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磁悬浮列车
- 格式:docx
- 大小:16.09 KB
- 文档页数:3
磁悬浮列车王帆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的推力与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大大减小了铁轨的摩擦力。
此其阻力只有空气的阻力。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以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比轮轨高速列车的300多公里还要快。
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一位德国工程师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
19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对铁路等各种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
1、磁悬浮列车的原理1.1 悬浮原理磁浮总共有3个基本原理。
第一个原理是当靠近金属的磁场改变,金属上的电子会移动,并且产生电流。
这就是应用了麦克斯韦的感生电动势,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流。
第二个原理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当电流在电线或一块金属中流动时,会产生磁场。
通电的线圈就成了一块磁铁。
磁浮的第三个原理我们就再熟悉不过了,磁铁间会彼此作用,同极性相斥,异极性相吸。
现在看看磁浮是如何作用的:磁铁从一块金属的上方经过,金属上的电子因磁场改变而开始移动,也就是电磁感应定律,(原理一)。
电子形成回路,所以接着也产生了本身的磁场(原理二)也即是电流的磁效应。
图4-1 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这个过程,移动中的磁铁使金属中出现一块假想的磁铁。
这块假想磁铁具有方向性,因是同极性相对,因此会对原有的磁铁产生斥力。
这个可以用楞次来解释,导体总是阻碍磁铁相对于导体的运动,因此会排斥上面的磁铁,结果会对移动中的磁铁产生一股往上推动的力量。
也就是说,如果原有的磁铁是北极在下,假想磁铁则是北极在上;反之亦然。
因为磁铁的同极相斥(原理三),让磁铁在一块金属上方移动,即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足够快,所以产生的动生电动势足够大。
所以感应电流会足够大,产生的磁场对磁铁产生的斥力会大得足以克服向下的重力,举起移动中的磁铁。
所以当磁铁移动时,会使得自己浮在金属上方,并靠着本身电子移动产生的力量保持浮力。
磁悬浮列车运行工作原理磁悬浮列车(Maglev train)是一种通过磁力浮起和推动来进行运行的现代化交通工具。
与传统的轮轨列车相比,磁悬浮列车采用全新的运行原理,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摩擦和更大的耐久性。
本文将解析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工作原理,并阐述其优势。
一、磁悬浮技术磁悬浮技术是磁悬浮列车能够浮起和推动的基础。
其核心是超导磁体和线圈的相互作用。
在磁悬浮轨道上,铺设有一系列的线圈,被称为导向磁体。
磁悬浮车厢内则搭载了超导磁体,被称为浮动磁体。
当超导磁体和导向磁体之间产生电磁吸引力时,列车便能够在轨道上浮起。
二、浮起和推动磁悬浮列车的浮起和推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浮起、加速和维持运行。
在开始运行时,超导磁体内通电,产生的电流会在导向磁体中诱导出电磁场。
由于电磁场相互作用,导向磁体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将车厢浮离地面,实现浮起。
随着浮起的完成,列车进入加速阶段。
该阶段是通过改变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来实现的。
当电流改变时,超导磁体产生的磁场也随之改变,从而改变了列车周围的磁场分布。
根据洛伦兹力的作用原理,这种磁场变化会推动列车向前加速。
在列车达到期望的速度后,进入维持运行阶段。
维持运行的关键是保持超导磁体的电流,以及确保磁场的稳定性。
通过恒定的电流和精确控制的磁场,列车可以保持在悬浮状态,并保持稳定的运动。
三、磁悬浮列车的优势磁悬浮列车相对于传统轮轨列车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由于磁悬浮列车实现了真正的浮起,没有与轨道的接触,因此摩擦损耗非常小。
这使得列车能够以更高的速度运行,最高时速可以达到600公里以上。
其次,磁悬浮列车的运行非常平稳,几乎没有颠簸和噪音。
这对于乘客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
此外,磁悬浮列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由于不接触轨道,不存在脱轨的危险。
同时,磁悬浮列车还能够通过控制磁场的力度来调整运行速度,增加了运行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最后,磁悬浮列车的环保性也值得一提。
由于没有燃烧物质的排放,磁悬浮列车减少了环境污染。
工作原理: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比轮轨高速列的300多公里还要快。
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
1970年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都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
磁悬浮列车利用电磁体“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
列车类型:2009年6月15日,国内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型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下线后完成列车调试,开始进行线路运行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产业化的制造能力。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轨道交通装备,性能卓越,适用于大中城市市内、近距离城市间、旅游景区的交通连接,市场前景广阔。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利用电磁力克服地球引力,使列车在轨道上悬浮,并利用直线电机推动前进。
与普通轮轨列车相比,具有噪声低,振动小,线路敷设条件宽松、建造成本低,易于实施,易于维护等优点,而且由于其牵引力不受轮轨间的粘着系数影响,使其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是舒适、安全、快捷、环保的绿色轨道交通工具,在各种交通方式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最高时速:常导磁悬浮可达400-500公里/小时,超导磁悬浮可达500-600公里/小时。
