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系统操作流程图
- 格式:pdf
- 大小:152.45 KB
- 文档页数:4
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图一、背景描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和机构面临着海量的文件资料的管理和存储问题。
为了实现文件的分类、整理、检索和保管工作,许多机构都会建立自己的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档案管理工作流程:1. 收集档案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的第一步是收集档案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文件、图片、录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需要审核和确认文件的来源和真实性。
同时,对于机密文件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2. 鉴定档案文件为了确定文件的实用性和保管期限,需要进行档案文件的鉴定工作。
这个工作需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文件的相关信息,比如文件的分类、形式、内容、产生时间等。
3. 分类和编号分类和编号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
经过鉴定后的档案文件需要按照其种类和产生机关分别归档,并被赋予一个唯一的编号。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制定编号规则和操作流程,确保档案的唯一性和易于识别。
4. 归档和存储档案文件归档后需要存储到文件库或配套的存储设施中。
文件库必须保证安全且易于管理,通常要建立专门的存储房间,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对档案文件进行物理保护。
5. 关键信息录入档案文件分类、编号信息等必须被录入电脑系统中,便于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检索和查询。
这些信息还需要备份到多个存储设备中,以防档案文件丢失或损坏。
6. 检索和借阅档案归档完成后,需要对档案文件进行检索和借阅。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档案编号、分类或其他关键字查询档案,档案借阅需要符合特定的操作流程,确保档案安全。
7. 保管和销毁档案文件的保管期限和归档形式根据规定和实际情况可能不同。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跟进档案的保管情况,及时对即将到期的文件进行处理,包括转移、销毁或退档等工作。
三、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图:收集档案资料-->鉴定档案文件-->分类和编号-->归档和存储-->关键信息录入-->检索和借阅-->保管和销毁四、结论: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确保档案资料的合理分类和有序管理,提高档案文件的利用率和查询效率,保障档案安全和完整性。
*******************实践教学*******************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3年春季学期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目录摘要 (1)前言 (2)正文 (3)1.需求分析 (3)1.1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3)1.2数据字典 (4)1.3系统功能模块图 (6)2.概念结构设计 (7)3.逻辑结构设计 (10)4.系统实现 (11)5.系统测试 (18)5.1 测试概述 (18)5.2测试方案及概述 (18)5.3测试用例及步骤 (19)6.软件使用说明书 (27)总结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7)摘要教师档案管理系统围绕着档案资料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在功能上涵盖信息采集、数字化加工、档案资源管理与服务以及信息产品的制作,具有信息档案资料分布式处理的功能,实现网络内及远程机关档案信息共享,异地档案资料的调阅与采集;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档案资料加工系统,短时间内可达到纸质档案资料数字化的目标;对文字、数字、图片多媒体等各种类型的非结构化信息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检索功能;档案信息著录、标引、处理自动化以及网络内档案信息资源拥有安全、可靠使用环境;方便、高效的档案信息获取利用功能。
进入本系统后,用户可进行相应的功能操作。
管理员可对教师档案信息的修改和查询,图片信息管理、相关文章管理、统计操作等现代化的档案管理。
通过此系统,可以全面对文档、图片、相关文件信息进行录入、查询、修改等。
关键词:数据库;数据字典;档案管理;C/S模式前言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数量的急剧增加,有关教师的各种信息资料也成倍增长。
办学者们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这庞大的信息量。
只有利用计算机,利用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提高教师管理的工作效率。
