉类型和规格。
2.锅炉的额定蒸发量应满足生产需要,但也要考虑将来的扩容和能源利用效率。
3.锅炉的燃烧系统应考虑燃料的种类和供应方式,并采用自动控制装置,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供热系统设计1.根据生产工艺需求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供热介质(蒸汽或热水)。
2.供热系统的管道布局应合理,管道材料应选用耐高温、耐压的材料。
3.供热系统应设置合理的调节阀和安全阀,确保供热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五、水处理设备1.锅炉房应配备合适的水处理设备,保证锅炉和供热系统的水质符合要求。
2.水处理设备的选型应根据水质特点、系统规模和生产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3.锅炉房应设有合适的化学品存放和配送区域,确保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安全。
六、环境保护1.锅炉房应设计烟气处理系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烟囱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排气的顺畅和安全。
3.锅炉房内应设置合适的噪音和振动控制设备,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周围人员的干扰。
七、安全设施1.锅炉房内应设置自动火灾报警设备,并与消防系统联动,保证火灾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
2.锅炉房内的管道和设备应标明使用范围、压力等标识,便于操作和维护。
3.锅炉房内应建立完善的运行记录和事故处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和运行的连续性。
八、总结锅炉房实用设计关乎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和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锅炉房设计要求(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锅炉房设计要求一、锅炉房的布置1 、位置的选择锅炉房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因素分析后确定:(略)锅炉房宜为独立的建筑物。
当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位置以及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
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
住宅建筑物内,不宜设置锅炉房。
采用煤粉锅炉的锅炉房,不应设置在居民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主要环境保护区内。
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锅炉房,不宜设置在居民区。
2 、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的布置锅炉房建筑物室内底层标高和构筑物基础顶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坪或周围地坪及以上。
锅炉间和同层的辅助间地面标高应一致。
二、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1 、锅炉房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但对独立锅炉房,当炉前走道总长度小于12m,且总建筑面积小于2002m时,其出入口可设1个。
(2)非独立锅炉房,其人员出入口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3)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其各层的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楼层上的人员出入口,应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楼梯。
2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室外开启,锅炉房内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直通锅炉间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
3 、锅炉操作地点和通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m,并应符合起吊设备操作高度的要求。
在锅筒、省煤器及其他发热部位的上方,当不需操作和通行时,其净空高度可为。
三、土建要求1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1)锅炉间应属于丁类生产厂房,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或单台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大于时。
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等4t/h或单台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小于等于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