示范线路: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8分钟。
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
53.磁悬浮列车能够腾空而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磁悬浮列车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来实现悬浮B.磁悬浮列车的高度与列车的运行速度有关,停车时不是悬浮状态C.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快D.磁悬浮列车阻力小,噪音低53.【答案】B。
解析: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和导向与列车的运行速度无关,所以在列车静止时依旧可以进入悬浮状态。
B项错误。
其余三项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54.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具有极强的抗火、耐压、耐冲击,耐浸泡,抗磁干扰等能力,即便飞机已完全损坏,黑匣子里的记录数据也能完好保存。
下列选项中,属于黑匣子的是:A.机舱视频监控器B.飞行数据记录仪C.机舱话音扩音器D.机舱红外传感器54.【答案】B。
解析:黑匣子是安装在飞机、轮船、列车、汽车上用于记录交通工具运行状况且抗损毁性能高的一类设备,它能记录多项行车或飞行的实时数据信息,事故发生时不容易损毁,常用于事故原因和事故经过的调查及分析。
故本题答案为B。
55.21世纪的农业必须大力发展“三色农业”,其中以水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特征的:A.绿色农业B.白色农业C.蓝色农业D.橙色农业55.【答案】C。
解析:21世纪的农业必须大力发展“三色农业”,其中以水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特征的是蓝色农业。
故本题答案为C。
56.关于在雪地活动时,预防雪崩灾害应注意的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雪过后切勿上山B.春天开始融雪时,易发生雪崩C.不要在陡坡上活动D.与雪崩直面抗争时,一定要大口呼吸56.【答案】D。
解析:大雪刚过,或连续下几场雪后切勿上山。
此时,新下的雪或上层的积雪很不牢固,稍有扰动都足以触发雪崩,A项正确。
天气时冷时暖,天气转晴,或春天开始融雪时,积雪变得很不稳固,很容易发生雪崩,B项正确。
不要在陡坡上活动,因为雪崩通常是向下移动,在坡度1:5的斜坡上,即可发生雪崩,C项正确。
发生雪崩时,应尽快逃离雪崩路线,如果与雪崩直面抗争,一定要保持闭口屏息,以免冰雪涌人咽喉和肺部导致窒息,D项错误。
问题: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符合上述定义:A、长期玩手机会导致精神疲劳,长期精神疲劳就会得上抑郁症。
B、水滴石穿,一滴水不会滴穿石头,水滴多了石头会被滴穿。
答案: A.符合定义; B.不符合定义;问题:下列句子中符合上述定义的是______A、一个失恋的青年人因被女友抛弃,心生怨恨,经常在网上无端谩骂与女友相似的人。
B、某倒插门的女婿因收入较低长期承受着来自岳父母带来的精神压力,在春节期间与其大吵一架。
答案:A问题: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句子合理运用了幽默拒绝法的是A、某公司谈判代表故作轻松地说:“如果贵方坚持这个进价,请为我们准备过冬的衣服和食物,总不忍心让员工饿着肚子瑟瑟发抖地为你们干活吧。
”B、小周通过相亲认识了小美,相处一段时间后,小周在人民广场摆了999支玫瑰求婚,小美很感动,哭着说:你是个好人,但是我们不合适。
”答案:A问题: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自我服务偏见的是:A、小明在期末考试中数学不及格,他觉得是因为这次的题目比较偏。
B、世界杯比赛中某国家队惨败而归,球迷们认为这是由于客场而失利。
答案:B问题:下列句子不属于“非动机性偏差”这个定义的是?A、小花去网吧玩没有按照父母规定时间回家,对此小花解释晚回家是因为网吧太好玩,而且父母不理解他们,制定规矩太严格。
B、某单位申请成功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领导在进行总结性发言的时候说能取得这项成绩是全局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答案:B答案:1b、2c、3a答案:AB让农村老人的晚年更安稳作者:王石川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7月05日“闲坐门前摇椅憩,笑看儿孙院中嬉。
”儿孙绕膝、乐享天年,曾是乡土中国一代代人梦想中的晚年图景。
然而,有调查表明,当前部分农村老人却为了子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随着他们日渐年老,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愈发边缘,生活则维持在“有饭吃,没钱花”的状态。
“管了自己管儿子”“养了儿子养孙子”,确实是一些农村老人的生活状态。
一定程度上讲,这不失为一种天伦之乐。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的知识点
1. 指南针:
- 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地球磁场的存在。
- 指南针针的一端指向地球的北磁极。
- 指南针的发明对航海和探索新大陆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电磁学:
- 电磁学是研究电磁现象的一门科学。
- 电磁学的基础是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方程组。
- 电磁学的应用包括电机、发电机、无线电通信等。
3. 电磁铁:
- 电磁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一种装置。
- 通电时,电磁铁会产生磁场,从而吸引铁磁性物体。
- 电磁铁广泛应用于起重机、电磁制动器等领域。
4. 电磁悬浮:
- 电磁悬浮是利用电磁力实现物体悬浮的技术。
- 通过精确控制电磁力,可以使物体保持悬浮状态。
- 电磁悬浮技术应用于磁浮列车等领域。
5. 磁浮列车:
- 磁浮列车是利用电磁悬浮原理运行的一种新型交通工具。
- 列车无需接触轨道,可以实现高速、低噪音、低能耗运行。
- 磁浮列车代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技术。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体现了人类对磁场和电磁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将这些认识应用于实际技术的过程。
