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格式:ppt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36
《运动的描述》速度快慢,描述运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动无处不在。
无论是行走在路上的行人,还是飞驰而过的汽车,亦或是在空中飞翔的鸟儿,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进行着运动。
那么,如何准确地描述这些运动呢?这就涉及到对运动的速度快慢的理解和描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速度。
速度,简单来说,就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比如说,一个人在一小时内走了5 公里,那么他的平均速度就是 5 公里每小时。
速度是一个矢量,这意味着它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如果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就是运动的方向;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那么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就是沿着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我们常常会通过比较速度的大小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公里的速度行驶,而一辆自行车的速度可能只有每小时 15 公里,很明显汽车的速度要比自行车快得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速度的快慢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参考系。
举个例子,当我们坐在一辆行驶的火车上,如果以火车为参考系,我们相对火车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我们和火车一起都在高速运动。
所以,在描述运动速度快慢时,明确参考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运动情况,速度也会不断变化。
比如,汽车在启动时速度较慢,然后逐渐加快;在刹车时,速度又会逐渐减慢。
这种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我们称之为变速运动。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变速运动,我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它的加速度就大;反之,如果速度变化较小,加速度就小。
想象一下,一辆跑车从静止状态迅速加速到每小时 100 公里,它的加速度很大;而一辆缓慢启动的公交车,加速度相对较小。
加速度的方向也很重要,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会增加;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会减小。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对运动速度的精确测量和描述是至关重要的。
第1.3课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直线坐标系:直线坐标轴上每一点的数值表示该点的 ,两个坐标的差值表示坐标的 ,不同含义的坐标轴上坐标的变化量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
2.位移:物体沿直线运动,以这条直线为x 坐标轴,则位移用 表示,即Δl =Δx =。
Δ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 ,Δ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如图甲。
3.时间:在时间轴上坐标变化量表示,即Δt = ,如图乙。
二、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 。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3.定义式:tx v ∆∆= 4.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m/s 或m·s -1。
常用单位: (km/h 或km·h -1)、厘米每秒(cm/s 或cm·s -1)等。
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
(1)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大小。
(2)方向:就是物体 的方向。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度:描述物体在运动的快慢,可以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速率: 的大小。
答案:坐标 变化量 坐标的变化量 x2-x1 大小 方向 时间 t2-t1 快慢 比值 米每秒 千米每小时 矢量 位移 运动 一段时间内 粗略 某一时刻 精确 瞬时速度考点一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公式的辨析一、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与联系跟位移和路程关系相类似,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说成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这是因为平均速度有方向,平均速率无方向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1)平均速度是与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一段时间对应,而瞬时速度是与某一位置、某一时刻对应。
(2)平均速度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方向与所对应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方向与物体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一致。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 作用: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越快,速度越大2、 定义:质点通过一段位移△X 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tx ∆∆3、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1km/h ≈0.28m/s4、 速度是矢量,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5、 平均速度:用v =tx ∆∆求出的速度只表示物体在△t 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叫平均速度,它反应了质点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运动的平均快慢,公式:v=tx ∆∆。
如图:一个质点沿曲线从A 点运动到B 点,用时△t=3s ,经过测量得知AB 间的距离为12m ,即位移大小为△X=12m ,所以这段过程中质点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 =tx ∆∆ =312m/s=4m/s ,方向:A----B6、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质点在这段时间上的平均运动快慢,他不能精确描述质点在具体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为了精确的描述质点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
(矢量)从t 到t+△t 的时间间隔里平均速度为v =tx ∆∆,如果这里的△t 取得很小很小近似与零,这时tx ∆∆就可以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称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他的意义可以精确地表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始终相等7、 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如汽车时的速度计表示的就是汽车运行时的瞬时速率(标量)8、 平均速率: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标量)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大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感念 练习:1.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3m/s,乙质点的速度为/s-5m ,则可知(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 、因为3》-5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 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 后甲乙两质点一定相距80m2. 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物体向东匀速运动,若物体发生的位移越大,则速度越大 D 、物体向东匀速运动,若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3. 短跑运动员在100m 赛跑中,测得1s 末的速度为7.5m/s ,12.5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 ,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7.8m/s B 、8.0m/s C 、8.85m/s D 、10.2m/s4. 5.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0min ,前2min 行驶了720m ,最后2min 行驶了600m ,中间一段行驶了1440m ,他在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6. 如图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时间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t 0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 、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 、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 D 、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7.甲乙两个小分队进行行军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个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个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 、小分队的平均速度v 甲=v 乙C、y—x图像表示的是速率v—t图像D、y—x图像表示的是位移x—t图像8.下面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20m/s C、汽车通过站牌的速度是72km/hD、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m/s9.