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锅炉房。
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2)1.1目的 (2)1.2设计题目 (2)1.3设计概况 (2)1.4原始资料 (2)第2章锅炉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3)2.1热负荷计算 (3)2.2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 (3)第3章循环水泵的确定 (4)3.1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 (4)3.2循环水泵扬程的计算 (4)3.3循环水泵的选择 (4)第4章定压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5)4.1系统水容量的计算 (5)4.2膨胀容积的计算 (5)4.3系统补水量的计算 (5)4.4补水泵及定压装置的选择 (5)4.5软化水设备及软化水箱的选择 (6)第5章燃气及排烟系统 (7)5.1烟气量的计算 (7)5.3燃气及天然气泄露报警装置 (8)第6章锅炉系统水力计算及主要管道的确定 (10)第7章热工控制和测量仪表 (10)第8章锅炉房的布置 (10)第9章课程总结 (11)参考文献 (12)第1章工程概况1.1 目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本次设计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
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1.2 设计题目热水锅炉系统工艺设计1.3 设计概况该热水锅炉房所供给的热用户位于石家庄市某小区,为一独立锅炉房的设计,供热面积约为118500m2,热用户所采用的取暖设备均为散热器,锅炉房只供给热用户采暖热水。
1.4 原始资料(一)燃料资料本小区选用燃煤热水锅炉,采用山西大同煤,该煤的地位发热量为25120-27120kj每千克【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二)热负荷本工程采用设计面积为118500㎡。
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规定:当无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表1-1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q h(W/㎡)建筑物类型住宅未采取节能措施58-64采取节能措施40-45 注:1表中数值适用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2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的管网热损失。
本设计q h值取42 (W/㎡)。
(三)水质资料(1)给水总硬度=0.08mmol/L;(2)给水含氧量≤0.1mg/L;(3)给水PH值=6(25℃);(4)锅水总碱度=50mmol/L;(5)锅水总含盐量=5400mmol/L(四)气象资料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石家庄市气象参数如下:冬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w t=-6.2℃采暖天数 =120天主导风向 =C NNE大气压力 =101720Pa;第2章锅炉型号及台数的确定2.1 热负荷计算设计面积为118500㎡,采暖热指标为42w/㎡。
采暖热负荷Q h =qh·Ac·10-3式中:Q h——采暖设计热负荷(kw)qh——采暖热指标(w/㎡)Ac——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Qh=118500×43×10-3=5095 kw2.2 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根据实际所需的热负荷、所需热水参数和供应燃料品种,选用两台燃煤热水锅炉,锅炉房热水供回温度为75/50℃。
【5】2-64QXl2.8热水锅炉的技术参数:shl型号:qsl2.8-0.7/75/50-AII额定热功率:2.8MW额定出水压力:0.7 MPa供、回水温度:75/50℃炉排有效面积;4.8m²锅炉热效率;79.6%外形尺寸;7×4×4.9M第3章循环水泵的确定3.1 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锅炉循环水量计算:G=0.86k Q/cΔt t/h (4-1)式中 Q------锅炉额定热负荷,kW;k------管网散热损失系数,取1.05;c------管网热水的平均比热容,KJ/(Kg·℃);t ----热水供回水温差,℃。
锅炉房循环水量为:G=0.86k Q/cΔt=0.86×1.05×5095/1×(75-50)=184.03 t/h3.2 循环水泵扬程的计算水泵扬程:H≥【H1.2 (4-2)1+h2+H3】×式中H1——锅炉房阻力损失mH20H——供回水官网损失 mh202H3—最不利用户内部阻力损失 mh20富裕系数区1.2、、、、、、h1 h2 h3 取 18循环水泵扬程为21.6m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3.3 循环水泵的选择循环水泵台数的选择,选择三台循环水泵其中一台备用。