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反映了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磁悬浮列车一词大家都不陌生吧,相信很多人也体验过它的速度,它的到来确实给我们的生活提高了一大步,但是有多少人能清楚的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呢?磁悬浮列车也是招警公共基础知识中必须要掌握的考点,下面中公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网针对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及发展历史进行详细解析,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掌握。
一、磁悬浮列车的概念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其阻力只有空气的阻力。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时速可以达每小时550公里以上,比较轮轨高速列车的最高时速400多公里快速。
二、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利用磁铁吸引力使车辆浮起来的磁悬浮列车,用的是“T”形导轨,车辆的两侧下部向导轨的两边环抱。
在车辆的下部的内翻部分面上装有磁力强大的电磁铁,导轨底部设有钢板。
钢板在上,电磁铁在下。
所谓电磁铁,就是一个金属线圈,当电流流经线圈时,能产生磁力吸引钢板,因而车辆被向上抬举。
当吸引力与车辆重力平衡,车辆就可悬浮在导轨上方的一定高度上。
改变电流,也就改变磁感应强度,使悬浮的高度得到调整。
另一种磁悬浮列车,采用相斥磁力使车辆浮起。
它的轨道是“U”形的。
当列车向前运动时,车辆下面的电磁铁就使埋在轨道内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使轨道内线圈也变成了电磁铁,而且它与车辆下的磁铁产生相斥的磁力,把车辆向上推离轨道。
利用相斥磁力悬浮的列车,一开动很快就可以加速到时速50公里,跑了50—60米的距离之后,便在轨道上悬浮起来。
列车沿着地面越“飞”越快,目前最高可以达每小时550公里(理论上可以到更高速)。
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将使地面交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它速度快,运行安全、平稳舒适、低噪声,可以实现全自动化运行。
三、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历史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
19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offcn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
2019-2020年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其他常识》精选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八十九篇)[吉林]一、第1题:下列关于磁悬浮列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磁铁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两种形式,磁悬浮列车也有相应相应的形式B.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会受到轨道的摩擦力和空气的阻力影响C.磁悬浮列车具有速度快、噪音低的特点D.我国已经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答案】:B【来源】:2014年山东【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
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由于磁铁有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两种形式,故磁悬浮列车也有两种相应的形式:一种是利用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而设计的电磁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利用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斥力,使车体悬浮运行的铁路;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排斥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总的来说,磁悬浮列车具有高速、低噪音、环保、经济和舒适等特点。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6月15日,国内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型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下线后完成列车调试,开始进行线路运行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产业化的制造能力。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二、第2题: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中,针对每一次重大事变或重要方针路线曾提出过许多动员口号,下列动员口号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人才强国____②尊重人才____③四有新人____④以人为本A.②①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③②④①【答案】:B【来源】:2014年青海【解析】①项“人才强国”,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2年制定下发了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②项“尊重人才”,出自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发表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谈话;③项“四有新人”,是由198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给《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的题词中演变而来,1983年1月,总政治部又根据党的十二大文件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提法,将“四有”的内容调整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④项“以人为本”,是在2003年10月中共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城轨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城市轨道交通按照不同的技术和构造形式可以分为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磁悬浮列车。