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的物理量10.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32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31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km/h,则v为()A、24km/h B、35km/h C、36km/hD、48km/h11.运动的小球作同一方向的直线运动,在第1s内通过1m,在第2s内通过2m,在第3s内通过3m,在第4s内通过4m,下面关于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是()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B、小球在第3s、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C、小球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D、小球在这4s内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12.为了传递,周朝形成邮驿制度,宋朝设“极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500里(1里=500m),每到一驿站换人马接力传递,“金牌”的平均速度()A、与成人步行的速度相当B、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当C、与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相当D、与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相当13.北京体育大学青年教师张健,2000年8月8日8时整,从旅顺老铁山南岬角准时下水,于8月10日10时22分抵达蓬莱阁东沙滩,旅程123.58km,直线距离109km,不借用任何漂浮物横渡了渤海海峡,创造了男子横向联合渡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在这次横渡中,张健游泳的平均速度v=_______m/s,每游100m所需的时间t=____s。
高一物理专题: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式:v =ΔxΔt,其中Δx 是位移,不是路程.3.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公式v =ΔxΔt,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间隔Δ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2.瞬时速度:运动.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3.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例题1.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
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 )A.速度、位移B.速度、路程C.速率、位移D.速率、路程2.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运动了3mB.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1.5m/s 3.如图所示,是有关市区某段道路指示牌中数字“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此路段时平均速度限定在40m/s 及以下 B.过此路段时瞬时速度限定在40m/s 及以下 C.过此路段时平均速度限定在40km/h 及以下 D.过此路段时瞬时速度限定在40km/h 及以下 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s 10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
则小球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5.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313m x t=+,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29m /s v t =,该质点在0t =到2s t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在2s t =到3s t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8m /s,52.5m /s B.12m /s,57m /s C.18m /s,28m /s D.12m /s,27m /s6.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则v是()A.24 km/hB.35 km/hC.36 km/hD.48 km/h课堂练习1.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km 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有100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km h是平均速度, 100km是位移A.80/km h是平均速度, 100km是路程B.80/km h是瞬时速度, 100km是位移C.80/km h是瞬时速度, 100km是路程D.80/2.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9.81s的成绩获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100m比赛的金牌。
第1章第3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速度1.定义:物理中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通常用字母v 代表。
速度是物体发生的 与发生这个位移的比值。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和 运动.方向:物体运动的方向.二.平均速度1.定义:变速运动物体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 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 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
3.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三.瞬时速度与速率.1.定义:运动物体经过 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常简称为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2.物理意义: 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3.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位置时的相同.小改变,运动方向没变,与规定正方向相同,在21t t --时间内速度减小但位移还是增大的。
32t t --时间内速度为负与2t 前运动方向相反,位移减小。
与t 轴角越大则速度变化越快。
见图7—2,10t --速度图象与横轴夹角比21t t --图象与横轴夹角小,10t --时间内速度增加得慢21t t --时间内速度减小得快。
(6)求位移,速度图象与横轴或两轴所围面积就是给定时间内的位移,在横轴以上位移为正,横轴以下位移为负。
两物体相遇时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相等,不是图象的交点。
亮亮星期天跟妈妈去商厦购物,亮亮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发现,乘自动扶梯上楼,如果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可以在3 min 内把他送到楼上去.若扶梯不动,他可用 1.5 min 沿扶梯走到楼上.试计算亮亮在仍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楼上?解析:设沿着扶梯从楼下到楼上的距离为x ,扶梯的运动速度为v 1,亮亮的速度为v 2,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把他送到楼上去的时间为t 1,扶梯不动,他沿扶梯走到楼上去的时间为t 2,则有x =v 1t 1 x =v 2t 2;亮亮和扶梯同时运动时,x =(v 1+v 2)t ;解以上三式得 t =1 min 所以,亮亮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1 min 时间才能到楼上。
2023-11-07CATALOGUE目录•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在运动学中的应用•速度在动力学中的应用•速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01速度的概念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物理意义速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具有方向和大小两个属性。
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之比,而方向则表示物体运动的路径。
定义与物理意义速度 = 距离 / 时间定义式速度的数学表达速度具有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方向相同。
矢量性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率称为加速度。
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秒(m/s)。
国际单位其他常用单位符号表示公里/小时(km/h),英里/小时(mph)等。
速度通常用大写字母V表示,有时也用小写字母v 表示。
03速度的单位与符号02010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定义式用于描述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适用范围只考虑了物体运动的全程,而未考虑运动过程中的细节特点平均速度的计算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定义瞬时速度描述的是物体在某一特定时刻的速度,而非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描述对象瞬时速度是物体运动快慢的精确描述,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意义适用范围用于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定义式瞬时速度 = △x / △t (△x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量,△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特点瞬时速度考虑了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细节,能够精确描述物体在此时刻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瞬时速度的计算03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矢量合成速度是矢量,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即两个速度的合成是两个端点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三角形法则速度的合成也可以使用三角形法则,即以两个速度为邻边作一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即合速度。