循环水泵的技术参数:型号:SLW100—160A流量:93.5m3 /h扬程:28m效率:74%温度:0~80℃转速:2900r/min电机功率:11kw【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6-23第4章定压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4.1 系统水容量的计算V a =Q·VC·10-3 m3 (5-1)式中:V C————每供1kw热量水容量 (L/kw)Va=5095×(4+13.6)×10-3=89.7 m3【建筑给水排水】p131 4.2 膨胀容积的计算Ve=αΔt V a式中:α————水的单位体积膨胀系数,取0.0006Δt————水波动的范围,25℃Va————系统总的水容量,m3膨胀容积为Ve=αΔt V a=0.0006×25×89.7=1.35 m34.3 系统补水量的计算根据【锅炉房与锅炉房设备】p363热水系统的补水量一般根据系统的正常补水和事故补水确定,并宜为正常补水的4~5倍。
系统的小时泄漏量,宜为系统总的水容量的1%。
Vb=1%×V a =0.897 m3 (4-3)4.4 补水泵及定压装置的选择补水泵的扬程H≥(H1+50kpa)×1.2=18+5=27.6mh2o式中:H1——补水点压力补水泵的流量大约为补水量的4到5倍,即4.485 m3/h由【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6-5 选用两台is65-40-315补水泵,一台备用.补水泵技术参数:电机功率:4 kw流量:7.5 m3 /h扬程:32.3m效率:37%转速:n=1450r/min水箱容积的计算;当75-50°时供暖系统 V=0.034VcV——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LVc——系统内的水容量,L根据以上要求及系统的膨胀容积量,所选膨胀水箱的技术参数:4.5 软化水设备及软化水箱的选择根据自来水的水质资料,以及补水量选用单阀单路NSS1-2/10全自动软化水装置一台,其出水量为6m3/h,为不间断供水。
经软化后出水硬度≤0.03mmol/L,符合《工业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1》总硬度≤0.6mmol/L的要求。
【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5-55全自动软化水装置的技术参数:型号:NSS2-6/18出水流量:2m3/h出水硬度:≤0.03mmol/L电源:3W再生总需时间:104min选用外形外形尺寸为1500×1000×2000不锈钢软化水箱一个,实际容积为3m3。
第5章水汽系统管径的确定根据【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G=0.86kq/△tG=0.86×1.05×2×5095/1×25=368m³/h若取管内流速为1。
5m²/h,则每台循环水管管径由下式计算;【锅炉实用设计手册】Dn=18.8根号里面g/v=294.5Dn=管道内径,mmG=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m³/hV=工作状态下流速,m/s循环水进出总管管径取294×6mm 水泵至锅炉循环水管管径水泵至锅炉循环水管管道为单管制,根据锅炉循环水量;G=0.86kq/△t=0.86×1.05×5095/1×25=184m ³/h ,若取管内流速为1.5m/s ,则每台循环水管管径可有下式计算; Dn=18.8根号里面g/v =208。
2水泵至锅炉循环水管管径区 208×4mm第5章 燃气及排烟系统5.1 烟气量的计算根据【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理论烟气量:V y 0=0.248Q net,ar /1000+0.77=0.248×26120/1000+0.77= 7.24m 3/ kg理论空气量:V k 0=0.251Q net,ar /1000+0.278=0.251×26120/1000+0.278=6.83m 3/ kg实际空气量:∂⨯=0k K V VV k =6.83×1.3=8.88过量空气:V k -V k 0=8.88-6.83=2.05实际烟气量:V y = V y 0+2.05=9.29m ³/kg5.2 烟囱烟囱直径的计算(出口内径d 2)可按下式计算:d 2= [B j nV y (υ2+273)/3600×273×0.785×w 2 ]1/2可得 d 2=0.3m两台锅炉公用同一烟囱烟道及烟囱均采用不锈钢保温预制产品。
烟囱内径为00mm 通锅炉出口,烟囱直接排至室外,高度为出屋面2m 。
按锅炉房设计规程,燃气锅炉烟道应设置泄爆装置。
5.3 燃气及天然气泄露报警装置在进气总管上装有自动切断阀,设置在专门的天然气切断阀间内,自动切断阀采用自动关闭、现场人工开启型。
切断信号来自于控制室的泄漏警报装置,连接报警装置的探头安装在锅炉房内燃气易泄露处。
探头供选用4个。
一旦燃气泄漏浓度打到爆炸下线LET 的1/4时报警,持续1min 后通过自动切断阀,迅速切断供气,并同时启动连锁的排风系统(排风系统由暖通专业设计)将室内的泄漏气体排至室外,以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选用一台型号为4802C 的可燃气体检测系统。
另在切断阀前及感官末端接放散管,并在放散管上装设取样管。
燃气体检测系统的技术参数: 型号:4802C测量范围:0~100%LEL 报警点:25%LEL报警方式:独立光报警、公共声报警 响应时间:s T 309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第6章 水气系统的水力计算及主要管径的确定精品文档第7章热工控制和测量仪表锅炉由它带来的控制柜进行控制,能显示锅炉运行是谁的压力、温度及燃气压力等多数,具有全部自动运行功能,。
如具有火焰自动调节、炉膛自动吹扫和火焰、风压自动检测功能以及出水压力高低自动检测功能;循环水温超过设定值后的自动待机和温度降低后的自动启动等功能。
具有多项安全连锁功能,如水泵、风机过载;点火失败、异常熄火、风机无风、燃气压力过低过高、排烟温度过高、循环水断水等故障连锁保护功能;循环水温度超过(低于)设定值后的自动待机(自动启动)等功能,以确保锅炉的安全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