1. 地铁:地铁是一种利用电力驱动的铁路交通系统,通常是在城市地下或半地下建造,因此也称为地下铁路。
地铁的运行速度较快,对于大城市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
2. 轻轨:轻轨是一种介于地铁和有轨电车之间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它通常由一列列的轨道车辆连接而成,能够在城市中进行高速运行。
3. 有轨电车:有轨电车是一种以电动车为动力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它与地铁和轻轨不同,有轨电车通常在城市地面或架空线路运行,车辆也比较小型,适合于短距离、区域性的运输需求。
4. 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新兴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它不依靠传统的轨道,而是通过磁力浮车实现悬浮运行。
磁悬浮列车的运行速度快,对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主要包括轨道、牵引系统、信号系统、供电系统和车辆等部分。
1. 轨道: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它一般包括轨道线路、道岔、站场、枢纽等部分。
轨道线路的建设需要考虑交通需求、地形地貌和城市规划等因素,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
2. 牵引系统:牵引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动力来源,主要分为集中式电力牵引和分散式电力牵引两种。
集中式电力牵引是通过接触网系统将电能传输到车辆,在车辆上发生动力系统中,实现牵引;而分散式电力牵引是通过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储存电能,驱动车辆。
3. 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控制系统,它通过给车辆发送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方向、速度和停车等操作。
信号系统能够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4.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电力来源,它通常通过接触网、第三轨等形式向车辆提供电能。
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来说非常重要。
5. 车辆: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通常由车体、底架、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件构成,它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体工具,直接参与运输过程。
行测考试科技常识练习题及答案行测考试科技常识练习题:1.家里的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 )。
A.灰尘B.钨蒸气凝华C.钨丝烧断D.灯泡变旧2.下列关于能源分类表述错误的是( )。
A.水能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B.电能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C.太阳能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D.石油是一次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不是清洁能源3.下列关于磁悬浮列车说法不正确的是:A.磁铁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两种形式,磁悬浮列车也有相应的形式B.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会受到轨道的摩擦力和空气的阻力影响C.磁悬浮列车具有速度快、噪音低的特点D.我国已经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4.(多选题)红外热成像运用光电技术检测物体热辐射的红外线特定波段信号,将该信号转换成可供人类视觉分辨的图像和图形,并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温度值。
红外热成像技术使人类超越了视觉障碍,由此人们可以看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状况。
根据以上关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红外线属于可见光B.红外热成像仪是靠温差成像的C.红外热成像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图像对比度高,分辨细节能力极高D.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检查人体温度分布的异常情况、为某些疾病提供诊断的依据5.对南极臭氧层空洞的研究要涉及( )。
A.信息技术B.能源技术1C.海洋技术D.生物技术行测考试科技常识练习题答案:1.答案: B解析:现在的白炽灯大多选用钨丝作为灯丝材料,而钨丝受热易产生升华现象,一部分钨原子变为钨蒸气,离开钨丝,遇见较冷的灯泡玻璃时会产生凝华现象,故用久的钨丝灯会变黑。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B解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包括化石燃料、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电能主要来自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包括水能、热能、风能等,是二次能源。
B项表述有误,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B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上海磁悬浮乘务员考试内容(一)
上海磁悬浮乘务员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概述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科目: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专业能力