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本教师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教师信息、课程信息、论文信息、项目信息等内容的管理;遵从以往旧式的工作方式,该工作的工作量大,管理繁琐,既耗人力,又耗物力;如今面对大量的教师数据、报表,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很难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江苏省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系统操作手册一、操作流程图:二、文字说明:1、网站登录1、输入(建议用IE浏览器,其他浏览器可能有兼容性问题)或搜索“江苏省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系统”,登陆“江苏省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系统”网站。
2、注册进入“系统登陆”后选择“注册”,进入注册页面,由于本系统是经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评审的江苏省建立电子档案的系统,其电子档案的建立过程是受各地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工程竣工后电子档案需要报各地城建档案馆审查,审查合格后将永久保存电子档案,因此参建单位和参建人员的资质、资格都要反映在本系统中,参建人员注册后方能操作本系统,未注册的人员不能操作本系统。
1)邮箱:由于注册本系统的人员众多,重名的人员不断出现,因此本系统使用邮箱作为参建人员的登录名,用邮箱作为登录名可保证唯一性,系统的相关信息可通过邮箱向用户传递,故注册时应使用常用或熟记的邮箱。
2)姓名:姓名应填写真实姓名,工程质量监督站在监督过程中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第5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行为进行监督时均检查参建人员的资格,故应填写真实姓名。
3)身份证:身份证号码应正确,应和身份证一致。
4)单位名称:不可以简称,应和公章上名称一致,公章上的名称应和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一致,具备法人资格,不可以填写项目部的名称也不可以填写工程名称。
5)用户类型:由于本系统有权限分配,因此应根据本人的身份选择。
6)上岗证号:一个人可能有多个岗位证,但在一个工程中只能有一个岗位,填写在本工程上从事的岗位证证号。
7)身份证件扫描:由于国家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根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范》DGJ32/TJ143-2012第3.0.14条规定:工程质量验收有资格要求的人员应由监理(建设)单位将其身份证、岗位证或任命文件、签名扫描到“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系统”,因此,凡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中签字的人员如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现称为质量员)应将身份证扫描到系统中。
档案管理流程图一、档案管理的意义及目标档案管理是管理组织机构中各种档案、文件的工作,它是保证组织机构正常运作、保护组织机构权益的重要环节。
档案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机构的知识产权、历史定位、工作依据、资讯与合规行为,并且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档案管理流程图档案管理由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以下是档案管理流程图:1. 接收:接收各部门的文件和资料,进行初步处理。
2. 分类:将接收到的文件和资料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档案目录和编号。
根据保密等级对档案进行分类。
3. 登记:将分好类的档案进行登记,对档案的来源、文号、日期、部门、制作者等进行记录,同时对档案进行加盖密级及档案编号。
4. 归档:将登记完毕的档案按照档案目录归档。
根据档案的保密等级分别存放。
5. 保护:对档案进行保护,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6. 检索:根据需要对档案进行检索,提供所需的档案资料。
7. 借阅:根据借阅申请单对应的档案馆藏情况,决定是否借出档案,对档案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
8. 外借:根据外借申请单外借档案。
9. 熟悉档案使用规定:进入档案库房熟悉档案使用规定、制度、安全总则,定期开展档案利用、查询培训与指导工作。
三、档案管理的实施1. 建立档案管理部门。
负责档案管理流程的“选、采、核、记、查、控、用、存”各个环节。
2. 建立档案编号和目录系统。
对组织机构中的各种档案建立编号和目录管理系统。
3. 建立档案保管制度。
制定档案的保管制度,包括对档案室、管理人员、用户的管理规定。
4. 建立档案借阅制度。
制定档案的借阅制度,包括借阅的申请、借阅期限、归还等管理规定。
5. 建立档案检索制度。
建立档案检索制度,方便用户及时查询和使用档案。
6. 建立档案保密制度。
制定档案的保密制度,包括对档案的密级、标记、存放、借阅等管理规定。
7. 建立档案审核制度。
制定档案的审核制度,包括对档案的编制、流转、归档等管理规定。
8. 建立档案销毁制度。
制定档案的销毁制度,包括档案的销毁审批、销毁方式、销毁记录等管理规定。
开始
整理、装订档案
系统登记档案相关信息
系统自动分配档案柜位置码及条形码
档案盒及档案内页粘上条形码,按系统产生的档案柜位置码放好档案
结束
开始
借阅人系统查询确认,发起申请借阅登记有权人查阅待借阅审批
档案管理员打印借阅清单及取出档案对取出的档案逐一扫描确认
专柜放好及通知借阅人取档案与借阅人核对档案及签收相关登记本
结束
档案归还:
开始
借阅人交回所借阅的档案
档案管理员与借阅人核对档案
档案管理员扫描交回档案条形码并核对回显信
息无误后与借阅人签收相关登记本
结束
档案移交(销毁):
错误
正确开始
档案管员系统登记需移交(销毁)的档案
有权人核对审批
档案管员打印待移交(销毁)清单及取出
档案
逐一扫描确认取出的
档案
放入专柜保管待移交(销毁)
与接收部门按清单及实物核对需移交(销
毁)的档案并签收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