•考试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应用题等理论知识
1. 磁悬浮技术
•磁悬浮列车的定义、原理与发展
•磁悬浮列车与传统轨道交通的比较
•磁悬浮列车的优势、局限和应用领域
2. 磁悬浮乘务员职责
•磁悬浮乘务员的角色与职责
•乘务员服务流程与技巧
•安全意识与紧急情况处理
3. 旅客服务知识
•磁悬浮车厢设施介绍
•票务和乘车规定
•旅客服务常见问题解答
技能操作
1. 乘务操作
•车站引导旅客上下车流程
•安全检查流程与常规操作
•车厢设施的操作与维护
2. 应急处理
•紧急情况的判断与处置
•疏散旅客的步骤与方法
•紧急救援设施和装备的使用
专业能力
1. 知识运用
•解答与应用磁悬浮技术相关的问题•分析、处理各类常见旅客问题•紧急情况下的决策与行动能力
2. 沟通与协作
•与乘客及其他乘务员的有效沟通能力
•团队协作与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冲突解决与服务质量提升能力
考试注意事项
•严禁抄袭,如果有作弊行为将取消考试资格
•遵守考试纪律,听从监考人员的指示
•注意考试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时间答题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准确理解题意
•理性思考,答案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以上即为上海磁悬浮乘务员考试内容的相关介绍。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技能操作,并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
通过认真备考、积极学习,考生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祝愿所有考生取得成功!。
1.磁悬浮列车是⼀种现代⾼科技轨道交通⼯具,它悬浮的基本原理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条醒⽬的黄⾊安全线,候车时要求乘客站在黄⾊安全线以外,是为什么?车进站时,列车周围的空⽓流速⼤、压强⼩,乘客靠近时易发⽣事故,所以必须站在安全线外.
分析(1)磁极间相互作⽤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是流速越⼤的位置,压强越⼩.
解答解:“磁悬浮列车有两种相应的⼯作形式:⼀是利⽤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设计的电磁运⾏的磁悬浮列车,它利⽤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所产⽣的相互斥⼒,使车体在悬浮的铁路上运动.⼆是利⽤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原理⽽设计的电动⼒运⾏系统的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利⽤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原理实现悬浮;
列车进站时,列车周围的空⽓流速⼤,压强⼩,乘客靠近时易发⽣事故,所以必须站在安全线外.
故答案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列车进站时,列车周围的空⽓流速⼤、压强⼩,乘客靠近时易发⽣事故,所以必须站在安全线外.
点评此题考查磁极间相互作⽤规律、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注意逐项分析解答,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解题关键.。
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强化练习《科技生活》(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高频试题:1、单项选择题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极间的_____运作的高科技交通工具。
A: 电磁体B: 引导磁体C: 吸引力和排斥力D: 电流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解析】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其阻力只有空气的阻力,所以磁悬浮的最高时速很快。
此题选C。
2、单项选择题清洁的空气中含有多少氧?_____A: 21%B: 27%C: 31%D: 37%参考答案: A此题说明:A【解析】清洁的空气中含有78%的氮,21%的氧,0.93%的氢,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微量的稀有气体。
故此题选A。
3、单项选择题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影响是_____A: 遗传病连代传递B: 产生交叉遗传C: 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 出现返祖现象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答案】C。
解析:据世界卫生组织估量,人群中每个人约携带5-6种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在随机婚配〔非近亲婚配〕时,由于夫妇两人无血缘关系,相同的基因很少,他们所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不同,因而不易形成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体〔患者〕。
而在近亲结婚时,夫妇两人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简单在子代相遇,而使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上升。
4、单项选择题在人类社会的开展史上,经受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记为_____A: 蒸汽机的创造、纺织机的创造、电子计算机的创造B: 蒸汽机的创造、电力的创造、电子计算机的创造C: 蒸汽机的创造、电力的创造、电子计算机的创造与原子能的创造和用法D: 蒸汽机的创造、纺织机的创造、原子能的创造和用法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答案】C。
5、单项选择题坦克是哪个国家创造的?_____。
A: 德国B: 苏联C: 英国D: 美国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C【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备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
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是由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分为超导型和常导型两大类。
简单地说,从内部技术而言,两者在系统上存在着是利用磁斥力、还是利用磁吸力的区别。
从外部表象而言,两者存在着速度上的区别:超导型磁悬浮列车最高时速可达500公里以上(高速轮轨列车的最高时速一般为300—350公里),在1000至1500公里的距离内堪与航空竞争;而常导型磁悬浮列车时速为400~500公里,它的中低速则比较适合于城市间的长距离快速运输。
磁悬浮列车原理
磁悬浮列车利用电磁体“同性相斥”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
磁悬浮列车由于磁铁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两种形式,故磁悬浮列车也有两种相应的形式:一种是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原理而设计的电磁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利用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斥力,使车体悬浮运行的铁路。
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排斥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
磁悬浮列车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
相关介绍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只有空气的阻力。
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
1970年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
2009年6月15日,国内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的实用型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下线后完成列车调试,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产业化的制造能力。
系统组成:
磁悬浮列车主要由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导向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1、悬浮系统
悬浮系统的设计,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德国所采用的常导型和日本所采用的超导型。
从悬浮技术上讲就是电磁悬浮系统(EMS)和电力悬浮系统(EDS)。
(1)EMS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是结合磁悬浮列车在机车上的电磁铁和导轨上的铁磁轨道相互排斥产生悬浮。
常导磁悬浮列车工作时,首先调整车辆下部的悬浮和导向电磁铁的电磁排斥力,与地面轨道两侧的绕组发生磁铁反作用把列车浮起。
在车辆下部的导向电磁铁与轨道磁铁的反作用下,使车轮与轨道保持一定的侧向距离,实现轮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无接触支撑和无接触导向。
车辆与行车轨道之间的悬浮间隙为10毫米,是通过一套高精度电子调整系统得以保证的。
此外由于悬浮和导向实际上与列车运行速度无关,所以即使在停车状态下列车仍然可以进入悬浮状态。
(2)EDS把磁铁使用在运动的机车上以在导轨上产生电流。
由于机车和导轨的缝隙减少时电磁斥力会增大,从而产生的电磁斥力提供了稳定的机车的支撑和导向。
然而机车必须安装类似车轮一样的装置对机车在“起飞”和“着陆”时进行有效支撑,这是因为EDS在机车速度低于大约25英里/小时无法保证悬浮。
EDS系统在低温超导技术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2、推进系统
磁悬浮列车的驱动运用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
车辆下部支撑电磁铁线圈的作用就像是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励磁线圈,地面轨道内侧的三相移动磁场驱动绕组起到电枢的作用,它就像同步直线电动机的长定子绕组。
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当作为定子的电枢线圈有电时,由于电磁感应而推动电机的转子转动。
同样,当沿线布置的变电所向轨道内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三相调频调幅电力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承载系统连同列车一起就像电机的“转子”一样被推动做直线运动。
从而在悬浮状态下,列车可以完全实现非接触的牵引和制动。
3、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是一种测向力来保证悬浮的机车能够沿着导轨的方向运动。
必要的推力与悬浮力相类似,也可以分为引力和斥力。
在机车底板上的同一块电磁铁可以同时为导向系统和悬浮系统提供动力,也可以采用独立的导向系统电磁铁。
刷题巩固
1、下列关于磁悬浮列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磁铁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两种形式,磁悬浮列车也有相应的形式
B.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会受到轨道的摩擦力和空气的阻力影响
C.磁悬浮列车具有速度快、噪音低的特点
D.我国已经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
【解析】B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B项错误。
由于磁铁有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两种形式,因此磁悬浮列车也有两种相应的形式:一种是利用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而设计的电磁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A项正确。
总的来说,磁悬浮列车具有高速、低噪音、环保、经济和舒适等特点,C项正确。
2009年6月15日,国内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型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下线后完成列车调试,开始进行线路运行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产业化的制造能力,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